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的基本概念

化学的基本概念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领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食物、衣物还是药品,都与化学有

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将介绍一些化学的基本概念,帮助读者更好

地理解这门学科。

一、物质的性质与分类

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它具有多种性质。根据物质在环境中

的状态,可以将其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

体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

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弱。此外,物质还可以根据其组成元素和化学性

质进行分类,如金属、非金属、有机物和无机物等。

二、原子与分子

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元素是由同种

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

形成的。当原子或分子的组合发生改变时,就会产生化学反应。

三、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转变产生新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原

子或分子的结构发生改变,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能量的吸收或释放。化学反应可以归纳为各种类型,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置

换反应等。反应的速率受到温度、浓度、表面积、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四、化学键与化合物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用于连接原子形成化合物。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的离子吸引形成的,共价键是由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金属键是金属原子间的电子云形成的。化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物质。化合物的组成比例是由化学键类型和数量决定的。

五、化学周期表

化学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元素按照原子数从小到大排列,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通常在同一列上排列。周期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性质和周期性规律,并预测元素的化学行为。

六、酸碱与pH值

酸碱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概念。酸是指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指能够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酸和碱反应会产生盐和水。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可以根据溶液pH值的变化来判断溶液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pH值小于7为酸性,等于7为中性,大于7为碱性。

七、化学能量与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涉及能量的转化。反应物的能量称为反应能,产物的能量

称为生成能。当反应物变为产物时,可释放能量(放热反应)或者吸

收能量(吸热反应)。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

成的量。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会影响反应速率。

总结: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和相互作用的科学。在

日常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物质。通

过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分类、原子与分子、化学反应、化学键与化合物、化学周期表、酸碱与pH值以及化学能量与反应速率等基本概念,我们

可以加深对化学这门学科的理解,提升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化学的认知

化学的认知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它是自然科学中的一支重要学科,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医药、材料、能源等。本文将以化学的认知为主题,探讨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单位,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形态。化学通过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奥秘。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如氧气、金属铁等。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反应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盐水等。 化学研究的核心是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结构或组成上的变化,产生新物质的过程。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包括能量变化、物质的消失与生成以及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通过相互作用发生变化,生成产物。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下降,如融化冰块。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释放热量,使周围温度升高,如燃烧木材。 化学还研究了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物质的结构决定了其性质,如颜

色、形状、可燃性等。化学通过研究分子和原子的结构,揭示了物质的微观本质。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是物质的基本单位。分子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如分子的大小、形状、极性等。原子是构成分子的最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原子的组成和排列方式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化学的应用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医药领域利用化学原理研制药物,治疗疾病。材料领域通过控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开发新材料,如高强度钢、陶瓷材料等。能源领域通过化学反应转化能量,如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能量。环境保护领域通过化学方法处理废水和废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食品领域通过化学分析检测食品质量和安全性,保障食品安全。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与能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物质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奥秘。化学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医药、材料、能源等。通过应用化学的知识和技术,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化学基本概念

化学基本概念 1.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上P2)它是一门花样基础的自然科学。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和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原子-分子论,化学才从物理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上P7) 3.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上P7).一般来说,物理变化只是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或状态,而没生成另外的分子;而化学变化改变了分子组成、性质和特征,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常伴有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4.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上P35) 5.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上P39). 6.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下P11) 7.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下P71-72)〖注意〗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生成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会发生;另外,当盐与碱、盐与盐反应时,两种反应物都必须溶于水。 8.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下P59)中和反应其实是复分解反应的一部分,一个特例。 9.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上P35) 10.还原反应:含氧的物质被夺去氧的反应。(上P108)〖注意〗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是: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不要反中和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硬性牵扯进去,不要混为一谈。 1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上P7)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腐蚀性、稳定性、活泼性、脱水性等。 1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上P8)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还有溶解性、挥发性等。 13.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在一起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上P27)这多种物质只是简单地混在一起,相互间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它们的分子(或原子、离子)还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不变。自然界绝大多数物质是混合物,如空气、海水、河水、煤、石油、石灰石等。 14.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上P27)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式表示(如氮气→N2、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硫酸铜粉未→CuSO4)。我们研究任何一种物质的性质,都必须取用纯净物。因为一种物质里如果含有杂质,就会影响这种物质的固有的某些性质。 15.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上P47) 16.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上P47) 17.无机化合物(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无机物。 18.有机化合物(有机物):化学上把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但CO、CO2、H2CO3、、碳酸盐、碳酸氢盐等少数物质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它们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很相似,因而一相把它们看作无机化合物。 19.酸:在水溶液中所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就是酸。 20.碱:在水溶液中或熔化时所电离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就是碱。 21.盐:由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所构成的化合物就是盐(下P64).

