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咳嗽诊治指南

中国咳嗽诊治指南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临床上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特别是胸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此类患者最易被临床医生所疏忽,很多患者长期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因诊断不清而反复进行各种检查,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随着人们对咳嗽的关注,欧美国家近20年对咳嗽原因及其治疗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基本明确了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近年来先后制定了咳嗽相关的诊治指南。我国近年也开展了有关咳嗽病因诊治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结果。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急、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加强咳嗽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参考国内、外有关咳嗽的临床研究结果,共同制定了《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以期对不同类型的咳嗽进行科学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一、咳嗽的分类和原因

咳嗽通常按时间分为3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时间<3周,亚急性咳嗽3~8周,慢性咳嗽≥8周。

1.急性咳嗽:普通感冒是急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其他病因包括急性支气管炎、急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等。

2.亚急性咳嗽:最常见原因是感冒后咳嗽(又称感染后咳嗽)、细菌性鼻窦炎、哮喘等。

3. 慢性咳嗽:慢性咳嗽原因较多,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初查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另一类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或惟一症状者,即通常所说的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为:咳嗽变异型哮喘(CV A)、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这些原因占了呼吸内科门诊慢性咳嗽比例的70%~95%。其他病因较少见,但涉及面广,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内膜结核、变应性咳嗽(AC)、心理性咳嗽等。

二、病史与辅助检查

1.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仔细询问病史对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能缩小慢性咳嗽的诊断

范围,得出初步诊断进行治疗或根据现病史提供的线索选择有关检查。

注意咳嗽性质、音色、节律和咳嗽时间、诱发或加重因素、体位影响,伴随症状等。了解咳痰的数量、颜色、气味及性状对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痰量较多、咳脓性痰者应首先考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查体闻及呼气期哮鸣音时提示哮喘的诊断,如闻及吸气性哮鸣音,要警惕中心性肺癌或支气管内膜结核。

2. 相关辅助检查:

(1)诱导痰检查:最早用于支气管肺癌的诊断,通过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可使癌细胞检查阳性率显著增高,甚至是一些早期肺癌的惟一诊断方法。细胞学检查嗜酸粒细胞增高是诊断EB

的主要指标。常采用超声雾化吸人高渗盐水的方法进行痰液的诱导(方法见附件1)。

(2)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能确定肺部病变的部位、范围与形态,甚至可确定其性质,得出初步诊断,指导经验性治疗和相关性检查。建议将X线胸片作为慢性咳嗽的常规检查,如发现器质性病变,根据病变特征选择相关检查。X线胸片若无明显病变,则按慢性咳嗽诊断程序进行检查(见慢性咳嗽诊断程序)。胸部CT检查有助于发现纵隔前、后肺部病变、肺内小结节、纵隔肿大淋巴结及边缘肺野内较小的肿物。高分辨率CT有助于诊断早期间质性肺疾病和非典型支气管扩张。

(3)肺功能检查:通气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可帮助诊断和鉴别气道阻塞性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大气道肿瘤等。常规肺功能正常,可通过激发试验诊断CV A。

(4)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可有效诊断气管腔内的病变,如支气管肺癌、异物、内

膜结核等。

(5)食管24 h pH值监测:能确定有无胃-食管反流(GER),是目前诊断GERC最为有效的方法。通过动态监测食管pH值的变化,获得24 h食管pH值<4的次数、最长反流时间、食管pH值<4占监测时间的百分比等6项参数,最后以Demeester积分表示反流程度。检查时实时记录反流相关症状,以获得反流与咳嗽症状的相关概率(SAP),明确反流时相与咳嗽的关系(方法参见附件2)。

(6)咳嗽敏感性检查:通过雾化方式使受试者吸人一定量的刺激物气雾溶胶颗粒,刺激相应的咳嗽感受器而诱发咳嗽,并以咳嗽次数作为咳嗽敏感性的指标。常用辣椒素吸入进行咳嗽激发试验(方法参见附件3)。咳嗽敏感性增高常见于AC、EB、GERC。

(7)其他检查:外周血检查嗜酸粒细胞增高提示寄生虫感染、变应性疾病。变应原皮试(SPT)和血清特异性IgE测定有助于诊断变应性疾病和确定变应原类型。

三、急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

急性咳嗽的病因相对简单,最常见的病因为普通感冒。普通感冒的咳嗽常与鼻后滴流有关。当健康成人具备以下4条标准时,可以诊断为普通感冒:

(1)鼻部相关症状(如流涕、打喷嚏、鼻塞和鼻后滴流),伴或不伴发热。

(2)流泪。

(3)咽喉部有刺激感或不适。

(4)胸部体格检查正常。

普通感冒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一般无需用抗菌药物。

(1)减充血剂:伪麻黄碱等。

(2)退热药物:解热镇痛药类。

(3)抗过敏药:第一代抗组胺药。

(4)止咳药物:中枢性镇咳药、中成药等。临床上通常采用上述药物的复方制剂,首选第一代抗组胺药+伪麻黄碱治疗,可有效缓解打喷嚏、鼻塞等症状。咳嗽明显者选用中枢性镇咳药,如右美沙芬或可待因等。

四、常见慢性咳嗽的病因及诊治

慢性咳嗽的病因相对复杂,明确病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多数慢性咳嗽与感染无关,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咳嗽原因不明或不能除外感染时,慎用糖皮质激素。

(—)CVA

1.定义:CV 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

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刺檄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

3.诊断:常规抗感冒、抗感染治疗无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咳嗽症状,此点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肺通气功能和气道高反应性检查是诊断CV A的关键方法。

诊断标准:

(1)慢性咳嗽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

(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最大呼气流量(PEF)昼夜变异率>20%。

(3)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4.治疗:CV A治疗原则与哮喘治疗相同。大多数患者吸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加β激动剂即可,很少需要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时间不少于6~8周。

(二)PNDs

1.定义NDs是指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和咽喉部,甚至反流入声门或气管,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2.临床表现:除了咳嗽、咳痰外,PNDs患者通常还主诉咽喉部滴流感、口咽黏液附着、频繁清喉、咽痒不适或鼻痒、鼻塞、流涕、打喷嚏等。有时患者会主诉声音嘶哑,讲话也会诱发咳嗽,但其他原因的咳嗽本身也有此类主诉。通常发病前有上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史。

3.诊断:引起PNDs的基础疾病包括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常年性非变应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感染性鼻炎、真菌性鼻炎、普通感冒和副鼻窦炎等。伴有大量痰液者多为慢性鼻窦炎所致。血管舒缩性鼻炎的特征是随气温改变,鼻腔有时会产生大量稀薄水样分泌物。

慢性鼻窦炎影像学检查征象为副鼻窦黏膜增厚超过6 mm、气液平面或窦腔模糊。如咳嗽具有季节性或病史提示与接触特异性的变应原(例如花粉、尘螨)有关时,SPT有助于诊断。怀疑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时,可行曲霉菌和其他真菌的皮肤试验及特异性IgE检测。

诊断标准:

(1)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以白天咳嗽为主,入睡后较少咳嗽。

(2)鼻后滴流和(或)咽后壁黏液附着感。

(3)有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或慢性咽喉炎等病史。

(4)检查发现咽后壁有黏液附着、鹅卵石样观。

(5)经针对性治疗后咳嗽缓解。

PNDs涉及多种基础疾病,其诊断主要是根据病史和相关检查综合判断,所以在建立诊断以前应排除引起慢性咳嗽的其他常见原因。近年来有的学者直接采用鼻炎/鼻窦炎作为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而不用PNDs的术语。

4.治疗:依据导致PNDs的基础疾病而定。

下列病因引起的PNDs首选第一代抗组胺剂和减充血剂1)非变应性鼻炎。(2)血管舒缩性鼻炎。(3)全年性鼻炎。(4)普通感冒。第一代抗组胺剂代表药物为马来酸氯苯那敏,常用减充血剂为盐酸伪麻黄碱。大多数患者在初始治疗后数天至2周内产生疗效。

各种抗组胺药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均有效果,首选无镇静作用的第二代抗组胺剂,常用药物为氯雷他定或阿斯米唑等。

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变应性鼻炎首选药物,通常为丙酸倍氯米松(每鼻孔50 μg/次)或等效剂量的其他吸入糖皮质激素,每天1~2次。色甘酸钠吸入对变应性鼻炎亦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应用剂量20 mg/次,每天3~4次。改善环境、避免变应原刺激是控制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措施。变应原免疫治疗可能有效,但起效时间较长。

抗菌药物治疗是治疗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的主要药物,效果欠佳或分泌物多时可采用鼻腔

吸入糖皮质激素及减充血剂减轻炎症。

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建议采用下列初治方案:应用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有效的抗菌药物3周;口服第一代抗组胺剂和减充血剂3周;鼻用减充血剂1周;鼻吸入糖皮质激素3个月。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行负压引流、穿刺引流或外科手术。

(三)EB

1.定义:一种以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是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

2.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慢性刺激性咳嗽,常是惟一的临床症状,一般为干咳,偶尔咳少许黏痰,可在白天或夜间咳嗽。部分患者对油烟、灰尘、异味或冷空气比较敏感,常为咳嗽的诱发因素。患者无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通气功能及呼气峰流速变异率(PEFR)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的证据。

3. 诊断:EB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部分表现类似CV A,体格检查无异常发现,诊断主要依靠诱导痰细胞学检查(操作方法详见附件2)。具体标准如下:

(1)慢性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或伴少量黏痰。

(2)X线胸片正常。

(3)肺通气功能正常,气道高反应性检测阴性,PEF日间变异率正常。

(4)痰细胞学检查嗜酸粒细胞比例≥0.03。

(5)排除其他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疾病。

(6)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有效。

4.治疗:EB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治疗后咳嗽消失或明显减轻。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无效。

通常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二丙酸倍氯米松(每次250~500 μg)或等效剂量的其他糖皮质激素,每天2次,持续应用4周以上。推荐使用干粉吸入剂。初始治疗可联合应用泼尼松口服,每天10~20 mg,持续3~7 d。

(四)GERC

1.定义:因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突出的临床表现。GERC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

2.临床表现:典型反流症状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嗳气、胸闷等。有微量误吸的GER 患者,早期更易出现咳嗽症状及咽喉部症状。临床上也有不少GERC患者没有反流症状,咳嗽是其惟一的临床表现。咳嗽大多发生在日间和直立位,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痰。

3.诊断:患者咳嗽伴有反流相关症状或进食后咳嗽,对提示诊断有一定意义。24 h食管pH 值监测是目前诊断GERC最为有效的方法,通过动态监测食管远端和近端pH值的变化,结果以Demeester积分、SAP表示(操作方法详见附件3)。

钡餐检查和胃镜检查对GERC的诊断价值有限,且不能确定反流和咳嗽的相关关系。

4. 诊断标准:

(1)慢性咳嗽,以白天咳嗽为主。

(2)24 h食管pH值监测Demeester积分≥12.70,和(或)SAP≥75%。

(3)排除CV A、EB、PNDs等疾病。

(4)抗反流治疗后咳嗽明显减轻或消失。

对于没有食管pH值监测的单位或经济条件有限的慢性咳嗽患者,具有以下指征者可考虑进行诊断性治疗。

(1)患者有明显的进食相关的咳嗽,如餐后咳嗽、进食咳嗽等。

(2)患者伴有GER症状,如反酸、嗳气、胸骨后烧灼感等。

(3)排除CV A、EB、PNDs等疾病,或按这些疾病治疗效果不佳。抗反流治疗后咳嗽消失或显著缓解,可以临床诊断GERC。

5.治疗:

(1)调整生活方式:减肥,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和睡前进食,避免进食酸性、油腻食物及饮料,避免饮用咖啡及吸烟。高枕卧位,升高床头。

(2)制酸药:常选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或其他类似药物)或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或其他类似药物)。

(3)促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

(4)如有胃十二指肠基础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炎或溃疡)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均应进行相应的治疗。

(5)内科治疗时间要求3个月以上,一般需2~4周方显疗效。少数内科治疗失败的严重反流患者,可考虑抗反流手术治疗。

五、其他慢性咳嗽的

病因及诊治

(一)慢性支气管炎(ChB)

定义:为咳嗽、咳痰连续2年以上,每年累积或持续至少3个月,并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咳嗽、咳痰一般晨间明显,咳白色泡沫痰或黏液痰,加重期亦有夜间咳嗽。ChB是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然而在门诊诊治的慢性咳嗽患者中,ChB只占少数。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上很多其他病因引起的慢性咳嗽患者常被误诊为ChB。

(二)支气管扩张症

由于慢性炎症引起气道壁破坏,导致非可逆性支气管扩张和管腔变形,主要病变部位为亚段支气管。临床表现为咳嗽、咳脓痰甚至咯血。典型病史者诊断并不困难,无典型病史的轻度支气管扩张症则容易误诊。X线胸片改变(如卷发样)对诊断有提示作用,怀疑支气管扩张症时,最佳诊断方法为胸部高分辨率CT。

(三)变应性咳嗽(AC)

1.定义:临床上某些慢性咳嗽患者,具有一些特应症的因素,抗组胺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不能诊断为哮喘、变应性鼻炎或EB,将此类咳嗽定义为AC。其与变应性咽喉炎、EB、感冒后咳嗽的关系及异同有待进一步明确。

2.临床表现:刺激性干咳,多为阵发性,白天或夜间咳嗽,油烟、灰尘、冷空气、讲话等容易诱发咳嗽,常伴有咽喉发痒。通气功能正常,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嗜酸粒细胞比例不高。

3.诊断标准:目前尚无公认的标准,以下标准供参考。

(1)慢性咳嗽。

(2)肺通气功能正常,气道高反应性检测阴性。

(3)具有下列指征之一:①过敏物质接触史;②SPT阳性;③血清总IgE或特异性IgE增高;④咳嗽敏感性增高。

(4)排除CV A、EB、PNDs等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5)抗组胺药物和(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花全开,意味着就要开始凋谢;月全圆,就代表着要开始残缺。人也是一样,到达巅峰之后,接着就是不可避免地要走下坡路。

