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福柯的权力观解读“卡夫卡式”的挣扎——以《变形记》为例

以福柯的权力观解读“卡夫卡式”的挣扎——以《变形记》为例

作者:罗乐雅

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10期

摘要:卡夫卡是最有代表性的表现主义小说家,他用奇特的想象和比喻,向读者们展现生活的荒谬、社会的异化、人情的冷漠。卡夫卡本人是孤独的,他将自己与生活的一场又一场抗

争隐喻在了自己的作品中。笔者将从福柯权力观的角度,解读卡夫卡笔下充满矛盾和隐喻色彩

的人物,主要以《变形记》中格里高尔为例,阐释这个在矛盾中挣扎并用变形和自我消亡抗议

社会的异化的人物形象,从而深入思考卡夫卡的文字带给人们的力量。

关键词:卡夫卡异化《变形记》福柯权力

《变形记》被称是为卡夫卡最为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品讲述了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在一觉

醒来后,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这不仅吓坏了经理,而家人们的所作所为更是让格里高尔

觉得心寒,他们对格里高尔掩饰不住的嫌弃和厌恶加速了格里高尔的死亡。故事的最后,格里

高尔在自己的房间里孤独而凄凉地死去,而家人们却为格里高尔的死感到庆幸,因为他们将继

续自己崭新的人生。

卡夫卡作为20 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用隐喻的笔法为人们展示了在金钱社

会中异化了的大众形象,表达了自己的抗议和不满,不仅如此,卡夫卡还从侧面告诉我们,社

会在用一种更加隐秘的方式控制着大众的身体和思想,在麻痹大众思想的同时,削弱他们的反

抗能力,而这些观点则与福柯的权力观不谋而合。

一、福柯的权力观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通过描写刑罚从古代到现代社会的变化,向我们展示了刑

罚权力管理方式以及刑罚对象的变化历程。福柯在开篇通过对比谋划刺杀国王而被判刑的达米

安受到的残酷的肉体折磨,以及巴黎少年监管所井井有条的规章,告诉人们文明社会的秩序并

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它只不过是打着“文明”的幌子,对人们的灵魂进行深入而全面的控制,权力只是想要利用这些看上去很美的词语让民众自投罗网。而事实上,比肉体折磨更深层次的

控制是思想驯服,但想要“净化”思想就必须以驯顺的肉体为基础,因为只有驯顺的肉体才能

够将这些规训牢记于心从而内化成为人们思想的一部分。权力就是用这种缓慢而深刻的方式,

一步步稳固己方政权,吸收和驯化其余若干对抗力量,权力的规训手段使社会中的每一位成员

都变成被监控的对象,每一个人都是囚徒,人们逃不开的是权力掌控者全方位的日夜监控。不

过更可怕的不只是这些,还有被监控者对权力心悦诚服的跪拜。福柯的权力观是围绕着身体和

知识建构起来的,即使肉体不再承受残酷至极的刑罚,但是在法律惩罚的对象变成灵魂后,肉

体仍然逃脱不了被控制的命运。抛开经济学方面的原因,权力之所以想方设法地制造出驯顺的

肉体,是因为制定细致的标准束缚住具有反抗能力的肉体是维护纪律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

一步,再通过层层的监视,让监控对象的身体习惯这些细致入微的规定,并且用一些方式让其

体会到逾越规定后的惩罚,他们就会渐渐而又本能地接受权力的威严,并且自觉地去维护它。

权力就是用文明的话语“诱惑”被监控者走进这个樊笼里,再用框架束缚住这些企图僭越权力

的力量,让权力的威严被人们由内而外地臣服,这样的管理既“服人心”,也不用大动干戈。“系统强加给个体一套错误的认识工具,同时不让个体察觉到这一点,由此实现管制的有效性,而个体之所以无法察觉,是因为管制和‘生活/ 生命’融为一体。”正如在《变形计》中,处

于社会系统全面管制下的格里高尔,听训是他的常态,这些条令直接塑造和影响其身体本身,

并且逐步内化成他心中的责任,所以即使他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规训的执行力度依旧不减,

而格里高尔的身体也总是在下意识地服从命令,甚至在他醒来发现自己的身体变成了巨大的甲

虫以后,他第一时间想的是如何才能赶上八点的火车以及怎样尽力补救才能避免经理找上门来,从这我们不难发现,即使格里高尔的身体脱离人类社会了,他的思想以及对权力的认同度却从

来没有降低。

二、“卡夫卡式”的挣扎

阅读了卡夫卡的一些作品后,我发现他的文章中通常隐藏着一种矛盾和纠结,比如他的小

说《城堡》中来城堡应聘当土地测量员的K、《变形记》里的格里高尔就是这样一种矛盾观的

代表。《城堡》讲述K在经过长途跋涉后,终于在半夜抵达城堡管辖下的村庄,之后他费尽周

折想要进入城堡,甚至为此不惜勾引城堡官员克拉姆的情妇,却怎么也进不去。

“小说没有结尾,只写到第20 章。卡夫卡曾经回应布罗德这部小说的结尾问题:那个名

义上的土地测量员将得到部分的满足,他将不懈地进行斗争,直到筋疲力尽而死。村民们将围

集在死者的床边,这时城堡当局传谕:虽然K提出在村中居住的要求缺乏合法的根据,但考虑

到其他某些情况,准许他在村中居住和工作。”K 是矛盾的,K 的一切行为都代表了对既定规

则的挑衅,即对城堡权威的挑战。不愿意被城堡的权力规则同化和奴化,他公开与成为众矢之

的的阿玛丽娅一家交往,可是另一方面他内心又极度渴望能够获得城堡权威的认可,简言之,

他相信城堡的权威性。K 渴望进入城堡,但是又隐隐地害怕自己的追求会成为现实,正是这样

的矛盾纠结造了“卡夫卡式”的挣扎——他们有极力向往的追求,而他们也确实有所行动,但

是最终徒劳无果,他们奋力想要摆脱束缚的姿态令人动容,却无奈总是活在自我矛盾式的纠结

之中。而格里高尔的挣扎又是什么呢?在我的理解里,他挣扎是因为他的身体已经变成了一个

甲虫,但是仍然摆脱不了人的固有的意识结构带给他的心理束缚。权力条框下的规训早已内化

成他内心中的“责任”,“在资本系统的全面控制下,格里高尔的身体机能早已失去了自主” ,思想早已随着身体成为向权力臣服的追随者,所以即使变形,他仍然逃脱不了内心责任感的禁锢。令人深思的是,变成了甲虫的格里高尔,却在妹妹悠扬的音乐声中欣赏到了从未感受过的美,“他反而感受到了高级人性的召唤”,可是格里高尔并没有真正达到精神超越的层次,一方面他有着超人的精神追求,而另一方面又被人的固有意识低俗化,他企图用物质引诱的手段

