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要点汇总

94.《咳嗽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要点

一、概述

在内科门诊,咳嗽是最常见的求诊症状,对患者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有负面影响,需要规范诊治。

按病程咳嗽可分为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8周)和慢性咳嗽(8周),按性质又可分为干咳与湿咳(每天痰量10m1)。

根据X线胸片检查结果可将慢性咳嗽分为两类:一类为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另一类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即传统概念的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在社区人群中患病率约10%,可占国内呼吸专科门诊量三分之一左右,30~40岁年龄段最多,男女比例接近。

二、病因学分析

(一)病因

急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为普通感冒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其次为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等原有疾病的加重,或者为环境因素或职业因素暴露。

亚急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后咳嗽(PIC),其次为慢性咳嗽的亚急性阶段,少部分为迁延性感染性咳嗽。

慢性咳嗽常见病因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和变应性咳嗽(AC),共占慢性咳嗽病因的70%~95%。国内以CVA最常见,

占慢性咳嗽病因的32.6%,其次为UACS和EB,而GERC近年有增多趋势。其他病因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气管-支气管结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性咳嗽、支气管肺癌和心理性咳嗽等。少见和罕见咳嗽病因所占比例很少,但涉及病因繁多。少部分慢性咳嗽患者即使经全面检查和治疗,

病因仍无法明确,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或特发性咳嗽,近年来亦称之为“咳嗽高敏综合征。

(二)病理生理机制

由于咳嗽反射传人神经分布较广,因此除呼吸系统疾病外,消化、心血管、耳鼻喉等系统的疾患也可引起慢性咳嗽。

三、诊断方法与原则

(一)病史

(二)查体

(三)辅助检查

1.X线胸片:

2.外周血常规:

3.气道可逆性检查:

4.肺功能检查

5.诱导痰细胞学检查:

6.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

7.变应原皮试和血清IgE检查:

8.24h食管pH值-多通道阻抗监测:

9.CT检查:

10.支气管镜检查:

四、急性咳嗽的诊治

首先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不全、气胸、

肺栓塞及异物吸人等危重症,因多伴有其他症状或体征故判断不难,必要时转诊上级医院。具体诊治流程见图1。

(一)普通感冒

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1.抗菌药物不能缩短病程或减轻症状,不推荐使用。

2.抗组胺药/减充血剂能明显缓解咳嗽症状,但应注意不良反应,儿童处方需谨慎。

3.咳嗽剧烈者可使用中枢性或外周性镇咳药。

推荐由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减充血剂联合镇咳药物

(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疑诊为急性支气管炎的患者,一般不必常规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有明确细菌感染征象,如咳脓性痰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者,可考虑给予口服抗菌药物。未得到病原菌阳性结果前,伴喘息的急性支气管炎成人患者,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可能受益。五、亚急性咳嗽的诊治

亚急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后咳嗽(PIC),其次为咳嗽变异型哮喘(CVA)、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等慢性咳嗽的亚急性阶段,迁延性感染性咳嗽少见。

(一)PIC

当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通常持续3~8周,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称之为PIC。其中以病毒感冒引起的咳嗽最常见,又称为“感冒后咳嗽”。

病毒感染后咳嗽不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咳嗽症状明显者可短期应用镇咳药、抗组胺药加减充血剂(如复方甲氧那明等)。孟鲁司特及ICS治疗PIC效果不确切,不建议常规使用。(二)迁延性感染性咳嗽

(三)慢性咳嗽的亚急性阶段

六、慢性咳嗽的诊治

慢性咳嗽是咳嗽诊治中的难点,基本思路为先考虑常见病因,其次考虑其他病因。

常见慢性咳嗽病因的诊治:

(一)UACs/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

1.诊断标准:

(1)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以白天为主,入睡后较少。

(2)有鼻部和成咽喉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

(3)辅助检查支持鼻部和威咽喉疾病的诊断。

(4)针对病因治疗后咳嗽可缓解。

2.治疗

应依据导致UACS/PNDS的基础疾病而定。

(1)非变应性鼻炎患者首选第一代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

(2)变应性鼻炎患者首选鼻腔性鼻炎的辅助治疗。

(二)CVA

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哮喘,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存在气道高反应,为国内最常见的慢性咳嗽病因。1.诊断标准:

(1)慢性咳嗽,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

(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PEF日平均变异率10%,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3)抗哮喘治疗有效。无条件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时,对可疑患者先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200mg吸人,3次/d,加茶碱0.1~0.2g口服,3次/d)治疗1周,咳嗽明显减轻或消失者可临床诊断为CVA。2.治疗原则与典型哮喘相同。

(三)EB

以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肺和气道功能正常,临床上表现为慢性咳嗽的疾病。

1.诊断标准:

(1)慢性咳嗽,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伴少量黏痰。

(2)X线胸片正常。

(3)肺通气功能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PEF日平均变异率正常。

(4)痰细胞学检查嗜酸粒细胞比例≥2.5%。

(5)排除其他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疾病。

(6)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有效。

2.治疗:

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良好,首选ICS治疗,持续应用8周以上。(四)GERC

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的以咳嗽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为特殊类型的胃食管反流病。

1.诊断标准:

(1)慢性咳嗽,以白天咳嗽为主。

(2)24h食管pH值-多通道阻抗监测DeMeester积分≥12.70和/或SAP≥80%,但监测结果正常不能完全除外GERC。

(3)抗反流治疗后咳嗽明显减轻或消失。

2.治疗:

(1)调整生活方式:

(2)制酸药:

(3)促胃动力药:

(4)手术治疗:

(五)变应性咳嗽(AC),

指具有特应质,痰嗜酸粒细胞正常,无气道高反应,临床上表现为慢性咳嗽,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治疗有效的一类患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1.诊断标准:

(1)慢性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

(2)肺通气功能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

(3)诱导痰嗜酸粒细胞不增高。

(4)具有下列指征之一:

有过敏性疾病史或过敏物质接触史。变应原皮试阳性。血清总IgE或特异性IgE增高。

(5)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治疗有效。

2.治疗:

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物治疗有效。

七、慢性咳嗽经验性诊治

(一)经验性治疗的基本原则

1.首先针对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进行治疗,国内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依次为CVA、UACS/PNDS、EB、AC和GERC。

2.根据病史推测可能的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或针对慢性咳嗽常见病因进行序贯覆盖治疗。

3.将CVA、EB及AC合并看作为激素敏感性咳嗽,统一使用ICS作为经验性治疗措施。也可先口服小剂量激素治疗1周,症状缓解后改用ICS或联合陡受体激动剂治疗。美敏伪麻溶液和复方甲氧那明可用于UACS/PNDS、AC和PIC等的经验治疗。

4.咳嗽伴咳脓痰或流脓鼻涕者可用抗菌药物。

多数病因与感染无关,经验治疗时应避免滥用抗菌药物。5.UACS或PNDS、CVA、EB的经验性治疗疗程为l~2周,GERC至少2~4周。口服糖皮质激素一般不超过l周。治疗有效者,继续按相应

咳嗽病因的标准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6.经验治疗有一定的盲目性,应注意排除支气管恶性肿瘤、结核和其他肺部疾病。经验性治疗无效者,应及时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

(二)具体实施的方法与流程

1.以临床线索为导向的经验性治疗:

2.以病因为导向的经验性治疗:

(三)经验性诊治的缺陷

治疗有效有时也难于明确病因,尤其在针对2种或2种以上疾病联合用药时;

治疗目标侧重常见病因,易忽视其他少见病因;缺少全面的辅助检查证据可能会对一些严重疾病造成误诊、漏诊,如支气管肺癌。应用时应注意这些问题,避免滥用。

八、镇咳与祛痰治疗

咳嗽治疗的关键在于病因治疗,镇咳药物只能短暂缓解症状。轻微咳嗽不需镇咳,但剧烈干咳或频繁咳嗽影响休息和睡眠时,则应适当给予镇咳治疗。痰多患者宜用祛痰治疗。常用镇咳和祛痰药物见表1。

九、中医中药治疗

(一)肺阴亏虚证

(二)肺肾阳虚证

(三)胃气上逆证

(四)肝火犯肺证

(五)风邪伏肺证

(六)风寒袭肺证

(七)风热犯肺证

十、基层医疗机构转诊指征

(一)紧急转诊

1.气胸。

2.气管支气管异物。

3.肺栓塞。

4.肺水肿。

5.急性心肌梗死等。

(二)普通转诊

1.治疗无效。

2.治疗仅部分有效,或未能排除某些严重或恶性病变。3.症状虽缓解,但频繁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命质量。4.传染病病例。

2020咳嗽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2020咳嗽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咳嗽是一种呼吸道常见症状,是机体的重要防御性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咳嗽基层合理用药指南》的内容除了包括用药目的、禁忌证、不良反应及药物的用法用量外,还涉及了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殊人群用药及药物的相互作用,以期为广大基层医疗工作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咳嗽分类 1.咳嗽按病程划分,可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为3~8周,慢性咳嗽>8周。 2. 咳嗽按性质又可分为干咳与湿咳,建议以每天痰量>10 ml作为湿咳的标准。 3. 胸部X线检查有无异常将慢性咳嗽分为两类: ?一类为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一类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者,即通常所说的慢性咳嗽。

