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基本概念

化学基本概念

1.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上P2)它是一门花样基础的自然科学。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和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原子-分子论,化学才从物理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上P7)

3.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上P7).一般来说,物理变化只是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或状态,而没生成另外的分子;而化学变化改变了分子组成、性质和特征,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常伴有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4.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上P35)

5.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上P39).

6.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下P11)

7.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下P71-72)〖注意〗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生成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会发生;另外,当盐与碱、盐与盐反应时,两种反应物都必须溶于水。

8.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下P59)中和反应其实是复分解反应的一部分,一个特例。

9.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上P35)

10.还原反应:含氧的物质被夺去氧的反应。(上P108)〖注意〗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是: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不要反中和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硬性牵扯进去,不要混为一谈。

1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上P7)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腐蚀性、稳定性、活泼性、脱水性等。

1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上P8)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还有溶解性、挥发性等。

13.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在一起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上P27)这多种物质只是简单地混在一起,相互间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它们的分子(或原子、离子)还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不变。自然界绝大多数物质是混合物,如空气、海水、河水、煤、石油、石灰石等。

14.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上P27)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式表示(如氮气→N2、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硫酸铜粉未→CuSO4)。我们研究任何一种物质的性质,都必须取用纯净物。因为一种物质里如果含有杂质,就会影响这种物质的固有的某些性质。

15.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上P47)

16.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上P47)

17.无机化合物(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无机物。

18.有机化合物(有机物):化学上把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但CO、CO2、H2CO3、、碳酸盐、碳酸氢盐等少数物质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它们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很相似,因而一相把它们看作无机化合物。

19.酸:在水溶液中所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就是酸。

20.碱:在水溶液中或熔化时所电离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就是碱。

21.盐:由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所构成的化合物就是盐(下P64).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2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上 P 47)〖注意〗上述物质间的包涵关系如下:

23.溶液:由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下 P 27)。

24.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下 P 27)

25.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下 P 27)

26.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下 P 34)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下P 34)

27.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液里的溶解度。(下 P 36)

28.气体溶解度:指在压强为101KPa 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一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的气体体积。(下 P 38)

29.溶解度曲线: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溶解度曲线。(下 P 39)

30.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下 P 42)公式。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 31.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上 P 52)

32.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上 P 52)

3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上 P 79)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或从其他原子那里得到电子而带上电荷后形成的微粒。

34.阳离子:失去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阳离子。

35.阴离子:得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阴离子。

36.元素: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上 P 73)

37.元素符号:国际上采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简写来表示该元素的方法,叫做这种元素的元素符号。(上 P 75)

38.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上 P 81)

39.化合价:一种元素的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结合的数目。(上 P 82)即在化学上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在化合物中,原子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上 P 83)

40.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上 P 91)

41.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上 P 93)

〖注意〗以下概念只了解

42.燃烧: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上 P 125)

43.点燃:可燃物燃烧反应发生的加热升温到着火点的反应条件。

44.可燃:物质具有能与氧气、氯气发生燃烧的化学性质。

45.着火点:使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上 P 125)

46.缓慢氧化:物质发生的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上 P 36)如生锈、呼吸等。

47.自燃:由于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上 P 37)

48.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上 P 38)

49.催化性:催化剂在该化学反应中所具有的性质叫催化性。

50.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上 P 38)

51.生物酶:即生物催化剂。人体体内的酶就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反应,而且是在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下 P 88)

化学的基本概念

化学的基本概念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领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食物、衣物还是药品,都与化学有 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将介绍一些化学的基本概念,帮助读者更好 地理解这门学科。 一、物质的性质与分类 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它具有多种性质。根据物质在环境中 的状态,可以将其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 体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 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弱。此外,物质还可以根据其组成元素和化学性 质进行分类,如金属、非金属、有机物和无机物等。 二、原子与分子 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元素是由同种 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 形成的。当原子或分子的组合发生改变时,就会产生化学反应。 三、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转变产生新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原 子或分子的结构发生改变,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能量的吸收或释放。化学反应可以归纳为各种类型,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置

