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质谱测定苯系物

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苯系物的分离分析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基本构造,熟悉工作站软件的使用;

(2)了解运用GC-MS仪分析简单样品的基本过程。

二. 实验原理

气相色谱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使不同化合物从色谱柱流出的时间不同,达到分离化合物的目的。在分离分析方面,其具有高效能、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和所需试样量少等优点。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

1、按固定相聚集态分类:

(1)气固色谱:固定相是固体吸附剂,

(2)气液色谱:固定相是涂在担体表面的液体。

2、按过程物理化学原理分类:

(1)吸附色谱:利用固体吸附表面对不同组分物理吸附性能的差异达到分离的色谱。

(2)分配色谱:利用不同的组分在两相中有不同的分配系数以达到分离的色谱。(3)其它:利用离子交换原理的离子交换色谱:利用胶体的电动效应建立的电色谱;利用温度变化发展而来的热色谱等等。

3、按固定相类型分类:

(1)柱色谱:固定相装于色谱柱内,填充柱、空心柱、毛细管柱均属此类。(2)纸色谱:以滤纸为载体,

(3)薄膜色谱:固定相为粉末压成的薄漠。

4、按动力学过程原理分类:可分为冲洗法,取代法及迎头法三种。

质谱法是利用带电粒子在磁场或电场中的运动规律,按其质荷比(m/z)实现分离分析,测定离子质量及强度分布。它可以给出化合物的分子量、元素组成、分子式和分子结构信息,具有定性专属性、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等特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兼备了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的强定性能力,可以把气相色谱理解为质谱的进样系统,把质谱理解为气相色谱的检测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基本构成为:

质谱仪的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检测器必须在高真空状态下工作,以减少本底的干扰,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分子-离子反应。质谱仪的高真空系统一般由机械泵和扩散泵或涡轮分子泵串联组成。机械泵作为前级泵将真空抽到10-1-10-2Pa ,然后由扩散泵或涡轮分子泵将真空度降至质谱仪工作需要的真空度10-4-10-5Pa 。虽然涡轮分子泵可在十几分钟内将真空度降至工作范围,但一般仍然需要继续平衡2小时左右,充分排除真空体系内存在的诸如水分、空气等杂质以保证仪器工作正常。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进样系统由接口和气相色谱组成。接口的作用是使经气相色谱分离出的各组分依次进入质谱仪的离子源。接口一般应满足如下要求:(a)不破坏离子源的高真空,也不影响色谱分离的柱效;(b)使色谱分离后的组分尽可能多的进入离子源,流动相尽可能少进入离子源;(c)不改变色谱分离后各组分的组成和结构。

离子源的作用是将被分析的样品分子电离成带电的离子,并使这些离子在离子光学系统的作用下,汇聚成有一定几何形状和一定能量的离子束,然后进入质量分析器被分离。其性能直接影响质谱仪的灵敏度和分辨率。离子源的选择主要依据被分析物的热稳定性和电离的难易程度,以期得到分子离子峰。电子轰击电离源(EI )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最为常见的电离源,它要求被分析物能气化且气化时不分解。

质量分析器是质谱仪的核心,它将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按质荷比(m/z )的不同,在空间位置、时间的先后或轨道的稳定与否进行分离,以得到按质荷比大小顺序排列的质谱图。以四极质量分析器(四极杆滤质器)为质量分析器的质谱仪称为四极杆质谱。它具有重量轻、体积小、造价低的特点,是目前台式气相色谱信号处理器

进样系统

离子源 真空系统 质量分析器 检测器

GC / DI 样品

-质谱联用仪中最常用的质量分析器。

检测器的作用是将来自质量分析器的离子束进行放大并进行检测,电子倍增检测器是色谱-质谱联用仪中最常用的检测器。

计算机控制与数据处理系统(工作站)的功能是快速准确地采集和处理数据;监控质谱及色谱各单元的工作状态;对化合物进行自动的定性定量分析;按用户要求自动生成分析报告。

标准质谱图是在标准电离条件——70eV电子束轰击已知纯有机化合物得到的质谱图。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进行组分定性的常用方法是标准谱库检索。即利用计算机将待分析组分(纯化合物)的质谱图与计算机内保存的已知化合物的标准质谱图按一定程序进行比较,将匹配度(相似度)最高的若干个化合物的名称、分子量、分子式、识别代号及匹配率等数据列出供用户参考。值得注意的是,匹配率最高的并不一定是最终确定的分析结果。

本实验中待分析样品为苯系物,各组成物质的沸点见表1.混合样品经GC分离成一个一个单一组份,并进入离子源,在离子源样品分子被电离成离子,离子经过质量分析器之后即按m/z顺序排列成谱。经检测器检测后得到质谱,计算机采集并储存质谱,经过适当处理可得到样品的色谱图、质谱图等。

表1 甲醇和苯系物沸点

甲醇苯甲苯二甲

沸点(℃) 64.8 80 110.8 144

对于沸点不同的物质,在进行气相色谱分离时,沸点低的先出峰,也就先被质谱仪检测到,而沸点高的后出峰,后被质谱仪检测到。

三. 仪器和试剂:

(1)Agilent 6890-5973N GC-MS仪(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2)HP-5 MS 色谱柱;

(3)0-5mL移液器(Transferpette, 德国BRAND 公司);

(4)0.45μm的有机相微孔膜过滤器;

(5)苯、甲苯、二甲苯(分析纯),甲醇(色谱纯);

(6)容量瓶

(7)10μL 的进样针

四. 实验内容与步骤:

1)分别用移液器取1ml 苯、甲苯、二甲苯混合后,用甲醇稀释1000倍后待用;

2)用移液器取2ml 稀释液,使用0.45μm 的有机相微孔膜过滤器后,转移至标准样品瓶中待测;

3)设定好GC-MS 操作参数后,可进样分析:

4)设置样品信息及数据文件保存路径后,按下“Start run”键,待“Pre -run”结束,系统提示可以进样时,使用10μl 进样针准确吸取1μl 样品溶液(不能有气泡)。将进样针插入进样口底部,快速推出溶液并迅速拔出进样针,然后按下色谱仪操作面板上的“start”按钮,分析开始。

五. 色谱条件

进样口温度:250℃; 质谱离子源温度:230℃;

色质传输线温度:250℃; 质谱四极杆温度:150℃;

柱温: 20C/min 5C/min 60C(2min)100C 120C(3min)︒︒︒−−−−→︒−−−→︒

载气流速: 1.2ml·min -1;

进样量:1μl ; 分流比:10:1。

溶剂延迟:1.5分钟

六. 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1) 未分流得到的色谱图:

键可得相应的质谱图;)

将未分流和分流的色谱图对照可以看出,未分流得到的色谱图的色谱峰规则性较差,且峰较宽,分离效果不是很好;这是因为未分流时由于进样量较大,不在仪器合适的检测范围内,导致检测分离效果不好。因此,在进行气相色谱实验实验时,要根据情况进行分流,并采用合适的分流比。

3) 在质谱图中,双击鼠标右键,得到相应的匹配物质,根据匹配度可对各峰

定性;列出所有的物质,并结合其他知识确定各峰所对应的具体物质名称;

第一个峰:

综合匹配度和荷质比等相关因素,可以得知第一个峰是苯的峰。

第二个峰:

根据匹配度、荷质比和所加物质等因素,可以判断第二个峰是甲苯的峰。

第三个峰:

1)

2)

根据最佳匹配度判断,第二个峰应该是乙苯,但由于所加物质中没有乙苯,且匹配度并不是判断结构的唯一标准,故综合多方面因素可以判断第三个峰应该是对二甲苯。

第四个峰:

从色谱图上可以看出,第四个峰特别高,面积很大,而且与第3、5两个峰相距较近,难以分离,其他物质在此处也可能有加大的峰,因此其可能不是单一物质的峰。根据质谱图判断,结果正是如此,无法确定其最合适的结构。

第五个峰:

1)

2)

单纯根据匹配度判断,该峰应该是间二甲苯的峰,但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实际上该峰应该是邻二甲苯的峰。

由此可以判断,第四个峰其实应该是间二甲苯,但是其峰的形成还含有其他多种物质的色谱峰。

4)绘制样品的总离子流色谱图,给出色谱峰定性结果(含质谱检索结果、物

质名称、保留时间)

其中,第一个峰是苯的峰,保留时间是2.778min;

第二个峰是甲苯的峰,保留时间是3.588min;

第三个峰是对二甲苯的峰,保留时间是4.558min;

第四个峰主要是间二甲苯的峰,保留时间是4.657min;

第五个峰主要是邻二甲苯的峰,保留时间是4.934min。

5)SIM模式下得到的色谱图。

荷质比为91的色谱图:

由SIM模式下的色谱图可以看出,一种荷质比并不只有一个峰,因此在全离子扫描模式下的分析结果是可能的。

七. 思考题

1.GC-MS仪是如何得到总离子流色谱的?除此之外,使用GC-MSD,我们还能获得哪几种色谱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将混合物溶液通过气相色谱仪后,各种物质由于保留时间不同得到分离,然后依次进入质谱仪被电离,到达检测器被检测出荷质比,因此就得到了总离子流色谱。

1)质谱图:可由总离子色谱图得到,一般由色谱峰峰顶处得到相应质谱图,但如果两个色谱峰有相互干扰,应尽量选择不发生干扰的位置得到质谱,或通过扣本底消除其他组分的影响。

2)质量色谱图(或提取离子色谱图)

由质谱中任何一个质量的离子也可以得到色谱图,即质量色谱图。质量色谱图是由全扫描质谱中提取一种质量的离子得到的色谱图,因此,又称为提取离子

色谱图。可以用于识别具有某种特征的化合物,也可以通过选择不同质量的离子做质量色谱图,使正常色谱不能分开的两个峰实现分离,以便进行定量分析,进行定量分析时也要使用同一离子得到的质量色谱图测定校正因子。

3)选择离子扫描色谱图:

选择某一荷质比进行扫描,得到该荷质比的色谱图,具有很好的定量功能,但由于所含信息不全,无法进行库检索,故几乎不能用于定性。

2.绘制某一保留时间处苯、甲苯的质谱图,分析它们主要产生了哪些离子峰。查阅质谱电离过程中分子碎裂的机理,写出苯、甲苯可能的分子碎裂过程。

由图可知,只要产生的离子的荷质比为(只考虑苯与甲苯):92、91、79、78、77、63~65、50~53、39等;分析可知主要为

C7H7+:

CH 2+

、荷质比65 :

荷质比为39:

等。可能过程如下:

3.解释:溶剂延迟(Solvent Delay)、分流比。

溶剂延迟:在进行气质联用时,由于开始出来的主要是溶剂,而大量的溶剂会使得质谱仪的灯丝损耗严重,严重时可能导致烧毁,故为了延长灯丝寿命,采取在气相色谱流出一段时间后再打开质谱仪测定质谱图,这就是溶剂延迟。

分流比:将加入色谱仪中的样品中的一部分分出弃去不用,只将余下部分进入毛细管柱,其中弃去部分:留下部分即为分流比。

4.气相色谱适用于分析哪些样品,请举例说明。

适用于分析易挥发或易于载气作用的样品,且不能与载气或固定相反应。多用于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分析等。如:简单物理性质相近的有机混合物的分离和分析等。

注意事项

1)进样时要排尽气泡;

