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血液净化技术,也被称为血液透析,是一种用于治疗肾脏疾病的关键技术。在

过去的几十年里,血液透析技术已经经历了很多改进和发展。这项技术的研究成果不仅仅对于肾病治疗有利,而且对其他疾病治疗具有一定意义。以下是对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的介绍。

I.认识血液净化技术

血液净化技术的出现源于人们对肾病的治疗需求。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它扮演着排毒、维持水盐平衡等多种功能。一旦肾脏发生病变,显然就会影响到身体的多个系统。此时,血液净化技术的出现就为肾病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手段。血液净化技术通过人工替代肾脏的功能,将血液清除污物后再输回人体,以达到净化身体的目的。

II.常见的血液净化技术

目前,血液净化技术的种类很多,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血液透析(Dialysis)

血液透析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通过滤器过滤再返回人体的技术。这种技术可

以用来清除血液中的毒素、病原菌和其他有害物质。

2.血液灌流(Plasmapheresis)

血液灌流是一种通过人工处理血浆来治疗某些情况的方法。通过灌流,医生可

以用新的血浆替换掉原来的病态的血浆,以改善患者的状况。

3.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是一种连续进行肾功能替代的方法。它是与普通透析相比较

而言,治疗较长时间的一种方法,用于重症患者的肾脏支持。

III.血液净化技术的未来

尽管血液净化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这项技术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技术成本过高、静脉通路留置困难、过滤膜和废物回收等问题,要想血液净化技术真正地发展起来,必须要攻克这些技术难关。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方向上做了不少探索,例如,在

材料方面,研究人员利用某些特殊材料,制成了更加高效、高选择性和寿命更长的过滤膜,从而提高了血液净化的效率和安全性。在伦理和法律方面,研究人员也在探索如何让血液净化技术更好地与伦理和法律规范相兼容,以便更好地保障患者个人的安全和隐私。

总之,在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可

以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血液透析技术将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出现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方式,造福患者。