药物治疗原则 1.急性咳嗽的药物治疗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哮喘等可引起急性咳嗽,往往以对症治疗为主。治疗原则为:?镇咳药使用须谨慎,在必要时可用于咳嗽剧烈者。?对于有痰且不易咳出者应使用祛痰药。?抗菌药物不作为常规使用,若有明确感染征象,可考虑给予口服抗菌药物。 2.亚急性咳嗽的药物治疗感染后咳嗽(PIC)、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等可引起亚急性咳嗽。?PIC常为自限性,多能自行缓解,但部分患者咳嗽顽固,甚至发展为慢性咳嗽。病毒感染后咳嗽不必使用抗菌药物,少部分细菌感染导致亚急性咳嗽,感染因素依旧存在,可能需要抗菌药物治疗。?CVA、EB、UACS的药物治疗可参考慢性咳嗽部分。 3.慢性咳嗽的药物治疗 CVA、UACS、EB、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和变应性咳嗽(AC)可引起慢性咳嗽。 (1)CVA 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治疗原则与哮喘相同,推荐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或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复方制剂。也可选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时间8周以上,部分需要长期治疗。如症状较重或对上述药物治疗反应不佳时,可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 一、定义与分类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简称上感)是由各种病毒和/或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以病毒多见,占70% ~ 80%,细菌感染占20% ~30%。 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分为以下类型[1]: (一)普通感冒 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较急,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 d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一般5~7 d可痊愈。 (二)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 1.急性病毒性咽炎:

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一般咽痛不明显。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2.急性病毒性喉炎: 临床特征为声嘶、发声困难,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喉部的喘鸣音。 (三)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多于夏季发作,儿童多见,偶见于成年人。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体检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形成疱疹。病程约1周。 (四)咽结膜热 咽结膜热是一种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和发热的病毒性结膜炎,常发生于夏季,儿童多见,游泳者易于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炎、结膜炎三大症状。病程4~6 d。 (五)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 起病急、临床表现为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 ℃以上)。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可有黄色脓性分泌物,可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全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全科常见疾病诊 疗指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慢性阻阻塞性肺疾病者,更易罹患。 本病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临床表现】根据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

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5~7天后痊愈。 2.流行性感冒(influenza)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性感冒病毒引起。潜伏期1~2日,最短数小时,最长3天。起病多急骤,症状变化很多,主要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临床表现和轻重程度差异颇大。 (1)单纯型:最为常见,先有畏寒或寒战,发热,继之全身不适,腰背发酸、四肢疼痛,头昏、头痛。部分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发热可高达39~40℃,一般持续2~3天渐降。大部分患者有轻重不同的喷嚏、鼻塞、流涕、咽痛、干咳或伴有少量黏液痰,有时有胸骨后烧灼感、紧压感或疼痛。年老体弱的患者,症状消失后体力恢复慢,常感软弱无力、多汗,咳嗽可持续1~2周或更长。体格检查:患者可呈重病容,衰弱无力,面部潮红,皮肤上偶有类似麻疹、猩红热、荨麻疹样皮疹,软腭上有时有点状红斑,鼻咽部充血水肿。本型中较轻者,全身和呼吸道症状均不显著,病程仅1~2天,颇似一般感冒,单从临床表现,颇难确诊。 (2)肺炎型:本型常发生在两岁以下的小儿,或原有慢性基础疾患,如二尖瓣狭窄、肺心病、免疫力低下、以及孕妇、年老体

咳嗽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

咳嗽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 定义 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有咳痰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释义 有声无痰→咳,有痰无声→嗽,有痰有声→咳嗽 咳嗽的病名首见于《内经》 流行与发病 本病发病率高,据统计慢性咳嗽的发病率为3%~5%,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高达10%~15%,尤为寒冷地区发病率更高。 历史沿革 1.病因病机 《内经》对咳嗽的病因、症状、症候分类、病理转归、治疗都有详细论述:(1)《素问咳论》指出咳嗽是“皮毛先受邪气”:“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皆能致咳。(2)五脏六腑之咳“皆聚于胃,关于肺”,咳嗽不止于肺,亦不离乎肺。 2.分类 《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五脏咳、风咳、寒咳、胆咳、厥阴咳。 《景岳全书》首次把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论述了外感咳

嗽和内伤咳 嗽的病理过程。 3.论治 (1)《景岳全书》强调辨证当以阴阳虚实为纲,外感咳嗽宜“辛温”发散为主,内伤咳嗽宜“甘平养阴”为主的治则。 (2)赵献可《医贯》对咳嗽的治疗提出“治之之法不在于肺,而在于脾,不在于脾,而反归于肾”。 (3)王纶《名医杂著·论咳嗽证治》:“治法须分新久虚实,新病风寒则散之,火热则清之,湿热则泻之;久病便属虚、属郁,气虚则补气,血虚则补血,兼郁则开郁,滋之、润之、敛之,则治虚治法也。” (4)虞抟《医学正传》:“欲治咳嗽者,当以治痰为先。治痰者,当以顺气为主,是以南星、半夏顺其痰,而喘咳自愈;枳壳、橘红利其气,而痰饮自降”。 (5)俞昌《医门法律》论述了燥的病机及其伤肺为病而致咳嗽的论治,创立温润、凉润治咳之法。 (6)《临证指南医案》:风——辛平解之;寒——辛温散之;暑——微辛微凉,苦降甘淡;湿——理肺治胃;火(温热)——甘寒范围 中医——咳嗽既是具有独立性的证候,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本病咳嗽—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西医——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

