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方言声母研究

魏晋南北朝方言声母研究

魏晉南北朝反切興盛,佛經翻譯流行,原有的注音方法也得到了傅承。韻書、字书和音羲書等多種文献中存有大量音注,其中反切、直音、聲訓及一些存有音注的古今字和異字等是方音聲母的研究基礎。

文章的研究对象是魏晋南北朝的方音聲母,首先從方言地理學的角度出發,採用最大公約數的方法,将這一時期存有音注的110位作者劃分到九大方言區;其次通过音注系统比较法和音注逐個比较法,以《切韻》系统為参照对象,对比分析各方言的作者音注。文中運用统計法整理出魏晋南北朝音注4064條;通过系聯法和音注比较法歸納了魏晉南北朝的切上字和聲母系统。

魏晋南北朝方音聲母33個,特点如下:1、唇音:轻唇音遗未分化,但出现了分雕趨势;唇音只有四類,為重唇音幫、滂、並、明。2、舌音:舌上音知、徹、澄在三等韻中基本分用,而在二等韻里仍讀舌頭音,娘母分化最晚;舌音只有端、透、定、泥四類。

3、日母和來母基本是本母自切,各自成類;日母与泥(娘)混用较多,可能仍屬舌音,但出現了向零聲母和齿音轉娈的趋势,如關西、中州、齊方言區。

4、牙音獨立性強,切上字分為雨類,分别与一二四等和三等相切,不混用;喉音各母基本自切,獨立成類。

喉牙音互轉较多。5、齿音包含三類,界線分明:精组、莊組、章组;南方方言區從邪相混,三國时北方方言區也有混用例,但邪母已經存在,是獨立的聲母。

莊组在各方言區的分化速度不同,總體上已從精组中分離出来,包含、初、崇、生四母。章組主要来源於端(知)系,這一時期已经分立;南方方言區船母自切例少,仍与禅母相混,還未獨立;而北方方言區船、襌分用,包含章、昌、禪、書、船五

個聲母;禅母是塞擦音,船母是擦音。

声母表

声母表 1.y、yu、w分别为有韵头的零声母音节,韵头i、u、u的改写,不应划入声母。 2.韵尾ng属于鼻辅音,但普通话发音系统中,此音不再作为首辅音,故不在普通话声母的范畴,但在一些方言中,可能以声母形式出现。 声母的分类 1.按发音部位分类(发音部位:发音时发音器官构成阻碍的部位) ①双唇音:b p m(3个) ②唇齿音:f(1个) ③舌尖前音:z c s(3个) ④舌尖中音:d t n l(4个) ⑤舌尖后音:zh ch sh r(4个) ⑥舌面音:j q x(3个) ⑦舌根音:ɡk h(3个) 2.按发音方法分类(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包括三个方面: (1)阻碍方式 ①塞音:b p d t ɡk(6个) ②塞擦音:z c zh ch j q(6个) ③擦音:f h s sh r x(6个) ④鼻音:m n(2个) ⑤边音:l(1个) (2)声带是否颤动 ①清音(不颤动):b p f d ……(17个) ②浊音(颤动):m n l r (4个) (3)气流的强弱 ①送气音:p t k c ch q(6个) ②不送气音:b d ɡz zh j(6个) 21个辅音声母总起来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四个方面去描写,将这四个方面综合起来就形成各个声母的“名称”。其公式:名称=部位+气流+声带+阻碍方式 如:b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p 双唇送气清塞音m 双唇浊鼻音 f 唇齿清擦音 [2] 声母的发音

要区分声母的本音和呼读音: 声母的本音是声母本来的音值,不带元音。 声母的呼读音是声母后面带上一个元音而成的音。如:bo,po,mo,fo,de,te,ne,le …… 声母辨正 1.z c s 舌尖前音z c s,山东不少地区发音时,舌尖伸出放在上下齿之间,成了齿间音。普通话没有齿间音,矫正时,应上下齿轻轻咬合,阻止舌尖的外伸,从而发出纯正的舌尖前音。东北部分地区,平翘相混,把部分z c s的音发成zh ch sh。 2.zh ch sh 舌尖后音zh ch sh,山东的一些方言区容易发成舌叶音。即舌前边缘跟上齿齿龈接触,舌尖脱离硬腭,舌面前部向硬腭抬起靠拢,舌面凹下形成一个小孔道,嘴唇略向前突出,这样发出的音叫舌叶音。矫正时,应将舌尖翘起,接触或接近硬腭,发出纯正的舌尖后音。小孔道,嘴唇略向前突出,这样发出的音叫舌叶音.矫正时,应将舌尖翘起,接触或接近硬腭,发出纯正的舌尖后音。长江以南绝大部分地区、山东济宁、东北部分地区,大多将翘舌音zh ch sh发成平舌音z c s.如何发好翘舌音难度较大,尤其南方地区,长期发音习惯很少将舌尖翘起,使得舌尖不那么灵活。练习翘舌音,必须改变以往习惯,反复使舌尖上抬,按照发音要领,准确发出zh ch sh,其次要掌握方言和普通话的对应规律。有些同学能够练习发好声母zh ch sh,但发具体音节时,又会出错,其原因是不清楚哪些字读翘舌音,哪些字读平舌音。下面提供几种方法,试着练习: ①记少不记多 普通话舌尖前音的字比起舌尖后音的字要少,那么记住平舌音的字,采用排除法,其余便都是翘舌音了。 ②偏旁类推法 汉语一些相同偏旁的字,读音大致相近,如:朱zhū珠株蛛、贞zhēn侦祯桢、直zhi值植殖、宗zōnɡ综棕踪、厕ce侧测恻、才cai财材等。 ③留心听广播 凡事就怕用心,若能细心将播音主持的发音与自己的发音进行比较,将差距较大的音用小本子记下来,日积月累,你的翘舌音音准定能有所提高。 3.j q x 普通话j q x是舌面音,人们常叫团音。而全国许多地区将j q x分读为两类不同的音即尖团音,这是从古汉语沿袭下来的,我国由南到北许多地区将一部分j q x发成接近z c s的音,例如:常把“进修”读作“zinsiu”、“新鲜”读作“sinsian”、“秋千”读作“ciucian”。解决的办法:将习惯读成尖音的字词改为团音。如果意识不到,可将j q x类声母的字词,自己发音录到随身听里,然后播放,如能听出尖音,就可以逐步加以改正。 4.f h 有些地区发音时容易把f与h相混,例如把“反对”读作“huǎndui”、“斧头”读作“hǔtou”、“开花”读作“kāifā”、“荒山”读作“fānɡshān”。纠正的办法: ①声旁类推法 同声旁字的声母与声旁本身的声母一般是一致的,记住了声旁字的声母,就可以类推出同声旁一系列字的声母。例如:“方”的声母是f,以方为声旁的“放、房、防、纺、芳、访、仿、妨、肪、邡、枋、舫”等字的声母都是f;“化”的声母是h,如“花、哗、华、铧”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记住几乎所有的形声字。 ②利用声韵配合记忆 普通话中f不跟ai相拼,在相关方言区中念“fai”的,普通话中大多念“huai”,如“坏、怀、槐”等。 5.n l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将n与l相混,如“男女”读作“lanlǚ”、“努力”读作“lǔli”、“蓝色”读作“nanse”、“流连”读作“niunian”、“湖南”读作“fulan”。纠正的方法:首先区分n与l的发音方法不同,n是鼻音,l是边音;其次做听辨

