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册历史周练试题及答案

高二下册历史周练试题及答案

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做试题卷,锻炼我们的做题能力,这样子才能够使我们的学习成绩有所提升!下面是整理的高二下册历史周练试题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高二下册历史周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 A )1、先秦经典《尚书》中多次提到“民主”:“天惟时求民主,乃达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意即“上天为民求主,天降大任于汤,使为民主”。对材料中“民主”的正确理解是:

A、“民主”是指最高统治者

B、中国的民主政治早于西方

C、成汤是民主的先行者

D、商朝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 C )2、“它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这段文字介绍的是:

A、八达岭长城

B、大运河

C、四川都江堰

D、河北赵州桥

( A )3、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齐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D )4、某学生为了记忆方便,称我国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思想家为:思想上“矛盾”,政治上“无为”。这个思想家应该是: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老子

( B )5、“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了了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

A、春秋战国

B、秦朝

C、汉代

D、唐宋时期

( C )6、秦朝建立以后,秦始皇下诏“使黔首自实田”,强调“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鼓励“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这些法令:

A、刺激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B、奠定了秦朝统一的法律基础

C、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

D、导致了阶级矛盾激化

( A )7、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极组织的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度

B、中外朝制度

B、C、刺史制度D、编户齐民制度

( C )8、秦朝“在政府组织上,赢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

权威性的规范,使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这一“规范”是指:

A、分封制

B、世袭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三公九卿制

( D )9、两汉时期实行严密的监察制度。东汉时期刺史的监察权比西汉进一步加强,突出表现在:

A、巡查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B、刺史没有固定治所

C、全国分13州,每州设一名刺史进行监察

D、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

( D )10、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一书中说:汉代中国没有与其他文明地区想隔绝,它的联系远及天涯。下列人物最早对中国文明与其他地区文明交流起了积极推动作用的是:

A、甘英

B、班超

C、王昭君

D、张骞

( B )11、《三国演义》里有位医生“以麻沸汤饮之,令病者如醉死,却用尖刀剥开其腹,以药汤洗其脏腑,病人略无疼痛”。这位医生应该是:

A、孙思邈

B、华佗

C、扁鹊

D、张仲景

( B )12、东汉时期,一书中有如下描述:“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当日之冲,

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虚。”它反映的信息是:

A、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B、对月食的最早的科学解释

C、《墨经》中记载的光学理论

D、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

高二历史周练题

高二历史专题七周练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右图是漫画《海王星的发现》,漫画中科学家的望远镜并 不是望向太空,而是对准一本书,那是因为他在这本书里 “发现”了() A.自由落体定律B.惯性定律 C.加速度定律D.万有引力定律 2.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讲道:“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其中第二朵“乌云”,尤以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紫外灾难”最为突出。为驱散这一“乌云”() A.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导出万有引力定律 C.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3.达尔文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主要是因为() A.达尔文和牛顿分别在生物学领域和物理学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B.达尔文和牛顿对科学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 C.达尔文和牛顿的学说都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 D.达尔文和牛顿的学说是一脉相承的 4.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它() A.否定了牛顿力学的原理 B.主要解释了宏观世界里不同运动状态的物质 C.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 D.修正了能量、质量互相转化的理论 5.右图是二十八集电视连续剧《穿越时空的爱恋》 的剧照,讲述一只神奇的“游梦仙枕”将两位年 轻美丽的现代女性从当代的国际大都会,带到 了明朝的朱元璋时代,两位现代女性的现代意 识强烈地抨击着戒律森严的古代宫闱……这种 题材的文学作品和影视节目盛行一时,能为这 类作品和节目提供科学依据的是() A.空间控制理论B.相对论C.基因改造工程D.量子理论 6.某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对17世纪至19世纪生物学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进行研究,搜集到以下结论,你认为符合要求的是() ①林耐对动植物分类,确定为四级②细胞学说的创立 ③巴斯德的实验为微生物学奠定了基础④早期生物进化思想出现 ⑤人猿同祖论进一步确立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7.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意义不.包括() A.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B.确立了科学的生物观 C.指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D.是生物学上一次划时代的革命

