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周练

历史必修二周练

周练一

一、选择题

1.古史记载的“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材料所述的农业耕作方式是

A.千藕其耘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代田法

2.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土地所有制的一种主要形式。地主扩产的主要途径是

A.转化“公田”为“私田” B.实行土地兼并

C.因军功而获赏赐土地 D.政府的“均田”

3.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门外店铺林立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D.“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4.北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5.陆羽在《茶经>中描述某茶具时说:“其瓷类玉类冰,青而益茶,茶色绿。”这种茶具在唐朝应烧制于

A.越州窑 8.邢州窑 C.定州窑 D.窑

6.下列关于我国坊市与城镇演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周至唐代,官府直接管理市场贸易

B.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C.宋代以前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D.明清时期城市的商业性、生产性增强

7.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

民。”宋高宗这句话中的“市舶”指的是

A.边境贸易 B海外贸易 C.丝绸贸易 D.草市贸易

8.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容。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B.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C.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9.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高转筒车的发明

C.耦犁技术的普及 D.曲辕犁的推广

10.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里均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里也要在县一级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这反映了汉朝

A.开创了郡县制 B.铁官代行地方政务

C.实行冶铁官营 D.铁器成为官方专用

11.《晋书·傅玄列传》中记载:“耕夫务多种,而耕蟆不熟,徒丧功力而无收……

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是

A.自给自足 B.精耕细作 C.适时收割 D.因地制宜

12.《吕氏春秋》记载:“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织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该材料指出了A.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B.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C.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13.现代考古在、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发掘了5座大型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

14. 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

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xk|b| 15.宋徽宗时期,宋政府下令征收“侵街房廊钱”,表明政府对城市街道两旁的居民不断扩大商业用地,导致城市街道越来越狭窄的现实已经很重视,这说明( )

①宋政府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②宋代的城市发展已经出现失控的苗头

③以前的“市坊”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④宋朝商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下列有关于中国古代冶铸技术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西周时期开始出现铁制农具B.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C.西汉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工具D.南北朝时期的灌钢法领先世界

17.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具有世代传习的特点。如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这种传习方式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是

①手工业市场的狭小迫使手工业劳动者以此自卫②自然经济封闭保守性的影响③保证了手工业成品的工艺水平④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D.②④

18.明清数百年来,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

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注:篮儿——竹篮,方言喜在词后加“儿”字)从中反映出明清时期

A.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官府对进行了区域功能划分

D.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

19.中国古代统治者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为促进人民安居乐业,商鞅和清朝统治者都推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两者都

A.推动了农耕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当时社会的进步

C.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D.不利于当时社会的转型

20. 明万历年间,府佃农“朝登垅亩,夕贸市集”,秀水县佃农“上米贸银,别

以下中者抵租”。这一现象的出现突出反映了

A.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B.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水平挺高C.农民能够支配自己全部的劳动产品D.农业与市场的经济联系加强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也”。(《孟子·尽心上》)材料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的佐证材料。

22.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23.封建私有制的确立的根本原因是小农经济的出现。

24.小农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其存在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

25.明清时期,商业占据了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以偿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材料三白居易《朱村》描写了唐代农村生活景象:“古丰县,有村曰朱。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达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自然经济的主要特征。

(3)依据材料二指出自然经济对中国古代王朝统治起到的作用。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

材料二明初,瓷都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官府给予报酬。与此同时,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清代御窑仅6座,沿袭“官搭民烧”,到乾隆以后更加衰败。而民窑的规模和产量都远胜官窑,工艺水平也大为提高,产品畅销海外。

材料三(明朝中后期)大户(机户)机为生,小户(机工)趁织为活……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生计)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空虚),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以化《西台漫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手工业属于哪种经营形态?其生产的产品在中国古代诸多手工业产品中居于怎样的地位?为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手工业生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分析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表明明朝的手工业出现了何种新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其最大特征是什么?