汉语历史语音学百年回顾与前瞻

汉语历史语音学的百年回顾与前瞻 2011级汉语言文字学110501032149 杨莎娜摘要:本世纪初,发源于西方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方言地理学、语音学传入我国或应用于我国的音韵研究,我国现代音韵研究长足发展,本文回顾了一个世纪以来音韵学的发展历程,找出规律,摆出成果,展望未来。 关键词:音韵学汉语历史语音学理论传统 一、传统音韵学的成就与其局限 传统音韵学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其最高成就。 第一,在《切韵》研究方面。陈澧首创反切系联法,重建了《切韵》音系的声类、韵类系统。由于古人反切设计上的偶疏、个别音类的混并、《切韵》增订过程中误增的小韵、重纽的存在等因素,陈氏的结论还有一些缺陷,但反切系联法仍是后人利用一个封闭的反切材料重建某一音系的音类的基本方法。陈氏的方法,从语言的系统性着眼,利用一种语言自身的材料去重建它的原貌,实质上就是内部拟测法。第二、在语音学史方面,莫友芝撰写了《韵学源流》。此书虽不完备,但叙述原委,评论得失,理明事简,精辟处颇多,仍然是前无古人之作。传统音韵学在其他诸如声类、普通语音学等方面,也取得非常高的成就。第三,在古音学方面,即周秦语音的研究。在韵部方面,

章炳麟提出了队部;其弟子黄侃又把入声韵部单列出来,形成阴、阳、入相对应的系统。这样,除后来王力提出了微部及钱玄同把黄氏萧部的入声独立出来(成为幽、觉两部)外,黄氏的研究成果已和现代的成果相差无几了。 传统音韵学能在19、20世纪之交取得这么高的成就,绝非偶然,而是前人研究方法、成果的不断积累及这门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比如周秦韵部的研究,自明末顾炎武起走上了比较科学的道路,经江永、戴震、段玉裁、王念孙、孔广森、江有诰诸家的不断努力,才为章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纪容舒《唐韵考》所用的反切排比法,无疑对陈澧有启示。在语音学史和语音理论方面,不要说传统的等韵学已有千年的历史,就是从类似《韵学源流》的顾炎武《音学五书 音论》算起,也有二百多年了。 而传统音韵学发展到了顶峰,也就走到了终点,因为它的各种问题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而且无法克服。比如,多数人看不到或不承认语音的历史演变。明末陈第虽有“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卓见,可惜没能引起后人的注意;又如,传统音韵学不去想或很少想语音发展演变的规律是什么,因此也没能建立起相应的理论;传统的方法基本上是考据,从文献出发又回到文献,绝少利用活的语言。陈澧就说过:“唯以考据为准,不以口耳为凭。”传统的学问也不可能利用物理学、生理学上的成就,对语音的性质、发音机制做出准确的说明、分类,更没有一套简便、明确的记录音素的符号。

音韵学

音韵学 一、音韵学的定义 音韵学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从时间断限上看,远古迄清末,各个时代的语音系统都可以作为研究目标;从空间视野上看,汉语历史上的各个区域语音系统又都可以列入研究范畴,因而,所涉及的语音研究维度非常广阔。①汉语音韵学可以分为传统音韵学和现代音韵学两种。传统音韵学主要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的双生叠韵和反切开始,历经隋唐韵书、宋元字母等韵之学和明清古音学,一直到朴学大师章炳麟、黄侃为止;现代音韵学主要是从1923年汪荣宝发表《歌戈鱼虞模古读考》一文开始,历经高本汉、马伯乐、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王力、陆志韦、董同龢等,一直发展到现在。② 音韵学的“传统”和“现代”之分,更重要的是在研究的目的、理论和方法上。传统音韵学作为经学的附庸,其主要目的在于解释古代经典文字的形音义,主要材料局限于韵书、韵图、反切、韵文、谐声字等,主要工作是考订汉字在历史上的音类,解释和评注各种经学文献,故实质上属于语文学的范畴。现代音韵学则把语言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主要目的在于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研究汉语的内部结构和发展规律,主要材料不仅有韵书、韵图等,而且增添了现代方言、中外译音、汉藏系语言等,主要工作不仅考证古音的音类,而且考证古音的音值,从而把各种历史事实联成一个自然发展的演变过程,故实质上属于语言学的范畴。③ 二、音韵学研究历史概述④ 汉语传统音韵学起源于东汉末年,它的建立以反切的出现为标志。所谓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给一个汉字注音,被注音字的声母取自第一个字,被注音字的韵母和声调取自第二个字。如:妥:孙(炎)他果反。(《经典释文.尔雅音义》)东汉末年的学者孙炎据说是创制反切的第一人。反切发明的原因有二:一是在汉代以前,人们已经能够不自觉地将两个字的音读成一个音了,以至于形成了“合音词”。比如《愚公移山》中“投诸渤海之尾”的“诸”就是“之于”的合音。二是在东汉后期,佛教传入了中国,佛教的经典是拼音文字——梵文写成的,人们在翻译佛经的时候,有的地方需要音译,要用汉字去对译梵文字母,这就促使人们去分析汉字的音节,最终发现汉字的一个音节可以分析为两部分,即后来称为声母的部分和韵母加声调的部分。 反切的发明使人们可以准确地给汉字进行注音,因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的韵书应运而生。韵书是按照语音顺序编排的辞典,中国的第一部韵书是魏李登的《声类》。这一时期对后代较有影响的韵书还有:吕静的《韵集》、阳休之的《韵略》、李概的《音谱》、夏侯咏的《四声韵略》、杜台卿的《韵略》等。到了南齐永明年间(公元483—493年),沈约、谢眺、王融、周颙等人在作诗押韵时发现汉语有四个声调,他们称之为“四声”,后来他们又给这四个调类分别取名为“平、上、去、入”。沈约等人有意识地把声调的知识运用到他们的诗歌创作中去,这使得他们的作品在声韵上工整婉转,被称为“永明体”。陈寅恪在他的 ①《汉语音韵学通论》,李无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3页。 ②《汉语现代音韵学》,杨剑桥,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第3页。 ③同上,第9页。 ④本部分旨在勾勒汉语音韵学发展的整体面貌,概述音韵学史上一些有标志性的事件,因此对音韵学的一些具体研究不做详述。

