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期末大作业

数学建模期末大作业论文

题目:A题美好的一天

组长:何曦(2014112739)

组员:李颖(2014112747)张楚良(2014112740)

班级:交通工程三班

指导老师:陈崇双

美好的一天

摘要

关键字:Dijkstra算法多目标规划有向赋权图 MATLAB SPSS

1 问题的重述

Hello!大家好,我是没头脑,住在西南宇宙大学巨偏远的新校区(节点22)。明天我一个外地同学来找我玩,TA叫不高兴,是个镁铝\帅锅,期待ing。我想陪TA在城里转转,当然是去些不怎么花钱的地方啦~~。目前想到的有林湾步行街(节点76)、郫郫公园(节点91),大川博物院(节点72)。交通嘛,只坐公交车好了,反正公交比较发达,你能想出来的路线都有车啊。另外,进城顺便办两件事,去老校区财务处一趟(节点50),还要去新东方(节点34)找我们宿舍老三,他抽奖中了两张电影票,我要霸占过来明晚吃了饭跟TA一起看。电影院嘛,TASHIWODE电影院(节点54)不错,比较便宜哈。我攒了很久的钱,订了明晚开心面馆(节点63)的烛光晚餐,额哈哈,为了TA,破费一下也是可以的哈。哦,对了,老三说了,他明天一整天都上课,只有中午休息的时候能接见我给我票。

我主要是想请教一下各位大神:

1)明天我应该怎么安排路线才能够让花在坐车上的时间最少?

2)考虑到可能堵车啊,TA比较没耐心啊,因为TA叫不高兴嘛。尤其是堵车啊,等车啊,这种事,万一影响了气氛就悲剧了。我感觉路口越密的地方越容易堵,如果考虑这个,又应该怎么安排路线呢?

3)我们城比较挫啊,连地图也没有,Z老师搞地图测绘的,他有地图,跟他要他不给,只给了我一个破表格(见附件,一个文件有两页啊),说“你自己画吧”。帮我画一张地图吧,最好能标明我们要去的那几个地方和比较省时的路线啊,拜托了~

2 问题的分析

2.1 对问题一的分析

问题一要求安排路线使得坐车花费的时间最少。

对于问题一,假设公交车的速度维持不变,要使花费的时间最少,则将问题转化为对最短路径的求解。求解最短路径使用Dijkstra算法很容易进行求解,在运用MATLAB编程,得到最优的一条路径,则这条路径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少用时。

2.2 对问题二的分析

问题二要求在考虑堵车的情况下,路口越密越容易发生拥堵,安排路线是乘车时间最短。

对于问题二,在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附加因素,即公交车的速度会因道路的密集程度而发生改变,从而问题一建立的基本Dijkstra算法对于问题二就不再适用了,因此对问题一的基本Dijkstra算法进行改进,并结合蚁群算法的机理与特点,运用MATLAB求解出最短路径,保证了花费时间的最少性。

2.3 对问题三的分析

问题三要求根据提供的附件,画出一张地图,标明要去的那几个地方和比较省时的路线。

对于问题三,在问题一和问题二的基础上,根据求解的结果,运用SPSS软件画出地图。

3 模型假设

1、问题一开动中的公交车速度为一恒定值

2、问题一公交车不会遇到拥堵情况

3、不计公交车启动与制动时间

4、不计公交车在站台的停留时间

5、节点之间均为直线距离

4符号说明

5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1 问题一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公交车速度是恒定的,要使坐车时间最短,故使两点之间的路程最短。根据题目,要去7个地点,且均乘坐公交车。

5.1.1 最短路径基本概念

用于计算一个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主要特点是以起始点为中心向外层层扩展,直到扩展到终点为止。Dijkstra算法能得出最短路径的最优解,但由于它遍历计算的节点很多,所以效率低。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研究中的一个经典算法问题,旨在寻找图(由结点和路径组成的)中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算法具体的形式包括:

确定起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 即已知起始结点,求最短路径的问题。

确定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 与确定起点的问题相反,该问题是已知终结结点,求最短路径的问题。在无向图中该问题与确定起点的问题完全等同,在有向图中该问题等同于把所有路径方向反转的确定起点的问题。

确定起点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 即已知起点和终点,求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全局最短路径问题 - 求图中所有的最短路径

5.1.2 Dijkstra算法描述

构造赋权图G=(V,E,W)。其中,定点集V={v

1,...,v

n

},这里v

1

,...,v

n

表示各

符号含义

公交车行驶速度

0-1变量

路口i和j连接道路长度与公交车行驶速度的比值

i路口与j路口间道路长度

T最短时间

i,j,r 节点

经过每个节点的概率

个地点;E为边的集合,邻接矩阵,这里表示顶点和之间直通的

距离,若顶点和之间无连接,。问题就是求赋权图G中指定的两个顶点,间的具有最小权的路。这条路叫做,间的最短路,它的权叫做,间的距离,亦记作。迪克斯特拉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按距从近到远为顺序,

依次求得到G的各项点的最短路和距离,直至(或直至G的所有顶点),算法结束。为避免重复并保留每一步的计算信息,采用了标号算法。下面是该算法。

(1)。

(2)

代替,这里表示顶点u和v之间边的权值。计算,把达到这个最小值的一个顶点记为,令。

(3)若,则停止;若,则用i+1代替i,转(2)。

5.1.3 有向赋权图的定义

(1)邻接矩阵的建立

将该道路视为一个有向权图,其领接矩阵可定义为:

其中,表示该有向权图,其领接矩阵元素为0-1决策变量,定义为:

(2)权值(时间)矩阵的建立

同样,根据题目时间最短的要求,本文将时间作为该有向赋权图中第i各节点和第j个节点之间弧的权值,即:

其中,时间矩阵元素是路口i和j连接道路长度与公交车行驶速度的比值,

即:

其中,--公交车行驶速度,规定为40km/h,

--i路口与j路口间道路长度,通过两个路口坐标和确定,即:

当i、j路口不连通时,规定等于+∞。

5.1.4 基于最短理论的模型建立

1、目标分析

根据5.1.3中建立的有向赋权图,其中0-1决策变量表示弧(i,j)是否在

起点与终点的路上,在定义了为边i到j的权的有向网络图后,可看出从出发点到终点有多条线路选择,但必有一条为时间最少的,因而可将这条时间最短的路径找出。

因而,根据所建立的网络领接矩阵和时间权值矩阵可以得到到达某一路口的时间的数学模型为:

从时间考虑,既要满足单个路径时间最短,所以目标函数应为:

2、约束分析

(1)最短路起点约束

由于G为有向图,则其中顶点分为“起点”、“中间点”、“终点”三类,对于起点只有出的边而无入的边,对于中间点既有入的边也有出的边,对于中只有入的边而无出的边。

对有向图而言,若求顶点r

1到r

2

的最短路径,以表示进第j顶点的边,以表

示出第j顶点的边,则r

1到r

2

的三类约束可表示为:

(2)0-1决策变量约束

由于0-1决策变量为有向道路网路图的领接矩阵元素,即表示i、j两路口是否连通,所以对其作下列约束:

3、模型确定

综上目标和约束分析,可得从起始点到目的地的优化模型如下:

5.1.5 基于Dijkstra算法的“搜索算法”求解

该模型求解得到的是从起始点新校区(节点22)到目的地TASHIWODE电影院(节点54)的乘坐公交车的最短时间。所以将这7个最短时间相加即得整个过程的最短时间。

对于这个单目标规划模型,由于数据量较大且计算步骤繁琐,利用Lingo优化软件求解困难,因此本文结合Dijkstra算法通过Mtalab编程进行遍历搜索求解。算大步骤如下:

Step1:取一路口节点j;

Step2:利用Dijkstra算法求解最短时间;

Step3:将 Step2中7个最短时间相加,并记录对应的路径和两端点;

Step4:若求解未通过,转Step1,否则,转Step5;

Step5:输出Step3的记录,根据断点确定最短时间。

根据以上算法,利用Matalb软件编程(见附录)求解得到两个指定顶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的线路安排如下:

22(新校区)、21、14、10、15、16、38、40、43、72(大川博物院)、73、18、91(郫郫公园)、90、83、80、79、78、76(林湾步行街)、62、57、50(老校区财务处)、51、8、34(新东方)、46、55、63(开心面馆)、54(TASHIWODE电影院)。

5.2 问题二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路口越密,越容易发生拥堵情况,因而公交车的行驶速度越慢。因此要建立在不同路段公交车行驶速度与路口密度的模型,从而找出最佳路线使全程乘车时间最短。

5.2.1 蚁群算法

(1)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与其它模拟进化算法一样,蚁群算法通过多个可行解组成的种群不断进化,

并以最大概率逼近甚至达到问题的最优解。该过程包括两个基本阶段:适应阶段

和协作阶段。在适应阶段,各个可行解根据积累的信息不断调整自身的结构;在

协作阶段,可行解之间通过信息交流,以期产生性能更好的解。蚁群成功地搜索

一轮所形成的是一组可行解,然后一记录其中的最优解。此外,蚂蚁所遗留下的信息素也将按一定程度挥发后保留到以后的各轮搜索中,从而对后面的蚂蚁在路径

选择时产生影响。这些特性使得蚁群算法体现出明显的自组织机制,即在没有外

界作用的条件下,使蚁群从无序状态演化到有序状态。前面的蚂蚁遗留下的信息

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后面的蚂蚁,这称为“利用(exploitation)"。另一方面,为了能够找到新的最优解,算法引入了随机概率来确保路径选择的多样性,这称

为“探索((exploration)"。算法初始时,首先将具体的组合优化问题表述成规范的格式,然后利用信息素和启发信息决定蚂蚁的行为是进行“探索”还是“利用”,同时按照相应的信息素更新策略对路径的信息素进行增量构建,随后从整体角度规划出蚁群活动的行为方向,周而复始,即可求出组合优化问题的最优解。

(2)基本蚁群算法描述

在求解不同性质的问题时,蚁群算法的模型也有所不同。但主要思路都是事先生成具有一定蚂蚁数量的蚁群,每只蚂蚁负责通过路径搜索建立一个可行解或可行解的一部分。算法开始时,将蚂蚁放置在若干个随机选取的初始结点上,每只蚂蚁从初始结点出发,根据路径上信息素浓度和启发信息以某种概率策略选择下一个要移动到的结点,直到建立起一个可行解。每只蚂蚁根据所找到的解的优劣程度,在所经过的路径上释放与解的质量成正比的信息素。之后,每只蚂蚁又开始新的搜索过程,直到蚁群找到全局最优解。

5.2.2改进的Dijkstra算法

根据5.1优化原则和优化的描述,可以从减少算法遍历的临时结点来优化,基于此,提出了以下的想法,采用椭圆限制搜索区域,减少遍历的临时结点数;利用两点间直线最短的原理,以当前节点的邻接点与当前点和终点连线夹角最大作为贪婪搜索策略。在算法中每经过一个节点,只选取该节点和起始点的关联边与该节点与终止节点连线夹角最大的一条边,不仅考虑了路段具有方向性特征,在选取局部最优解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全局的最优性,同时,进行起止点直线左右两边各一个满足前述夹角最大的节点的搜寻即搜索一棵二叉树,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最短路径解的精确性。

5.2.2 模型的建立

根据以上改进的Dijkstra算法,综合考虑时间,公交车行驶速度,交通道路密度的约束,可以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如下所示:

5.2.3模型的求解

基于Dijkstra算法的“全局逐步搜索算法”进行求解,算法步骤如下:

Step1:利用Dijkstra算法生成两点间的最短时间矩阵;

Step2:针对每一道路节点,建立对应每个节点的包含点集合;

Step3:对7个节点处理,对重叠部分采用就近原则,分配给相应的节点;

Step4:建立矩阵,行列分别代表91个道路节点,若从j路口到i路口,

Step5:计算出最优路径,及其对应的最短时间。

根据以上基于Dijkstra算法的逐步搜索算法,本文利用Matlab编程(见附录)进行了求解,结果如下:

22(老校区)、21、14、16、35、46、49、50(老校区财务处)、5、34(新东方)、35、39、40、17、72(大川博物院)、74、18、91(郫郫公园)、90、83、80、77、76(林湾步行街)、63(开心面馆)、54(TASHIWODE电影院)。

5.3 问题三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在问题三中,即利用问题一和问题二所得的结果,运用SPSS软件,标出需要到的地点,以及把这些点用箭头连接起来,表示经过这些节点的先后顺序。

使用SPSS得出的相关性检测如图1所示

图1

使用MATLAB软件利用SPSS的数据得出问题一的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得出问题二的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6模型评价与改进

6.1模型的评价

6.1.1模型的优点

(1)针对多个问题,本文建立单目标优化和多目标优化,模型简单且清楚易懂。(2)本文巧妙地运用了Dijkstra算法,及其改进算法,融合了蚁群算法思想,结合MATLAB、SPSS等软件,建立相应的理想及修正模型。同时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简化模型的原则,使得求解更加简便。

(3)本文在完成了问题一后,在原有基础上对Dijkstra算法进行了巧妙地改进,使得问题二的求解变得更加简单。

6.1.2模型的缺点

(1)在建模之初做了一些假设,使得条件更便于建模,但对一部分实际存在的因素的忽略也造成了模型较为理想化的结果,在实际运用中会产生一定误差。

(1)由于在求解模型过程中,所需处理的数据量很大,利用一般的优化软件进行优化求解会导致耗时过多,过程繁琐,同时受硬件内存限制,所建立的模型不能用于实际求解,因此需要现编写算法进行求解,这也是本文模型的一个缺点。

6.2模型的改进

(1)在模型的分析与建立的过程中,忽略了一些因素,在模型的改进中,将忽略的因素加以考虑。

(2)在问题二可考虑使用Floyd算法。

7参考文献

[1]司守奎、孙玺菁,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2]李家杰,郑义,影响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因素分析[J],道路交通,3:19-21,2006.

