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骨料的堆积密度

碎石或卵石的堆积密度试验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的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及空隙率。

1. 仪器设备:

(1)案秤——称量50kg,感量50g,及称量100kg,感量100g各一台;

(2)容量筒——金属制,其规格见表6.6.2;

(3)平头铁锹;

(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注:测定紧密密度时,对最大粒径为31.5、40.0mm的集料,可采用10L的容量筒,对最大粒径为63.0,、80.0mm的集料,可采用20L的容量筒。

2. 试样制备:

实验前,取重量约等于表5.1.3所规定的试样放入浅盘,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也可以摊在清洁的地面上风干,拌均匀后分成两份备用。

3. 试验步骤:

取试样一份,置于平整干净的地板(或铁板)上,用平头铁锹铲起试样,使石子自由落入容量筒内。此时,从铁锹的齐口至容量筒上口的距离应保持为50mm左右。装满容量筒并除去凸出筒口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部分,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样和容量筒共重(m2)。

4. 计算公式:

堆积密度的计算结果应精确至10kg/m3。

容量筒容积的校正应以20±5℃的饮用水装满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移,使其紧贴水面,擦干筒外壁水分后称重。用以下公式计算筒的容积(V):

试验结果记录

组别容量筒

重量

(m1)容量筒和

试样共重

(m2)

容量筒

的体积

(V)

堆积密度

(ρ

c

堆积密度

平均值

1 2

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的性质与质量提高

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的性质与质量提高 摘要:相对于天然骨料,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的吸水率高,吸水速度快,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小,压碎指标大等特点。再生细骨料的堆积密度为天然骨料的75%~85%,再生粗骨料的堆积密度为天然骨料的85%以上;再生细骨料的表观密度为天然骨料的80%~85%,再生粗骨料的表观密度为天然骨料的90%以上。再生骨料的压碎指标比天然骨料的压碎指标要高。要从混凝土块中回收高质量的骨料,必须开发高质量的再生骨料回收设备,本文就所采用的“加热搓擦法”再生技术作一概要介绍。 关键词:再生骨料物理性质加热搓擦 再生骨料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RAC)简称再生混凝土(Recycled Concrete),它是指将废弃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骨料(主要是粗骨料)配制而成的新的混凝土。相对于再生混凝土而言,把用来生产再生骨料的原始混凝土称为基体混凝土(Original Concrete)。 用来生产再生骨料的废弃混凝土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 1)建筑物因达到使用年限或因老化被拆毁,产生废弃混凝土块,这是废弃混凝土块的主要来源; 2)市政工程的运迁以及重大基础设施的改造产生废弃混凝土块; 3)商品混凝土工厂产生的废弃混凝土; 4)因意外原因如地震、台风、洪水等造成建筑物倒塌而产生废弃混凝土块。 用废弃混凝土块制造再生骨料的过程和天然碎石骨料的制造过程相似,都是把不同的破碎设备、筛分设备、传送设备合理的组合在一起的生产工艺过程。实际的废弃混凝土块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钢筋、木块、塑料碎片、玻璃、建筑石膏等各种杂质,为确保再生混凝土的品质,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将这些杂质除去。 1.再生骨料的物理特性 基体混凝土经过破碎处理生产的再生骨料含有30%左右的硬化水泥砂浆,这些水泥砂浆大多数独立成块,少量附着在天然骨料的表面,同时由于在破碎的过程中,混凝土受到挤压、冲撞、研磨等外力的影响,造成损伤积累使骨料内部存在大量的微裂纹,使得基体混凝土块状骨料和水泥浆体的原始界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粘结力下降。导致其相对于天然骨料吸水率高,吸水速度快,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小,

粗骨料规范(1)

建设用卵石、碎石 定义; 卵石: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 碎石:天然碎石、卵石或矿山废石经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大于4.75mm 的岩石颗粒。 针、片状颗粒:卵石、碎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相应粒级的平均粒级2.4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级0.4倍者为片状颗粒。 含泥量:卵石、碎石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 泥块含量:卵石、碎石中原粒径大于4.75㎜,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2.36的颗粒。 试验方法;试样取样方法: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均匀分布的15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 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用借料器在皮带运输机机头的出料处用与皮带等宽的容器,全断面定是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8份,组长一组样品。 从火车、汽车、轮船上取样时,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16份,组成一组样品。 试样处理:将所取样品至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合均匀,并堆成堆体,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把堆体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中相等的两份重新拌匀,在堆成堆体。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

