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3.3.2 配合比

试验中用到的数据参数如下表1所示:

表1配合比参数列表

由体积法的可知,配合比计算公式为3.1:

m G/ρs+m w/ρw+m c/ρc+m A/ρA+p=1m³ (3.1)

也可以写成:

m G/ρs+ V J+p=1m³(3.2) 其中V J =m w/ρw+m c/ρc+m A/ρA

ρs----粗骨料视密度(kg/m³)

m G---1m³透水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用量(kg/m³)

ρw--水的密度(kg/m³)

ρc--水泥的视密度(kg/m³)

ρA--减水剂的密度(kg/m³)

V J--1m³透水混凝土中的胶凝浆体体积(kg/m³)

m A--1m³透水混凝土中的减水剂的用量

m w--1m³透水混凝土水的用量(kg/m³)

已知水胶比Wc为0.28,粉煤灰的掺入量的占胶凝材料的质量为10%,设计的目标孔隙率为15%,掺入的减水剂的量占胶凝材料的1%。用石子作为粗骨料,粒径的范围在5-10mm.它的视密度为ρs=2700Kg/m³,堆积密度为ρG=1499Kg/m³,水泥是P.O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视密度ρc为3100Kg/m³,掺入的粉煤灰视密度ρSF为2100Kg/m³.求配合比。

1.粗骨料堆积孔隙率V 为:

V=(1-ρG/ρS)×100% (3.3)

式中:

ρG--粗骨料堆积密度(kg/m³)

ρS--粗骨料视密度(kg/m³)

得:V=(1-1499/2700)×100% =44.48%

2. 1m³透水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用量计算:

m G=α·ρG

(3.4)

式中:

ρG --粗集料的堆积密度(kg/m³)

α--修正的系数

m G--1m³透水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用量(kg/m³)

因此,1m³透水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用量由(3.4):

m G=α·ρG = 1499×0.98=1468(kg/m³)

3.1m³透水混凝土中的胶凝浆体的体积:

由公式(3.2)得V J =(1-m G/ρs)-P

V=1-α·ρG /ρs-P (3.5) 将公式 (3.3)代入到 (3.5)得:

V J= 1000-1000α(1-V)-1000P (3.6)式中:

V J--1m³的透水混凝土中的胶凝浆体的体积(kg/m³)

P--设计的目标孔隙率(%)

V--粗集料堆积孔隙率(%)

因此,1m³的透水混凝土中的胶凝装体的体积为

V J= 1000-1000α(1-V)-1000P=1000-1000*0.98*(1-44.48%)

-1000*0.15=306.8(L/m³)

4. 1m³的透水混凝土中的水和水泥的用量:

因为减水剂的体积很小,所以不计入胶凝体的总体积,由

V J =m w/ρw+m c/ρc+m A/ρA得:V J =m c·Wc/ρw+m c/ρc

m c =V J /(Wc+1000/ρc)(3.7) m w= =m c·Wc (3.8) 式中:

m c-- 1m³的透水混凝土中的水泥的用量(kg/m³)

Wc--水灰比

m w--1m³的透水混凝土中的水的用量(kg/m³)

ρc--水泥视密度(kg/m³)

粉煤灰掺入量为10%得:m c=9m SF

V J =(m c+m SF)·Wc+1000(m c/ρc+m SF/ρSF)

得:1m³的透水混凝土中的水泥的用量

m c=V J/(10Wc/9+1000/ρc+1000/9ρSF)=306.8/

(2.8/9+1000/3100+1000/9*2100)=450(kg/m³)

由m c=9m SF得:

1m³的透水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量为m SF=50(kg/m³)

1m³的透水混凝土中的水的量为m w=(m c+m SF)·Wc=(450+50)*0.28=140

(kg/m³)

1m³的透水混凝土中的减水剂的量为m f=(m c+m SF)*0.01=5(kg/m³)

表2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

以上计算的材料的配合比,因为实际试验的粗骨料之间孔隙及材料拌合而成试块的实际体积的差距。在计算的时候粗骨料的密度选的是堆积密度,粗骨料堆积状态下构成混凝土的大致的结构,由水泥浆将骨料的孔隙填满,减少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8] 。

3.4 本章的小结

1.先介绍配合比的各个参数及参数对配合比的计算的影响。

2.介绍了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三种方法,经过研究分析后选取体积法进行试验计算,说明了本试验配合比的计算步骤。在配合比的计算中,数据很多,我们仔细的计算好每一个数据,配合比数值对试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进行了仔细的检查。