[3]姜启源、谢金、叶俊,数学模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韩中庚,数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5]张志涌、杨祖樱等,MATLAB教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8附录

附录:

clc,clear

fid=fopen('txt1.txt','r');

n1=4;n2=4;

a=[];

for i=1:n1

tmp=str2num(fgetl(fid));

a=[a;tmp];

end

for i=1:n1

str1=char(['b',int2str(i),'=[];']);

str2=char(['b',int2str(i),'=[b',int2str(i),';tmp];']);

eval(str1);

for j=1:n2

tmp=str2num(fgetl(fid));

eval(str2);

end

end

ri=[0,0,0.58,0.90,1.12,1.24,1.32,1.41,1.45];[x,y]=eig(a);

lamda=max(diag(y));

num=find(diag(y)==lamda);

w0=x(:,num)/sum(x(:,num));

cr0=(lamda-n1)/(n1-1)/ri(n1)

for i=1:n1

[x,y]=eig(eval(char(['b',int2str(i)])));

lamda=max(diag(y));

num=find(diag(y)==lamda);

w1(:,i)=x(:,num)/sum(x(:,num));

cr1(i)=(lamda-n2)/(n2-1)/ri(n2);

附录:

(4)F_JIDtjl.m

function F_JIDtjl(R)%定义函数

[m,n]=size(R);%获得矩阵的行列数

if(m~=n|m==0)

return;

end

for(i=1:n)

R(i,i)=1;for(j=i+1:n)

if(R(i,j)<0)

R(i,j)=0;

Else if(R(i,j)>1)

R(i,j)=1;

end

R(i,j)=round(10000*R(i,j))/10000; R(j,i)=R(i,j);

end

end

js0=0;

while(1)

R1=Max_Min(R,R);

js0=js0+1;

if(R1==R)

break;

else

R=R1;

end

end

lmd(1)=1;k=1;

for(i=1:n)

for(j=i+1:n)

pd=1;

for(x=1:k)

if(R(i,j)==lmd(x))

pd=0;

break;

end;

end

if(pd)

k=k+1;

lmd(k)=R(i,j);

end

end;

end

for(i=1:k-1)for(j=i+1:k)if(lmd(i)

x=lmd(j);lmd(j)=lmd(i);lmd(i)=x;

end;end;end

for(x=1:k)

js=0;flsz(x)=0;

for(i=1:n)pd=1;

for(y=1:js)if(Sz(y)==i)pd=0;break;end;end

if(pd)

for(j=1:n)if(R(i,j)>=lmd(x))js=js+1;Sz(js)=j;end;end

flsz(x)=flsz(x)+1;

end

end

end

for(i=1:k-1)for(j=i+1:k)if(flsz(j)==flsz(i))flsz(j)=0;end;end;end

fl=0;

for(i=1:k)if(flsz(i))fl=fl+1;lmd(fl)=lmd(i);end;end

for(i=1:n)xhsz(i)=i;end

for(x=1:fl)js=0;flsz(x)=0;

for(i=1:n)pd=1;

for(y=1:js)if(Sz(y)==i)pd=0;break;end;end

if(pd)if(js==0)y=0;end

for(j=1:n)if(R(i,j)>=lmd(x))js=js+1;Sz(js)=j;end;end

flsz(x)=flsz(x)+1;

Sz0(flsz(x))=js-y;

end

end

js0=0;

for(i=1:flsz(x))

for(j=1:Sz0(i))Sz1(j)=Sz(js0+j);end

for(j=1:n)for(y=1:Sz0(i))if(xhsz(j)==Sz1(y))js0=js0+1;Sz(js0)=xhsz(j); end;end;end

end

for(i=1:n)xhsz(i)=Sz(i);end

end

for(x=1:fl)

js=0;flsz(x)=0;

for(i=1:n)pd=1;

for(y=1:js)if(Sz(y)==i)pd=0;break;end;end

if(pd)if(js==0)y=0;end

for(j=1:n)if(R(i,j)>=lmd(x))js=js+1;Sz(js)=j;end;end

flsz(x)=flsz(x)+1;Sz0(flsz(x))=js-y;

end

end

js0=1;

for(i=1:flsz(x))y=1;

for(j=1:flsz(x))

if(Sz(y)==xhsz(js0))

flqksz(x,i)=Sz0(j);js0=js0+Sz0(j);break;end

y=y+Sz0(j);

end

end

end

F_dtjltx=figure('name','动态聚类图','color','w');

axis('off');

Kd=30;Gd=40;y=fl*Gd+Gd;lx=80;

text(24,y+Gd/2,'&');

for(i=1:n)

text(lx-5+i*Kd-0.4*Kd*(xhsz(i)>9),y+Gd/2,int2str(xhsz(i)));

line([lx+i*Kd,lx+i*Kd],[y,y-Gd]);

linesz(i)=lx+i*Kd;

end

text(lx*1.5+i*Kd,y+Gd/2,'分数类');

y=y-Gd;

for(x=1:fl)

text(8,y-Gd/2,num2str(lmd(x)));

js0=1;js1=0;

if(x==1)

for(i=1:flsz(x))

js1=flqksz(x,i)-1;

if(js1)

line([linesz(js0),linesz(js0+js1)],[y,y]);

end

line([(linesz(js0+js1)+linesz(js0))/2,(linesz(js0+js1)+linesz(js0))/2] ,[y,y-Gd]);

linesz(i)=(linesz(js0+js1)+linesz(js0))/2;

js0=js0+js1+1;

end

else for(i=1:flsz(x))

js1=js1+flqksz(x,i);

js2=0;pd=0;

for(j=1:flsz(x-1))

js2=js2+flqksz(x-1,j);

if(js2==js1)pd=1;break;end

end

if(j~=js0)line([linesz(js0),linesz(j)],[y,y]);end

line([(linesz(js0)+linesz(j))/2,(linesz(js0)+linesz(j))/2],[y,y-Gd]); linesz(i)=(linesz(js0)+linesz(j))/2;

js0=j+1;

end;end

text(2*lx+n*Kd,y-Gd/3,int2str(flsz(x)));

y=y-Gd;

End

数学建模大作业

模型假设一、假设校区可以建得很大,也可以建的很小,不影响其他校区的建立。 二、假设任意小区到可选择的任意校区都一样,距离不考虑。 模型建立建立矩阵,行表示备选校址,列表示小区号。若某校址能覆盖某小区,则在矩阵的相应位置上添“1”,否则添“0”,为了使矩阵成为方阵,故在矩阵的行最后添加四行全为“0”的行。最终,建立了一下矩阵: A= [1 1 1 1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1 0 0 1 0 0 1 0 0 0 0 0 0 0 0 1 0 0 1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1 0 1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1 1 1 0 1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1 1 1 1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1 1 0 0 1 1 0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0 1 0 0 0 1 1 1 0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1 1 1 0 1 1 0 1 1 0 1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1 1 0 0 0 0 0 0 1 1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1 0 1 1 1 1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数学建模期末作业

数学建模期末作业

一.问题的提出 某公共汽车站每隔30分钟到达一辆汽车,但可能有[0,3]分钟误差,此误差大小与前一辆汽车的运行无关。汽车最多容纳50名旅客,到达该汽车站时车内旅客人数服从[20,50]的均匀分布,到站下车的旅客人数服从[3,7]的均匀分布,每名旅客下车的时间服从[1,7]秒的均匀分布。旅客按照每30分钟到达12个人的泊松分布到达汽车站,单队排列等车,先到先上,如果某位旅客未能上车,他不再等候。旅客上车时间服从[4,12]秒的均匀分布。上下车的规则是:先下后上,逐个上车,逐个下车。 假设每天共发车25辆,现在要求模拟30天汽车的运行情况,了解平均一天中在站内等候汽车的总人数、能上车及不能上车的人数、旅客排队时间分布情况、不能上车人数的分布情况。 二.问题的分析 本问题涉及到两种数据:一是汽车运行状况,包括汽车到站、旅客下车、上车及汽车离站;二是旅客活动情况,包括到站、排队、上车及未能上车而离站。 这里我们用下次事件法推进模拟时间,具体做法是:首先确定汽车到站时间,然后再按旅客到站的分布情况计算出上一辆汽车至现在所到的旅客数,根据上下车旅客数确定该汽车离站的时间。由于上下车时间以秒计算,因此,模拟过程中的时间均以秒为单位。另外,旅客到站的分布可以转换成为间隔时间以150秒的指数分布。 这里假定汽车到站后,在旅客上下车期间未有旅客到达,于是,要在该汽车离站后才开始统计等待下一辆汽车的旅客数。 三.问题的假设: 1)候车队伍有良好的秩序;即要保证乘客先来后到的原则; 2)忽略其他情况对公交车的影响,即不计公交车启动,加速,制动时间的情况; 3)公交公司只对公交车进行调度,但是在允许的范围内不限制乘客上车,