《咳嗽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要点汇总

94.《咳嗽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要点 一、概述 在内科门诊,咳嗽是最常见的求诊症状,对患者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有负面影响,需要规范诊治。 按病程咳嗽可分为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8周)和慢性咳嗽(8周),按性质又可分为干咳与湿咳(每天痰量10m1)。 根据X线胸片检查结果可将慢性咳嗽分为两类:一类为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另一类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即传统概念的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在社区人群中患病率约10%,可占国内呼吸专科门诊量三分之一左右,30~40岁年龄段最多,男女比例接近。 二、病因学分析 (一)病因 急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为普通感冒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其次为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等原有疾病的加重,或者为环境因素或职业因素暴露。 亚急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后咳嗽(PIC),其次为慢性咳嗽的亚急性阶段,少部分为迁延性感染性咳嗽。 慢性咳嗽常见病因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和变应性咳嗽(AC),共占慢性咳嗽病因的70%~95%。国内以CVA最常见,

占慢性咳嗽病因的32.6%,其次为UACS和EB,而GERC近年有增多趋势。其他病因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气管-支气管结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性咳嗽、支气管肺癌和心理性咳嗽等。少见和罕见咳嗽病因所占比例很少,但涉及病因繁多。少部分慢性咳嗽患者即使经全面检查和治疗, 病因仍无法明确,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或特发性咳嗽,近年来亦称之为“咳嗽高敏综合征。 (二)病理生理机制 由于咳嗽反射传人神经分布较广,因此除呼吸系统疾病外,消化、心血管、耳鼻喉等系统的疾患也可引起慢性咳嗽。 三、诊断方法与原则 (一)病史 (二)查体 (三)辅助检查 1.X线胸片: 2.外周血常规: 3.气道可逆性检查: 4.肺功能检查 5.诱导痰细胞学检查: 6.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 7.变应原皮试和血清IgE检查: 8.24h食管pH值-多通道阻抗监测: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 一、定义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acute tracheobronchitis)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和咳痰。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温突然变冷时[1,2]。 二、病因 (一)感染 多由病毒所致,细菌、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少见[3]。 (二)物理、化学刺激 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的吸入,均可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1]。 (三)过敏 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等过敏原均可引起气管和支气管的变态反应[1]。 三、诊断、病情评估与转诊 (一)临床表现 1.症状:

起病较急,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继之出现干咳或伴少量黏痰,痰量逐渐增多、咳嗽症状加剧,偶可痰中带血[1,4]。咳嗽持续时间通常< 30 d[4]。全身症状较轻,可有轻到中度发热,高热少见。 2.体征: 两肺呼吸音多粗糙,部分可闻及干、湿性啰音。 (二)辅助检查 1.外周血常规:多数病例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无明显改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增多。 2.不建议对疑似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进行胸部常规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检查[5]。当出现咯血、呼吸困难、肺部实变体征等症状或体征时需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 (三)诊断 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咳嗽,有至少1种其他呼吸道症状如咳痰、气喘、胸痛,并且对于上述症状无其他疾病原因解释,可对本病作出临床诊断。 (四)鉴别诊断 需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鉴别的疾病见表1。

(五)基层医疗机构转诊 1.经过抗感染、镇咳、化痰和解痉抗过敏等治疗后症状没有改善而且持续进行性加重的患者。 2.初始诊断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患者咳嗽持续超过8周,需进一步明确病因或鉴别诊断的患者。 四、治疗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治疗策略在于最大程度地减轻症状。对于许多轻微咳嗽患者,日常活动及睡眠不受影响时,可选择观察。对于显著的喘鸣、活动后或夜间咳嗽明显,影响学习、生活、工作和睡眠,甚至可能引起气胸、肋骨骨折、晕厥等并发症的患者可予相关对症治疗[1,6]。常用治疗药物及指征见表2。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要点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要点 一、概述 结核病是由结核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在全球广泛流行,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其中肺结核是结核病最主要的类型。 (一)定义 肺结核是指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包含肺实质的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 (二)分类 1.原发性肺结核:指初次感染即发病的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 2.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包括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3.继发性肺结核:由于初次感染后体内潜伏病灶中的结核菌复燃增殖而发病,本型是成人肺结核的最常见类型。 (1)浸润性肺结核: (2)空洞型肺结核: (3)结核球: (4)干酪性肺炎: (5)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4.气管支气管结核: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的黏膜、黏膜下层、平滑肌、软骨及外膜的结核病,是结核病的特殊临床类型。 5.结核性胸膜炎:包括干性胸膜炎和渗出性胸膜炎。 (三)流行病学 我国疫情:据2010年我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估计,结核病年发病100万例,发病率78/10万;全国现有活动性结核患者499万例,患病率459/10万;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72万例,患病率66/10万;菌阴肺结核患者129万例,患病率119/10万;结核病年死亡人数5.4万例,死亡率4.1/10万万,地区差异大。 二、病因与机制 (一)诱因或危险因素 1.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肺结核痰菌阳性的患者。 2.传播途径:结核菌主要通过咳嗽、喷嚏、大笑、大声谈话等方式把含有结核菌的微粒排到空气中而传播。 3.易感人群:影响机体对结核菌自然抵抗力的因素除遗传因素外,还包括生活贫困、居住拥挤、营养不良等社会因素。 (二)病理生理 1.基本病理变化: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炎性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 2.病理变化转归:结核病的早期渗出性病变可完全吸收消失或仅留下少许纤维条索。

