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课堂档

主体性课堂档
主体性课堂档

主体性课堂教学探析

一、问题的提出

1.对传统教学的反思

传统教学实践中,由于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偏差,往往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忽视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重教师而不重学生,讲细讲透、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的教学表演,往往就被认为是一节好课;

(2)重管教而不重自觉,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的自我调控和独立判断;

(3)重统一而不重多样,学生几乎没有可能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或自行规划、安排学习进程,教学要求强求一律,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得不到承认;

(4)重传授而不重探索,将学生视为承受知识的容器,教学中一味填鸭灌输、包办代替;(5)重继承而不重创新;

(6)重结果而不重过程;

(7)重考试成绩而不重全面发展……

这一切不仅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业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主体性发展,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

2.教育改革的趋势

自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全世界迎来了一个教育思想大变革的时代,其发端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尤其是人的主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60年代后,西方国家在布鲁纳“认知结构、发现学习”理论思想的影响下开展了理科课程的改革,发现法成为学习的一种重要模式。80年代后,教育改革风起云涌,基础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在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养的公民。人们在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把探究学习提到了课程理论与实践的重要位置上来。美国1996年初发布了第一个国家科学课程标准,其核心是科学探究。日本新的教育改革方案提出了尊重个性、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原则,其“综合学习时间”的目标中提出了“从学生的关注、兴趣出发的学习,培养自己发现课题、自己学习、自己思考,主体地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主体地、创造性地探究和解决的态度”等。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民主化和个性化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

“人的认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这是建构主义教学论的灵魂。因此,注重培育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承认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应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以人为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应成为当代教育的价值取向。

二、主体性教学

1.主体性教学的界定

主体性教学要求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使学生张扬个性,积极主动地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意志、品质、情感和行为能力得以发展。

2.主体性教学的观念

在构建主体性教学活动体系的过程中,要体现几个观念:在学生观上,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在教学价值观上,关注每个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促进学生身心

发展和个性发展;在师生观上,强调师生互动,提倡尊师爱生、民主和谐;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知能统一、知情和谐,创设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素质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对知识与规范的内化;在教学评价和教学质量观上,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功能,以学生主体性素质生动活泼地发展为主要评价标准。

3.主体性教育的内涵及其目的观

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它的核心是强调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受教育者真正视为能动的、独立的个体,以教育促进他们主体性的提高和发展。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等方面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与主体性教育强调学生主体性发展是一致的。

主体性教育就其近期目的而言,旨在开启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和弘扬学生的主体人格,从而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就其远期目的而言,旨在弘扬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进取意识和创造精神的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人,从而积极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当前主体教育的主题,主体性教育的目标侧重于:

(1)唤起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它包括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强,参与自身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发挥自己作用的自觉性就大,从而也就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同时他们对自身的责任就大,对自身提出的要求就高。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是促进、提高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

(2)发展主体能力

学生主体性要得到充分发展,仅仅具有主体意识是不够的,还需要自身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即主体能力。主体能力就是主体能动地驾驭外部世界对其才能实际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使自身主体性得以不断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的能力)是当今社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学生的主体能力发展水平愈高,就愈能利用外部条件去发展自身。

(3)塑造主体人格

人的主体性发展实质上是指人的各种能力和力量的综合发展,它不仅包括人的各种物质、理性能力,还包括人的非理性精神领域,即人格。主体人格包含了人的独特性、个别性或个体性,包括情感、意志、灵感、信念、直觉等诸多方面,它对认识、实践活动起调节作用,能使主体的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而具有转换剂、催化剂的性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一种轻松、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尊重学生的看法、做法和学生本身,逐渐使学生承认自我、发现自我、发挥自我意识和能力,逐步培养出独立、完满的主体人格。

4.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性的表现

愿学——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有强烈、持久、稳定的学习动机,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乐学——视学习为一种精神需要,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生活,对学习持积极、乐观、

向上的态度,学得轻松、愉快。

会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能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进行阅读、分析、理解和实践,能广泛收集各种资料,从各种信息源中获取知识信息。

善学——能初步认识自身学习的基础及特点,扬长避短;善于制订与自己认识风格相符的学习计划,能根据学科特点及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学习方法,并善于自我检查评价。

求新——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善于结合自己的知识能力,完成知识的延伸并举一反三,实现知识、能力的迁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主体性课堂教学

1.主体性教学的特征

(1)自主性。自主性主要是指主体支配自己权力的意识及能力,集中表现为自尊、自立、自强等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能力等。从产生疑问到提出疑问,是学生自主性的充分体现,教师要十分注意这一环节,有机地引导学生勤思考、多分析,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获得成功体验,不断激励自己,认识自己,为主动学习奠定基础。

(2)主动性。主动性主要是指人积极自觉地认识和行动,并且以一种选择与参与的态度主动地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行为。主动性发展的目标主要表现在成就动机、竞争意识、兴趣和求知欲、主动参与以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教师应创设竞争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求知,使“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变向“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3)创造性。创造性是主体发展的最高表现。对学生而言,它意味着独立思考、求新求异、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等。创造性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是不可抵估的,教师只有充分认识这一点,用主体教育的理论武装自己,开放教学思想,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创造力才能得到保护和培养。