衡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七次周练 历史试题 含答案

高二历史周练二十六(含答案) 1.关于马木路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前在埃及占据统治地位②是埃及社会动乱的祸源之一③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后势力被消灭④18世纪末,马木路克实际统治了埃及,使埃及社会更加动乱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对包税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素丹在埃及的主要征税形式②获得包税权,须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③包税人可以随意向各地农民收取地租和捐税④包税地内的农民有承担赋税和服劳役的义务⑤包税权后来全都落到掌握实权的马木路克手里⑥拿破仑统治时期,废除了包税制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①②④⑤⑥ 3.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②形成了独立的民族意识③使埃及逐渐走向富强④开启了埃及近代化的进程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4.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必然性是①埃及面临着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威胁②埃及经济落后、国力衰弱、无力抵抗外来人侵③马木路克反动势力控制着埃及的国计民生④1805年,阿里被拥立为帕夏,建立了阿里政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为巩固在埃及的殖民统治,拿破仑采取的政治措施有①打击马木路克武装力量②残酷镇压人民的反抗③拉拢埃及上层为其殖民统治服务④废除包税制⑤修复灌溉系统,扩大可耕地⑥进行科学文化侵略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⑥ D.①②③ 6.穆罕默德·阿里取得政权后,埃及的形势是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危险仍存在②埃及人民要求独立自主的呼声高涨③奥斯曼素丹不愿放弃对埃及的统治④马木路克仍控制着埃及的国计民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 穆罕默德·阿里为消除马木路克和宗教长老势力的威胁而采取的最基本手段是() A.改革土地制度 B.武力 C.谈判 D.拉拢 8.阿里在抵御英法殖民侵略的过程中,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具体的表现是①创办近代工厂②改革行政制度③进行司法改革④大力发展海军⑤聘请国外专家前来讲学,选派青年到欧洲留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②④⑤ 9.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弱点是 A.引进了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B.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C.未能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 D.打击宗教长老势力 10.“过去,人们不要说跨进沙漠……如今即便穿过离尼罗河遥远的地区也平安无事。”材料主要反映了 A.在中央设立高级国务会议 B.简化了地方行政区划 C.大力压制马木路克势力 D.整顿社会治安,消灭盗匪 11.穆罕默德·阿里仿效欧洲国家改革行政制度-设立了高级国务会议和咨议会。但由其儿子担任议长,这表明 A.阿里真正认识到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的优越性 B.阿里对欧洲政治体制的认识是肤浅的 C.阿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D.其目的在于推行民主制度 12.埃及的包税制正式废除是在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周练(12)新人教版

高二历史周练十二试题 命题人:(时间88分钟,分值90分) 1.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市斯大林选区选民大会上称: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表明,“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更优越”,他还说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必然会引发这个制度的“总危机”,指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他的这段讲话() A. 反击了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 揭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根源 C. 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 D. 激化了正逐步走向尖锐的东西方矛盾 2.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时 A . 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域 B .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场 C . 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具 D . 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3.美国历史学家沃尔夫·拉弗贝在20世纪70年代说:“一部美国外交史,冷战绝非是其中 值得大书特书的光辉篇章。”可以为这一论点提供依据的首选历史事件是 A.柏林危机 B.古巴导弹危机 C.越南战争 D.中东战争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课后作业】 1.美国《地理杂志》刊发了一幅“逃兵”的照片,1961年8月13日凌晨,在柏林墙即将合 封时,一位参与围墙的东德士兵突然跃过铁丝网,投奔西德。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西德修筑柏林墙防止东德人逃入西德 B.东德修柏林墙是防止民众逃往西德 C.柏林墙是冷战的产物 D.柏林墙从修建之时起在民众心中就已倒塌 2.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 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高二下册历史周练试题及答案

高二下册历史周练试题及答案 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做试题卷,锻炼我们的做题能力,这样子才能够使我们的学习成绩有所提升!下面是整理的高二下册历史周练试题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高二下册历史周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 A )1、先秦经典《尚书》中多次提到“民主”:“天惟时求民主,乃达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意即“上天为民求主,天降大任于汤,使为民主”。对材料中“民主”的正确理解是: A、“民主”是指最高统治者 B、中国的民主政治早于西方 C、成汤是民主的先行者 D、商朝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 C )2、“它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这段文字介绍的是: A、八达岭长城 B、大运河 C、四川都江堰 D、河北赵州桥 ( A )3、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齐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D )4、某学生为了记忆方便,称我国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思想家为:思想上“矛盾”,政治上“无为”。这个思想家应该是: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老子 ( B )5、“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了了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 A、春秋战国 B、秦朝 C、汉代 D、唐宋时期 ( C )6、秦朝建立以后,秦始皇下诏“使黔首自实田”,强调“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鼓励“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这些法令: A、刺激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B、奠定了秦朝统一的法律基础 C、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 D、导致了阶级矛盾激化 ( A )7、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极组织的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度 B、中外朝制度 B、C、刺史制度D、编户齐民制度 ( C )8、秦朝“在政府组织上,赢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周练(11)新人教版

