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一、实验心理学概述

实验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一种科学方法,通过实验

设计和控制变量来研究心理现象。实验心理学包括实施实验、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和结论推断等步骤,以期揭示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设计

1. 两组设计:在实验心理学研究中,常使用两组设计,即将实验对

象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处理或条件,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例如,对于药物治疗的有效性研究,可以将实验组给予药物,对照组

给予安慰剂,通过比较两组的效果来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

2. 随机分配: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实验对象应该被随机分

配到不同的实验组。随机分配可以避免实验结果受到个体差异的干扰,增加实验的内部有效性。

3. 双盲实验:在双盲实验中,既实验者也实验对象不知道实验组和

对照组的情况,以减少实验者和实验对象之间的偏见,提高实验结果

的可靠性。

三、变量控制

1. 自变量:在实验中,自变量是实验者有意改变的变量。通过改变

自变量的取值,实验者能够推测出它对因变量的影响。例如,在研究

记忆力的实验中,自变量可以是学习时间的长短。

2. 因变量:因变量是实验者观察或测量的变量,它受到自变量的影响。在记忆实验中,因变量可以是记忆的准确性或记忆的持续时间。

3. 控制变量:为了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外,还需要对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变量,实验者可以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使得实验结果更具有信度和效度。

四、数据收集和分析

1. 数据收集:实验心理学的数据收集通常通过实验记录、观察、问卷调查或脑电图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的目的是收集实验对象的行为和反应数据,以用于后续的统计分析。

2. 统计分析:在实验心理学中,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常见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如平均值、标准差)和推断统计(如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的目的是验证实验假设并推断总体的特征。

五、实验心理学的应用

1. 认知心理学实验:认知心理学实验主要研究人类思维、感知和注意等认知过程,以及其对行为的影响。通过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可以深入探究不同认知过程的机制和特点。

2. 社会心理学实验:社会心理学实验关注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研究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过程。通过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可以研究群体合作、社会影响和偏见等社会现象。

3. 发展心理学实验:发展心理学实验关注人类从婴儿期到成人期的心理发展过程。通过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可以研究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帮助了解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

六、实验心理学的局限性

实验心理学虽然具有严谨和控制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实验心理学很难完全模拟真实环境,因此实验结果可能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其次,研究对象往往是大学生等特定群体,不能代表整个人群。此外,某些心理现象可能无法通过实验进行研究,限制了实验心理学的应用范围。

总结:

实验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变量控制和数据分析,实验心理学揭示了众多心理现象的本质和原理。然而,实验心理学也有其局限性,需要与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以全面理解人类的心理行为。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1.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实验心理学最基础的知识点之一、实验设计 包括独立变量(被试者操作的变量)和依赖变量(研究者测量的变量), 以及控制变量(影响实验结果的其他变量)。常见的实验设计包括前后测 试设计、随机对照组设计等。 2.受试者选择和使用:实验心理学研究需要合适的受试者来参与实验。受试者应具备代表性和随机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此外,研究者还应注意伦理问题,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保密性。 3.实验控制:为了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研究者需要控制实验条件和 变量。例如,控制实验室环境、控制物品的数量和质量等,以确保实验的 可重复性和可比较性。 4.实验操作:实验操作是指研究者对受试者的干预和测量过程。研究 者应遵循实验操作的标准程序,确保实验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例如,在进 行心理测量时,研究者应借助标准化的测试工具和指导语言。 5.双盲设计:双盲设计是控制实验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使实验者和 受试者对实验条件一无所知,可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双盲设计常用于 药物实验和心理治疗研究。 6.实验效应:实验效应是指受独立变量影响而产生的依赖变量的变化。常见的实验效应包括主效应(受独立变量影响而产生的整体变化)和交互 效应(当两个或多个独立变量同时发生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 依赖变量的变化)。 7.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内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与实验设计之间的一 致性,也即实验结果是否能准确地反映实验设计的意图。外部效度是指实

验结果是否能推广到其他情境和人群中。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是实验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任务。 8. 统计数据分析:实验心理学研究常用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常见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分析(如平均值、标准差等)、推断统计分析(如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和非参数统计方法(如Wilcoxon符号秩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等)。 9.实证研究和理论验证:实证研究是指通过实验方法来验证或证伪心理学理论的有效性。实证研究可以分为实证描述研究(描述其中一种现象发生的状况)、实证解释研究(解释其中一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和实证预测研究(预测其中一种现象将会如何发生)等。通过实证研究,心理学理论才能得到有效的验证和完善。 10.伦理问题和科学道德:实验心理学研究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学道德和伦理规范。研究者应尊重受试者的权益和隐私,确保研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此外,研究者还应遵守透明度和可信度的原则,如在研究报告中提供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方法,以便其他研究者进行复现研究。 以上是实验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进行实验心理学研究,并取得准确和可靠的实验结果。