4.试验的结果和分析

4.1 基本情况

本实验中,我选取了两种的粗集料,分别为石子和陶粒。这两种粗集料可统计为三组的实验。第一组是粗集料只是陶粒试验;第二组是粗集料只是石子试验;第三组是粗集料包括石子和陶粒的试验。

第一组和第三组的试验中,采用正交设计法。正交设计是现在大家在试验的时候最常用到的设计原理。它是由日本著名统计学家田口玄最先提出使用的。它是选取的表格形式来对试验数值的统计计算。具体的做法是:第一定下这个试验的水平、因素,实验的因素是试验中对试验结果有影响的参数的;试验的水平是每个因素在试验中所对应选取数值。以本次实验的例子说明,本实验所选用三因素和三水平,三水平就是每个因素选取得到的三个不同的数值,例如陶粒粒径选取三个不同的粒径的组合。三因素是陶粒的粒径、孔隙率、水胶比。选用的正交分析法就是在所有试验数据里,选择拥有代表性的组合进行试验,本实验从27个组合选出9个具有代表性的组合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计算,进行分析。得出试验结论。从而完成正交试验。通过这些介绍,知道正交试验对于所有试验,进行次数大大减少了,不会影响试验的结果分析。

4.2 试验配合比

对于上述所说前两组试验,分别以石子、陶粒为粗集料的试验,第一组试验数据见表3、4,第二组见表5所示。

表3正交试验1因素和水平

表4 第一组试验配合比

表5 第二组试验配合比

第三组试验,选择固定的陶粒粒径,9.5-13.2mm,陶粒和石子作为粗集料的试验,详细数据见下表:

表6正交试验3因素和水平

表7第三组试验的配合比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和水泥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其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 ,称为轻骨料混凝土。当粗细骨料均为轻骨料时,称为全轻混凝土;当细骨料为普通砂时,称砂轻混凝土。凡是骨料粒径为5mm 以上,堆积密度小于1000kg/m3 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粗骨料。粒径小于5mm ,堆积密度小于1200kg/m3 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细骨料。选择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时,必须根据结构种类(保温的,结构保温的或结构的)及使用条件,使混凝土的配合比满足强度和和易性,耐久性以及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用水量为净用水量与附加用水量两者之和;二是砂率为砂的体积占砂石总体积之比值; 三是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应满足要求。 在设计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之前应具备设计上规定的最大干表观密度和设计强度等资料,应了解配筋情况,施工条件及构件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 一、水泥标号和用量 用于拌制轻骨料混凝土水泥标号应随混凝土强度的增高相应提高,用低标号水泥配制高强度混凝土,不仅技术上困难,而且水泥用量多。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混凝土也不经济。水泥标号的选用可按照1-1 资料确定。 不同强度等级轻骨料混凝土的水泥等级和用量1-1 序号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水泥用量(Kg/m3 )水泥标号 1 < LC 5.0 200 32.5 2 LC7.5 200-250 3 LC10 200-320 4 LC1 5 250-350 5 LC20 280-380 6 LC25 330-400 7 LC30 340-450 8 LC40 420-500 42.5 9 LC50 410-530 10 LC60 430-550 注: 1 、表中:下限值适用于圆球型(如粉煤灰陶粒、粘土陶粒等)和普通型(如页岩陶粒、膨胀珍珠岩等)的粗骨料。上限适用于碎石型(浮石、膨胀矿渣等)粗骨料和全轻混凝土。 2、轻骨料混凝土的最高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 。 增加水泥用量,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当水泥用量平均增加20%,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约 增高10%,但是随着水泥用量的提高,水泥用量每增加50 Kg/m3 ,容重增加约30 Kg/m3 。 水泥用量过高时,不但容重大、水化热高、收缩大,而且在经济上也不适宜。我国对高标号轻骨料混凝土的最大用量规定不宜超过550 Kg/m3 。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轻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最小水泥用量不宜低于200 Kg/m3 。 二、用水量和水灰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总用水量减去干轻骨料一小时吸水量为净用水量。净用水量根据混凝土施工条件和稠度要求按表1-2选用。再根据表1-3选择附加水量。若缺乏轻砂吸水率的数据时,可增加10Kg 左右的水,作为轻砂吸水率的附加水。而在试拌时,可根据工作性的要求再进行适当调整。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 注:目前并没有计算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强度的准确方法,也就是没有水胶比计算公式,轻骨料砼的水泥用量、净用水量都是从表中选取,初步计算出配比后,通过试配得到目标强度等级的配比。 主要原因为:轻骨料强度严重影响混凝土强度;但目前尚无广泛适用的水胶比-胶材强度-轻骨料强度-混凝土强度的关系模型,故无法预算混凝土强度。 一、基本要求 1轻骨料混凝土按其干表观密度可分为十四个等级,如表4.1.3所示 2轻骨料混凝土根据其用途可按表4.1.4 分为三大类。 3结构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4.2.1采用

