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变化过程的

学科。它探索了世界的基本组成和构造,揭示了物质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要工具。本文将从化学的基本概

念和原理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化学的基本概念

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和化学反应两个方面。

1. 物质

物质是构成物体的基本单位,是一切事物的基础。根据物质的组成

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物质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类。

纯物质是由同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其组成和性质相对稳定。纯物质又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基本物质单位,无法通过化学反应进一步

分解成其他物质。常见的元素包括氧、氢、碳等。化学符号用于表示

元素,如氧的符号为O,氢的符号为H。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物质,具有确定的化学式

和固定的元素比例。例如水(H2O)是由氢和氧反应而成的化合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它

们的组成和性质可变化。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饮料等。

2.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两个方面。

反应物是化学反应开始时存在的物质,它们通过吸收或排放能量,形成新的化学物质。

生成物是化学反应结束后产生的物质,它们与反应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有特点和规律。

二、化学的基本原理

化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和摩尔等。

1.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由化学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表格。它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原子结构,将元素分为周期、族和周期表块。

周期是位于同一水平行上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外层电子结构,周期数代表了原子中电子的能级。

族是位于同一垂直列上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

周期表块指的是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形式的分块,包括s块、p块、d 块和f块。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使用,为化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元素及其性质。

2. 化学键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结合形成的强有力的化学力。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吸引形成的键,常见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化合物。

共价键是由两个原子共享电子形成的键,常见于非金属之间的化合物。

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通过电子云形成的键,常见于金属元素和合金中。

化学键的形成和破裂,会引起物质的化学反应和结构变化。

3. 摩尔

摩尔是国际通用的物质计量单位,用来表示物质的量。1摩尔的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或原子质量的克数。

摩尔的概念在化学反应和计算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方便地计算各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和浓度等。

结论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我们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的基础。通过对物质和化学反应的研究,我们可以揭示物质的本质和变化过程,进一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不仅在实验室中得到应用,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通过深入学习和