实验心理学考试重点

实验心理学考试重点 1.实验者效应:指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动作、语调等有意无意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符合实验者的要求和期望。主要包括:霍桑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标签效应、安慰剂效应。 2.交互作用:指当一个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因另一个因素水平的不同而不同时,即产生了交互作用。 3.错误记忆:根据提取的准确性将记忆分为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错误记忆是指错误的声明一个以前未呈现过的事曾经发生过。 4.心理实验:心理实验是根据研究目的有计划的控制和操纵某些变量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探求心理现象的原因、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5.前瞻性记忆:是对将来在适当时机完成某项活动的记忆。即也就是对如何英气维持和执行有意图的将来行为的认知加工过程。 6.不肯定间距:上限与下限之间叫做不肯定间距,也叫相等地带。(即上限—下限,详见课本44页) 7.反应速度与准确率的权衡现象,简称SAT 8.反应时的速度与准确率分离技术,简称SAD 9.传统心理物理法是由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纲要》中论述的。 10.传统心理物理法只研究感受性;而信号检测论不只研究感受性,还研究判断标准。11.加因素法是由斯滕伯格提出的。 12.四个因素的交互作用有3重共11个。 13.阈限是一个统计值。 14.人差方程:B-A=1.223s。 15.击中率和虚报率的判断标准是:似然比即击中/虚报。 16.反应时最短的感觉是触觉。 17.斯滕伯格研究反应时的技术是:相加因素法。 18.实验效度包括: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和构思效度。 内部效度:指实验变量或处理被精确估计的程度。 影响因素:①经历(特定事件) ②成熟或自然发展的影响(前后测) ③选择(指被试的选择) ④测验 ⑤被试的亡失 ⑥统计回归 ⑦仪器的使用 ⑧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它 外部效度:指实验的结果能被概括到实验情境以外的程度。 影响因素:①实验情境的人为性 ②前测的不良作用。前测可能会增加和降低被试对实验处理的敏感性,使结果不能应用到前测实验的情境中。 ③被试样本缺乏样本性 ④测试工具的局限性 ⑤重复试验处理的干扰 ⑥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 构思效度:指关系变量及变量间的关系构想的准确性以及实验变量在实验室的操作定义与理论定义的一致性程度。 影响因素:①研究构想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1.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实验心理学的核心,它包括选择实验主题、 确定实验假设、设计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等步骤。常用的实验设计有前后 测试设计、随机组设计和配对设计等。 2.因变量和自变量:因变量是实验中被研究者的行为或心理活动,自 变量是实验中研究者对被试进行操作的变量。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是实验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3.控制变量:为了保证研究误差的可控性,实验心理学要求在实验设 计中控制除了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以保持实验条件一致性。 4.随机化:随机化是通过随机分配被试到不同实验组中来避免实验结 果被个体差异所干扰的方法。随机化可以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其他因素 上的相似性。 5.遗传学:实验心理学研究中经常使用双胞胎和家族研究来探索心理 特征和遗传的关系。通过比较相同基因的双胞胎和非同卵双胞胎的心理表现,可以评估遗传和环境对心理特征的影响。 6.样本与总体:样本是研究者从总体中选择的一部分被试,通过对样 本的研究可以推断总体的特征。实验心理学中,样本的选择和样本大小对 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7.伦理原则:实验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守伦理原则,包括尊重个体权利、保障个体隐私、确保研究过程不会对受试者造成伤害等。研究者必须获得 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批准,以确保研究的道德性。

8.实验结果的解读:实验心理学研究的结果需要经过统计分析和解释 才能得出结论。常用的统计方法有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实验 结果的解读需要根据实验设计和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 9.实验心理学的应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医学、教育、军事等领域。例如,研究者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记忆和学习策略,以提高 学习者的学习成效。 10.实验心理学的限制:实验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室中的实验结果不一定能够推广到日常生活中。此外,实验过程中的 人类行为可能受到实验者的期望效应等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实验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包含了实验设计、控制变量、随机化、样本与总体、伦理原则等知识点。实验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并且有助于理解人类行为和 心理特征。

