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周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周练历史试题含答案1.历史学者艾弗瑞·克罗斯比在1972年提出“哥伦布大交换”这个观念。它是指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式大交流。它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

A.开始各文明之间交流

B.引发了地理大发现

C.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D.各种文明交流增多

2.“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

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3. 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A.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行了辩护

B.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开始

C.直接导致了第三次英荷战争的爆发

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4.16世纪时有一欧洲国家的国王说:“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这一国家后来还兼并了葡萄牙,被后世称为“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这个国家是( ) A.英国 B.西班牙

C.法国 D.荷兰

5. 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 )

A.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

B.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C.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6.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生产者逐渐与生产资料分离,马克思将这一过程称为资本原始积累。下图所示资本原始积累特点最典型的国家是( )

A.荷兰 B.英国

C.俄国 D.美国

7.曾经有人向拿破仑推销一项新技术发明,以便渡海作战,攻入英伦三岛,扫除称霸欧洲的最大障碍,但未被拿破仑采纳。这一新技术发明应当是( )

A.蒸汽轮船B.电报

C.望远镜D.飞机

8.当摄政公园于1841年在伦敦开放时,许多市民涌入公园,因此《泰晤士报》对这个种满绿色植物的公园大加赞赏,说它是“通过娱乐方式救赎工人阶级的方法”。你认为当时市民涌入公园的原因是( )

A.这是当时唯一的娱乐方式

B.空气污染使市民备受困扰

C.工人阶级需要被救赎

D.工人阶级需要娱乐

9.某生根据“中、英两国制造业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图表信息得出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1750年(%) 1830年(%) 1860年 (%) 1900年(%) 中国32.8 29.8 19.7 6.2

英国 1.9 9.5 19.9 18.5

B.19世纪后期中国制造业发展艰难

C.工业革命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D.英国制成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顽强抵抗

10.观察《1857年至1905年德国垄断组织卡特尔数量增长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德国垄断组织卡特尔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①德国由分裂走向了统一②海外殖民扩张的步伐加快③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④国家制定经济指导性计划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11.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和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 )

①垄断组织的出现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②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③网络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殖民活动促进了世界经济联系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12. 19世纪后半期股份公司大规模发展,广泛流行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股份公司的分布范围从金融、交通和公共事业等基础设施向钢铁、机器制造和商业扩散,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这一“发展”客观上反映了( )

A.科研与生产的直接结合

B.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C.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要求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班牙一开始就对美洲殖民地实行杀鸡取卵的短视政策。它不像后来的英国,不知道怎样对美洲殖民地实行那种有系统的榨取,也不知道怎样使殖民地成为宗主国的工业品市场和廉价原料供应地,而是一味贪婪地搜刮美洲的金银财富。当然,这种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一方面,美洲有大量金银可采;另一方面,西班牙国内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向殖民地提供工业品的水平。

材料二商人一旦富有,所渴望的是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借以分享贵族的特权,对投资工业则望而却步。美洲金银的大量涌入,对工业发展也起了消极作用甚至破坏作用:金银数量的激增造成通货膨胀,工资上涨,工业成本随之上升,产品因而无力在国际市场上

竞争。这样对美洲金银的榨取,与国内工业的落后形成恶性循环。同时,精力充沛的西班牙人都奔向美洲去做发财梦,相应的忽视了发展国内工业。

材料三西班牙国内工业落后,再加上它的航运落后……结果在对美洲贸易中,荷兰、英国商人排挤了西班牙……其原因主要在于:西班牙对于美洲……的榨取,使得西班牙的半封建的、以土地为基础的贵族经济和社会的重新改组成为不必要的了。

——均引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班牙对美洲的主要掠夺方式,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殖民掠夺对欧洲所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对美洲贸易中,荷、英排挤了西班牙的原因。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英国是第一个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但英国的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巨大的人文灾难。

随着财富的积累,英国的穷人不是减少了,反而增加了,1867年,占家庭总数约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总收入中只占有不到40%的份额,不到家庭总数1/200的上层收入者其收入总额超过了国民总收入的1/4。根据教会慈善机构报道,1833年,埃尔德莱有一个织工,一家7口,4个人工作,全部收入在扣除房租、工具等后,所剩只有每星期2先令,这点钱要供全家人的吃穿。当时的英国工厂,大量使用童工,除工作时间长、工资少之外,劳动安全毫无保障,机器一旦出事故,受害童工就被赶出工厂,再也没有人过问。——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材料二1833年,英国颁布《工厂法》,限制儿童的工作时间并为儿童提供教育机会。根据《工厂法》建立了检查员制度,并制定了有关通风、温度和工作时间之类的规则。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规定在济贫院,受救济者必须劳动才能得到生活必需品,其目的是培养受救济者的劳动习惯,使他们走出济贫院后能靠劳动谋生。1920年颁布的《失业保险法》,政府扩展了1911年的计划,几乎涵盖了所有年收入不超过250英镑的手工劳动者和非手工劳动者。这样保险涵盖的范围就从400万工人扩大到1 200万工人。