2020年数学建模作业题

数学模型课程期末大作业题 要求: 1)选题方式:共49题,每个同学做一题,你要做的题目编号是你的学号mod49所得的值+1。(例如:你的学号为189084157,则你要做的题为mod(189084157,49)+1=18)。 2)该类题目基本为优划问题,要求提交一篇完整格式的建模论文,文字使用小四号宋体,公式用word的公式编辑器编写,正文中不得出现程序以及程序冗长的输出结果,程序以附录形式附在论文的后面,若为规划求解必须用lingo 编程,其它计算可用Matlab或Mathmatica编写,不得以其它语言编程,否则按不及格论处。 3)论文以电子文档提交,同时要交一份文章和程序电子文档,由班长统一收上来,我要验证程序。 1、生产安排问题 某厂拥有4台磨床,2台立式钻床,3台卧式钻床,一台镗床和一台刨床,用以生产7种产品,记作p1至p7。工厂收益规定作产品售价减去原材料费用之余。每种产品单件的收益及所需各机床的加工工时(以小时计)列于下表(表1): 表 到6月底每种产品有存货50件。 工厂每周工作6天,每天2班,每班8小时。

不需要考虑排队等待加工的问题。 在工厂计划问题中,各台机床的停工维修不是规定了月份,而是选择最合适的月份维修。除了磨床外,每月机床在这6个月中的一个月中必须停工维修;6个月中4台磨床只有2台需要维修。扩展工厂计划模型,以使可作上述灵活安排维修时间的决策。停工时间的这种灵活性价值若何? 注意,可假设每月仅有24个工作日。 2、电梯问题 某办公大楼有十一层高,办公室都安排在7,8,9,10,11层上.假设办公人员都乘电梯上楼,每层有60人办公.现有三台电梯A、B、C可利用,每层楼之间电梯的运行时间是3秒,最底层(一层)停留时间是20秒,其他各层若停留,则停留时间为10秒.每台电梯的最大的容量是10人,在上班前电梯只在7,8,9,10,11层停靠.为简单起见,假设早晨8∶00以前办公人员已陆续到达一层,能保证每部电梯在底层的等待时间内(20秒)能达到电梯的最大容量,电梯在各层的相应的停留时间内办公人员能完成出入电梯.当无人使用电梯时,电梯应在底层待命.请问: 把这些人都送到相应的办公楼层,要用多少时间? 怎样调度电梯能使得办公人员到达相应楼层所需总的时间尽可能的少? 请给出一种具体实用的电梯运行方案. 3、食品加工问题 一项食品加工工业,为将几种粗油精炼,然后加以混合成为成品油。原料油有两大类,共5种:植物油2种,分别记为V1和V2;非植物油3种,记为O1、O2和O3。各种原料油均从市场采购。现在(一月份)和未来半年中,市场价格(元/ 植物油和非植物油要在不同的生产线精炼。每个月最多可精练植物油200吨,非植物油250吨。精练过程中没有重量损失。精练费用可以忽略。 每种原料油最多可存储1000吨备用。存贮费为每吨每月50元。成品油和经过精练的原料油不能贮存。

数学建模期末大作业-2013年

数学建模期末大作业-2013年 期末大作业题目 一、小行星的轨道问题 一天文学家要确定一颗小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他在轨道平面内建立了以太阳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在两坐标轴上取天文观测单位。在5个不同的时间对 (1) 建立小行星运行的轨道方程并画出其图形; (2)求出近日点和远日点及轨道的中心(是太阳吗?);(3)计算轨道的周长。 二、发电机使用计划 为了满足每日电力需求(单位:兆瓦),可以选用四种不同类型的发电机。每日电力需求如下所示: 一最小输出功率。所有发电机都存在一个启动成本,以及工作于最小功率状态时的固定的每小时成本,并且如果功率高于最小功率,则超出部分的功率每兆瓦每小时还存在一个成本,即边际成本。这些数据均列于下表中。 电机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我们的问题是: (1)在每个时段应分别使用哪些发电机才能够使每天的总成本最小?(2)如果增加表3中的关闭成本,那么在每个时段

应分别使用哪些发电机才能够使每天的总成本最小? (3)如果增加表4中的关闭成本,那么在每个时段应分别使用哪些发电机才能够使每天的总成本最小? 三、合理计税问题 所以此人一年上税为:245×12+__=__元 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每月的岗位津贴和年末一次性奖金实际上是放在一起结算给个人的,而具体每月发放多少岗位津贴和年末一次性发放多少奖金可以由职工本人在年初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显然,不同的选择发放方式所缴纳的税是不同的,这就产生一个合理计税的问题。假定该事业单位一年中的津贴与奖金之和的上限是__元,试解决下面这个问题: 四、光伏电池的选购问题 早在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Becqurel)就发现,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光生伏特效应”,简称“光伏效应”。195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电池,诞生了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实用光伏发电技术。据预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未来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 现有一家公司欲在面积为30平方米的一片向阳的屋顶安装光伏电池以解决部分电力紧张的问题。请你利用附件提供的数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下面三个问题:

数学建模精讲_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数学建模精讲_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Lingo软件是常用的优化问题的求解软件。 参考答案: 正确 2.0-1规划是整数规划。 参考答案: 正确 3.求解整数规划一定能得到最优解。 参考答案: 错误 4.整数规划是指规划问题中的全部变量限制为整数。 参考答案: 错误 5.所有决策变量均要求为整数的整数规划称为纯整数规划。 参考答案: 正确 6.整数规划与线性规划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整数约束。

参考答案: 正确 7.分枝定界法是整数规划的常见算法。 参考答案: 正确 8.原线性规划有最优解,当自变量限制为整数后,其整数规划也一定有最优解。 参考答案: 错误 9.整数规划最优解常可以按照实数最优解简单取整而获得。 参考答案: 错误 10.与线性规划连续的可行域不同,整数规划的可行域是离散的。 参考答案: 正确 11.整数规划由于限制变量是整数,增加了求解难度,但整数解是有限个,所以 有时候可以采用枚举法。 参考答案: 正确

12.非线性规划已经有一般的适合所有问题的成熟的解法。 参考答案: 错误 13.非线性规划的局部最优解和全局最优解等价。 参考答案: 错误 14.多目标规划的目标函数多于1个。 参考答案: 正确 15.非线性规划是指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或者约束条件中至少有一个为非线性表 达式。 参考答案: 正确 16.多目标规划的解法包括分枝定界法,单纯形法。 参考答案: 错误 17.根据地球上任意两点的经纬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 正确

18.如果可能,把非线性规划转换为线性规划是非常好的一个思路,原因是线性 规划有比较成熟的算法。 参考答案: 正确 19.Lingo软件求解非线性规划的结果都是全部最优解。 参考答案: 错误 20.求解多目标规划的线性加权和法,在确定权系数之前,一般要对目标函数值 做统一量纲处理,其目的是避免出现大数吃小数、权系数失去其作用的问题。 参考答案: 正确 21.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由欧拉证明了是可以走通的。 参考答案: 错误 2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其中一项主要指标是将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至 79岁左右。 参考答案: 正确