实验心理学重点

实验心理学重点 弟一章 实验心理学发展的历史简介: 费希纳的贡献:(1)费希纳定律:公式为:s=klgR(s:感觉到的刺激强度R:实际刺激强度K:常数)(2)心理物理学实验方法: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误法。 冯特是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心理学家,他带动了德国乃至世界心理学的全面发展。冯特的贡献:(1)倡导以心理现实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反对以神学和哲学上的灵魂作为研究对象,为心理学的独立开辟了道路。(2)提出必须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3)通过莱比锡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学生,遍撒心理学的国际性发展的种子。 艾宾浩斯的研究:(1)证明了实验法可以用来研究高级心理过程(2)创造性地使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的研究资料(3)首先提出节省法(4)建立时间与遗忘的函数关系--遗忘曲线实验心理学的新进展:(一)研究领域上的拓展1、有关决策的研究卡尼曼(详细见课本16 页)(了解)2、无意识研究的异军突起3、多重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对记忆进行划分,开辟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和感觉记忆;根据记忆信息是语义的还是情景的对记忆进行划分引领了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的研究。根据提取是都有意识对记忆还是未来对记忆进行划分,揭示出了前瞻记忆和回溯记忆的不同,指向未来要执行行为的前瞻记忆依赖于指向过去所发生时间的回溯记忆;根据记忆提取是否正确对记忆划分产生了一个十分具有应用价值的新兴研究领域----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二者可能有着相同的加工特点和生理基础。(二)研究方法上的突破1、脑功能成像技术2、元分析3、反应时新法4、实验性分离 5、心理实验软件E-prime 6、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脑功能成像技术) 统计技术的引入:一、描述统计二、相关系数三、假设实验四、多元设计 实验心理学(名词解释):广义的实验心理学即对采用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探讨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心理学体系的总称。狭义的实验心理学则是一门探讨如何进行心理实验的学科,是一门当代心理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心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实验心理学的意义:一、实验心理学促成了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二、实验心理学为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提供方法论支持三、实验心理学拓展了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四、实验心理学增强了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第二章 非科学的方法:权威先验注意凝聚 科学的方法:客观观察自我校正 对实验心理学的认识误区(知道)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可为证原则(1)可为证和可证实(2)心理学研究与可证伪原则二、操作定义作用1、可以避免陷入无谓的对概念本质的争论2、可以是概念公开化3、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有助于其他研究者根据操作定义研究来控制或测量研究变量,以更精确地重复原实验(4)促使研究者考虑概念的诸多属性(5)保证实验的可为证性。因为只有当一个概念有了操作定义以后,实验假设才会变得更具体、更明确,从而使它具备可为证性。三、概率推断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取向:生物学取向行为主义取向认知取向心理动力学取向人本主义取向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道德:一、科学研究的职业道德和准则二、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道德原则1、保护易感人群2、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3、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4、实验后应及时向被试提供反馈5、实验结果保密g ―* M 第二章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简述):1、选择研究课题2、提出实验假设3、进行实验报告 4、实施实验(即收集实验数据)(5)分析和整合实验数据6、撰写研究报告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观察法1、自然观察法2、参与性观察法3、个案法4、调查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科学,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探索和验证心理学的理论。它涵盖了多个知识点,下面将对其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实验设计与控制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研究,因此实验设计与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实验设计要合理,能够准确地测试假设,并排除其他可能的因素。控制变量是实验设计的关键,通过固定或控制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可靠和准确。 二、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是实验设计中的重要概念,它是实验过程中被操作或测量的因素。根据变量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实验中被研究者操作的变量,用于观察其对因变量的影响;因变量是实验中被测量的变量,用于观察自变量对其产生的影响。 三、实验组与对照组 实验组与对照组是实验研究中常用的两个组别。实验组接受特定的实验处理或条件,而对照组则不接受实验处理,用于对比和比较实验结果。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可以判断实验处理的效果。 四、随机分组与配对设计

在实验研究中,为了消除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常采用随机分组和配对设计。随机分组是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保证两组之间的个体特征的均衡;配对设计是在实验前,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参与者配对,然后将每对个体分别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保证两组之间的个体特征的匹配。 五、双盲实验与单盲实验 为了消除实验者和被试者的期望效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常采用双盲实验和单盲实验。双盲实验是指实验者和被试者均不知道实验条件或处理的情况;单盲实验是指实验者或被试者中的一方不知道实验条件或处理的情况。通过这种设计,可以减少主观偏见,使实验结果更加客观和可靠。 六、实验伦理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保护参与者的权益是至关重要的。实验伦理包括知情同意、保密性、隐私保护等方面。研究者需要向参与者详细说明实验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取得他们的知情同意。同时,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护参与者的个人隐私和数据保密,不得泄露其个人信息。 七、数据分析与统计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数据分析与统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研究者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得出科学、可靠的结

实验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老师划)