堆积密度试验所用试样可不经缩分,在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试验环境和试验用筛:试验环境,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 试验用筛,应满足GB/T6003.1、GB/T6003.2中方孔筛的规定,筛孔大于4.00㎜的试验筛采用穿孔板试验筛。 颗粒级配;仪器设备,本试验用仪器如下: 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天平,称量10㎏,感应1g; 方孔筛,孔径为2.36㎜,4.75㎜,9.5㎜,16.0㎜,19.0㎜,26.5㎜,31.5㎜,37.5㎜,53.0㎜,63.0㎜,75.0㎜,90.0㎜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筛框内径为300㎜); 摇筛机; 搪瓷盘,毛刷等; 实验步骤: 按下表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略大于规定数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根据试样的最大粒径,称取规定数量试样一份,精确到1g。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 将套筛至于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

粗骨料讲义

粗骨料讲义 一、采用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二、定义 1.卵石—由自然条件作用形成的,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岩石颗粒。 2.碎石—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公称粒径大于5.00mm 的岩石颗粒。 3.针、片状颗粒—凡岩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颗粒。平均粒径指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4.含泥量—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5.石的泥块含量—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00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0mm的颗粒的含量。 6.表观密度—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空隙)的质量。 7.紧密密度—骨料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8.堆积密度—骨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9.坚固性—骨料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10.压碎值指标—碎石或卵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11.碱活性骨料—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的骨料。 三、质量要求 1.石子的公称粒径石筛筛孔公称直径与方孔筛筛孔边长

石筛应采用方孔筛。石的公称粒径石筛筛孔公称直径与方孔筛筛孔边长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石的公称粒径、石筛筛孔的公称直径和方孔筛筛孔边长尺寸 石的公称粒径石筛筛孔的公称直径方孔筛筛孔边长 2.50 2.50 2,36 5.00 5.00 4.75 10.0 10.0 9.50 16.0 16.0 16.0 20.0 20.0 19.0 25.0 25.0 26.5 31.5 31.5 31.5 40.0 40.0 37.5 50.0 50.0 53.0 63.0 63.0 63.0 80.0 80.0 75.0 100.0 100.0 90.0 2.碎石或卵石的级配范围 碎石或卵石的级配范围,应符合表2的要求要求。混凝土用石应采用连续粒级。 表2 碎石或卵石的级配范围 级 级配情况 公称 粒径 (㎜) 累计筛余百分率(按质量计,%) 方孔筛筛孔边长尺寸(㎜) 2.36 4.75 9.50 16.0 19.0 26.5 31.5 37.5 5 3.0 63.0 75.0 90.0 连 连续粒级 5~10 95~ 100 80~ 100 0~ 15 0 ————————5~16 95~ 100 85~ 100 3 ~60 0~ 10 0 ———————5~20 95~ 100 90~ 100 40~ 80 — 0~ 10 0 ——————5~25 95~ 100 90~ 100 — 30~ 70 —0~5 0 —————5~31.5 95~ 100 90~ 100 70~ 90 — 15~ 45 —0~5 0 ————5~40 — 95~ 100 70~ 90 — 30~ 65 ——0~5 0 ———单 单粒级10~20 — 95~ 100 85~ 100 — 0~ 15 0 ——————16~31.5— 95~ 100 — 85~ 100 —— 0~ 10 0 ————20~40 —— 95~ 100 — 80~ 100 —— 0~ 10 0 ———31.5~63——— 95~ 100 —— 75~ 100 45~ 75 — 0~ 10 0 —40~80 ———— 95~ 100 —— 70~ 100 — 30~ 60 0~ 10

多种土密度各种碎石堆积密度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表观密度g/cm3 基层、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

土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

风化砂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 一、击实试验 测出料的本身含水量:8% 试样重:湿土重30001+8%=3240 kg 加水:10% 12% 14% 16% 300010%-8%=60 ml

干土含水量之差二、液塑限试验 特黄粘土: 液限:w L = 塑限:w P = 塑性指数:I P = 黄粘土: 液限:w L = 塑限:w P = 塑性指数:I P = 黄粉砂: 液限:w L = 塑限:w P = 塑性指数:I P = 黑粘土: 液限:w L = 塑限:w P = 塑性指数:I P = 黑粉砂: 液限:w L = 塑限:w P = 塑性指数:I P = 三、基层无侧限成型: 已知:混合料配合比外掺水泥6%;碎石60%;中砂40% 内掺水泥6%;碎石%;中砂%

最大干密度:cm3最佳含水量:% 料的本身含水量:% 试件体积:V=2651兀R215 = 最大干密度要求压实度97% 最大干密度P d 混合料总量:6172V P 水泥:37061726% d 中砂:23216172% 碎石:34816172% 水:185 {6172%%四、弯沉值 A210/=A 已知弯沉值:黄河10t 中湿:254 干燥:200 东风中湿:186 干燥:146 中湿:254÷=186 五、计算工程量: 1、沥青面层:

马歇尔标准密度: T/m3 kg/cm3 整个工程量: 沥青砼体积 = 长9628m 宽11m 高 总重量 = 体积: T/m3 矿料总重 = 总重量 - 总重量 %沥青用量 各矿料米数m3 20~40 40%碎石方数 = 矿料总重 40%÷密度 10~20 ……….. 2、石灰土: 4%石灰土、6%水泥综合稳定土 长宽高压实度 体积:100m % = 181 m3 密度: T/m3 = kg/cm3 总质量:181 = 330 T 石灰重:330 4% = 吨水泥重:330 6% = 19吨 19000kg ÷ 50kg = 380袋

多种土密度_各种碎石堆积密度、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表观密度(g/cm3) 基层、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

土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 风化砂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 一、击实试验 测出料的本身含水量:8% 试样重:(湿土重)3000*(1+8%)=3240 kg 加水:10% 12% 14% 16% 3000*(10%-8%)=60 ml 干土* 含水量之差

二、液塑限试验 特黄粘土: 液限:w L=33.0 塑限:w P= 21.0 塑性指数:I P=12.0 黄粘土: 液限:w L=35.9 塑限:w P= 22.5 塑性指数:I P=13.4 黄粉砂: 液限:w L=23.2 塑限:w P= 16.3 塑性指数:I P=6.9 黑粘土: 液限:w L=37.9 塑限:w P= 23.5 塑性指数:I P=14.4 黑粉砂: 液限:w L=20.5 塑限:w P= 16.5 塑性指数:I P=4.0 三、基层无侧限成型: 已知:混合料配合比(外掺)水泥6%;碎石60%;中砂40% (内掺)水泥6%;碎石56.4%;中砂37.6% 最大干密度:2.40g/cm3最佳含水量:4.5% 料的本身含水量:1.5% 试件体积:V=2651(兀R2*15) 最大干密度P d=2.328 (最大干密度2.40*要求压实度97%) 混合料总量:6172(V* P d)水泥:370(6172*6%) 中砂:2321(6172*37.6%) 碎石:3481(6172*56.4%) 水:185 {6172*(4.5%-1.5%)

四、弯沉值 A*2*(10/6.96)0.87=A*1.37 已知弯沉值:黄河(10t)中湿:254 干燥:200 东风(6.93)中湿:186 干燥:146 (中湿:254÷1.37=186) 五、计算工程量: 1、沥青面层: 马歇尔标准密度:2.39 T/m3 (kg/cm3) 整个工程量: 沥青砼(体积) = 长9628m * 宽11m * 高0.05m 总重量= 体积* :2.39 T/m3 矿料总重= 总重量- 总重量* 5.5%(沥青用量) 各矿料米数(m3) 20~40 (40%)碎石方数= 矿料总重* 40%÷1.56 (密度) 10~20 ……….. 2、石灰土:4%石灰土、6%水泥综合稳定土 长* 宽* 高* 压实度 体积:100m * 9.5m * 0.2m * 0.95% = 181 m3 密度:1.77 T/m3 = 1.77(kg/cm3) 总质量:181 * 1.77 = 330 T 石灰重:330 * 4% = 12.8 吨水泥重:330 * 6% = 19吨 19000kg ÷50kg = 380袋

工程施工阶段采用的四新技术介绍

施工阶段采用的四新技术介绍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本工程基础工程为混凝土工程,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纹产生,施工过程中将采用多项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混凝土裂缝控制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多个环节相关,其中选择抗裂性较好的混凝土是控制裂缝的重要途径。本技术主要是从混凝土材料角度出发,通过原材料选择、配比设计、试验比选等选择抗裂性较好的混凝土,并提及施工中需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等。 原材料要求 水泥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水泥比表面积宜小于350m2/kg;水泥碱含量应小于0.6%。水泥中不得掺加窑灰。水泥的进场温度不宜高于60°C ;不应使用温度大于60°C 的水泥拌制混凝土。 采用二级或多级级配粗骨料,粗骨料的堆积密度宜大于15kg/m3,紧密密度的空隙率宜小于40%。骨料不宜直接露天堆放、暴晒,宜分级堆放,堆场上方宜设罩棚。高温季节,骨料使用温度不宜大于28C。 采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施工工艺分别选用标准型、缓凝型或防冻型产品。高性能减水剂引入混凝土中的碱含量(以Na2O+0.658K2O计)应小于0.3kg/ m3;引入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应小于0.02kg/m3 ;引入混凝土中的硫酸盐含量(以Na2so4计)应小于0.2kg/m3.