一生很短,不必追求太多;心房很小,不必装的太满。

“三七开”就是生活的最高境界。

人生三分选择,七分放下

生老病死,爱恨离别,求之不得,人生有许多事情,往往是让人无能为力的。

选择是智者对放弃的诠释,只有量力而行,善于抉择才会拥有更辉煌的成功;放下是智者面对生活的明智选择,只有懂得放下,善于取舍才能事事如鱼得水。

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

火车马上就要开动了,一个人慌张跑过来,却在上车时被门挤掉了一只鞋。

这时火车开动了,这个人立马脱下另一只鞋,用力扔向第一只鞋子掉落的地方。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

“已经丢掉的鞋子,何必再去留念呢?还不如给捡到的人一双鞋呢。”

人生在世,不过两词:拿得起,放得下。很多人往往只做到了“拿得起”,却忽视了更重要的“放得下”.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人生路上不可避免要有所选择,有所放下。

当你为了做出选择而必须放弃一些东西时,请记住,好好享受自己选择的,迅速忘掉自己舍弃的。因为选择后的纠结没有任何作用.

2017

3

若是论逆商,三国时期的刘备必然榜上有名。

他先后投靠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寄人篱下,屡战屡败,依然手无寸土,流离四方。

他白手起家,二十多年风雨,受过多少辱,忍过多少耻,或许连他自己也记不清。

可是不管处在什么位置,遭遇多少失败,刘备从不气馁。

刘备的一生,便是三分得意,七分失意。

人生本就是一道未解的选择题,有得意,有失意,从不圆满,也不全是遗憾。

有苦,自我释放;有乐,欣然品尝。人生的路,悲喜都要走,不骄不躁,不气不馁只有经历了,才是完整的人生。

不去强求完美,做真实的自我,让人性回归到本真的状态;不苛求自己,不委屈自己,努力不懈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快乐就在身边。如此,足以。

人生三分选择,七分放下。学会选择,舍得放下,才有空间拥有更多的美好。

处世三分糊涂,七分清醒。糊涂做人,清醒做事,不为琐事烦扰,才能活得逍遥自在。

成败三分做事,七分做人。要做事,先做人,你怎样做人,决定着你做事的成败

生活三分得意,七分失意。人生就是起起落落,只有经历了,才是完整的人生。

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

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儿童咳嗽病因诊断与治疗水平,促进儿科临床实践标准化,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组、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E)中国中心联合发起,共同制订“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指南制订委员会将按照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的方法与步骤,组建多学科团队,采用GRADE方法,制订基于循证证据的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计划书主要报告制订该指南的意义、目的、指南制订委员会成员、临床问题收集与优选、证据获取、评价和综合以及推荐意见的产生等。 咳嗽是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引起儿童咳嗽的病因复杂且有重叠性,不同年龄儿童的咳嗽病因构成存在差异,给临床诊疗带来一定困难。 制订高质量的指南不仅是提高医疗服务整体水平的重要手段,而且可以降低医疗成本和患者负担,进而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2006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制订了第一部“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儿童慢性咳嗽指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分别于2008年和2013年制订了两版“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近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及欧洲呼吸协会对儿童慢性咳嗽指南进行了更新。虽然上述指

南促进了儿童咳嗽的合理诊疗,但国际指南通常没有纳入以中文发表的研究,缺乏来自中文的文献证据。“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发表以来,关于儿童咳嗽病因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证据不断涌现。因此,根据涉及广大儿科医师关注的咳嗽相关临床问题,基于当前可获得的最佳证据,明确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充分考虑患者意愿及价值观,扩大了之前慢性咳嗽指南关注的领域,制订“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 一、指南制订方法 指南的制订严格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和美国医学研究所最新指南定义,符合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Ⅱ的要求。按照指南制订清单2.0 版和卫生保健实践指南的报告条目(reporting items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in healthcare,RIGHT)制作指南实施方案和指南全文。 1.指南的发起单位: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组、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中国中心联合发起,由GRADE中国中心、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提供方法学支持。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解读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可以是许多不同疾病的表现,如感冒、流感、哮喘、肺炎等。对于患者来说,咳嗽可能会引起不适和困扰,因 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咳嗽至关重要。为了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 治疗咳嗽,国内外专家们对咳嗽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指南和标准。本文将结合2021年最新的指南,对咳嗽的诊断和治疗进行解读。 一、咳嗽的定义及分类 1. 咳嗽的定义 咳嗽是在呼吸道受刺激时,由呼吸肌肉快速收缩产生的一种自发性反 射性动作。咳嗽可以帮助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异物,是一种机体 的自我保护反应。 2. 咳嗽的分类 根据咳嗽的病程和性质,可以将咳嗽分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两大类。急性咳嗽通常由感染性疾病引起,持续时间不超过3周;慢性咳嗽持 续时间超过8周,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疾病。 二、咳嗽的诊断流程 1. 详细病史询问

医生应该对患者的咳嗽症状进行详细的了解,包括咳嗽的起病时间、 性质(干咳、咳痰、咳血等)、伴随症状(发热、咳痰、呼吸困难等)等。还需要了解患者的个人史、家族史和工作生活史等。 2. 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仔细的体格检查,可以观察到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音、肺 部听诊、心音及其他相关体征,帮助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类型。 3.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对于明确病因、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非常重要。常用的辅助 检查包括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CT检查、痰培养和病原学检查等。 三、咳嗽的治疗原则 1. 对症治疗 对急性咳嗽可以采取镇咳、祛痰、抗炎等对症治疗措施。而对于慢性 咳嗽,应根据不同病因进行定位治疗。 2. 病因治疗 根据咳嗽的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是根治咳嗽的关键。对于合并湿疹性 皮肤炎的患者,首先要控制好湿疹性皮肤炎,才能治疗咳嗽。对于合 并喉咽部感染的患者,应当积极治疗喉咽部感染。

咳嗽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咳嗽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一、概述 (一)定义与分类 咳嗽是机体的重要防御性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影响。不论是在呼吸专科门诊还是在社区门诊,咳嗽均是最常见的求诊症状。在社区人群中,慢性咳嗽患病率大约为10%,在国内呼吸专科门诊中慢性咳嗽患者可占三分之一甚至更高[1,2,3,4]。国内慢性咳嗽患者以30~40岁年龄段最多,男女比例接近。 按病程划分,咳嗽可分为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8周)和慢性咳嗽(>8周),按性质又可分为干咳与湿咳(每天痰量>10 ml)。临床常根据X线胸片检查有无异常将慢性咳嗽分为两类:一类为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另一类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即传统概念的慢性咳嗽。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急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为普通感冒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等原有疾病的加重也可导致急性咳嗽。此外,环境因素或职业因素暴露越来越多地成为急性咳嗽的原因。 亚急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后咳嗽(PIC),其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等。 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众多,常见病因包括CVA、UACS、EB、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和变应性咳嗽(AC),上述病因约占慢性咳嗽病因的70%~95%[5,6]。国内的多中心调查显示,CVA占比最高,达32.6%,随后分别是UACS及EB[7]。近年研究提示,随着生活方式等改变,我国GERC的比例有上升趋势[8]。慢性咳嗽的一些其他病因还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气管-支气管结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性咳嗽、支气管肺癌和心理性咳嗽等。少见和罕见咳嗽病因所占比例很少,但涉及病因繁多,相当部分属于肺外疾病,临床诊断比较困难。 多数慢性咳嗽患者可获明确诊断,并在针对性治疗后治愈或缓解。然而,有一部分慢性咳嗽患者即使进行了全面检查、治疗之后,病因仍无法明确,称之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或特发性咳嗽。此类患者