实现自己对妹妹的占有欲:“他不愿意再让她离开他的房间,至少只要他还活着就不愿意……

然后他就要向她透露,他已经打定主意要让她到音乐学院去学习。”格里高尔想要通过允诺妹

妹梦寐以求的音乐学院学习的机会来换取妹妹对自己的陪伴,他确实感受到了高于物质的精神

愉悦,却又想通过物质手段满足自己的占有欲,这一矛盾让人不禁哑然。为什么格里高尔会有

这样的挣扎呢?本文从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来深入思考。

从社会方面看,主体认知功能的丧失以及在规训状态下逐渐内化而成的责任感,是他无意

识地被动承担责任的原因,长此以往,格里高尔在这巨大的压力下便萌发遁逃的想法。格里高

尔变成甲虫后,失去了财务和荣誉的双重价值,亲人在这个时候变得陌生而冷漠,虚伪的亲情

在这个时候卸下了伪装,通过变形,格里高尔终于明白了世间本来应该最温情的家庭关系此时

早已被这个社会异化成了简单直接的金钱关系,这是在他变成了甲虫以后才发现的残酷事实。

在之前,这个将家庭生存重担全部扛在自己身上的格里高尔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他并没有

清楚而明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存在感是依赖金钱和荣誉而生的。主体认知功能的丧失是

人们在这个异化的社会中必然会产生的病态认知状态,人们偶尔会迷茫自己忙忙碌碌究竟是为

了什么,而失去人性召唤的人们,只是在人世间疲于奔命。不幸的是,格里高尔同时又处在像

福柯所描述的那样的权力世界里,如此,他便逃无可逃,避无可避,即使变形了也无处遁形。

他是这个家庭里的长子,父亲在经商失败后,他主动承担起了维持整个家庭生计的重担,他厌

恶旅行推销员的工作,但是为了偿还整个家庭的债务,他拼命工作,忍受老板的各种挑剔;他

爱自己的妹妹,在发现妹妹的音乐才能后,他暗下决心,即使工作再辛苦,也要供妹妹上音乐

学院。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格里高尔是一位有责任感、有担当的青年,他不忍心年幼的妹妹

和自己一样,放弃自己的爱好和梦想而要为维持生计而奔波,所以他一个人扛下了整个家庭的

重担,他尽自己所能为家人提供宽敞舒适的公寓,给妹妹提供良好优质的教育,就是这样一个

勇于牺牲自我的人,最后却遭到了家人的抛弃和社会的鄙夷,可悲可叹。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后

果是因为格里高尔几乎是无意识而又理所当然地为家庭牺牲了自己。“ 家人已经习以为常,格里高尔自己也是。他们带着感激之情来用钱,而他也乐于给予,只是少了那份特殊的温情。”

自从格里高尔将这样的重担背负在身上以后,他的身体就被迫开始习惯这样的高压生活,每天

四点钟起床,赶五点钟的火车,再精力充沛地推销产品,家庭责任让他一刻也不敢松懈。但是

这样压抑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可他又实实在在地放不下这样的责任重担,于是,这样无

意识地承担的责任让格里高尔疲于挣扎,他想要逃脱,却又没有合理的理由和借口逃走,于是

他变成了甲虫,变成了一个没有任何劳动能力的庞大的甲虫。

从个人方面看,有两方面原因让格里高尔渴望逃跑,一方面是他和家庭之间的微妙关系。

在父亲生意失败后,格里高尔主动承担起家庭顶梁柱的角色,变形后的第一天晚上,格里高尔

沉浸在自己的骄傲和愧疚中,他一面自豪自己以一己之力给家人带来了美好生活,一面又因自

己变成了一只无用的甲虫而羞愧。但是奇妙的是,家人们并没有因为离开格里高尔的支持而变

得走投无路,父亲第一天起就向母亲和妹妹讲明了家里窘迫的经济情况,并且还找到了工作,

母亲不仅承包了所有的家务,还需要为不曾谋面的人缝制衣裳,妹妹会在柜台后面忙得不可开交,不仅如此,他们还辞退了佣人,不仅如此,格里高尔此时才知道父亲在破产后并不是一无

所有,之前格里高尔每月会定期存下一些钱,加上这笔钱的利息能够维持家里一两年的光景。

虽然遭遇了这样匪夷所思的意外,但是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积极地适应着没有格里高尔的生活,或者说,在看到自己的至亲变成了一个甲虫后,家人都下意识地选择了疏远和冷漠相待,但是

却没有停下生活的脚步。格里高尔,他为这个家庭尽己所能,换来的却是令人唏嘘的遗弃。

妹妹对待格里高尔的态度和行为是值得反复品味的,她体贴地为哥哥准备食物、打扫房间,但是后面妹妹的行为和姿态是掩盖不住的厌恶和嫌弃——“但是妹妹立刻惊愕地发现那只盆仍

还是满的,只是在四周泼洒了一些牛奶,她立即把盆拿起来,不过不是直接用手,而是用一块

破布,把它端走了。”不仅如此,在之后妹妹进房间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窗户,大口地呼吸新

鲜空气,而且“仿佛她要窒息了似的猛一把打开窗户”,其实妹妹并没有格里高尔想象得那么

美好与友善。格里高尔变成了甲虫以后,家人们并没有给他以相应的关怀和帮助,他们第一时

间想到的是如何应对新生活,这当然没错,但是把格里高尔彻底地排斥在外这个举措就显得很

微妙了;不仅如此,与格里高尔最亲近的妹妹的表现也表现出了冷漠和隔阂。

而缺少沟通和理解是格里高尔与家人产生隔阂的另一主要原因。“因为家人听不懂他的话,所以他们,包括妹妹在内,也就理所当然地以为他也听不懂他们的话了。”家里人认为变成了