换反应等。反应的速率受到温度、浓度、表面积、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四、化学键与化合物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用于连接原子形成化合物。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的离子吸引形成的,共价键是由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金属键是金属原子间的电子云形成的。化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物质。化合物的组成比例是由化学键类型和数量决定的。 五、化学周期表 化学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元素按照原子数从小到大排列,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通常在同一列上排列。周期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性质和周期性规律,并预测元素的化学行为。 六、酸碱与pH值 酸碱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概念。酸是指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指能够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酸和碱反应会产生盐和水。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可以根据溶液pH值的变化来判断溶液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pH值小于7为酸性,等于7为中性,大于7为碱性。 七、化学能量与反应速率

化学基本概念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归纳: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b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发生的并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 C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归纳: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是——性质是物质的属性,描述时常用“会、可以、能、易”等词。而变化是一个过程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a 宏观——组成它的物质是一种还是多种 B 微观——构成它的分子是一种还是多种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内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不同 8、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一种原子与另一种原子的本质区别:原子的原子核内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不同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物一素)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物多素)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组成它的元素是一种还是多种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一物二素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 A+B------C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一变多) A---------B+C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换一) A+BC---------AC+B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双交换,价不变) AB+CD------AD+CB 17、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18、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得氧失还) 19、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20、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1、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条件:a 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b 物质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 双原子分子如:O2 、H 2 、HCl、NO…多原子分子如:H 2 O、P 4 、C 6 H 12 O 6 …及高分子如:CH 2 —CH 2 、CH 2 —CH CH—CH 2 … 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Li + 、Na + 、H + 、NH +4 …阴离子:Cl - 、O 2-、OH - 、SO 2- 4 … (2)存在离子的物质: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 2 、Na 2 SO 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等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等 4.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5.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如H有三种同位素: 11 H、 21 H、 31 H (氕、氘、氚)。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变化过程的 学科。它探索了世界的基本组成和构造,揭示了物质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要工具。本文将从化学的基本概 念和原理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化学的基本概念 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和化学反应两个方面。 1. 物质 物质是构成物体的基本单位,是一切事物的基础。根据物质的组成 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物质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类。 纯物质是由同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其组成和性质相对稳定。纯物质又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基本物质单位,无法通过化学反应进一步 分解成其他物质。常见的元素包括氧、氢、碳等。化学符号用于表示 元素,如氧的符号为O,氢的符号为H。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物质,具有确定的化学式 和固定的元素比例。例如水(H2O)是由氢和氧反应而成的化合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它 们的组成和性质可变化。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饮料等。 2.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两个方面。 反应物是化学反应开始时存在的物质,它们通过吸收或排放能量,形成新的化学物质。 生成物是化学反应结束后产生的物质,它们与反应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有特点和规律。 二、化学的基本原理 化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和摩尔等。 1.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由化学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表格。它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原子结构,将元素分为周期、族和周期表块。 周期是位于同一水平行上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外层电子结构,周期数代表了原子中电子的能级。 族是位于同一垂直列上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 周期表块指的是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形式的分块,包括s块、p块、d 块和f块。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使用,为化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元素及其性质。

化学基本概念

化学基本概念 1.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上P2)它是一门花样基础的自然科学。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和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原子-分子论,化学才从物理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上P7) 3.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上P7).一般来说,物理变化只是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或状态,而没生成另外的分子;而化学变化改变了分子组成、性质和特征,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常伴有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4.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上P35) 5.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上P39). 6.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下P11) 7.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下P71-72)〖注意〗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生成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会发生;另外,当盐与碱、盐与盐反应时,两种反应物都必须溶于水。 8.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下P59)中和反应其实是复分解反应的一部分,一个特例。 9.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上P35) 10.还原反应:含氧的物质被夺去氧的反应。(上P108)〖注意〗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是: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不要反中和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硬性牵扯进去,不要混为一谈。 1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上P7)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腐蚀性、稳定性、活泼性、脱水性等。 1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上P8)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还有溶解性、挥发性等。 13.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在一起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上P27)这多种物质只是简单地混在一起,相互间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它们的分子(或原子、离子)还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不变。自然界绝大多数物质是混合物,如空气、海水、河水、煤、石油、石灰石等。 14.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上P27)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式表示(如氮气→N2、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硫酸铜粉未→CuSO4)。我们研究任何一种物质的性质,都必须取用纯净物。因为一种物质里如果含有杂质,就会影响这种物质的固有的某些性质。 15.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上P47) 16.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上P47) 17.无机化合物(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无机物。 18.有机化合物(有机物):化学上把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但CO、CO2、H2CO3、、碳酸盐、碳酸氢盐等少数物质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它们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很相似,因而一相把它们看作无机化合物。 19.酸:在水溶液中所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就是酸。 20.碱:在水溶液中或熔化时所电离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就是碱。 21.盐:由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所构成的化合物就是盐(下P64).