魏晋南北朝的语言学简述

魏晋南北朝的语言学简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重要时期,它们衍生出了多种语言学和文学文化,为中国历史上的语言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本文将从语系、发音、文字、文化等方面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学。 首先,从语系的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仍属于汉语语系。北朝时代使用的“文言文”主要是隋唐时期使用的汉语,而魏晋南朝时期使用的方言基本上是今天北方方言的原型,东南方言则是粤语、客家语、闽语系统的原型。因此,魏晋南北朝语言仍然属于汉语语系。 其次,从发音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音特征以集体性为主,没有具体的发音规范,口头传译自由。据记载,当时的许多文字中有若干发音与现代普通话不同的老字,其中一些依旧在现今的台湾、贵州、广西等地保存有。此外,当时的发音也经历了独特的发展,形成了一种新的发音模式,像“统、晋、南北朝”或“南汉、汉魏”等。 第三,从文字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字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秦汉、隋唐及新石器时代语料库大量涌现,文字发展走向多元,包括书面文字和口头文字。比如,秦汉时期有“篆书”和“小篆”,它们主要记录礼物等内容;隋唐时期有“细草书”和“唐草书”,它们主要记录历史、文艺类文章等内容;而新石器时代有“汉隶”和“楷书”,它们更加接近现代汉字。此外,在此期间,因为当时统治者认为文字太多而混乱,就有了汉书、尚书、曹植、竹书四书的出现,它们起到了规范和标准化的作用。

第四,从文化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文学角度来看,这个时期出现了诸多文学作品,包括“国语”、“文心雕龙”、“抒情诗”、“楚辞”等,以及许多民间文学,如“山歌”、“史谣”、“神怀”等。此外,它们还催生出一系列新的思想体系,如“法家”、“儒家”、“道家”等,它们被尊称为“三教”,也为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它不仅影响了后世的中国文学和文化,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知。因此,以此期的语言学为研究和分析的窗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及历史的发展脉络。

魏晋南北朝方言声母研究

魏晋南北朝方言声母研究 魏晉南北朝反切興盛,佛經翻譯流行,原有的注音方法也得到了傅承。韻書、字书和音羲書等多種文献中存有大量音注,其中反切、直音、聲訓及一些存有音注的古今字和異字等是方音聲母的研究基礎。 文章的研究对象是魏晋南北朝的方音聲母,首先從方言地理學的角度出發,採用最大公約數的方法,将這一時期存有音注的110位作者劃分到九大方言區;其次通过音注系统比较法和音注逐個比较法,以《切韻》系统為参照对象,对比分析各方言的作者音注。文中運用统計法整理出魏晋南北朝音注4064條;通过系聯法和音注比较法歸納了魏晉南北朝的切上字和聲母系统。 魏晋南北朝方音聲母33個,特点如下:1、唇音:轻唇音遗未分化,但出现了分雕趨势;唇音只有四類,為重唇音幫、滂、並、明。2、舌音:舌上音知、徹、澄在三等韻中基本分用,而在二等韻里仍讀舌頭音,娘母分化最晚;舌音只有端、透、定、泥四類。 3、日母和來母基本是本母自切,各自成類;日母与泥(娘)混用较多,可能仍屬舌音,但出現了向零聲母和齿音轉娈的趋势,如關西、中州、齊方言區。 4、牙音獨立性強,切上字分為雨類,分别与一二四等和三等相切,不混用;喉音各母基本自切,獨立成類。 喉牙音互轉较多。5、齿音包含三類,界線分明:精组、莊組、章组;南方方言區從邪相混,三國时北方方言區也有混用例,但邪母已經存在,是獨立的聲母。 莊组在各方言區的分化速度不同,總體上已從精组中分離出来,包含、初、崇、生四母。章組主要来源於端(知)系,這一時期已经分立;南方方言區船母自切例少,仍与禅母相混,還未獨立;而北方方言區船、襌分用,包含章、昌、禪、書、船五

個聲母;禅母是塞擦音,船母是擦音。

语音史

一预备知识:必备的音韵学常识 汉语的语音史属于历史语音学范畴,在这方面,我们的祖先有一门专门的学问叫“音韵学”。下面将要借助这方面的知识去认识汉语的语音史,所以很有必要首先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学习汉语语音史必须了解的音韵学术语: 一、音韵学: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 二、反切(翻、反、切)、读若、读如 三、音标、标目字、字母、韵目 四、声(纽、母、声纽、声母、字母、声类) 五、三十六字母 六、清、浊、全清、次清、全浊、次浊 七、五音、七音 八、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半齿音、半舌音 一.音韵学 1古音学 “古音”是指先秦两汉(公元二世纪以前)的语音。“古音”就是对“今音”来说的。这是传统的提法。其实,在我们今天看来,“古音”应该叫做“上古音”。因此,研究先秦两汉的音韵的学问——古音学,也就应该叫做上古音。“古音学”是根据韵书以前的韵文和形声字等材料去考证上古时期汉语语音系统的。 2今音学 所谓“今音”主要是指隋唐时代(公元六世纪至十世纪)的语音。“今音”应该叫做“中古音”,“今音学”以切韵系韵书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韵书中的反切,研究中古和近古时期的汉语语音系统。 3等韵学 “等韵学”,着重分析汉字字音的结构,即声韵调的配合关系,阐述汉语发音的原理和方法,因此属于普通语音学范围,近似现代语音学,但它是用传统方法进行研究的。 在等韵学的研究中常采用韵图的形式进行分析说明。 《韵镜》