——《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失衡及其调整》材料三英国的经历给我们留下这样的思考:工业化的目的是什么?现代化的目的又是什么?如果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的不是造福于人,这种工业化和现代化有什么意义?如果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的只是为少数人造福而伤害多数人,这样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不是不发生更好?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带来人文危机的表现。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为解决工业革命带来的人文危机,英国政府扮演了什么

角色并采取了哪些举措?

(3)结合上述材料,你怎样理解工业革命与人文危机之间的冲突?

答案:

1. C

2. A

3. A

4. B

5. C

6. B

7. A

8. B

9. D

10. C

11. D

12. B

13. (1)方式:直接抢劫掠夺殖民地财富。

原因:美洲金银矿产丰富,西班牙经济发展落后,不足以向殖民地输出工业品。

(2)殖民掠夺的金银大量涌入欧洲,造成通货膨胀;西、葡没有把掠夺的财富转化为资本,而主要用于消费,因此西、葡两国逐渐衰落。而荷、英、法等国将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

(3)荷、英工商业发达,又将掠夺的财富转化为资本用于国内生产,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西班牙却将财富用于消费。

14. (1)贫富分化;工人收入低;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危险恶劣;生活艰难、童工受虐。

(2)角色: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福利支出的承担者。

举措:在工人为争取生存而斗争的压力下,英国政府制定了关于教育、劳动、卫生、社会救济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社会立法从《工厂法》开始,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奖勤惩懒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底层民众的劳动权利,改善了生活条件。

(3)上述材料折射了工业革命时期物质文明与人文主义的强烈冲撞,这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时期必然经历的痛苦阶段。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通过社会立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弥补工业革命的过失,虽然时间长、代价大,但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人文主义灾难。钱乘旦的思考具有普世的人文关怀,受人尊敬;但是工业化与人文主义不是截然对立,我们要思考的是怎样化解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的人文灾难,而非是否进行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问题。

四川省仁寿一中校南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周练历史试题(9.20) Word版含答案

仁寿一中南校区搞2019级历史周练二2020.9.20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据文献典籍记载,汉代出现了大量以出产地命名的特色商品,如鲁缟、齐纨、蜀锦、济南剑。西北出土的肩水金关汉简和居延汉简里也出现“河内甘两帛”“广汉八稷布”等字样。此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官营手工业的迅速发展B.国家统一促进商品流通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区域长途贩运开始兴起 2.有学者研究指出,汉代骆驼文物寥寥无几,且形象非常稚拙或粗糙;唐代则出现大量骆驼文物,骆驼两侧挂有袋囊长颈瓶、毡毯等,非常写实。骆驼形象的变化表明() A.汉代骆驼尚未进入中原B.唐代丝路贸易日趋繁荣 C.三彩制作技艺日趋成熟D.汉唐经济格局变化明显 3.1891年,在检阅北洋海军后,李鸿章在奏折中称:“综核海军战备,尚能日新月异,目前仅限于饷力(军费不足),未能扩充,但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这反映了清廷当时()A.中体西用思想获得广泛的认同B.反侵略战争导致海军军费不足 C.未能全面认识到海洋国防危机 D.政治改革推动军事现代化进程 4.下边是1894年和1913年中国民族企业变化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 A. 民族资本成为在华资本主体B.清廷极力推动近代企业发展 C.政府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异变D.资产阶级改良必然走向革命