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创造能力,为解决实际问题和促进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知识点梳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一)物质的多样性1、物质的三种状态包括: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三态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分子之间的间隔(距离、空隙)改变,大小改变不了.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举例:Fe2O3、CO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物质的种类(一种或多种)各举两例:纯净物:氧气、水、高锰酸钾混合物:空气、溶液、大理石、煤、石油 4、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分:元素的种类(一种或多种元素的纯净物)各举两例:单质:铁、氧气、氦气、碳化合物水、氧化钙、碳酸钠、氢氧化钙 5、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分:看是否含碳元素,(除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根是无机物).各举两例:有机物:甲烷(CH4)乙醇(C2H5OH)乙酸 (CH3COOH)葡萄糖(C6H12O6)无机物大多数不含碳元素化合物.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二)微粒构成物质1、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铁是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2、分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原子定义: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离子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5、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 6、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化学反应的实质:宏观:物质生成新物质,微观:分子生成新分子 8、五个原子团的离子符号:(NH4+、NO3-、OH-、SO42-、CO32-) 9、分子的性质:不停运动、同种分子性质相同、有间隔、有质量和大小 10、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1.化学式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 原子的重新的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4.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铁锅、蜡烛受热融化、 水的三态变化、玻璃破碎等。 5.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也叫做化学反应。如:铁生锈、食物腐烂、木柴燃烧 等。 6.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成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7.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8.物理变化: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其中包括颜色、状态、气味、 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吸水性等。 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或科学探究。 10.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氧气能使带火 星的木条复燃。 1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钥匙,有些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体积。如果俯视会使读数偏大,仰视会使读数偏小。 12.取用少量液体时还可以用滴管,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放, 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 13.使用酒精灯时应该注意: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 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1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加热时用外焰进 行加热。 15.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经洗干净。 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试管架上或指定的地方。 16.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17.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等气体。 18.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主要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 臭氧 19.物质的分类: ⑴混合物:有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的各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他们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 ⑵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式来表示。 ⑶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氢气(H2)、氮气(N2)、氧气(O2)等。 ⑷化合物:这种组成中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如二氧化碳(CO2)、水(H2O)等。 ⑸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氧化铁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其他物质的变化。伴随的现象:物质的外系、状态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伴随的现象: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产生沉淀等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注意:(1)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和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已经班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例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2)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判断是中考重点,学习时要深入理解,掌握判断的依据,灵活应用(3)化学反应伴随能量的变化,如发光、放热等。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 (3)性质的确定:物理性质有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3.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者的区别是化学性质必须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铝箔能在氧气中燃烧”这一化学性质,是通过铝燃烧这个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 引申:性质通常用“易、会、能”等词语描。而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具体说,物理性质可以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如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气体。物理性质除了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外,其他的如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等则需仪器测定出来。但测的过程中一定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物质的变化是物质运动的形式,是一个过程,包括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两者的本质区别是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因此判断一个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看是否其他物质生成,除此之外,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或气体等现象发生,但不能以此判断是化学变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 双原子分子如:O2 、H 2 、HCl、NO…多原子分子如:H 2 O、P 4 、C 6 H 12 O 6 …及高分子如:CH 2 —CH 2 、CH 2 —CH CH—CH 2 … 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Li + 、Na + 、H + 、NH +4 …阴离子:Cl - 、O 2-、OH - 、SO 2- 4 … (2)存在离子的物质: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 2 、Na 2 SO 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等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等 4.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5.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如H有三种同位素: 11 H、 21 H、 31 H (氕、氘、氚)。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变化过程的 学科。它探索了世界的基本组成和构造,揭示了物质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要工具。本文将从化学的基本概 念和原理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化学的基本概念 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和化学反应两个方面。 1. 物质 物质是构成物体的基本单位,是一切事物的基础。根据物质的组成 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物质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类。 纯物质是由同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其组成和性质相对稳定。纯物质又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基本物质单位,无法通过化学反应进一步 分解成其他物质。常见的元素包括氧、氢、碳等。化学符号用于表示 元素,如氧的符号为O,氢的符号为H。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物质,具有确定的化学式 和固定的元素比例。例如水(H2O)是由氢和氧反应而成的化合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它 们的组成和性质可变化。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饮料等。 2.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两个方面。 反应物是化学反应开始时存在的物质,它们通过吸收或排放能量,形成新的化学物质。 生成物是化学反应结束后产生的物质,它们与反应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有特点和规律。 二、化学的基本原理 化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和摩尔等。 1.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由化学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表格。它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原子结构,将元素分为周期、族和周期表块。 周期是位于同一水平行上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外层电子结构,周期数代表了原子中电子的能级。 族是位于同一垂直列上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 周期表块指的是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形式的分块,包括s块、p块、d 块和f块。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使用,为化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元素及其性质。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一)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一) 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3、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 化学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化学性质是一个静态特征。 4、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5、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的类型 (2)基本反应类型的注意问题: ①对于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要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②浓硫酸、硝酸具有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产生氢气,不属于置换反应。 ③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时有条件的: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三者具备其一即可) ④盐与碱、盐与盐的复分解反应,除要求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外,还要求反应物中的盐、碱必须都溶于水。(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的关系: ①氧化反应包括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 ②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6、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运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使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注意: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不可以用浓硫酸和硝酸)中的氢。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④钾、钙、钠不符合这一条。它们会先和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然后碱和盐反应。 ⑤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⑥在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距离大的,反应优先发生。 7、质量守恒定律 ①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②解释: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看质量守恒定律,可将化学反应过程归纳为“六个不改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即: “六个一定不变”: 宏观上: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变。 微观上: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物质种类改变,分子种类改变。 “两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③注意:在验证质量守恒实验中,若有气体参加或生成时,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专题演练 1、(2011·广东清远中考)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药爆炸 B.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 D.粮食酿酒 2、(2011·山东济南中考)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炭燃烧 B 切割金属 C 滴水成冰 D 汽油挥发 3、(2011·广东广州中考)下列过程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A.利用炸药爆炸开山炸石 B.利用煤燃烧发电 C.利用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D.利用水力发电 4、(2011·山东济宁中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用金属汞作温度计中的液体 B.用液氮祛除面部的小瘤、痣 C.用二氧化碳作温室气体肥料 D.用大理石作装饰材料 5、(2011·湖北宜昌中考)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C.铜导电性良好,可作电线 D.活性炭有吸附性,可作冰箱除味剂 6、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的反应类型是()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初中化学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初中化学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化学是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变化的规律的一门自然 科学。下面将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总复习。 化学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可由原子构成。元素由一种或几种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如氧元素由氧原子组成,氧原子的原子序 数为8、目前,已经发现了118种元素,它们被组织在元素周期表上。原 子的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云中则存 在着电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而电子带负电。原子的性质由其原 子核中质子的数量决定,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约占整个原子质量 的99.9%。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用于连接原子以形成化合物。常见的 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相互吸引形成的,如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共价键是由原子间共享电子形成的, 如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金属键是金属元素之间的一种 特殊化学键,其中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高度移动性,形成没有确定位置的 电子云。 物质的守恒定律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既不能生成也不能消失,只能 转化为其他物质。这意味着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等于产物的质量。化学方程式用于描述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称为原料,产物称为产物,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用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化学方程式要求质量守恒,即反应物的质量等于产物的质量。当方程式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 数之比称为反应的化学计量比。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率。反应速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和表面积。反应速率可以通过速率定律来描述,速率定律表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的关系。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反应速率相等,即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在平衡态下,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比可以用平衡常数来表示。 酸碱理论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体系,用于描述酸碱反应和酸碱性质。布朗酸碱理论定义了酸和碱的概念。酸是指可以给出一个质子(H+离子)的物质,而碱是指可以接收一个质子的物质。根据酸和碱的定义,水可以是酸也可以是碱,它可以在不同的化学反应中起到不同的角色。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可以通过焓变来描述。焓变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可以是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吸收了热量,导致反应物的能量增加。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释放了热量,导致反应物的能量减少。焓变可以通过热量计来测量,可以是正值或负值。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在化学反应中既不能生成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总之,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化学元素、化学键、物质的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酸碱理论和焓变。这些概念和原理是化学研究和应用的基础,对于理解化学现象和推断化学规律非常重要。