表中值乘以系数0.80

5.3.3采用绝对体积法计算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根据设计要求的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密度等级和混凝土的用途,确定粗细骨料的种类和粗骨料的最大粒径; 2 测定粗骨料的堆积密度、颗粒表观密度、筒压强度和1h吸水率,并测定细骨料的堆积密度和相对密度; 3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混凝土试配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cu,0cu,k 1.645 f fσ ≥+(5.1.2-1)式中,f cu,o—轻骨料混凝土的试配配制强度,MPa; f cu,k—轻骨料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MPa; σ—轻骨料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当无统计资料时,强度标准差可按表5.1.3取值。 表5.1.3 标准差σ值(MPa) 4 按表5.2.1条选择水泥用量; 3 注:1.表中横线以上为采用32.5级水泥时水泥用量值;横线以下为采用42.5级水泥时的水泥用量值; 2.表中下限值适用于圆球型和普通型轻粗骨料,上限值适用于碎石型轻粗骨料和全轻混凝土; 3.最高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

【精选】屋面找坡层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精选】屋面找坡层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屋面找坡层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1、原材料选择 水泥PC32.5 细骨料:普通砂 粗骨料:膨胀珍珠岩 2、试配计算 抗压强度标准值:LC5.0 试配强度为5+1.645×4=11.580mpa 粗骨料为碎石型,细骨料为普通砂,选择总体积为1.5m3,可制成1m3集料 砂率选择40%

细骨料体积=1.5×40%=0.6m3细骨料质量=0.6×1450=870kg 粗骨料体积=1.5-0.6=0.9m3 粗骨料质量=0.9×100=90kg 水泥用量选择300kg/m3 水量选择210kg/m3

所以配制1m3混凝土所需材料为 珍珠岩0.9m3,90kg; 普通砂0.6m3,870kg; 水泥300kg; 基础水量210kg,根据情况酌情增加。 3、原材料费用估算 费用为60(砂子单价)×0.6+30(珍珠岩单价)×30+400(水泥单价)×0.3≈180元/m3

测量学试卷 第 3 页(共 7 页) 《测量学》模拟试卷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1.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A )。 A 180° B 0° C 90° D 270° 2. 1: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D )。 A 5 m B 0.1 mm C 5 cm D 50 cm 3. 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一项是( C )。 A 高差测量 B 距离测量 C 导线测量 D 角度测量 4. 已知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20°,则其象限角为(D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 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水泥胶凝材料和水配制而成的混凝土,称之为轻骨料混凝土;若粗、细骨料均是轻质材料,又称全轻骨料混凝土;若粗骨料为轻质,细骨料全部或部分采用普通砂,则称砂轻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一般用水泥胶凝材料,但有时也用石灰、石膏硫磺、沥青等作为胶凝材料; 一、概述 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不同之处,在于骨料中存在着大量空隙,也正是如此,才赋予其许多优越的性能;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保温和耐火等性能特点,并且变形性能良好,由于弹性模量较低,在一般情况下,其收缩和徐变也较大;虽然多孔轻骨料的强度低于普通骨料,但是由于轻骨料的孔隙在拌和料搅拌时具有吸水作用,造成轻骨料颗粒表面的局部低水灰比,增加了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力;这样,在骨料周围形成了坚强的水泥石外壳,约束了骨料的横向变形,使得骨料在混凝土中处于三向受力状态,从而提高了骨料的极限强度,使得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与普通混凝土接近; 二、轻骨料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指标 轻骨料混凝土除满足普通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外,还需要满足下面的要求:1砂轻混凝土和全轻混凝土宜采用松散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计算,砂轻混凝土也可采用绝对体积法;配合比计算中粗细骨料用量均应以干燥状态为基准;