二、反切 反切,在唐代以前一般叫“反”,有时叫“翻”,唐代以后才叫“切”。传统的汉语音韵学称它为“反切”。 在没有应用反切来注音以前,古人要表明某个字的读音时,往往用“读若”(或“读如”)和“直音”的方法。这就是用一个汉字来注另一个同音的汉字。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所写的《说文解字》就是用“读若”的方法来注音的,例如:“龇”(zī),读若“柴”。 后来又用“直音”法,例如《尔雅》郭璞注:“诞音但”。 这种方法直到解放前,一般字典和辞书里还普遍地采用着,例如旧《辞源》里有“倚,读若以”、“宫音弓”(不过,字典里往往还添上一个“反切”)。 1“直音”或“读若”等方法有以下缺点: 1.1受同音字的限制,注音不准确。因为完全同音的字不一定有,只好用一个声音相近的字去注音,例如旧《辞源》人部二画:“仍,音成”。而“仍”和“成”不论古音今音都不是同音字, 1.2用冷僻字注音,等于没有注。有时虽然找到了同音字,但隐僻难识,用它来注音也等于不注音。例如旧《辞源》人部四划:“仳(pǐ),音嚭”。《新华字典》就没收“嚭”这个字。 2反切的由来。反切就是利用双声、叠韵的方法,用两个字来拼出第三个字的读音。最初的反切是出于自然的,即连读二字而成一音,例如“何不”为“盍”,“之乎”为“诸”,“奈何”为“那”(正如北京话现在说“不用”为“甭”);但是当时只是无意识地应用到反切,还没有用它来注音。 后来有些人通过翻译佛经,懂得了梵文的拼音原理,就逐渐利用两个汉字来拼读另一个字音。这就是反切。反切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汉字注音方法,产生于东汉末期,从那时开始直到20世纪初期,这种注音方法一直是传统“小学”以及传统语文教育最广泛使用的注音方法。 3反切的原理。反切作为前人识字注音的工具,其基本原理是很容易掌握的,比如:都,当孤切:反切的基本原理是用两个汉字为另一个汉字注音,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例如,“田,徒年切”,其中“徒”为反切上字,简称切上字;“年”为反切下字,简称切下字;“田”则称为被切字。 有些字,是“零声母”,拼切它的读音也要有一个反切上字,但这个上字必须也是零声母字,如:“烟,乌前切”。“烟”“乌”都是零声母,那么,“前”的韵母“ian”就是“烟”的读音了。 如被切的字有韵头、韵腹和韵尾,那么,反切上字也必须有,如:“丘,去鸠切”。“丘”和“鸠”的韵母相同,都是“iou”,都有韵头“i”、韵腹“o”、韵尾“u”。这叫“音和切”。 但有时候我们会发现,用现在的语音去衡量,有些反切是切不出现代的读音的—— 东:德红切烹:抚耕切

汉语史纲要

零.绪论 0.1 汉族概说 华夏诸族五六千年前生活在黄河中游一带的诸多民族或部落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历经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约在公元前3000年,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融合,兼容周边一些部落而形成一个较大的族体,后世看作“华夏族”的祖先。 前21世纪开始,夏、商、西周相继出现,华夏诸族从黄河流域发展到淮河、长江流域。西周已出现“华”、“夏”、“华夏”等族名,以别于蛮、夷、戎、狄。 春秋战国时期,“华贵夷贱”观念越来越强,华夏族内部的民族认同感不断增强。 秦汉时期,四百多年里社会相对稳定和统一,人口、政治、经济等得到较大发展,民族认同感进一步增强,为了区别于其他族群,“汉人”这一称呼出现。例: ①单于使贵人故汉人卫律说武,武不从,乃设以贵爵,重禄尊位,终不听。(刘向《新序》) 唐朝文献中出现“汉族”,例: ②禅师法讳慧昭,俗姓崔氏,其先汉族……(清·陆心源辑《唐文拾遗》) 此时期内,汉族人众虽然大大增加,但还是集中在黄河、淮河流域,其他地方汉人稀少。 六朝时期,“五胡乱华”,汉族人口大量南迁,进入长江和珠江流域,民族融合广泛发生。 唐代,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疆域大大扩展,汉族人向云南和中亚地区发展。 明清时期,大量汉族人向周边及境外迁徙,“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成为人口迁徙的代表性事件。 汉族 前身—华夏诸族 构成—诸多族群融合而成 发祥——黄河中下游 形成时间——汉朝 汉朝以来两千多年里,由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优势,汉族先后融合了其他许多民族,或者说,其他许多少数民族全部或部分融入汉族之中,充实了汉族,使其越来越强大。 民族融合遗迹: 北方汉人带有较多的北方少数民族的遗传基因,身材相对高大,胡须较多;南方汉人带有较多的南方少数民族的遗传基因,身材较为瘦小,胡须较少;南北文化和语言也形成一定的差异。 0.2 汉语史概说 夏—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朝代,出土陶器上出现文字符号 商—产生较为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汉语的基本要素已基本奠定。 周—金文,跟甲骨文在结构和词汇上都很接近;诸侯兼并,形成少数较大的方言;产生共同语:雅言(雅-正;雅-夏,中国之人)河南一带语音成为标准音 春秋战国—诸侯之间方言差别显著,交往和杂居又使共同语得以传播发展 秦—移民、戍边等措施促进共同语的传播;“书同文”政策促进书面语统一 汉—方言向共同语集中,广泛传习儒家经典促进共同语发展;洛阳语音保持标准音地位