化学基本概念

化学基本概念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変化。 5.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6.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 7.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8.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9.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 10.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11.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 数 12.地売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1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4.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 2H+表示两个氢离子。 15.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2,核电荷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2,最外层 电子数为2,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称为阳离子。16.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价态全为零。 17.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8.电解水时正氧负효,体积比正一负二,质量比正八负一。19.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0.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醋、盐酸、碘酒、石灰水等。 2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22.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3.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4.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种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即:20C时,食盐的溶解度为

化学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化 学 基本 概 念 及 基本 理论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 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 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 2O 2 === 2H 2O + O 2 ↑ 此反应MnO 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守恒原因:反应的前后 ①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③每一个原子的质量也不变 所以总质量守恒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 ①宏观: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②微观:由溶质的分子和溶剂的分子构成。 23、固体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的化合物 HCL HNO 3 H 2SO 4 碱: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KOH NaOH Ba(OH)2 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KNO 3 Na 2SO 4 BaCl 2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 如:Na 2CO 3 ·10H 2O 、CuSO 4 · 5H 2O )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 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29、溶解:溶质的分子均匀的扩散到溶剂的分子中。 30、乳化:溶质的液体小颗粒均匀地分散到溶剂中。 31、溶质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 32、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其中前四位是有机物, 区别: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区别: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一种元素符号 如:O 2是单质,CO 2是化合物 MnO 2 区别:在化学变中,是否可以再分 (单位为“1”,省略不写) 关系: 缓慢氧化会引起自燃,都是氧化反应 风化是化学变化,潮解是物理变化 中子(0)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化学基本概念

1氧化物(oxide)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CO₂)、氧化钙(CaO)等。 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 一、化学-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其水溶液的PH值小于7。 酸是一类化合物的统称。酸在化学中狭义的定义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比如H2SO4是酸,而NaHSO4不是)。此定义称为-{zh-hk:阿瑞尼士;zh-cn:阿仑尼乌斯}-(S. Arrhenius)酸。这类物质大部分易溶于水中,少部分,如:硅酸,难溶于水.酸的水溶液一般可导电,其导电性质与其在水中电离度有关,部分酸在水中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不导电;部分酸在水中离解为正负离子,可导电。较广义的定义,则认为反应中能提供质子的是酸,反之为碱,此定义称为布忍斯特(J. M. Bronsted)-罗瑞(T. M. Lowry)酸。另外还有被称为-{zh-hk:刘以士;zh-cn:路易斯}-(G. N. Lewis)酸的定义,定义酸为电子对的接受者,范围更为广泛。酸可以和碱进行中和作用(neutralization),生成水和盐 根据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度的大小,有强酸和弱酸之分,一般认为,强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如盐酸、硝酸;弱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如乙酸、碳酸[1]。 比较酸的强度,可比较它们在一种碱中的离解常数。根据广义的定义,水就是一种碱,故对弱酸,比较在水中的离解常数即可。这叫“水的区分效应”。强酸之间的比较,不能用水,这叫水的“拉平效应”;不过可以使用更强的碱。像乙酸这样的弱酸,几乎不在水中电离,使水的区分效应不明显,可使用更强的碱。 含氧酸的命名﹕对于分子中只含一个成酸元素的简单含氧酸﹐将其较 为常见的一种称某酸﹐其他含氧酸按成酸元素的氧化数较某酸高﹑低或有 无过氧─O─O─结构而命名。例如氯酸HClO3(氯的氧化数为+5)﹑高氯酸HClO4(氧化数+7)﹑亚氯酸HClO2(氧化数为+3)﹑次氯酸 HClO(氧化数+1)﹔又如HSO﹑ HSO8中含有─O─O─键﹐称过氧一硫酸﹑过氧二硫酸。两个简单含氧酸缩去一分子水后生成的酸称焦酸(或称一缩某酸)﹐例如﹕ 也有用重作词头来命名的﹐例如﹕ 简单含氧酸脱去(全部)氢氧基而生成的基称醯基﹐如─SO─称硫醯基 ﹐CrOCl称铬醯氯。 若把含氧酸的化学式写成MO(OH)(M为金属)﹐就可以根据值来判断常见含氧酸的强弱﹕ =0 极弱酸﹐如硼酸H3BO3 分类 1.根据有机无机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有机酸是指一些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最常见的有机酸是羧酸,其酸性源于羧基 (-COOH)。磺酸 (-SO3H)等也属于有机酸。