28.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发展。经过长时期的演变,形成了城市、市镇、草市三个层次的商品流通网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材料二】宋神宗时,城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还建立了书院。——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材料四】明清时期,江南出现工商业著称的市镇。清乾隆《嘉定县志》记载:“布商盛于南翔,花商盛于罗店。至新泾镇凉鞋,安亭、黄渡镇蓝靛,亦为商贾所集”。

——清·乾隆《嘉定县志》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宋代的“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对比材料一、三,草市与市在管理方面有何不同之处?宋代出现

的草市镇对农村地区的发展又产生了怎样影响?(5分)

(3)据材料三、四,明清江南地区出现的市镇相比宋代有了怎样的发展?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认识?(3分)

答案:

选择题:

1—10 CBBCA BBCAC 11—20 BCBBC DBCAD

判断题:

21—25 AABAB

材料题:

26.(1)原因: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革;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经验的积累;水利工程的修建和水利工具的改进;人民的辛勤劳动。

(2)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保证政府征收赋税,控制人民。

27.(1)形态:官营手工业。

地位:产品质量最高。

原因:官府控制,集作坊生产;工匠最优秀,技术最高超;生产不计成本;原料等次最好。

(2)变化:明朝中叶后在制瓷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原因:①官营手工业自身的弊端;②明清时期生产力及商品经济的发展。

(3)新现象: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发展。特征:雇佣关系。

28.(1)打破坊市界限,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2分)

(2)市设置于城中,有官员直接管理;草市设置在民间,商业活动不受官吏直接监管。 (2分)影响:方便百姓日常生活,带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3 分)

(3)出现专业化的趋向。(2分)认识: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形成了城市、市镇、草市三个层次的商品流通网络。(1分)

高一历史必修二周练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二周练试题(教师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读下图,分析引起1949~1957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B.农田水利的兴修 C.土地所有制的改革 D.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解析:由材料中时间1949~1957年,可想到三大改造的完成。粮食产量提高主要是对农业的改造。 答案: C 2.(2011·北京西城区高三测试)1954年,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后,工人们干劲十足。他们的感受是:“以前再怎么样也是给东家干活儿,公私合营后,我们就是给自己干活儿了。”这是因为公私合营() A.变私有制为公有制B.排除资本家的管理 C.提高了生产效率 D.变资本家所有为工人所有 解析: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高级形式,经过改造,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给自

己干活儿”表明工人成为国家的主人,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A正确;公私合营后资本家转变成为企业的管理人员,B错误;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生产积极性提高的结果,不是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原因,C错误;公私合营后的企业是集体公有制或全民所有制,D错误。 答案: A 3.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目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实掌握的准确性。题干中的时间是1956年,选项B、C都是在1956年,选项D“一五”计划虽然是在1957年完成,但其即将完成的说法也是正确的。选项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是在1958年。 答案: A 4.下表反映了中国华北某地1954年和1957年农村集体和农民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第5课 开辟新航路含解析

第5课开辟新航路 课后篇巩固提升 学业水平引导 1.关于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中外史学界一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但《马可·波罗行纪》对新航路的开辟却产生了重大影响。这表现在() A.介绍世界地理知识 B.介绍航海技术 C.提出了地圆学说 D.增强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 ·波罗行纪》记述了作者在东方和中国的见闻,“黄金遍地、香料盈野”,这本书激发了欧洲 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 2.1498年5月20日,一支欧洲船队航行到印度南部大商港卡里库特,从而开辟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通 往印度的新航路。率领这支船队进行航行活动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麦哲伦 C.达·伽马 D.哥伦布 ·伽马开辟的。 3.有人认为,哥伦布的远洋航行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无心插柳”是指() A.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B.成为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 C.证实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D.使西班牙控制了整个美洲地区 ,结果他却到达了美洲,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4.当今世界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的国家迈向发达国家行列的关键第一步 是()

A.代议制的确立 B.新航路的开辟 C.蒸汽机的改良 D.海外市场的建立 ,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向大西洋沿岸,故大西洋沿岸国家迈向发达国家的关键第一步是新航路的开辟,B项正确。 5.导学号3422401116世纪的西班牙人抱怨说:“今天买一磅羊肉的钱相当于过去整只羊。”与此同时,荷兰人写道:“他们(指西班牙、葡萄牙)或许有遥远的领地,但我们有他们的翅膀(指船只)。”这些材料共同说明了() A.封建地主地位上升 B.欧洲发生“价格革命” C.美洲大陆已经发现 D.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造成欧洲金银贬值,物价上升,即“价格革命”。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故选B项。 6.据统计,1500~1620年,欧洲的物价平均涨了300%~400%。欧洲的下列阶层中,在物价上涨中遭受打击最大的是() A.城市商人 B.天主教士 C.封建贵族 D.知识分子 ,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贵族备受打击,日趋衰落和分化。 7.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欧洲人的眼界,此后,欧洲人不再用地中海—大陆观念,而是用一种新的观念来看世界。欧洲的新观念应是() A.殖民观念 B.海洋观念 C.宗教观念 D.商品观念 —大陆观念,与此相对应的仅有B项。新航路开辟后,海洋成为联结世界的纽带,欧洲人用海洋观念观察世界,改变了原有的意识。