高二历史周练十一试题 命题人:(时间88分钟,分值90分) 1. 20世纪60年代,一位代表曾说:“小国管理着东河岸边的美丽建筑物(联合国总部),两个大国却管理着世界其他地方”,对此恰当的理解为 A.小国和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互相制约 B.第三世界尚不足以使大国行动受到制约 C.小国的发言权已取代了大国 D.第三世界有了发言权,但仍并未改变美苏的大国强权政治 2. 2003年,针对法?德极力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不屑地说:“那是老欧洲?”可后来拉姆斯菲尔德在访问欧洲期间,却不无自嘲地说:“那话是老拉姆斯菲尔德说的?”这充分反映了 A.美国想改变自己的霸权政策 B.美国要和欧洲大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 C.美国在经济上将受制于欧盟 D.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3. 联合国成立以来,它在防止大规模战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解决一些地区性冲突事件和重大危机中往往不被重视,起不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2006年10月9日,朝鲜不顾联合国及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公然进行了核试验,这表明 A.联合国在处理地区间问题上没有约束力 B.多极化格局下,联合国的作用有待加强 C.法西斯分子卷土重来,欲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D.朝鲜开始崛起,成为了国际格局中的又一极 4. 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由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在表达 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B.国家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C.当今世界政治显现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天下 D.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 5. 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下列表述能支撑以上观点的有 ①18世纪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②二战以后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 ③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表明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④苏联解体后形成多个力量中心使世界相对稳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市斯大林选区选民大会上称: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表明,“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更优越”,他还说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必然会引发这个制度的“总危机”,指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他的这段讲话() A. 反击了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 揭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根源 C. 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 D. 激化了正逐步走向尖锐的东西方矛盾 6.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9?11事件之后,恐怖分子又相继在印尼巴厘岛?西班牙马德里?英国伦敦?印度孟买等地制造了大规模恐怖袭击,一次次向无辜平民挥起了屠刀

2021学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3周练卷: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含解析)

周练卷: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明代火箭武器的射程可达三四百米,并出现了集束式火箭、飞弹型火箭、二级火箭和往复式火箭的雏形,如“神火飞鸦”“火龙出水”和“飞空砂筒”等。这些发明( ) ①得益于宋朝开始出现的火药②使战争进入冷热兵器并存的时代 ③说明明朝的传统科技有了新的进步④是现代火箭的鼻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该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已开始运用于军事。 答案:B 2、下图是中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设立的标志“华夏苍穹”,雕塑最上部是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仪器——司南。下列对司南以及实用指南针的解释正确的有( ) ①司南最早发明于商代②司南是利用人造磁石制成的 ③司南为以后中国发明实用指南针提供了条件④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的发展,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司南是我国战国时期发明的一种指南仪器,还不是实用的指南针。司南是利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汤勺形仪器,由其勺柄指示南方。排除①②,③④解释正确。 答案:D 3.从以下两张图片中能够得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宋朝( ) A.科技水平全面领先于世界 B.在军事中普遍使用火药武器 C.在航海中开始使用机器动力 D.科技与军事、航海相结合 解析:仅从两张图片不能得出A项的结论;从图片中看不出火药武器的普遍使用,故B项不正确;C项错在“机器动力”,从图片和史实来看,当时的航海动力仍然是人力。航海中使用桨轮船,投石车与海军战舰相结合,表明科技与军事、航海有机结合起来,故选D项。 答案:D 4.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解析:“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排除A项;造纸术出现于西汉,