咳嗽基本诊疗指南(完整版)

咳嗽基本诊疗指南(完整版)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是由于感冒、过敏、支气管炎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本文将为您提供咳嗽的基本诊疗指南,以帮助您更好地应对咳嗽问题。 检查和诊断 1. 听诊:医生会使用听诊器来检查咳嗽声音,并观察呼吸道有无异常音。 2. 胸部X光检查:可帮助医生检查肺部是否有异常。 3. 咳嗽试验:咳嗽试验可以帮助确定咳嗽的原因,例如支气管收缩试验可检测哮喘。 咳嗽的常见治疗方法 以下是针对不同类型咳嗽的治疗方法:

1. 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 - 休息:多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减轻咳嗽。 - 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有助于稀释痰液,减轻咳嗽。 - 服用非处方药:可以使用非处方药,如退烧药、止咳药缓解症状。 2. 过敏引起的咳嗽: - 避免过敏原:如有过敏原致咳嗽,应注意避免接触或采取预防措施。 - 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可以减轻咳嗽和过敏症状。 - 局部抗过敏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可以使用局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3. 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

- 抗生素治疗:如果咳嗽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 - 支持性治疗:保持水分摄入量充足,使用止咳药物和退烧药缓解症状。 - 物理治疗:如有需要,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物理治疗,如胸部按摩和呼吸训练。 何时就医? 以下情况下应寻求医生的帮助: - 咳嗽持续时间超过两周。 - 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出血性痰液等严重症状。 - 伴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 婴幼儿和老年人出现咳嗽症状。 - 咳嗽对生活有明显影响。 请注意,以上仅为咳嗽的基本诊疗指南,并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若有咳嗽问题,请咨询医生以获取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参考资料:

2020年咳嗽中医诊疗指南(课件)

2020年咳嗽中医诊疗指南(课 件) 咳嗽中医诊疗指南 1 概述 咳嗽是因邪犯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的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病症。它既是一个症状,又可是独立的一种疾病。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称为咳嗽。临床上多痰、声并见,故以咳嗽并称。咳嗽之名始见于《黄帝内经》,并以脏腑命名,分为肺咳、肝咳、心咳、脾咳等,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除五脏咳外,尚有风咳、寒咳、胆咳、厥阴咳等。明代朱棣《普济方·咳嗽门·诸咳嗽》则分热嗽、冷嗽、肺气嗽和饮气嗽四种,后张介宾执简驭繁,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随着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咳嗽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人民健......感谢聆听 康。近年来对咳嗽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认识上不断深入,丰富了咳嗽证治内容。咳嗽的病因已不局限于外感与内伤,目前更重视环境因素及鼻、咽喉疾病所致咳嗽。病理机制也有所创新,重视风邪犯肺、邪热结咽、胃气上逆、肝火犯肺、诸脏先伤后传于肺和外感内伤互为因果

等。尤其在“风咳"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感谢聆听 现代医学认为咳嗽是机体的防御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 咳嗽按时间通常分为3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时间在3 周以内,亚急性咳嗽为3~8 周,慢性咳嗽超过8周. 急性咳嗽常见原因包括普通感冒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亚急性咳嗽常见原因包括感染后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和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上述咳嗽均可参考本专家共识治疗。......感谢聆听 2 诊断与鉴别诊断 2. 1 诊断要点 咳而有声,咯痰或无痰; 由外感引发者, 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等表证; 由外感反复发作或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引发者, 多病程较长,可伴喘及其他脏腑失调的症状. 2. 2 鉴别诊断 2。 2. 1 肺胀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迁延而致,除咳嗽症状外,并有胸部膨满,喘咳上气,烦躁心慌,甚则肢体浮肿,面色晦暗。病机为肺脾肾功能失调,痰浊、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要点汇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要点 一、概述 (一)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对个体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产生影响。慢性气流受限由小气道疾病(阻塞性支气管炎)和肺实质破坏(肺气肿)共同引起,两者在不同患者所占比重不同。 通常,慢性支气管炎是指在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已知病因后,患者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并连续2年以上者。肺气肿则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当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检查出现持续气流受限时,则可诊断为慢阻肺;如患者仅有“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而无持续气流受限,则不能诊断为慢阻肺。虽然支气管哮喘(哮喘)与慢阻肺都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但二者的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表现 及对治疗的反应性也有明显差别。大多数哮喘患者的气流受限具有显著的可逆性,这是其不同于慢 阻肺的一个关键特征。但是,部分哮喘患者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较