扬雄《方言》语言学研究方法探析

扬雄《方言》语言学研究方法探析 扬雄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语言学家。他的《方言》是一部描述中国 方言的重要著作,是早期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在这部著作中,扬雄通过对各地方言的 描述,深入研究了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问题,探索了当时的语言现象和语言变化规律,为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将对扬雄《方言》的语言学研究方法进行 深入探讨。 一、语音学研究方法 扬雄在《方言》中对汉语方言的语音进行了精细的描述,比较了不同地区的音韵系统 和音节结构。他不仅记录了各地方言的读音和声调,还探讨了这些读音和声调与书面汉语 的差异和联系。例如,他指出有些方言中的“韵母-i”在音变过程中容易与“-e”混淆, 有些方言的“-ng”音在口语中容易省去。同时,他还研究了方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变化,探索了方言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 扬雄在《方言》中通过对各地方言的词汇进行比较,研究了汉语词汇的来源、演变和 分布。他将方言中的词汇分为民间词和书面词,对它们的语义、发音和用法进行了详细分析。他发现不同的方言区域之间,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段的人使用的 词汇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反映了方言发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也可能是因为地理、 气候、自然环境等因素所致。 扬雄在《方言》中还对汉语方言的语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了方言之间的语法结构、语序、句型等方面的差异。他发现方言之间的语法差异非常大,甚至有些方言在语法结构 上与普通话出现了很大差异。这些差异往往是由于方言的发展历史、族群的迁徙和接触等 原因所导致的。扬雄也探讨了方言与书面汉语的关系,认为口语和书面语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因此从方言中收集的语料不能盲目地用于学习书面汉语。 综上所述,扬雄在《方言》中运用了多种语言学研究方法,包括语音学、词汇学和语 法学等,对汉语方言的发展和变迁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的研究不仅总结了中国语言变化的 重要历程,而且为后人研究语言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中国音韵学研究pdf

中国音韵学研究pdf 引言 音韵学,又称语音学,是研究人类语言中语音结构、变化和发展的科学。中国音韵学作为一门古老而独特的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研究成果。本篇论文将对中国音韵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其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一、中国音韵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音韵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学者们已经开始对语音进行观察和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音韵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标志着中国音韵学的诞生。自此以后,音韵学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二、中国音韵学的研究方法 1. 历史文献法: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梳理和分析,研究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变。 2. 比较法:通过对不同方言、民族语言的比较,揭示汉语语音的特点和规律。 3. 实验语音法:运用现代语音学技术和设备,对汉语语音进行实验分析和测量。 4. 归纳演绎法:通过对具体语音现象的观察和归纳,推导出语音演变的普遍规律。 三、中国音韵学的主要成果 1. 韵书编纂:如《切韵》、《广韵》、《集韵》等,这些韵书为研究古代汉语语音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 声母研究:通过对古文献的分析,揭示了声母的演变规律,如“古无轻唇音”、

“古无舌上音”等。 3. 韵母研究:探讨了韵母的结构、演变和分类,如“四声八病”等。 4. 声调研究:揭示了声调的起源、演变和作用,如“平上去入”四声的演变。 5. 方言研究:通过对不同方言的调查和分析,揭示了汉语方言的语音特点和差异。 四、结论 中国音韵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果。通过对语音的深入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变和特点,还可以揭示人类语言的共性和差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音韵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未来,我们应进一步推动中国音韵学的发展,挖掘其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同时,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音韵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浅谈历代声母系统的研究依据和演变规律

浅谈历代声母系统的研究依据和演变规律作者:郭英夫 来源:《饮食科学》 2014年第1期 郭英夫 摘要:音韵学研究是着眼于声韵调三个系统进行的,对历代声母系统的研究属于音韵学 研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文章主要考查从先秦到清代,声母的数量的变化,以及主要考证 依据、考证方法规律的演变。 关键词:声母系统三十六字母反切研究依据 引言 在研究声母系统之前,有必要先搞清楚字母这一概念。字母,又叫“声纽”“紐”是指纽 的代表字而言的。从现代语音学的角度讲,紐只是一个简单的音素。所以,在古代没有引进西 洋文字的前提下,用一个简单音素的字来表示一个紐是最好不过的;但汉语里简单音素的字是 很少的,古音韵学家就随便拿一个字来代表一个紐。所以那个汉字只是一个代表音素的标记。 不能把声母的代表字与现代汉语中该字的读音或字义相联系起来。 此外,在研究声母系统之前,有必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守温三十六字母在研究声母系统的 演变中的地位问题。守温三十六字母是代表宋初声母系统的一套字母,同时也是最早发现的一 套声母系统。人们可以通过这一套字母上推下演,追溯上古的声母系统,还可以将其与后代声 母系统作比较,研究发展规律,也可以据此研究方言语音。总之,了解历代声母系统的演变, 应以三十六字母为依据,围绕三十六字母进行推演。因为三十六字母有文献依据,而先秦声母 则是在这个基础上推演出来的。 了解古代声母系统,最直接可靠的方法就是从实际的语音材料出发,而古代没有留声设备,一发即逝的语音无法保存下来,所以研究的方向只能转向保存下来的书面材料。这样看来,记 音方法的优劣决定了研究成果的可靠与否。历代的记音方法可以以反切的出现作为分界线。反 切的出现时间大致在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不妨把反切 的出现作为历代声母系统演变的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研究的依据是不充分的,结果也有讨 论的余地;而在这之后,研究的依据大为可靠,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因而成果更为丰富,分歧 相对较小。 一、先秦和两汉时期的声母系统 这一时期的注音方法缺乏,直音法是唯一的一种(“读若”“读如”),最重要的研究依 据是谐声字,其次是异文(异文是指同一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书记载同一事物而字句互异, 包括通假字和异体字,都称异文,这里特指文字方面的)。 利用谐声字研究上古音的方法叫做谐声推演法。谐声字分为主谐字和被谐字;声符叫主谐字,包含声符的合体字称作被谐字。这种研究方法的大前提是:同一个谐声系列的字当初的声 母和韵母都是相同或很相近的,关于声母,因为缺少参照性的标志物,还不好直接进行检验, 声母的谐声原则也见仁见智,各家说法不一。(高本汉、董同龢、李方桂等都有不同的谐声原则) 根据王力《汉语语音史》将先秦和两汉的声母分为三十三个,与宋初三十六字母的区别是 无轻唇音与舌上音,照系字母被分为两组,即庄初床山俟,照穿神审禅,无娘母。这里所说的