高二历史下册第2课《王安石变法》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历史下册 第2课《王安石变法》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安石变法期间,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规定进士科专考() A.诗赋 B.经义和时务策 C.律令、断案 D.武学、律学 2.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先急”,他的“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发展生产 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 C.调整大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共80分)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代由于积贫积弱,社会问题很多,王安石等一部分知识分子有感于形势严重,以天下为己任,奋起而挽救危亡。 材料二王安石变法手段中有一个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以上材料均选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 (1)由于宋代积贫积弱,社会问题很多。概括指出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具体表现。(10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变法手段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在符合这一特点的许多措施中既有成功的,又有埋伏着失败隐患的。请选择两项符合上述结论的措施,并说明理由。(20分) (3)如果通过时空隧道与王安石对话,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其变法成功。(10分)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青黄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行矣。 材料二(苏辙说)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兼并之家”“豪民”主要指哪些人?(10分)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十一周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1年春季学期高二历史第十一周周测试卷一.选择题 1.王安石《周公论》载:“立善法于天下者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者则一国兴。”据此王安石变法中“善法”的出发点是()A.推动社会转型B加强中央集权C整顿官僚机构D.实现富国强兵2.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梁启超则认为王安石变法“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这两种观点() A.司马光的评价可信度更高B.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C.因主观性太强而均不可信D.体现时代对历史评价的影响3.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青苗法规定:“愿请领青苗钱者,十户为一保,约钱数多少,量人户物力,其愿请者必须有偿还能力,不得亏损官本。”由此可见,青苗法实施的主要目的是()A.救济广大流民B增加政府收入C消弭战争威胁D.恢复募兵制度4.王安石变法既有宋神宗的大力支持,但也引起了司马光等官僚地主的强烈反对。下列最令官僚集团等守旧势力不满的措施是()A.改革科举制度B.按土地多少征税 C.实行“将兵法“ D.向农民提供贷款 5.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经济上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改善人民生活的措施是()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市易法④保甲法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6.王安石认为财政困难的症结不在于官吏之多和俸禄之厚,理财应“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以此为指导,他在改革中() A.大幅缩减官员俸禄B.集中力量整顿吏治 C.拨款从事商业经营D.废除原有的募兵制 7.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以下属于其“理财”措施的是() A.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B.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 C.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D.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 8.梁启超用社会主义学说类比王安石新法措施,把王安石称为社会主义学说的先行者,他的肯定性评价为大多数人所尊奉,成为20世纪前半叶的主流观点。其主要依据可能是王安石变法()A.已经触及封建私有制B.实质上打击了地主官僚利益 C.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民众利益 9.王安石在关于风俗的论议中谈到:“……兼并之家多。富者财产满布州域,贫者困穷不免于沟壑”。造成当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 A.中央集权遭到削弱B.城市经济的发展 C.政府经济政策调整D.贫富差距的扩大

高二历史第14周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第14周试题及答案 1.战国时期在官吏组织中文武分家。如齐威王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魏惠王用惠施为相,庞涓为将;赵惠文王用南相如为相,廉颇为将。这种文武首脑的任用机制反映了 A.宗法分封制正在走向瓦解 B.行政权与军事权同等重要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萌芽(正确答案) D.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2.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 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 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正确答案) 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 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3.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广大,民族众多,推进了新的民族融合。下列关于元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叙述正确的是 A.首次设立枢密院主管军事 B.确定行省之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道、州、县 C.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正确答案)

D.设理藩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4.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权势强大(正确答案)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5.雅典城邦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陪审团规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阶层,负责解释法律、认定事实、审理案件等。而在罗马,通常由专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实践中 A.职业法官拥有审判权 B.负责司法解释的主体与罗马相同 C.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权(正确答案) D.公民陪审团维护所有人的法律权益 6.877年,法兰克王国路易二世在即位仪式上宣读誓词:“我,路易,由于上帝的慈悲和人民的选举,被设立为王”。1108年,路易六世加冕时,教士在涂油礼之前再次询问在场民众是否确认。这表明当时 A.民众选举影响王权的合法性(正确答案) B.国王已成为最高专制统治者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60分) 1、《礼记》中记载:“庶子不祭祖者,明其宗也”。在西周,只有武王才有祭祀文王的特权,周公只有在武王的统率之下,才能参加文王的祭典。材料说明() A. 周公贤能不及武王 B. 武王位于大宗地位 C. 武王权力高度集中 D. 周公对武王定期朝贡 2、《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 3、有学者指出:“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分封制( ) A. 有利于强化国家意识 B. 存在国家分裂的隐患 C. 不利于维护宗族团结 D. 益于树立周王的权威 4、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至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哪一时期?() A. 秦汉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商周时期 D. 隋唐时期 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A. 推行分封制 B. 废除行省制 C. 废除郡县制 D. 建立郡县制 6、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这说明() A. 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 B. 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 C. “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 D. 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 7、唐太宗在未登基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这反映出唐代() A. 宰相有职无权 B. 皇权至高无上 C. 三省六部制不成熟 D. 尚书省地位下降 8、“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