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与实践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修订介绍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赖克方 咳嗽是内科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病因复杂,极易被误诊误治。特别是胸部影像学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更令临床医师倍感困惑。随着人们对咳嗽的关注,我国近年来开展了有关咳嗽病因诊治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结果。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急、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加强咳嗽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参考国内、外有关咳嗽的临床研究结果,于2005年共同制定了《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2005年版指南对临床实践起到了良好指导作用,实施三年来也收到众多专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本指南,加入国内外咳嗽领域研究最新进展,2008年哮喘学组对其进行了修订,并将于2009年颁布。主要修订意见如下:2009版指南由2005年版的7个专题及附件扩充为9个专题及附件。新增了亚急性(病程3~8周)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慢性咳嗽的经验治疗两个专题以及咳嗽的定义、祛痰治疗2部分内容,并在附件中增补了“咳嗽程度与疗效的评估”内容。下面对这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咳嗽的定义和分类 中国指南的病因部分,包括定义、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具体)、治疗。国内考虑到临床的应用,所以不包括发病机制这方面。 咳嗽的定义:是机体的防御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 咳嗽的分类:

按时间分类:急性 <3 周;亚急性 3-8周;慢性≧8周 09年版本,在时间分类上除了慢性变成了>8周,而且为了有利于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增加了按性质分类:干咳和湿咳。 二、病史与辅助检查 1、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2、相关辅助检查:(1)诱导痰检查(2)影像学检查(3)肺功能检查(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5)24h食管pH值监测:不能检测非酸性反流,非酸性反流需采用食管腔内阻抗或胆红素监测。(6)咳嗽敏感性检查(7)其它 三、急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 普通感冒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鼻部相关症状,如流涕、打喷嚏、鼻塞和鼻后滴流感,咽喉刺激感或不适,伴或不伴发热。 普通感冒的治疗原则: 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一般无需用抗菌药物。(1)减充血剂:盐酸伪麻黄麻碱(30-60mg/次,tid)等。(2)退热药物:解热镇痛药类。(3)抗过敏药:第一代抗组胺药,如马来酸氯苯那敏(2~4mg/次,tid)等。(4)镇咳药物:咳嗽剧烈者,必要时可使用中枢性或外周性镇咳药、中成药等。

咳嗽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

咳嗽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发布 2019-05-13 来源:医脉通 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慢性咳嗽 评论(0人参与)一、概述 在内科门诊,咳嗽是最常见的求诊症状。按病程咳嗽可分为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8周)和慢性咳嗽(>8周),按性质又可分为干咳与湿咳(每天痰量>10 ml)。根据X线胸片检查结果可将慢性咳嗽分为两类:一类为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另一类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即传统概念的慢性咳嗽。 二、病因学分析 病因急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为普通感冒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其次为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等原有疾病的加重,或者为环境因素或职业因素暴露。 亚急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后咳嗽(PIC),其次为慢性咳嗽的亚急性阶段,少部分为迁延性感染性咳嗽。 慢性咳嗽常见病因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和变应性咳嗽(AC),共占慢性咳嗽病因的70%~95%。 其他病因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气管-支气管结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性咳嗽、支气管肺癌和心理性咳嗽等。少见和罕见咳嗽病因所占比例很少,但涉及病因繁多。少部分慢性咳嗽患者即使经全面检查和治疗,病因仍无法明确,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或特发性咳嗽,近年来亦称之为"咳嗽高敏综合征"。 三、诊断方法与原则 (一)病史询问咳嗽的持续时间、时相、性质、音色以及诱发或加重因素、体位影响、伴随症状等,了解痰液量、颜色及性状等和有无吸烟史、职业或环境刺激暴露史、服用ACEI类药物或其他药物史等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特殊职业接触史应注意职业性咳嗽的可能。病史询问可大致明确咳嗽的分类和性质,便于病因探查。结合咳嗽特点和伴随症状等可为慢性咳嗽病因诊断提供线索。 (二)查体包括体型、鼻、咽、喉、气管、肺部等,如气管的位置、颈静脉充盈、咽喉鼻腔情况,双肺呼吸音及有无哮鸣音、湿啰音和爆裂音等。也要注意是否存在心界扩大、早搏、瓣膜区器质性杂音等心脏体征。多数慢性咳嗽患者无异常体征。 (三)辅助检查

慢性咳嗽诊治指南(最新版)

慢性咳嗽诊治指南(最新版) 近日,___发布了最新的《成人及儿童慢性咳嗽诊治指南》。这份指南是在15年前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由来自欧、美、中、韩等国家的学者代表组成的___共同完成。指南提炼 出了8个关键临床问题,包括2个诊断性问题和6个治疗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意见。 根据新版ERS咳嗽指南,慢性咳嗽的定义为:成人咳嗽 3个月或近期8周,儿童咳嗽4周。慢性咳嗽是由各种刺激通 过传入神经引起的迷走神经反射所致,与咳嗽相关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喉、咽、气道、肺、食管、耳。据荟萃分析估计,全球普通成年人慢性咳嗽的患病率为10%,且随龄增长,女性 更常见。 在评估慢性咳嗽对患者影响的问题上,新版ERS咳嗽指 南推荐采用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咳嗽特异性的问卷和VAS (10分制)。

对于胸片和体检正常的慢性咳嗽患者,不建议进行常规的胸部CT扫描。虽然在胸片无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中,胸部 CT有6.5%到58%的患者存在异常表现,但CT影像学表现与 咳嗽因果关系不明,且CT存在潜在的辐射风险,特别是对儿 童和女性等易感人群。 进一步识别慢性咳嗽的特性可以从哮喘与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反流与动力障碍、儿童慢性咳嗽等方面入手。在预测慢性咳嗽患者对抗炎治疗的反应时,有必要寻找简便、实用的指标,但目前仍缺乏高质量的证据。 一项针对成年非吸烟慢性咳嗽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基线FeNO水平(大于30ppb或低于20ppb)不能预测抗白三 烯的反应。对于基线FeNO水平低者,对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治疗反应差,且一些观察性研究也未得到一致结论。 治疗慢性咳嗽的方法包括抗哮喘药物、抗酸药物、促动力药物、神经调节剂和非药物治疗如理疗与发音调节疗法。针对儿童湿咳的抗生素治疗也是一种选择。