明显的气道重塑,导致气流受限的可逆性明显减小,临床很难与慢阻肺相鉴别。慢阻肺和哮喘可以发生于同一患者,且由于两者都是常见病、多发病,这种概率并不低。 (二)流行病学 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病死率较高,并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三)分期 1. 急性加重期: 患者呼吸道症状加重,超过日常变异水平,需要改变治疗方案。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脓性或黏液脓性痰,可伴有发热等。 2.稳定期:咳嗽、咳痰和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病情基本恢复到急性加重前的状态。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危险因素 慢阻肺的发病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 2.吸烟: 3.空气污染: 4.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 (完整版) 一. 概述 (一)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 治疗的常见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 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对个体患者 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产生影响。慢性气流受限由小气道疾病(阻塞 性支气管炎)和肺实质破坏(肺气肿)共同引起,两者在不同患者 所占比重不同[1]。 通常,慢性支气管炎是指在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已知病因后,患者 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并连续2年以上者。肺气肿则是指 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 细支气管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当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 的肺功能检査出现持续气流受限时,则可诊断为慢阻肺;如患者仅有"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而无持续气流受限,则不能诊 断为慢阻肺[1]。 虽然支气管哮喘(哮喘)与慢阻肺都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但二 者的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表现及对治疗的反应性也有明显差别。大

多数哮喘患者的气流受限具有显著的可逆性,这是其不同于慢阻肺的一个关键特征。但是,部分哮喘患者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较明显的气道重塑,导致气流受限的可逆性明显减小,临床很难与慢阻肺相鉴别。慢阻肺和哮喘可以发生于同一患者,且由于两者都是常见病、多发病,这种概率并不低[1]。 一些已知病因或具有特征性病理表现的气流受限疾病,如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均不属于慢阻肺。 (二)流行病学 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病死率较高,并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007年对我国7个地区20 245名成年人的调査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2]。2018年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CPHS)对10个省市50 991名人群调查显示20岁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则高达13.7%,首次明确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近1亿,慢阻肺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疾病,构成重大疾病负担[3]。据统计2013年中国慢阻肺死亡人数约91.1万人,占全世界慢阻肺死亡人数的1/3[4],远高于中国肺癌年死亡人数。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估计,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的解读(全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的解读(全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上感)是呼吸内科最常见的一组疾病,由于其病情一般较轻,诊治相对简单,且疾病本身又具有自限性、预后多较好,因此到目前为止,国内除了2016年《安徽省上呼吸道感染分级诊疗指南》外,尚无此类疾病的规范化指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简称2018年基层指南)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1,2]的制定,可以作为实用性和便捷性都兼具的上感诊断、治疗等工具供基层医生参考使用。本文旨在对该指南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帮助基层医生更好地依据指南进行临床实践。 一、概述 上感是一种最常见的良性自限性疾病,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2018年基层指南强调了上感是一组疾病的总称,而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鼻窦炎、急性会厌炎、急性中耳炎,因此患者临床症状可能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给基层医生诊断带来一定困扰。引起上感的病原体大部分为病毒,小部分为细菌,2018年基层指南中提到的上感病原体种类与既往教科书和相关疾病指南涉及的病原体类似。上感出现的症状主要由机体的免疫应答所致,而非病毒对呼吸道的直接损害。 2018年基层指南没有提及上感具体的发病率和病毒感染的潜伏期。既往数据显示成人平均每年发生上感2~6次,儿童平均每年6~8次[3]。大

部分普通感冒病毒的潜伏期(从接触感染物到出现症状的时间)为24~72 h,通常持续3~10 d[4],但多达25%的患者临床疾病可能持续长达2周,尤其是吸烟者[5]。大多数导致感冒的呼吸道感染病毒在再次暴露后能够再次感染[6]。然而,若后续感染是由相同或类似的病原体所致,病情通常较轻且病程较短[7]。 二、识别、诊断与转诊 (一)识别 2018年基层指南中关于上感的诊断分类主要是通过诱因、症状和体征的结合。上感的分类及每种分类的临床特点归纳见表1。 表1 上呼吸道感染的分类及症状、体征 (二)诊断 一些实验室检查可帮助诊断。病毒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严重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比例可降低。细菌感染时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出现核左移。但无需使用鼻拭子或鼻冲洗液来进行病毒或细菌培养。一般无需行X线检查。成人通常不会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要点汇总