最新:脓毒症血液净化治疗技术临床研究现状

最新:脓毒症血液净化治疗技术临床研究现状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免疫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是危重症患者最主 我国重症监护室要的死因。CHESS研究(Chineseepidemio1ogica1studyofsepsis)发现 z (intensivecareunit,ICU)的患者中脓毒症的发病率为20.6%,90d病死率为35.5%o脓毒症严重威胁着人民健康,给我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卫生保健负担。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液净化在危重症脓毒症患者中应用时可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及替代功能障碍的器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1脓毒症血液净化治疗原理 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是脓毒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脓毒症休克患者中,合并有AKI的患者60d病死率是不合并AKI患者的3~5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rena1rep1acementtherapy,CRRT)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均可用于脓毒症合并AKI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针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脓毒症患者,CRRT有利于患者液体平衡管理和血流动力学稳定。近年来,随着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的发展,除传统的肾脏替代作用外,血液滤过和血液吸附等新型血液净化治疗技术还可显著地清除脓毒症患者血液循环中异常的细胞因子、内毒素等炎症介质。目前,血液净化治疗调节脓毒症免疫反应的主要假说包括“细胞因子峰值假说”(2003年)、“阈值免疫调节假说”(2004年)及“白细胞趋化动力学模型”(2011年)0鉴于此,Monard等提出脓毒症患者血液净化治疗的潜在靶点主要包括:(1)清除血液循环中的病原体(细菌、真菌及病毒等);(2)清除血液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又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与间歇性血液透析(HD)相比,连续性血液净化以对流及部分吸附为主,对于中大分子物质如细胞因子、免疫复合物的清除效果较好。其应用已远远超出了单纯治疗肾脏疾病的范畴。近年来,CBP技术日趋成熟,已经扩展到各种临床常见危重病例的急救,临床疗效评价日益肯定。 而随着重症医学(CCM)的发展,作为必备技术支持的CBP技术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1 CBP的发展及技术优势 1.1 CBP的发展CBP是指缓慢、连续清除水和溶质的治疗方式 J。19世纪苏格兰化学家Graham首先提出“透析”的概念;1912年Abel及其同事第一次对活体动物进行弥散试验,并首次命名为人工肾;1977年Kramer等提出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并应用于临床;1980年Paganini等提出缓慢持续性超滤,主要原理以对流方式清除溶质,使其功能更趋于人类肾脏;1998年Tetta等研究表明连续性滤过吸附提高对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清除率;近20年提出的人工肝支持系统及近期应用于临床的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更是对传统的CBP及吸附再循环系统的综合应用。从而将血液净化的弥散、对流和吸附理论结合起来,并完善了CBP的发展进程:HD、CRRT、CBP及多器官功能支持。 1.2 CBP的技术特点 1.2.1 血液动力学稳定CBP与传统的HD相比,其优点是连续性治疗,可缓慢、等渗地清除水和溶质,容量波动小,静超滤明显降低,胶体渗透压变化程度小,基本无液体限制,能随时调整液体平衡,从而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更符合生理情况,耐受性良好。尤其是大多数MODS患者病情危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HD难以进行。CBP在治疗过程中缓慢、等渗的超滤,根据患者病情补充胶体液等,有助于维持重要脏器灌注,从而较好的维持MODS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1.2.2 溶质清除率高,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稳定机体内环境溶质的清除率是由透析流量和超滤率决定的,如假定尿素分布容积为40 L,清除率为18~30 mL/min,尿素清除指数将在0.5~1.0 d,每周7次HD才能达到超滤率1 L/h的CBP相同的溶质清除率 j。CBP时尿素氮清除率>30 L /d(20mL/min),而HD很难达到。CBP能更好的清除小分子物质,清除时无失衡现象,能更好的控制氮质血症。通过超滤可安全地清除过多液体,容量控制范围大,临床治疗不受限制,有利于重症急性肾衰竭伴多脏器功能障碍、脓毒症患者和心力衰竭的治疗,能很好的控制氮质血症和酸碱、电解质平衡,稳定机体内环境。 1.2.3 清除炎性介质 MODS本质是一种由内分泌介导的机体对全身系统性炎症的适应性、双向性代谢反应,严重的炎性反应和由内分泌的改变则减少能量产生、降低代谢水平,使细胞的功能减低,产生MODS。当机体处于SIRS状态时,机体对外来打击的反应过于强烈则出现以抗炎反应为主,表现为CARS,更使感染易感性增加,加剧了MODS。无论SIRS还是CARS均使机体炎症反应失控及内环境稳定破坏,这可能是诱发MODS的根本原因。 CBP滤器半透膜的分子质量截流点达50×10 ,多数中小分子均可被滤出,包括各种炎性介质、细胞因子、活化的补体成分,B:.微球蛋白、甲状旁腺素,多种药物及毒物、尿素氮、肌酐、胍类等小分子溶质。高通量血液滤过(置换量>6 L/h)时可显著增加对炎性介质的清除作用。对肿瘤坏死因子、IL4等炎性介质有明显清除作用,并可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同时对细胞因子具有清除作用,并明显改善重建免疫系统内稳态。 1.2.4 提供充分的营养支持大多数重症患者吸收功能差,加之反复感染、炎症反应等因素,一般都伴有营养不良,而传统的HD由于技术的限制,热卡摄入量及热蛋比往往难以达到重症患者要求,影响营养支持。CBP能安全和充分控制液体,而且能纠正内环境紊乱,有利于营养支持治疗,

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血液净化技术,也被称为血液透析,是一种用于治疗肾脏疾病的关键技术。在 过去的几十年里,血液透析技术已经经历了很多改进和发展。这项技术的研究成果不仅仅对于肾病治疗有利,而且对其他疾病治疗具有一定意义。以下是对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的介绍。 I.认识血液净化技术 血液净化技术的出现源于人们对肾病的治疗需求。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它扮演着排毒、维持水盐平衡等多种功能。一旦肾脏发生病变,显然就会影响到身体的多个系统。此时,血液净化技术的出现就为肾病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手段。血液净化技术通过人工替代肾脏的功能,将血液清除污物后再输回人体,以达到净化身体的目的。 II.常见的血液净化技术 目前,血液净化技术的种类很多,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血液透析(Dialysis) 血液透析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通过滤器过滤再返回人体的技术。这种技术可 以用来清除血液中的毒素、病原菌和其他有害物质。 2.血液灌流(Plasmapheresis) 血液灌流是一种通过人工处理血浆来治疗某些情况的方法。通过灌流,医生可 以用新的血浆替换掉原来的病态的血浆,以改善患者的状况。 3.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是一种连续进行肾功能替代的方法。它是与普通透析相比较 而言,治疗较长时间的一种方法,用于重症患者的肾脏支持。