咳嗽基本诊疗指南(完整版)

咳嗽基本诊疗指南(完整版)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是由于感冒、过敏、支气管炎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本文将为您提供咳嗽的基本诊疗指南,以帮助您更好地应对咳嗽问题。 检查和诊断 1. 听诊:医生会使用听诊器来检查咳嗽声音,并观察呼吸道有无异常音。 2. 胸部X光检查:可帮助医生检查肺部是否有异常。 3. 咳嗽试验:咳嗽试验可以帮助确定咳嗽的原因,例如支气管收缩试验可检测哮喘。 咳嗽的常见治疗方法 以下是针对不同类型咳嗽的治疗方法:

1. 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 - 休息:多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减轻咳嗽。 - 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有助于稀释痰液,减轻咳嗽。 - 服用非处方药:可以使用非处方药,如退烧药、止咳药缓解症状。 2. 过敏引起的咳嗽: - 避免过敏原:如有过敏原致咳嗽,应注意避免接触或采取预防措施。 - 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可以减轻咳嗽和过敏症状。 - 局部抗过敏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可以使用局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3. 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

- 抗生素治疗:如果咳嗽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 - 支持性治疗:保持水分摄入量充足,使用止咳药物和退烧药缓解症状。 - 物理治疗:如有需要,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物理治疗,如胸部按摩和呼吸训练。 何时就医? 以下情况下应寻求医生的帮助: - 咳嗽持续时间超过两周。 - 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出血性痰液等严重症状。 - 伴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 婴幼儿和老年人出现咳嗽症状。 - 咳嗽对生活有明显影响。 请注意,以上仅为咳嗽的基本诊疗指南,并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若有咳嗽问题,请咨询医生以获取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参考资料:

咳嗽中医诊疗指南

咳嗽中医诊疗指南 1 概述 咳嗽是因邪犯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的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病症..它既是一个症状;又可是独立的一种疾病..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称为咳嗽..临床上多痰、声并见;故以咳嗽并称..咳嗽之名始见于黄帝内经;并以脏腑命名;分为肺咳、肝咳、心咳、脾咳等;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除五脏咳外;尚有风咳、寒咳、胆咳、厥阴咳等..明代朱棣普济方·咳嗽门·诸咳嗽则分热嗽、冷嗽、肺气嗽和饮气嗽四种;后张介宾执简驭繁;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随着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咳嗽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人民健 康..近年来对咳嗽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认识上不断深入;丰富了咳嗽证治内容..咳嗽的病因已不局限于外感与内伤;目前更重视环境因素及鼻、咽喉疾病所致咳嗽..病理机制也有所创新;重视风邪犯肺、邪热结咽、胃气上逆、肝火犯肺、诸脏先伤后传于肺和外感内伤互为因果等..尤其在“风咳”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现代医学认为咳嗽是机体的防御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咳嗽按时间通常分为3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时间在3周以内;亚急性咳嗽为3~8周;慢性咳嗽超过8周..急性咳嗽常见原因包括普通感冒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亚急性咳嗽常见原因包括感染后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和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上述咳嗽均可参考本专

家共识治疗.. 2 诊断与鉴别诊断 2.1 诊断要点 咳而有声;咯痰或无痰;由外感引发者;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等表证;由外感反复发作或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引发者;多病程较长;可伴喘及其他脏腑失调的症状.. 2.2 鉴别诊断 2.2.1 肺胀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迁延而致;除咳嗽症状外;并有胸部膨满;喘咳上气;烦躁心慌;甚则肢体浮肿;面色晦暗..病机为肺脾肾功能失调;痰浊、水饮与瘀血互结..病情缠绵;经久难愈.. 2.2.2 肺痈以咳吐大量腥臭脓血痰为特征;多伴有咳嗽、胸痛、发热等症..病机为热壅血瘀、蕴毒化脓而成痈..根据病变病理演变过程;可分为初期、成痈期、溃脓期和恢复期.. 2.2.3 肺痨以干咳;或痰中带血、或咯血痰为特征;常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其发病是由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痨虫侵肺所致.. 2.2.4 肺癌咳嗽持续、顽固不愈;反复咯血痰;或不明原因的胸痛、气急、发热;伴消瘦、乏力等..其病机为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气虚弱;外邪入侵;痰、湿、气、瘀、毒等搏结日久;积渐而成.. 3 病因病机 咳嗽通常分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类;外感咳嗽为外感六淫、疫疠时邪及环境因素所致;内伤咳嗽为饮食、情志、他脏疾患等内生病邪引起..内伤咳嗽又多因外感等迁延不愈、脏腑功能失调;表现为咳嗽反复发作;病势缠绵..目前临床

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

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 (2021版) 本指南采用了循证医学的方法,结合专家共识,制订了19个问题的推荐意见。评估证据质量和推荐分级使用了GRADE系统。同时,还考虑了患儿及家长的意愿和价值观,综合评估了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可及性和成本效益等因素。本指南的制订历时1年,旨在提高我国儿童咳嗽的诊治和研究水平。 二、儿童咳嗽的病因和现状: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超过75%的患儿每年因咳嗽就诊次数超过5次,14%的患儿就诊次数甚至超过15次。儿童咳嗽的病因与成人不尽相同,可供选用的药物和干预措施又有限。虽然多部指南对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与合理治疗做出了相关推荐,但匮乏基于循证方法制订的指南,更缺少来自中国的证据。 三、本指南的特点和意义:本指南是首次以儿童咳嗽症状为主线,制订了19个问题的推荐意见,包括但不局限于慢性咳嗽这一关注点。本指南采用了循证医学的方法,结合专家共

识,使用GRADE系统评估证据质量和推荐分级。同时,还考虑了患儿及家长的意愿和价值观,综合评估了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可及性和成本效益等因素。本指南的制订旨在提高我国儿童咳嗽的诊治和研究水平,为儿科医生规范诊断与治疗儿童咳嗽提供循证推荐意见。 本指南严格遵循世界卫生组织和XXX的临床实践指南定义,采用GRADE方法对证据质量及推荐意见进行分级。同时,按照卫生保健实践指南的报告条目进行报告。本指南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进行前瞻性注册。指南计划书将在2021年 中华儿科杂志第1期刊出。通过临床问题遴选、证据检索评价、2轮德尔菲调研和2轮面对面讨论达成共识,最终形成指南推 荐意见并提交学会外审。经批准、发布和发表后,本指南将按计划传播、实施、评价并定期更新。 本指南适用于接诊儿童患者的各医疗机构,使用人群是临床儿科医师、呼吸专科医师、全科医师、临床药师和护师。指南的目标人群是因咳嗽而就诊的患儿。 儿童咳嗽可按照咳嗽持续时间分为急性咳嗽、迁延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根据有无痰,可将咳嗽分为干性咳嗽和湿性咳嗽。