214.《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要点 结核病是由结核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是影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结核病患者,尤其是痰菌阳性者,主要通过把含有结核菌的微粒排到空气中进行飞沫传播。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肺结核患病人数多。 一、定义与分类 肺结核是指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病变,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根据病变部位及胸部影像学表现的不同,有以下类型: (一)原发性肺结核 (二)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三)继发性肺结核 (四)气管支气管结核 (五)结核性胸膜炎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危险因素:有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存在生活贫困、居住拥挤、营养不良等社会因素,属于婴幼儿、老年人、HIV感染者、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或慢性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和尘肺等。2.临床症状:具有结核中毒症状,育龄期女性可有月经不调。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伴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可疑症状。结核累及胸膜时

可表现随呼吸运动和咳嗽加重的胸痛。呼吸困难多见于干酪样肺炎、大量胸腔积液和严重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 3.体征:体征多寡不一,取决于病变性质及范围。 4.辅助检查: (1)X线胸片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常规首选方法。 (2)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是判断是否存在结核菌感染的主要检测方法。 (3)病原学检查: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是简单、快速和较可靠的方法,但欠敏感,至少检测两次。 (4)胸水检查:存在胸腔积液者可行胸腔穿刺术抽取胸水进行胸水常规、生化、结核菌等相关检查。 (二)鉴别诊断 1.肺炎: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支气管扩张: 4.肺癌: 5.肺脓肿: 6.纵隔和肺门疾病: 7.其他发热性疾病: 三、转诊 (一)紧急转诊建议 1.存在较严重的合并症或并发症:大气道狭窄有窒息风险者;短时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_2018)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病,其病情轻、病程短、多可自愈,但发病率高,有时可伴有严重并发症,需要积极防治。近日中华医学会发布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 )》,旨在指导基层医院对急性上呼吸道感的诊治。 1 •病史:以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咽干、咽痒为临床表现,可合并发热、头痛,咽炎患者可出现咽痒、咽痛。 2•查体:鼻腔黏膜、咽部充血、水肿、有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肺部常无异常体征,如存在上气道梗阻,可闻及喉部的喘鸣音。 3•辅助检查: (1 )外周血常规:病毒性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性感染时,外周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 增多,有核左移现象。 (2)X线胸片检查:一般无需此项检查,如需鉴别肺炎时可考虑。

诊断方法 根据病史、流行病学、鼻咽部的症状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可作出临 床诊断,一般无需病因诊断。 注;1 vnmH『O」33 kPa 图1上感诊断标准与流程图 基层医疗机构转诊指征 1. 患者持续高热,体温>39°C ,且经常规抗病毒抗感染治疗3d无效。2•患者存在上气道梗阻,有窒息的风险。

3.短时间内出现呼吸或循环系统衰竭症状及体征者。 4•出现风湿病、肾小球肾炎或病毒性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者。 5—般情况差、患有严重基础疾病(如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等)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对症治疗 1. —般治疗:发热、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受凉。 2. 解热镇痛药:有头痛、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者,可酌情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见表1。 表1常用解热镇痛药用法及注意事项

《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要点汇总

291.《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要 点 一、概述 (一)定义 支气管哮喘(哮喘)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威清晨发作、加剧,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 哮喘是一种异质生疾病。 (二)分期 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二、危险因素 哮喘的发病是遗传和环境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很多变应原和触发因素会导致哮喘急性发作。 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 呼吸道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室内变应原(尘螨、家养宠物、霉菌、蟑螂等);室外变应原(花粉、草粉等);职业性因素(面粉加工、动物饲养、大棚种植及塑料、纤维、橡胶制造等行业);食物(鱼、虾、蛋类、牛奶等);药物(阿司匹林、抗菌药物等);非变应原因素(寒冷、运动、精神紧张、焦虑、过劳、香烟、厨房油烟、空气污染、刺激性食物等)。

三、诊断、病情评估与转诊 (一)诊断标准 1.可变的呼吸道症状和体征: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呜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2.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客观证据: 有气流受限的证据[在随访过程中,至少有一次气流受限的证据,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用力肺活量(FVC)0.75],同时具备以下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一条: (1)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增加12%且绝对值增加200m1); (2)呼气流量峰值(PEF)平均每日昼夜变异率10%(每日监测PEF2次、至少2周); (3)抗炎治疗4周后,肺功能显著改善(与基线值比较,FEV1增加12%且绝对值增加200m1); (4)运动激发试验阳性(与基线值比较,FEV1降低10%且绝对值降低200m1); (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使用标准剂量的乙酰甲胆碱或组织胺,FEV1降低≥20%)。