实验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1、实验心理学是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心理实验是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有组织地逐次变化条件,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心理现象的变化,确定条件和心理现象的关系。具有以下特点:目的性、准备性、验证性、因果性、严密性.实验心理学所讲的实验法一般是指在严密控制条件下的实验室实验。 2、自然观察法:使用自然观察法时,研究者只能被动地仔细观察和记录研究对象在自然状态下所发生的情况,而不能有任何干预。实验则是人为地去干预、控制所研究的对象。 3、实验具有三个优点:(1)在实验的方法中,实验者可以在他愿意时,使事件产生,可以充分地进行精密的观察.(2)实验在同样条件下是可以重复的,别人可以验证它。(3)系统地变化条件,可以追究与此相随的事件的变化. 4、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放映产生影响的变量称为自变量(或自变项)。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者的某种特定反应称为因变量(或依变项).凡是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都称为相关变量,而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称为无关变量(或无关变项)。在相关变量中,实验者用以研究的变量称为自变量,实验者不用于研究的那些相关变量称为额外相关变量,或简称为额外变量(或外扰变项)。由于在实验中额外变量是必须加以控制的,所以额外变量也被称为控制变量。评价一项实验设计的好坏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看研究者能否成功地控制那些额外变量. 5、因为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变化、或结果,称为因变量,也就是反应变量、或反应测量.对于被试者的反应可以从下列几方面来测量:(1)反应速度(2)反应的正确性(3)反应的难度,(4)反应的次数或几率(5)反应的强度。 6、主试者为交代任务向被试者所讲的话,在心理实验中就称为指示语。主试者在给出指示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严格确定给被试者什么样的指示语不同的实验会有不同的要求。 2、在指示语中,要把被试者应当知道的事交代完全,试者要求被试者所做的事,可能是他从未做过的,要说明将要给他呈现什么,要他怎样做等等。 3、要保证被试者确实懂得了指示语,示语要写得简单明确。 4、指示语要标准化,先要把指示语写下来念给被试者听。应做到所给的指示语前后一致. 7、干扰实验程序的主—被试者的相互作用:主试者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他的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者,使他们的反应附和实验者的期望。这种现象称为实验者效应。(罗森塔尔的实验表明)人类被试者参加实验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他们总是以某种动机、态度来对待实验的。因而实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也依存于被试者对待实验的态度,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实验中的霍桑效应和安慰剂效应。 8、额外变量是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的主要根源。要提高研究的科学水平,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来控制额外变量。对额外变量的控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排除法是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如果外界的噪音和光线影响实验,最好的办法是进入隔音室或暗室,这样可把它们排除掉霍桑效应和实验者效应会影响实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 1、在实验心理学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有费希纳、冯特和艾宾浩斯。 2、费希纳的贡献:(1)联系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费希纳定律(2)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法。(这三种针对的都只是感觉) 费希纳对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影响:一方面,他关于感觉测量的思想被后人进一步深化:对各种心理现象都试图进行科学量化研究,并用数字形式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从费希纳阈限思想的不足和缺陷出发,后人发展出了新的心理物理方法——信号检测论。 3、冯特的贡献:(1)冯特倡导用心理现象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反对把神学和哲学上的灵魂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为心理学的独立开辟了道路(2)冯特提出必须用试验方法研究心理学,并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的科学研究,从而创立了实验心理学这门新学科,使心理学真正地走进了科学殿堂。(3)冯特的伟大之处还在于运用莱比锡大学的心理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学生,撒遍心理学国际性发展的种子。 冯特的影响:他的研究实践和大量著述宣告了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搭建了实验心理学这座大厦的框架。 4、艾宾浩斯的贡献:(1)证明了试验方法可以用来研究高级心理过程(2)从根本上变革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3)为实验心理学提供了新的变量测量方法,解决了高级心理过程的量化问题(4)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了第一个和高级心理过程有关的函数关系---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的影响:(1)诱使后背心理学家们不断尝试将实验法应用于各种心理现象(2)他采用的人工条件下实验研究的方法,成为此后所有实验心理学研究的金科玉律,保证了实验心理学结论的客观性(3)仅从记忆研究这一点来说,艾宾浩斯对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5、科学的目标: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6、非科学方法的特点:听信权威之言、注意凝聚、先验 7、科学方法的特点:强调系统的经验观察、能够自我校正、 8、实验室实验的优势:实验室情景比真实生活更可靠、实验室情景得出的结果更具说服力、不会直接将实验室结论无限推广到真实生活中去。 9、科学的原则:系统的经验原则、可重复原则、可证为原则、俭省原则 8、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相关研究法和实验法 9、怎样理解观察法是听自然演讲实验法还是向自然发问? 10、研究人类被试的伦理原则: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保护被试免遭伤害、保密原则。 11、实验心理学的一般伦理:在进行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研究者自始至终都应该奉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审慎的工作作风。 12、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确定课题、选择被试、确定实验控制(因素型、函数型)、数据整合和撰写研究报告。 13、怎么选择课题:实际需要、理论需要、个人经验、前人研究与文献资料 14、构成实验的三大要素:假设、变量、控制 15、自变量包括:作业变量、环境变量、被试变量 16、对自变量的操纵:下操作定义、确定自变量的各个水平(2*2表示有两个自变量,每一个包含两个水平) 17、因变量要是客观的、量化的、有效的 18、实验心理学中的典型额外变量:实验者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革马利翁效应)、要求

人类行为心理学的实验知识点

人类行为心理学的实验知识点 一、实验设计与操作变量 在人类行为心理学的实验中,实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研究者了解和解释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变量: 1.1 独立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在实验中由研究者来控制或操作的变量,其取值不依赖于其他变量。例如,研究人员想要了解音乐对情绪的影响,他们可以将音乐的类型(欢快、悲伤等)作为独立变量,控制不同音乐类型的播放来观察参与者的情绪反应。 1.2 依赖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在实验中被测量或观察的变量,其取值依赖于独立变量的变化。继续以上面的例子,情绪状态可以作为依赖变量,研究人员可以使用问卷调查或生理测量等方法来测量参与者的情绪反应。 1.3 控制变量(Control Variable):在实验中被保持不变的变量。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人员需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变量。例如,在音乐情绪实验中,研究人员可能需要控制参与者的年龄、性别、音量和播放时间等变量。 二、实验方法和技术 人类行为心理学的实验通常使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来收集数据和分析结果。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2.1 行为观察(Behavioral Observation):通过观察和记录参与者的行为来收集数据。行为观察可以直接观察参与者的行为,还可以使用视频、音频记录等技术来辅助记录。例如,在研究注意力的实验中,研究者可以观察参与者的注视点和反应时间来了解他们的注意力分配情况。 2.2 实验室实验(Laboratory Experiment):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实验,通常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实验室实验能够更好地控制和操纵变量,以便研究人员能够观察到因果关系。例如,在记忆实验中,研究者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学习材料的类型和数量,以测试参与者的记忆能力。 2.3 问卷调查(Questionnaire Survey):通过提供给参与者一系列问题,以收集他们的主观反应和意见。问卷调查是收集大量数据的一种常见方法。例如,在研究幸福感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可以使用幸福感问卷来测量参与者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2.4 脑成像技术(Brain Imaging Techniques):利用各种技术和设备来测量和观察大脑活动,以便研究人员能够了解人类的认知和情绪过程。常用的脑成像技术包括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电脑断层扫描(CT)和脑电图(EEG)等。 三、实验伦理 在进行任何人类行为心理学实验之前,研究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实验伦理准则,以确保参与者的权益和安全受到保护。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伦理考虑:

心理学主要实验效应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主要实验效应知识点总结心理学实验是通过科学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在心理学实验中,研究者经常关注不同的实验效应,这些效应提供了有关人类认知、情绪和行为的重要信息。本文将总结心理学主要实验效应的知识点。 1. 巨量效应 巨量效应指的是当人们面临大量信息时,很难有效地处理和记忆这些信息。这种效应可以解释为,人类的工作记忆容量有限,超出了其容量限制的信息会被遗忘或混淆。例如,在一个记忆实验中,研究者通过呈现大量数字给参与者,发现他们只能记忆其中一小部分数字,而其他数字则容易被遗忘。 2. 情境依存效应 情境依存效应指的是人们的记忆和行为受到所处情境的影响。在不同的情境中,人们的行为和判断会发生变化。例如,一个实验中,研究者要求参与者根据不同的背景颜色选择颜色方块,发现参与者的选择会受到背景颜色的影响,他们更容易选择与背景颜色相同的方块。 3. 原型效应 原型效应是指当人们对某个类别的成员进行判断时,会倾向于根据该类别的典型特征进行评价。即使一些成员不符合典型特征,他们也可能被归类到该类别中。例如,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者要求参与者根

据一系列面孔判断他们是否是“好人”,发现面孔的吸引力与被认为是“好人”的概率有关。 4. 填充效应 填充效应是人们倾向于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补全所缺失的信息。 这种效应可能导致人们对于不完整的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例如,在 一个视觉实验中,研究者只让参与者看到物体的一部分,然后要求他 们预测完整物体的形状,发现参与者往往会根据已有信息补全缺失的 部分,即使这个补全与实际形状不符。 5. 灯塔效应 灯塔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寻找目标时,会受到周围突出的信息的干扰。即使该信息与目标无关,人们也可能将其误认为目标。例如,在一个 注意力实验中,研究者要求参与者在一个图像中找到目标物体,发现 当图像中有一个突出的物体时,参与者更容易将该突出物体误认为目标。 以上只是心理学实验中的一小部分实验效应,心理学领域还有许多 其他的实验效应值得探索和研究。熟悉这些实验效应对于理解人类行 为和认知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和解释心理学 实验。

实验心理学总结

第一部分:心理实验的基本思想和原理 一、实验心理学的含义: 1. 含义:实验心理学是以实验方法研究思想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2. 内容: 实验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1、心理实验的一般原理、基本思想、方法和设计: 主要是指心理实验的设计、实施,以及伴随这一过程出现的一般问题,比如如何选择研究课题、如何分析和处理研究变量、如何抽取研究对象,如何分析研究资料和呈现研究结果,研究者应遵循的伦理规范等; 2、实验方法在各心理学分支和各专门领域的应用: (1)感知觉实验、注意实验、记忆实验、思维实验、情绪实验等; (2)基础心理学的实验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临床心理学的实验研究、环境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工程心理学的实验研究等。 二、实验心理学在心理学体系中的地位: (1)实验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现代心理学体系中处于支柱性的地位,对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实验心理学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是各门心理学分支的基础。 三、实验心理学的诞生:(简单历史、代表人物) 1. 哲学起源:心理学起源于哲学。哲学为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思想指导。 2. 科学起源: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生理学、物理学的发展,为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心理学与生理学:生理学,特别是神经系统生理学和感官生理学的发展,对心理学独立产生了重要影响。(2)心理学与物理学:一批科学家直接将物理学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创立了心理物理学,最终促使心理学走入科学的殿堂。奠基者:韦伯、费希纳(韦伯:心理物理学的先驱,将心理现象进行量化实验研究的第一人。费希纳:提出了费希纳定律、建立了心理物理学方法。) 3. 实验心理学诞生与发展: (1)创建者:冯特 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2)积极发展者:艾宾浩斯 四、为实验心理学的诞生作出突出贡献的重要人物:韦伯、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 五、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狭义:实验法;广义:观察法、相关法、实验法) (一)实验法(最核心、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1. 什么是实验:实验是在控制额外变量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自变量,观察和记录因变量的变化,从而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 实验的要素: (1)实验假设:假设陈述了实验条件及其结果的可能的联系。 (2)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 (3)实验控制:保证因变量的变化确实是自变量引起的。实验控制其实就是对实验变量的控制,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额外变量的控制。 3. 实验的信度: (1)定义:指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前后一致性程度。 (2)验证实验信度的方法: 1.直接验证 2.系统验证