III.血液净化技术的未来 尽管血液净化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这项技术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技术成本过高、静脉通路留置困难、过滤膜和废物回收等问题,要想血液净化技术真正地发展起来,必须要攻克这些技术难关。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方向上做了不少探索,例如,在 材料方面,研究人员利用某些特殊材料,制成了更加高效、高选择性和寿命更长的过滤膜,从而提高了血液净化的效率和安全性。在伦理和法律方面,研究人员也在探索如何让血液净化技术更好地与伦理和法律规范相兼容,以便更好地保障患者个人的安全和隐私。 总之,在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可 以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血液透析技术将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出现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方式,造福患者。

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在现代医学中,血液净化技术已经成为了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 手段。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 很大的进展。本文将探讨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上 的应用。 一、血液净化技术的概念 血液净化技术就是利用某些特殊仪器,通过将患者的血液从体 外引流出来,再通过血液滤器、换液器等装置,去除体内的废物、有害物质和病原菌等,使其重新回到体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 目的。 二、传统的血液净化技术 传统的血液净化技术主要包括肾脏替代治疗、血液灌流和血液 透析等。其中,肾脏替代治疗主要用于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血液 灌流主要用于急性重金属中毒和败血症等的治疗,血液透析主要 用于维持尿毒症患者的生命。

虽然传统的血液净化技术在治疗相应疾病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 的效果,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局限性。例如,肾脏替代治疗和 血液透析不能有效地清除小分子的有害物质,血液透析还会导致 血液流失、感染等并发症,血液灌流则不能清除大分子毒素。因此,人们对血液净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寻找更加 有效的治疗方法。 三、新型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1.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半透膜将血液中的各种物质分离开来的一种 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清除血液中的多种有害物质和病原菌,同时 保留有益的物质,比传统的血液净化技术更加精准和有效。目前,已经研制出了多种不同材料的半透膜,包括聚砜、聚乙烯、聚丙 烯和纳米膜等。 2. 免疫吸附技术

免疫吸附技术是利用免疫学的原理,通过对体内的免疫反应进行调控和干预,从而达到治疗多种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目的。免疫吸附技术主要包括血浆置换、免疫吸附柱和免疫吸附膜等,它可以清除体内的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等有害物质,同时保留健康的免疫细胞和抗体,具有可靠性高、治疗效果好等优点。 3. 细胞疗法 细胞疗法是在体外对患者的免疫细胞进行处理、增殖和培养,再重新注入到患者体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细胞疗法可以有效地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具有不同于传统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血液净化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血液净化技术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 1. 肝病的治疗

必须了解的血液净化技术:血浆置换知识点一文汇总及新进展

必须了解的血液净化技术:血浆置换知识点一文汇总及新进展 *学术资料,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治疗性血浆置换(TPE)是治疗性血液成分置换术中一种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早在1948年就已出现,在神经病学、血液病学、肾脏病学、风湿性疾病及代谢紊乱性疾病等多种临床疾病的治疗上都有其身影1。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TPE无论是在技术还是理念上都有着不容忽视的进步,让我们结合权威指南和最新文献,看看TPE在疾病治疗领域的相关新进展。 01 新老孰优:膜式vs离心式 在大部分临床实践中,TPE被用来去除致病性的大分子物质,如抗体、异常血浆蛋白或其它成分,其目的是通过降低或清除循环中的这些大分子物质来改善疾病进程,其分离方式主要有膜式血浆置换(mTPE)与离心式血浆置换(cTPE)。 cTPE:通过血液中各种成分比重差异调整不同的离心速度,可选择性地将血浆与血液的其它部分分离,从而使血浆分离出来。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分离血浆,也可以分层分离出不同的血液成分。 优点:成本低、抗凝剂量低和血流量低,这对危重症患者很重要。