数学建模通识课大作业题目

数学建模通识课大作业题目 注意事项: (1) 大型作业由学生组队完成,每队不超过3人; (2) 在17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 (3) 答卷包括问题复述、建模假设与建立、模型求解与计算等部分组成,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 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4) 答卷必须具有原创性,如发现抄袭和雷同,成绩计0分; (5) 答卷以电子版的形式发给各任课老师指定的邮箱,交卷截止时间为2012年12月20日晚上9:30。 题1:地下管线 A 地和 B 地之间准备修建一条地下管线,B 地位于A 地正南面20km 和正东30km 交汇处,它们之间有东西走向岩石带。地下管线造价与地质特点有关,图1给出了整个地区的大致地质情况,显示可分为三条沿东西方向的地质带。 你的任务是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在给定三种地质条件上每千米的修建费用的情况下,确定最便宜的路线。图中直线AB 显然是路径最短的,但不一定最便宜。而路径ARSB 过岩石和沙石的路径最短,但是否是最好的路径呢?你怎样使你的模型进一步适合于下面两个限制条件的情况呢? 1.当管线转弯时,角度至少为140°。 2.管线必须通过一个已知地点(如P )。 A C 1 C 1 C 2 C 2 C 3 图1

题2:电子游戏中的数学 近年来,随着电子游戏的日益普及,电子游戏业已成为横跨信息技术和文化的重要产业。对电子游戏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进行研究,成为数学界和相关人士的一个热门话题。 在某电子游戏中,玩家每次下注一元,由机器随机分配给玩家五张扑克牌,然后允许玩家有一次换牌的机会,即可以放弃其中的某几张牌,放弃的牌留下的空缺由机器在剩下的47张牌中再次随机分配。玩家的奖金依据其最后所持有的牌型而定。下面是一份典型的奖金分配表: 牌型奖金(元) 同花大顺(10到A)800 同花顺50 四张相同点数的牌25 满堂红(三张同点加一对)8 同花 5 顺子 4 三张相同点数的牌 3 两对 2 一对高分对(J及以上) 1 其它0 在上表中,玩家的牌型属于某一类型且不属于任何更高的类型,则赢得该牌型相应的奖金。 1、若某玩家采取以下策略,当原始的牌型构成一个顺子或更高的牌型时,则放弃换牌的机会;否则,除保留对子或三张相同点数的牌外,将手中其余的牌放弃,由机器再次随机分配。根据上述游戏规则和策略,分析各类牌型出现的可能性,计算采取该策略能获得的期望奖金金额。 2、对上述策略进行评价。 3、是否存在更好的策略。若有,请与上述策略进行比较。

数学建模期末大作业

数学建模期末大作业论文 题目:A题美好的一天 组长:何曦(2014112739) 组员:李颖(2014112747)张楚良(2014112740) 班级:交通工程三班 指导老师:陈崇双

美好的一天 摘要 关键字:Dijkstra算法多目标规划有向赋权图 MATLAB SPSS

1 问题的重述 Hello!大家好,我是没头脑,住在西南宇宙大学巨偏远的新校区(节点22)。明天我一个外地同学来找我玩,TA叫不高兴,是个镁铝\帅锅,期待ing。我想陪TA在城里转转,当然是去些不怎么花钱的地方啦~~。目前想到的有林湾步行街(节点76)、郫郫公园(节点91),大川博物院(节点72)。交通嘛,只坐公交车好了,反正公交比较发达,你能想出来的路线都有车啊。另外,进城顺便办两件事,去老校区财务处一趟(节点50),还要去新东方(节点34)找我们宿舍老三,他抽奖中了两张电影票,我要霸占过来明晚吃了饭跟TA一起看。电影院嘛,TASHIWODE电影院(节点54)不错,比较便宜哈。我攒了很久的钱,订了明晚开心面馆(节点63)的烛光晚餐,额哈哈,为了TA,破费一下也是可以的哈。哦,对了,老三说了,他明天一整天都上课,只有中午休息的时候能接见我给我票。 我主要是想请教一下各位大神: 1)明天我应该怎么安排路线才能够让花在坐车上的时间最少? 2)考虑到可能堵车啊,TA比较没耐心啊,因为TA叫不高兴嘛。尤其是堵车啊,等车啊,这种事,万一影响了气氛就悲剧了。我感觉路口越密的地方越容易堵,如果考虑这个,又应该怎么安排路线呢? 3)我们城比较挫啊,连地图也没有,Z老师搞地图测绘的,他有地图,跟他要他不给,只给了我一个破表格(见附件,一个文件有两页啊),说“你自己画吧”。帮我画一张地图吧,最好能标明我们要去的那几个地方和比较省时的路线啊,拜托了~ 2 问题的分析 2.1 对问题一的分析 问题一要求安排路线使得坐车花费的时间最少。 对于问题一,假设公交车的速度维持不变,要使花费的时间最少,则将问题转化为对最短路径的求解。求解最短路径使用Dijkstra算法很容易进行求解,在运用MATLAB编程,得到最优的一条路径,则这条路径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少用时。 2.2 对问题二的分析 问题二要求在考虑堵车的情况下,路口越密越容易发生拥堵,安排路线是乘车时间最短。 对于问题二,在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附加因素,即公交车的速度会因道路的密集程度而发生改变,从而问题一建立的基本Dijkstra算法对于问题二就不再适用了,因此对问题一的基本Dijkstra算法进行改进,并结合蚁群算法的机理与特点,运用MATLAB求解出最短路径,保证了花费时间的最少性。 2.3 对问题三的分析 问题三要求根据提供的附件,画出一张地图,标明要去的那几个地方和比较省时的路线。 对于问题三,在问题一和问题二的基础上,根据求解的结果,运用SPSS软件画出地图。

数学建模期末试题及答案

数学建模期末试题及答案 1. 题目描述 这是一份数学建模期末试题,包含多个问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数学建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下是试题的具体描述及答案解析。 2. 问题一 某城市的交通流量与时间呈周期性变化,根据历史数据,可以得到一个交通流量函数,如下所示: \[f(t) = 100 + 50\sin(\frac{2\pi}{24}t)\] 其中,t表示时间(小时),f(t)表示交通流量。请回答以下问题: a) 请解释一下该函数的含义。 b) 根据该函数,该城市的最大交通流量是多少? c) 在哪个时间段,该城市的交通流量较低? 【解析】 a) 该函数表示交通流量f(t)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通过观察函数,可以发现交通流量与时间的关系是周期性变化,每24小时一个周期。函数中的sin函数表示交通流量在周期内的变化,振幅为50,即交通流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50。基准流量为100,表示在交通最不繁忙的时刻,流量为100辆。 b) 最大交通流量为基准流量100辆与振幅50辆之和,即150辆。

c) 交通流量较低的时间段为振幅为负值的时刻,即最小值出现的时 间段。 3. 问题二 某学校的图书馆借书规则如下: - 学生每次最多可以借5本书,每本书的借阅期限为30天。 - 学生可以在借阅期限结束后进行续借,每次续借可以延长借阅期 限30天。 请回答以下问题: a) 一个学生在10天内连续借了3次书,分别是2本、3本和4本, 请写出该学生在每次借书后的总借书数。 b) 如果一个学生借了5本书,每本都是在借阅期限后进行续借,借 了10年,最后一次续借后,该学生一共续借了几次书? 【解析】 a) 总的借书数为每次借书的累加和。学生第一次借2本,总共借书 数为2本;第二次借3本,总共借书数为2 + 3 = 5本;第三次借4本,总共借书数为5 + 4 = 9本。 b) 学生每本书借阅期限为30天,10年为3650天,每次借书续借可 以延长借阅期限30天。因此,学生续借次数为10年÷30天= 121次。 4. 问题三