2.主体性教学的课堂特征

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主阵地。主体性教学在主体教育观念的指导下,重新认识和组织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以下特征:

(1)主动参与。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过程,更是学生主体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关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还是自己主动探究获得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主动参与的要求必须正确、有层次、可操作,时间必须充分合理,形式也要多样,还应是全程参与。

(2)合作学习。主体性教学把教学过程看作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和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将主体间的社会交往作为学生认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即为学生的主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其内容包括相互讨论、评价、反馈、倾听、激励、互为师生等。

(3)深化思维。主体性教学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努力实现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之间的形态转换。在课堂教学中,提倡扩散性提问,它追求的目标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学生独创的见解;同时注重学生主体思维过程的展开,以深化学生的思维。

(4)尊重差异。主体性教学的学生观是:没有差生而只存在有差异的学生。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做到心中有“人”,因“人”施教,评价学生要以正面引导为主。

(5)体验成功。传统教学注重对学生“揭短”,不少学生积累的是学习失败的体验,强化

的是消极的自我意识。而主体性教学重视学生的个人感受,强调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主体性课堂教学的模式建构

1.课前引导学生自主地对新课进行感知

(1)自能实践。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技能预习新课。当学生自能的理解与讲授结果产生“共鸣”时,便会产生独创成功的快感,产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2)尝试生疑。教师根据新课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定量的概要题、细微题及基础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带着任务主动自学课文,探索方法,尝试生疑,在此基础上自行独立判断自己对量化项目的掌握情况。

2.课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根据主体性教育思想、理论,可构建如下课堂主体性教学的模式:

激发主体引发主体启发主体开发主体

主动参与主动探求主动完善主动发展

动机探索调整

(1)激发主体主动参与。这是强调课堂教学的动机原则,其目的是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昂的主动情绪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兴趣决定的,因而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发主体主动探求。这是强调课堂教学的认识原则。要求教学时运用启发学生自我学习的策略,真正使教师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3)启发主体主动完善。这是强调课堂教学的整体原则。要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就应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融合进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变成自己的东西,使学生能发表个人独创性的见解,彼此交流学习方法或感受。

(4)开发主体主动发展。这是强调课堂教学的效益原则。学习的效益,体现在会不会应用、会不会创造上。唯有如此,才能理解“知识就是力量”的含义,才能唤起“再学”的欲望,才能达到着力培养主体能力的境界。

3.课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认识的延伸练习

课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认识的延伸练习,能培养学生自学地巩固、深化和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能力和习惯,学会巩固、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

(1)练习设计的技巧性。“技巧”能激发学生的元认知,启发学生主动掌握新知,促成新旧知识不断地交互,从而不断扩展学生认知结构的内涵。

(2)练习设计的趣味性。多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五、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的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主体性意识和主体性思维方式

为实现“主体回归”,必须克服教学观念上的障碍,确立素质教育观念的现代教学观:(1)能动观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对知识的接纳是能动的主动同化,在接受外来信息时,必定要进行主观能动地加工和重建,获是新理解,进行新的思考。因此,教师应有效“激活”学生内化过程。

(2)自主观学生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教师应尊重和保护学生自主地学习与发展。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最优化。

(3)创新观创新应是师生共同追求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标新立异、敢持已见,善于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喜欢小发明、小制作、小设计等,着重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批判性,并促使其外化为各种创新能力。(4)个性观个体差异是一种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的别才别趣别志,尊重其特智特能特才,为发展其独特性和丰富性创设必备的教育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

(5)效益观课堂教学效益是“会学”、是“活化”,而非简单的“花最少的时间讲最多的内容”。通过教学,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理解、创造的本领,使学生离开了学校仍能持续发展。这种教学才既有即时效益,又有长远的发展效益。

(6)民主观主体性教育主要不是一种知识授受活动,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教师教学要有意识渗透民主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应营造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批评、争辨,提高其民主参与能力。

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教学目标)。关注、尊重学生的经验,教学才能进入学生的世界,为学生所理解。观念转换是实施主体教学的前提,离开这一前提,将难以改革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的模式,主体性教学将难以实现。

2.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创造探究和发现的情境

按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提供机会并支持学习者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控。向学生提供探究和发现的真实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工作的必要条件,同时还可以使他们理解创造与社会需要和文化背景的关系,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这对于学生从更深的层面理解知识,产生创造动机,掌握创造的方法都是十分必要的。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展开思维的素材或创设问题情境,另一方面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讨论、研究的时间、机会。应当提倡建构的学习,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探究教学。学生的小型探究活动应当成为课堂学习的重要模式。

3.借助开放的多媒体环境,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

发展性学力是指学生主动适应迅速发展的未来需要所必须具备的自我持续发展的态度、能力与知识的结合,包括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进取的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主动发展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并包括具有作为发展能力载体价值的再生性强的知识。

媒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中介,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有其独特优势。多媒体技术由于能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以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各种知识信息;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创造。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其主体性表现在: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学活动中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知道学习什么、从哪里学和怎样学,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人机交互去主动发现、探索、思考,从而有效地建构知识,实现创造和超越。网络为学生营造了开放的教育环境,摆脱了时空的限制,能满足学生对探究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4.重视自主性实践活动中自主度和参与度,引导学生主动创造