2)进样时要快,不要使进样针在进样口里停留太久。

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注意事项

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注意事项 摘要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环境、食品等 领域中对苯系物的测定。本文档旨在介绍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的注意事项,包括样品准备、色谱条件的选择和优化、峰的解析和定性、定量分析等方面,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1.引言 苯系物是一类具有环状结构、含有苯环的有机化合物。由于苯系物在 环境中的广泛分布和潜在的危害性,对其测定成为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中的重要任务。气相色谱法作为一种高效准确的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苯系物的测定。 2.样品准备 在进行气相色谱分析之前,样品的合理准备是关键。首先要选择适当 的样品提取方法,例如溶剂提取、固相萃取等。样品提取的目的是将苯系物从复杂的基质中分离出来,提高检测灵敏度。其次,应注意避免样品的氧化和分解,可采取惰性气氛下的操作,避免阳光直射等。 3.色谱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针对苯系物的测定,需要优化色谱条件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首先 需要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常见的分析柱包括非极性柱、极性柱和吸附柱等。其次,要根据样品的性质和目标化合物的特征选择合适的进样方式和柱温,以提高分离效果和峰形。此外,流动相的选择和流速的控制也是影响色谱效果的重要因素。 4.峰的解析和定性 在气相色谱图中,苯系物的峰可能存在重叠或峰形异常等情况。为了 准确解析峰并进行定性分析,可以采用峰面积比、保留指数、质谱等方法进行辅助判别。此外,结合标准品的比对和质谱库的查询,可以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准确的定性。

5.定量分析 通过峰面积的积分计算,可以进行苯系物的定量分析。在进行定量测定时,应注意峰的选择、校正曲线的绘制和校正系数的计算。另外,为了提高定量结果的准确性,可以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如内标法和加标法。 6.结论 本文档对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的注意事项进行了综述,涵盖了样品准备、色谱条件的选择和优化、峰的解析和定性、定量分析等方面。通过遵循这些注意事项,研究人员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并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苯系物

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苯系物的分离分析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基本构造,熟悉工作站软件的使用; (2)了解运用GC-MS仪分析简单样品的基本过程。 二. 实验原理 气相色谱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使不同化合物从色谱柱流出的时间不同,达到分离化合物的目的。在分离分析方面,其具有高效能、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和所需试样量少等优点。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 1、按固定相聚集态分类: (1)气固色谱:固定相是固体吸附剂, (2)气液色谱:固定相是涂在担体表面的液体。 2、按过程物理化学原理分类: (1)吸附色谱:利用固体吸附表面对不同组分物理吸附性能的差异达到分离的色谱。 (2)分配色谱:利用不同的组分在两相中有不同的分配系数以达到分离的色谱。(3)其它:利用离子交换原理的离子交换色谱:利用胶体的电动效应建立的电色谱;利用温度变化发展而来的热色谱等等。 3、按固定相类型分类: (1)柱色谱:固定相装于色谱柱内,填充柱、空心柱、毛细管柱均属此类。(2)纸色谱:以滤纸为载体, (3)薄膜色谱:固定相为粉末压成的薄漠。 4、按动力学过程原理分类:可分为冲洗法,取代法及迎头法三种。 质谱法是利用带电粒子在磁场或电场中的运动规律,按其质荷比(m/z)实现分离分析,测定离子质量及强度分布。它可以给出化合物的分子量、元素组成、分子式和分子结构信息,具有定性专属性、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等特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兼备了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的强定性能力,可以把气相色谱理解为质谱的进样系统,把质谱理解为气相色谱的检测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基本构成为:

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实验报告

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实验报告 近年来,气相色谱法(GC)已经成为一种有力的分析方法,用于快速、准确、灵敏地测定实际样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本文报告了一项实验,旨在使用气相色谱法来测定苯系物。 一、实验材料 1、苯、甲苯,二甲苯,氯仿,甲醛,乙醛,甲基乙基酮样品,摩尔浓度各为100mg / ml; 2、三氟乙醇; 3、 4 g / 20 ml旋涡层析溶剂; 4、气相色谱仪,分析柱,系统温度为100℃,进样口温度为200℃; 二、实验步骤 1、将样品放入20ml蒸发瓶中,加入4g旋涡层析溶剂; 2、用改良的Reynolds层析装置,将样品进行改良的Reynolds层析,将层析物施加在10毫米的硅胶柱上,以无水乙醇作为运载剂,以温度100℃升温;

3、将柱插入气相色谱仪中,在气相色谱仪上进行测定,注意控制进样口温度200℃; 4、记录峰面积、鉴定峰,利用程序计算出峰面积值,并计算出样品的含量。 三、结论 本实验使用气相色谱仪测定苯系物,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图片](./Pic.png) 结果表明,所测苯系物均处于实验精度范围内,合格率达100%。 四、讨论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高灵敏,高通量,快速的分析方法。相比其他传统方法,它具有易于操作,分析效率快,特征峰清晰,重复性良好,灵敏度高,分析质量优秀的优势。本实验测定了苯系物的含量,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数据精度均良好,可以满足商业应用。 五、总结 本实验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苯系物,重复性良好,数据精度良好,

结果满足商业应用要求。气相色谱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分析技术,可有效减少分子结构分析中的实验时间,提升实验效率。