(完整word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二、三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 1.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B.铁农具、牛耕的出现 C.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倡导变法D.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2.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我国政府取消了长期实行的农业税。历史上我国农业税的起征时间是( )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 C.两汉时期 D.隋唐时期3.“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A A 4.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杼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从该诗中你能得到关于唐代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 ...( ) A.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和耕畜B.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和生活 C.生产产品主要用于市场交换D.男耕女织,手工业与农业结合5.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6.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和民众衣食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开始形成B.商品经济繁荣,社会上广泛使用纸币 C.经济作物广泛种植,麻布成为民众主要服装和被褥原料 D.玉米、甘薯逐渐成为米、面之外新的主食品种7.近几年,广东海洋考古队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B、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8.有一关于西汉历史的电视剧,一些剧情发生在都城长安的“市”里。下列关于该剧有关西汉“市”的场 景,哪项不符合 ...当时的历史实况( ) A.“市”的四周建有高大围墙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D.“市”门白天定时开关 9.“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这段史料反映了明代苏州( ) A.早期雇佣工人的情况B.机户的情况 C.小商贩的情况 D.机房的情况 10.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的苏州盛泽镇上的施复夫妇,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雇人织绸……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由小说所描写的情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施复夫妇是机户②当时江南一些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③ 明代手工业还较落后④ 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 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 ) A.长安城商业发展范围扩大B.长安城内的夜市非常繁华 C.住宅区内出现了商业活动D.唐政府设立了新商业特区 12.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很大的发展变化,其商业活动已不限制在市内。有一本专门介绍这种商业活动变化的书籍,请你从下列各项中选出一个比较合适的书名 ( ) A.《东京城的辉煌》B.《西京城的衰落》C.《汴河两岸好风光》D.《坊墙去除利工商》 13.在2007年央视的开篇大剧《贞观长歌》选取了唐初贞观年间的历史画面,艺术地再现了“贞观之治”的历史。假如你生活在贞观年间的长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可以在逛夜市时品尝各种小吃 B、邻居的一个远房亲戚在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担任长官 C、在私家店铺中边喝酒边呤咏白居易的《琵琶行》 D、去东市和西市逛街时碰到了波斯、大食的商人 14.下列各项反映上层建筑阻碍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有( ) ①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规模② 政府屡申重农抑商政策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周练(二)历史试卷含答案

郑集中学2020年高二年级第二次学情调研 科目:专业班历史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中国古代政治控制主体在获得国家政权后,往往需要树立起牢固的权威以巩固、加强有利于自己的秩序。树立牢固权威的一个有效而高明的方法是使其权利和所希望的秩序合理化、神圣化。以下最符合材料中“方法”的是 A.克己复礼观念 B.以法治国理论 C.天人感应学说 D.宋明理学思想 2.正是因洞穿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基于对生命状态的理性认识,北宋诗人宋庠面对落花显得十分坦然:“先落后开应定分,一般迟日一般风。”这种情怀,完全洗却了以往“落花”诗中所寓的伤感情绪而自出新意。这一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儒者实现了积极参与政治的理想 B.儒者通过诗词以期提高政治素养C.理学整合了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念 D.理学研究方式影响着诗词的创作 3.明清之交国破家亡,一些知名学者对于中国的文化,包括政治制度与思想方式,均有深刻的检讨。他们破陈立新的精神与嘉靖、万历以来的文化风气有传承,但也有批判与创新。据此可知 A.精英人物更利于文化的传承B.明亡清兴代表了社会的进步C.意识形态变迁遵循一定规律D.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中进步 4.如图是按照年代绘制文化发展演进示意图,1和2应该顺序填写 A.《诗经》《本草纲目》B.地动仪《清明上河图》C.《春秋繁露》活字印刷术D.《史记》《西游记》