数学建模大作业习题答案

数学建模大作业习题答案 数学建模大作业习题答案 作为一门应用数学课程,数学建模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 位和作用。通过数学建模,我们可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从而利用数 学方法进行分析和求解。在数学建模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习题,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数学建模大作业题目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 所帮助。 1. 题目:某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 解答: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图论的方法进行建模和求解。首先,我 们将城市的道路网络抽象为一个图,图的节点表示交叉口,边表示道路。然后,我们可以给每条边赋予一个权重,表示道路的通行能力。接着,我们可以使用 最短路径算法,比如Dijkstra算法,来计算从一个交叉口到另一个交叉口的最 短路径,从而找到最优的交通路线。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最小生成树算法, 比如Prim算法,来构建一个最小的道路网络,以减少交通拥堵。 2. 题目:某工厂的生产调度问题 解答: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进行建模和求解。首先,我们可以将工厂的生产任务抽象为一个线性规划模型,其中目标函数表示最大 化生产效益,约束条件表示生产能力、物料供应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限制。然后,我们可以使用线性规划求解器,比如Simplex算法或内点法,来求解这个 线性规划模型,得到最优的生产调度方案。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入一些启发式 算法,比如遗传算法或模拟退火算法,来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3. 题目:某股票的价格预测问题

解答: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进行建模和求解。 首先,我们可以将股票的价格序列抽象为一个时间序列模型,比如ARIMA模型。然后,我们可以使用历史数据来拟合这个时间序列模型,并进行参数估计。接着,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序列模型来预测未来的股票价格。此外,我们还可 以引入其他的预测方法,比如神经网络或支持向量机,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实际问题 抽象为数学模型,然后利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和求解。数学建模不仅需要我们 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还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希望 通过这些习题的答案,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和技巧。

数学建模大作业题目

A 题:图书馆购书计划的制定 现代化图书馆馆藏图书,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收藏而是为了使用。除了国家图书馆等特大型的图书馆以外,一般图书馆都有特定的服务群体,办馆宗旨就是要尽量好地为这些特定群体服务,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读者文献信息需求的满足率以及对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满意率。图书馆每年用于购书的经费是有限的,如何合理分配使用,以便使有限的购书经费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定的经济效益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以学校图书馆为例,要实现办馆效益,必须做到入藏文献合乎本校教师、学生(有时也兼顾社会)的需求,使图书馆藏书结构(学科结构、文种结构、文献类型结构等)满足本校教学科研的要求,以求藏书体系与本校专业设置相适应。所购图书要能够真实地反映读者的实际需要,使读者结构和藏书结构尽量吻合,以便减少读者借不到图书的现象,即降低读者被借的比率、增加满足率。文献只有在流通中才能传播信息,产生效益。文献资料得不到利用,购置文献资料所耗费的资金就体现不出其价值。因此,图书馆在增加藏书规模的同时,要千方百计地把文献提供给读者,以增加图书的出借次数、出借时间以及在借图书的数量等,力求使有限的价值投入获得最大的办馆效益。 设某普通高校现有十个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校学生960 人,信息科学与工程系,在校学生900 人,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在校学生280 人,生物与制药工程系,在校学生1500 人,机电工程系,在校学生1440 人,建筑工程系,在校生960 人,外语系,在校学生720 人,法律系,在校学生460 人,新闻系,在校学生642 人,经济与管理系,在校学生2400 人。此外,该校目前还有“药物分子设计及生物化工”和“土木建筑工程”2 个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重点扶植学科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2 个重点专业。 该校图书馆每学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图书,图书覆盖全院各学科专业、具有较完整的中外文文献资源。假设今年图书馆计划投入100 万元用于购置各种图书,并且准备按照表1 中的中图分类进行购置。现请你帮助解决以下问题:1) 要同时考虑到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常用书籍和流行热门书籍、重要公共课、技能课图书(如英语、计算机类)的普遍需求等。不同图书对该校的重要性是不尽相同的,图书馆应当如何确定各类图书的相对重要程度(即相对权重)? 2) 图书最终的实现价值应取决于图书的被利用率。因而评价一本书的真正价值必须考虑到它的流通量大小和借用时间的长短等,请分析这一问题,并根据该校上一年各类图书的出借情况(表1),提出一种评价一本书籍在该校实际使用价值的办法。 3) 依据你对前两问的研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来确定购书资金的分配方案。购书方案既应当尽可能符合学校学科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科研需要,又应当尽可能提高读者的满意率,使所购的图书能够产生最大的实际效益。此外,图书馆自然还应当注意到各类馆藏图书的更新率。当然,用于购书的总经费是有限制的。 4) 由于学校图书馆每年都要购置图书,馆方希望你们队写出一个决策方法的简要说明,阐述输入哪些数据、怎样操作即可求得一个较为合理的购书方案。简要说明必须与前面的分析结果相一致,但又不能过于专业化,以便让一个不善于建模的人能够大致了解你的意图。

数学建模(合)大作业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2017 学年第 2 学期专业班级:信息与计算科学1502班____ (学号):庞云杰(20155653)_______ 2017年 03月21日

实验名称实验一:用MATLAB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实验地点信息楼121 实验日期2017.03.21 学时2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线性规划的基本容 2.熟悉MATLAB软件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命令 3.学习灵敏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实验容 三、实验作业 P226,1和3任选一 1.问题分析: 确定种植最佳土地分配,即每种等级耕地分别种植水稻、大豆、玉米的面积2.模型建立: 1)令分别为I II III三等耕地上种植的水稻面积,令分别为I II III三等耕地上种植的大豆面积,令分别为I II III三等耕地上种植的玉米面积且令为xi(1<=i<=9)面积的耕地上的产量为ci. 2)目标函数:总产量最大,即max= 3)约束条件 非负条件: 最低产量限制:

耕地面积恒定: 综上数学模型为:

在MATLAB中调试 >>clc >>c=[11 9.5 9 8 6.8 6 14 12 10]; A=[-11 -9.5 -9 0 0 0 0 0 0 0 0 0 -8 -6.8 -6 0 0 0 0 0 0 0 0 0 -14 -12 -10]; b=[-190;-130;-350]; F=[1 0 0 1 0 0 1 0 0 0 1 0 0 1 0 0 1 0 0 0 1 0 0 1 0 0 1]; >>FF=[100;300;200]; >>G=[0;0;0;0;0;0;0;0;0]; >>GG=[]; >> [x,fval]=linprog(c,A,b,F,FF,G,GG) Optimization terminated. x = 17.2727

数学建模大作业题目

(1) 用起泡法对10个数由小到大排序. 即将相邻两个数比较,将小的调到前头. (10个数字自己选择,方法要一般) (2)有一个45?矩阵,编程求出其绝对值最大值及其所处的位置. (用abs 函数求绝对值) (3)编程求20 1!n n =∑ ( 分别用for 和while 循环) (4)一球从100米高度自由落下,每次落地后反跳回原高度的一半,再落下. 求它在第10次落地时,共经过多少米?第10次反弹有多高? (5)有一函数2 (,)sin 2f x y x xy y = ++ ,写一程序,输入自变量的值,输出函数值, 并画出其图像,加上图例和注释. (区间自理) (6) 建立一个脚本M 文件将向量a,b 的值互换。 (7) 某商场对顾客所购买的商品实行打折销售,标准如下(商品价格用price 来表示): price<200 没有折扣; 200≤price<500 3%折扣; 500≤price<1000 5%折扣; 1000≤price<2500 8%折扣; 2500≤price<5000 10%折扣;5000≤price 14%折扣;输入所售商品的价格,求其实际销售价格。(用input 函数) (8) 已知y ,2 2 2 2 11111 2 3 y n =+ + ++ ,当n=100时,求y 的值。 (9) 画出分段函数22 2 1 y 1 122 1 2 x x x x x x x ?