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高二历史2019-2020年春学期周练测试五和答案

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高二历史2020年春季学期周 测(5)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80分) 1.克利斯提尼重组雅典整个部落制度。他建构的新部落每个都包含雅典城邦的不同地区,相互散落且并不联系。每一个部落包含城市地区一区、沿海一区以及内陆一区。据此可知,克利斯提尼改革 A.反对雅典的奴隶制民主制B.利于雅典民主国家的形成 C.旨在消除部落间贫富差别D.使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2.恩格斯曾直截了当地称克利斯提尼改革后的雅典为“民主共和国”。恩格斯的观点主要源于克利斯提尼推行的 A.以财产为依据的等级制B.以地域为基础的选举制 C.为公民提供参政观剧津贴D.用陶片放逐危害民主者 3.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为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其主要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些基本原则 ①执政为民 ②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 ③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④三权分立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4.古希腊集市广场布置着一些相关的设施:突出的柱廊长厅、存放国家圣火的议会大厦、体操竞技场以及各种神庙,它们共同构成城市以及城市生活的中心,广场往往呈不规则形状,也不存在明确的标志性建筑物。这主要反映了古希腊 A.宗教神话的传播B.人文精神的觉醒 C.崇尚运动的风尚D.公民政治的实行 5.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经常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此材料说明雅典法庭审判() A.体现了民主原则B.存在凭借情感判案的现象 C.程序规范而合理D.缺乏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

高二历史练习试题附答案

高二历史练习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为西汉农业分布图。图中信息反映出当时( ) A.铁犁牛耕普遍使用 B.巴蜀地区农业得到了开发(正确答案) C.农业生产结构变革 D.农业分布取决于水利工程 2.据现有考古发现,长江下游地区在距今8000年前后,出现栽培稻和定居村落;距今5000年前后,出现规模化的水田和较多的复合农具,水坝和宫殿等遗址也被发现。这说明( ) A.早期国家出现促进农业进步 B.水稻栽培技术源于中国 C.长江流域成为当时经济中心 D.农业革命推动文明发展(正确答案) 3.油画《巧克力》描绘了17世纪引人注意的消费体验。富有的欧洲人像阿兹特克上层社会人士一样把巧克力作为一种奢侈的饮料,他们从墨西哥进口昂贵的巧克力到西班牙、再用从中国进口的更昂贵的瓷杯来饮用。这幅作品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欧亚之间开始建立商业联系 B.世界贸易促进饮食文化交流(正确答案) C.中国的瓷器远销至美洲大陆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 4.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捣毁庄稼,致使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爱尔兰逐渐成为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国家。这说明马铃薯的种植( ) A.提高了欧洲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 B.改变了区域食物结构,影响饮食习惯(正确答案) C.延缓了殖民扩张过程,推动文明发展 D.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导致庄稼歉收 5.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亚洲人口的迅速膨胀 B.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正确答案) C.传统粮食结构不合理 D.农业资本主义发展 6.汉画像石被誉为雕刻在石头上的“绣像汉代史”。下面两幅“牛耕图”意蕴生动,儿童呆萌可爱,让人心生爱怜。由此推断,汉代( ) A.人物画成为绘画的主流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 1. 1989年在湖北云梦出土的龙岗秦简是揭开《秦律》神秘面纱的重要文物,其中有百姓“取其豺狼、豕原、豸舟、狐狸、穀□雉兔者毋罪”,“诸取禁中豺狼者毋罪”之语。这反映《秦律》 A.体现儒家仁政色彩B.重罚偷猎偷盗行为 C.注意维护生态平衡D.司法操作的灵活性 2. 《黄帝内经》认为人的身、心、行共同构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谐发展。心“德”管,(医者)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材料认为《黄帝内经》 A.蕴含了朴素的唯物论思想B.强调了中医医德的重要性 C.代表了中医理论的最高水平D.奠定了传统中医学理论基础 3.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如表中,史料与史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A.A B.B C.C D.D 4. 南宋学者叶适在《水心别集》中说:“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作者意在强调 A.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动乱频发B.唐朝措施提高了行政效率 C.宋朝加强集权措施存在弊端D.宋初有效解决了割据问题