采用的粉煤灰矿物掺合料,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的规定。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II级,且粉煤灰的需水量比应不大于1%,烧失量应小于5%。严禁采用C类粉煤灰和I 级以下级别的粉煤灰。 采用的矿渣粉矿物掺合料,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规定。矿渣粉的比表面积应小于450m2/kg,流动性比应大于95%,28d活性指数不宜小于95%。 配合比要求 1)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品质、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耐久性以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的要求,通过计算、试配、调整等步骤选定。 2)混凝土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应低于3kg/m3,其中最低水泥用量不应低于220kg/m3配制防水混凝土时最低水泥用量不宜低于260kg/m3.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不应大于0.45. 3)单独采用粉煤灰作为掺合料时,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35%,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30%。预应力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不得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25%。 4)才能够矿渣粉作为掺合料时,应采用矿渣粉和粉煤灰复合技术。混凝土中掺合料总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50%,矿渣粉掺量不得大于掺合料总量的50%。

多种土密度,各种碎石堆积密度、表观密度

3) 堆积密度、表观密度( 基层、最大干密度( 土的最大干密度(3)、最佳含水量(咧

风化砂的最大干密度(g/cm)、最佳含水量(% 击实试验 测出料的本身含水量:8% 试样重:(湿土重)3000*(1+8% =3240 kg 14% 16% 加水:10%12 % 3000*( 10%-8% =60 ml 干土*含水量之差 液塑限试验 特黄粘土: 液限:W L=塑限:W P=塑性指数:1 P=黄粘土: 液限:W L=塑限:W P=塑性指数:1 P=黄粉砂: 液限:W L=塑限:W P=塑性指数:1 P=黑粘土: 液限:W L=塑限:W P=塑性指数:1 P=

黑粉砂: 液限:w L=塑限:w P=塑性指数:I P= 三、基层无侧限成型: 6%;碎石60%;中砂40%已知:混合料配合比 (外掺)水泥 6%;碎石%;中砂% (内掺)水泥 最大干密度:cm3最佳含水量:% 料的本身含水量:% 试件体积:V=2651 (兀氏*15) 最大干密度P d= (最大干密度*要求压实度97%) 混合料总量:6172(V* P d) 水泥:370(6172*6%) 中砂:2321(6172*%) 碎石:3481 (6172*%) 水:185 {6172* ( %% 四、弯沉值 A*2*(10/)=A* 已知弯沉值:黄河( 10t ) 中湿:254 干燥:200 东风() 中湿:186 干燥:146 (中湿:254- =186) 五、计算工程量: 1 、沥青面层: 马歇尔标准密度:T/m3( kg/cm3) 整个工程量:

沥青砼(体积)二长9628m *宽11m *高 总重量= 体积* :T/m 3 矿料总重= 总重量- 总重量* %(沥青用量) 各矿料米数(m) 20~40 (40%)碎石方数二矿料总重* 40% -(密度) 10~20 ............ 2、石灰土:4% 石灰土、6%水泥综合稳定土 长* 宽* 高* 压实度 体积:100m * * * % = 181 m 3 密度:T/m 3 = (kg/cm3) 总质量:181 * = 330 T 石灰重:330 * 4% = 吨水泥重:330 * 6% = 19 吨 19000kg - 50kg = 380 袋 3、桥涵工程量: 每立方米砼配合比(kg) 水泥:砂:碎石:水= 372 :611:1242:175 求:该墙身所用种料的方数: 水泥:3 18 m3*372=6696 kg 中砂:33 18 m*611=10998 kg 10998 - 1540= m 碎石: 18 m3*1242=22356 kg 22356 - 1560= m3 水:18 m 3*175=3150 kg 已知:盖板涵一侧墙身:= 18m 砂密度:1540 kg/cm 3碎石密度:1560 kg/cm