5.1979年3月,陈云在一份提纲中指出:“现在的计划太死,包括的东西太多。……计划又只能对大路货、主要品种作出计划数字,因此生产不能丰富多彩,人民所需日用品十分单调。”为解决上述问题,20世纪80年代我国() A.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B.重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C.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南方谈话”() A.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B.突破了改革开放的认识“瓶颈” C.提出了社会主义分两步走战略 D.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 7.1521年,“维多利亚号”船长因为环球航行获得了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授予的一枚纹章。纹章下半部都是互相交叉的肉桂,周围是3个肉豆蔻和12朵丁香花等香料植物图案,上面是个地球。 这枚纹章侧面印证了() A.香料导致西欧市场金银贬值B.西班牙环球航行的经济动因 C.世界各地新物种的频繁交流D.“物竞天择”进化理论的正确 8.有学者认为1873﹣1896年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大萧条时代,从1873﹣1896年,英国物价下跌22%,美国物价下跌32%,其他国家物价大多跌落超过35%.这种经济现象反映了()A.反映了自由贸易走向衰落B.与西方新一轮技术革新有关 C.推动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使国家干预经济的时代到来 9.1710年到1795年的英国,资本主义大农场经营方式的采用、农机的推广,使得农村谷物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牲畜的科学培育和饲养,使羊的平均重量从每只28磅增加到80磅,牛的平均重量从每头370磅增加到800磅。这反映出18世纪的英国() A.农业与工业发展相得益彰B.农业发展取决于圈地运动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12)(含解析)(2021年整理)

2016-2017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中学高三(上)周练历史试卷(12) 一、单项选择题 1.1947 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希腊和土耳其正面临着“极权主义”的威胁,“美国必须支持这些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其中的“武装分子”指() A.希腊和土耳其的金融资产阶级 B.社会主义苏联和其他各国共产党 C.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 D.欧洲的法西斯势力 2.1660年代到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下表是对这一时期英国东部粮食产量的一种估算.“四区轮作制”得以推行的条件是() 年份小麦裸麦大麦燕麦 1660 12。8 14。1 13.9 13.1 1760 25。5 25.0 30.9 38。3 单位:蒲式耳/英亩. A.圈地运动的开展B.新航路的开辟 C.农业技术的革命D.工业革命的推进 3.秦始皇曾采用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该学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这实际上反映出,秦代采用终始五德说旨在( ) A.宣扬以德治国B.辩护政治法统C.推动经济交流D.加强民族融合 4.下图是甲骨文中三个字,依次是“丝”、“桑"和“蚕”。能正确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①中国的丝织业不晚于商朝②商朝的农业比较发达③本材料可用来直接证明商朝已有种桑养蚕的历史④商朝时人们的主要衣料是丝织品。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5.联合国建立于() A.1920年B.1917年C.1945年D.1949年 6.“目前关系吾国前途之最大者,莫如铁路之建筑”,“苟全国之铁道皆在一二资本家之手,则制旅客、货商、铁道工人等之死矣”。孙中山发表于1912年4月的这段言论,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实业救国 7.战国时期,土地的直接耕作者已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农业产量也有很大程度提高,社会贫富差距也明显扩大。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是()

高三上学期第16周周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第十六周自主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奥利地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领地国家”和“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一个是自己领地上的收入,一个是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无权对诸侯领地直接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的是 A.西周 B.秦朝 C.唐朝D.清朝 2、《左传?昭公》曰:“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番屏周。”材料反映西周的主要政治意图是 A、灭亡殷商 B、巩固疆域 C、镇压叛乱 D、恩及兄弟 3、下列选项中有关两图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两种地方行政制度分别实行于汉初和元朝 B.两种地方行政制度对中央集权所起的作用截然相反 C.两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实施均是吸取和借鉴了前朝的教训 D.两种地方行政制度均巩固和发展了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并为此后历朝沿用 4、下列哪幅图反映了我国元朝时东南沿海地区形势 A B C D 5、英国“1855年—1870年文官制度改革中,最大胆的举措是借鉴地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对英国文官录用制度做出了革命性的变革”,孙中山因此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最好的制度”。持此观点的理由是中国的科举制度 A.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光大了儒学 B.是中国传统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根本保证 C.统一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便于巩固中央集权 D.公开考试,择优录取,体现了公平竞争原则 6、《易经》曰:“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其所无,远行买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此材料最能够反映出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B.邻近地区社会分工落后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周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周练历史试题含答案1.历史学者艾弗瑞·克罗斯比在1972年提出“哥伦布大交换”这个观念。它是指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式大交流。它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 A.开始各文明之间交流 B.引发了地理大发现 C.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D.各种文明交流增多 2.“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 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3. 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A.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行了辩护 B.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开始 C.直接导致了第三次英荷战争的爆发 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4.16世纪时有一欧洲国家的国王说:“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这一国家后来还兼并了葡萄牙,被后世称为“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这个国家是( ) A.英国 B.西班牙 C.法国 D.荷兰 5. 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 )