甲虫的格里高尔因为失去语言能力所以也就自然地听不懂人话的简单直接的逻辑,从来没有被

验证,就自然而然地被所有人接受了,不过这又在情理之中,毕竟他们都不想见到成为甲虫的

格里高尔,在连看见都觉得是多余的情况下更别提会有进一步的接触,自此,格里高尔的房间

就像是一个禁地,而他更像是被附上了诅咒的人。

而这样的误会并没有被格里高尔自己主动去澄清。有一次,妹妹和母亲打算腾空格里高尔

的房间,格里高尔为了表达抗议便趴在了自己房间的画上,但是它的样子吓坏了母亲,父亲将

这一切全部归咎于格里高尔,父亲疯狂地拿东西砸向他,这时候一个苹果砸到了格里高尔的背上,让格里高尔身负重伤。

在一切都归于平静后,格里高尔“得到了很好的补偿”,家人们每到傍晚时分就会打开通

往客厅的门,格里高尔可以在黑暗中倾听这一天里大家的经历,“对此,家人在一定程度上也

算默许” 。但是这也仅是家人们单方面的情感输入,格里高尔也只是默默地瑟缩在黑暗的一角,并没有做出积极的回应,没有试图向大家证明自己是一只听得懂人话的甲虫。

不仅如此,变形是格里高尔企图逃避工作、责任的一个心理暗示,这意味着,在变形之前,格里高尔很有可能就和家人疏于交流,得不到家人的理解,所以“指望以变形摆脱日常的交流

环境” ,这里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他忙于自己的推销员工作,又或者是自己本来就不擅与家人交流,但是在变成甲虫之后,“尽管他自己觉得他的话相当清楚,比从前清楚”,可是他的表

达已经不被人接受了,因为没有人能听懂他动物式的呜咽和发音。他的孤独感和恐惧感在他失

去语言后变得更加强烈了,失去了语言的他让自己和家人的距离变得更远了,这所有的一切都“意味着在家人抛弃他之前,他就已经抛弃了家人,又由于放弃了交流,板块分隔变得更坚固

而僵化”。

三、“卡夫卡式”挣扎的结果

正是因为“虫——人”矛盾的心理,格里高尔的结局不言而喻,不管是他人毁灭还是自我

毁灭,格里高尔终将孤独地死去。

通过变形,格里高尔发现了自己之前的一系列现实行为:工作、挣钱、养家等等,与自己

的本质需要是不匹配的,变形后的格里高尔虽然失去了人的形体、人的工作以及对人的食物的

兴趣,但是保持了更本质的人性,比如他发现了音乐的美,可是这些在亲人的眼中却一文不值,因为这不能换来面包和牛奶。这样,他通过变形,即异化,终于明白,自己之前为之奔波、为

之奋斗的,并不是本质的需要,那是异化的结果。而现在他开始关心自己,在认识到了自己的

需要后,他极力地想要得到,但是无助无力,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得到。格里高尔发现这个现实后,消灭自己的决心比自己的父亲和妹妹还要强烈,于是他终于告别了这个世界。而这样坚定

的消灭自己的决心有着双重意味。“他以消灭自身身体的行为来克服环境的压迫,彻底解决认

识能力和陌生环境之间的矛盾;他以死亡来对抗他人的权力行为,不仅使之失去对象,还转而

让其针对自身,引起他人内疚。”这样决绝的告别方式发人深省而又带有一丝惩罚的意味。

格里高尔的矛盾是由于他变成了虫的身体,却仍然被人类文明社会的条令和责任所束缚,

但是这样“虫——人”的状态表明的是“社会性的权力规则早已渗透入私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其直接表达就是‘责任’。责任让个体变得既神圣又卑贱,既是‘主体’,又是‘臣民’,责

任和身体彻底融合,无处可逃”。卡夫卡之所以能够将这些总是孤独地游离在社会之外的灵魂

进行入木三分的刻画,是因为这一切都与卡夫卡个人的亲身经历相关,卡夫卡是格里高尔、是K,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有他自己的影子,这些人物的矛盾、纠结带有冲突的心理活动,是自己内心的真实表达。卡夫卡笔下的人物在经历了“虫——人”状态的矛盾后,最终是碌碌无为

地死去,徒留读者的感叹和惋惜,而现实中的卡夫卡又何尝不是活在夹缝之中的呢?“从民族

身份看,作为说德语的犹太人,他被周围的日耳曼人、捷克人以及说捷克语的犹太人视为异己……在自己的家庭里,卡夫卡比陌生人还要陌生,以至于他觉得自己一生都生活在强大的父

亲的阴影之中。总之,卡夫卡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身份与角色,逼仄而尴尬的生存处境,使

他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常常处于无所归属的漂泊状态。”

卡夫卡厌恶自己的工作,想要逃脱父亲的权威,在父权的威慑下,卡夫卡不得不监督妹夫

的工厂,在1912 年5 月工厂开始亏损后,卡夫卡的父亲又开始对他大加斥责,而卡夫卡在他

父亲面前就像是得了失语症一般没法开口,因为在父权之下,这一切辩驳都是狡辩。生活中的

进退两难,让卡夫卡想起了童年时自己最爱做的一件事情——消失,但是这样的消失不是离家

出走,而是臆想这一切会有一种神奇性的转折,所以在卡夫卡的笔下才会有变成了甲虫的格里

高尔。

变成了甲虫的格里高尔的凄惨离世不是毫无意义的,他成了异化社会里的警钟,试图唤醒

人们物化的心,更像是一束火把,给那些失去了灵魂家园的人们以指引。

四、结语

《变形记》格里高尔的变形是他表达抗议的方式,是他厌恶那些在现实社会中把他“异化”成怪物的势力的抗议。在福柯的权力观中,身体是权力的中介,只有依靠驯顺的身体,权力才

能实现它的掌控,而变成了甲虫的格里高尔是在用舍弃身体的方式反抗这个社会,反抗它的物

化人心,反抗它的权力控制。失去了身体形态的格里高尔是孤独而又自由的,却又是矛盾的,

因为他仍然无法摆脱思想上被驯服的状态,但是在经历了亲情的冷漠和失望后,他看清了这个

社会的势利和现实,也找到了自己究竟是谁的谜底,更有胆量拒绝自己不想要的一切,但是失

去了语言能力的他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孤立无援的他选择自我消亡,用这样的毁灭表达自己

的抗议和决绝。

也许卡夫卡想表达的正是格里高尔那种想逃又无路可走的心理状态,他想抗诉这个被金钱、物质异化了的世界,更想质疑这个秩序井然的社会。格里高尔虽然孤独地死去了,但是变形是