缺点:分离出的血浆仍有轻微的血小板污染,这可能会干扰吸附过程。 mTPE:通过生物相容性及渗透性好的高分子材料膜,根据孔隙大小将血浆和血液其它成分分离出来。 优点:单采过程中实现无血小板血浆。 缺点:一些大的免疫复合物和冷球蛋白可能不能被充分清除2。 一项比较cTPE和mTPE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两种方式去除的血浆量相似,但进行cTPE治疗的总时间明显低于mTPE (P=0.026)。在血浆去除效率(PRE)方面,mTPE与cTPE疗效一样(P=0.64)3。 治疗性血浆交换方式的PRE 02 四家争鸣:TPE技术各有特色 TPE技术发展至今,已有单重血浆置换(PE)、双重血浆置换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滤器凝血影响成因与护理进展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滤器凝血影响成 因与护理进展 摘要:连续性血液净化是一种血液净化疗法,临床应用较多,在尿毒症等疾 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滤器作为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比较容易受到各种 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滤器凝血,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必须对滤器凝血原因进 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这一情况的发生。本文针对连续性血液净化 治疗中滤器凝血影响成因与护理进展展开研究。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滤器凝血;原因;护理 连续性血液净化是一种肾脏代替治疗方法,由传统间歇性血液净化发展而来。该治疗方式延长了血液净化时间,并且使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得以有效实现,能 更彻底的透析清除溶质,并且加大了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临床应 用较为广泛[1]。近年来,人们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发现各种原 因会导致滤器凝血,影响治疗效果。 一、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滤器凝血影响成因 (一)患者自身血液高凝状态 患者出现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急、慢性肾衰竭等肾脏疾病患 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由于病情较为严重,进而经肾脏流失机体蛋白, 减少血浆蛋白,进而出现抗凝血物质的流失,甚至会导致血液浓缩,加大血脂含量,进一步增加血液粘稠度,并且针对血小板的凝血功能,高脂血症能发挥活化 作用,再加糖皮质激素等的使用,进而加重血液高凝状态。二是患者合并其他系 统疾病,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进而激活内源性凝血因子,最终内源性凝血系统被启动[2]。糖尿病患者血糖较高,其存在尿量多、血脂 增多的情况,进而会导致血凝浓缩粘稠。恶性肿瘤细胞会释放癌性促凝物质,如 果患者合并恶性肿瘤,会导致以上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就会出现外源性凝血途径

血液净化行业研究现状

血液净化行业研究现状 血液净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肾脏病、肝病以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治疗中。本文将对血液净化行业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技术进展、临床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技术进展 在技术方面,血液净化行业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首先,血液透析技术作为最常见的血液净化方式之一,不断提高透析膜的渗透性和清除效率,使得患者在进行透析治疗时获得更好的疗效和生活质量。其次,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技术在重症监护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持续进行血液净化,有效治疗多器官功能紊乱,并提高重症患者的存活率。此外,免疫吸附技术、血浆置换技术等新兴血液净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二、临床应用 血液净化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第一,血液透析已成为肾功能衰竭患者生存的重要手段。每年有大量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进行透析治疗,通过透析将患者体内积聚的代谢产物和毒性物质清除,减轻肾脏负担,维持生命的正常进行。第二,CRRT技术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感染性休克、重症肝炎等疾病,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率。第三,免疫吸附技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起到了重要

的作用,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等疾病的治疗。血浆置换技术则主要用于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和中毒性疾病。 三、未来发展趋势 血液净化行业未来的发展将朝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无创化的方向发展。首先,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血液净化设备将逐渐应用于临床,实现对患者生理参数的精准监测和处理,有效改善疗效。其次,个性化治疗将成为血液净化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对不同患者进行精确的治疗方案制定,提高治疗的个体化水平。此外,无创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也备受关注,通过不依赖于血管通路的方式进行血液净化,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对器械的依赖。 综上所述,血液净化行业在技术进步、临床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血液净化技术将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健康和福祉。