2021年高三上学期周练(11.11)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周练(11.11)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下面数据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这体现了我国建国初期经济迅速增长 B.这说明了中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这是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工业的结果 D.这表明了工业“大跃进”的出现 2.据《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更名天下田日王田……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与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结果导致“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不得已“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上述材料说明王莽( ) A.改制时政府手中掌握了大量国有土地 B.得到了无地农民的大力支持 C.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 D.最终重新肯定了土地的私有权 3.xx年,英国金融时报作家吉迪恩·拉赫曼指出:在布什任内,美国已发觉自己无法通过使用蛮力来领导世界。而奥巴马的任务则是考察美国现在是否可以通过劝说来领导世界。这一论断反映出() A.多极化发展削弱了美国霸权地位 B.共同反抗美国强权

C.美国军事大国优势已经逐步丧失 D.金融危机强化了世界各国的合作 4.《汉书.食货志》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这段材料表明汉初“轻田租”的直接原因是( ) A.阶级矛盾尖锐 B.社会动荡不安 C.经济破坏严重 D.封建统治不稳 5.有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其中“逆势而动”的学派最有可能是()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 6.罗斯福动情地指出,“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只有愚蠢的乐天派才能否认眼前的暗淡现实”。材料反映出 A.经济危机造成大量工人农民失业 B.罗斯福正视美国经济严峻的现实 C.美国社会矛盾尖锐,革命一触即发 D.罗斯福已找到应对经济危机的方法 7.《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B.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C.封建剥削严重导致农民生活贫困 D.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8.光电效应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而神奇的现象,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这一成就 A.使人们预见并发现了海王星 B.引起了现代物理学的革命 C.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微观领域 D.有利于推动量子论的诞生

2021年高一(承智班)上学期周练(12.2)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一(承智班)上学期周练(12.2)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它“彻底暴露了清政府所推行的‘同光新政’的实质,打破了国民妄自尊大的心理,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强烈危机感。”材料中的“它” A.促发了洋务运动的兴起 B.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C.开启了中国改革的历程 D.导致了清末“新政”推行 2.关于鸦片战争,近代史主流观点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自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从整个清朝历史看,鸦片战争发生于道光二十年的晚清时代,它又是清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材料意在说明 A.应对鸦片战争进行辩证分析 B.清史鸦片战争观是错误的 C.应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事件 D.不同史观必得出不同结论 3.“总税务司通令”是自1861年开始中国近代海关总税务司下发各海关税务司的普发性公文,以英文行文。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致力于将通令改为中文行文,1942年这一诉求得以实现。由此可知,这一转变是 A.欧洲团结中国抵抗日本的需要

B.中国近代反帝运动发展的成果 C.中国近代海关国际性减弱的象征 D.中国国际地位大为提升的标志 4.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力主向中国退还“庚子赔款”,他指出“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美国政府采纳此建议,从1909年起退还部分中国赔款,改用于培养赴美留学生。这反映了美国 A.意图借助意识形态支配中国 B.控制了中国的留学教育 C.开始实施独立对华外交政策 D.对华政策侧重文化侵略 5.1895年4月8日。《泰晤士报》说:辽东半岛的割占没有损害到英国的利益,而按照协议的其他部分,英国的利益可能有所增加。该报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英国A.在华享有某些特殊的权益 B.势力范围主要在长江流域。 C.在华利益得到了条约保证 D.干涉还辽得到清廷的回报。 6.1937年8月,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在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成立大会陈词:

汤阴一中高三历史周练试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周练试题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52 题, 共计 52 分) 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2、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3、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论文,下列选题正确的是 A.论国际关系的多变化趋势 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 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4、唐宋时期,我国古代政治制度进一步发展,经济趋于繁荣。回答(1)~(2)题。 (1)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2)图3为北宋末年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