化学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 原子团:在很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纯净物能够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能够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一、基本概念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2. 物质的组成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3. 物质的分类(1)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纯净物:组

成中只有一种物质。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3)氧化物、酸、碱和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4. 化学用语(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2)元素符号的意义①某一种元素。②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③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种单质,例如:、S、P等。(3)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5)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注意书写原则、步骤、配平、反应条件、箭头的正确使用。(6)化学反应类型(7)质量守恒定律5. 溶

化学基本概念(知识整理)

化学基本概念 本章解读 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的基础。 高考对化学基本概念的考查涉及面较广,主要的热点有:化学用语、化学计量与化学基本定律、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及能量、分散系等知识。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主要内容,它是每年必考内容,并且解法的规律性较强,也有一定的技巧,同时因涉及的知识面广,有可能推出新的题型、新的设问方式,特别是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科学实验等实际相结合的知识。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问题主要考查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预计今后此类考题还会保留。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新教材作为一主线编入其中,因此出现了反应热与能源结合的考题,由于能源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有关能源的试题也将成为今后命题的重点。 化学计量中的热点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溶液的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的特点是: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的某微粒数目的多少;一些物理量之间的换算;结合一些化学概念或某些特定条件判断。溶液的计算的特点是:有关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常结合稀释、结晶等过程进行考查,题型变化较大,既有考查理解有关概念的选择题,也有融合化学现象、推理与判断、新情景于一体的理论联系实际型的实验题、推断题。 学法指点 中学化学涉及到的概念近三百个,广泛分布在教材的各个部分中。备考复习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记忆一定要准、透,只有充分理解概念的内函和外延,以及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有效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意对相关基础知识的归纳,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织网——形成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掌握和灵活运用。 3、注重化学基本概念在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注意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以及新科技的紧密结合。关注化学与社会发展、人类健康、能源、资源、环境等问题,使化学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基本概念知识结构

化学用语和基本概念

第一部分化学用语和基本概念 一、元素及元素符号 1.概念: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意义:①表示某种元素。②表示一个某原子。③还可能表示某种物质。 例如:“Cl”表示氯元素;表示一个氯原子。 “Cu”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表示单质铜。 3.注意:元素只说种类,不说数量。如:“2Fe”只能说两个铁原子,不能说两个铁元素。 4.常见的元素符号: 名称: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符号: 名称:金银铜鉄汞锰锌碘 符号: 二、离子符号 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 ①阳离子:带正电,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总数。 ②阴离子:带负电,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总数。 3.意义:只表示微观意义。如:K+表示1个钾离子。3K+表示3个钾离子。 4.常见的离子符号: 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铵根离子 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氧离子氯离子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亚铁离子铁离子 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 三、化学式 1.概念: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书写要求:正前负后氧最后,一般之中有特殊,氨气(NH3)醋酸(CH3COOH)要记清; 价态总和零规则,十字交叉写数字。 3.意义: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③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④表示一 个分子中的原子构成。 4.记住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四.化学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1、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 例如:3H2O前面的“3”表示________________。2、化学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该原子个数。 例如:H2O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每个离子中所带的正(负)电荷数。 例如:CO32-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例如: 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1”表示________。 五、化学方程式 1.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书写要求: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意义:①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②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③表示各物 质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4.读法: 读作: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5.《化学方程式书写》中的易错点: ①化学式书写错误②不注明反应条件③状态符号标注不清④忘记配平⑤乱造方程式。课堂练习: 例1.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准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例2.写出下列各粒子中“2”的意义: (1)S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K+: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S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5)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下列化学方程式准确的是() A.铁屑溶于稀硫酸:2Fe + 3H2SO4 = Fe2(SO4)3 + 3H2↑ B.澄清石灰水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2HCl + CaO = CaCl2 + H2O C.木炭在不充足氧气中燃烧:2C + O2 ==== 2CO D.过氧化氢分解:H2O2 ==== H2↑+ O2↑ 练习: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2.下列符号:Fe、2H、5C、O2-。其中即表示宏观意义又表示微观意义的是_________,只表示微观意义的是______________。 3.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NH3②N2③NO ④X ⑤HNO3. 根据这种规律,X可能是() A.N2O B.NO2 C.N2O5 D.NaNO3 4. 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为+1价。所表示元素在反应物和 生成物中该元素化合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Cl -1 Mg +2 CaO +2 点燃 MnO2