化学概念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 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 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19.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 学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 2O 2 === 2H 2O + O 2 ↑ 此反应MnO 2 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 杂质占0.03%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有害气体:NO 2 、CO 、SO 2、H 2S 、NO 等物质和粉尘。 2、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 3(氨气)、CO (一氧化碳)、CO 2(二氧化碳)、CH 4(甲烷)、SO 2 (二氧化硫)、NO (一氧化氮)、NO 2(二氧化氮)、H 2S (硫化氢)、HCl (氯化氢) 3、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 42-(硫酸根)、NO 3-(硝酸根)、CO 32-(碳酸根)、ClO 3-(氯酸根)、 (单位为“1”,省略不写)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中子(0) 质子(+) 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阴离子 原子 得e 失e 失e 得e MnO

化学十大基本观念

化学十大基本观念 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实验性、和理论性很强的科学,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组成和结构的学问。在学习化学过程中,需要从简单到复杂的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包括化学的十大基本观念。 一、原子论 原子论是化学的基础,并且影响了整个物质科学的发展。它表明,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最基本的。每个元素的原子都具有独特的质量、大小、形状和化学性质。 二、元素周期表 周期表将元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让系统性化的,顺序排列的方式把大量的元素信息呈现出来,便于我们学习和了解化学元素的性质。 三、分子和化学键 原子都会进行元素间或者是分子内的化学键。分子由两个或更多的原子通过共用或共享合并形成,并受到化学键的连接。一种或多种键连接了原子或分子的两端,这使得物质能够互相作用。 四、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一群分子或组分在出现了可以产生新组分或分子的连接或裂解并随后形成在化学键形成或断裂后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就是通俗意义的化学反应。 五、化学平衡 在化学反应中,有一些反应过程发生得非常快,而有些反应则相对慢些,甚至可能达到一定速度的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化学平衡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 六、酸碱反应 酸碱反应是一种常见类型的化学反应,其中一种物质被力学酸容器(含有氢离子)还是力学碱容器(含有氢氧根离子)的另一种物质

所中和。水通常用作这种反应类型的中和剂,如常见的眼泪。 七、化学能量转换 化学能量转换是物理学和化学研究的一个极其广泛的题目。热能、电能、光能等,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化学实体的内部结构变化而 转变成不同的能量形式的。 八、物质的相变 物质的相变指的是某一物质由一种相态转变成另一种相态的过程,包括能冯化,沉积,升华及挥发等。 九、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反应物转化成产物的数量。速 率可以被影响和监测,在化学研究和方程式制定以及实验室中的各种 应用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概念。 十、有机化学原理 有机化学原理是关于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组成的一门学科,它研 究由碳,氢和少量其他元素组成的一种特定类别的分子,称作有机分子。化学家很早就开始研究有机化学,如煤、石油和天然气中的大分 子有机化合物,然而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在 19 世纪才得到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这些基本观念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对我们理解化学世 界的构造和互动关系,有很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些 基本概念,建议在学习化学时,建立起基础的概念和相关的记忆知识。

化学基本概念

一化学基本概念 3.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2.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 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5. 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 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 原子的结构: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8. 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 2H2O2 2H2O + O2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10H2O、CuSO4·5H2O)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二基本知识理论总概 1. 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 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 H2S、NO等物质 3. 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 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注意各酸根或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 一价氢氟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三五氮;一二铜汞四七锰;

高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涉及到许多基础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深刻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本文将对高中化学必背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一、化学基本概念 1.物质 物质是指构成宇宙万物的各种物体、物质的总称。它具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包括质量、体积、密度、颜色、状态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变化的特征以及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的特点。 2.元素 元素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它是构成各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具有自身特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原子序数排列,具有明确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规律。 3.化合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以一定的化学组合方式结合而成。它具有比元素更为复杂的物理化学性质。常见的化合物包括水、盐、糖等。 4.分子