他抗议的方式,他反抗的意识已然腾然升起,他用决绝的死亡表达了自己坚定的意志,不甘于

被物化的意志,他的挣扎带有某种向死而生的意味,在不被理解的环境中,格里高尔仍然带着

对他人的宽宥从容赴死,这样的死亡不是厌世的主动放弃,而是视死如归的英勇就义。而卡夫

卡正是想要用这样的力量竭力拯救那些失去了精神家园的人们的灵魂,给予他们绝望中逆向生

长的勇气,告诉大家不放弃、不妥协。

部编版-语文-高一-《变形记》课文解读及教学思路

《变形记》的解读及教学思路 什么是好小说?这是个永远可以谈论却又永远难以求解的问题。但好小说不一定是好看的小说,不一定适合大众读者的阅读口味,因为好小说都是新鲜的,独特的。它在与传统阅读习惯“对抗”过程中提供了新的艺术因素,使习惯于传统阅读的读者不得不陷入难解之谜的深渊,所以也往往给人们留下了不怎么好看的印象。阅读卡夫卡的《变形记》,对读者是一种智力、情感上的挑战,因为他的作品是文学上的一个变数,很陌生,用传统的阅读方法很难解读。 我们对传统小说的阅读最惯常的思路即按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展开阅读。在传统的小说中,最讲究人物形象的塑造、性格的刻画。一部小说价值的大小就看其是否提供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可在《变形记》中,我们并没有看到有哪些强烈的令人难忘的个性留下来,人物几乎都湮没在一片丑陋、冷漠之中。在传统的小说中,有起伏跌宕的情节线索贯穿始终,悬念迭出,引人入胜。但《变形记》写的都是一些具体琐碎的现实生活的细节,简直没有故事,没有情节,甚而觉得有些繁冗拖沓。在传统的小说中,人物都会局限在天时地理人际等客观因素的牢笼中,还必须遵循着逻辑原则及因果关系来合理推论。但《变形记》超越时空的限制,对事件的交代极其模糊,不指明具体的时间、地点和背景。甚至泯灭了幻象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虚幻与现实难解难分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了。看来,卡夫卡的《变形记》把我们带往不熟悉的另一世界,而其实,那另一世界原本属于我们的人性之邦,只是卡夫卡试图用另一套叙述方式与技巧来展示我们人性内部的黑暗王国。因为我们平时不朝它看上一眼,初见之下,才会感到它是如此的陌生、怪异和难以理解。我们试着来解析一下隐藏在那“变”了的“形”的背后那深奥的东西。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称小说家为“存在的勘探者”,而把小说的使命确定为“通过想象的人物对存在进行深思”,“揭示存在不为人知的方面”。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是探究存在之谜的。但他所关注的重点是“不可视的内心生活”——人的内心同样作为现实的一部分而存在。他的《变形记》就是以深邃的寓意体现人类的某种常常被遗忘的存在状态。 昆德拉曾说过,每个作家的创作都有一个主题。他解释说卡夫卡所有小说的主题就是:人在外部世界的规定下,显得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人应该怎么办?在《变形记》的开头,作者没交代任何原因,简直是祸从天降:“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显然,故事是在一个荒诞的情境中展

卡夫卡的悖论式人生

试论卡夫卡的悖论式人生 绪论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纪德语小说家。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言人人殊,暂无(或永无)定论。别开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美国诗人奥登认为:“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后世的许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等都把卡夫卡奉为自己的鼻祖。 对于卡夫卡文学对后世的影响影响来说,卡夫卡无疑是成功的,但是我们在他的的作品中不难发现,卡夫卡的一生都活在他为自己准备的悖论中。像是一边生活一边为自己编织牢笼。卡夫卡通过文学展示了自己脑海中一个梦魇般却极度真实的世界,走进这个世界,透过梦魇般地狱的表象,却能听到直达人类灵魂底部的呼喊和惊诧。于是谈悖论式人格不说卡夫卡是不可原谅的。卡夫卡表面上过着平静淡定的生活,内心却从未停止过的惊恐暴躁。他对家庭反叛又依恋,对工作厌倦又敬业,对环境绝望又屈从,对婚姻拒斥又向往,对写作狂热又冷静,对孤独恐惧又不懈追求。在人前他温文而雅,不缺礼数,在人后则过着足不出户,闭门锁屋的生活。他的朋友说他是一个健康向上,时而害羞的大男孩,而他自己则在孤独中构建着阴森恐怖、隔绝疏离的小说世界。他似乎将自己活生生的撕离为对立的两半,一半穿着风衣每天穿梭在布拉格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是彬彬有礼的坐在事故保险公司办公室里接待来客的谦谦君子;另一半,是蜷缩在地洞里的惶惶不可终日的小动物,是迷失在雪夜里,满身疲惫,呼吸急促,绝望、孤独,挣扎在回家路上的乡村医生。一半是平易近人、热爱生命的卡夫卡,一半是时时被梦魇、恐惧包围着的卡夫卡。 这就是卡夫卡,在生命的悖论中无法自拔的卡夫卡。在生活中,他是最无成就者之一,他终生都生活在布拉格这块方寸之地,作为一个单身汉几乎未曾离开父母的视线而过上一种独立的生活。而作为一名作家,他已经不是在向我们讲述一件件离奇的传说,而是将人性中最最直观的感受及情绪毫无阻拦的宣

卡夫卡的《变形记》作文400字(10篇)

卡夫卡的《变形记》作文400字(10篇)卡夫卡的《变形记》作文400字(篇1) 《变形记》是卡夫卡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卜公格雷高尔是一家公司的旅行推销员,长年累月到处奔波。在一个普通的早晨,他从不安的睡眠中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更令他感到不安的是自己没能够按时起床赶火车上班。他的父母和妹妹看到他没能按时走出自己的房间,都感到极度的惊讶。然而,尽管他竭尽全力,也没能成功起床。随后,公司的经理亲自登门询问他迟到的原因,并且威胁他说,如果再不立即去上班就开除他。在家人和公司经理的催促下,他挣扎着起床去开门。可是,他的身体变化越来越大,起初还可以说话,但终于完全丧失了人的声音,整个人彻底的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的新形象吓跑了经理,几乎吓昏了母亲,于是被父亲粗鲁的用手杖赶回自己的房间。从此格雷高尔成为家庭中的丑闻,成为亲人们的累赘,与他最亲近的妹妹都不再理解他,并且成了对他误解最深的人。终于,家人不能够容忍他了,妹妹公然宣布人不能和动物生活在一起而他也由于长期不吃东西,最后悄然死去。 有人说,格雷高尔之所以会变形,就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个人受到迫害,不再可能作为真正的人而存在,因此发生了异化,变成了非人。其实,我们从细节上可以看出,格雷高尔的变形仅仅是表面上的,他真正的内心仍然执著于以往的一切,没有大的改变。换言之。格雷高尔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异化”。 《变形记》中反复提到的是社会主义和家人对格雷高尔的误解,他的“真实形象”——一只巨大的甲虫一再让人们惊恐并遭到无情的拒绝。在这些心酸的文字下面,潜伏着的是卡夫卡对于“绝对孤独”的体验和对于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之匮乏的痛苦描述。卡夫卡笔下的“公司”和“家人”都不能够简单地从字面上去理解,他们绝不仅仅单纯指代他的单位领导或者他自己的父母和妹妹,因为卡夫卡所深切渴望的并不是宽容温暖的情感。而且,事实上他的生活中视乎并不真正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卡夫卡:《变形记》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卡夫卡:《变形 记》 内容梗概 一天早晨,某公司的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萨姆沙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非常着急,因为如果不能按时上班的话,就会被公司解雇。这时公司派秘书主任前来催促他上班,格里高尔挣扎着打开了房门,一看见他的样子,主任吓得连忙逃走了,母亲吓得当即晕倒在地,父亲则厌恶地发出嘘声,恶狠狠地把他赶回了房间。 起初,只有妹妹时常地来照顾他。格里高尔也逐渐地适应了虫子的生活,不过他仍然保留着人的心理特点和思维习惯,并且为家人的生活烦恼而感到不安和痛苦。 一天,妹妹和母亲商量着替他搬走一些房里的家具,让他有更大的空间活动身体,而格里高尔为了留下一张他喜欢的画像,就爬到墙上,紧紧地抱着那张画,母亲壮起胆子走进了他的房间,一眼瞥见墙上的大虫就昏了过去,父亲见了,气得不断地向他扔苹果,把他往房间里赶,其中一只击中了他的后背,深深地陷了进去,并对他造成严重的伤害。 随着时间的流逝,家人对他日渐厌恶。后来父母为了增加收入,将空出的几间房出租。一天晚上,妹妹在客厅里拉小提琴,优美的琴声吸引了格里高尔,他不由得想起从前的愿望通过努力地工作,送妹妹去音乐学院学习,格里高尔不