2根据设计要求的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用途,确定粗细骨 料的种类和粗骨料的最大粒径; 3测定粗骨料的堆积密度、筒压强度和 1h 吸水率,并测定细骨料的堆积 密度; 各种轻骨料混凝土性能指标 三、轻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 1、轻骨料的堆放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轻骨料应按不同品种分批运输和堆放,不得混杂;轻粗骨料运输和堆放应保持颗粒混合均匀,减少离析;采用自然级配时,堆放高度不宜超过 2m ,并应防止树叶、泥土和其他有害物质混入;轻砂在堆放和运输时,宜采取防雨措施,并防止风刮飞扬; 在气温高于或等于 5 ℃的季节施工时,根据工程需要,预湿时间可按外界气温和来料的自然含水状态确定,应提前半天 或一天对轻粗骨料进行淋水或泡水预湿,然后滤干水分进行投料;在气温 低于 5 ℃时,不宜进行预湿处理; 2、拌和物拌制 应对轻粗骨料的含水率及其堆积密度进行测定;在批量拌制轻骨料混凝土拌和物前进行测定;在批量生产过程中抽查测定;雨天施工或发现拌和物稠度反常时进行测定;对预湿处理的轻粗骨料,可不测其含水率,但应测定其湿堆积密度;轻骨料混凝土生产时,砂轻混凝土拌和物中的各组分材料应以质量计量;全轻混凝土拌和物中轻骨料组分可采用体积计量,但宜按质量进行校核;轻粗、细骨料和掺和料的质量计量允许偏差为± 3%;水、水泥和外加剂的质量计量允许偏差为± 2%;轻骨料混凝土拌和物必须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轻骨料混凝土全部加料完毕后的搅拌时间,在不采

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轻质高强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最常用的材料之一,而轻质高强混凝土则是混凝土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本文将从轻质高强混凝土的概念、特点、应用、配合比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轻质高强混凝土的概念 轻质高强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轻质、高强、耐久、隔热、隔音、防火等特点的混凝土。它是由水泥、砂、碎石、轻骨料、外加剂等组成的一种混合材料。其中,轻骨料是指密度小于2000kg/m的骨料,如泡沫混凝土、珍珠岩、膨胀珍珠岩等。轻质高强混凝土的密度一般在1600kg/m以下,强度在25MPa以上。 二、轻质高强混凝土的特点 1.轻质:轻质高强混凝土的密度较低,比普通混凝土轻30%~50%左右,因此在建筑工程中使用轻质高强混凝土可以减轻建筑物自重,降低地基承载压力。 2.高强:轻质高强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一般可以达到25MPa 以上,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可以减少混凝土用量,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和承载能力。 3.耐久:轻质高强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可以抵抗氯离子侵蚀、碳化、冻融等不良环境的侵害。 4.隔热:轻质高强混凝土的导热系数较低,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5.隔音:轻质高强混凝土的声波传播速度较低,具有较好的隔音性能,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内部的噪音。 6.防火:轻质高强混凝土的防火性能较好,可以有效地防止火灾扩散。 三、轻质高强混凝土的应用 轻质高强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如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厂房、桥梁、隧道等。其中,轻质高强混凝土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为它可以减轻建筑物的自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此外,轻质高强混凝土还可以用于制作路面、墙板、隔墙等。 四、轻质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轻质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轻质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可以分为试验法和理论法两种。 1.试验法 试验法是指通过实验来确定轻质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方法包括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等。其中,正交试验是最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它可以通过少量的试验来确定最优的配合比。正交试验需要确定试验因素和水平,如水泥用量、水灰比、骨料用量、外加剂用量等,然后进行试验,最后通过统计分析来确定最优的配合比。 2.理论法

C50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课程设计Word

C50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课程设计 LC50轻集料砼 1.轻集料砼概述 1.1定义 我国轻集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规定,轻集料混凝土是指用轻粗骨料、轻砂(或普通砂)、水泥、和水配制而成的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的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按其轻粗集料的种类可分为:天然轻集料混凝土、工业废料轻集料混凝土和人造轻集料混凝土三大类。按用途可分为: 保温轻集料混凝土、结构保温轻集料混凝土、结构轻集料混凝土[1]。轻骨料混凝土具有密度较小、相对强度高以及保温、抗冻性能好等优点,降低结构自重,具有技术经济优势。 1.2研究现状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O Kayali 和 M N Haque(1999)对 LC60 级轻骨料混凝土进行试验研究发现[2],其弹性模量为21 GPa,长期干燥收缩值约为普通混凝土的2 倍,干燥收缩率100 d 龄期内保持不变,而普通混凝土56 d 龄期后收缩率明显减慢。 巴西圣保罗大学 Marcos V.C Agnesini 和 Joao A Rossignolo (2002[3],2004[4])研究了 LC30~LC50 级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改性轻骨料的混凝土的性能,发现 SBR 乳液降低了轻骨料混凝土的吸水率,提高了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抗化学侵蚀性和耐腐蚀性。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O Kayali 和 M.N Haque (2003)研究了

