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初中化学基本概念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

1、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物理变化:这种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3、化学变化:这种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4、化学性质: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

活泼性---稳定性、酸性---碱性

5、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6、混和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

[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7、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8、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9、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10、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11、有机化合物:(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等)

12、无机化合物:(包括酸、碱、盐、氧化物)

13、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14、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另一种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15、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

16、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17、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18、还原反应:这种含氧化合物理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1) 放热反应:反应后使体系温度升高。

包括:燃烧反应、氧化反应、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反应、CaO与H2O反应等。

(2) 吸热反应:需要在不断提供热量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的反应。

包括:加热分解制氧气。

19、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0、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查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21、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

22、催化剂: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这种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做

催化作用。

23、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5、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6、相对原子质量:即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

所得的值叫做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7、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8、硬水: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29、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30、化学式:这种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31、合金:在金属中加热融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

3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中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和物,叫溶液。

33、溶质: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34、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剂。

35、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36、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

所得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37、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

所得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8、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

质量(克)。

39、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的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

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数。

40、酸、解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41、碱、解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42、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根离子所组成的化合物。

43、复合肥料:化肥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的化肥。

44、白色污染:废弃塑料造成白色污染。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合,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合.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归纳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归纳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最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最全) 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 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 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 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 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 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 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原子的质量1一个 碳12原子质量?1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 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 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 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 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

化学基本概念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 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3.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氧气的氧化性,氢气的可燃性和还 原性。 4.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汽油的挥发、木材制成桌椅、铁铸成锅、蜡 受热熔化。 5.化学变化:变化中有生成了新的物质。如木材燃烧、铁的生锈。 6.氧化反应:物质跟氧(氧气、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 7.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8.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 学反应前后都没有的物质。 9.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10.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必须达到 两个条件:一、达到该可燃物的着火点,二、可燃物与氧充分接触。 11.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12.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具有:1、体积小,质量轻。2、分子在永 不停歇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1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之间没有发生反应,混合物 里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如:空气。 1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氧气、氮气和氯酸钾。 15.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6.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一致同意以一种碳原子(C12)的质量的1/12(约1.66×10-27Kg)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7.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 18.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铁是由铁元素组 成的。 19.化合物: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如氯酸钾是由钾、氯、氧三种元素组 成的。 20.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 物。 2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2.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2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锌与稀硫酸反应。 24.氧化还原反应: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氧 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提供氧的物质叫氧化剂,得到氧的物质叫还原剂。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氧化剂是氧化铜,还原剂是氢气。(它的另一个定义是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因此所有的置换反应都属于是氧化还原反应)。 25.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 子。 26.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成的化合物。如NaCl。27.共价化合物:由非金属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如HCl。但HCl的水溶 液即盐酸中则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28.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时的数目。单质的化合价为零。如Ne的化合价为零。 29.质量守衡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在参加化学反应的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个数没有增减、质量也没有变化,这是质量守衡的原因。 30.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31.吸附作用:像木炭、活性炭等单质碳可以把大量的气体或染料等微小粒子吸附在它表 面。如用木炭吸附有臭味的物质,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的色素。用活性炭做防毒面具滤毒罐吸附毒气。 32.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它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一起融合而成的具有金 属特性的物质。生铁和钢就是铁的合金。 33.合金钢:在碳素钢中适量加入一种或几种其它元素而制成的具有特殊性能的钢。 34.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35.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注意:饱 和溶液不能溶解该种溶质,但可溶解其他的溶质。 36.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 37.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38.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 质量。用公式表示S:100=溶质质量:溶剂质量(S表示溶解度)。各种物质的溶解度是不同的,把在室温(20℃)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的叫做易溶物质,溶解度大于1克叫可溶物质,小于1克的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克的叫难溶物质,但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是没有的。 39.气体的溶解度:是制在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 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因此决定气体的溶解度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压强和温度。 40.过滤: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41.结晶:把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同一温度下,溶解度相差较大)通过降温使其分离的 方法。 42.溶质的质量分数:指溶液里含溶质的多少。也就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用公式 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100%。 43.电离:酸碱盐溶于水时能够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一过程叫电离。 44.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45.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46.酸性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不是全 部)是酸性氧化物。如:三氧化二铝,既是酸性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 47.碱性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不是全部) 是碱性氧化物。 48.溶液的酸碱度: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1——14 之间。注意:酸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碱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但反之则不一定。 49.盐:电离时产生的离子是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50.中和反应:酸和碱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51.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完整)初中化学基本概念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 1、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物理变化:这种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3、化学变化:这种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4、化学性质: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 活泼性---稳定性、酸性---碱性 5、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6、混和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 [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7、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8、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9、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10、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11、有机化合物:(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等) 12、无机化合物:(包括酸、碱、盐、氧化物) 13、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14、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另一种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15、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 16、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17、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18、还原反应:这种含氧化合物理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1) 放热反应:反应后使体系温度升高。 包括:燃烧反应、氧化反应、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反应、CaO与H2O反应等。 (2) 吸热反应:需要在不断提供热量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的反应。 包括:加热分解制氧气。 19、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0、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查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21、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 22、催化剂: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这种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做 催化作用。 23、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5、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6、相对原子质量:即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 所得的值叫做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7、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8、硬水: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29、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30、化学式:这种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31、合金:在金属中加热融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 3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中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和物,叫溶液。