由自主地来到了客厅,他的出现吓坏了房客们,后者借机嚷着要退租。这时,妹妹终于表示无法再忍受这种情况,要求父母设法将眼前的怪物格里高尔弄走。于是,格里高尔终于清楚了自己的处境和家人对他的态度,一时间他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要强烈,当天夜里,格里高尔怀着温柔和爱意想着自己的一家人,在空虚而安谧的沉思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第二天早晨,家人冷静地接受了这一切,觉得从此卸下了沉重的包袱,他们决定这一天暂不工作,去郊外旅游,以纪念新生活的开始。 研究综述 卡夫卡生前发表作品很少,不为世人注意。《变形记》(1915)是他生前发表过的为数不多的短篇小说之一。从20世纪30年代起,卡夫卡开始受到西方评论界的重视,形成卡夫卡热。中国大陆对于卡夫卡的介绍相对较晚。《世界文学》1979年第1期首次介绍卡夫卡及其作品,最早被译成中文的是《变形记》(李文俊所译),以后这篇小说又有了张荣昌等译本。中国对这篇小说的研究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进行,并且从一般介绍逐步进入对这篇作品的多侧面的较为深入的研究。 一、变形的实质关于《变形记》的思想内涵

中国卡夫卡研究概况

中国卡夫卡研究概况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 2009 No.9 思考与言说 中国卡夫卡研究概况 毫无争议,弗兰茨·卡夫卡已经成为20 世纪文学史中 具有极其重要地位的作家,也是对当代文学影响极其深远 的作家。正如卡夫卡研究专家曾艳兵先生所言:“今天,如果 我们不阅读卡夫卡,便简直无法了解和认识20 世纪的西方 文学。”从研究的时间跨度、成果的数量以及对我国当代作 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来看,作为一位外国作家,几乎无人能 与卡夫卡比肩。 为了把关于卡夫卡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我们极有必 要及时地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以便使我们有 针对性地、卓有实效地进行创新性研究。截止到目前,在我 国关于卡夫卡研究综述性质的文章不少于8 篇,即郭祥赓 的《我国研究卡夫卡述评》、叶廷芳的《国际卡夫卡研究略 谈》、谢莹莹的《卡夫卡作品在世界各地的接受》、高照成的 《‘卡夫卡热’缘何经久不衰?———兼谈国内卡夫卡研究》、 周定宇的《近十年来中国卡夫卡研究述评》、姜智芹的《我国

大陆新时期卡夫卡研究综述》、曾艳兵的《卡夫卡研究在中 国》和《卡夫卡在中国:1930- 1980》。处在新的历史时期,鉴于卡夫卡研究的现状,非常有必要再一次对卡夫卡的研究 进行整体的述评。 为了便于述评,根据年度论文的数量、标志性成果的 取得等方面可将我国卡夫卡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期(1966 年—1995 年)、发展期(1996 年—2002 年)和繁荣期(2003 年—今)。下面将分期对我国卡夫卡的研究概况做 一说明。 一起步期(1966 年—1995 年) 众所周知,二战前后卡夫卡的作品逐渐为西方学界关 注,而中国一直到1966 年才出现由李文俊、曹庸翻译的《〈审判〉及其他小说》(作家出版社出版),且“只有极少数专业人员才有机会看到”。“文革”开始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关于卡夫卡的研究进入停顿状态。时隔13 年,即1979 年李文俊翻译的《变形记》在《世界文学》杂志第1 期发表,同期还刊登了署名丁方(即叶廷芳)、施文的文章《卡 夫卡和他的作品》,这也是我国第一篇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评 介卡夫卡的文章。自此,中国关于卡夫卡作品的译介和研究 持续展开。 1980 年,《十月》杂志第5 期刊载了叶廷芳翻译的《饥 饿艺术家》,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汤永宽翻译的《城堡》;

追寻真实自我:卡夫卡的《变形记》研究

追寻真实自我:卡夫卡的《变形记》研究 简介 Franz Kafka的作品《变形记》是20世纪最为著名和深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之一。本文将探讨这部小说中所揭示出的人类存在与内心困境,以及对真实自我 追寻的意义。 1. 引言 •简要介绍《变形记》的背景和作者Kafka。 •阐述该小说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广泛影响。 2. 故事概要 •总结《变形记》中主要情节和故事线索,以便读者对小说有一个初步了解。 3. 主题分析 3.1 内心困境与社会压力 •分析小说中主角格雷戈尔·萨姆萨(Gregor Samsa)所面临的精神困扰,以及他如何应对家庭、工作和社会带来的压力。 •探讨作为个体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找到自己独特而真实的存在方式。 3.2 身体与身份认同 •探究格雷戈尔从人类到昆虫这一身体转变的象征意义。 •分析身体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以及格雷戈尔如何通过他的变形来重新审视和重塑自己的身份。