学生的主体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自主性实践活动中主体的自主参与程度表现为主体在活动中的地位及由此产生的对活动的态度。可分为三种情形:被动应答——迫于外界作用下的一种被动性行为,主体

不能处于激活、兴奋状态,注意力仅限于维持动作的完成,对主体发展的意义不大;自觉适应——主体接受并理解了活动的任务要求与意义,从而以自觉的、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活动中去;主动创造——活动过程是主体自主的,主体态度不仅自觉而且是积极主动的,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自己的行动步骤,表现出热情、活跃、关注等积极的情绪体验,经历着情感的体验,始终处于积极追求中,关注行为和目标的实现,这是最富有发展意义的活动。自主性实践活动追求的就是属于主动创造水平的教学。

研究性学习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是较高层次的自主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从选题,到搜集资料、确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直至最终形成阶段性成果(如小论文、研究报告或小制作等),始终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对问题的积极探索和对科学研究的切身体验。借助于研究性学习,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学到学习和研究知识的方法。研究课题涉及的知识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重点知识、主干知识,有的课题甚至不是纯粹的学问题,它们只能说是与学相关的。

六、结束语

培养、发展人的主体性,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也是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接受”、“适应”已有的和既定的一切,也要使他们具有改造和发展现存社会及现存自我的能力。弘扬和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民主,强调自我激励,强调学会学习,将使学生获益终身。教学实践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涉及到教育体制、课程结构、教学模式、评价机制等诸多方面。

主体性教育

我国主体性教育研究综述 前言: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在世界性的现代化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加入wto,客观上要求人们能够能动地面对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一个人能否适应这种激烈的社会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主体性素质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理论界有学者把哲学认识论中的“主体”、“客体” 的概念引用到教育理论研究中来说明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作用,教育理论界关于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进而主张确立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呼声也日渐高涨。本文主要分析主体性及主体性教育的含义,探讨怎样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实施主体性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素质,以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对教育和人提出的更高要求。 一、主体性及主体性教育的含义 1、什么是人的主体性? 从哲学角度出发,人的主体性主要指人在一切对象性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功能性特征,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的功能表现。它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标志,它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而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包含两种涵义:一种是人在自我发展中的主体性,这是处于发展和提高过程中的不成熟、不完全的,开始甚至是很微弱的主体性,它属于教育与发展过程的问题,是在教育过程中需要调动、培育和提高的学生的主体性;另一种是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这是在社会作用、包括教育影响下学生达到一定发展水平,能独立自主地发挥能动作用的主体性,它属于教育目的和结果的问题,是教育应塑造、追求和实现的学生在未来发展上成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主体性。为了造就具有主体性的社会成员,弘扬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就必须注重在教育过程中调动、培养和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性。 2、什么是主体性教育? 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成熟和发展中的个体,他的主体性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得以培养和发展。而教育作为学生生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通过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来展开的。而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就是人的主体性素质的不断培育与展现的

课题: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性原则

课题: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性原则 教学目标: 1.掌握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性原则 2.理解在贯穿运用主体性原则时应注意的问题 3.理解并运用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性原则进行班级管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性原则 教学时数 1微课时 作业: 在见习的过程中收集贯彻主体性原则的典型案例。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 [导入] 原则是指本质、基础,或者基本的行动准则、规则,是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等。管理原则是指导管理规则的行动准则。我们在进行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新授]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原则是对班级管理必须遵守的普遍性行为准则,这一原则贯穿与班级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的体现在幼儿园管理当中,包括环境创设、教学活动、日常生活等;实践证明: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参与性原则、高效性原则以及保教结合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的含义

幼儿是学习和游戏的主体,教师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 主体性原则是指教师作为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具有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同时又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性原则主要蕴含了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教师作为管理者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第二,幼儿作为学习者具有主体地位。教师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要全身心的投入幼儿园班级管理当中,从本班实际出发,有针对性提出管理策略和方案,创造性的进行幼儿园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管理的成效,最终促进作为学习和游戏主体的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案例:电影《看起来很美》,不做具体介绍 分析: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其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过分集中的强调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忽略了幼儿作为学习者的自主权和主体地位,只是对主体性原则的片面理解和运用。 (二)在贯穿运用主体性原则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贯穿运用主体性原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发挥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主体性 要求幼儿教师不断地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的开拓班级管理的新举措,最大限度的反映幼儿的愿望和要求,从而调动幼儿学习的主管能动性。 2.作为班级管理者的教师应充分的了解并把握班级的各种管理要素 对班级各种要素把握,合理调配,并予以驾驭和协调,是对班级进行良好管理的必要前提;这些要素不仅包括了每一个体幼儿,也囊括了家长、环境设施等一切可以为教学和管理服务的资源。 3.教师还应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与作为被管理者的幼儿之间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教师是班级管理中的管理主体,而幼儿是客体或者说管理的对象,所以我们在管理幼儿时即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又要保证幼儿学习自主权,对这一点的控制和把握是十分重要的。 4.发挥幼儿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性 为了充分发挥幼儿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性,教师可以调动幼儿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强化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幼儿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强化自律意识,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值日生”“小老师”等形式就是老师