5.清代曾纪泽在《中国先睡后醒论》中写道“尚须庚申圆明园之火,焦及眉毛,俄国之僭伊犁,法国之吞东京,始知欧洲人四面逼近其地,势极形危险。盖自庚申一炬,中国始知他国皆清醒而有所营为……窃以此际,中国忽然醒悟。”此时的“忽然醒悟”导致了先进的中国人 A.开眼看世界,起到启迪思想解放的作用 B.学习西方,迈出近代化第一步C.托古改制,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强国之道 D.结束专制,开启民主共和之路 6.1902 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一经刊行便风行一时,但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译者的兴趣却不在于演绎故事,而是在每个篇目后以译者“识语”的形式,借助故事里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与尔虞我诈来点评晚清时局、抒发自己的思考。这表明林纾 A.开创自由个性的翻译风格 B.专注反帝爱国的政治运动 C.倡导维新救国的政治主张 D.利用进化论宣传革命思想 7.梁启超指出,共产主义和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度处于“同一立脚点”;在孙中山看来,“共产主义在外国只有言论,还没有完全实行,在中国,洪秀全时代便实行过了”;无政府主义者也把大同思想认为是共产主义的实质和精髓。这些认识客观上 A.确立了向西方学习的新途径 B.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为国民大革命提供思想基础 D.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8.毛泽东在某篇文章中说:“孙中山死去二十四年了,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都大大地向前发展了,根本上变换了中国的面目。到现在为止,中国人民己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就是这两件事:在国内,唤起民众。……(二)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及各国人民共同奋斗。”该文章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新民主主义论》 C.《<共产党人>发刊词》D.《论人民民主专政》 9.下表据陈大伙《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复兴”的思想理路》相关内容编制。

历史必修二周练

历史必修二周练 周练一 一、选择题 1.古史记载的“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材料所述的农业耕作方式是 A.千藕其耘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代田法 2.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土地所有制的一种主要形式。地主扩产的主要途径是 A.转化“公田”为“私田” B.实行土地兼并 C.因军功而获赏赐土地 D.政府的“均田” 3.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门外店铺林立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D.“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4.北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5.陆羽在《茶经>中描述某茶具时说:“其瓷类玉类冰,青而益茶,茶色绿。”这种茶具在唐朝应烧制于 A.越州窑 8.邢州窑 C.定州窑 D.窑 6.下列关于我国坊市与城镇演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周至唐代,官府直接管理市场贸易 B.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C.宋代以前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D.明清时期城市的商业性、生产性增强 7.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

民。”宋高宗这句话中的“市舶”指的是 A.边境贸易 B海外贸易 C.丝绸贸易 D.草市贸易 8.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容。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B.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C.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9.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高转筒车的发明 C.耦犁技术的普及 D.曲辕犁的推广 10.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里均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里也要在县一级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这反映了汉朝 A.开创了郡县制 B.铁官代行地方政务 C.实行冶铁官营 D.铁器成为官方专用 11.《晋书·傅玄列传》中记载:“耕夫务多种,而耕蟆不熟,徒丧功力而无收…… 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是 A.自给自足 B.精耕细作 C.适时收割 D.因地制宜 12.《吕氏春秋》记载:“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织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该材料指出了A.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B.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C.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13.现代考古在、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发掘了5座大型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