3.3 家庭关系与责任 •研究格雷戈尔与家人之间的互动,特别是他们对他变形后的态度。 •探讨家庭关系中权力、控制和责任的重要性。 3.4 自我理解与真实世界 •分析小说中描绘出来的现实世界对自我的限制和影响。 •探讨人类追求真实自我的内心挣扎和困惑,以及小说中是否提供了答案或启示。 4. 其他解读观点 •收集并总结其他学者和评论家对《变形记》的不同解读观点,以便给出更全面多维度的研究结果。 5. 结论 •总结本文内容,强调《变形记》所带来的思考和反思。 •提出作者个人对于真实自我的理解和看法。 参考文献 •列出相关资料、书籍和学术文献等参考来源,并按照规范引用格式进行引用。 通过以上分析,《追寻真实自我:卡夫卡的《变形记》研究》的内容旨在探讨小说中所涉及的内心困境、身份认同、家庭关系和对真实自我的追求等。希望读者通过本文的阅读,能更深入地理解这部经典作品,进一步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读书心得——《变形记》与《小矮人儿》的比较研究

读书心得——《变形记》与《小矮人儿》 的比较研究 《变形记》是西方表现主义作家弗兰兹·卡夫卡最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也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主要讲述了旅行推销员格雷戈尔在一夜之间变形为甲虫,逐渐被社会与家庭抛弃直至死亡的悲剧。同样涉及主人公的变形与异化的题材,俄罗斯的象征主义作家费·索洛古勃的《小矮人儿》在创作时间上先于《变形记》十年,小说的主人公萨拉宁阴差阳错之下误饮了买给妻子的药水,导致自身无法遏制地变小直至消失。两部作品都通过主人公的变形展现现代社会下人的生存困境,在创作目的与表现手法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但也有着各自差异性的一面。本文通过对两篇小说进行比较分析,思考两位作家在表现类似社会问题时的写作策略与审美理想。 一、变形主体的异同 《变形记》和《小矮人儿》对主人公异化的处理方式不同,主要体现在变形主体的形象上。《变形记》中的主人公格雷戈尔变成了一只丑陋肮脏的甲虫,他早上起来发现自己“朝天仰卧,背如坚甲,稍一抬头就见到自己隆起的褐色腹部分成一块块弧形硬片……他那许多与身躯比起来细弱得可怜的腿正在他眼前无助地颤动着”[1]。变形成动物之后,他还拥有人的思维模式和情感记忆,听到妹妹的小提琴声的他还会感动落泪,但是生理机制与习性都沿袭了虫的本能,格雷戈尔的外部形象和思想情感割裂了,变成了人与动物的结合体。《小矮人儿》中萨拉宁虽然历经多次变形,但是变形后始终保持着人的形象,他本想借用科技使妻子变小,但自己阴差阳错地喝掉了药水,“药力虽然发得极为缓慢,但它一发

不可收,萨拉宁变得一天比一天小,身上的衣服则显得又肥又大”[2]78。他一个劲儿地缩小下去直至消失,索洛古勃侧重于描写萨拉宁变形的渐进式过程,主人公身材每每缩小一分,在外人眼中的地位就愈加矮小和可笑。 两部作品主人公荒诞的变形都体现了主体的异化和人格的丧失。在变形之前,格雷戈尔是一个兢兢业业的旅行推销员,为了养活家人常年被迫接受公司的压榨;萨拉宁是一个“与世无争、不声不响”的小公务员,是俄国小人物的典型,他们都是受资本主义社会支配的普通一员,变形后的他们在被公司辞退后受尽同事和家人的嘲笑与冷落,变为任人踩踏的“物体”。格雷戈尔变成了孱弱的昆虫,萨拉宁越变越小。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萨拉宁变形后人的属性没有改变,但是“人”的外在的现实形式已经丢失了,丧失了社会身份与家庭地位的他在社会关系层面与变成低等动物的格雷戈尔没有区别。他们是工业社会下被压榨和剥削的工具,一旦失去了挣钱的能力,便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二者在变形后都陷入“失语”的状态。格雷戈尔无法发出人类的声音,受困于自己黑暗的房间,失去了与人类的所有联结。同样,萨拉宁变成小矮人儿后,到后来人们只能听到萨拉宁的细声尖叫,他“叽叽喳喳地嚷个不停,他的嗓音很细,像蚊子的叫声,但是,他究竟在说什么,着实听不清”[2]92。在卡夫卡和索洛古勃笔下,变形主体都陷入惶恐不安和被漠视的境地,变形后的他们是自己社会生存状态的缩影。萨拉宁到最后还作为他妻子敛财的手段,被放在商店橱窗中当成陈列品展览,消费主义的盛行换来的是人的畸形发展,他们的生存境遇预示着现代人正挣扎在一种“非人”的困境当中,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加深,所有感情都建立在物质世界赤裸裸的利益维系上。 二、情节设计的异同

卡夫卡作文素材运用

卡夫卡作文素材运用 English Response: English Response: In crafting an essay using Kafka's materials, it's crucial to immerse yourself in his world of absurdity, alienation, and existential dread. Kafka's works often delve into themes of bureaucracy, isolation, and the struggle of the individual against oppressive systems. Here's how you can effectively incorporate Kafkaesque elements into your writing: 1. Absurdity and Surrealism: Kafka's narratives are renowned for their absurd and surreal elements. You can emulate this by introducing bizarre or nonsensical situations in your essay. For example, you could describe a character's futile attempt to navigate through a labyrinthine bureaucracy reminiscent of Kafka's "The Trial" or "The Castle."

卡夫卡《变形记》中的表现主义手法

卡夫卡《变形记》中的表现主义手法 作者:苏景龙 来源:《金田》2014年第01期 摘要:《变形记》是卡夫卡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在西方现代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思想上,小说无情地揭露了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端,赋予作品以浓厚的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情调。从艺术上,作品运用怪诞和象征淋漓尽致地反映了荒唐,人性异化等现代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表现了抽象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变形记》;象征;荒诞;表现主义 《变形记》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之作,也是卡夫卡被公认为现代派的鼻祖的重要作品之一,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二战后的欧洲兴起的“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和美国的“黑色幽默”小说都受到了卡夫卡的启发。 小说写人变成动物,故事神秘离奇,卡夫卡用写实的手法描述违反客观规律的事件,荒诞的情节写出生活的真实。人变成甲虫,本身就是虚幻的,不可能的,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个“非人”的东西(甲虫)还具有人类才有的思想感情。 格里高尔由“人”变“虫”,预示着小人物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他“变形”乃是身不由己,是一切倒楣人物孤独和悲哀的象征。格里高尔“物化”后,生理上虽然完全变成了“甲虫”(即非人),但心理上仍然保留着人的心理,能观察、判断和思考。他知道自己丢了职业,没钱养家,外人厌恶,家人嫌弃,从而给家人造成不幸。自己虽然生活在家人当中,却举目无亲、有苦难言,“再也没有特殊温暖的感觉了”,以至在苦闷和悲哀中绝食死亡。格里高尔的悲剧象征着现代社会中人异化为“非人”的普遍事实,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性的扭曲,人格的丧失和生存的痛苦。 《变形记》这个故事表面看来荒诞不经,实则蕴涵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它真实地表现了现代社会里人的异化。在西方现代社会,人被“物”(例如金钱,机器,产品,生产方式等)所驱使,所胁迫,所统治,而不能自主,成为“物”的奴隶,进而失去人的本性,变为非人。《变形记》主人公格里高尔的故事正是“人异化为非人”这一哲学之生存现状。 其次,作品还表现了在现代社会里人的一种生存恐惧。人变甲虫,在这里象征着莫明其妙的巨大灾难的降临,这种人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感觉表现了现代西方人的某种精神状态,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后,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核战