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促使当今的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了重大的改变和影响。它是指具有数学基本特征、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惯、兴趣与品质等等。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渗透核心素养?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主动发现问题,渗透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创新地学习数学。无论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不管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进行有效地引导和解决,对于有创新意识的问题和见解,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鼓励,而且要表扬学生能够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引导大家一起去深层次地思考和交流。 二、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现在的数学课堂,老师成了学生学习的辅助,不再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改变使学生更加对学习感兴趣,我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发展、提高,使学生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以下习惯:多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多说,培养数学口头表达能力;多思,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获得能力的提高。在探究活动中,还将动手操作与观察、思维等紧密结

合起来,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三、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要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数学教学应从现实的、有趣的或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素材出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了解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的问题,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发展。 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要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生活情境,提取素材,进行数学分析,寻求数学解决。

如何在课堂上体现学生主体性

如何在课堂上体现学生主体性摘要:[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全面尊重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并通过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本论文主要针对探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找到解决的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教师学生课堂主体性新基础教育 一、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 1.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就是通过建构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语文教学模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会学习。每一个学生不是带着空白的脑子走进课堂的,而是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因此课堂教学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基于学生的原有认知之上进行启发和迁移。 2.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和施加的思想影响,只有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练习和应用才能内化,转化自己的东西。[2]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将所学的知识能够运用、更新、改造,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学生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自主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有利于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教育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独立思考和相互启发。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求知、求异的探索态度,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的操作能力。 3.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鼓励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创新思维,在学生的自由交流和对话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课堂生成超越课前预设。而缺乏学生全身心参与的课堂是呆板的,犹如一潭死水,没有活力,没有生机。我在上《普罗米修斯》时,整堂课看似很顺畅,各个环节也都显得很完整,但上完课后发现,这样的课无法给学生和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没有思想的碰撞,没有精彩的课堂生成。究其原因,这堂课缺少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学生的回答都在我的预设范围之内,没有出彩的地方,每个环节和课堂思路都是由老师“牵”下来的,学生成了配合课堂配合老师设计的配角,没有主动创新、探究创造的余地。 二、造成问题的原因 1.课堂教学内容过多,担心时间不够,无法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某老师在上四年级略读课文《文成公主进藏》时,从文成公公主进藏前,进藏途中,进藏后三个部分都进行

幼儿园主体性教育理论

幼儿园主体性教育理论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出发,提出“幼儿是他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是一种客观实在,而不是别人“让”的结果;同时,又从主体性教育理论出发,提出主体性的培养,不仅是教育幼儿的手段,更是幼儿教育追求的目标,进而提出幼儿园“主体性教学”就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并不断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幼儿主体性的一种教育。 主体性教育理论,是最近十多年来教育界一直关注的的一个大热点,幼儿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当然也应该积极地关注这一教育理论--关注“幼儿园…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建构,关注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该如何贯彻这一代表时代发展潮流的教育思想。但从近年来,我们对幼儿园的一些领导和教师的调查中发现,她们在如何理解“幼儿园…主体性教育?理论”和如何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正确落实“主体性教育”思想方面还存在不少模糊的认识,以致阻碍了“主体性教育”思想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真正落实。本文就这方面的一些问题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从客观上来说,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幼儿就是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不是教师“让”了,幼儿才能成为主体 对这一观点,许多幼儿园教师和领导都持否认的态度。她们认为,是教师“让”了,幼儿才能成为主体;反之,教师“不让”,幼儿就不可能成为主体。这种观点在不少的报刊杂志上也时有见到,比如“让幼儿成为数学(或语言或音乐或游戏……)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这样的论文题目可真不少。她们还认为,“幼儿是主体”是教育的结果,而并非一种客观存在。她们的理由是,幼儿毕竟还是很幼稚、很无知的,他们怎么可能成为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呢?!幼儿极端的不成熟,他们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只有“受教育”的份和“受管”的份,他们不可能成为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上述这些认识当然是错误的。因为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主体”这一概念,它是相对客体而言,它表现出人与客观外界的关系--“在任何实践、认识活动中,作为实践者、行为者的人是主体,而作为实践和认识活动对象的世界、事物和人是客体。”(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凡是从事认识活动的正常人(从幼儿认知的角度来看,幼儿园教育活动就是幼儿的一种认识活动),不管其年龄如何(还不能思维的新生儿另论),他们都是认识的主体。不管幼儿年龄是大是小,他们在教育活动中都是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体),他们都有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如果我们的教育无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不考虑幼儿的内在需要及其内部结构的特点和发展水平,是不可能奏效的。我们的教学要求、教育影响都必须通过幼儿一定的生理、心理的过程,以幼儿自身的认知结构和活动为中介,才能转化为幼儿的知识经验体系和幼儿的能力、个性特征。每个幼儿都以他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接受教师对他们的影响,并且每个