图3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B.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 C.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 D.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 6、民主革命时期的标语宣传了党的政策,播撒了革命火种。图4的宣传标语应出现于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双周练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周练试题 高三历史(选修) 2022.11 注意事项: 1、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 2、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制定了详细的朝觐制度,“是故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率长幼之序,训上下之责,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殆”。西周朝觐制度旨在 A.缓和贵族之间矛盾B.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C.优化官僚政治体系D.维系宗法分封秩序 2.赵绍祖在《新旧唐书互证》中说:“唐中叶以后,节镇加宰相衔者极多,谓之使相,亦称外宰相,非真宰相也。唐朝的外宰相名号多以节度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如天宝十五载六月,授剑南节度使”崔圆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据此可知,唐朝后期的外宰相名号制度 A.进一步削弱了宰相的权力B.体现了朝廷对节度使的笼络 C.完善了中枢权力运行机制D.为以后宦官擅权埋下了隐患 3.唐朝两税法把以往的“非法赋敛”并入两税,纳入中央的控制范围;中央没有确定全国统一的税率,而是改用摊派赋税的办法;中央派人确定各州税额并划分其上供、送使、留州份额,两税法的这些规定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财权的控制B.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C.强化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解决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困难 4.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朱熹对地质、天文、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农业等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朱熹研究上述问题的出发点是 A.揭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B.实现经世致用的儒家理想 C.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D.达到知行合一的精神境界 5.下图为宋代到清代中期江南25个市镇桥梁建造情况统计。(单位∶座)对该图反映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2021年高三上学期周练(12.2)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周练(12.2)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曾在1961-1968年间任美国国防部长的麦克纳马拉后来说,所有三个国家在危机前后所做出的决定,都由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考虑而被导入歧途。尽管错上加错,但这一切错误都在核战争难以挽回的灾难后果面前不得不停了下来。材料中的“危机”() A.涉及美国、苏联和民主德国三方当事国 B.源于美苏两国在南亚地区的争夺和对抗 C.说明了大国控制世界可能使世界局势瞬息万变 D.反映出二战后世界走向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 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柳宗元这段话实际否定的是() A.西周时期形成的分封制B.秦朝建立的郡县制 C.统一货币的制度D.西汉郡国并行制 3.韩非子认为:“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中央集权思想 B.服务君主专制统治 C.加强地方行政管理 D.符合现代法治理念

4.观察下图中法国政治发展进程的特征,从中可知这期间的法国() A.大资产阶级力图借助强权人物维护正常的统治秩序 B.工业革命进展缓慢,传统势力与民主力量基本相当 C.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启蒙运动对民众影响深刻 D.受英美代议制改革影响,人民的民主权利意识增强 5.《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A.事实上并没有停战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6.“经济规模日渐增大,其内容日趋复杂,这就使中央指挥一切的做法变得日益困难,日益无效”。这种现象存在于() A.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 B.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C.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 D.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 7.贝尔纳认为:“在每个(科学进展的)事例里,总是当时的社会流动性能让手艺人和学者碰到一起,有时还使二者合而为一。”以下事例与此说法相符的是 A.达尔文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 B.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成功研制出发电机 C.富尔顿以蒸汽机为动力发明汽船 D.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 8.“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康有为上光绪皇帝第五书集中表达了“维新派变法必须是全面的‘大变’,而不是部分的或局部的‘小变”’的观点。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A.急于求成的躁进心态 B.与传统体制决裂的勇气 C.“跪着”变法的策略 D.对变法成果的乐观预期 9.约翰•洛克在《政府论》说:“当立法者图谋破坏人民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周练(二)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历史周练(二)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座号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表为范文澜先生对战国时代“士”的主要分类情况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 D.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 2.有学者用一关系式说明墨子的思想,“仁+仁十仁……=兼爱”,这就说明“兼爱”和“仁”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等差的“别爱”和“偏爱”在墨子看来就是“不爱人”。该学者意在强调墨子的“兼爱”思想 A.继承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B.借鉴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D.否定了西周的等级制度 3.纵观重仲舒的儒学体系,其德主刑辅,尊卑贵贱论,都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根据的,此外,借助于道家的超越性之“道”向上追寻,建构了兼具道德属性、自然属性的”天”,为儒家的仁义礼智原则探究了本源,这说明 A.儒家以百姓利益为出发点来出谋划策 B.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创新 C.儒、道思想发展呈现出连渐合流的趋势 D.儒家始终关注天与人的关系 4.汉武帝接受卫绾、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置太学并设置郡国县学。公元前135年,又设五经

博士,使儒学上升为经学。这些做法 A.实现了各地的有效控制 B.提升了儒学的社会地位 C.标志着官学体制开始确立 D.导致诸子学说完全消失 5.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这意在说明 A.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 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6.陆九渊曾经对求学的人讲:“汝耳自聪,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惩欠阙,不必它求,在乎自立而已。”据此可知,陆九渊 A.认为理学目的是为规范道德 B.承认了民族矛盾激烈的现实 C.主张要强调自我反省的力量 D.主张“知行合一”方可“致良知” 7.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治理在治理主体、内涵、思想与具体方式上都有变化。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 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 B.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 C.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D.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 8.顾炎武在坚持孟子“性无不善”论的同时,强调“性发见乎情”,“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在这里,顾炎武 A.受西方启蒙思想启发 B.倡导经世致用的必要性 C.驳斥理学家的虚伪性 D.肯定个体私欲的合理性 9.下表是不同时期的学者对唐太宗形象的历史叙述和评价: 唐太宗形象出处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夏津县双语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3周周练历史试题(解析版)