《促织》《变形记》—变与不变的背后 学习单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语文年级高一学期( 春季/秋季) 课题《促织》《变形记》——变与不变的背后 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下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学生信息 姓名学校班级学号 翁墨迪等浙江省泰顺中学高一(6)班 学习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能以“成名之子”和“格里高尔”为主语概括故事情节; 2.通过分析主要情节的起伏和人物情感的变化以及品味小说中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等,体会人物的生存境况。 3.通过对两篇文章中“变”与“不变”的探讨,理解“变形”中寄寓的社会批判意味。 课前学习任务 1.阅读蒲松龄及卡夫卡相关资料。 2.阅读《变形记》全文。 3.预习文本,根据两篇小说的内容,填写表格。 角度角度《促织》《变形记》 变形人物 变形前 变形后 变形情状 家人态度 变形结局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我来述故事 请同学们分别以“成名之子”和“格里高尔”为主语简单概述两篇小说的故事内容。 【学习任务二】我来辨“常变” (一)寻“变”——两篇文章中除了“成名之子变成蟋蟀”和“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之

外,还有什么也变了? (二)于“变”中寻“不变”——在这众多的变化中有没有什么东西是始终没变? (三)“变”与“不变”的背后——虽然《促织》中“人变蟋蟀”、《变形记》中“人变甲虫”,但在这些“变化”中总有一些东西始终未变,在这“变”与“不变”之中你看到了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推荐的学习资源 1. 《促织》补充资料 蒲松龄(164O——1715),清代杰出文学家,饮誉世界的优秀短篇小说家。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亦称柳泉居士,山东省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人。 蒲松龄天资聪慧,勤于攻读,文思敏捷,深为父亲钟爱。他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考中秀才,受到山东学政、著名文学家施闰章的奖誉,“文名藉藉诸生间”。然此后屡应乡试不中,他在科举中上挣扎了大半生,直到年逾古稀,方才援例考得一个岁贡生的科名,不数年也就与世长辞。 蒲松龄一生位卑家贫。他25岁前后与兄弟析居,只分得几亩薄田和三间农场老屋。他志在博得一第,锐意攻读,喜与同辈研讨制艺,联吟倡酬,无暇顾及家计,子女接连降生,生活就更加艰窘。 蒲松龄自谓“喜人谈鬼”,“雅爱搜神”。蒲松龄作《聊斋志异》,承袭了六朝志怪小说和唐人传奇的衣钵,但在观念和作法上却有了质的飞跃。六朝人记叙怪异之事,是信其为实有,“明神道之不诬”;唐人写怪异故事是“假幻设以自见”,重在构想之幻、情节之奇,而少现实内容和意蕴。蒲松龄摆脱了“明神道”的观念,以生活经验理性,驾驭六朝志怪小说和后来渗入民间宗教信仰中的神秘意识,诸如人死为鬼,幽明相通;物老成精,能化人形;得道成仙、为神,能给人以祸福等等,进行文学创作,虚构出诡橘瑰丽的故事,来针砭现实,抒发忧愤,表达个人的感受、经验和情趣,寄托精神上的追求、向往。这样,原来六朝志怪小说和渗入民间宗教信仰中的神秘意识及其思维模式,也就转化为文学幻想的审美方式和表现方法,狐鬼花妖精魅不再是迷信意识中的神秘现象,而成为蒲松龄假幻想创造的文学意象,神仙也不再是宗教意识中不可亵渎的崇拜对象,而成为观照人间官僚或某类人的文学形象,多半寓批判之意。《聊斋志异》之所以超越以前的志怪传奇小说,成为这一类小说最杰出的文学名著,根本原因就在于将宗教迷信意识转化为文学的审美方式。 《聊斋志异》凡49O余篇,多数篇章是发自真实的感受,反映了社会问题,有现实意义。大体上有以下几类:一、揭露官僚黑暗,官贪吏虐,鱼肉百姓,官军大肆掳掠,滥杀无辜; 二、鞭挞豪绅为富不仁,凌辱良善小民;三、讥讽科场考官昏庸,黜佳士而进庸劣;四、嘲谑炎凉世态、浇薄风俗;五、体现人生经验哲理,赞美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寄托理想追求。在志怪类小说的艺术方面,《聊斋志异》也有很多创新,充分发挥了真幻相生、虚实互渗的艺术潜力,呈现出情节结构模式的多样化。有的以情节曲折取胜,或重在刻划人物性格,或重在叙写一个内蕴深沉的场面,或重在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在叙事中,虽然基本上采用全知观点,但却多用虚笔、伏笔,制造悬念,甚至含糊其辞,造成一种扑朔迷离的情趣,增强了小说艺术魁力。 蒲松龄堪称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创作之圣手。

《变形记》教案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变形记 卡夫卡 教学目标 1.作者同时使用三种语言——甲虫的语言、内心独白式语言以及半对话语言,阅读时要注意这几类语言是如何切换以及如何推进情节发展的。 2.一个大活人毫无来由地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只甲虫,这不是作者的异想天开,而是那个时代人被异化成物的天才虚构,这种虚构着意表现人的孤独,读懂作者的孤独,才能读懂《变形记》。 3.大部分小说都是由外到内来塑造人物形象,本文却由内向外地发掘人物的灵魂和本质,连情节本身有时也靠心理描写来推动,阅读时要充分把握这些要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从心理描写及细节描写等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2、了解表现主义文学的特点,体会表现主义小说的语言风格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阿Q被人揪住辫子时说自己是“虫豸”,想求别人放过,然而最后还是被毒打,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一个人,在被生活毒打之后突然变成了一只大甲虫,身不由己却还想回去工作,养活家人,这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他。 二、预习 自读任务: 1.格里高尔变形前在家中扮演什么角色? 2.格里高尔的职业是什么?平常过着怎样的生活? 3.扫清以下文字障碍: 穹顶(qiónɡ)倦怠(dài) 毋宁(wú) 撬(qiào)动 窘迫(jiǒnɡ) 蹭揉(cènɡ) 嗖嗖(sōu) 解数(xiè) 闩死(shuān) 强劲(jìnɡ) 黏性(nián) 啾啾(jiū) 嘈杂(cáo) 给予(jǐ) 战战兢兢(jīnɡ) 宽宥(yòu) 下颚(è) 澄清(chénɡ) 4.了解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 (1)卡夫卡(1883—1924),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时期的布拉格,父亲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商人,性格暴躁,精力充沛。卡夫卡却自幼体弱多病,爱好文学,无法达到父亲对他的期望。迫于父命攻读法律,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后在业余工伤事故保险所任职直至病退,1924年逝世。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变形记》《判决》《司炉》《在流放地》《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等,还有三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和《城堡》。其中《变形记》和《城堡》是其代表作。 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与普鲁斯特、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2)背景:1914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社会失去了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这个时期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发表于1915年的《变形记》就反映了以上社会现实。