咳嗽中医诊疗指南

咳嗽中医诊疗指南 1 概述 咳嗽是因邪犯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的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病症..它既是一个症状;又可是独立的一种疾病..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称为咳嗽..临床上多痰、声并见;故以咳嗽并称..咳嗽之名始见于黄帝内经;并以脏腑命名;分为肺咳、肝咳、心咳、脾咳等;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除五脏咳外;尚有风咳、寒咳、胆咳、厥阴咳等..明代朱棣普济方·咳嗽门·诸咳嗽则分热嗽、冷嗽、肺气嗽和饮气嗽四种;后张介宾执简驭繁;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随着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咳嗽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人民健 康..近年来对咳嗽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认识上不断深入;丰富了咳嗽证治内容..咳嗽的病因已不局限于外感与内伤;目前更重视环境因素及鼻、咽喉疾病所致咳嗽..病理机制也有所创新;重视风邪犯肺、邪热结咽、胃气上逆、肝火犯肺、诸脏先伤后传于肺和外感内伤互为因果等..尤其在“风咳”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现代医学认为咳嗽是机体的防御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咳嗽按时间通常分为3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时间在3周以内;亚急性咳嗽为3~8周;慢性咳嗽超过8周..急性咳嗽常见原因包括普通感冒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亚急性咳嗽常见原因包括感染后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和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上述咳嗽均可参考本专

家共识治疗.. 2 诊断与鉴别诊断 2.1 诊断要点 咳而有声;咯痰或无痰;由外感引发者;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等表证;由外感反复发作或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引发者;多病程较长;可伴喘及其他脏腑失调的症状.. 2.2 鉴别诊断 2.2.1 肺胀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迁延而致;除咳嗽症状外;并有胸部膨满;喘咳上气;烦躁心慌;甚则肢体浮肿;面色晦暗..病机为肺脾肾功能失调;痰浊、水饮与瘀血互结..病情缠绵;经久难愈.. 2.2.2 肺痈以咳吐大量腥臭脓血痰为特征;多伴有咳嗽、胸痛、发热等症..病机为热壅血瘀、蕴毒化脓而成痈..根据病变病理演变过程;可分为初期、成痈期、溃脓期和恢复期.. 2.2.3 肺痨以干咳;或痰中带血、或咯血痰为特征;常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其发病是由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痨虫侵肺所致.. 2.2.4 肺癌咳嗽持续、顽固不愈;反复咯血痰;或不明原因的胸痛、气急、发热;伴消瘦、乏力等..其病机为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气虚弱;外邪入侵;痰、湿、气、瘀、毒等搏结日久;积渐而成.. 3 病因病机 咳嗽通常分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类;外感咳嗽为外感六淫、疫疠时邪及环境因素所致;内伤咳嗽为饮食、情志、他脏疾患等内生病邪引起..内伤咳嗽又多因外感等迁延不愈、脏腑功能失调;表现为咳嗽反复发作;病势缠绵..目前临床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一、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简称上感),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它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为细菌。通常病情轻、病程短、多可自愈,预后好。但发病率高,有时可伴有严重并发症,需积极防治。 (一)定义 上感是由各种病毒和/或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以病毒多见,约占70%~80%,主要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等。细菌感染约占20%~30%,以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1]。 (二)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有以下类型: 1.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 d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一般5~7 d 可痊愈。 2.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 (1)急性病毒性咽炎: 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一般咽痛不明显。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2)急性病毒性喉炎: 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发声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检可见

基层医疗机构十种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指南

基层医疗机构十种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指南邛崃市基层医疗机构十种常见、 多发病的诊疗手册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类别:呼吸内科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 1.轻症 无热或低热。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疼轻咳等。 2.重症 全身症状较重,高热流涕鼻塞咽及扁桃体充血,有黄色或白色渗出物,咽壁及附近可见疱疹溃疡。 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多见于病毒感染。 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 轻症: 针对病情选用抗病毒药物或中成药、非甾体消炎药 建议用复方对乙氨基酚或者酚氨咖敏片 重症: 针对病情选用抗病毒药物或中成药、非甾体消炎药

以下情况需求加用抗生素: (1)六个月以下婴儿发热较高者。 (2)发热较高持续不退,一般状况较重者。 (3)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4)已并发中耳炎。 (5)既往有风湿热肾炎病史者。 可按照情况酌情选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大概喹诺酮类抗生素 更严重者收入住院治疗。 二、急性支气管炎 类别:呼吸内科第一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诊断: 1轻症: 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咳嗽为干咳或咳出少量粘液痰。 2重症: 除上述表现外伴发烧,咳嗽加剧,分泌物逐渐增多,痰呈粘液脓。肺部呈现呈现粗、中湿XXX。 检查: 周围血白细胞数正常或稍高,由细菌引起或合并细菌感染时可明显升高。X线检查肺部纹理增粗或肺门阴影增深。

治疗原则: 1.留意保暖,适当苏息,多饮水 2.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常用喷托维林、盐酸溴已新、氨溴索等。 伴发烧、全身酸痛时可服对乙氨基酚片、吲哚美辛等。 3.如有细菌熏染可酌情选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大概喹诺酮类抗生素 对于气急、哮喘则用氨茶碱。 有气道反应性增高者建议使用富马酸酮替芬片 三、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类别:呼吸内科第一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诊断: 1.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病发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者。 2.每年发病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呼吸功能测定等)者亦可诊断。 3.能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如肺结核、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等)者 检查: 血常规、X光胸片 治疗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