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离分析苯系物

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离分析苯系物 实验目的: 1)了解GC-MS仪的基本构造,熟悉工作站软件的使用; 2)了解运用GC-MS仪分析样品的基本过程,掌握利用质谱标准图库检索进行色谱峰定性的方法。 原理: 气相色谱常用的检测器如热导池检测器(TC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电子俘获检测器(ECD)等,所能提供的样品结构信息少,不能直接用于定性。通常,在得到样品色谱图后,还需与标准品进行对照,根据保留时间等最终对色谱峰进行定性。对于那些标准品难以获得的样品,这些检测器在定性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 与上述检测器相比,质谱检测器的价格要昂贵得多,其独特的优势在于它具有很强的结构解析能力,一般样品无需标准品,只要将样品的质谱图在标准图库里进行检索,即可定性。 本实验我们使用的质谱检测器采用电子电离源(EI),它的灯丝能发射出能量为70ev的电子束。从毛细管色谱柱流出的气体样品进入检测器后,被电子电离,生成的分子碎片经加速器加速后进入四极杆质量分析器进行分析。 本实验分离分析的是苯、甲苯的混合物,溶剂选用甲醇。表1列出了三者的沸点: 表1 甲醇和苯系物沸点 仪器和试剂: Agilent 5973N GC-MS仪(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0-5mL移液枪 (Transferpette, 德国BRAND 公司);针式过滤器(有机相)。 苯、甲苯、二甲苯(分析纯);甲醇(色谱纯)。 实验内容: 1)以甲醇为溶剂,配制合适浓度的苯、甲苯、二甲苯混合溶液;本实验他们和甲醇的摩尔比都是1:500; 2)使用0.45μm的有机相微孔膜过滤器将混合溶液过滤至样品瓶中; 3)设定好GC-MS操作参数后,可进样分析: 温度设置进样口:140℃;质谱离子源:230℃; 色质传输线:250℃;质谱四极杆:150℃;

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苯系物

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苯系物 实验目的: 1. 掌握气相色谱法原理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2. 了解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及操作步骤。 3. 初步学会环境空气中苯系物的测定方法。 4. 掌握色谱条件的选择原则。 5. 了解气相色谱仪常见的检测器及检测原理。 6. 了解气相色谱仪使用注意事项及实验安全常识。 实验原理: 1. 气相色谱法原理。 气相色谱法是采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一种色谱方法,载气载着欲分离试样 通过色谱柱中固定相,使试样中各组分分离,然后分别检测,其流程见图1 L谶气钢瓶2—减圧阀3—净化十燥管4一针形阀、一流捡讣6—压力表 7—进样器和汽化宅X—色谱柱9一检测帶山一放大器II一记录仪 图1气相色谱仪结构 载气由高压钢瓶1提供,经减压阀2进入载气净化干燥管3,由针形阀控制载气的压力和流量,流量计5和压力表指示载气的柱前压力和流量。试样由进样器7进入并汽化,然后进入色谱柱8,各组分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检测,然后经信号放大器10

放大后由记录仪11记录。 气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 利用待测物质在流动相(载气)和固定相两相间的分配有差异(即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反复进行,从几千次到数百万次,即使组分的分配系数只有微小的差异,随着流动相的移动可以有明显的差距,最后使这些组分得到分离。 2. 色谱条件的选择。 汽化室温度:通常选择比待测物质沸点高20—30C。 色谱柱温度:通常选择比待测物质沸点低20—30C。 检测器温度(FID):高于120C。 载气流速:根据实验需要确定,载气流速越大出峰越快,但分离效果不好;流速越小,出峰越慢,但分离效果好。 3. 气相色谱检测器。 ( 1 )热导池检测器(TCD) 热导池检测器是基于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热导系数。当电流通过钨丝时,钨丝被加热到一定温度,钨丝的电阻值也就增加到一定值。在未进试样时,通过热导池两个池孔的都是载气。由于载气的热传导作用,使钨丝的温度下降,电阻减小,此时热导他的两个池孔中钨丝温度下降和电阻减小的数值是相同的。在试样组分进入以后,载气流经参比池,而载气带着试样组分流经测量池,出于被测组分与载气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热导系数和载气的热导系数不同。因而测量池中钨丝的散热情况就发生变化,使两个池孔巾的两根钨丝的电阻值之间有厂差异,此差异可以利用电桥测量出来。热导池检测器对所有物质都有响应,因此是应用最广、最成熟的一种检测器。 (2)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是利用高温的氢火焰将部分待测物质离子化,在电场的作用下形成电流,电流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并被记录仪记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含碳有机化合物有很高的灵敏度。一般比热导池检测器的灵敏度高几个数量级,故适宜于痕量有机物的分析。 (3)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电子俘获检测器是应用广泛的一种具有选择性、高灵敏度的浓度型检测器。它的选择性是指它只对具有电负性的物质(如含有卤素、硫、磷、氮、氧的物质)

气相色谱法分析室内空气中苯系物

气相色谱法分析室内空气中苯系物 摘要: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进行的,室内空气污染会对 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装修过程中,由于各类功能装饰材料的大量使用,常常会导致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等有毒物质过量。因此,检测室内空气中苯系 物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究了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具 体过程。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室内空气;苯系物 当今时代,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家居设计中,人们开始更多地追求和使用现代化、多功能的装饰设施与材料。这些种类繁杂的 室内装饰材料中,有很大部分都会向空气中释放苯系物,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在人流量较大的公关场所室内,应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室内空气中苯系物含 量十分重要。 1、室内苯系物来源 在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以及二甲苯等苯系物是主要的污染物。室内空气中 的苯系物均为气态,分布在室内的各个位置,能够通过人们的呼吸系统进入身体。苯系物是一种具有毒性的致癌物质,苯系物的吸收量越高,致癌的可能性越大, 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地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对室内空气中苯系物含量的 检测,采取有效措施净化室内空气,待空气中苯系物含量降低至一定标准后再投 入使用。在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来源主要有三个。第一,整体环境。 当今时代,工业水平高速发展,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苯系物的使用量非常大,而 且难以控制其挥发量。随着苯系物的不断挥发,空气中苯系物的含量就会逐渐增加,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在部分城市中,生活区和工业区的界限不明显,室内 空气中苯系物污染的情况通常更加严重。第二,装修材料。在室内装修过程中, 所使用的油漆、涂料、稀释剂等,通常都会释放出苯系物,增加室内空气苯系物 的含量。第三,室内物品。在一些物品存量较大的场所中,例如超市、商场等, 部分商品自身或者包装材料苯系物含量较高,同样会导致室内空气苯系物含量增加。 室内空气苯系物含量的标准为苯0.11 ,甲苯0.20 ,二甲苯0.20 。由于公共 场所的空气流通情况较好,苯系物的含量通常处于标准范围内。但在刚完成装修 后的一段时间内,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含量会非常高,甚至可以超标20倍左右。因此,在公共场所装修完毕后,必须对空气中的苯系物含量进行科学的检测,保 证投入使用时,空气中苯系物含量处于标准范围内。在室内空气苯系物含量的分 析与检测中,气相色谱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而且实际操作并不复杂,实用性很强。 2、气相色谱法测定室内苯系物的方法 2.1器材准备 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室内苯系物,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以及活性炭采样管等。需要用到的标样均以二硫化碳为溶剂,包括苯(浓度 241mg/L)、甲苯(浓度245mg/L)、乙苯(浓度243mg/L)、对二甲苯(浓度242mg/L)、间二甲苯(浓度244mg/L)、邻二甲苯(浓度245mg/L)以及苯乙烯(浓度247mg/L)。需要用到的试剂包括二硫化碳和活性炭,二硫化碳可以从市 场购入提纯后的二硫化碳,也可以通过46℃全玻璃蒸馏器对二硫化碳进行蒸馏得到;在活性炭的选择上,使用100mg椰子壳活性炭,需要装入长150mm,内径