历史 必修二 第5课 新航路开辟 检测题

第5课《开辟新航路》练习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 1.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象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 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 2. 对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原因的理解,比较准确的是 A.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追求黄金的美梦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需求的增加 C.商业危机--东西方通商要道断绝--商品价格猛涨 D.西欧生产力发展--航海造船技术发达--商品价格猛涨 3. 古代中国对新航路开辟做的重大贡献是 A、提出了地圆学说 B、火药的发明 C、造船技术的传播 D、指南针的应用 4. 下列著名航海家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抵达或绕过好望角的有 ①迪亚士②达?伽马③哥伦布④麦哲伦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 右图是美国芝加哥为庆祝哥伦布航行到美洲400周年而发行的一枚邮票,请问该邮票发行的时间应在 A. 1492年 B. 1519年 C. 1892年 D. 1897年 6.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对当时的地圆学说提供了确证的是 A 达?伽马的航行 B 哥伦布的航行 C 迪亚士的航行 D 麦哲伦的航行 7. 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顺序是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8. 假如你生活在新航路开辟时代,你能看到的现象有 ⑴亚洲开始种植玉米、烟草⑵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⑶在欧洲市场上销售茶叶⑷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据点遍布世界各地⑸欧洲封建主的财富与日俱增 A、⑴⑵⑶⑷⑸ B、⑴⑵⑶⑷ C、⑴⑵⑶⑸ D、⑵⑶⑷⑸ 9. 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 A.航路中心的改变 B.商品种类的增加 C.商业资本的发展 D.贸易范围的扩大 10. 下列各项符合新航路开辟后的影响的是①加强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②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③世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大西洋沿岸转移到了地中海地区④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文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归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全册综合练习卷((含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全册综合练习卷 一、单选题 1.1914年12月5日,北洋政府农商部强调“欧战”期间“通商惠工,在此一举”“机不可失,稍纵即逝”。其实,当时举国上下尤其是身处商战第一线的工商业者,都充满了这种抓住机遇的紧迫意识。这表明当时政府 A.践行奖励实业法令B.督促良机大发战争财C.秉承实业救国理念D.号召与欧美列强商战2.“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者。”(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一《售农用》)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A.资本主义的萌芽B.商品经济的发展C.自然经济的衰亡D.官营手工业繁荣 3.1933-1944年在任的美国国务卿考德尔·霍尔就当时的国际贸易状况谈到:“无拘无束的自由贸易对应着和平时代;而高关税、贸易壁垒和不平等的经济竞争,则对应着战争……”战后国际社会在吸取这一教训的基础上成立了 A.关贸总协定B.亚太经合组织C.布雷顿森林体系D.世界银行 4.在英国亨利八世(1509-1547年)末年的枢密院,19名成员中仅有6名拥有贵族头衔,其余13名均来自新兴阶级。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国争霸B.商业革命C.价格革命D.工业革命 5.以下数据摘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的1928年和1940年苏联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对该表反映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农业集体化运动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B.五年计划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C.新工业化模式成为经济发展重要途径D.以指导性计划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升 6.国家统计局编写的《新中国50年》中记载,“1976年同1966年相比,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粮食产量仅增长9.7%,年平均增长不足1%。工业增加值平均只增长7.6%,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材料说明 A.党内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了这一局面B.“文革”严重滞缓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C.“文革”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无任何成就D.“文革”拉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7.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双方领土一律向对方开放,双方的商船有驶往对方国家所有开放口岸、地方和领水的自由,双方商品在对方国家行销,税收与当地商品相同。国民政府签署这一条约旨在 A.实现经济上的互惠互利B.使中国融入世界市场 C.获得美国对内战的支持D.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8.二战结束后,五角大楼原计划两年内仅让200万人退伍。但结果,由于一场争取土兵立即返回家园的运动,使得退伍人数一下子达1200万人之多。据此可知战后初期美国 A.凯恩斯主义进一步盛行B.通过冷战转嫁国内矛盾 C.发动朝鲜战争迫在眉睫D.民主运动引发经济危机 9.鸦片战争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民族独立,结果都失败了。现象说明了 A.实现民族独立时发展近代化的前提B.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先天不足 C.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D.思想解放是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高三历史历史必修二检测