浅谈主体性教学

浅谈主体性教学 当前教育的最大主题是主体性教育,什么是主体性教育呢?即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的教育。开展主体性教育,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是中学数学教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大部分是由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一系列基础内容所构成的知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十分强调数学的科学性、严谨性、周密性、深刻性等一系列特征。那么,在数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呢,下面是我在多年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首先,课堂教学法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展。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运用了三种主体性教学方法。 1.愉快教学法对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重要。教师与学生关系和谐了学生自然对学习产生兴趣,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也就会自然地形成。有了平等和谐的气氛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愿意去表现自己,才能主动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对数学有一种天生的畏惧,所以首先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并不可怕的认识,喜欢它并乐于接受它。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减轻学生心灵重负的重要因素。二教师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亲切和蔼的教态,都是对学生的信赖。比如:“有不同的意见吗?有不同方法的同学自己上台去写下来,有想当老师的同学上黑板来批改同学的习题,你的想法比老师的好!”等等,教师在课堂上所说的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是学生们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能使学生较长时间处于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并且觉得数学是很有趣的一个学科。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的老师,当然也是学生喜欢的老师。“亲其师,吸其道”,教学起来就轻松多了。 2.学生参与法主动参与,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学科知识和相关的思想方法,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的主动权,形成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要想让学生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首先就是教学过程的导入,教学过程的导入环节就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如果设计安排得有艺术性,就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学生容易参与其中,新授课的导入要遵循简洁化科学化和艺术化原则。心授课的导入方式很多,如实例式导入、新旧知识类比导入、引趣式导入、设疑式导入等。 其次就是对本堂课的目标的设置,这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大纲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而且要易于操作,不能太空洞,也就是学生能明确知道哪些知识是这堂课所要掌握的,知道从哪些方面去猜想去探究。高质量的目标设置能使学生不断产生“是什么”、“为什么”的定向反射。可也长时间的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同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数学思维过程的展现,数学教育的主要意义在于培养人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策略,增强反应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应该知其所以然,使学生学会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完整版)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性教育理论 1、教育主体性的涵义 教育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这一主体转化为学生自身发展的新需要时,才能真正促使学生的身心向高一级水平发展。苏联一位著名教育家指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每一位优秀教师工作中的座右铭。”这句话凝练地表达了教学工作最本质的规律,教师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其内动力,形成稳定、健康的心理品质,从而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成为学习中的成功者。 用系统论观点阐述,教师和学生同为一个教学系统中的两大要素。要使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教与学两个单位功能之和,教师的思想、认识、心灵都应向学生开放,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成为和教师教学活动同步运转的要素,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是教师的主观愿望,而且也是学生的内在要求。这样师生共同形成的合力就足以战胜教改过程中的种种困难,达到预期目的。 2、教育史依据 在教育发展史中,本来就一直存在着重视和忽视培养学生主动性的两种倾向及斗争。早在300 多年前,夸美纽斯就在他的经典著作《大教学论》的扉页上开宗明义地写道:我这本《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寻找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100 多年前,著名的德国民主主义教育家、被誉为“教师的教师”的第斯多惠又说:“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19 世纪俄国卓越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应该仅仅是帮助学生克服理解某一现象时的困难,不是教,而只是帮助学。”20 世纪初期,苏联著名女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在思考关于真正的民主学校发展趋势时指出:“未来学校应该是学生的自由联合,他们的目的是通过共同的努力为自己铺设一条通向思考王国的道路。在这样的学校里,教师只是有丰富经验和知识的年长同志,他们帮助学生学会独立地学习,他给学生以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方法。”我国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 3、社会发展的需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求中小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必须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毕业后,不论是深造还是参加工作,都能适应形势要求,跟上时代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学的习惯和能力,便成为当代普通教育中的一个最重要的课题。 当今社会信息剧增,知识更新加快。一个人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很快就会老化。未来学家认为,将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学会学习方法,不会自己钻研问题,没有预见力的人。大概正是在此意义上,当代世界著名通才学者奥本海默才说,对现在和未来,方法比事实更重要。苏霍姆林斯基也再三强调,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从学生目前在学校的学习要求来说,也只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做到肯学、善学,才能有效地掌握各科知识、技能,有效地发展聪明才智。对现代人来说,再也不能机械地划分为青少年教育期和中成年、老年期了 一次性教育的概念已被终生教育所代替。就是说,一个人必须是终生工作,终生学习,否则就不能适应社会瞬息万变的需要。再从人的成材角度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也至关重要。人在学校学习时间一般占人生的1/5 或更少一些。从学校毕业后,不管他从事何种职业,都得做到老学到老。学校只能为一个人成材打下基础,真正成材全凭自己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一个人肯否学习和探索是态度、事业心问题,是否善于学习和探索是方法和技巧问题。有许多人也很想学习探索,但由于不会选取突破点,不知道如何学习,或是说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至终生碌碌无为。学生明白了这些事实和道理,就会理解到必须在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不断地学习。 4、生理学依据 科学家研究表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都有神经与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相连。人的每一种行为都依赖于脑的不同区域的几种官能的联合作用。从视分析器传入的信息首先到达视觉区(枕叶),使这个区域