5. 郑和为说服明仁宗朱高炽保留宝船队时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这说明了 A.郑和主张与他国经商B.郑和下西洋的主张 C.郑和有海洋主权意识D.郑和说服了明仁宗 6. 1904年,中国第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建立;1909年,国立京师图书馆开始筹建,其余各省图书馆也加紧筹建;到民国前夕,各省公共图书馆基本建立,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私人图书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 A.与变法图强运动相辅相成B.适应了近代教育的需要 C.以宣传民主共和为其宗旨D.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废除 7.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城市变革更多的属于外力冲击下的被动过程,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性,加上持续的社会动荡,始终徘徊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只能说是“半截子”近代化。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空间地域上分布不均衡B.工业化发展水平比较低 C.移植了西方城市化模式D.城市间发展速度不平衡 8. 中国许多大学校训出自古代文化典籍。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易经》;中国农大校训“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出自《离骚》;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厦门大学校训中“止于至善”出自《礼记》。这表明 A.传统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生命力 B.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源远流长 C.高等教育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 D.儒家思想传统影响着教育发展 9.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其第二十一条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在我国的全面推行和实施 A.从源头上确保了公务员队伍的高素质B.避免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和恶化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9周周练试题(2021年整理)

江西省横峰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9周周练试题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西省横峰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9周周练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西省横峰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9周周练试题的全部内容。

2016—17学年度下学期周练试卷(第9周) 高二年级历史 考试日期:2017年4月6日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共9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1932年出版的《国际事务概览》第一页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伟大、古老、一直是成功的社会的成员们正在自问:西方生命及其成长的长期历程,是不是在他们的时代很可能将到终点?”这主要是他对当时什么状况的担忧()A.1929~1933年经济危机 B.经济“滞胀”局面 C.苏联的日益壮大 D.法西斯主义盛行 2.下图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 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C.苏联成功渡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 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 3.有人认为:如果说1929年的金融风暴是场高烧的话,接下来的大萧条则是场严重的慢性病.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经济危机从全融领域首发 B.大萧条使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 C.金融风暴比大萧条对美国经济危害大 D.大萧条由金融风暴引发 4.“波及除苏联以外的全世界,这是一场影响深远的财政、信贷、外贸、工业和农业的全面危机,不仅涉及生产领域,而且涉及流通、分配等领域。”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 A.来势汹涌 B.范围广 C.破坏性强 D.持续时间特别长 5.1929~1933年,首先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迅速大幅度下降,如下表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

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历史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图为“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的展品——“时庄遗址”粮仓,距今4000-3750年之间,遗迹土壤中检测出了已经碳化的粟和黍的种子。该“遗址”可用来说明,当时我国() 河南淮阳时庄遗址粮仓 A.培育了世界上最早的粟 B.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C.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 D.黄河流域是粮食主产区 2、有史以来,人类能驯化的动物有几十种,欧、亚、非三洲的各个民族非常幸运,他们找到了能够提供肉类、牛奶、羊毛并可作驮畜的各种动物。这反映在() A.欧洲人率先从事畜牧业 B.中国是猪狗和牛羊的故乡 D.亚洲人较早过上定居生活 C.非洲大陆是骆马发源地 3、农作物的引种和传播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原生态农作物是能够满足当地人口对粮食多样化的需要,都需要不断从世界各地引种和传播农作物品种。这反映在() A.中国在明清时期开始种植番茄 B.拉丁美洲广泛种植辣椒 C.阿兹特克人大规模地种植玉米 D.小亚细亚大量种植小麦 4、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生产国,美国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的牛肉进口总额为1500万美元,其中来自美国的牛肉进口额高达1000万美元。这反映了当时() A.食物物种交流推动商贸发展 B.中美正常贸易中美国出超 C.中国政府鼓励进口美国牛肉 D.美国畜牧业生产技术先进