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

093858 张亚辉 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气相色谱保留值定性及归一化法定量的方法和特点; 2、熟悉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掌握微量注射器进样技术。 二. 实验仪器与试剂 1. GC-2000型气相色谱仪,4台 2. 医用注射器,1支 3. 苯、甲苯、二甲苯混合物 三.实验原理 气相色谱法是以气体(载气)作为流动相的柱色谱分离技术,它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极性或吸附性质的差异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它分析的对象是气体和可挥发的物质。 顶空气相色谱法是通过测定样品上方气体成分来测定该组分在样品中的含量,常用于分析聚合物中的残留溶剂或单体、废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食品的气味性物质等等,其理论依据是在一定条件下气相和液相(固相)之间存在着分配平衡。顶空气相色谱分析过程包括三个过程:取样,进样,分析。根据取样方式的不同,可以把顶空气相色谱分为静态顶空气相色谱和动态顶空气相色谱。本实验采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 色谱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峰面积(峰高)百分比法、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和标准加入法。本实验采用归一化法。归一化法要求所有组分均出峰,同时还要有所有组分的标准样品才能定量,公式如下: (1) 式中x i 代表待测样品中组分i 的含量,Ai 代表组分i 的峰面积,fi 代表组分i 的校正因子。 因为所测样品为同系物,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各组分校正因子相同,则(1)式可化简为 %100⨯∙= ∑i i i i i A f A f x % 100⨯=∑i i i A A x

载气携带被分析的气态混合物通过色谱柱时,各组分在气液两相间反复分配,由于各组分的K值不同,先后流出色谱柱得到分离。 气相色谱的结构如下所述: (1)气路系统(Carrier gas supply) 气路系统:获得纯净、流速稳定的载气。包括压力计、流量计及气体净化装置。 载气:要求化学惰性,不与有关物质反应。载气的选择除了要求考虑对柱效的影响外,还要与分析对象和所用的检测器相配。 净化器:多为分子筛和活性碳管的串联,可除去水、氧气以及其它杂质。(2)进样系统:进样器+气化室 液体进样器:不同规格的专用注射器,填充柱色谱常用10μL;毛细管色谱常用1μL;新型仪器带有全自动液体进样器,清洗、润冲、取样、进样、换样等过程自动完成,一次可放置数十个试样。 气体进样器:推拉式、旋转式(六通阀)。 气化室:将液体试样瞬间气化的装置。无催化作用。 (3)柱分离系统 填充柱:内径2~4 mm,长1~3m,内填固定相; 毛细管柱:内径0.1~0.5mm,长达几十至100m,涂壁固定液毛细管柱因渗透性好、传质快,因而分离效率高(n可106)、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小。 柱温:是影响分离的最重要的因素。(选择柱温主要是考虑样品待测物沸点和对分离的要求。)柱温通常要等于或略低于样品的平均沸点(分析时间20-30min);对宽沸程的样品,应使用程序升温方法。 (4)检测系统 检测器是气相色谱仪的关键部件。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热导检测器(TC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等,本实验选用热导检测器的结构,主要根据不同的气体有不同的热导系数,对待侧物进行检测。热导检测器包括:池体(一般用不锈钢制成);热敏元件:电阻率高、电阻温度系数大、且价廉易加工的钨丝制成;参考臂:仅允许纯载气通过,通常连接在进样装置之前;测量臂:需要携带被分离组分的载气流过,则连接在紧靠近分离柱出口处。四、实验条件 色谱柱:长2m,102白色担体60~80目,涂渍角鲨烷或PEG为固定液,液担比为5﹕100 柱温:80,气化室温度:100,检测器温度120,载气:氢气 五、实验内容 (1)配制苯、甲苯、二甲苯标准混合液(各取1,5,5)取1μL,测谱图,归一

气相色谱法分析苯系物

气相色谱法分析苯系物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它 通过将样品分离为各个组分,并使用气体载气将组分推动通过色谱柱,从 而实现分离和分析。苯系物是一类具有苯环结构的有机物,常见的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下面将分析苯系物的气相色谱法分析方法,主要涵盖样 品准备、色谱柱选择、进样和检测器选择、操作条件等方面。 一、样品准备 1.确保苯系物样品的纯度,若样品含有其它杂质,则需通过适当的方 法(如萃取、凝结等方法)将苯系物提纯。 2.将苯系物样品溶解在适用的溶剂中,常用的溶剂包括乙醇、丙酮等。若样品不溶于常用溶剂,则可以尝试使用二甲基亚砜(DMSO)或二甲基甲 酰胺(DMF)等。 二、色谱柱选择 1.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是保证分析准确性和良好分离的关键。对于苯系 物的分析,常用的色谱柱有聚二甲硅氧烷(PDMS)、聚酯(PE)、聚醚硅 氧烷(PES)等。 2.根据需要的分离度、分辨率和分析时间等因素进行选择。通常,对 于常见的苯系物混合物的分析,选择50%相聚二甲硅氧烷(PDMS)柱即可。 三、进样和检测器选择 1.自动进样器是常见的进样方式,可以确保样品进样的精确性和恒定性。进样量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的浓度和检测器的灵敏度来确定。