【范文】《变形记》中萨姆莎一家权力关系流转

《变形记》中萨姆莎一家权力关系流转 《变形记》(1915年)问世百年来,国内外最有影响力的解读理论主要有两种:一是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一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围绕人变虫形这个中心主题,我国卡夫卡研究专家曾艳兵用传记批评、心理学方法直接地(而非隐喻地)给出作家创造“变形”这个情节的一些现实根源[1];当代美国叙事学家麦克黑尔也以充分的理由将《变形记》列为后现代小说的一个经典文本[2]75-76.《变形记》石破天惊的开头为现代主义作家卡夫卡赢得了连绵不绝的评论和后现代主义写作这个超越其时代的赞誉。半个多世纪后,当人们对后现代主义文学形式实验的热情渐渐冷却下来,可以发现这种毫不夸张的盛誉似乎遮蔽了卡夫卡小说中看起来不那么“先锋”却极其深厚的笔力。 倘若换个角度,不把格雷戈尔看作唯一的主人公,而将家庭成员群像从一般默认的背景位置推至前景(foreground), 那么对于格雷戈尔变形后家人的“变形”则鲜见系统、深入的讨论。毕竟,“人变虫”这个看似最戏剧化的情节在开头作为既成事实摆出却仅止于此,文本从未交待格雷戈尔是如何变成虫的、为什么变成虫的,且如许多论者指出的那样,故事中竟无一人追问这些再明显不过的问题。不妨反向思考,“人变虫”这个发生于本故事之前的“后台”事件本身或许没那么重要。开头只是设立了一种特别的情境,中篇小说的主体部分则是在这一情境下展开人与人(“虫”)的关系,篇幅安排即为明证。面对这场灾难,对家人的道德评价毫无意义,毋宁说家庭成员间具有彼此牵制与依附的关系,强弱者间的制衡是一场权力此消彼长的运动。正如福柯所言,“权力应当作为流动的东西,或作为只在链条上才能运转的东西加以分析”[3]27-28.本文拟梳理萨姆莎一家在家庭剧变中的权力关系流转之始末,揭示往往为评论者所忽视的这个先锋文本根基上的“现实主义”肌质,试对经典给出一种新的诠释。 一、父权及“重生” 纵观全文,父亲在家中的表现最为强硬,对儿子更是如此。他出场的显着形象是拳头,“在敲侧面那扇门了,轻轻敲,但用的是拳头”, “轻轻敲”和用“拳头”并置意味某种隐而未发的威力。虫形的格雷戈尔费劲地开门后,父亲要把他赶回房里(第一次), “还远远地用手杖尖端不时指挥他转身的动作”,

《变形记》中异化现象探析

《变形记》中异化现象探析 摘要:《变形记》是卡夫卡笔下颇具荒诞、讽刺意味的经典之作,小说以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为背景,通过小市民格里高尔的曲折命运,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畸形、扭曲的金钱观,强烈抨击了异化的现实世界。论文基于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理论,分别从文中的三大对立入手,将金钱与自我的对立、动物与人类的对立,门内与门外的对立与格里高尔个体的异化、格里高尔周遭人际关系的异化以及西方资本主义现实世界的异化联系起来,深入剖析主人公格里高尔及其所处的现实世界的“异化”,以期加深读者对《变形记》主旨的理解。 关键词:二元对立;异化;金钱与自我;动物与人类;门内与门外; 卡夫卡笔下的《变形记》塑造了一个象征的、寓意的、神秘的、梦魇般的世界,叙述了普通小市民格里高尔某天早晨醒来突然变成了一只甲虫,于是渐渐脱离家庭、社会,最终孤独死去的悲剧故事。作者卡夫卡独辟蹊径,借格里高尔的遭遇用非传统、反传统的方式构建了一个悖谬、荒诞、非理性的事件,并由此作为现实世界的缩影,映射出一个同样荒诞的资本主义社会,借以引发读者更深的批判与思考。 剧烈的矛盾冲突是小说《变形记》的一大亮点,这与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分析法存在共通之处。结构主义语义学家格雷马斯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在语言之前,存在着一个思维层次。”所以当研究对象被分解为一些结构的成分后,研究者就可以从这些成分中找出对立的、

相互联系的排列、转换等关系,而这些关系或结构又总是体现为两事物被置于相互对立的位置,形成区别和对比,从而产生另一层次上的各自的意义,研究者因此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和把握对象结构的复杂性。论文将运用二元对立理论对《变形记》进行解读,以“异化”为线索贯穿全文,从文中的三大对立入手,将金钱与自我的对立、动物与人类的对立、门内与门外的对立与格里高尔个体的异化、格里高尔周遭人际关系的异化以及西方资本主义现实世界的异化联系起来,一一对应,层层推进,深入剖析主人公格里高尔及其所处的现实世界的“异化”。 一.个体的异化:金钱与自我的对立 个体的异化是指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人本质的改变和扭曲,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个体的异化可分为两个层次,即个体生理的异化与个体精神的异化。小说中个体生理的异化表现为格里高尔某天早晨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异化的结果是生理特征与生活习性的改变,异化前后形成鲜明的反差,这是文本浅层的异化,本文不再加以赘述。个体精神的异化指的是格里高尔在社会环境和家庭压力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异于自由人的扭曲的精神活动,具体表现为格里高尔内心的矛盾冲突与对立,可主要概括为金钱与自我的对立。 作为个体异化的表现,金钱与自我的对立由表层结构的对立与深层结构的对立组成。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是文学结构主义中的两个向度。表层结构即是外在可感知的,而作品内在的意义不在内容中,而托寄于深层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