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对烧结粉煤灰轻骨料混凝土的增强效果[5],分析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对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断裂指数、弹性模量、应力-应变关系和压缩韧性的影响。加入0.56% (体积分数)聚丙烯纤维的轻骨料混凝土,相比普通烧结粉煤灰轻骨料混凝土,其拉伸强度提高20%,断裂指数增加90%。掺入1.7% (体积分数)钢纤维的轻骨料混凝土,其拉伸强度提高了约118%,断裂指数增加了约80%。

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换算及一次投料量的计算

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换算及一次投料量的计算 混凝土工程分为现浇混凝土工程和预制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进程包括混凝土的配料、拌制、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其施工工艺进程见图。 一、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要求 一、水泥 二、砂、石与水 3、掺外加剂 二、混凝土的配料 一、混凝土试配强度 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是依照工程要求、组成材料的质量、施工方式等因素,通过实验室计算及试配后确信的。考虑到现场实际施工条件的不同和转变,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应比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提高一个数值,即式中:—混凝土配置强度;—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由统计求得,无统计资料按标准取值。 二、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换算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在实验室依照初步计算的配合比通过试配和调整而确信的,称为实验室配合比。确信实验室配合比所用的骨料—砂石都是干燥的。施工

现场利用的砂石都具有必然的含水率,含水率大小随季节、气候不断转变。如此仍按原配比投料,必然致使配合比不符。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按配合比投料,在施工时要按砂、石实际含水率对配合比进行修正。依照施工现场砂、石含水率调整以后的配合比称为施工配合比。 假定实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砂:石=1:x:y,水灰比为W/C,施工现场测得砂含水率为W sa、石子含水率为W g,那么施工配合比为 水泥:砂:石=1:x(1+W sa):y(1+W g) 水灰比W/C不变(但用水量要减去砂石中的含水量)。 例题1 某工程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为1::,水灰比W/C=,每m3混凝土水泥用量为C=285kg,现场实测砂含水率3%,石子含水率1%,求施工配合比及每m3混凝土各类材料用量。 解:施工配合比=1:x(1+W sa):y(1+W g) =1:(1+3%):(1+1%)=1:: 按施工配合比计算每m3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用量: 水泥:285kg 砂:285kg×= 石:285kg×=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让我们对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全面的评估。乚c5.0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轻质混凝土,以其低密度、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和较高的强度而受到广泛关注。在混凝土工程中,配合比是指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的比例关系,其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的比例需要合理搭配,以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和耐久性等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对于乚c5.0轻骨料混凝土来说,其配合比尤为重要,需要在保证轻质的同时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因此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我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相关内容,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1.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构成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通常由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组成。其中,水泥作为混凝土的胶凝材料,起着连接骨料的作用,而骨料则是混凝土的主要承载材料,水则是调节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的重要因素,掺合料则可用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2.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 在配合比设计中,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轻质性能和一定的强度指标。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按照设计强度、抗渗性能、

耐久性等指标来确定水灰比、骨料用量、掺合料比例等参数,同时需 要充分考虑到材料的可获得性和工程施工的可操作性。 3.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因素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所用水泥品种、水泥的用量、骨料的种类和粒径、水灰比、掺合料种类和用量等。 4. 乚c 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则 针对乚c5.0轻骨料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需要遵循合理、经济、适用、通用和可操作的原则,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等指标能够满足 设计要求。 总结回顾: 通过对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其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对于保证轻骨料混凝 土的性能和使用效果至关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多方面考虑,充分了解材料的特性和工程的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 理的配合比设计,以确保乚c5.0轻骨料混凝土在工程中的良好使用效果。 个人观点和理解: 作为一名文章写手,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深入理解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总结。只有不断探索和实