《咳嗽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_2018)》要点

《咳嗽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要点 一、概述 在内科门诊,咳嗽是最常见的求诊症状,对患者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有负而影响,需要规范诊治。 按病程咳嗽可分为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8周)和慢性咳嗽(〉8周),按性质又可分为干咳与湿咳(每天痰量>10ml)o 根据X线胸片检査结果可将慢性咳嗽分为两类:一类为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另一类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即传统概念的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在社区人群中患病率约10%,可占国内呼吸专科门诊量三分之一左右,30〜40岁年龄段最多,男女比例接近。 二、病因学分析 (一)病因 急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为普通感冒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其次 为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等原有疾病的加重,或者为环境因素或职业因素暴露。 亚急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后咳嗽(PIC),其次为慢性咳 嗽的亚急性阶段,少部分为迁延性感染性咳嗽。 慢性咳嗽常见病因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上气道咳嗽综合

征(UACS)、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和变应性咳嗽(AC),共占慢性咳嗽病因的70%〜95%o国内以CVA最常见,占慢性咳嗽病因的32. 6%,其次为UACS和EB, 而GERC近年有增多趋势。其他病因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气管-支气管结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性咳嗽、支气管肺癌和心理性咳嗽等。少见和罕见咳嗽病因所占比例很少,但涉及病因繁多。 少部分慢性咳嗽患者即使经全而检查和治疗,病因仍无法明确,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或特发性咳嗽,近年来亦称之为“咳嗽高敏综合征。 (二)病理生理机制 由于咳嗽反射传人神经分布较广,因此除呼吸系统疾病外,消化、心血管、耳鼻喉等系统的疾患也可引起慢性咳嗽。 三、诊断方法与原则 (一)病史 (二)查体 (三)辅助检查 1.X线胸片: 2.外周血常规: 3.气道可逆性检查: 4.肺功能检查 5 .诱导痰细胞学检查: 6•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最新版】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一般信息: 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根据病程的长短,儿童咳嗽分为急性咳嗽(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咳嗽(病程在2~4周)和慢性咳嗽(病程超过4周)。儿童慢性咳嗽的定义与成人不同(成人病程大于8周定义为慢性咳嗽),引起的病因与成人也不尽相同,且随不同年龄段而有所变化。慢性咳嗽可以分为特异性咳嗽(specific cough)和非特异性咳嗽(non-specificcough),前者指咳嗽伴有能够提示特异性病因的其他症状或体征,即咳嗽是这些诊断明确的疾病症状之一;后者则指咳嗽为主要或惟一表现,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慢性咳嗽病因的临床诊断是一个过程,“非特异”表明找不到咳嗽可归属的疾病,而这种“找不到”很可能是暂时的。特异性咳嗽的鉴别诊断过程往往在非特异性咳嗽之中,而非特异性咳嗽中必然混杂有不典型的特异性咳嗽。因此,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具有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不能完全遵循成人指南。 2008年,“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多中心研究”(以下简称“构成比研究”)课题获得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慢性呼吸道疾病科研专项基金的资助,该研究涉及全国1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共29所医院,自2009年5月始历时近2 年,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前

瞻性地纳入4 582例(合格病例4 529例)慢性咳嗽患儿,并进行3个月随访观察。“构成比研究”的总结报告及相关述评刊登在2012年《中华儿科杂志》第2期,其揭示引起中国儿宣陧性咳嗽的前3位病因是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和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明确提出多病因的重要性、病因的重叠性和病因未明的现实性。“构成比研究”导出的新观点和结论,再综合近年最新的相关文献资料,促成我们更新并推出《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 主要表现: [儿童慢性咳嗽的定义] 咳嗽为主要或惟一的临床表现,病程>4周、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者。 [病因] 1.不同年龄儿童慢性咳嗽常见病因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重点内容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重点内容 近年来,咳嗽的诊断、治疗与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为及时反映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组织了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反流外科、耳鼻咽喉科、儿科、中医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对中国《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重新进行了修订。对原有的证据等级、推荐强度进行了审核与更新,新增、删除了部分推荐意见。指南的基本结构保持不变,主要内容包括咳嗽的定义、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咳嗽的诊断、评估与检查,急性、亚急性、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咳嗽的经验性治疗与对症治疗等。 咳嗽诊断原则与流程 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的诊断流程分别参见附件1、2、3。

附件1 急性咳嗽病因诊断流程附件2 亚急性咳嗽病因诊断流程附件3 慢性咳嗽病因诊断流程

注:(1)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FeNO:呼出气一氧化氮;UACS:上气道咳嗽综合征;PNDS:鼻后滴流综合征;CVA:咳嗽变异性哮喘;EB: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纤支镜:纤维支气管镜;SPT:变应原皮试;IgE:免疫球蛋白E;GERC:胃食管反流性咳嗽;AC:变应性咳嗽。(2)虚线表示,对于经济条件受限或普通基层医院的患者,可根据病史和咳嗽相关症状,进行经验性治疗。如果经验治疗无效,则应及时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检查诊断,以免延误病情。(3)aPEF周平均变异率>10%,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亦可作为诊断标准。其他:包括少见与罕见病因慢性咳嗽、不明原因慢性咳嗽、难治性慢性咳嗽等。 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重视病史,包括耳鼻咽喉和消化系统疾病病史、职业和环境因素暴露史、吸烟史、用药史。(2)根据病史选择有关检查,由简单到复杂。EB、CVA是慢性咳嗽的最常见病因,约占国内慢性咳嗽病因的50%,因此建议将肺通气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作为慢性咳嗽的一线检查。建议将FeNO检测作为气道炎症检查的初筛手段。食管反流监测、支气管镜、鼻咽镜等检查,建议列为二线检查。(3)先考虑常见病,后考虑少见病。慢性咳嗽患者应首先考虑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CVA、EB、GERC、AC等常见病因的可能。(4)诊断和治疗应同步或顺序进行。如检查条件不具备时,可以根据临床特征进行诊断性治疗,并根据治疗反应确定咳嗽病因,治疗无效时再选择有关检查。如有典型的鼻炎、鼻窦炎症状或鼻后滴流症状、体征,可先按UACS进行治疗。如有典型胃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 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 一,咳嗽的分类和原因 咳嗽通常按时间分为 3 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时间<3周,亚急性咳嗽3~8周,慢性咳嗽≥8 周。 1. 急性咳嗽:普通感冒是急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其他病因包括急性支气管炎,急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 等。 2. 亚急性咳嗽:最常见原因是感冒后咳嗽(又称感染后咳嗽),细菌性鼻窦炎,哮喘等。 3. 慢性咳嗽:慢性咳嗽原因较多,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初查X 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另一类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或惟一症状者,即通常所说的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为:咳嗽变异型哮喘(CVA)鼻, 后滴流综合征(PNDs)嗜, 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这, 些原因占了呼吸内科门诊慢性咳嗽比例的70%~95%其. 他病因较少见,但涉及面广,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内膜结核,变应性咳嗽(AC),心理性咳嗽等。 二,病史与辅助检查 1. 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仔细询问病史对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能缩小慢性咳嗽的诊断范围,得出初步诊断进行治疗或根据现病史提供的线