心理学主要实验效应知识点归纳

心理学主要实验效应知识点归纳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其中实验研究是心理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心理学实验中,研究者常常关注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来探索影响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因素。在各个实验研究中,总结出了一些主要实验效应,这些实验效应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本文将对心理学主要实验效应进行归纳,包括原型效应、注意力偏向效应、条件反射等。 一、原型效应 原型效应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评价受到其原型的影响。在心理学实验中,研究者通常会设计带有特定特征的原型,并观察被试对这些原型的反应。研究表明,人们在认知和评价上更倾向于接受符合原型的信息。原型效应的一个经典实验是对面孔的研究,人们更容易认出和喜欢那些具有典型面孔特征的人。 二、注意力偏向效应 注意力偏向效应是指人们在注意力分配上对特定刺激的偏好,通常是对与个体有个人经验联系的刺激更具有吸引力。一个实验证实了注意力偏向效应是著名的斯特鲁普实验,实验中参与者需要忽略单词的含义,而只关注文字的颜色。结果显示,被试更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与其个人经验相关的词汇上,这表明个体对于个人经验相关刺激的注意力更集中。 三、条件反射效应

条件反射效应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通过联想学习形成的刺激-反应关联。著名的巴甫洛夫实验就是一个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实验中研究者给狗灌食液体,并同时发出铃声,之后发现只要再响铃声,狗就会出现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这一实验揭示了刺激和自然反应之间的关联。 四、情绪效应 情绪效应是指情绪对认知和记忆的影响。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对信息的处理方式和记忆能力会发生变化。例如,积极情绪可以提高记忆力、创造力和决策能力,而消极情绪则会对这些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五、干扰效应 干扰效应是指外界因素对认知过程的干扰。实验研究发现,在进行任务时,干扰因素会影响注意力和工作记忆的处理效果。著名的干扰效应实验是关于多任务处理的实验,研究者发现,在同时进行多个任务时,干扰效应会导致注意力分散,任务完成时间延长。 六、偏见效应 偏见效应是指个体对待信息的主观倾向。心理学中常见的偏见效应包括认知偏见、情感偏见和行为偏见等。研究发现,个体在信息的加工和判断过程中,会受到自身经验、态度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偏见效应。 总结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复习用)

第一章实验心理学概论 1、什么是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是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探讨心理实验的理论方法、技术操作的学问。 2、实验心理学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实验心理学的正式建立,是以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所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 第二章传统心理物理学 1、什么是心理物理法? 心理物理法是研究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方法。即运用数学方法和测量技术,研究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2、心理物理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1860年,费希纳发表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作为标志着心理物理学诞生的标志。 3、什么是最小变化法? 最小变化法(程序上)的刺激由递减和递增的两个系列组成,每次刺激后让被试报告他是否有感觉。刺激的增减应尽可能地小,(目的)是系统地探求被试由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转折点,即在多强刺激时,由有感觉变为无感觉,或由无感觉变为有感觉 4、用最小变化法来测量绝对阈限的方法要点哪些?

第一,采用最小变化法测绝对阈限时,刺激系列应按渐增(记为↑)和渐减(记为↓)系列交替的方式呈现。 第二,为了保证测量阈限的准确性,一般需要选择15—20个随机的起点. 第三,一般由主试操纵自变量,被试根据主试操纵自变量变化的情况口头报告是否感知到刺激的存在。出现转折点后该系列实验结束。 第四,每次起点应有所不同 第五,最后计算出所有转折点的数值的平均数就是测量的绝对阈限。 5、用最小变化法来测量差别阈限时,计算被试差别阈限的操作步骤有哪些? 第一,分别求出阈上限和阈下限(T+、T-) 平均上限T+=(64.5+66.5+64.5+63.5+65.5+65.5)÷6=65 平均下限T-= (69.5+60.5+62.5+60.5+69.5+60.5) ÷6=60.5 第二、求绝对差别阈限(DL) 上差别阈65-64=1 下差别阈64-60.5=3.5 (1+3.5)÷2=2.25 第三、求相对差别阈限 绝对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的比例叫做相对差别阈限, 绝对差别阈限÷标准刺激即:2.25÷64=0.035 也就是视觉长度的韦伯比例 6、什么是平均差误法?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实验心理学笔记整理 一、绪论(考1道单选,1道多选,2题共3分) 1.什么是实验心理学 广义(实验的心理学):应用实验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即科学心理学的代名词)。 狭义(心理实验学):研究如何进行心理实验的一门心理学学科,包括实验的基本理论、技能以及心理学各分支领域的实验研究成果。 2.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目的 用以说明和解释人在完成某项任务时的心理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即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来推断心理活动的方式),进而达到“控制”行为。 3.实验法的优点(与其他研究方法的区别)(容易出多选) 1、可以创造实验条件使事件产生。 2、可以重复实验并对其结果进行验证。 3、可以系统变化实验条件来考察事件的变化。 4、可以得出因果关系。 强调对各种变量的严格控制 4.实验法的局限性 1、有些复杂心理活动还难以使用实验法 2、有些特定心理现象(如违背伦理道德)不能使用实验法。 3、实验条件的人为性等因素导致实验结果缺乏实用性。 5.心理实验研究的程序 发现问题、查阅文献、理论思考、提出假设、实验设计、 进行实验、数据分析与结果统计、根据前人的研究和理论进行讨论、 撰写实验报告、发现新问题 6.几个重要的人以及其贡献 费希纳对科学心理学的贡献 1、用量化思想联系了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费希纳定律),表明可以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 2、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 3、对现代实验心理学具有深远影响。 奠定了心理测量学的基础。 后人为弥补传统心理物理法的缺陷而发展出信号检测论。 冯特对科学心理学的贡献 1、倡导以心理现象(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而非“灵魂”。 2、提出必须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并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3、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促进科学心理学在国际内传播。

