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秧歌的动律特征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

胶州秧歌的动律特征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
胶州秧歌的动律特征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

胶州秧歌的动律特征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

吕佳

【期刊名称】《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卷),期】2016(000)007

【摘要】胶州秧歌,又名扭断腰、地秧歌、三道弯,主要流传于山东胶州湾一代地区,作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的胶州秧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丰沛的情感表达,给中国民间舞蹈添加了绚丽的色彩.特别是在当今的舞台艺术创作中,胶州秧歌舞蹈作品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和独特的动律特点,在中国民间舞蹈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胶州秧歌的动律特征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总页数】1页(161)

【关键词】胶州秧歌;艺术特征;舞蹈作品;中国民间舞蹈

【作者】吕佳

【作者单位】淄博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山东淄博2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722.21

【相关文献】

1.胶州秧歌的动律特征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 [J], 吕佳

2.胶州秧歌的独特艺术魅力——从舞蹈《扇妞》看山东胶州秧歌“拧”动律艺术特点和创作运用 [J], 黄莺

3.浅谈鼓子秧歌的基本动律特征 [J], 吉洪晖

4.浅谈鼓子秧歌的基本动律特征 [J], 吉洪晖

5.浅谈东北秧歌与胶州秧歌的动律 [J], 韩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