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换算及一次投料量的计算

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换算及一次投料量的计算混凝土工程分为现浇混凝土工程和预制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过程包括混凝土的配料、拌制、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 其施工工艺过程见图 4.2 7。 一、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要求 1、水泥 2、砂、石与水 3、掺外加剂 二、混凝土的配料 1、混凝土试配强度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是根据工程要求、组成材料的质量、施工方法等因素,通过实验室计算及试配后确定的。 考虑到现场实际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应比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提高一个数值,即式中: —混凝土配置强度;—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由统计求得,无统计资料按规范取值。 2、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换算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在实验室根据初步计算的配合比经过试配和调整而确定的,称为实验室配合比。 确定实验室配合比所用的骨料—砂石都是干燥的。

施工现场使用的砂石都具有一定的含水率,含水率大小随季节、气候不断变化。 这样仍按原配比投料,必然导致配合比不符。 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按配合比投料,在施工时要按砂、石实际含水率对配合比进行修正。 根据施工现场砂、石含水率调整以后的配合比称为施工配合比。 假定实验室配合比为水泥: 砂: 石=1: x: y,水灰比为W/C,施工现场测得砂含水率为Wsa、石子含水率为Wg,则施工配合比为水泥: 砂: 石=1: x(1+Wsa): y(1+Wg)水灰比W/C不变(但用水量要减去砂石中的含水量)。 例题1某工程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为1: 2.28: 4.47,水灰比W/C= 0.63,每m3混凝土水泥用量为C=285kg,现场实测砂含水率3%,石子含水率1%,求施工配合比及每m3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 解:

配合比计算公式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1.几个概念 ⑴水灰比:是单位体积混凝土内所含的水与水泥的重量比。它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水灰比愈小,强度愈高,常用的水灰比为0.4~0..8,现场浇制混凝土常用0.7。 ⑵坍落度:衡量混凝土的和易性的指标,决定单位体积混凝土的用水量。 ⑶配合比:混凝土组成材料的重量比,水:水泥:砂:石,以水泥的重量为标准重量。 2.配合比的设计方法 计算与试验相结合。首先根据混凝土的技术的要求、材料情况及施工条件等计算出理论配合比;再用施工所用材料进行试拌,检验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则调整各材料的比例,直到符合要求时为止。 3.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 ⑴配制强度的计算 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可根据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强度标准值按下式计算 (2-3) 式中—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N/mm2 —设计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 —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2 线路施工单位不是专职的混凝土施工单位,不具有近期同一品种混凝土强度25组以上的资料,故的值的选取不能由计算确定,可按强度低于C20的=4;C20~C35的=5,高于C35的=6选取。 ⑵确定水灰比 根据混凝土试配强度、水泥实际强度和粗骨料种类,利用经验格式计 算水灰比值。 采用碎石时 (2-4) 式中 c/W—混凝土所要求的水灰比 —水泥的实际强度,N/mm2 在无法取得水泥强度实际值时可用下式代入 (2-5)

式中—水泥标号,换算成N/mm2 —水泥标号得富裕系数,一般取1.13。 注意:出厂期超过3个月或存放条件不良而有所变质的水泥,应重新确定标号,并按实际强度进行计算。 计算所得得混凝土水灰比应与规范所规定得范围进行核对,如果计算所得得水灰比大于表2-14所规定的水灰比时,应按表2-14取值。 表2-14 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最大水灰比 最小水泥用量 普通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配筋无筋配筋无筋 不受雨雪影响的混凝土不作规定250 200 250 223 ⑴受雨雪影响的露天混凝土 ⑵位于水中或水位升降范围内的 混凝土 ⑶在潮湿环境中的混凝土 0.7 250 225 275 250 ⑴寒冷地区水位升降范围内的混 凝土 ⑵受水压作用的混凝土 0.65 275 250 300 275 严寒地区水位升降范围内的混凝 土 0.6 300 275 325 300 ⑶确定水的用量 按骨料品种、规格剂施工要求的坍落度值按表2-15,参考表2-27选用每立方混凝土度用水量()。 结构种类坍落度(mm)基础或地面等垫层、无配筋度大体积结构(挡土墙、基础等) 或配筋稀疏等结构 10~30 板、梁和大型及中型截面等柱子等30~50 配筋密列的结构(薄壁、斗仓、筒仓、细柱等)50~70 配筋特密等结构70~90 注 1.本袁系采用机械振捣混凝土时的坍落度.当采用人工捣实混凝土时其值可适当增大; 2.当需要配制大坍落度混凝土时.应掺用外加剂; 3.曲面或斜面结构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实际需要另行选定; 4.轻骨科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比表中数值减少10~20mm。 3 所需要坍落度卵石最大粒径(mm)碎石最大粒径(mm)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当前发展状况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当前发展状况混凝土是现代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全世界的水泥年产量已超过1.5×109t,所浇筑的混凝土也超过1.5×109m3。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添加剂、附加剂和适量的水混合后逐渐硬化形成的人工石材,原材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量等因素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成本和性能,进而关系到土木结构物的品质、造价和寿命。因此确定混凝土组成的材料及其用量,使混凝土的性能满足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等要求的配合比设计成为关键的环节。 一、传统的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经验公式计算法[1]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0 ) 一般按下式计算: f cu,o ≥f cu,k +1.645σ 其中,f cu,0为混凝土配制强度, MPa;f cu,k 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MPa,σ为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这是施工单位混凝土质量控制水平高低的反映。 当设计强度等级不小于C60 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f cu,o ≥1.15f cu,k 标准差σ值(MPa): 2、水胶比计算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 时,混凝土水胶比宜接下式计算: W B = a a f b f cu,o +a a a b f b 式中: W/B一一混凝土水胶比; a a、a b——回归系数 回归系数取值表 f b一一胶凝材料28d 胶砂抗压强度(MPa) 当f b无实测值时,可以按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进行计算。