双语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3周周练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图2是英国人伯纳德·帕特瑞吉在1934年创作的一幅漫画。漫画中树后人物代表德国,法兰西女士在抚摸、讨好大熊。下面对该漫画理解最准确的是() 图2 A.英国奉行扶德抑法政策B.苏联模式受到西方国家青睐 C.苏法对德实施绥靖政策D.法国拉拢苏联维护自身安全 2.1935年,法国总理在阐述对意大利政策时表示:如果意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他们在非洲沙漠通行无阻,或者就能安静下来。这一政策()A.遏制了意大利法西斯势力B.有利于欧洲的和平稳定 C.是基于维护法国既得利益D.缓和了法意之间的矛盾 3.图3是1945年雅尔塔会议后英国漫画家绘制的漫画《TAKE ME IN,MISTER?》(带我进去吧,先生?)该漫画意在揭示雅尔塔会议() A.凸显了大国主导地位B.激化了盟国内部矛盾 C.加速了美苏利益冲突D.违背了世界和平潮流 4.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某次演讲中提到:“在过去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让我们吸取通过残酷的经验得来的教训吧。”据此可知丘吉尔() A.不再反对共产主义B.开始反思绥靖政策 C.认识到求同存异的重要性D.决定建立英、美、苏联盟 5.右边漫画中拥抱在一起的是希特勒和斯大林,斯大林手边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奸

笑着的希特勒正往斯大林背上插刀。图中的文字是原谅我,同志,但这机会实在太诱人了。”该漫画意在() A.展示现代主义艺术手法B.说明战争的残酷性 C.批评苏联的消极备战D.揭示苏德协议的实质 6.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主张民族自决和人权自由的一方取得了胜利,而且这场胜利迅速将那个依靠霸权来实现资本无限积累,依靠战争和掠夺来稳固资本扩张基础的“帝国主义时代”,连同此前在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起过重要作用的殖民政治和殖民统治都淘汰出局了。”这一观点() A.强调了二战所带来的社会变化B.否定了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本质 C.表达了对欧洲国际地位的担忧D.是二战冲击旧有国际秩序的体现7.图2为1939年4月英国人伯纳德·帕特瑞吉创作的漫画《老调重弹》。画中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隔着栅栏在议论一条正在狂吠的身披“米”字旗的狗。希特勒嘲讽其“吠犬不咬人”,墨索里尼则流露出自己的担忧:“但狗知道这句谚语吗?”该漫画() 图2 A.肯定了英国对德意政策的转变B.强调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可能性C.表达了对英国外交政策的不满D.揭示了轴心国集团最终瓦解的必然性8.图2所示为二战中(1940年)的一幅作战示意图。经此战役后()

高三5月第一次周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1.西周平息以原殷商遗民为主的武庚叛乱后,周公把原商王畿的一部分封给原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让他建立了宋国统治殷商遗民。这个事件可以说明 A.分封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稳定B.西周时期宗法制渐趋衰落 C.诸侯纷争有利于百家争鸣的出现D.周公畏惧商纣王的势力 2.汉唐制定的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缓解 C.自耕农逐渐衰退D.土地兼并得以缓和 3.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矣。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 A.老子B.荀子C.朱熹D.王阳明 4.皮锡瑞在《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中写到:“中国重君权,尊国制。猝言变革,人(必)骇怪,故必先言孔子改制,以为大圣人(有)此微言大义,然后能持其说。”该想法 A.导致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B.着眼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C.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 D.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5.古代中国历史撰写传统,有以“狩猎”来指代君王出逃。据此推断,与近代著作《庚子西狩丛谈》记载的内容紧密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辛亥革命 6.抗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组织大批东南沿海厂矿迁移至西南大后方。这在当时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平衡了东西部经济发展格局B.便利了官僚资本控制经济 C.奠定了中国持久抗战的基础D.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7.1953年中共长治市委宣传部普选传单:“旧社会,太可恨,不把妇女来当人!新社会,大改变,男女都有平等权。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这主要是为了 A.宣示新中国与旧社会的区别B.准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进行民主训练实践新民主主义D.解放妇女建立男女平等新社会

沙市中学高二上学期章次周练半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2020级 第一次周练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21年9月16日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时,周王通过婚姻关系与异姓诸侯建立血缘联系。周王照例称同姓 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这反映了 A.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B. 天下一家的民族认同 C. 血缘与政治相结合 D.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2.战国时,各诸侯国大都把选贤任能、奖励军功、建立官僚制度及普遍推行以郡统县的行 政管理系统作为变法改制的主要内容,还创立监察制度,颁行法律,进行户口登记等。这主要反映了 A. 重视农战以富国强兵的必要性B.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趋势 C.秦灭六国并完成统一的必然性D.法家在国家治理方面的优势 3.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 “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 A.相权有所分散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 C.“外朝”参议要政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 4. 元代规定行中书省为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 省高级长官由蒙古人、色目人担任,中下级官员由汉人担任。行省官员每日“早聚圆坐,参议词讼,理会公事”。据此可知,元代行省制 A.扩大了对地方监察权 B.弱化了其政权的民 族色彩