主体性课堂档

主体性课堂教学探析 一、问题的提出 1.对传统教学的反思 传统教学实践中,由于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偏差,往往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忽视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重教师而不重学生,讲细讲透、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的教学表演,往往就被认为是一节好课; (2)重管教而不重自觉,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的自我调控和独立判断; (3)重统一而不重多样,学生几乎没有可能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或自行规划、安排学习进程,教学要求强求一律,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得不到承认; (4)重传授而不重探索,将学生视为承受知识的容器,教学中一味填鸭灌输、包办代替;(5)重继承而不重创新; (6)重结果而不重过程; (7)重考试成绩而不重全面发展…… 这一切不仅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业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主体性发展,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 2.教育改革的趋势 自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全世界迎来了一个教育思想大变革的时代,其发端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尤其是人的主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60年代后,西方国家在布鲁纳“认知结构、发现学习”理论思想的影响下开展了理科课程的改革,发现法成为学习的一种重要模式。80年代后,教育改革风起云涌,基础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在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养的公民。人们在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把探究学习提到了课程理论与实践的重要位置上来。美国1996年初发布了第一个国家科学课程标准,其核心是科学探究。日本新的教育改革方案提出了尊重个性、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原则,其“综合学习时间”的目标中提出了“从学生的关注、兴趣出发的学习,培养自己发现课题、自己学习、自己思考,主体地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主体地、创造性地探究和解决的态度”等。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民主化和个性化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 “人的认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这是建构主义教学论的灵魂。因此,注重培育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承认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应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以人为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应成为当代教育的价值取向。 二、主体性教学 1.主体性教学的界定 主体性教学要求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使学生张扬个性,积极主动地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意志、品质、情感和行为能力得以发展。 2.主体性教学的观念 在构建主体性教学活动体系的过程中,要体现几个观念:在学生观上,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在教学价值观上,关注每个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促进学生身心

幼儿园主体性教育理论

诺亚舟学习机:https://www.360docs.net/doc/559224920.html,/index.php?c=detail&a=index&share_id=20 主体性教育理论,是最近十多年来教育界一直关注的的一个大热点,幼儿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当然也应该积极地关注这一教育理论--关注“幼儿园‘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建构,关注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该如何贯彻这一代表时代发展潮流的教育思想。但从近年来,我们对幼儿园的一些领导和教师的调查中发现,她们在如何理解“幼儿园‘主体性教育’理论”和如何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正确落实“主体性教育”思想方面还存在不少模糊的认识,以致阻碍了“主体性教育”思想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真正落实。本文就这方面的一些问题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从客观上来说,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幼儿就是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不是教师“让”了,幼儿才能成为主体 对这一观点,许多幼儿园 教师和领导都持否认的态度。她们认为,是教师“让”了,幼儿才能成为主体;反之,教师“不让”,幼儿就不可能成为主体。这种观点在不少的报刊杂志上也时有见到,比如“让幼儿成为数学(或语言或音乐或游戏……)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这样的论文题目可真不少。她们还认为,“幼儿是主体”是教育的结果,而并非一种客观存在。她们的理由是,幼儿毕竟还是很幼稚、很无知的,他们怎么可能成为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呢?!幼儿极端的不成熟,他们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只有“受教育”的份和“受管”的份,他们不可能成为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上述这些认识当然是错误的。因为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主体”这一概念,它是相对客体而言,它表现出人与客观外界的关系--“在任何实践、认识活动中,作为实践者、行为者的人是主体,而作为实践和认识活动对象的世界、事物和人是客体。”(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凡是从事认识活动的正常人(从幼儿认知的角度来看,幼儿园教育活动就是幼儿的一种认识活动),不管其年龄如何(还不能思维的新生儿另论),他们都是认识的主体。不管幼儿年龄是大是小,他们在教育活动中都是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体),他们都有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如果我们的教育无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不考虑幼儿的内在需要及其内部结构的特点和发展水平,是不可能奏效的。我们的教学要求、教育影响都必须通过 幼儿一定的生理、心理的过程,以幼儿自身的认知结构和活动为中介,才能转化为幼儿的知识经验体系和幼儿的能力、个性特征。每个幼儿都以他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接受教师对他们的影响,并且每个幼儿都以他们独特的方式对我们教师的教育影响作出反应,比如,在我们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有的幼儿很认真地参与,有的幼儿不愿意听,不愿意学,甚至有的幼儿在我们教师很认真地组织活动时,他们还在睡觉或注意力不集中,这不但不能说,他们不是自己学习的主体,相反正说明了他们是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是他们能动性的表现,是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选择我们教师对他们所施加的教育影响。幼儿成为或者没有成为教师所期望的“好孩子”,那都是幼儿主体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所以我们可以说,幼儿是他们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是一种客观存在,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所转移的客观存在。幼儿是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他本来就是主体,而不是教师“让”了他们才成为主体。那种认为“幼儿是主体”是教师“让”出来的观念,实质上就是没有把幼儿当作真正的主体,在教育实践中没有真正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这种观念,不但在理 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中还会带来一种误导,比如,有的教师为了“让”幼儿成为主体,在“让”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考虑的仍然是如何“‘让’幼儿成为主体”,即把幼儿当作被动的客体,而没有考虑到如何尊重幼儿这一主体。简而言之,“‘让’幼儿成为主体”,其实质还是把幼儿当作被动的客体。