数学建模期末考核题目

数学建模期末考核题 考题一 1、在一段时间内,某中商品(de)价格x元和需求量Y件之间(de)一组数据为: 求出Y对X(de)回归直线方程,并说明拟合效果(de)好坏. (请使用Matlab求解,并附上代码及图形) 2据观察,个子高(de)人一般腿都长,今从16名成年女子测得数据如下表,希望从中得到身高x与腿长y之间(de)回归关系.(请使用Matlab求解,并附上代码及图形) 身高x与腿长y观测数据 3、某人每天由饮食获取10467焦热量,其中5038焦用于新陈代谢,此外每公斤体重需支付69焦热量作为运动消耗,其余热量则转化为脂肪,已知以脂肪形式贮存(de)热量利用率为100%,每公斤脂肪含热量41868焦,问此人(de)体重如何随时间而变化 4、在一个巴基斯坦洞穴里,发现了具有古代尼安德特人特征(de)人骨碎片,

科学家们把它们带到实验室,作碳14年代测定.分析表明C14与C12(de)比例仅仅是活组织内(de)%,此人生活在多少年前 (宇宙射线在大气中能够产生放射性碳—14,并能与氧结合成二氧化碳形后进入所有活组织,先为植物吸收,后为动物纳入.只要植物或动物生存着,它们就会持续不断地吸收碳—14,在机体内保持一定(de)水平,这意味着在活体中,C14(de)数量与稳定(de)C12(de)数量成定比.生物体死亡后,交换过程就停止了,放射性碳便以每年八千分之一(de)速度减少.并逐渐消失.对于任何含碳物质,只要测定剩下(de)放射性碳—14(de)含量,就可推断其年代. ) 5、 你已经去过几家主要(de)摩托车商店,基本确定将从三种车型中选购一种.你选择(de)标准主要有:价格、耗油量大小、舒适程度和外表美观情况.经反复思考比较,构造了它们之间(de)成对比较矩阵 ⎥⎥⎥⎥⎦ ⎤⎢⎢⎢⎢⎣⎡=1315181315171551318731A 三种车型(记为a ,b ,c )关于价格、耗油量、舒适程度及你对它们表观喜欢程度(de)成对比较矩阵为 (价格) (耗油量) c b a c b a c b a ⎥⎥⎥⎦⎤⎢⎢⎢⎣⎡121312121321 c b a ⎥⎥⎥⎦ ⎤⎢⎢⎢⎣⎡17127152111

数学建模大作业

目录 1 平板中小孔周围应力集中影响程度简单建模分析 (1) 1.1 背景材料 (1) 1.2 模型假设 (1) 1.3 模型建立 (3) 1.4 结果分析 (4) 1.5 评注 (6) 2 鼓风机三角带传动设计的反求分析 (7) 2.1 背景资料 (7) 2.2 建立模型 (7) 2.3 结果分析 (9) 3带钢 (10) 3.1背景 (10) 3.2带钢卷取跑偏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10) 3.3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11) 3.4模型假设 (11) 3.5模型建立 (12) 3.6 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 (13) 3.7评注 (16)

1 平板中小孔周围应力集中影响程度简单建模分析 1.1 背景材料 应力集中是指受力构件由于外界因素或自身因素几何形状、外形尺寸发生突变而引起局部范围内应力显著增大的现象。应力集中是局部现象,因为,在几倍孔径以外的地方,应力的大小和分布几乎不受孔(几何尺寸突变因素)的影响。应力集中是弹性力学中的一类问题,在固体局部区域内显著增高的现象。多出现于尖角、孔洞、缺口、沟槽以及有刚性约束处及其邻域。应力集中会引起脆性材料断裂;使物体产生疲劳裂纹。在应力集中区域,应力的最大值(峰值应力)与物体的几何形状和加载方式等因素有关。局部增高的应力值随与峰值应力点的间距的增加而迅速衰减。由于峰值应力往往超过屈服极限而造成应力的重新分配,所以,实际的峰值应力常低于按弹性力学计算出的理论峰值应力。反映局部应力增高程度的参数称为应力集中系数k,它是峰值应力与不考虑应力集中时的应力的比值,恒大于1且与载荷大小无关。1898年德国的G.基尔施首先得出圆孔附近应力集中的结果。1909年俄国的G.V.科洛索夫求出椭圆孔附近应力集中的公式。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的N.I.穆斯赫利什维利等人把复变函数引入弹性力学,用保角变换把一个不规则分段光滑的曲线变换到单位圆上,导出复变函数的应力表达式及其边界条件,进而获得一批应力集中的精确解。各种实验手段的发展也很快,如电测法、光弹性法、散斑干涉法、云纹法等实验手段均可测出物体的应力集中。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和有限元法以及边界元法的迅速发展,为寻找应力集中的数值解开辟了新途径。为避免应力集中造成构件破坏,可采取消除尖角、改善构件外形、局部加强孔边以及提高材料表面光洁度等措施;另外还可对材料表面作喷丸、辊压、氧化等处理,以提高材料表面的疲劳强度。 1.2 模型假设 如图(1.1)所示矩形薄板中有一小孔,孔径为2a,先考虑在板的两端收到的均匀拉力q作用下,孔边的应力分布情况。取板的厚度为1,孔的直径为坐标原点。考虑到圆孔边界,选用极坐标求解此问题。为此须将外边直线边界变换成圆边界。设想以原点O为圆心,以远大于a的长度b为半径做一个圆,根据应力集中的局部性,可认为大圆周边上任一点A的应力与无孔时相同,即:

数学建模大作业_人口问题讨论

数学建模作业 离散的Logistic方程 (人口的周期性变化问题) 0407139 仝虎 2005.4.22

摘要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引人注目问题之一. 本文在人口增长的Malthus 模型和Logistic 连续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离散的Logistic 方程,分析并模拟了某地区的人口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为了建立离散的Logistic 方程分析并模拟某地区的人口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文章首先简单的回顾了一下人口增长的Malthus 模型和Logistic 连续模型,然后建立起离散的Logistic 方程,利用Matlab 工具模拟了某地区的人口周期性变化规律,并进一步讨论了各项参数的变化对周期的影响. 一. 理论前提 关于人口问题的研究理论和模型很多,本节简单回顾一下常用的两个关于人口增长的模型: Malthus 模型和Logistic 模型. 1. Malthus 模型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很多:人口的底数,出生率,死亡率,男女比例,年龄结构,生产水平,天灾人祸等.为了简化问题,Malthus 模型中仅考虑主要因素:增长率. 人口的数量本应取离散值,但由于人口数量一般较大,为了方便理论研究,建立微分方程模型,可将人口数量看作连续变量,甚至允许它为可微变量,由此引起的误差十分微小. 设t 时刻人口总数为()y t ,人口增长率为[(,())]r t y t ,则[,]t t t +内人口总数()y t 的增量 ()()(,())()y y t t y t r t y t y t t =+-= 两边同初以t ,并令0t →,得 (,())()dy r t y t y t dt = Malthus 在分析人口出生和死亡情况的资料后发现,人口净增长率a 基本上是一个常数(r=b-d,b 为出生率,d 为死亡率),即: 0(,)r t y r = Malthus 模型如下: 000 () ()dy r y t dt y t y ⎧=⎪⎨⎪=⎩ 解得: 00()0()r t t y t y e -= 假设某地区的人口增长服从Malthus 模型,人口增长率r0=0.3, 设1970年该地区 人口为3万,即:t0=1970,y0=3,则相应的人口增长曲线如下图所示: 0.3(1970)()3t y t e -=