汉语声调的历史发展及调类分化

汉语声调的历史发展及调类分化 汉语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表现为一种连续的、渐变式的过程。在这一历史变化过程中,随着浊音声母的消失,很可能经历一个阴去和阳去、阴入和阳入合并的阶段。 一、上古汉语的声调 汉语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的发展表现为一个连续的、渐变式的过程。汉语声调的发展与汉语的历史演变紧密联系。 王力先生认为,汉语的历史演变可分为四个时期:上古汉语时期、中古汉语时期、近代汉语时期、现代汉语时期。从这四个不同历史时期考查汉语声调的发展变化,自然可以勾勒出汉语声调演变的历史过程。上古汉语的声调是汉语书面语反映出的最古老的声调形态,通过分析上古韵文和谐声字会发现上古汉语声调的演变情况。例如,《诗经》、《楚辞》等诗歌的韵文,从它们的押韵中既可以考察上古语音的韵部,又可以考察上古声调的调类。因为许多入韵的字,除了韵部相同外,声调也往往相同,所以,从不同押韵里除了可看到不同韵部的分合情况外,还可以看到声调调类的分合情况。 清代古音学家比较注重研究《诗经》的韵读,如江有浩的《诗经韵读》、顾炎武的《诗本音》。他们在无法断定上古韵读究竟可

分为几种调类的情形下,常常采用一种反证方法,即从中古的调类观察《诗经》的押韵,从历史的联系中,由后代推测前代,认识上古的声调调类。李方桂在《上古音研究》一书中指出:“如果我们拿中古的调类看《诗经》的押韵,大体是平上去入同调类的字相押。这类韵至少要占半数以上,其他混押的不及半数。这很可以看出来《诗经》的用韵大体是分调类的。”这些都说明上古汉语是有声调的。 史存直先生根据江有浩的《诗经韵读》、顾炎武的《诗本音》,对《诗经》的调类做了一次全面统计:共有1679个押韵单位,把这些押韵单位按四声分押、四声通押分类统计发现: 1.《诗经》四声分押的押韵单位:平声714,上声284,去声135,入声三种韵尾合计为247,总共是1380,占全部押韵单位的8 2.2%。 2.三声通押和舒入通押的仅占16%。 史存直先生得出结论:“汉语在上古不但有声调,而且调类大约也是平上去入四类,实在和《广韵》的声调系统没有什么不同。” 二、从中古到现代的声调演变 上古语音声调到中古语音声调的变化,明显是由少到多,它由上古的四个声调变为中古的八个声调。这种由少到多的演变与声母清浊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1.四声分化为阴、阳两类 上古的平上去入四声到了中古汉语时期,由于声母清浊的影

汉语语音史要略

汉语语音史要略 古人讲话的声音不可能保留到今天,研究语音的历史发展,只能依靠古代的文字材料。汉字本身保留了大量的古代语音信息,古代诗歌的用韵和中古以后出现的各种韵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语音资料,从现代方言的比较研究中更可以看出汉语语音演变的种种线索。此外,古代的音译词以及汉语和其他汉藏语系语言的比较也都能帮助人们了解汉语语音的历史发展情况,但是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没有真正展开。 对汉语语音历史的研究传统称为“音韵学”,有悠久的历史。一般把汉语语音的发展分为4个时期:①上古音时期──先秦至魏晋(约公元前10~公元5世纪); ②中古音时期──南北朝至唐宋(5~13世纪);③近古音时期──元代和明代(13~17世纪);④现代音时期──清代至现代(17~20世纪)。对各时期的起讫时代目前还有一些不同看法,但前后相差并不很大。每个时期都长达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在一个时期内自然还有不同阶段的变化,各时期的方言分歧情况目前也了解很少,因此,研究古代各时期的语音,一般只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语音资料作为各时期语音系统的代表,然后旁及其他材料。 从上古音到现代音的2000多年时间内,汉语语音的基本结构并没有改变,即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3部分,韵母又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2000多年来汉语语音的演变主要是声母、韵母和声调内部的变化,这些变化在现代方言中有时还能反映出来,例如上古音和中古音都有鼻音韵尾【-m】,到现代还保留在广州话和其他一些方言里。一般以《诗经》韵脚和谐声字所反映的语音系统作为代表。《诗经》并非一时一地的作品,谐声字是用声旁表音的字(如“途、除、

徐、叙、斜”都用声旁“余”表音),来源更要复杂一些,但这两种材料反映的语音系统是相当一致的。上古音距今已逾千年,语音资料也较零散,目前只能推测出上古音系的基本轮廓,对其中的细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上古声母共有30个左右。其中【p】、【p‘】、【m】、【t】、【t嶉】、【n】、【l】、【k】、【k‘】、【嬜】、【x】、【堭】、【堭‘】、【s】是从上古直到现代绝大多数方言都存在的声母,表现了汉语声母的历史继承性。上古浊塞音声母【b】、【d】、【ɡ】和浊塞擦音【扷】也还保留在现代一些方言里,其余十几个声母的性质则各家说法很不一致。上古很可能还存在【kl】、【pl】之类的复辅音声母,例如在谐声字中,舌根音声母【k】、【k‘】往往和边音声母【l】互谐,“各”既可以作“格、阁、客”的声符,也可以作“洛、路、略”的声符,这些字很可能原来都是由【kl】之类的复辅音演变来的。对上古音是否有复辅音以及有多少复辅音,目前还有种种不同看法。 根据《诗经》用韵和谐声字的情况,传统把上古韵母分为若干韵部,用一个汉字来代表,如“之部、幽部”等等,上古韵部共有30个左右。同韵部的字只是韵腹和韵尾相同,韵头可以不同,因此每个韵部实际不只包含一个韵母。根据韵尾的不同可以把上古韵部分为阴、阳、入3大类:有鼻音韵尾【-m】、【-n】、【-嬜】的是阳声韵,有清塞音韵尾【-p】、【-t】、【-k】的是入声韵,其余的都属于阴声韵。如果韵腹相同,阴阳入3类往往可以相互押韵或谐声,如《诗经·郑风·女曰鸡鸣三章》“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中,“来”和“赠”押韵,就是因为这两个字在上古韵腹相同,都是【?amp;#91;】,只是“来”属于阴声韵,“赠”则属于有鼻音韵尾【-嬜】的阳声韵,这种押韵现象传统称为“阴阳对转”。