2.常用的检测器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热导检测器(TCD)等。对于苯系物的分析,TCD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因为苯系物不具有有效的 FID响应。 四、操作条件 1. 初始温度和升温速率是影响分离和分析效果的关键因素。对于苯 系物的分析,常规操作条件为初始温度为50℃,升温速率为10℃/min至200℃。 2. 载气的选择也很重要,在GC分析中常用的载气有氮气、氦气等, 其中氮气是常用的选择。载气流速的选择应使得化合物能够在规定时间内 分离完全,通常为1 mL/min。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是苯系物的常规分析方法,根据具体样品情况和 分析目的的不同,可以对上述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总结: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对于苯系物的分析,需注 意样品准备、色谱柱选择、进样和检测器选择以及操作条件的合理设置。 通过合理操作,可以实现苯系物分离和定量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具有分离 效果好、分析速度快、准确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GC-MS测定苯系物预习与实验报告

GC-MS测定苯系物(预习报告) 专业:环境工程姓名:刘鹏学号:1233351 1.实验目的 (1)了解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及操作步骤 (2)掌握气相色谱法原理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了解气相色谱仪常见的检测器及检测原理 2.基本原理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测定多组分混合物的极其有效的分析方法。它基于不同物质在相对运动的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这些物质随着气体流动相移动时,就在两相之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使原来分配系数只有微小差异的各组分得到很好的分离,依次送入检测器测定,达到分离、分析各组分的目的。 质谱仪以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离子检测器为核心。离子源是使试样分子在高真空条件下离子化的装置。电离后的分子因接受了过多的能量会进一步碎裂成较小质量的多种碎片离子和中性粒子。它们在加速电场作用下获取具有相同能量的平均动能而进入质量分析器。质量分析器是将同时进入其中的不同质量的离子,按质荷比离子依次进入离子检测器,采集放大离子信号,经计算机处理,绘制成质谱图。 3.仪器与试剂 3.1仪器:岛津GC-MS2010 毛细管柱 微量注射器 分液漏斗 具塞试管 振荡器 3.2试剂:蒸馏水:在色谱上不应有苯系物各组分检出 氮气:纯度为99.99% 氢气:纯度大于99.99% 苯系物: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异丙苯、苯乙烯均采用色谱纯标准试剂。 甲醇中苯系物标准贮备溶液(1.00mg/ml):宜采用国家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也可准确称量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异丙苯、苯乙烯色谱纯试剂溶于甲醇(优级纯)配制。 气相色谱用标准工作溶液:根据检测器的灵敏度及线性要求,取适量甲醇中苯系物标准贮备溶液用蒸馏水配制几种浓度的苯系物混合标准溶 液。 氯化钠(NaCl):优级纯,经550℃烘烤2h 以去除吸附的有机物。 二硫化碳(CS2):在色谱上不应有苯系物各组分检出。如检出应做提纯处理 无水硫酸钠(Na2SO4):经300℃烘烤2h 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混合酸:硫酸:磷酸2+1 4.GC-MS主要组件 ⅰ气相色谱仪的主要组件 ①载气系统 包括气源、净化干燥管和载气流速控制。 常用的载气有:氢气、氮气、氦气。 净化干燥管:去除载气中的水、有机物等杂质(依次通过分子筛、活性炭等)。

气质测定苯系物实验报告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苯系物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气相色谱的根本原理。 2.掌握气相色谱仪组成结构及作用。 3.了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原理、特点和使用方法。 4.掌握气相色谱中质谱库定性的根本原理及外标定量方法和特点。 5.了解利用弱极性毛细管柱测定非/弱极性有机物的考前须知。 6.掌握吹扫捕集原理、使用特点、考前须知及其选择原那么。 二、根本原理: 2.1 气相色谱工作原理 气相色谱是利用试样中各组份在气相和固定液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汽化后的样品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份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屡次分配,由于固定相对各组份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因此各组份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的柱长后,便彼此别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离子流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份的色谱峰。 2.2 气相色谱仪的组成及作用 气相色谱的结构由以下几个系统组成:载气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器,记录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 (1) 载气系统:包括气源、气体净化、气体流速控制装置三局部,作用是提供稳定流量/压力的高纯载气。气源提供载气流动相,气体净化装置去除载气中的杂质和水汽,纯化载气,气体流速控制装置可控制载气的流量。 (2) 进样系统:包括注射器和进样口〔隔垫、衬管〕,样品被注射器注入衬管后〔液体样品将瞬间汽化〕,被载气带入色谱柱,分流功能也在进样口实现。 (3) 色谱柱:色谱柱是混合物样品中的各组分别离的场所,是气相色谱最重要的结构之一。色谱柱按照固定相是固体还是液体有填充柱和毛细管柱两种。 (4) 检测系统:获得与各组分含量呈比例的信号。 (5) 记录系统:包括放大器及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及工作站,记录检测