初中化学所有概念汇总

初中化学概念汇总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子数决定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D=AD+CB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有水生成H++OH-=H2O (2)有气体生成CO32-+酸=CO2↑ (2)有沉淀生成:五白一蓝一褐7种沉淀 五白是AgCl、BaSO4、CaCO3、BaCO3、Mg(OH)2 一蓝是Cu(OH)2 一褐是Fe(OH)2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组成: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总结)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总结)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以再分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分子: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 9、原子:构成物质的另一种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以再分区别: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一种元素符号如:O2是单质,CO2是化合物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 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单位为“1”,省略不写)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74、2%点燃会爆炸。)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长颈漏斗的管 口要插入液面下;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6、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 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化学性质用途氧气(O2)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点燃点燃①C + O2==CO2(发出白 光,放出热量) 1、供呼吸 2、炼钢 3、气焊(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②S + O2 ==S O2 (空气中紫蓝色火焰)点燃③4P +5O2 ==2P2O5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④3Fe +2O2 ==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⑤蜡烛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氢气(H2)无色无味的气 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点燃① 可燃性:点燃2H2 + O2 ====2H2O H2 + Cl2 ====2HCl 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总结)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总结)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分子: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 9、原子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 (注:2H 2O 2 === 2H 2O + O 2 ↑ 此反应MnO 2 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 MnO 2 (单位为“1”,省略不写)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中子(0) 质子(+) 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阴离子 原子 得e 失e 失e 得e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 化学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广泛的科学领域,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而想要学好化学,首先就要掌握其基本概念。本文将概述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帮助初学者了解化学基础知识。 1.元素和化合物 在化学中,物质可以分为两种,即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指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例如氧气(O2)和氢气(H2)等。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例如水(H2O)和二氧化碳(CO2)等。 2.分子 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基本单位,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而成的物质。例如,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可以是元素分子,也可以是化合物分子。 3.化学式 化学式是用来表示化合物中的元素种类和相对数量的一种符号表示。例如,水的化学式是H2O,其中H代表氢原子,O 代表氧原子。 4.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指原来的物质在化学变化后,生成了新的物质的过程。化学反应可以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在未知条件下发生的变化。例如,当氧气与铁反应时,会生成氧化铁。 5.离子 离子是带正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在水中形成的溶液中可以自由运动。在离子中,正离子具有较少的电子,负离子具有较多的电子。 6.酸和碱 酸和碱是溶液中的两种基本性质,可以通过颜色或指示剂的变化来判断其中的酸或碱的性质。酸会使蓝色指示剂变为红色,并且会与碱中和。碱会使红色指示剂变为蓝色,并且会与酸中和。 7.中和 中和是指酸和碱反应产生中性物质的化学反应。在中和过程中,酸和碱产生反应,并且会消耗其中的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 总结 初中化学基础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关键,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掌握这些基本概念,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的更高层次。本文所述化学概念是初学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更深层次语言阐释需要更多的知识和研究。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 打好基础是我们学习的第一步,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希望能帮助到你。 【知识点精析】 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 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 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 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 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 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 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 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 宏观 元素 组成微观分子原子核质子

原子 中子 核外电子 离子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 鸣气及各种溶液。 28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 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 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 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归纳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归纳(一)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 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初中化学主要概念

初中化学主要概念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初中化学主要 涉及一些基本的概念,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初中化学概念。 1.物质的分类 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纯净物质是由同一种物质组 成的,可以进一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 成的,而化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 2.元素 元素是化学中的基本单位,它由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常见的 元素有氧、氢、碳、氮等。元素通过原子符号来表示,如氧元素的 符号是O。 3.化合物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例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以2:1的比例组成的化合物,化合物使用化 学式表示,例如水的化学式是H2O。