C.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 D.有利于集思广益制定决策 5.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临时任用)之分。“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如“大学士” 等。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握有实权,这样承担内外事务可以不受官员的品级和资历的限制。宋代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防范官员的权力膨胀B.促进了政府的科学管理 C.有效地解决了吏治腐败问题D.明确了官员的职责分配 A.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解决了封建国家赋役征收不均的问题 C.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D.造成了农村大量隐瞒人口现象的发生 7.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8.在苏维埃基层政权选举中,苏维埃政府向选民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在抗日根据地各级参议会的选举中,一些地方因陋就简发明了“圈选” “豆选”等方式。这些措施 A.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保障了政权的稳定与发展 C.开始了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D.民主政治原则

云南省大理新世纪中学2012届高三周练历史试题(12)(教师用)人民版

周周练12教师用 1.“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立了这样一种平等,以致他们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谁的著作() A.康德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即人们通过契约建立国家来保障人们的权利。 2.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 A.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B.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 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D.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从材料“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只是服从的问题。”可以看出官吏行使权力时需要接受人民的监督。其他选项材料体现不出来。故答案为D。 3.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主权属于人民全体 C.天赋人权D.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启蒙思想。根据题干中“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表明建立社会契约保障个人自由。其余三项均不能体现。 4.康德这样定义启蒙:“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 A.人身的自由 B.主权在民 C.思想的自由D.社会契约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康德认为“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的原因”“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由此可知,康德强调个人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即要放开自己的思想。故C项正确。 5.“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有可能会变得专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

2021年高一上学期周练(11.11)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上学期周练(11.11)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甲午战后,英国人赫德评论说:“日本根本是没有什么正义可言的,正义完全在中国方面。我不相信单靠正义可以成事,就像我相信单拿一根筷子不能吃饭那样,我们必须要有第二只筷子——实力。但是中国人却认为自己有充分的正义,并且期望它来制服日本的铁拳,这想法未免太天真了。”作者想要说的是 A.国际关系中实力和正义同等重要 B.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是正义的 C.日本的“铁拳”比中国的正义更实际 D.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必然性 2.郭廷以先生在《近代中国的变局》中指出“……无洋不反,凡外皆仇,以中国(实际上是以华北.东北,甚至是以京津一隅)对抗各国,致成了一个小型的‘世界大战’。”材料所述事件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义和团运动 C.甲午战争 D.卢沟桥事变 3.晚清著名外交家郭篙煮在对外交往中不卑不亢,分寸合度,处理外交事务合乎国际惯例,英人称之为“所见东方最有教养者”。然而国内不断有人攻击他:“此……汉奸之人,我必不能容”“有二心于英国,想对英国称臣”等等,迫使郭篙煮辞职。这说明 A.部分官员仍然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 B.清朝官场相互倾轧的现象十分严重