高三历史周末检测题二 1、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哥伦布)、维氏(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句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2、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涌人西班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西班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这些现象对西班牙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推动了殖民扩张活动B.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 C.阻滞了国内工业发展D.提升了西班牙的国际地位 3、三百年前爆发了工业革命,摧毁了古老的社会,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第二次浪潮文明。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制度,……把一切事物集中组织起来……”其中,它“把一切事物集中组织起来”的方式是 A.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 B.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通过殖民扩张和贸易,逐步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D.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4、下面是某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比例示意图。这一时期 A.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最大的障碍 D.国家干预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5、1912年史量才接办了《申报》,实行西方管理模式,并从美国购进新式印刷机投入生产。1920年,他被推选为世界报业大会副会长,多次与欧美报业进行交流。之后他又在《申报》增设文艺、儿童等栏目。九一八事变后,他在《申报》发表文章力挺抗日活动。”以下用不同史观解读该材料,不准确的是 A.从社会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丰富了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B.从全球史观看,史量才担任报业大会副会长推动了世界报业交流 C.从现代化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实行机器印刷、企业化管理 D.从文明史观看,史量才在《申报》力挺抗日活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 6、1912年,上海某时尚杂志登载文章:“近日沪上服饰之异,有目不忍见,口不忍言者。衫则仿西制而无领,袖则短,只笼其臂半。裤则紧贴其股与腿。皆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七综合练习题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为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列不属于这一政策内容的是() A.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B.实行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C.取消自由贸易 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2、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推行农业集体化 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实行余粮征集制 3、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问苏联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据此推断,蒋介石访问苏联的时间和目的最有可能是() A.1918年,代表国民党参加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庆典 B.1919年,五四运动后赴苏俄学习救国思想 C.1923年,受孙中山委派寻求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帮助 D.1940年,寻求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4、“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这段文字评价的是() A.十月革命 B.余粮收集制 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 5、“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 A.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C.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D.实行粮食税制度 6、某学者把苏联(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斯大林模式” 7、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苏联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B.苏联建设长期忽视轻工业和农业 C.苏联农民思想觉悟水平太低 D.苏联为发展工业,对农村和农民索取太多 8、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改变不了苏俄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把大中小工业都收归国有 C.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D.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 9、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存在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直到1953年,苏联的谷物总产量还没有达到俄国1913年的水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苏联偏重发展工业②实行全盘农业集体化 ③扩大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④对农业的投入长期不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全面揭示了“斯大林模式” () 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民生改善 C.有利于苏联工业化迅速展开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11、有学者认为:1928~1929年,斯大林发动了一场“自上而下的革命”,就其重要性而言可以与1917年的两次革命相比。这场革命( )

初二下册历史书日清周练

初二下册历史书日清周练 日清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它发生在1894年至1895年期间,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给中国的国家尊严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打击。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并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背景 1.中国的落后 在19世纪末,中国依然是一个农业社会,工业和科技的发展水平极低。与之相比,日本则在与西方国家接触的过程中,积极学习先进技术,不断发展自己的经济和工业,逐渐成为一股强大的亚洲新兴国家。 2.领土纠纷 中国和日本之间的领土纠纷也加剧了两国之间的对立。其中,钓鱼岛和朝鲜半岛是两国之间最为争议的领土。 二、战争经过 1.甲午海战 甲午海战是日清战争期间最为著名的一次战役,发生在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败了中国北洋舰队,中国海军实力遭

到了严重削弱。此战之后,中国公开宣称停战,进行和平谈判。 2.签订《马关条约》 在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后,中国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的主权和领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按照条约内容,中国不得干涉朝鲜半岛,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向日本支付大笔赔款并开放多个通商口岸。 三、影响 1.推动中国近代化 日清战争的失败,让中国发现了自己的落后和薄弱之处,并被逼迫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进行改革,以赶上西方列强和日本的步伐。这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薄弱的国家安全 日清战争的失败让中国领土和国家安全进一步受到威胁,这在20世纪初的多次外战中也得到了验证。 总体来说,日清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中国的落后,我们需要铭记历史教训,继续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完整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题

(完整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题高中历史必修二练题 第一章:古代中外史前文明与古代文明的发展 1. 什么是史前文明?列举两个史前文明的代表性文化。 2. 古代文明发展的五个阶段是什么? 3. 描述黄河文明的主要特点和发展阶段。 4. 简述古代埃及文明的地理环境如何影响了其发展。 5. 请列举一些古代文明遗址或遗物的发现,说明其对于了解人类历史的重要性。 第二章:我国古代的历史前文明与古代历史的发展 1. 请简述中国古代先民的生活方式和主要特征。 2. 简述夏朝和商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贡献。 3. 描述周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特点。 4. 详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和思想多元化的特点。

5. 请列举一些古代中国的经典著作,以及其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章: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与近代欧洲文化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1. 描述古希腊罗马的地理环境对其文明发展的影响。 2. 请简述古希腊罗马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 3. 详细说明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对现代欧洲文化的影响。 4. 描述古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5. 请列举一些古代希腊罗马的科学家、哲学家或作家,以及他们的重要贡献。 第四章:封建社会历史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1. 描述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和发展阶段。 2. 详细说明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成就和特点。 3. 简述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主要领域和代表性发明。 4. 描述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5. 请列举一些中国古代科学家、发明家或文化名人,以及他们的重要贡献。