砂石骨料级配

砂石骨料级配 摘要:以逐级填充理论、粒子干涉理论和密实堆积理论为依据,以巴基斯坦Arja 料场天然砂石料为实验对象,进行大量验证试验,确定了粗细骨料质量占比的内 在关系,确定了较优的骨料架构。以质量占比为依据探讨砂率的意义,明确其在 混凝土中的物理意义是不明确的,参考其他资料并提出以粗骨料粒径的0.22倍为 细骨料的临界粒径。根据骨料质量占比关系和浆集料体积比关系,构建混凝土配 合比的计算基础,相对目前国内的设计方式而言,规律明显,计算简单,但缺乏 大量的数据支撑,其有效性有待逐步验证。 关键词:粗骨料、细骨料、质量占比、配合比 前言 骨料在混凝土中起骨架支撑作用,骨料的存在从技术上讲是使混凝土比单纯 的水泥石具有更高的体积稳定性和更好的耐久性。从经济上讲是它以85%左右的 体积取代了水泥浆,是水泥石中廉价的填充材料,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在骨料 级配的确定既要考虑混凝土硬化性能,骨料填充要合理;也要考虑混凝土施工性 能和骨料生产成本,各级骨料要均衡供应,才能防止某分级骨料供不应求而影响 施工的情况。 鉴于混凝土骨料的重要性,本文做了大量验证实验,从骨料级配出发并推导 了新的混凝土模型。 1.骨料级配 1.1理论依据 逐级填充理论认为:(1)相同粒径的颗粒排列时,空隙率与其粒径的大小无关,仅与排列和填充方式有关;(2)间断填充比逐级填充得到的孔隙率更小, 即间断级配较连续级配能形成更小的骨架间隙率,具有更加密实的骨架。 粒子干涉理论认为:要达到最大密实度,前一级颗粒之间的空隙应由次一级颗粒填充,剩余空隙再由更次一级颗粒填充,但填充的颗粒粒径不得大于其间隙的 距离,否则大小颗粒之间势必发生干涉现象。[1] Horsfield密实堆积理论,以六方紧密堆积为基础,次级球不断填入上一级球 所形成的空隙,形成菱面体型的堆积结构。 1.2骨料堆积实验 以巴基斯坦Arja料场天然骨料中筛分出的细骨料和粗骨料进行堆积密度实验。实验结果如下,粒径的单位统一为mm,密度的单位统一为Kg/m3。 1.2.1 粗骨料堆积密度 粒径<5、5-10、10-20、20-40、40-80的骨料分别进行堆积密度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单一粒径骨料堆积密度 该实验表明对于粒径不同的单一粒径堆积密度差异不大,可认为空隙率与粒 径大小无关。 粒径<5、5-10、5-20、5-40、5-80的骨料分别进行堆积密度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连续粒径骨料堆积密度 该实验表明连续粒径的骨料堆积密度随着最大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存在逐级

粗骨料特有的实验指标

粗骨料特有的实验指标 粗骨料是工程建设中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它由天然或人工破碎石块组成,具有较高的密度和较好的耐久性。在使用粗骨料进行工程建设时,需要对其进行各种实验测试,以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下面将详细介绍粗骨料特有的实验指标。 1.粒度分析 粗骨料颗粒粒度不均,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粒度分析,以确定其粒径分布情况。通常使用筛分法进行粒级分析,即将不同孔径的筛网依次叠加,然后将经过筛网的粗骨料进行重量秤量,最后得到每个粒径级的粒径分布情况。 2.空隙率和体积密度 粗骨料的空隙率和体积密度是其基本物理性质之一。空隙率是指粗骨料内部空隙所占体积的比例,通常用干密度和湿密度来求得。体积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包含的质量,通常使用水位法或压实法进行测定。

3.吸水性和饱和率 粗骨料吸水性和饱和率是其在湿润条件下的性质。由于粗骨料多 为石料,其亲水性较差,因此对水的吸收较少。但在水中长期浸泡后,粗骨料的体积会增大,进而影响工程建设效果,因此需要对其饱和率 进行测定。 4.堆积密度 粗骨料堆积密度是指单位体积中的粗骨料体积,通常使用筒形密 度法或杯形密度法进行测定。其值反映了粗骨料在运输中的堆放性能 和密实度等特征。 5.抗压强度 粗骨料抗压强度是其在受力作用下所承受的压力值。常规实验方 法有静载和冲击试验。静载试验是通过在试件上施加逐渐增大的载荷,测定其破坏前承受的最大载荷值,以求得其抗压强度。冲击试验则是 用冲击设备对试件进行冲击,以测定其在受冲击后的变形情况,从而 推断其抗压强度。

总之,粗骨料特有的实验指标包括了粒度分析、空隙率和体积密度、吸水性和饱和率、堆积密度以及抗压强度等多种方面,通过这些指标的测试可以全面了解粗骨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力学性能,确保其在工程建设中的质量和可靠性。

碎石的堆积密度计算公式例子

碎石的堆积密度计算公式例子 碎石(5~25mm)堆积密度标准:1550 kg/m³。 其他材料堆积密度: 1、石灰:600kg/m³, 2、粉煤灰:700kg/m³, 3、碎石:1550kg/m³。 堆积密度:是把粉尘或者粉料自由填充于某一容器中,在刚填充完成后所测得的单位体积质量。正常来说碎石堆积密度就是这个值,有的情况可能测出的碎石堆积密度会上下波动,这个是正常现象。 堆积密度:又称体积密度,松密度,毛体密度,简称堆密度。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下式计算: ρ′0=m/V′0,式中: ρ′0:为堆积密度,kg/m³; m:为材料在计量容器内的质量,kg; V′0:为材料的堆积体积,即装入容器的容积,m;是包含颗粒间的空隙和颗粒内部孔隙在内的总体积。 堆积密度受容器大小、填充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测定时应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通常是从一定的高度让试料通过一漏斗定量自由落下(见图)。 松散充填后的密度称为疏充填堆积密度。 密实充填后的密度称为密充填堆积密度。 此外还有压缩率、充填率及空隙率等参数。粉料的堆积密度、充填率与颗粒大小及其分布、形状有关,尤以粒径分布的影响大。