4.混合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在一起而成的物质。混合物的组成可以是可变的,例如混合盐和糖的水溶液。 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指物质的外观或性质的改变,但其组成和化学性质不变。例如,水从液态变为冰态是一种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指物质的组成和化学性质的改变,例如物质的燃烧。 6.离子和离子化合物 离子是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通常形成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相互吸引而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常见的离子化合物有氯化钠(NaCl)和硫酸铜(CuSO4)。 7.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的组成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示。例如,氧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 + O2 -。2H2O。 8.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酸溶液的特点是酸味、酸性物质和酸性电离,碱溶液的特点是苦味、碱性物质和碱性电离。 9.平衡反应 平衡反应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反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比例,反应速率相等的一种反应。平衡反应通常由双向箭头表示。 以上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主要概念,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___。化学新课程标准(初中新课标实验教材)(选修册): 新时代适应性探索[M]。___。2016.

初中化学概念全集(总18页)

初中化学概念全集(总18页) Page 1 of 18 化学:研究物质内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物质:具有质量和占据空间的一切物品。 元素:由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分子:由两个或更多原子结合而成的物质。 离子:电荷不为零的原子或分子。 化学式:用来表示化合物成分的符号及其比例的符号组合。 化学反应:原料物质改变成产品物质的过程。 物质的性质:物质所显示的特征,可以通过观察物质的行为来了解的。 物质的变化:物质所经历的变化,可以改变物质的性质和组成。 物质的状态 固体:具有固定形状和体积,分子间距离较小。 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溶解:化学物质的能力在水等液体中被完全或部分溶解。 显微镜:用于观察小物体的仪器。 化学元素 金属:具有良好导电性和导热性的元素,通常是固体,在室温下是常温常压的。 半金属: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元素。 元素周期表:一种分类和展示元素的工具。 有机化合物:形成于生物或生命过程中的化合物。 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用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灭菌:通过杀死所有细菌来去除污染的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Redox):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 酸碱反应(Acid-Base):涉及氢离子的反应。 中和反应:涉及一种酸和一种碱的反应,以产生中性的物质。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化学性质的改变通常在物质的形成或消失时发生。 化学反应速率:描绘反应速度的一个概念。 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的物质。 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能量。 化学分析 密度: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之比。 分离: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质分离开来的过程。 pH值:测量酸碱度或碱度的化学指数。 化学物质的纯度:化学物质中纯度的程度。 反应动力学:揭示了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条件变化而变化的关系的学科。 启动能: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克服化学势壁所需克服的能量。 异化反应:与自由能相关的化学反应。 反应平衡:在化学反应中,前向反应和反向反应同时发生并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化学键 化学键:分子中两个原子之间的连接。 离子键:由具有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电性亲合力:原子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的能力。 杂化轨道:当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合并了其原有的原子轨道。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总结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总结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总结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总结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

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D=AD+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5、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

初中化学所有概念总结

初中化学所有概念总结

初中化学所有概念总结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子数决定。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D=AD+CB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有水生成H++ OH-=H2O (2)有气体生成CO32-+酸=CO2↑ (2)有沉淀生成:五白一蓝一褐7种沉淀 五白是AgCl、BaSO4、CaCO3、BaCO3、Mg(OH)2一蓝是Cu(OH)2一褐是Fe(OH)2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初中化学最全概念总结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子数决定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 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D=AD+CB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有水生成H++OH-=H2O (2)有气体生成CO32-+酸=CO2↑

初中化学定义和公式大全

初中化学定义 根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复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洁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洁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一样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拟所得的值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响根本类型: ①化合反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响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响: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响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响: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响,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响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响: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响 如:AB + CD = AD + CB 19、复原反响:在反响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响(不属于化学的根本反响类型) 氧化反响: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响(不属于化学的根本反响类型) 缓慢氧化:进展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发觉的氧化反响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响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此反响

初中化学所有概念总结

初中化学所有概念总结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子数决定。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D=AD+CB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有水生成H++ OH-=H2O (2)有气体生成CO32-+酸=CO2↑ (2)有沉淀生成:五白一蓝一褐7种沉淀 五白是AgCl、BaSO4、CaCO3、BaCO3、Mg(OH)2一蓝是Cu(OH)2一褐是Fe(OH)2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