数学建模期末作业

数学建模期末作业 按数学建模竞赛格式书写一篇论文——抄袭者两份同时记0分。 1、某钻井队要从以下10个可供选择的井位中确定5个钻井探油,使总的钻探费用为最小。若10个井位的代号为1A 、……10A ,相应的钻探费用为1C 、……10C ,并且井位选择要满足下列限制条件: (1)1A 、5A 、6A 只能选其中之一; (2)选2A 或3A 就不能选4A ,反之亦然; (3)在7A 、8A 、9A 、10A 中最多只能选两个。 试建立其数学模型,并给出一组[1C 、……10C ]值,用软件求解,建立你的钻井方案。 2、下面是中国人口增长情况数据: 试建立一个数学模型预测2012年中国的人口数。如果你的模型与实际不符,应怎样修正?

《数学建模》(选修)期中测验 1、有三台打印机同时工作,一分钟共打印1580行字,如果第一台打印机工作2分钟,第二台打印机工作3分钟,共打印2740行字,如果第一台打印机工作1分钟,第二台打印机工作2分钟,第三台打印机工作3分钟,共可打印3280行字.问:每台打印机每分钟可打印多少行字? (1)建立方程组: (2)MATLAB 求解程序 (3)结果 2、432112.008.01.015.0max x x x x f +++= ⎪⎪⎩ ⎪ ⎪ ⎨⎧≥=---≥-+≤---0,,,100..43214321 43243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t s (1)MA TLAB 程序或Lingo 程序或QSB 操作过程 (2)结果 3、解微分方程:⎩ ⎨⎧='==+'-''0)0(,1)0(442y y xe y y y x (1)MATLAB 程序: (2)结果:

数学建模_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数学建模_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在假设检验中,H0为原假设,H1为对立假设,则第二类错误指的是 答案: H1真,接受H0 2.假设检验的显著水平为a,表示 答案: 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不超过a 3.在假设检验中,接受原假设H0时,可能犯下面哪种错误? 答案: 第二类错误 4.如果变量x、y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表示 答案: 二者没有线性相关关系

5.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统计量是 答案: 相关系数 6.列联分析的基本思想可以用下面哪种理论来解释? 答案: 小概率事件 7.收集了n组数据(Xi,Yi),i=1,2,…,n,画出散布图,若n个点基本在 ——条直线附近时,称两个变量具有 答案: 线性相关关系 8.线性回归分析是处理连续变量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技术。下列不属于变量的 是 答案:

工厂名字 9.根据两个变量的18对观测数据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在对回归方程作检 验时,残差平方和的自由度为 答案: 16 10.建立变量x、y间的直线回归方程,回归系数的绝对值|b|越大,说明 答案: 回归方程的斜率越大 11.在贷款问题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 每月还款额中的本金和利息数是不变的 12.在贷款问题等额本息还款法数学模型中,用到了下述哪个数学知识: 答案:

等比数列求和 13.在贷款问题的等额本息还款法数学模型中,设贷款总额、贷款月数、贷款月 利率保持不变,那么下面哪种还款方法还的总利息最少: 答案: 每半月还款一次 14.下面哪个算法不是启发式算法: 答案: 枚举算法 15.关于启发式算法,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答案: 是近似算法,可以任意逼近最优解 16.下面哪个MATLAB命令只能求解非线性一元函数极小值问题: 答案:

数学建模期末试卷A及答案

1.〔10分〕表达数学建模根本步骤,并简要说明每一 步根本要求。 (1)模型准备:首先要了解问题实际背景,明确题目要求,收集各种必要信息。 (2)模型假设:为了利用数学方法,通常要对问题做出必要、合理假设,使问题主要特征凸现出来,忽略问题次要方面。 (3)模型构成:根据所做假设以及事物之间联系,构造各种量之间关系,把问题化为数学问题,注意要尽量采用简单数学工具。 4)模型求解:利用数学方法来求解上一步所得到数学问题,此时往往还要作出进一步简化或假设。 (5)模型分析:对所得到解答进展分析,特别要注意当数据变化时所得结果是否稳定。 (6)模型检验:分析所得结果实际意义,与实际情况进展比拟,看是否符合实际,如果不够理想,应该修改、补充假设,或重新建模,不断完善。 (7)模型应用:所建立模型必须在实际应用中才能产生效益,在应用中不断改良与完善。 2.〔10分〕试建立不允许缺货生产销售存贮模型。 设生产速率为常数k ,销售速率为常数r ,k r <。 在每个生产周期T 内,开场一段时间〔00T t ≤≤〕 边生产边销售,后一段时间〔T t T ≤≤0〕只销售不 生产,存贮量)(t q 变化如下图。设每次生产开工 费为1c ,每件产品单位时间存贮费为2c ,以总费用最小为准那么确定最优周期T ,并讨论k r <<与k r ≈情况。 单位时间总费用 k T r k r c T c T c 2)()(21-+=,使)(T c 到达最小最优周期)(2T 21*r k r c k c -=。当k r <<时,r c c 21*2T =,相当于不考虑生产情况;当k r ≈时,∞→*T ,因为产量被售量抵消,无法形成贮存量。 3.〔10分〕设)(t x 表示时刻t 人口,试解释阻滞增长〔Logistic 〕模型 中涉及所有变量、参数,并用尽可能简洁语言表述清楚该模型建模思想。

数学建模期末论文“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资源配置

数学建模期末论文“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资源配置 引言 出租车服务在现代城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出租车服务模式下,资源的配置通常是不够高效和经济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租车服务也出现了一些创新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改善出租车资源的配置。本文将探讨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中最佳地配置出租车资源。 背景 在传统的出租车服务模式下,出租车司机通常会巡游城市中的街道,等待乘客的召唤。这种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资源利用率低下、等待时间长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出租车服务平台,如滴滴出行,通过互联网平台连接乘客和司机,实现出租车资源的高效配置。 模型建立 在研究出租车资源配置的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包括乘客的需求、司机的路线选择和交通状况等。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可以使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来建立模型。以下是我们建立的数学模型:

输入变量 •乘客的位置和目的地 •司机的初始位置 •出租车司机的数量 输出变量 •司机的路线选择 •乘客等待时间 •出租车资源利用率 假设 •出租车司机以最短路径的方式前往乘客的位置 •乘客之间是独立的,即乘客之间不会相互干扰 •交通状况不会导致司机无法按照最短路径到达目的地

模型公式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表示出租车资源配置的问题: minimize: ∑(wait_time_i) subject to: ∑(car_utilization_i) = total_cars 其中,wait_time_i表示第i个乘客的等待时间, car_utilization_i表示第i个出租车的资源利用率, total_cars表示总出租车数量。 求解方法 对于上述建立的模型,我们可以使用线性规划或模拟退火等方法来求解最优解。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实现。 线性规划 线性规划是一种数学优化方法,可以用来解决具有线性约束条件的最优化问题。我们可以将上述模型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然后使用线性规划算法求解最优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