1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1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知识点拨】 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知识结构 2.重点概念的含义与应用(1)分子 从微观上研究物质时引入的一个概念。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很小但有一定的质量,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气态氢化物及含氧酸,大多数有机物等。(2)原子 也是从微观上研究物质时引入的一个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极少数非单质(如金刚石、石墨)。(3)离子+2++ 从微观上研究化合物时引入的一个概念。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离子叫阳离子,如H、Mg、NH4等; -2--2- 带负电荷的离子叫阴离子,如Cl、S、OH、SO4等。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碱类和大多数的盐。(4)元素 从宏观上认识物质时,分析物质的组成,引出的一个宏观上的概念。元素的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此概念应用于物质的宏观组成。(5)原子的构成 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故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是按能量高低分层(离核远近区域)排布的,把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能量稍高、离

核稍远的叫第二层,由里往外依次类推,叫做三、四、五、六、七层。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一定的,第一层为2个,第二层为8个,第三层为18个┅┅,但是,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明显的特点: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4个,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都是8个(氦只有一个电子层,所以是2个)。通常认为这种最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是第一层时为2个)的结构叫做稳定结构,这里所说的稳定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在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中,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种类,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决定了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外层电子数跟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6)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 这是在学习了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后,研究不同元素的原子是怎样形成化合物时,引出的两个概念。 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典型的金属元素与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如KCl、MgCl2、NaF、Na2S等。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一般两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如H2O、HCl、NH3、CH4等。(7)化合价 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性质。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它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相相互化合的性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这种性质只有在元素形成化合物时才能表现出来,所以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在离子化合物里,元素化合价的数值等于该元素一个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数目,得电子为负价,失电子为正价。在共价化合物里,元素化合价的数值是该元素一个原子跟其它元素的原子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电子对偏向的元素为负价,电子对偏离的元素为正价。 任何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根据这一原

化学的基本原理

化学的基本原理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及其转化过程的科学领域。在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几个基本概念。 一、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由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自然界中有多种元素,比如氧气、氢气、碳等。这些元素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的方式组合形成化合物。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例如,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二、原子与化学键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有负电荷。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则绕着核心旋转。 原子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形成分子或离子。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原子能够形成稳定结构。常见的化学键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共价键是由共享电子对形成的,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吸引力形成的,而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形成的。 三、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的转化过程,也就是原子和分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和分子之间的化学键被破坏,新