教育学之八大教学原则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之八大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核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八大教学原则是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有这样一类考查形式,即以俗语或名人名言进行考察,今天我们一起来总结下考试中常见的这些话。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指既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既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道德品质。此原则体现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相统一的教学规律。考点有:文以载道,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体现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规律。考点有见之不若知之,之之不若行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做合一;力行而近乎仁;古希腊智者派认为没有实践的理论和没有理论的实践都是没有意义的;乌申斯基说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没有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思想不能离开事实。 直观性教学原则指教师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常考语句有:夸美纽斯——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是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乌申斯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启发性教学原则指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的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规律。常考语句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第斯多惠——一个好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坏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浅谈幼儿主体性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59224920.html, 浅谈幼儿主体性教育 作者:黄静斯 来源:《教师·上》2013年第02期 “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体活动能力,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综观人类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关系变化之历程,可以明显看出,人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在不断提升。社会越是先进发达,就越是需要开拓进取、积极创新等高主体性的人才。因此,如何发展幼儿的主体性便成了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主体性教育的重要意义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所谓主体性一般包含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等特征。主体教育的目标就是“把人培养成为具有现代意识、自我意识,能有效地、主动地、创造性地、独立自主地进行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的人”。从幼儿教育对象的特点看,他们的学习主要不是服从目标,而是服从兴趣和自身的需要,亦即幼儿的学习活动主要由兴趣和需要来维持。他们还不具备为适应教师教的方法,来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意识和能力,加之他们的内抑制能力还很弱,这就要求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幼儿的“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由此,幼儿教师比中小学的教师更需要讲究教学的方式方法,更要尊重幼儿的学习探索规律,这一点是呼唤主体教育的本质原因。 二、教师与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主体教育的核心是强调承认并尊重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受教育者真正视为能动的、独立的个体,促进其主体性的发展 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及其关系的认识,是主体教育理论中最关键的问题。因为教师和儿童以及双方的活动是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矛盾,只有明确了二者在教育中的地位及其关系,树立了正确的教师观和儿童观,才能有效地实施主体性教育。对于这一问题,教育史上曾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观点,即“儿童中心”和“教师中心”,因而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儿童的发展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儿童的学习兴趣,满足儿童的个人需要,而不是直接干预儿童的学习。儿童的发展只能从个体经验中获得,教师应放手让儿童自己去体验。 2.儿童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 (1)可教性是儿童作为教育主体对象的身心基础。人的大脑,特别是婴幼儿的大脑拥有无限的发展潜力,使人靠发达的智力成为万物之灵。人出生时的生理不成熟和大脑的无限发展性就构成了人的可教性特征。正是这一特征决定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对象”角色。

主体性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主体性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新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主要从情境教学、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情感教育和师生关系等方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主体性教学模式初中历史教学 新课程的实施,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新课程更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本文结合自己课改的实践,谈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动力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图片、录音、录像、电影、电视、课件的展示,学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具体、形象、生动、感人、逼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多方面、多角度的唤起学生的注意, 使学生好像身临其境,

并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主动创新,最大限度地拉进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距离他们遥远而难以记忆的历史。为此,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利用教学情境。 在创设历史情境时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短学生与历史、与教材的距离,架起学生与历史之间的桥梁。如教学《重庆谈判》一课,先放电影《重庆谈判》剪辑、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然后引导学生思考: 毛泽东为什么不顾个人安危来重庆,毛、蒋的合影是否意味着和平的降临?短时间内,就把学生的思绪带到了六十年前那段情景之中,学生探索、求知的大门随之打开。 二、用探究、讨论、辩论的方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把教师定位成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角。在教学中,只有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其主体性才得以体现。探究,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习内容的感知、理解,使学生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针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组织广泛的讨论交流。要求全部参与、形式多样、气氛活跃,尽量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积极地就历史问题进行质疑、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西安事变》一课中,有位学生质疑:该不该放蒋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以及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以及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㈠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性原则: 所谓主体性原则,一般来说就是承认、重视并坚持主体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实践的唯物主义”基石上的。 第一,它是一个充分承认并揭示主体性效应的原则。对事物要从主体、人的实践方面来理解,是一个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结论。 第二,它是一种客观性的原则。在马克思主义这里,主体性与客观性不是对立的概念。主体,作为各种不同清况下的现实的人及其群体,首先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一一社会存在。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他们的社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他们的意识。 第三,它是要求对主体做具体分析的原则。“主体”不是一个一般的抽象或实体,它是一个关系范畴。因此,必须在具体的对象关系中确认谁是主体,把握主体的具体结构、功能、特性及其作用,探讨不同层次主体间的相互关系,而不能抽象化。 第四,它是强调人的权力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承认主体的具体地位和作用,正是为了科学地确立人在自己的实践和认识中应有和能够承担的权力和责任的界限,并使二者合理地统一起来。 第五,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主体性原则,并不等于它否认客体性原则,这两看的相互制约和相互补充才能保证认识和实践富有成效. ㈡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探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劳动是人的本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 一、人的本质即劳动 人的本质即劳动的观点着重表现在马克思所写的《手稿》一文之中。 1、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性(或内在本质)。人的本质是非异化的劳动。马克思根据对异化劳动的深层剖析,最终归结为一点———真正的属于人的本质的劳动应该是一种自愿的劳动,是能让“我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个人生命,从而也就肯定了我的个性的特点”。这一观点是马克思批判继承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辩证法所取得的成果,是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的开端,它为建立科学的人的本质观奠定了基础。 2、马克思深刻地论述了人的“类”本质。他指出:“类生活从肉体方面说来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马克思认为,人首先是作为一种自然有机体而存在,自然无机界是人赖以生存的条件,人的实践活动是人和自然界相联系的直接形式。 3、马克思从侧面提出了人的本质还在于社会性,不过由于历史的局限,此时他尚未明确提出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只是透过一些对劳动的分析从侧面对人的社会性作了一些简单的论述。首先,劳动是人的社会性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其次,不论人的活动属于什么领域,都离不开社会,都受社会制约。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提纲》中,马克思从社会实践出发对人的本质作出了最基本的科学规定,他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观上所表现出来的直观性、抽象性、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同时,在深入地