实验心理学重点总结

1.速度-准准确性权衡:在具体采用反应时指标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因为反应时实验有两个基本的因变量,即速度和准确性.反应时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反应速度和反应准确性间的反向关系,这使得我们必须在它们之间作出权衡。心理学家将这种关系称为速度-准确性权衡。 2。双盲实验:是一个很好的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排除法的一种.双盲控制时让实验的操作者和实验被试都不知道实验的内容和目的,由于实验者和研究参加者都不知道哪些被试接受哪种实验条件,从而避免了主、被试双方因为主观期望所引发的额外变量。 3. 被试内设计:指每一个被试都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水平处理的设计。被试内设计不但节省了被试人数,而且不同组的被试个体差异也得到了最好的控制.被试内设计比被试间设计更有力,能更好的考察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的差异,这个优点使得许多研究者更倾向于使用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相反,被试内设计不会受到来自被试个体差异的困扰,但却必须面对实验处理之间相互污染的问题.可以采用平衡技术来控制这些差异。 4。实验者效应:指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附和实验者的期望。这种效应往往以颇为微妙的方式起作用。 5. ROC曲线:即是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在心理学上又称为感受性曲线.曲线上各点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它们都是对同一信号刺激的反应,不过是在几种不同的判定标准下所得的结果。该曲线以虚惊概率为横轴,击中概率为纵轴所组成的坐标图和被试在特定刺激条件下由于采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得出的不同结果画出的曲线. 6. 开窗实验:是一种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的方法,它能比较明显地看出各个加工阶段,那就好像打开窗户一览无遗了,它是反应时实验的一种新形式。 7。ABA设计:是一种小样本设计.它可以较好地区分实验自变量(比如一种疗法)的效果和时间顺序等其他因素的效果,从而进一步解决了AB 设计中常常会发生的混淆问题. 8. 准实验设计:即指未对自变量实施充分控制,但使用真正实验的某些方法搜集、整理以及统计分析数据的研究方法。准实验设计能够在严格实验无法进行的时候取得结果。 9。小样本设计:在特殊情况下,比如临床心理学家希望确定某种疗法的效果却又只有一两个患者,或像心理物理学实验那样极端费时且个体差异几无影响时,心理学家也会采用与之相反的实验模式-—小样本设计。小样本设计是被试内设计的一种变式,实验时它向人数较少的被试或单个被试呈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处理方式。 10.被试间设计:是指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的情况。 被试间设计的一个优点为:每一个人只接受一种处理方式,一种处理方式不可能影响或污染另一种处理方式。被试间设计的主要问题在于:由于接受自变量不同水平处理的被试各不相同,所以很难分辨出因变量的变化是由于被试间的差异所致,还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所致。 11. 简单反应时:指给被试呈现单一的刺激,同时要求他们只作单一的反应,这时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反应时。譬如说,短跑运动员在听到发令枪响后立即起跑,这一事件就可以作为一个简单反应时任务。这种反应之所以称之为简单反应,是因为特定的刺激与特定的反应间的联系十分明确. 12 绝对阈限:通常指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 差别阈限:指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 零结果:零结果是指自变量的操作没有引起因变量的变化,因而因变量的变动为零。 原因:(1)实验者所作出的猜测——自变量是导致某中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可能是错误的. (2)实验者没有对自变量进行有效的操纵 伦理原则:1保障被试知情同意权2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3保护被试免遭伤害4保密原则 实验研究一般程序:确定课题,选择被试,确定实验控制,数据整合,篆写实验报告

实验心理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实验心理学主要知识点归纳实验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通过实验方法来观察和测量这些行为和过程。在实验心理学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是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中需要掌握的。本文将对实验心理学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 1.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实验心理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良好的实验设计可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实验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变量:实验设计中的变量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研究者操纵的变量,而因变量是研究者观察和测量的变量。 1.2 随机分组: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歪曲,实验设计中常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中。 1.3 对照组:在实验设计中,为了对比和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常设立对照组,用于比较实验组的结果。 1.4 伪装和双盲:为了减少实验结果的主观偏见,实验设计中常使用伪装和双盲的方法,让参与者和实验人员不知道实验的真正目的和条件。 2. 实验伦理