C.与敌国打交道的官员通常受到垢病 D.道德绑架开始成为有效的攻击手段 4.《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人欣喜若狂,“人们纷纷谈论我们这次可是一举而要为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需要效劳了”。然而,“假想市场的美景冲昏了商人的头脑,使他们看不见障碍”。英国人之所以估计过于乐观,是因为 A.受到过去的殖民“经验”的蒙蔽 B.忽视了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力量 C.忽视了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决心 D.认为中国人乐意接受他们的效劳 5.近代学者杜亚泉指出,甲午以后国论一变,喷喷言政法者日众。……且吾更有说焉,设使吾国之士,皆热心于政治之为,在下则疾声狂呼,赤手无所展布,终老而成一不生产之人物;在朝则冲突竞争,至不可终日,果如是,亦毋宁降格以求,潜心实际,熟习技能,各服高等之职业,犹为不败之基础也。他认为 A.政治变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B.发展经济重于革新政治 C.政治改良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D.普及职业教育是救国之本 6.1875年8月,清政府任命郭嵩焘(中国首位驻外使节)为驻英公使的消息传开后,有人编出一副对联:“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湖南士绅提出要开除他的省籍。这表明当时 A.清政府屈辱外交不得人心 B.民族矛盾尖锐,民族意识觉醒 C.思想观念阻碍近代化进程 D.国人强烈反对屈辱外交 7.《(1898年)新政始基》中说,此战实际上是分界线,“未之战也,千人醉而一人醒”,但是“一战而人皆醒矣,一战而人皆明矣”。材料中的“战”() A是西方联合侵华的开端 B拓展了列强的侵华途径 C使清廷沦为洋人的傀儡 D民主共和意识成为主流 8.1844年,大臣耆英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这表明耆英主张() A对外妥协以换取和平局面 B全面学习西方国家外交礼仪 C废除天朝上国的外交规制 D对外交往应变革“夷夏”礼仪 9.恩格斯曾提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事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据此,恩格斯认为()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双周测历史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周练 高三历史(选修) 2022.9 注意事项: 1、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 2、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裴李岗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磁山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和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出土了大量的石质工具,即石磨盘和石磨棒,石磨盘不但制作精良,而且形制也规整多样,同时发现的还有一定数量的谷物粟、稷及油菜籽等。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黄河中上游地区 A.经济文明一体化发展B.已出现粮食加工技术 C.农作物种植种类繁多D.家庭手工业较为发达 2.据载:西周时期“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由此可见,当时“礼” A.是早期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B.起到维护君主集权的作用 C.成为了国家施政的指导准则D.促成了政权与族权的结合 3.西汉初期,女子颇有先秦遗风,并无妇人之贞节等方面的要求。西汉中期以后,不仅男尊女卑之风愈演愈烈,而且对女子“从一而终”“守节”等伦理要求也呈增强之势。西汉女性伦理的变化A.说明国家统一利于家庭稳定B.表明女性道德自律意识增强 C.反映了女性婚姻观念的增强D.是社会主流思想影响的结果 4.汉代《盐铁论·水旱》中提到,"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盐铁贾(价格)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覆(农具)淡食”。这说明汉代 A.铁农具便利但使用范围有限B.传统工商食官制度得到恢复 C.普通民众生活水平极端低下D.手工业发展滞后于农业生产 5.南宋时期,北方的面食在南方推广开来。专门制作与贩售糕饼的面食店在临安随处可见。店内饼类食物种类很多,有开炉饼、甘露饼、糖榧饼、薄脆饼、玉延饼、通神饼、菊花饼等。这反映出当时 A.南北经济贸易联系密切B.临安饮食文化地域性强 C.南方粮食种植结构变化D.权贵阶层追求健康养生 6.明代徐一夔居于杭州相安里,那里不少富人组织手工作坊,“居工以织”。据其《织工对》所记,织工们以日之所入养家糊口,各坊主高价竞相雇请技艺出众者,“倍其值不吝也”。这说明当时A.新的经营方式已经出现B.雇佣关系在纺织业逐渐普及

2021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周练试卷(尖子班)(9.18)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周练试卷(尖子班)(9.18)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皖南胡氏祠堂后厅悬挂着一个斗大的“孝”字,相传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书。“孝”之本义,据《礼记·祭义》释“居处不庄(平常言行不恭敬),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据此判断“孝”的内涵是() 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②战死犹留千古名,大夫赤心为宗 ③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④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梁启超说:“到了两宋,当然会产出儒佛结婚的新学派,加以那时候的佛家,各派都衰,禅宗独盛。禅宗是打破佛家许多形式和理论,专用内观工夫,越发与当时新建设之道学相接近,所以道学和禅宗,可以说是宋、元、明思想全部的代表。”其提及的“儒佛结婚的新学派”、“新建设之道学”是指() A.道家学派 B.道教 C.理学 D.佛教禅宗 3、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记载:“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成为圣贤的重要性 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 C.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进行道德修养 D.最高学术目标 4、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范畴 B.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性 C.体现了人自我意识的觉醒 D.具有思想启蒙的时代价值5、王守仁(阳明)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答罗整庵少宰书》)这一言论() A.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性质 B.否定孔子儒家思想的地位 C.主张通过内心反省获得新知 D.主张接触世间万物以求理

2021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周练1(9.30) 含答案

丰城中学xx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周练试卷 历史 2021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周练1(9.30)含答案 (考试内容:必修一第一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朝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A.夏朝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朝代 B.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阶级 C.实行了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 D.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 2.《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统治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郡县制度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④ 3.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周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命令4.下列关于宗法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 B.它用来确定贵族的等级,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C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 D.确立于公元前12世纪 5.《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讨伐)。”这段材料反映了() A.西周初年的分封制 B.西周末年周王室的衰落 C.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D.战国时期的群雄并立 6.(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时才告终。“这种帝国结构”包括() ①皇帝制度②三公九卿制③郡县制④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