一、砂的表观密度不得小于2500kg/m³, 松散密度不得小于1400kg/m³; 空隙率不得大于44%。 二、石的表观密度不得小于25600kg/m³; 1类碎石:空隙率不得大于43%, 2类碎石:空隙率不得大于45%, 3类碎石;空隙率不得大于47%。 建筑用卵石和碎石按技术要求分为三类: 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 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一C60及抗冻抗渗及其他要求的混凝土; 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 三类建筑用卵石和碎石的质量和技术要求、颗粒级配见国家标准。 鹅卵石与建筑用碎石、砂砾有什么区别:碎石和砂砾两个名称来源于建筑行业,在不同的工程中有相应的标准或规程。建设用石分为鹅卵石、卵石和碎石。 卵石、碎石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 鹅卵石: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径大于4.75mm 的岩石颗粒。天然鹅卵石8-10cm还可用于建筑行业,建筑填充、铺地、鹅卵石墙装饰等。 碎石:天然岩石、卵石或矿山废石经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 天然岩石或卵石经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和天然玻璃组成的,具有稳定外形的固态集合体。由一

利用堆积密度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的研究

利用堆积密度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的研究 摘要:混凝土单方成本一直是各工程与预拌混凝土企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目 前水泥、砂石等受环保压力与运输限制,混凝土单方成本不断攀升。基于此,本 文分析了堆积密度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提出采用粗细骨料紧密堆积和部分石粉替 代细骨料的方法,实现混凝土最密实结构。试验表明,将原级配石子进行筛分并 进行复配实现紧密堆积可减少11kg胶材用量,混凝土强度与和易性不出现变化。采用石粉替砂的方式实现细骨料紧密堆积,可使混凝土单方胶材用量降低30kg。 配合比优化后减少了胶凝材料用量,大幅减少了水化热,降低了生产成本。 关键词:堆积密度;预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引言: 本文针对常用强度等级C30在不改变原有材料品质的条件下,对粗细骨料进 行优化,使其具有更大的堆积密度,降低空隙率,从而实现配合比的优化,降低 混凝土单方成本。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最大堆积密度优化后的配合比,在水胶比 不变条件下,可节约胶凝材料用量并配制出与基准混凝土同和易性、同强度的混 凝土。 1 所需原材料 水泥:天津振兴P.O42.5水泥,勃氏法比表面积353m2/kg,密度3.08g/cm3,粉煤灰:天津海得润滋「级粉煤灰,细度8.0%,需水量比95%,密度2.3 g/cm3,矿粉:天津钢宏28d活性指数100%。石灰石粉:廊坊某厂产石粉,细度3.2%,MB值0.3,密度2.78 g/cm3。砂:河北遵化人工机制Ⅱ区中砂与II区河砂。细度 模数2.8,含泥量3.2%。其中Ⅲ区细度模数2.2,含泥量5.6%。石子:河北玉田 5~31.5mm连续级配碎石,针片状含量2%,压碎值5.7%,表观密度2840kg/m3, 堆积密度1617 kg/m3',空隙率43%。外加剂:天津飞龙聚羧酸减水剂,含固量18.6%,减水率31%. 2 试验与讨论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按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重量法 设计。砂石堆积密度和空隙率按GB/T14684-2011《建设用砂》进行试验。石子空 隙率优化石子空隙率决定了填充空隙需要的浆体,也就是决定了干砂浆所需体积 的多少。根据相关文献中对于干砂浆的定义,可知其由砂、水泥和掺合料体积共 同组成。因此减少石子空隙率可以相应地减少填充空隙的胶凝材料用量。在保持 富余浆体体积和水胶比不变的条件下,可以得到相同和易性与强度的混凝土。 石子级配优化使用筛网对现有5~31.5mm碎石进行筛分,得到5~16mm和 16~31.5mm二级配碎石。将二级配碎石按不同重量比例进行搭配,测试其堆积密 度并绘制曲线对图1曲线拟合公式求导,可以得到最大堆积密度所需石子配比:49%的5~16mm碎石和51%的16~31.5mm碎石,最大堆积密度为1667 kg/m3', 空隙率为41%。和原未筛分碎石对比,空隙率降低了2%。由全计算法可知,干 砂浆体积可以减少1%可以计算得出水泥8.4kg,粉煤灰3.2kg,即总胶凝材料可以在原配合比上減少约1lkg的条件下,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不变。 3 混凝土对比试验 将实际生产配合比作为基准进行对比,保持水胶比和砂率不变,外加剂掺量 为1.3%,分别减少8kg水泥和3kg粉煤灰,出机和易性和强度数据表。混凝士对 比试验可以看出,当按2.1.1堆积密度计算结果减少8kg水泥和3kg粉煤灰条件下,保持水胶比和砂率不变,混凝土出机和易性与强度均未出现变化,与基准配合比