分子是构成化合物的最小单位。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以共价键相连而成,具有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一些分子可以改变形状,这就决定了它们的功能和用途。 5.离子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可以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而产生。在某些化学反应中,离子发挥着重要作用。常见的离子包括氯离子、钠离子、氢离子等。 二、化学计量 1.化学反应式 化学反应式是指化合物的反应式子,它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的质量始终得到保留。在计算化学反应时,必须熟练掌握化学反应式。 2.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是指各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也就是每个分子的质量。在进行化学计算时,必须熟练掌握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3.摩尔比 摩尔比是指两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之比。在反应中,化合物的摩尔比对于化学反应的进程具有决定作用。对于计算化学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物,必须熟练掌握摩尔比的计算、合理应用。 三、化学反应 1.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一、基本概念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2. 物质的组成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3. 物质的分类(1)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纯净物:组

成中只有一种物质。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3)氧化物、酸、碱和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4. 化学用语(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2)元素符号的意义①某一种元素。②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③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种单质,例如:、S、P等。(3)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5)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注意书写原则、步骤、配平、反应条件、箭头的正确使用。(6)化学反应类型(7)质量守恒定律5. 溶

化学十大基本观念

化学十大基本观念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的关 系的科学。在化学研究中,有一些基本观念被广泛接受并被视为化学 研究的基石。本文将介绍化学领域中的十大基本观念,包括原子理论、元素周期表、物质组成与性质关系、能量守恒定律、反应速率与平衡等。 第一章:原子理论 原子理论是现代化学的基础,它认为所有物质都由微小不可分割的粒 子构成。根据原子理论,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而不同元 素则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成。在这个观念下,反应是通过原子之间重 新排列而实现。 第二章: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一种将所有已知元素按照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排列起来, 并以阿拉伯数字和拉丁字母表示其特定特征和属性。通过周期表,我 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元素之间存在着一些规律和趋势,并可以预测未知 元素的性质。 第三章:物质组成与性质关系 根据这一基本观念,物质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是由其组成的原子和分子 的性质所决定的。例如,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化合物的化 学性质,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物质的物理性质。 第四章: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化学反应中,能量既不会被创建也不会被销毁,而只是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这个基本观念在研究热力 学和动力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五章:反应速率与平衡 反应速率与平衡是化学反应动力学和平衡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反 应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产生或消耗物质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平

衡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正向反应与逆向反应达到相等时所处于稳态状态。 第六章:酸碱理论 酸碱理论描述了酸碱溶液中氢离子(H+)或氢氧根离子(OH-)浓度对溶液酸碱性质影响程度的度量。根据酸碱理论,酸溶液中的H+浓度高于水溶液,而碱溶液中的OH-浓度高于水溶液。 第七章: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称为氧化,而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称为还原。根据这个基本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通过电子转移来实现的。 第八章:配位化学 配位化学研究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形成配位键和形成配合物的过程。根据这个基本观念,金属离子通过与配体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来改变其性质和性能。 第九章: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研究碳和其它元素之间形成碳碳键和碳氢键以及它们在有机分子中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有机分子是生命体系中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并且在药物、材料和能源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第十章:材料科学 材料科学研究各种材料(金属、陶瓷、聚合物等)的结构、性质和性能,以及它们的制备和应用。根据这个基本观念,材料的性质和性能可以通过调控其结构和组成来实现。 综上所述,化学的十大基本观念是化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基础。这些基本观念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物质世界的本质,还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基本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化学知识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化学基本概念

化学基本概念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変化。 5.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6.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 7.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8.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9.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 10.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11.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 数 12.地売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1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4.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 2H+表示两个氢离子。 15.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2,核电荷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2,最外层 电子数为2,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称为阳离子。16.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价态全为零。 17.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8.电解水时正氧负효,体积比正一负二,质量比正八负一。19.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0.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醋、盐酸、碘酒、石灰水等。 2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22.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3.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4.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种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即:20C时,食盐的溶解度为

高考化学知识点之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高考化学知识点之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 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 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 2.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 阳离子:Li+、Na+、H+、NH4+… 阴离子:Cl–、O2–、OH–、SO42–…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 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Si、Al、Fe、Ca。 5.同位素 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化学用语和基本概念