血液净化调研报告题目

血液净化调研报告题目 血液净化调研报告 引言 血液净化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特定设备和技术,去除体内过多的废物和毒素,调整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血液净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一、血液净化的分类 血液净化通常可以分为两类: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是通过半透膜将血液与透析液分离,通过物质的扩散和渗透,去除体内废物和过剩水分;而血液灌流则是通过通过置换液灌流法,去除体内有毒物质和废物。这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来选择使用。 二、血液净化的应用领域 血液净化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肾脏疾病、肝脏疾病、中毒以及重症监护等。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在尿毒症患者中,透析成为了最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此外,血液净化还被用于治疗急性肝衰竭、药物中毒、重金属中毒等,为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救治手段。 三、血液净化的技术进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血液净化技术也得到了许多创新和改进。例如,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

种血液净化技术,它通过连续性的流动和滤过,降低了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要求,使得治疗更加安全和有效。另外,高通量血液净化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它增加了治疗的效率和清除废物的能力,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结论 血液净化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对许多疾病的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血液净化技术也不断创新和改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但是,血液净化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高成本和并发症风险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血液净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大剂量血浆置换技术及置换液的研究进展

大剂量血浆置换技术及置换液的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 PE)属于血液技术净化的一部分,是将患者血液抽出体外后,将血浆中含有毒素或致病物质选择性地分离后弃去,然后将余下的血液成分和相应的置换液回输至患者体内,以清除血浆内致病物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1]。血浆置换又称血浆分离(plasmaphresis)。“Plasmaphresis”是希腊语,意思是血浆清除(Plasmaremoval)。血浆置换包括两部分,即血浆分离和补充置换液。血浆分离又可分为膜式血浆分离和离心式血浆分离。 1 血浆置换的原理 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血浆分离将患者的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弃去,然后补充等量的置换液,这样便可以清除患者体内的各种代谢毒素和致病因子,从而达到治疗目的[2]。由于血浆置换法不仅可以清除体内中、小分子的代谢毒素,还清除了蛋白、免疫复合物等大分子物质,因此对有害物质的清除率远比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好。同时又补充了体内所缺乏的白蛋白、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较好的替代了肝脏某些功能。 2 血浆置换的作用机制 2.1 血浆置换可以及时迅速有效地清除疾病相关性因子,如抗体、免疫复合物、同种异体抗原或改变抗原、抗体之间量的比例。这是PE治疗的主要机制。PE对致病因子的清除要较口服或静脉内使用免疫抑制剂迅速而有效。 2.2 血浆置换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可降低血浆中炎性递质如补体产物、纤维蛋白原的浓度,改善相关症状。 2.3 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网状内皮系统清除功能。 2.4 可从置换液中补充机体所需物质。应该说明的是,血浆置换治疗不属于病因治疗,因而不影响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针对病因的处理不可忽视。 3 血浆置换的适应证 3.1 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 毒蕈碱中毒、毒蘑菇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药物中毒、毒鼠强中毒、急性重金属中毒(如砷化氢中毒)、毒蛇咬伤中毒以及食物中毒等。出现上述情况,只要临床诊断明确,就应尽快行血浆置换,以便迅速清除患者体内的毒素[3]。不论毒素是与蛋白质、血脂结合,还是溶解在患者的血浆中,血浆置换都可以直接将毒素清除,尤其是与蛋白质、血脂结合的毒素,效果更佳。 3.2 肾脏疾病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IgA肾病、膜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症患者急性 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摘要:危重症患者的身体功能会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患者的血液循环功能、神经功能、代谢功能等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急性肾损伤是危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的肾脏功能会快速出现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无法将身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有毒物质排出体外,进而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在对危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方式,以代替肾脏功能,将体内代谢产物和毒素排出,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本文主要对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关键词:危重症急性肾损伤连续性血液净化进展 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身体各项器官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出现多种功能障碍[1]。危重症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容易出现急性肾损伤的并发症,此时患者的肾脏功能严重受损,并且病情的进展较快,患者会出现液体平衡紊乱、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同时会出现呼吸功能障碍、神经功能障碍、循环功能障碍、血液系统障碍等现象,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的影响[2-3]。当危重症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疾病后,需要及时的对患者实施血液净化治疗,以有效代替患者的肾脏功能,改善其病情。血液净化治疗可分为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其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此种治疗方式能够持续性的对患者行治疗干预,有效减少疾病对患者造成