第五章:世界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与现代社会文化 1. 请列举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发源地和代表性城市。 2. 简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经济制度。 3. 描述工业革命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4. 详细说明现代科学和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5. 请列举一些现代发达国家的科学家、发明家或文化名人,以及他们的重要贡献。 第六章: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现代社会文化 1. 简述清朝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 2. 请列举一些中国近代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3. 描述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 4. 详细说明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应用领域。 5. 简述近代中国的文化变革和思想解放的重要事件。 第七章:全球化与国际关系

高中必修二历史测试题及答案

中学必修二历史测试题及答案 在中学历史学习过程中,有不少学生反映必修二的历史内容比拟难驾驭好,考试的时候成果也不是特别好,那就多做一些必修二的历史试题吧,接着强化学问。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中学必修一历史测试题及答案,盼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必修一历史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构成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支柱是 ①世界银行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③世界贸易组织④关贸总协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其次次世界大战后重新确立的世界经济体系的特点是 A.以美国为中心 B.以欧洲为中心 C.以美元为中心 D.以苏联为中心 3.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包括 A.联合国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关贸总协定 4.1951年,局部西欧国家为在两极格局中加强联合,以求生存与开展,建立了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C.欧洲共同体 D.欧洲联盟 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①标记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②确立了战后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③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④促进了世界贸易开展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6.“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形成和开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使西欧经济旺盛和政治稳定 B.消退了西欧各国的冲突 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紧要动摇 D.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7.欧洲联盟的性质是 A.区域性经济组织 B.区域性政治组织 C.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 D.一个形成中的新国家 8.区域性经济集团的不断出现,主要是因为 A.各国经济开展水平趋于相同 B.各国经济相互依靠程度进一步加强 C.各国慢慢消退了意识形态的差异 D.各国经济、政治利益趋于相同 9.“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不同点是 A.是各区域范围内生产力和分工开展的产物 B.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加 C.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又具有政治联盟的性质 D.各地经济依靠性加强的产物 10.西方国家流行这样的谚语“一等企业卖理念,二等企业卖技术,三等企业卖效劳,四等企业卖产品”。中国此时此刻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面对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应当 A.走自己的路,接着保持我们的优势,强化制造业 B.关注技术创新,踊跃开展科学技术,尽快使我们的产业构造更加合理 C.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化,不要用西方的产品与理念 D.保持心灵的自由与和谐,西方的理念不适合中国国情 11.当今世界经济开展的两个重要趋势是指 A.富国愈富和穷国愈穷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二单元第六课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8·北京高一模拟)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17世纪时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 ) A.西班牙B.荷兰 C.英国D.法国 解析:解题时注意题干“17世纪”这一关键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最发达的国家是荷兰,其商业发达,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并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据此可知选B项。 答案:B 2.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工具。”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 ) A.荷兰建立了世界性商业殖民帝国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D.荷兰在英荷战争中获胜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迁移能力。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7世纪”可判断:A项正确。B项是在18世纪,C 项是在16世纪,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A项。 答案:A 3.“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并聚集了650万的资金……而且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也在这时诞生在阿姆斯特丹。”这段话反映的“这时”是在( ) A.14世纪B.15世纪 C.16世纪D.17世纪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荷兰海外贸易的繁荣时期,荷兰在17世纪建立了商业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 答案:D 4.下面表格是英国1475-1597年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B.新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解析:分析材料中1475-1597年的时间,A项说法错误,资本主义生产在英国快速发展;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1688年光荣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本题选C项,新航路开辟以后,大西洋航运日趋繁忙,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十四次周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十四次周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1.《海国图志》系统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该书的作者是( ) A.洪仁玕 B.梁启超 C.魏源D.姚莹 2.鸦片战争后的“开眼看世界”作为一种寻求“制夷”之策与挽救中国于危亡的开放思想,它的着眼点是( ) A.新思想新文化B.历史地理方面 C.社会制度方面D.军事技术方面 3.鸦片战争后出现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实质是( ) A.对封建王朝的愚忠和维护 B.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效仿 C.对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 D.树立了崭新的爱国主义旗帜 4.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予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是指(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5.“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要区别在于( ) ①根本目的完全不同②思想向实践转化的程度不同 ③提出者的阶级立场完全不同④影响不同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决定选幼童赴美留学。詹天佑的父亲向清政府出具了保证书:“兹有子天佑,情愿送赴宪局带往花旗国肄业学习技艺,回来之日听从差遣,不得在国外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 A.派遣留学生向西方学习只是个人行为 B.清政府依然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C.清政府认识到人权问题的重要性 D.清政府依然具有极强的落后意识