化学基本概念(知识整理)

第一局部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简明知识网络 一、物质的组成 1.物质的组成关系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是一个抽象的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管数量。它只能以游离态或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如:H 、H 、H 、H 2、H +、H - 都含H 元素,但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 3 说明: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例如水的蒸发,物质的溶解、扩散现象等。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物质间的三态的变化是分子间间隔大小的改变。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⑵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4.原子团——由几个原子结合而成的一个集团。它不能独立存在,但在许多反响中原子团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响〔即原子团内的化学键在化学反响中不断裂〕。 其中带电荷的原子团叫根或离子,如:氢氧根〔OH -〕、硝酸根〔NO 3- 〕、铵根〔NH 4+〕;

—CH 3〕、羟基〔—OH 〕、醛基〔—CHO 〕、氯原子〔—Cl 〕。 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三、物质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 ⑴混合物与纯洁物 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几种物质〕。无固定的组成,无固定的物理性质。 纯洁物——由同种物质组成〔一种物质〕。具有固定的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 从微观角度看,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洁物只有一种分子,而混合物有多种分子。在判断是混合物还是纯洁物时,可以从有无固定熔沸点考虑,一般来说,纯洁物有固定的熔沸点,而混合物由于组成物质的成分和量的多少不固定,致使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物质

例:HCl 是纯洁物,HCl 溶于水形成的盐酸那么是混合物;象CuSO 4·5H 2O 含结晶水的物质属于纯洁物。玻璃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⑵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元素呈游离态。 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元素呈化合态。 ⑶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 非金属——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常温时,除溴是液态外,有的是气态,有的是固态。具有得电子的倾向,在一定条件下,一般能与氢气、氧气、金属化合。 2 范例1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 .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无 机化合物

化学基本概念的构成

化学基本概念的构成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科学。化学基本概念是构成整个化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化学知识的基石,也是理解和应用化学的起点。 化学基本概念包括原子、分子、元素、化合物、反应、物质性质等。下面将逐一对这些概念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原子是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单位。它是一种微小的带电粒子,由中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上,而电子质量很小。原子通过共用或转移电子与其他原子结合形成分子。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粒子。分子可以是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也可以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分子的质量主要依赖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分子之间的化学键可以是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等。 元素是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学中已知的元素有118种,每种元素都有独特的原子数目和化学性质。元素以其原子序数来编号,按照这个编号顺序排列,可以得到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照化学性质的周期性规律进行了分类,可以提供大量的元素信息。