粗细骨料质量控制措施

粗细骨料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高质量、高标准把邯长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好,根据公司和业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施工用粗细骨料的质量控制,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源头控制 1.施工用细骨料的选用;必须选择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中 砂细度模数为 2.5~3.0,含泥量≤2.5%,泥块含量 ≤0.5%),不得使用山砂和海砂。如果经取样检验有含 泥量超标现象时,必须在采砂场或捞砂船上安装冲洗 装置,必要时还需在现场安装冲洗设备,确保质量良 好的原材料投入使用。 2.施工用粗骨料的选用;必须选用多级配、松散堆积密度大于1500公斤/每立方米,紧密空隙率小、粒型良 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压碎 值≤16%,含泥量≤1.0%,泥块含量≤0.25%,针片状含 量≤10%),不得使用砂岩碎石。在选择碎石场时,应 当考虑碎石加工设备的型号、性能、用途、生产规模、 有无冲洗设备等因素,以防止碎石粉尘及片针状超标 现象和供货量不足问题。

二、进货检验 1.严格按照邯长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线业主对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检验要求,连续供应同厂家、同规格的粗细 骨料400立方米或600吨为一个检验批及时检验,不 足上述数量的阶段性进货,应以实际进货数量为检验 批进行检验。随时接受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对质量控 制的监督。 2.当粗细骨料进入现场后,立即通知现场监理或监理站、中心试验室及相关人员进行取样检验,如果经检 验发现不合格时,应立即清除出场。可在工程正常进 行中,邀请现场监理直接深入生产加工现场指导检 查,保障源头质量。 三、标识与储存 1.进入现场的粗细骨料,必须分级堆放、分级计量、必须标有已检和待检区标识,各种粗细骨料必须分别设 置标识牌,内容包括:材料名称、规格、厂家、进货 日期、进货数量、验收日期、检验编号、标识状态、 库存数量、责任人等,字迹清楚,标识准确,以防误 用。 2.粗细骨料料仓,必须有雨棚防雨措施,以满足粗细骨料含水量及温度的指标要求。同时,设置要合理,经 济要安全,排水要通畅,装卸要方便。

各种碎石堆积密度、表观密度

碎石、石屑、沙、矿粉、沥青堆积密度、表观密度(g/cm3) 基层、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

土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 风化砂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 一、击实试验 测出料的本身含水量:8% 试样重:(湿土重)3000*(1+8%)=3240 kg 加水:10% 12% 14% 16% 3000*(10%-8%)=60 ml 干土* 含水量之差 二、液塑限试验

特黄粘土: 液限:w L=33.0 塑限:w P= 21.0 塑性指数:I P=12.0 黄粘土: 液限:w L=35.9 塑限:w P= 22.5 塑性指数:I P=13.4 黄粉砂: 液限:w L=23.2 塑限:w P= 16.3 塑性指数:I P=6.9 黑粘土: 液限:w L=37.9 塑限:w P= 23.5 塑性指数:I P=14.4 黑粉砂: 液限:w L=20.5 塑限:w P= 16.5 塑性指数:I P=4.0 三、基层无侧限成型: 已知:混合料配合比(外掺)水泥6%;碎石60%;中砂40% (内掺)水泥6%;碎石56.4%;中砂37.6% 最大干密度:2.40g/cm3最佳含水量:4.5% 料的本身含水量:1.5% 试件体积:V=2651(兀R2*15) 最大干密度P d=2.328 (最大干密度2.40*要求压实度97%) 混合料总量:6172(V* P d)水泥:370(6172*6%) 中砂:2321(6172*37.6%) 碎石:3481(6172*56.4%) 水:185 {6172*(4.5%-1.5%)四、弯沉值

高性能混凝土要求及原材料标准

表3.3.2 混凝土的电通量 3.3.3氯盐环境下的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除应满足3.3.2条的规定外,还应满足表3.3.3的规定。 表3.3.3 氯盐环境下混凝土的电通量 3.3.4化学侵蚀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除应满足3.3.2条的规定外,还应满足表3.3.4的规定。 表3.3.4 化学侵蚀环境下混凝土的电通量 3.3.5冻融破坏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除应满足3.3.2条的规定外,还应满足表3.3.5的规定。 表3.3.5 冻融破坏环境下混凝土的抗冻性 3.3.6磨蚀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除应满足3.3.2条的规定外,还应进行混凝土耐磨性对比试验。 3.3.7 处于严重腐蚀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尚应采取必要的附加防腐蚀措施。 表4.1.2 水泥的技术要求 注:1 当骨料具有碱—硅酸反应活性时,水泥的碱含量不应超过0.60%。 2 C40及以上混凝土用水泥的碱含量不宜超过0.60%。