7.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背景不包括( )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洋务运动“自强”的破产 C.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知识分子对洋务运动的清醒认识 8.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 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 9. 上图为康有为塑像,他头戴举人帽,身穿黄马褂。下列说法比较可信的是( ) A.康有为坚持儒家传统和君主制,其立宪思想有进步性 B.康有为是个因循守旧、保守传统的举人 C.康有为虽为大儒,但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投身维新运动 D.康有为提醒国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应完全保留,不能改变 10.之所以说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原因是( ) A.变法得到光绪帝的支持 B.变法涉及到政治制度的变革 C.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D.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 11.洋务派和维新派的相同点是( ) ①维护清朝统治②变革封建制度③向西方学习④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⑤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A.①②③ B.①②③⑤

历史必修二专题二试题 (附答案)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A A、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鸦片战争前,中国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C、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D、鸦片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2.19世纪后期,烟台、青岛等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下表是今济南地区的章丘、济阳在20)对该表的正确解读是A ①农产品已商品化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③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B A、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 B、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C、沿海地区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创办近代企业 D、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思想比较开放 4.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C A. 开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B. 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C. 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D. 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 5、继昌隆缫丝厂等近代民族企业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主要区别是D A、使用机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B、对外国资金是否有依赖性 C、工资高低是否由技术决定 D、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6、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的主要原因是C A、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B、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缓和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C、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D、缓和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借以抵制中国革命 7、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张謇A ①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 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猛。其特点主要是A A、面粉、棉纺、化工等行业发展迅猛 B、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 C、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 D、中国工业品大量出口 9、下列哪些因素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A ①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与膨胀②日本全面侵华 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中国民族工业遭受毁灭性打击应当是在B 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B、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1、下列有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经历了近90年的发展史 B、是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基础 C、始终受到反动政府的阻挠和限制 D、外国对华经济侵略对其发展有双重作用 1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出现在

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学校:海南南方民族艺术学校分)100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 分数:班级:姓名: ) 分小题,每小题2分,共5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处,12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 (2007·上海历史)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①我国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④ D.①②④ C.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这首《悯农》是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艰难生活的真实写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下面图片能反映当时社会耕作方式的是 A.牛耕砖画 B.废井田开阡陌 C.古代渔猎生产 D.古代畜牧业生产 3.(2008·北京高考)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4. 2011年10月5日,香港苏富比举行“玫茵堂珍宝——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二”专场拍卖会,其中青花如意垂肩折枝

花果纹梅瓶以1.68亿港元高价成交。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最有可能是一哪列下 朝代的御瓶 A.东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庄子·让王》2009·临沂模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句话 5.(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D.①③④.②③④处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 B C.①②④ 对下图的解读,最准确的是:6. 右图描绘了明清商帮的状况。 A.明清商帮是明清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明清商帮是由政府官员子弟组成的商人群体 B .明清商帮是颠覆专制统治的重要力量 C D.明清商帮依附官府垄断市场聚敛大量财富“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三国志·韩暨传》中写道:7. 前。”材料中的马排、人排和水排均指.交通工具.农耕工具 D CA.灌溉工具 B.冶金工具 《水浒传》第七十四回中有“你既然装做肩挑货担走乡串户,摇鼓叫卖。右图8. 古代有货郎()货郎担儿,你且唱个山东《货郎转调歌》与我众人听”。货郎走街串巷较为普遍应从哪个时) 期开始( C. B. 汉代A. 唐代宋代 D. 明代 9. (2008·山东文综)图3为北宋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 (2010·四川卷) “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11.2006年2月22日国家邮政局发行《全面取消农业税》纪念邮票一枚(下图),以纪念在中国存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