涂料中苯系物气相色谱法

涂料中苯系物气相色谱法 引言: 涂料是一种用于涂装各种物体表面的材料,其成分复杂多样。其中,苯系物是一类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由苯及其衍生物组成,广泛应用于各种涂料的制造过程中。然而,苯系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和挥发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一定的风险。因此,准确测定涂料中苯系物的含量是非常重要的。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广泛的应用范围。本文将详细介绍涂料中苯系物气相色谱法的测定原理、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 一、涂料中苯系物的气相色谱法测定原理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分子在气相中运动速度和亲和性的分析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气相色谱仪分离样品中的化合物,并通过检测器检测其浓度。涂料中的苯系物主要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苯系物在固定相中发生吸附和解吸的过程,通过控制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性质,可以实现苯系物的分离和测定。 二、涂料中苯系物气相色谱法的实验方法

1.样品准备:取适量的涂料样品,将其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制备 成5-10 mg/mL的浓度,并用色谱纸进行滤除杂质。 2.样品注射:将样品注射进气相色谱仪的进样口,控制注射量为 1-2 μL。 3.色谱条件设置:设置适当的色谱柱、流动相和检测器。常用的 色谱柱为5%聚酯硅胶柱,流动相可选用乙腈和正庚烷的混合物,比例 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检测器可以选择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或质谱检测器。 4.色谱分离:通过调节流动相的流速、柱温和检测器条件等参数,实现涂料中苯系物的分离。 5.定量分析:通过测定峰面积或峰高,利用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 三、涂料中苯系物气相色谱法的仪器设备 对于涂料中苯系物气相色谱法的分析,需要以下主要的仪器设备: 1.气相色谱仪:用于将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和检测。常见的 气相色谱仪包括热导检测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等。

实验三 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GC-8A)

仪器分析实验指导 及实验报告 专业及班级 姓名 开课单位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应用化学系分析实验室制

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气相色谱的仪器组成、工作原理及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的根本操作。 2.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苯、甲苯和二甲苯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 气相色谱方法是利用试样中各组份在气相和固定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将混合物别离、测定的仪器分析方法,特别适用于分析含量少的气体和易挥发的液体。当汽化后的试样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份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屡次分配,由于固定相对各组份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因此各组份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的柱长后,便彼此别离,按流出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被检测,在记录器上绘制出各组份的色谱峰——流出曲线。在色谱条件一定时,任何一种物质都有确定的保存参数,如保存时间、保存体积及相对保存值等。因此,在相同的色谱操作条件下,通过比拟纯样和未知物的保存参数或在固定相上的位置,即可确定未知物为何种物质。测量峰高或峰面积,采用外标法、内标法或归一化法,可确定待测组分的质量分数。三、仪器、试剂: 1.仪器设备 1〕岛津GC-8A型气相色谱仪,Chromato-Solution Light色谱工作站。 2〕进样口: 毛细柱进样口(S/SL)。 3〕检测器:TCD检测器。 4〕色谱柱:PEG-6000/6201,Φ4×2m。 5〕5ul微量注射器。 2.气体:高纯N2 (99.999%),载气流速:30mL/min。 3、药品:苯、甲苯、二甲苯。 四、实验步骤: 1.检查N2气源的状态及压力,然后翻开气源,检漏。 2. 按以下条件设置参数: 柱箱温度:110℃;进样器温度〔或气化室温度〕:120℃; 检测器TCD温度:120℃。 3. 开启电脑中的工作站程序及色谱仪。15min后设置桥流:80mA。升温结 束,待基线平稳后,即可进样。 4.用微量注射器准确抽取μL溶液,注射入进样口。注意不要将气泡抽入针筒。进样的同时,用鼠标点击工作站上的“开始〞绿色按钮,待准备结束 〔1-2s〕,按下色谱工作站“CH1”按钮,开始记录图谱,储存并处理图谱数据。假设想在设定的“采集时间〞前终止实验,可用鼠标点击工作站上的“停止〞红色按钮。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分别测定苯、甲苯、二甲苯标准溶液及混合样品。

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工业废气中的苯系物

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工业废气中的苯系物 一、气相色谱法的原理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气相色谱仪的分析方法,其原理基于物质在气 相载气中的分配系数。首先,样品中的苯系物在固定相上吸附,然后由载 气推动样品分子在固定相上的脱附和扩散,最终在色谱柱中分离。分离完 成后,通过检测器检测到各个化合物的特征峰,并用峰面积或峰高来定量 分析。 二、仪器设备 进行气相色谱法分析,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气相色谱仪、进样器、色谱柱和检测器等。气相色谱仪一般由气态进样器、柱箱、检测器和数据 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三、样品处理方法 1.样品收集:首先,需要合适的采样方法,将工业废气中的苯系物样 品收集起来。常用的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纳米纤维膜收集法等。 2.萃取:收集到的样品一般是复杂的混合物,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剂进 行萃取。传统的萃取方法有液液萃取、固相萃取等。 3.浓缩:萃取到的溶液需要进行浓缩,可以通过冷凝法、蒸发法等方 法进行。 4.预处理:浓缩后的样品需要进行预处理,以消除干扰物。一般的处 理方法有pH调节、破乳、净化等。 四、分析步骤

1.进样:将经过处理的样品溶液注入气象进样器,通过一定的自动化 系统将一定量的样品进样到进样器。 2.柱箱设置:选用合适的色谱柱,根据样品的性质调节色谱柱的操作 温度和柱压。 3.色谱分离:在柱箱中设定合适的温度程序,使样品在色谱柱中分离。 4.检测:分离后的组分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通常选用紫外检测器或 荧光检测器进行分析。 5.数据处理和定量:根据检测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如使用积 分器计算各组分的峰面积,并将其与已知浓度的标准品进行对比,得出所 测样品中苯系物的浓度。 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工业废气中的苯系物是一种快速、灵敏和准确的 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控制样品的制备、进样和分析条件等因素,以获得准确可信的结果。此外,为了提高分析的准确性,还需要对分析过 程中的各个步骤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实验二十七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的苯系物