古代汉语的声母

第三节古代汉语的声母 在我国传统音韵学中,声母又称作“声”、“纽”或“声纽”等,如“双声”、“古音十九纽”中的“声”“纽”都表示声母的意思。 古代汉语共同语的声母系统比现代普通话的要复杂些,声母数量要多一些。比如古代的三十六字母就大致反映了中古后期汉语共同语的声母状况,这说明汉民族共同语的声母系统从古到今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的。 一、中古汉语的声母系统 要了解上古汉语的语音系统,首先要了解中古汉语的语音系统。在音韵学上,通常将隋唐宋时期的汉语语音称作中古音。中古音又可以分为中古前期和中古后期。前期以《切韵》音系(也就是《广韵》音系)为代表,后期以三十六字母为代表。三十六字母在前面已作了详细的介绍,下面主要介绍代表中古前期语音系统的《广韵》的声母系统。 《广韵》一书中并没有类似三十六字母那样现成的、一目了然的声母系统。前代学者是通过对《广韵》反切上字进行系联、分析、归纳而得出其声母系统的,因为《广韵》一个音节祗用一个反切,将全书的反切上字进行归纳分类就可以得到它的声母系统。研究《广韵》声母系统的学者们由于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不同,因而他们的结论也不一样。最早对《广韵》声母系统进行系联分析的清代学者陈澧归纳为四十类,近代学者黄侃、钱玄同分为四十一类,高本汉、白涤州分为四十七类,曾运干、陆志伟、周祖谟分为五十一类,方孝岳分为五十九类。 反切上字的分类在音韵学上称作声类。声类并不等于声母,反切上字的选用受反切下字“等”的影响,不同的反切下字要求不同的反切上字和它相拼,以便反切上下字拼起来和谐。这就导致反切上字产生了随反切下字分类的趋势。通常是一、二、四等为一类,三等为一类,如见母反切上字分为“古”“居”两类,前者祗出现于一、二、四等,后者祗出现于三等。考虑到这个问题,声母比反切上字分出来的类要少得多。如见母的反切上字分为两类,声母却祗有一个。王力认为《广韵》有三十五个声母,详见下表:

山西平定方言声韵演变

山西平定方言声韵演变 平定方言属于晋语中区方言的阳泉片,前人对之研究较少,目前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也比较匮乏。本文以笔者的母语山西平定方言为研究对象,在全面系统的语音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平定方言声韵方面的一些特点,为进一步了解晋语乃至整个北方方言的发展变化提供一些材料。 标签:方言平定声母韵母 一、引言 平定县位于山西省东部,太行山西麓,介于东经113°26′—114°03′与北纬37°37′—38°04′之间,东邻河北省井陉县,南毗山西省昔阳县,西连寿阳县,北接郊区和盂县。根据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①,全县辖冠山镇、冶西镇、锁簧镇、张庄镇、柏井镇、娘子关镇、东回镇、巨城镇等八镇,石门口乡、岔口乡二乡,总面积1350平方公里,人口32万。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1987),平定县方言属于晋语大包片。侯精一《现代晋语的研究》②一书将平定方言归入并州片平辽小片或山西中区方言的阳泉片。 对晋语的研究是近30年才兴起的,西汉扬雄《方言》曾记载了秦晋方言的一些词汇,明清文士对晋方言词语和读音的记载也寥寥无几,不成系统。直到20世纪,高本汉才利用在山西大学堂工作间隙对太原、兴县、太古、文水、大同、凤台(今晋城)、归化(今呼和浩特)七个晋语方言点进行了语言调查。20世纪50年代末,在全国推普运动的大背景下,开展方言普查,田希诚先生执笔完成了《山西方言概况》语音部分的初稿,80年代后期重新油印刊刻。李荣先生根据有入声的标准,把“山西省及毗连地区”从北方话中分立出来,称作“晋语”。之后近30年的时间里,对晋方言的研究日益兴盛,收获颇丰。80年代以后,山西方言研究进入了高潮期,最著名的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侯精一和山西社会科学院温端政共同主持的“山西省方言通志”项目,被列为语言学学科1986~1990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成果为《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但除了一些方言志外,研究平定方言的论文极少,目前仅有山东大学吴文杰2008年完成的硕士毕业论文《平定方言研究》。对其临近的阳泉方言的研究文章也很少,主要有4篇:李彩霞《阳泉方言语气词的时体功能》、曹瑞芳《阳泉方言的动词词缀“打”》、曹瑞芳《山西阳泉方言的儿化》、曹瑞芳《山西阳泉方言入声舒化的初步分析》。这些论文多是针对个别语言点进行分析,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平定方言的研究相对于山西其他方言而言还很滞后。 笔者在2014年1月中旬对平定方言进行了语音调查。近年来,由于城镇化的加速和普通话的推广,县城青少年已经基本上使用普通话,年级略长者所使用的语言也受普通话影响严重,故笔者选择记录石门口乡方言。该乡是离平定县城最近的总体上使用方言的乡镇。发音合作人两位:贾元柱(1967年出生,农民,

南阳方言语音探究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南阳方言的声韵调系统 (5) 第三章南阳方言中的语流音变情况 (10) 第四章南阳方言的尖团特色 (19) 第五章余论 (20)