第一部分化学用语和基本概念 一、元素及元素符号 1.概念: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意义:①表示某种元素。②表示一个某原子。③还可能表示某种物质。 例如:“Cl”表示氯元素;表示一个氯原子。 “Cu”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表示单质铜。 3.注意:元素只说种类,不说数量。如:“2Fe”只能说两个铁原子,不能说两个铁元素。 4.常见的元素符号: 名称: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符号: 名称:金银铜鉄汞锰锌碘 符号: 二、离子符号 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 ①阳离子:带正电,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总数。 ②阴离子:带负电,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总数。 3.意义:只表示微观意义。如:K+表示1个钾离子。3K+表示3个钾离子。 4.常见的离子符号: 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铵根离子 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氧离子氯离子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亚铁离子铁离子 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 三、化学式 1.概念: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书写要求:正前负后氧最后,一般之中有特殊,氨气(NH3)醋酸(CH3COOH)要记清; 价态总和零规则,十字交叉写数字。 3.意义: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③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④表示一 个分子中的原子构成。 4.记住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四.化学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1、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 例如:3H2O前面的“3”表示________________。2、化学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该原子个数。 例如:H2O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每个离子中所带的正(负)电荷数。 例如:CO32-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例如: 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1”表示________。 五、化学方程式 1.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书写要求: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意义:①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②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③表示各物 质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4.读法: 读作: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5.《化学方程式书写》中的易错点: ①化学式书写错误②不注明反应条件③状态符号标注不清④忘记配平⑤乱造方程式。课堂练习: 例1.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准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例2.写出下列各粒子中“2”的意义: (1)S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K+: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S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5)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下列化学方程式准确的是() A.铁屑溶于稀硫酸:2Fe + 3H2SO4 = Fe2(SO4)3 + 3H2↑ B.澄清石灰水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2HCl + CaO = CaCl2 + H2O C.木炭在不充足氧气中燃烧:2C + O2 ==== 2CO D.过氧化氢分解:H2O2 ==== H2↑+ O2↑ 练习: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2.下列符号:Fe、2H、5C、O2-。其中即表示宏观意义又表示微观意义的是_________,只表示微观意义的是______________。 3.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NH3②N2③NO ④X ⑤HNO3. 根据这种规律,X可能是() A.N2O B.NO2 C.N2O5 D.NaNO3 4. 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为+1价。所表示元素在反应物和 生成物中该元素化合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Cl -1 Mg +2 CaO +2 点燃 MnO2

化学基本概念

1氧化物(oxide)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CO₂)、氧化钙(CaO)等。 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 一、化学-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其水溶液的PH值小于7。 酸是一类化合物的统称。酸在化学中狭义的定义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比如H2SO4是酸,而NaHSO4不是)。此定义称为-{zh-hk:阿瑞尼士;zh-cn:阿仑尼乌斯}-(S. Arrhenius)酸。这类物质大部分易溶于水中,少部分,如:硅酸,难溶于水.酸的水溶液一般可导电,其导电性质与其在水中电离度有关,部分酸在水中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不导电;部分酸在水中离解为正负离子,可导电。较广义的定义,则认为反应中能提供质子的是酸,反之为碱,此定义称为布忍斯特(J. M. Bronsted)-罗瑞(T. M. Lowry)酸。另外还有被称为-{zh-hk:刘以士;zh-cn:路易斯}-(G. N. Lewis)酸的定义,定义酸为电子对的接受者,范围更为广泛。酸可以和碱进行中和作用(neutralization),生成水和盐 根据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度的大小,有强酸和弱酸之分,一般认为,强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如盐酸、硝酸;弱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如乙酸、碳酸[1]。 比较酸的强度,可比较它们在一种碱中的离解常数。根据广义的定义,水就是一种碱,故对弱酸,比较在水中的离解常数即可。这叫“水的区分效应”。强酸之间的比较,不能用水,这叫水的“拉平效应”;不过可以使用更强的碱。像乙酸这样的弱酸,几乎不在水中电离,使水的区分效应不明显,可使用更强的碱。 含氧酸的命名﹕对于分子中只含一个成酸元素的简单含氧酸﹐将其较 为常见的一种称某酸﹐其他含氧酸按成酸元素的氧化数较某酸高﹑低或有 无过氧─O─O─结构而命名。例如氯酸HClO3(氯的氧化数为+5)﹑高氯酸HClO4(氧化数+7)﹑亚氯酸HClO2(氧化数为+3)﹑次氯酸 HClO(氧化数+1)﹔又如HSO﹑ HSO8中含有─O─O─键﹐称过氧一硫酸﹑过氧二硫酸。两个简单含氧酸缩去一分子水后生成的酸称焦酸(或称一缩某酸)﹐例如﹕ 也有用重作词头来命名的﹐例如﹕ 简单含氧酸脱去(全部)氢氧基而生成的基称醯基﹐如─SO─称硫醯基 ﹐CrOCl称铬醯氯。 若把含氧酸的化学式写成MO(OH)(M为金属)﹐就可以根据值来判断常见含氧酸的强弱﹕ =0 极弱酸﹐如硼酸H3BO3 分类 1.根据有机无机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有机酸是指一些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最常见的有机酸是羧酸,其酸性源于羧基 (-COOH)。磺酸 (-SO3H)等也属于有机酸。