的影响[4-5]。本文主要对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1 危重症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 危重症患者在发病期间,其全身的器官功能均会受到影响,并且代谢功能、循环功能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 1.1 危重症患者的肾脏微循环出现障碍 危重症患者体内会出现较多的炎症因子和炎症介质,这会对患者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引起血管活性物质失衡,导致全身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使患者微循环血流量减少甚至消失;肾脏因丰富的血流量和滤过功能能够接触更多的致病原和炎症介质,此外当肾脏出现微循环障碍时,会引起肾脏组织缺血、缺氧现象,最终出现肾损伤[6-8]。 1.2 免疫炎症性损伤 危重症患者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而出现组织损伤,免疫细胞、内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通过模式受体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与危险相关分子模式,进而启动天然免疫炎症反应,这时会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其免疫系统被持续激活,引起组织水肿和炎性损伤[9]。 1.3 凝血级联反应激活 危重症患者体内的毒素,会诱发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形成微血管内栓,进而加重免疫炎症反应和微循环障碍,最终会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对肾脏造成损伤。

血液净化技术与理论的进展研究

血液净化技术与理论的进展研究 血液净化技术可以清除游离毒素、降低血液中过量的炎性介质来确保水电解质酸碱均衡,兼具维护血流动力学平稳的功效。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近几年部分学者对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情况作为参考进行综述。 标签:血液净化;临床应用;进展 近年来,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对于肾脏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当前,在血液透析技术、血液透析设备和血液透析模式的更新换代的条件下,为血液净化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促使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范围得到拓展,透析效果越来越高。现将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的进展综述如下。 1 血液透析(HD)透析器和装置的改进 1.1 透析器和联机监测技术的改进 透析器中小分子溶质清除率受纤维分布密度、空心纤维流动、曲线设计等方面的制约,O环滤器和双滤器串联设备经由增强内超滤的设计,可有效提高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效果[1]。纳米技术合成的“磁性透析器”可有效清除毒素[2]。相对分子质量超过5000的分子会被高截留量或者超高通量滤器截取,尤其是在清除中分子物质上,效率显著,还可以清除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介素(IL-6),(IL-8),(IL-1b)等炎性细胞因子[3]。高截留量滤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伴急性肾损伤(AKI),疗效显著,其好转率可达到50%。联机监测技术的不断完善可促使透析容量、剂量更为精准、无风险,不仅可以对联机尿素清除指数(Kt/V)进行监控测量、还可以对血流量进行监视测量、还可以对温度进行监控测量、更可以对血容量等等进行监视测量[4]。 1.2 便携式透析装置 在维持性HD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等弊端的情况下超级便携式的透析装置(WDD)是应运而生[5],因为维持性HD治疗患者需多次到医院展开治疗。凭借联线再生和多次使用透析液,借助吸附原理来清除透析液中含有的尿毒症毒素是WDD治疗的技术核心,再生透析液不仅包括尿素酶,还包括活性碳,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碳也是一种再生透析液。目前,WDD还在临床应用的推广阶段,仍未普及使用。因为具有WDD需要不断地肝素抗凝,确保酸碱度、电解质平衡以及吸收镁、钙、碳酸氢钠等不足[6]。 2 新型血液透析方式 2.1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 CBP是覆盖所有排除水分、溶质的治疗方式的统称。通过稳固的清除致病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应用进展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应用进展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738-01 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CB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血液净化技术,是通过弥散和(或)对流、吸附机制,缓慢、连续地进行溶质交换和水分清除的血液净化疗法的统称。由于治疗的连续性,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特别是能够有效的清除循环中的炎性介质,使得这种治疗方法不但应用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而且已广泛地被应用于非肾脏疾患,特别是一些危重病,如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重症胰腺炎,药物或毒物中毒等,是抢救危重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其地位与机械通气和全胃肠外营养(TPN)同样重要[1] 。本文对CBP 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阐述。 1 发展背景 1977年,Kramer等[2]首先提出了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 VH),并应用于临床。1979年,Bambauer-Bishoff提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并逐渐取代CA VH。1987年,Uldall提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它能更多地清除小分子物质。1992年,Grootendorst等[3]研究显示,如果持续进行CVVH,每天输入置换液>50L,能使血浆细胞因子水平降低,称之为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1998年,Tetta等[4]提出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CPFA),其方法是用血浆滤过器连续分离血浆,滤过的血浆进入包裹的碳或树脂吸附装置,净化治疗后的血浆再经静脉通路返回体内。经过30多年的临床实践,人们将CA VH派生出的上述治疗模式统称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其临床应用范围远远超过了肾脏替代治疗领域,已经扩展到各种临床上常见危重病例的急救也有称之为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目前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常用的方式有: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 )、缓慢连续超滤(SCUF)、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连续性高流量透析(CHFD)、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CPFA)。 2 CBP的作用特点 2.1 血流动力学稳定 CBP 与传统的间歇性血液透析(IHD)相比,其优点为血液动力学稳定[5]:因其具有持续、缓慢、稳定的特点,对血浆胶体渗透压及有效循环血量影响小。可以清除更多的液体量,无输液限制,能随时调整液体平衡,从而一般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更符合生理情况。等渗地超滤有利于血浆再充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稳定,治疗中体温下降,同时,由于清除炎症介质