3、用水量 每立方米干硬性或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m wo)应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水胶比在0.40-0.80范围时,可按照下表选取: 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1、本表用水量系采用中砂时的取值,采用细砂时,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可增5kg-lOkg;采用粗砂时,可减少5kg-lOkg ; ○2、掺用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时,用水量应相应调整。 4、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m wa=m w0(1−β) 式中: m 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m w0---未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β---外加剂的减水率(%). 5、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水泥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m bo)应安如下式计算,并应进行试拌调整,在拌合物性能满足的情况下,取经济合理的胶凝材料用量: m bo=m wo W B⁄ 式中:m bo——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m3); m wo——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W/B——混凝土水胶比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用量(m f0)应按下式计算: m f0=m b0βi 式中:m f0——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用量(kg/m3);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 轻混凝土是指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3的混凝土。可分为轻集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无砂大孔混凝土三类。轻混凝土的主要特点为: 1.表观密度小。轻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表观密度一般可减小1/4~3/4,使上部结构的自重明显减轻,从而显著地减少地基处理费用,并且可减小柱子的截面尺寸。又由于构件自重产生的恒载减小,因此可减少梁板的钢筋用量。此外,还可降低材料运输费用,加快施工进度。 2.保温性能良好。材料的表观密度是决定其导热系数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轻混凝土通常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降低建筑物使用能耗。 3.耐火性能良好。轻混凝土具有保温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等特点,遇火强度损失小,故特别适用于耐火等级要求高的高层建筑和工业建筑。 4.力学性能良好。轻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较小、受力变形较大,抗裂性较好,能有效吸收地震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故适用于有抗震要求的建筑。 5.易于加工。轻混凝土中,尤其是多孔混凝土,易于打入钉子和进行锯切加工。这对于施工中固定门窗框、安装管道和电线等带来很大方便。 轻混凝土在主体结构的中应用尚不多,主要原因是价格较高。但是,若对建筑物进行综合经济分析,则可收到显著的技术和经济效益,尤其是考虑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节能效益,其技术经济效益更佳。 一、轻骨料混凝土 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和水泥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其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称为轻骨料混凝土。当粗细骨料均为轻骨料时,称为全轻混凝土;当细骨料为普通砂时,称砂轻混凝土。 (一)轻骨料的种类及技术性质 1.轻骨料的种类。凡是骨料粒径为5mm以上,堆积密度小于1000kg/m3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粗骨料。粒径小于5mm,堆积密度小于1200kg/m3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细骨料。 轻骨料按来源不同分为三类:①天然轻骨料(如浮石、火山渣及轻砂等);②工业废料轻骨料(如粉煤灰陶粒、膨胀矿渣、自燃煤矸石等);③人造轻骨料(如膨胀珍珠岩、页岩陶粒、粘土陶粒等)。 2.轻骨料的技术性质。轻骨料的技术性质主要有松堆密度、强度、颗粒级配和吸水率等,此外,还有耐久性、体积安定性、有害成分含量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