化学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 原子团:在很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纯净物能够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能够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学基本概念(知识整理)

第一局部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简明知识网络 一、物质的组成 1.物质的组成关系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是一个抽象的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管数量。它只能以游离态或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如:H 、H 、H 、H 2、H +、H - 都含H 元素,但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 3 说明: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例如水的蒸发,物质的溶解、扩散现象等。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物质间的三态的变化是分子间间隔大小的改变。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⑵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4.原子团——由几个原子结合而成的一个集团。它不能独立存在,但在许多反响中原子团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响〔即原子团内的化学键在化学反响中不断裂〕。 其中带电荷的原子团叫根或离子,如:氢氧根〔OH -〕、硝酸根〔NO 3- 〕、铵根〔NH 4+〕;

—CH 3〕、羟基〔—OH 〕、醛基〔—CHO 〕、氯原子〔—Cl 〕。 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三、物质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 ⑴混合物与纯洁物 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几种物质〕。无固定的组成,无固定的物理性质。 纯洁物——由同种物质组成〔一种物质〕。具有固定的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 从微观角度看,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洁物只有一种分子,而混合物有多种分子。在判断是混合物还是纯洁物时,可以从有无固定熔沸点考虑,一般来说,纯洁物有固定的熔沸点,而混合物由于组成物质的成分和量的多少不固定,致使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物质

例:HCl 是纯洁物,HCl 溶于水形成的盐酸那么是混合物;象CuSO 4·5H 2O 含结晶水的物质属于纯洁物。玻璃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⑵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元素呈游离态。 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元素呈化合态。 ⑶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 非金属——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常温时,除溴是液态外,有的是气态,有的是固态。具有得电子的倾向,在一定条件下,一般能与氢气、氧气、金属化合。 2 范例1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 .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无 机化合物

化学基本概念(知识整理)

化学基本概念 本章解读 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的基础。 高考对化学基本概念的考查涉及面较广,主要的热点有:化学用语、化学计量与化学基本定律、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及能量、分散系等知识。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主要内容,它是每年必考内容,并且解法的规律性较强,也有一定的技巧,同时因涉及的知识面广,有可能推出新的题型、新的设问方式,特别是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科学实验等实际相结合的知识。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问题主要考查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预计今后此类考题还会保留。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新教材作为一主线编入其中,因此出现了反应热与能源结合的考题,由于能源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有关能源的试题也将成为今后命题的重点。 化学计量中的热点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溶液的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的特点是: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的某微粒数目的多少;一些物理量之间的换算;结合一些化学概念或某些特定条件判断。溶液的计算的特点是:有关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常结合稀释、结晶等过程进行考查,题型变化较大,既有考查理解有关概念的选择题,也有融合化学现象、推理与判断、新情景于一体的理论联系实际型的实验题、推断题。 学法指点 中学化学涉及到的概念近三百个,广泛分布在教材的各个部分中。备考复习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记忆一定要准、透,只有充分理解概念的内函和外延,以及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有效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意对相关基础知识的归纳,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织网——形成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掌握和灵活运用。 3、注重化学基本概念在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注意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以及新科技的紧密结合。关注化学与社会发展、人类健康、能源、资源、环境等问题,使化学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基本概念知识结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