化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种类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纯物质。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物化性质,这些性质与构成化合物的原子种类和他们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关。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组成的元素,也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合成。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的物质的过程。化学反应通过破坏原有化学键和形成新的化学键来实现。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方向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等条件的影响,也遵循一定的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的原则。 物质性质是指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观察到的特性。物质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类。物理性质是指在不涉及物质内部结构改变的情况下,通过观察和测量可以确定的性质,如颜色、硬度、密度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质,如与其他物质发生的反应、酸碱性等。 除了以上概念,化学基本还包括化学键、配位化合物、电离、氧化还原、酸碱等其他概念。化学键是连接原子的力,可以通过共用电子或转移电子来形成。配位化合物是由金属离子和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而成的复合物。电离是指物质在溶液中或其他适当条件下失去或增加电子而形成离子。氧化还原是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过程,涉及到物质的氧化和还原。酸碱是两类常见的化学物质,酸会释放氢离子,而碱会释放氢氧根离子。 总的来说,化学基本概念是理解化学的基础,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了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

化学基本概念介绍

化学基本概念介绍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质以及物质之间的转化过程。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研究的基石,本文将介绍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物质、元素、化合物、分子等。 一、物质 物质是组成宇宙的基本构成单位,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物质可 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分别对应固体、液体和气体。 物质可以经历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也可以通过物理手段改变其状态。 二、元素 元素是物质的最基本构成单位,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 的物质。目前已知的元素共有118种,包括常见的氧、氮、碳等。元 素是化学反应中无法分解为更简单物质的基本单位。 三、化合物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以一定的比例和方式结合而成的物质。化合物 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分解或合成。例如,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H2O。 四、分子 分子是化合物的最小单位,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分子可以由相同元素的原子组成,也可以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

例如,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O2)组成,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 子和两个氧原子(CO2)组成。 五、离子 离子是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电子后带电的粒子。正离子带有正电荷,通常是由原子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形成。负离子带有负电荷, 通常是由原子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形成。离子可以通过离子键结合 形成化合物。 六、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转化的过程,既包括物质的分解,也包括物质 的合成。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来进行分类。化学反 应遵循一定的反应原理和反应方程式。 七、摩尔和化学计量 摩尔是化学分子的计量单位,用来表示物质的数量。化学计量是根 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比例来进行化学计算。化学计量可以 通过实验数据得到准确的物质摩尔比例。 总结: 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研究的基础,理解这些概念对于学习和理解化 学原理和化学反应机制至关重要。物质、元素、化合物、分子、离子、化学反应、摩尔和化学计量等概念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化学的基础 知识体系。在后续的学习中,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概念,并探索 更多化学现象背后的奥秘。

化学的基本概念

化学的基本概念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变化和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化学及其应用无处不在。从食物的烹饪到药物的制备,从化妆品的使用到汽车的燃料,化学的应用无所不在,它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物质是世界的基本构成单位,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再分的粒子,它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化学家通过分析物质的组成,可以确定它的元素组成和相对丰度。元素是一种由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组成的物质。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其中最简单的是氢和氧。氢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它在水、天然气和许多有机物中都能找到。氧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气体,它在大气中占据了大约20%的体积。 其次,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与物质的状态、形状、颜色、密度、熔点和沸点等有关。化学性质与物质的变化和反应有关,包括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例如,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强碱,可以中和酸性物质,而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氧化剂,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然后,化学研究物质的结构。物质的分子结构与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密切相关。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之间的化学键连接起来的。化学键可以是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等。共价键是通过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离子键是通过负电荷和正电荷之间的吸引力形成的,金属键是在金属晶体中电子的流动形成

的。分子结构的研究对于理解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反应的发生机理至关重要。 最后,化学研究物质的变化和相互作用。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物质。化学反应通常是由一种或多种物质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化学反应可以是放热的,也可以是吸热的。当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发生了转化,生成了新的产物。例如,酵母菌发酵葡萄糖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乙醇是一种化学反应的产物。化学反应也可以用于制备新的物质,例如合成药物和材料。 总之,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相互作用的科学。化学的研究对于理解自然界的运行机制、改进生产过程和开发新的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化学的应用,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因此,对于化学的基本概念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如前所述,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变化和相互作用的科学。除了上述内容,以下将继续探讨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应用。 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数量。它可以通过测量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确定。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和反应物的性质。温度增加会加速反应速率,因为温度的上升会增加反应物分子之间的能量,促使他们更频繁地发生有效碰撞。浓度的增加也会提高反应速率,因为更多的反应物分子会增加碰撞的机会。催化剂是能够提供新的反应路径和降低活化能的物质,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