实验伦理是实验心理学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保护参与者的权益和尊严,确保实验的安全和合法性。实验伦理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参与者知情同意: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征得参与者的知情 同意,并告知实验的目的、过程以及可能的风险和利益。 2.2 保密和隐私:实验中涉及到参与者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必须严 格保密,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3 实验后处理:实验结束后,必须对参与者进行适当的后处理, 包括提供必要的辅导和咨询,以保护其身心健康。 3. 数据分析和解释 实验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必须进行准确的数据分析和解释。数据分析 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得出科 学而可靠的结论。 3.1 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对实验数据进行整合和总结的方法,包 括计算平均值、标准差、频数等指标,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描述数据的 特征。 3.2 推论统计:推论统计是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的方法, 包括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通过推论统计,可以验证假 设并得出结论。 4. 实验心理学的应用

心理学主要实验效应知识点

心理学主要实验效应知识点心理学在探索人类心智和行为领域的过程中,依靠实验方法来研究和验证各种理论和假设。通过设计和实施实验,心理学家能够观察和测量不同因素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重要的实验效应被广泛应用,它们揭示了人类认知和情感处理的某些普遍规律。本文将介绍心理学主要实验效应的知识点。 1. 条件反射效应 条件反射效应是由俄国心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首次提出的。这个效应揭示了一个刺激和响应之间的关系。在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中,他研究了狗对食物刺激的唾液分泌反应。通过重复多次将食物和一个中性刺激(例如,铃声)同时呈现给狗,他发现狗在仅听到铃声时也会出现唾液分泌的反应。这个实验效应揭示了学习和条件反射之间的关系,为后来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2. 门控理论 门控理论是由加里·斯克内尔和罗纳德·梅尔茨提出的,它解释了疼痛感知和注意力之间的关系。根据门控理论,疼痛感觉的传递可以被注意力所调节。比如,当你集中精力在其他事物上时,你可能不会感到疼痛。然而,当你专注于疼痛的感觉时,疼痛会变得更加强烈。这个实验效应揭示了认知和情感之间的相互作用。 3. 被动听效应

被动听效应是指当我们被动地听到某个语音刺激时,即使我们没有 专注于理解语义内容,也会对该刺激的某些特征产生反应。在被动听 效应的实验中,研究者通过让参与者做与语音刺激无关的任务,但同 时又暴露于不同语音刺激条件下,来观察不同语音特征对大脑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语音刺激的语调、音高和声音质量等特征会对参与者 的情感或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即使他们没有积极地去关注和解读语义 信息。 4. 穿越错觉 穿越错觉是一种视知觉效应,它揭示了我们对运动和空间关系的理 解存在的一些心智错误。在穿越错觉的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估计一 个远处物体离自己的距离。结果发现,当一个物体沿着参与者行走的 方向移动时,他们会低估物体的距离;而当一个物体远离参与者的方 向移动时,他们会高估物体的距离。这个实验效应揭示了我们对外界 空间信息处理的一种偏见。 5. 塞冷效应 塞冷效应是一种记忆和情感效应,通过刺激的情感价值和相关性可 以增强记忆。在塞冷效应的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记忆一些信息,这 些信息包括无情感价值的中性词语和具有情感价值的词语。结果发现,参与者更容易记住具有情感价值的词语,这表明情感对于记忆的影响。此外,塞冷效应还揭示了情感与认知之间的相互作用。 上述介绍了心理学主要实验效应的几个知识点,它们通过实验方法 揭示了人类心智和行为的一些普遍规律。这些实验效应为我们理解和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 实验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的一门学科,通过实验方法来验 证和解释心理现象。本文将介绍一些实验心理学的重要知识点,包括 实验的设计、工具和技术等。 一、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实验心理学的基础,它决定了实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1. 双盲实验:研究人员和实验参与者都不知道他们处于哪个实验组,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 2. 随机分组设计:将实验参与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保证 两组的比较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 3. 因素设计:研究多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因素之 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二、数据收集和分析 数据收集是实验心理学中不可或缺的步骤,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数 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1. 自陈式问卷:参与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回答问题,适用于调查 研究和个体差异研究。 2. 实验测量:通过测量行为和生理指标,获取客观的数据,如实验 参与者的反应时间、心率等。

3. 统计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三、实验工具和技术 实验心理学借助于各种工具和技术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实验工具和技术: 1. EEG(脑电图):通过放置电极在头皮上记录脑电活动,以研究认知和情绪的神经基础。 2. 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通过测量血氧水平的变化来揭示不同区域在不同任务下的功能活动。 3. 视觉刺激材料:如图片、视频和文字等,用于实验参与者的视觉刺激和任务。 4. 实验软件:如E-Prime和PsychoPy等,用于设计和实施实验,并收集和分析数据。 四、实验伦理 在进行实验心理学研究时,研究人员需要遵守伦理原则,保护实验参与者的权益。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伦理原则: 1. 许可和知情同意:在进行实验之前,研究人员需要向实验参与者解释实验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获得他们的同意。 2. 保密性:研究人员需要保护实验参与者的个人信息,并确保实验数据的匿名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