索选择有关检查。 注意咳嗽性质,音色,节律和咳嗽时间,诱发或加重因素,体位影响,伴随症状等.了解咳痰的数量,颜色,气味及性状对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痰量较多,咳脓性痰者应首先考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查体闻及呼气期哮鸣音时提示哮喘的诊断,如闻及吸气性哮鸣音,要警惕中心性肺癌或支气管内膜结核。 2. 相关辅助检查: (1) 诱导痰检查:最早用于支气管肺癌的诊断,通过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可使癌细胞检查阳性率显著增高,甚至是一些早期肺癌的惟一诊断方法。细胞学检查嗜酸粒细胞增高是诊断EB 的主要指标。常采用超声雾化吸人高渗盐水的方法进行痰液的诱导(方法见附件1)。 (2) 影像学检查:X 线胸片能确定肺部病变的部位,范围与形态,甚至可确定其性质,得出初步诊断,指导经验性治疗和相关性检查。建议将X 线胸片作为慢性咳嗽的常规检查,如发现器质性病变,根据病变特征选择相关检查。X 线胸片若无明显病变,则按慢性咳嗽诊断程序进行检查(见慢性咳嗽诊断程序)。胸部CT 检查有助于发现纵隔前,后肺部病变,肺内小结节, 纵隔肿大淋巴结及边缘肺野内较小的肿物。高分辨率CT 有助于诊断早期间质性肺疾病和非典型支气管扩张。 (3) 肺功能检查:通气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可帮助诊断和鉴别气道阻塞性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大气道肿瘤等。常规肺功能正常,可通过激发试验诊断CVA。 (4)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可有效诊断气管腔内的病变,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要点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要点 咳嗽是呼吸专科门诊和社区门诊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在国内专科门诊中,慢性咳嗽患者占三分之一以上。咳嗽病因复杂且涉及面广,诊断不易明确,很多患者常反复进行各种检查或者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和镇咳药物,收效甚微并产生诸多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卫生经济负。 一、指南制订方法学 二、咳嗽的定义、分类与流行病学 咳嗽是机体的防御性神经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成人咳嗽通常按时间分为3类: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8周)和慢性咳嗽(>8周)。咳嗽按性质又可分为干咳与湿咳,建议以每天痰量>10 ml作为湿咳的标准。不同类型的咳嗽具有不同的病因分布特点。 由于环境以及遗传因素的差异,不同国家地区的慢性咳嗽患病率不尽相同。频繁剧烈的咳嗽,特别是慢性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咳嗽对患者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三、发病机制

咳嗽高敏感性是慢性咳嗽重要的临床与病理生理学特征,其机制与瞬时受体电位(TRP)通路如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以及瞬时受体电位锚蛋白亚型1(TRPA1)激活、气道炎症、神经通路及咳嗽中枢的易化有关。 四、病史与实验室检查 1. 询问病史: 2. 体格检查: 3. 诊断检查: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诱导痰细胞学检查、肺通气功能和气道反应性检查、FeNO检测、食管反流监测、变应原检测等。 (1)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为慢性咳嗽的常规检查,如发现明显病变,根据病变特征进一步选择相关检查。X线胸片如无明显病变,则按慢性咳嗽诊断流程进行检查。对于初诊慢性咳嗽患者,不建议将胸部CT检查作为首选检查(2C)。对于既往检查仍无法明确病因,或针对常见病因治疗无效,或怀疑支气管扩张、肺癌或异物等少见病因的慢性咳嗽患者,建议进行胸部CT检查(2C)。 (2)肺功能检查:肺通气功能检查及支气管激发试验对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条件者应作为慢性咳嗽诊治的首选检测项目。

《肺部手术后慢性咳嗽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概要

《肺部手术后慢性咳嗽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概要概述 近年来,肺部手术数量逐年增加,术后咳嗽患者也逐渐增多。肺部手术后慢性咳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手术效果,已成为临床医生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之一。但目前我国尚没有肺部手术后慢性咳嗽诊疗指南及共识,且无标准统一的治疗方法。因此,制定本共识旨在提高肺部手术后慢性咳嗽治疗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以提高肺部手术后慢性咳嗽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指南重点推荐意见进行解读。 肺部手术后慢性咳嗽的定义及机制 肺部手术后咳嗽定义:排除鼻后滴漏综合征、支气管哮喘、口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外,因肺部手术后持续时间≥2周的干咳,并且胸部X线片无明显异常。 肺切除术后咳嗽的发生可能与气管的过度刺激及咳嗽神经元通路受损有关。主要机制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刺激:咳嗽感受器为分布在气管、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基底 层和细胞之间的感觉神经末梢,肺部手术后的手术瘢痕、气道内缝合线等异物对支气管的刺激可能导致术后咳嗽发生。 2.手术后肺部感染:肺部手术后可能由于肺部炎症,气道阻塞及分 泌物引流不畅导致患者发热及呼吸困难从而引起术后咳嗽。3.手术中对神经的破坏可能导致咳嗽神经元通路受损,使患者术后

发生咳嗽。 推荐意见1: 肺部手术后1 周左右出现咳嗽症状应尽早干预,避免发展为慢性咳嗽,影响生活质量(2A)。 肺部手术后慢性咳嗽的评估 推荐意见2: 肺部手术后咳嗽的强度评估推荐视觉模拟量表及数字评定量表评分(1A)。肺部手术后咳嗽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建议使用中文版莱切斯特咳嗽问卷(1A)。 相关定义: 视觉模拟量表:由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在标记0~10 cm的直线上标记相应刻度以表示咳嗽的程度,也可以采用0~100 mm标记。数字评定量表:因肺部手术后咳嗽患者往往同时存在如疼痛等需要支持治疗的其他症状,故评分量表中数字评定量表更易被广泛使用。中文版莱切斯特咳嗽问卷(LCQ-MC):LCQ-MC 具有简明、便于使用的特点,常用于肺部手术后患者的评估。LCQ-MC 包括3 个维度,即生理维度、心理维度和社会维度,共19 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7 级评分法,总分为各维度平均分之和,为3~21 分。问卷得分越高,说明受咳嗽影响越小,生活质量越高。LCQ-MC 被证实有很好的可靠性、可重复性和灵敏度。 肺部手术后慢性咳嗽的危险因素

中国咳嗽诊治指南(一)

中国咳嗽诊治指南(一) 中国咳嗽诊治指南是针对目前中国咳嗽症状的表现和治疗方法所制定 出来的指南。咳嗽是比较常见的症状,如何科学明确咳嗽的病因,合 理选择药物是保障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下面,我们将从诊断、分类 及治疗等方面详细介绍中国咳嗽诊治指南。 一、诊断 中国咳嗽诊治指南指出,正确的诊断是咳嗽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该指南主要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确定咳嗽病因。病史应包括病程、咳嗽的类型、时间和频率、伴随的症状(如咳痰, 胸痛,呼吸困难等)、有无流行病学史等等。体格检查则需要探查肺、心脏、鼻咽、喉等部位是否异常。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胸 部X线、肺功能、支气管扩张试验等检查。 二、分类 中国咳嗽诊治指南针对不同的咳嗽病因进行了分类。 (一)咳嗽性质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咳嗽。 (二)咳嗽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感染性咳嗽可分为上呼 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结核等。非感染性咳嗽可分为过敏性疾病、气道过敏、气管-支气管扩张、肺结节病、心源性咳嗽、肝脏病性 咳嗽等。 三、治疗