小学数学课堂提升学生主体性的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提升学生主体性的对策 发表时间:2018-10-31T17:21:50.940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4期作者:谢菡[导读]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也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开展探究性的教学活动,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也得到发展。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关键就在于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本文笔者就如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了探讨昭觉县东方红小学校谢菡四川凉山 616150【摘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也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开展探究性的教学活动,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也得到发展。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关键就在于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本文笔者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小学数学;主体性;参与性;教学质量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求知欲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建和谐课堂氛围的关键所在,如果一位老师关心、热爱学生,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给以指导和帮助,在学生获得成功时即使的给以赞扬,正视学生群体中的个体差异,给以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相同的展现机会和发展平台。这样的老师必然是学生喜爱的老师,进而学生对这位老师的认可度也会明显增强,这就为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打下了基础。因为,学生喜爱,所以对于这一门课程他们也就会相应加以重视,甚至于自发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或者是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进入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从而开始自主探寻。此外,教师还可以在问题设置中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只有让学生对数学这一门课程产生兴趣,他们才会在兴趣的推动下开始自主探寻一些数学问题,并逐步学会和尝试自主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意识是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 二、提高思想认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主导,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做,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都过于单一僵化,这样教学似然能够在教师的组织下有效进行,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想、情感也不能得以体现,作为学习主人的学生他们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更多的时候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教师的权威之下的被动学习,这无论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是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出发点就是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观,有意识的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要实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可以和自己平等对话交往的个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开展平等的对话、交流。其次,教师也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教师,还需要通过不断学习,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从理论上、实践中真正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对于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起到积极地作用。为创造良好的课堂情境,教师首先要用自己的真诚去唤醒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体验到教师是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从而树立学生参与课堂的自信心,进而自主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这一特点,积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并且充分相信学生能够寻找到问题的答案,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比如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发现问题,再通过合作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引导自主学习、积极思维、不断探索,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良好的课堂氛围还需要教师精心的营造,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尊心都比较强,通常情况下当学生感觉到自己被教师看作是什么样的,他们逐渐也就会变成那样,这也就是所谓的“罗森塔尔效应”,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课堂上还是在课下,甚至是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应该对学生多一些表扬,多一些鼓励,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可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逐渐走上自我学习、自主探索,不断发展的道路,进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优化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素质,最重要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并且能够不断学习,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为此,在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坚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比如说,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让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又比如依据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分组,让不同学生层次的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还可以设计不同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自己所能完成难度的学习,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同时获得自主提高、发展的机会,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特长。 五、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在陶行知的教育观点中,他认为教育来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最根本的也就是服务于个人。在他的观点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受教育者才是教育的主人。首先,教师要树立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意识,坚持因材施教原则。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真正意义上的主人。为此,学生学习状态就需要这个组织者的时刻关注,进而时刻调整引导的方向,尽量做到让每一位“小主人”都能找到理想的掌握知识的途径。其次,教师还要改变自己是知识的权威的观念,树立知识无止境,坚持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这样不仅可以拓宽自己和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而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参考文献】

对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几点认识

对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几点认识 发表时间:2012-01-19T15:52:05.827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年第13期供稿作者:覃杰 [导读] 教师因为觉得学生基础差,因而在课堂上对学生左不放心,右不放心,觉得要讲的东西太多。 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琊川中学覃杰(胡启洪推荐) 一、要想信学生,挖掘学习的潜力 教师因为觉得学生基础差,因而在课堂上对学生左不放心,右不放心,觉得要讲的东西太多,甚至怕学生不懂,讲了一遍又一遍,结果学生仍茫然不知所措,不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印象不深,学得死气沉沉,效果甚差,所以作为教师真正要做的事,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一个引导航向的人,引导学生自己全身心地去读书,去思考,去探究,而不只是一个演说家。 二、要平等相待,引导学生辩论 传统教学中,教师总严谨的教学秩序为治学之标准,学生被遏制住兴奋,压抑着学习的冲动和发现,他们只被老师需要时,才一吐为快,老师不点名,不准开口,学生只能是机械地学习,对他以后的终身学习造成制约,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当然,学生说话有时是杂乱无章的,特别是新接一个班级,学生常常说话不完整,或者说了一点就说不下去了,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他们的思维能力不强,不可能把话想周到了娓娓道来,这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和帮助学生。 三、要改变策略,将机会留给学生 一个班级那么多学生参差不齐。即使是同一节内容,其认识与感受也不会是相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追求统一的所谓标准的答案,在课堂小结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总结,教师可用“通过学生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等之类的话,让学生互相补充,弥补不足,练习评判时,也可以让学生互相评述,互相讨论,不但使他们能知其然,而且要主出其所以然,让学生在这此锻炼中逐渐掌握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总之,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虽然涉及众多方面。但教师的教育观如何却是前提,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营造出开放的、适合主体发展需要的教学氛围,才有可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施好主体性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