表4.2.2 粉煤灰的技术要求 1.1.1矿渣粉的技术要求应满足表4. 2.3的规定。 表4.2.3 矿渣粉的技术要求 1.1.2硅灰的技术要求应满足表4. 2.4的规定。 1.1.3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也可选用专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不宜使用山砂。不得使用海砂。 1.1.4细骨料的颗粒级配(累计筛余百分数)应满足表4.3.2的规定。

表4.3.2 细骨料的累计筛余百分数(%) 除5.00mm和0.63mm筛档外,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4.3.2中所列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相比允许稍有超出分界线,但其总量不应大于5%。 1.1.5细骨料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级,其细度模数分别为: 粗级 3.7~3.1 中级 3.0~2.3 细级 2.2~1.6 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中级细骨料。当采用粗级细骨料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或胶凝材料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细级细骨料时,宜适当降低砂率。 当所用细骨料的颗粒级配不符合表4.3.2的要求时,应采取经试验证明能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后,方允许使用。 1.1.6细骨料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循环浸泡法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不超过8%。细骨料的吸水率应不大于2%。 1.1.7采用天然河砂配制混凝土时,砂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4.3.5的规定。 表4.3.5 砂中有害物质含量 当砂中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方能采用。 1.1.8细骨料的碱活性应采用砂浆棒法进行检验,且细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10%,否则应采取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1.1.9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超过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3(在严重腐蚀环境条件下不宜超过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 一、水泥 1 水泥一般选用32.5级及以上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但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混合材仅限于矿渣或粉煤灰。有耐硫酸盐侵蚀要求的混凝土也可选用中级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或高级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2 水泥的技术要求应满足表1的规定。 表1水泥的技术要求 序号项目技术要求备注 1 比表面积≤350m2/kg(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2 80µm方孔筛筛 余 ≤10.0%(普通硅酸盐水 泥) 3 游离氧化钙含 量 ≤1.0% 按GB/T176检验 4 碱含量不应超过0.80%,C40及 以上混凝土不宜超过 0.60% 按GB/T176检验 5 熟料中的C3A 含量 非氯盐环境下不宜超过 8% 按GB/T176检验后 计算求得 6 氯离子含量≤0.20%(钢筋混凝土) ≤0.06%(预应力混凝土) 按JC/T420检验 二、矿物掺和料 1 矿物掺和料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其品种宜为粉煤灰、磨细粉煤灰、磨细矿渣粉或硅灰。 2 粉煤灰的技术要求应满足表2的规定。 表2 粉煤灰的技术要求 序号名称 技术要求 备注C50以下混凝 土 C50及以上 混凝土 1 细度,% ≤20 ≤120.045mm方孔筛筛余 2 Cl-含量,% ≤0.02 按JC/T420检验

3 需水量比,% ≤105 ≤100 按GB/T18736的规定检验 4 烧失量,% ≤5.0 ≤3.0 按GB/T176检验 5 含水率,% ≤1.0 对干排灰而言 6 SO3含量,% ≤3 按GB/T176检验 7 活性指 数,% 7d ≥65 ≥75 按GB/T18736的规 定检验 28d ≥70 ≥80 3 磨细矿渣粉的技术要求应满足表3的规定。 表3 磨细矿渣粉的技术要求 序号名称技术要求备注 2 MgO含量,%≤14 按GB/T176检验 3 SO3含量,%≤ 4 按GB/T176检验 4 烧失量,% ≤1 按GB/T176检验 5 Cl-含量,% ≤0.02 按JC/T420检验 6 比表面积, m2/kg 350~500 按GB/T8074检验 7 需水量比,% ≤100 按GB/T18736的规定检验 8 含水率,% ≤1.0 按GB/T176检验 9 活性指 数, % 7d ≥75 按GB/T18736的规 定检验 28d ≥95 4 硅灰的技术要求应满足表4的规定。 表4 硅灰的技术要求 序号名称技术要求备注 4 烧失量,% ≤6 按GB/T176检验 5 Cl-含量,% ≤0.02 按JC/T420检验 SiO2含量,% ≥85 按GB/T18736的规定检验 6 比表面积,m2/kg ≥18000 按GB/T18736的规定检验 7 需水量比,% ≤125 按GB/T18736的规定检验 8 含水率,% ≤3.0 按GB/T176检验 9 活性指28d ≥85 按GB/T18736的规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