(一)急性咳嗽病因存在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上呼吸道感染可 使用抗生素、退热药等治疗;支气管炎可使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黏液溶解剂等治疗。 (二)长期使用口腔、鼻腔及气管支气管黏膜保湿及清洗剂,如甘草 酸二钾口服溶液、盐水漱口等,可改善慢性咳嗽的症状。 (三)过敏性疾病引起的咳嗽应考虑避免接触过敏原,并应用抗过敏 药物。 (四)对于心源性咳嗽,治疗应以治疗心脏病为主,强心剂、利尿剂 等药物可有助于缓解症状。 总之,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正确、科学的诊断非常重要,而中国 咳嗽诊治指南提供了较为完善的诊断、分类及治疗方案供临床医生参考,有利于提高咳嗽的诊治水平,缓解患者症状。同时,病人也应该 重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营养状态及遵医嘱治疗,以便于尽快恢复 健康。

中国咳嗽诊治指南

中国咳嗽诊治指南 中国咳嗽诊治指南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临床上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特别是胸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此类患者最易被临床医生所疏忽,很多患者长期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因诊断不清而反复进行各种检查,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随着人们对咳嗽的关注,欧美国家近20年对咳嗽原因及其治疗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基本明确了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近年来先后制定了咳嗽相关的诊治指南。我国近年也开展了有关咳嗽病因诊治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结果。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急、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加强咳嗽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参考国内、外有关咳嗽的临床研究结果,共同制定了《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以期对不同类型的咳嗽进行科学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一、咳嗽的分类和原因咳嗽通常按时间分为3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 急性咳嗽时间<3周,亚急性咳嗽3~8周,慢性咳嗽≥8周。1.急性咳嗽:普通感冒是急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其他病因包括急性支气管炎、急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等。2.亚急性咳嗽:最常见原因是感冒后咳嗽(又称感染后咳嗽)、细菌性鼻窦炎、哮喘等。3. 慢性咳嗽:慢性咳嗽原因较多,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初查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另一类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或惟一症状者,即通常所说的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为:咳嗽变异型哮喘(CV A)、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这些原因占了呼吸内科门诊慢性咳嗽比例的70%~95%。其他病因较少见,但涉及面广,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内膜结核、变应性咳嗽(AC)、心理性咳嗽等。二、病史与辅助检查1.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仔细询问病史对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能缩小慢性咳嗽的诊断范围,得出初步诊断进行治疗或根据现病史提供的线索选择有关检查。注意咳嗽性质、音色、节律和咳嗽时间、诱发或加重因素、体位影响,伴随症状等。了解咳痰的数量、颜色、气味及性状对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痰量较多、咳脓性痰者应首先考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查体闻及呼气期哮鸣音时提示哮喘的诊断,如闻及吸气性哮鸣音,要警惕中心性肺癌或支气管内膜结核。2. 相关辅助检查:(1)诱导痰检查:最早用于支气管肺癌的诊断,通过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可使癌细胞检查阳性率显著增高,甚至是一些早期肺癌的惟一诊断方法。细胞学检查嗜酸粒细胞增高是诊断EB的主要指标。常采用超声雾化吸人高渗盐水的方法进行痰液的诱导(方法见附件1)。(2)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能确定肺部病变的部位、范围与形态,甚至可确定其性质,得出初步诊断,指导经验性治疗和相关性检查。建议将X线胸片作为慢性咳嗽的常规检查,如发现器质性病变,根据病变特征选择相关检查。X线胸片若无明显病变,则按慢性咳嗽诊断程序进行检查(见慢性咳嗽诊断程序)。胸部CT检查有助于发现纵隔前、后肺部病变、肺内小结节、纵隔肿大淋巴结及边缘肺野内较小的肿物。高分辨率CT有助于诊断早期间质性肺疾病和非典型支气管扩张。(3)肺功能检查:通气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可帮助诊断和鉴别气道阻塞性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大气道肿瘤等。常规肺功能正常,可通过激发试验诊断CV A。(4)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可有效诊断气管腔内的病变,如支气管肺癌、异物、内膜结核等。(5)食管24 h pH值监测:能确定有无胃-食管反流(GER),是目前诊断GERC最为有效的方法。通过动态监测食管pH值的变化,获得24 h食管pH值><4的次数、最长反流时间、食管pH值><4占监测时间的百分比等6项参数,最后以Demeester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慢性咳嗽协作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通信作者:陆权,20004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呼吸科前言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根据病程的长短,儿童咳嗽分为 急性咳嗽(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咳嗽(病程在2~4周)和慢性咳嗽(病程超过4周)。儿童慢性咳嗽的定义与成人不同(成人病程大于8周定义为慢性咳嗽),引起的病因与成人也不尽相同,且随不同年龄段而有所变化。慢性咳嗽可以分为特异性咳嗽(specific cough)和非特异性咳嗽(non—specificcough),前者指咳嗽伴有能够提示特异性病因的其他症状或体征,即咳嗽是这些诊断明确的疾病症状之一;后者则指咳嗽为主要或惟一表现,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慢性咳嗽病因的临床诊断是一个过程,“非特异”表明找不到咳嗽可归属的疾病,而这种“找不到”很可能是暂时的。特异性咳嗽的鉴别诊断过程往往在非特异性咳嗽之中,而非特异性咳嗽中必然混杂有不典型的特异性咳嗽。因此,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具有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不能完全遵循成人指南。2007年12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了《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并配以述评,该指南主要参考2006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儿童慢性咳嗽评估指南——AccP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结合当时国内儿童慢性咳嗽的研究资料和专家的观点。此后,《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又组织专题专家讨论,先后发表5篇相关解读性专论,从不同角度与层面进一步剖析2007版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08年,“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多中心研究”(以下简称“构成比研究”)课题获得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慢性呼吸道疾病科研专项基金的资助,该研究涉及全国1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共29所医院,自2009年5月始历时近2 年,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前瞻性地纳入4 582例(合格病例4 529例)慢性咳嗽患儿,并进行3个月随访观察。“构成比研究”的总结报告及相关述评刊登在2012年《中华儿科杂志》第2期,其揭示引起中国儿宣陧性咳嗽的前3位病因是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和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明确提出多病因的重要性、病因的重叠性和病因未明的现实性。“构成比研究”导出的新观点和结论,再综合近年最新的相关文献资料,促成我们更新并推出《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 本指南论述的慢性咳嗽依然侧重在非特异性咳嗽。 [指南循证证据与推荐等级] 本指南的循证医学证据水平及推荐等级见表1。 表1 儿童熳性咳嗽诊治指南的证据水平及推荐等级 证据水平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