现代血液净化技术在人工肝的应用——新型非生物人工肝的进展

现代血液净化技术在人工肝的应用——新型非生物人工肝的进展 郭利民北京地坛医院 一、传统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类型 1994 年Uchino 提出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基本分类(表1)至今仍为沿用。 表1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分型 分型主要技术功能 I 型(非生物型)血液透析/滤过,血液/血浆灌流以解毒功能为主 II 型(中间型)血浆置换清除毒性物质,补充生物活性物质III 型(生物型)体外肝细胞生物反应装置生物合成及转化 IV 型(混合型)III 型与I、II 型的合成兼有I、III 型功能生物型/混合型人工肝目前尚停留于临床试验阶段,当前临床应用的仍是非生物型人工肝,其中常采用的治疗模式为血液灌流(blood perfusion, HP )和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 PE)。 1.HP:最权威的报告来自于英国伦敦皇家学院医院肝病研究所,1974 年~1988 年,他们对HP 治疗FHF 进行了系列研究。Gimson 和Williams 曾报告76 例FHF 的HP 治疗结果,29 例患者最终存活(38%),但IV°肝性脑病(HE)患者存活率仅为20%。O`Grady 的对照性研究报告显示,III°肝昏迷患者HP 治疗的存活率较高,可达50%~51.5% ;而患者IV°肝昏迷患者HP 的疗效较差,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存活率分别为34.5% 和39.3% ,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脑水肿和肝肾综合症(HRS)。 2.PE:日本90年代初文献报告,PE治疗FHF的存活率在20~46%之间,治疗药物性肝衰竭的存活率约为60%。2000年意大利的Se Silvestro总结了自1982年~1999年的PE治疗经验,70例FHF患者的存活率为41%。我国1998年~2001年的报告数据显示,重型病毒性肝炎(重肝)PE 的治愈好转率在42.2%~51.6% 之间。如按病情轻、中、重程度进行分级评价,重肝晚期病人的存活率多在20%以下(表2)。江苏省的对照资料显示,PE治疗对重肝早期以及重肝晚期患者的存活率不产生重大影响;中期患者的存活率随并发症的增多而呈急剧下降趋势,尤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