5、下表为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起始及基本实现时间。该表反映了 C.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亚洲国家的农业后来居上 6、新时期以来,中国不断扩大先进的粮食仓储设施规模,2018年实现机械通风、粮情测控和环流熏蒸系统的仓容分别达到7.5亿吨、6.6亿吨和2.8亿吨。我国旨在() B.稳步提升综合国力 A.有效保障粮食安全 C.创新粮食市场体系 D.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7、随着金属(尤其是铁器)农具与牛耕普及,唐代后期,江东人民改进笨重的直辕犁为曲辕犁(江东犁),大大提高了水稻耕作效率,长江流域得以大规模开辟和熟化,其优越的水热条件渐次得以发挥,演进为物产丰富、人文兴盛的地区。这说明()A.铁犁牛耕率先在江东地区得到普及 B.唐代后期的农田水利事业发展迅速 C.农具革新成为社会演进的强大动力 D.长江流域是世界水稻生产的发源地 8、2012年,考古人员在江西景德镇浮梁县兰田窑进行发掘,发现一件青瓷碗,侈口,曲腹,圈足,釉面光亮,呈青绿色,碗内有支钉叠烧痕,代表了这一地区最早的制瓷工艺。据此可知,这件青瓷碗() A.代表着宋代先进的制瓷工艺 B.证实兰田窑至早修建于唐宋时 C.显示出青瓷初始时期的形态 D.见证了明清陶瓷业的发展进步 9、1830年,记者威廉·科贝特在谢菲尔德写道:“没有什么比这些熔炉顶不断涌出的黄色烈焰更壮观、更可怕的东西了”,“人们称这座城市为‘黑色谢菲尔德’,这毫不夸张;但是全世界使用的刀具中,有十分之九都来自这个城镇及其周边地区”。由此可见,威廉·科贝特() A.揭露了化工厂造成的环境污染 B.认识到英国社会制度存在弊端 C.反对谢菲尔德城市化快速发展 D.报道了工业革命下的社会景象 10、2022年,中国北斗系统为国内110万辆共享单车、全国12个城市的20万个停车电子围栏提供高精度服务,为国内21款智能汽车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行驶里程已经突破25亿千米。这说明我国() A.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B.正式建立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岳阳市高二(下)联考历史试卷(3月份)+答案解析(附后)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岳阳市高二(下)联考历史试卷(3月份) 1. 如表为陶寺遗址1000余座墓葬情况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大型墓长3米上下、宽2米多、使用木棺。随葬品可达一、二百件,有彩绘陶器、彩绘木器、玉或石制的礼器和装饰品以及整猪骨架等。已发现9座,不及墓葬总数的1%。经鉴定,墓主都是男性。 中型墓长、宽尺寸略小。使用木棺。一般随葬成组陶器(包括少量彩绘陶器)、木器和玉、石器,几件至一、二十件不等,常见猪下颌骨数个至数十个。这类墓占墓葬总数的近10%。死者多系男性,仅分布在大型墓两侧的为女性。 小型墓墓坑小而狭长,一般长2米,宽0.5米左右。大多没有木质葬具和随葬品。这类墓约占墓葬总数的90%。 A. 墓葬比例关系可反映当时社会结构 B. 随葬品丰富体现了手工业高度发达 C. 墓葬等级规格深受礼乐制度的影响 D. 女性墓葬较少说明男女比例不均衡 2. 在西汉长安城遗址内共发掘了50座窑址,其中37座位于西北角的“西市”及其附近。根据窑址内的遗存判断,33座为烧制陶俑的窑,4座为铸铁窑(如图)。另外,在相家巷村附近还发现大量铸造五铢钱的陶范。据此可推知,西市附近的手工业 A. 满足了东市和西市的市场需要 B. 奠定了长安的经济地位 C. 促进了长安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D. 绝大部分为官营手工业