南阳方言语音探究 中文摘要 南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历史上曾一度是经济、政治、文化要镇,一直以来对其周围地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处在豫陕鄂三省交界处,是华中与南楚相沟通之地。由于南阳在历史文化上的重要影响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研究南阳方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迄今为止关于南阳方言研究的论著甚少,还留有大片空白,对南阳方言语音的特殊性进行关注探讨的研究也为数不多。鉴于此种现状,本文在方言调查的基础之上,借鉴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综合采用多种方法,以期对南阳方言的语音面貌加以详细论述。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介绍南阳的历史、地理沿革及语言使用情况。简要描述南阳方言在整个方言区划中所属片区,南阳方言的内部差异,内部分区及其概貌。 然后概述南阳方言语音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南阳方言的声韵调系统简要介绍南阳方言的声母、韵母和调值情况,及其与普通话的对比。 第三章南阳方言中的语流音变情况南阳方言的语流音变主要包括声变、韵变和调变。从这三方面并结合普通话语音与南阳话语音对应表,来分析南阳 方言音变情况。 第四章南阳方言的尖团特色简要介绍尖团音在各方言中的分布情况及研究现状,并结合语音实例详论南阳方言的尖团音特色。 第五章余论简要阐述南阳方言语音研究的重要意义。(简述。) 关键词:南阳方言语音语流音变尖团特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南阳的历史沿革、地理区划及方言概况 1.南阳的历史沿革 南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40万~50万年前,就有与北京猿人同时代的“南召猿人”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南召杏花山猿人遗址。南阳在夏朝时,地属豫州,接近夏都。殷商时,武丁“奋伐荆楚”,把这里作为前哨阵地,遗留下来的有距南阳市东北5千米的十里庙遗址。西周时期,宣王册封他的舅父申伯于南阳,称为申伯国。春秋时,楚国在南方崛起,向北扩张,后楚文王灭申,在南阳设置宛邑,始称宛。战国后期,宛为韩地。周赧王二十四年(前291年),秦国伐韩拔宛。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80年),秦派遣司马错攻打楚国,并将赦罪之人迁到南阳。秦昭王四十三年(前272年),秦设置南阳郡,郡治于宛。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南阳是全国的八大都会之一。 秦末,刘邦经南阳入关时,“匿旌旗,人衔枚,马束舌,鸡未鸣,衔围宛城三匝”,迫使南阳郡守投降。汉承秦制,仍置南阳郡治于宛。西汉时,实行盐铁专卖,在宛设有工官和铁官,以监督、经营冶铁业和其他手工业生产。(1952年2月,在南阳市北关瓦房庄发现大规模的汉代冶铁遗址。)西汉末年,刘玄与王莽军作战,在围攻宛城的过程中,于地皇四年(23年)二月,在宛城外的淯水(白河)沙滩中设坛场,称淮阳王,取年号“更始”。同年六月,攻下宛城,遂定都于此。更始三年(25年),起帝业于南阳的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东汉政权,把宛作为陪都。光武帝的云台28将、365功臣,多出于南阳,故南阳皇亲国戚云集,有“南都”、“帝乡”之称。南阳太守杜诗在此发明了水排鼓风冶铁技术,铸造农器,“用力少,见功多”,从而推动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古诗十九首》“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的诗韵,把宛和洛阳并提,反映了南阳东汉时经济文化的发达。 三国时期,南阳属魏,置荆州治宛,称荆州城。曹操与张绣,曾在此城发生争夺战。西晋分封诸侯,建立了南阳国,属荆州都宛。东晋桓温和南朝刘裕,皆由此至洛阳。北魏时孝文帝取南阳五郡,而南齐不能夺。隋唐时期,郡治移穰县(今邓州南),宛改称南阳。唐“安史之乱”中,安禄山先后派叛将武令、兵马先锋田

谈谈钱大昕在上古声母研究报告方面的主要成就和重要结论

谈谈钱大昕在上古声母研究方面的主要成就和重要结论。(问问) (2011-06-13 09:58:53)▼标签:杂谈 历代音韵系统归纳 对古汉语音韵学的研究,学术界习惯以国际音标来注音,而不是现在通用的“汉语拼音”,理由是现代汉语拼音基本上是“音”,声韵母极为有限,组合方式也相对单调得多。 先秦音系(-前206) 对先秦音系中的韵部(韵母),声调的研究,已经有不少学者做了研究,如X痒,顾炎武,江永,钱大昕,孔广森,章炳麟,高本汉,黄侃等人,得到了很大的成绩。对韵部和声调的研究主要是根据《诗经》,《楚辞》,其次是其他古籍中涉及到音韵的诗文。但是,对于声部(声母)的研究,则尚未有什么突破性进展。 先秦声母:经过大批学者的比照,“古无舌上音”基本上是定论。也就是,现代北方方言中的“zh,ch,sh,r”等“舌上音”(即卷舌音)直到元代之前是不存在的。暂时可以认定约为33个。 先秦韵部:韵部方面“同音必同部”,也就是说押韵的字,其韵部必然相同,音调类似。韵部可以认定为29个(战国时期30个)。 先秦声调:关于先秦声调,王力先生的“舒促四调”是现阶段能被接受的主流: 舒音:平声 上声 促音:长入声 短入声 而且,正因为入声本身是一个短促吸气的塞音,-k,-p,-i,-i。而长入声由于音量拉长,结果在后世的发展中导致塞音-k,-p,-t,-i丢失。演变为去声。 汉代音系(前206-220) 经学者分析比对,西汉时期和先秦时期的语音变化不大。研究这一时期的汉语语音,主要是依据X衡以及其他名家的汉赋。 汉代声母:和先秦一致,共有33个声母,在此不再赘述。

汉代韵部:共有29个韵部,但是,其对应的韵字发生了不少变化。阴阳入声对应字都有了明显变化。已经接近隋代《切韵》的韵部了。汉代音系可以看成是上古音系和中古音系的过渡。 汉代韵部和先秦韵部最主要的变化是歌部由a变成ai,鱼药屋东四部都发生了变化。具体的对应字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汉代声母尽管与先秦一致,但是韵部的变化却不小。 汉代声调:汉代声调基本和先秦一致,共分平声,上声,长入,短入,去声五调。少量长入音已经开始转变为去声,但不是普遍现象。 魏晋南北朝音系(220-58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系,学术界是以谢灵运,谢惠连,谢庄,谢脁等“四谢”的辞赋为基础的,因为以上四人时期相近,籍贯相近。不至于有太大的方言影响。对于南方语音。则以南朝的X日华,颜延之,沈约,江淹的辞赋和《文心雕龙》为基础。 魏晋南北朝声母:魏晋南北朝仍然有33个声母。但是,由于处于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融合的大高潮期间,首次发现了南北两大地域的语音有别,比如上文的《颜氏家训音辞篇》提到:“南人以‘石’为‘谢’,以‘是’为‘舐’”;以‘钱’为‘涎’,以‘贱’为‘羡’”。而现代吴方言也仍然如此。这也证明了现代吴语保留了相当多的这一时期南迁古汉语的成分。但是,当时南北方言的差异并不大,因为史料记载,南北朝使者可以直接辩论。而今天南北方言差异则极大。也侧面证明了北方方言的融合的发展远比南方方言要迅速。 魏晋南北朝的声母和先秦两汉差别不大,但是,照穿神三母的音值发生了变化,从塞音变成了擦音。喻四字从边音演变成了一个半元音。 魏晋南北朝韵部:共有42个韵部。事实上,《切韵》一书尽管成书于隋初,实际上基本就是南北朝后期音韵。 魏晋南北朝时的韵部有分化,有合并,有转移,比如支脂两部分立,职部和得部分立,蒸登两部分立等等,其他各部的对应字几乎都发生了变化,很多都转移的韵部归类。 魏晋南北朝声调:魏晋南北朝的声调,去声大量出现,奠定了中古汉语“平上去入”四声。此后直到清末。汉语“平上去入”四声都是汉语标准四声规X。直到现代以音为标准后,改为“平上去”三声,由于平声分阴平和阳平,仍是四声。不过,此四声已经非彼四声,此乃后话。 隋-中唐音系(581-8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