的化学键形成。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不同类型。 合成反应是将两个或多个物质合成为一个新的物质,例如合成水。分解反应是将一个物质分解为两个或多个物质,例如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置换反应是指一个元素或基团被另一个元素或基团替代,例如金属的腐蚀。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电子的转移过程,其中一个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另一个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 四、摩尔和反应计量 在化学中,摩尔是物质的计量单位,用来表示物质的数量。一个摩尔的物质包含约6.02×10^23个实物粒子,这个数目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的概念使得化学反应能够更加精确地描述和计量。 反应计量指的是在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之间的摩尔比例。通过反应计量,我们可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量关系。反应计量在实际操作中也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合理设计实验和控制反应过程。 结论 化学的基本原理涵盖了元素与化合物、原子与化学键、化学反应以及摩尔和反应计量等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基本原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本质和变化规律。化学的应用广泛,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也在各个工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深入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对于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化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能够改变其组成和性质的过程。化学 反应是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它涉及着各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和能量的 转移。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我们认识物质的性质、生 产化学产品以及解释许多自然现象都至关重要。 一、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式等。 1. 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反应物可以是单一的 元素,也可以是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 生成物:化学反应中通过反应得到的物质称为生成物。生成物可 以是新的化合物,也可以是元素的形式。 3.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 方法。它便于我们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反 应物与生成物的数量之比。 4. 化学式:化学式用于表示化合物的组成及元素的比例。化学方程 式中的化学式用于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 二、化学反应的原理 化学反应的原理涉及着反应速率、能量变化和反应平衡。 1.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生成的量。反应速率受到温度、浓度、表面积、催化剂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2. 能量变化: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能量会发生变化。化学反应可以放出能量,即放热反应;也可以吸收能量,即吸热反应。 3. 反应平衡:在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反应会趋向于达到平衡状态。反应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 三、化学反应的分类 化学反应可以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沉淀反应和置换反应等。 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的电子转移过程。氧化反应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反应指物质获得电子。 2.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3. 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在反应中生成难溶于水的固体产物。 4. 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指在反应中两种元素或离子相互置换位置的反应。 四、化学反应的应用 化学反应的应用广泛,涵盖了生产、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多个领域。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互相转化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发生的基本形式。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对于理解化学领域的重要概念和现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原子、分子和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基于原子和分子的相互作用。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分子则由两个或更多原子结合而成。化学反应发生时,原子或分子之间的键断裂和形成,导致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改变。 例如,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生成水分子。在这个反应中,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之间的键断裂,并形成两个氢氧键,这导致了水分子的形成。 二、反应物和生成物 在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反应物可以是元素、化合物或混合物,它们在反应过程中发生转化。 而新生成的物质则称为生成物。生成物可以与反应物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取决于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 三、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一种表示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方法。它使用化学式和反应条件来描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转化过程。 例如,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₂ + O₂ → 2H₂O 方程式左边的2和氢原子和氧原子前的1表示相应物质的摩尔系数。摩尔系数告诉我们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 四、化学键与反应类型 化学键是在分子中连接原子的力。化学反应涉及键的断裂和形成。 一些常见的反应类型包括: 1. 合成反应:两个或更多反应物结合形成一个新的产物,通常用A + B → AB表示。 2. 分解反应:一个化合物分解为两个或更多的产物,通常用AB → A + B表示。 3. 双替反应:两个化合物交换部分组分,形成两个新的产物。 4.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原子的电荷转移,导致物质的氧化和还原。 五、能量变化和速率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吸收称为吸热反应,而能 量的释放称为放热反应。 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变化。速率受到温度、 浓度、催化剂和反应物质质量的影响。 总结:

化学的基础概念与原理

化学的基础概念与原理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规律。它是 我们理解世界、改善生活的重要工具。本文将探讨化学的基础概念与 原理,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对化学科学的初步认知。 一、物质与元素 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单位,它具有质量和占据空间的性质。 物质可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类。纯物质是由相同种类的基本粒子组成,例如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一类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已知元素有118种,包括常见的氧、碳、铁等。而化合物则是由两种或更多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而成, 如水(H2O)和二氧化碳(CO2)。 二、原子与分子 原子是构成元素的基本粒子,具有最小的化学特性。它由质子、中 子和电子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荷,中子无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原 子的质子数等于其原子序数,如氧原子的原子序数为8。而分子则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以化学键连接而成,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例如,氧 气(O2)由两个氧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 三、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化学键是化合物中原子之间形成的相互作用力,能够稳定地将原子 组合在一起。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离子键形 成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其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正离子,非金属原

子获得电子成负离子。共价键则是非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金属键则是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转化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经过化学变化生成产物,原子间的化学键重新排列。有两类化学反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性质改变,但其化学组成保持不变,如物质的相变和分离。而化学变化则涉及物质的化学组成的改变,即原子间的化学键的断裂和重新组合。 四、摩尔与化学计量 摩尔是化学中用来表示物质量的单位,它与物质的质量和分子数相关。一个摩尔的物质质量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或原子量。例如,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为16g的氧气,其质量为16g,其中包含6.022 × 10^23个分子。 化学计量是研究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学科。在计量中,化学方程式提供了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相对摩尔比。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计算出不同物质的摩尔比、质量比等。这些关系不仅可以预测反应的产物和生成的量,还可以帮助实验室确定反应的适当条件。 五、物质的状态与反应速率 物质在常温下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三种状态的转变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转变称为熔化,从液态到气