3. 魏晋南北朝和两宋之交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迁移方向如图。这两次人口迁移的共同影响是() A. 改变中国经济文化格局 B.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平衡 C. 孕育了华夏文明新高峰 D. 激化矛盾加深文化隔阂 4. 历史事件或事物之间存在下列三种联系:因果关系、并列关系、包含关系,如图所示,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上礼刑关系的发展,也大致如此,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礼刑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商周时期的礼刑并存、秦至汉的礼刑对立、魏晋至明清礼刑相结合 B. 商周时期的礼刑并存、东周到秦的礼刑对立、两汉至明清礼刑相结合 C. 商周时期的礼刑对立,东周至秦的礼刑并存、两汉至明清礼刑相结合 D. 商周时期的礼刑结合、秦至汉的礼刑并存、魏晋至明清的礼刑相对立 5. 有学者研究指出:在中国古代延续千年的历史中,有四次“人文主义”热潮(如图所示)。对此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第一次,商周时期—从“神”到“人” 第二次,魏晋时期—从“礼教”到“个性” 第三次,唐宋时期—从“门第”到“平民” 第四次,晚明时期—从“道德”到“功利” ②第二次热潮得益于民族间的交融

高二历史试卷带答案解析

高二历史试卷带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xxx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2.柏拉图的思想对西方世界有深远的影响。以下对其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是 A.为雅典的民主制度进行了辩护 B.《国家篇》启示了近代民主思想 C.开创了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传统 D.认为概念世界优先于现实世界 3.“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1929- 1933年经济危机() A.破坏性严重 B.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C.持续时间长 D.加剧各国之间矛盾 4.名画《清明上河图》是 A.文人画 B.风俗画 C.宗教画 D.油画 5.“此后20年,中共经济奇迹般地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开始奠定。”上述评价主要基于“南方谈话” A.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D.提出建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 6.有人曾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概括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然而到了20世纪后半期,人们在物质满足的同时也享受到了丰富的精神生活。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 ①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②二战后西方国家主流政治思想的变化 ③大众传媒迅速发展 ④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完善

2022~2023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考题同步训练(黑龙江省东南联合体)

选择题 占卜在商朝占有重要地位,商王事无大小,都要占卜。到了西周,统治者认为天命是不可靠的,民心向背才是根本。这一变化 A. 提高了下层民众的政治地位 B. 适应了王权统治的需要 C. 使王权摆脱了宗教神权控制 D. 确立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君王由相信天命到否定天命观,强调民心的重要性,体现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统治者要求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的需要,故B项正确;在阶级社会中,统治者的措施是着眼于自身利益的,故不会提高下层民众的政治地位,排除A项;西周没有宗教神学,主权在民是近代西方的内容,故排除CD两项。 选择题

按照周代庙制,祖先的宗庙,天子立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超出定制之庙,要择吉日将神主迁入太祖之庙,而其宗庙则被毁弃。此举称为“迁庙”。这说明周代 A. 天子具有绝对权威 B. 祭祀仪式非常严格 C. 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D. 注重维护亲疏贵贱 【答案】D 【解析】 材料“天子立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和“超出定制之庙”“而其宗庙则被毁弃”可知,“迁庙”这说明周代比较注重维护亲疏贵贱的等级秩序,故D项正确;材料“天子立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说明周朝的贵族都可以确立宗庙,不能说明天子的绝对权威,故A项错误;据材料“按照周代庙制”可知,材料涉及庙制而不是祭祀仪式,故B项错误;据材料“庶人无庙”和“宗庙则被毁弃”可知宗法观念不是根深蒂固,故C项错误。 选择题 儒源于古代民间主持葬礼的葬师。后在西周,儒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以此教民。由此推断出

A. 早期儒是一种职业身份 B. 丧葬习俗产生儒学 C. 儒通晓各类知识和技能 D. 儒学的来源多元化 【答案】A 【解析】 题干中“儒源于古代民间主持葬礼的葬师”以及“后在西周,儒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以此教民”,可知儒是一种职业---葬师与教授六艺,故A正确;丧葬习俗产生儒学,这本身是一种逻辑错误,只是儒与丧葬习俗有关而已,故B排除;题干中“儒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可知儒通晓六艺,而不是各种知识,故C排除;儒学来源丧葬礼仪和教授六艺,不是多元化,故D排除。 选择题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即“道”遵循客观规律,不任意妄为,所以无所不为。它有别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观。这表明道家思想 A. 蕴含了科学和人文精神 B. 反对征服和利用规律 C. 不利于天人关系的和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