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的科学。它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及实践生产的基础科学。九年级化学主要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原理。 1.化学基本概念 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物质是组成宇宙万物的一切实体。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个大类。 (2)元素: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构成的纯物质。元素通过化学符号进行表示,例如氢元素的符号是H,氧元素的符号是O。 (3)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与构成它的元素有关,化合物通过化学式进行表示,例如水的化学式是H2O。 (4)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混合物可以是均匀混合物(溶液)或非均匀混合物(悬浊液、乳浊液和胶体等)。 2.化学原理 化学原理是化学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描述物质的特征和行为的特点。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在不改变其组成和结构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和熔点等。化学性质是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2)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不同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有物质消失,新物质形成的过程。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进行描述。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位于方程式的左边,生成物位于方程式的右边。方程式还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摩尔比例关系。 (3)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是原子之间形成的一种吸引力或相互作用力。化学键的形成会强化原子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并使原子稳定地组合成化合物。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4)溶液和浓度: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混合而成的。溶质是能够被溶剂溶解的物质,溶剂是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溶液的浓度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常用的浓度单位有摩尔浓度、体积分数和质量分数等。 (5)物质的转化: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转化。化学反应中原有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物质。原有物质的质量必须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化学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化 学 基本 概 念 及 基本 理论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 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 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 2O 2 === 2H 2O + O 2 ↑ 此反应MnO 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守恒原因:反应的前后 ①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③每一个原子的质量也不变 所以总质量守恒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 ①宏观: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②微观:由溶质的分子和溶剂的分子构成。 23、固体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的化合物 HCL HNO 3 H 2SO 4 碱: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KOH NaOH Ba(OH)2 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KNO 3 Na 2SO 4 BaCl 2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 如:Na 2CO 3 ·10H 2O 、CuSO 4 · 5H 2O )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 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29、溶解:溶质的分子均匀的扩散到溶剂的分子中。 30、乳化:溶质的液体小颗粒均匀地分散到溶剂中。 31、溶质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 32、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其中前四位是有机物, 区别: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区别: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一种元素符号 如:O 2是单质,CO 2是化合物 MnO 2 区别:在化学变中,是否可以再分 (单位为“1”,省略不写) 关系: 缓慢氧化会引起自燃,都是氧化反应 风化是化学变化,潮解是物理变化 中子(0)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中考化学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物质,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这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它有助于我们用微观的、定量的观点认识形态各异的物质的组成、分类、变化;有助于我们从结构上认识物质的性质、用途,并对物质作出鉴定;有助于我们逐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是多样性的”等观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章将从物质的组成、分类、变化与性质、溶液四个方面复习初中阶段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节物质的组成 [考点说明] 1.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认识碳、氢、氧、氮等与人类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并形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 2.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等都可以构成物质,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

3.记住常用元素的化合价,书写物质正确的化学式,纯净物有固定组成,一种物质只能有一个化学式,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 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读懂相关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份及其含量。 [知识整理] [经典例题] 例1,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了多人多天的太空飞行,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中又有重大突破,发射神舟号的火箭中的燃料是偏二甲基肼[(CH3)2N-NH2]],氧化剂N2O4,发射时反应可写为(CH3)2N-(NH)2+2N2O4点燃3N2↑+2CO2↑+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偏二甲基肼中原子个数比为C:H:N=1:4:1 B、参加反应的物质中只含有 C、H、N、O四种元素 C、在宇宙中(失重条件下)比地球还难做过滤实验 D、该反应中只有氢元素的比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分析】该题考查三个基本问题,其一是物质由元素组成,参加

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

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____、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主要是指物质在形状和状态方面的变化,如水结 冰、香水挥发、蜡烛溶化、等。 3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最根本的区别是。 4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5、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铁能(会、可以、易等)在潮湿的 空气中生成铁锈,铜不会(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等。 6、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的反应,如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7、分解反应:由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如氯酸钾在二氧化 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 8、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9、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碳酸 钙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10、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的反应。如盐酸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盐与水的 反应。 11、混合物:由两种或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溶液、合金等 12、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蒸馏水、氧气、氮气等,纯净物可以用化学式表 示,如水可以用H2O表示,硫酸可以用表示。 13、元素:具有相同(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如碳-12、 碳-14都是碳元素。氕、氘、氚都属于氢元素。 14、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如氢气、铁、铜等。 15、化合物: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如二氧化碳、氯酸钾、高锰酸钾等。 16、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的化合物。如氧化铁等。 17、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英语字母。书写原则:一大。如铜的符号:Cu. 18、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的特点:(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很小;(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3)分子间是有间隔的;(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19、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20、离子:带电的原子。带正电的原子叫离子,带负电的原子叫阴离子。如Na+、O H﹣。 21、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跟它相比较 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 22、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如水的是:18 2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的式子。如氢氧化钠的化学式:NaOH 24、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 和反应条件,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 25、硬水:含较多可溶性化合物的水。 26、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化合物的水。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泡沫很少的是。 27、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