实验二十七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的苯系物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学会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苯系物的方法; 2.掌握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苯系物的过程和气相色谱仪对有机物等的分离原理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二﹑测定原理 苯、甲苯、二甲苯等是有机工业的重要原料和溶剂。在医药、合成染料、有机农药、硝基化合物、油漆、树脂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因此,大气中苯系物的污染比较常见,且因苯系物沸点较低,易燃易爆、毒性大、会危害人体的中枢神经和造血系统,应予以重点分析监测。 大气中的苯系物一般以蒸气的形式分散在空气中。空气中的苯系物或有机蒸气经活性碳采集浓缩•(苯等可在较高浓度下直接进样进行色谱分析),以二硫化碳解吸,以适当的色谱分离拄分离,用FID检测器进行检测。以色谱保留时间定性,色谱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三﹑设备与药品 1.•活性碳管用长70mm,内径4mm,外径6mm的玻璃管,其中装两部分20~40目椰子壳活性碳,•中间用2mm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塑料隔开,玻璃管两端用火熔封。活性碳在装关前于600℃通氮气处理1小时。管中前部装100mg,后部装50mg活性碳。后部活性碳外边用3mm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塑料固定;而前部活性碳的外边则用硅烷化的玻璃棉固定。活性碳管的阻力当流量为1l/min,须在3.3KPa以下。 2.采样泵;流量计(0~0.5l/min);具塞刻度试管(1mL); 3.气相色谱仪附FID检测器。 4.色谱纯的苯、甲苯等有机物标准样品;二硫化碳。 四﹑分析方法 1.试样的采集 临采样前打开活性碳管两端,将管连接在采样泵上,注意活性碳少的一端接采样泵,并垂直放置,以0.2l/min的速度抽取1~10l空气。采样后将管的两端套上塑料帽,尽快分析。否则应冷藏保存。 在采样的同时做一空白管,此管除不抽气外,按样品管同样操作。 2.•色谱条件

气相色谱法测定油漆稀释剂中的苯系物

气相色谱法测定油漆稀释剂中的苯系物 摘要:苯系物作为现代工业中重要的原料及有机溶剂,易污染水体和空气,且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因此,研究气相色谱法测定油漆稀释剂中的苯系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油漆稀释剂;苯系物 油漆稀释剂是一种用于稀释油漆的混合有机溶剂,又称油漆稀料或溶剂油,广泛应用于木材表面装饰辅助材料。早期的油漆稀释剂品种主要有松节油、香蕉水、天那水,其中含有较多的苯。随着油漆生产工艺的改良、环保要求、职业卫生安全,切实保护油漆施工人员的职业安全及住户安全,发展到当前的稀释剂大多是无苯稀释剂。基于此,本文对气相色谱法测定油漆稀释剂中的苯系物进行了分析。 一、苯系物概述 苯系物即芳香族有机化合物(Monoaromatic Hydrocarbons,简写为MACHs),为苯及衍生物的总称,是人类活动排放的常见污染物,完全意义上的苯系物绝对数量可高达千万种以上,但一般意义上的苯系物主要包括苯、甲苯、乙苯、二甲苯、三甲苯、苯乙烯、苯酚、苯胺、氯苯、硝基苯等,其中,由于苯(benzene),甲苯(toluene)、乙苯(ethylbenzene)、二甲苯(xylene)四类为其中的代表性物质,也有人简称苯系物为BTEX。此外,苯系物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具有强烈芳香的气体,易挥发,易燃,有毒。目前,苯系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致癌物质。 二、气相色谱法简介 气相色谱法是利用气体作流动相的色层分离分析方法。汽化的试样被载气(流动相)带入色谱柱中,柱中的固定相与试样中各组份分子作用力不同,各组份从色谱柱中流出时间不同,组份彼此分离。采用适当的鉴别和记录系统,制作

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作业指导书

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 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GB/T14677-1993、 GB11890-89) 分析方法: GB14677-93 、GB11890-89 1概述 本方法选用SE-30毛细管柱,用二硫化碳萃取样品中的苯系物,用FID检测, 能同时检测样品中7种苯系物。 1.1分析对象、范围 本方法分析工业废水、地表水、废气中的苯系物,测定范围0.05mg/L~12mg/L 。 1.2 方法依据

本方法参照水质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11890-89 及<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EPA 8010法。 1.3检出限 水样测定检出限0.05mg/L,气样测定检出限0.004mg/m3~0.010mg/m3。 1.4存在和干扰 1.4.1二硫化碳中若有苯系物检出,应做硝化提纯解决; 1.4.2如萃取过程中产生乳化形象,可在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破乳; 1.4.3样品采集后应尽快分析,如不能及时分析,可在4℃冰箱内保存,不得超过14天。 1.5仪器设备简介 GC-14A气相色谱仪,具FID检测器; 2.气样的前解决方法 用沙轮将采样管割开,采样管中的活性碳倒入具塞试管,加入2mL二硫化碳,振荡2min,放置20min,进样分析。 3样品净化 如水样中有悬浮物,样品应进行过滤。 4数据检测 4.1具体材料 4.1.1载气:氮气,纯度 99.9% ; 4.1.2燃气: 氢气;

4.1.3助燃气: 空气; 4.1.4 色谱柱 SE-30毛细管柱 4.2试剂 4.2.1二硫化碳 使用分析纯二硫化碳,如二硫化碳中有苯系物检出,应做硝化提纯解决,具体方法是:在1000mL吸滤瓶中加入200mL二硫化碳,加入50mL浓硫酸,置电磁搅拌器上,另取盛有50mL浓硝酸的分液漏斗置于吸滤瓶口,打开电磁搅拌器,抽真空升温至45℃,从分液漏斗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静止5min,如此交替进行30min,将溶液转移到500mL分液漏斗中,水洗。 4.2.2无水硫酸钠 350℃加热4小时,冷却后放在干燥器中保存。 4.3仪器操作条件 苯系物测定的仪器操作条件: 进样器温度: 120℃检测器温度:150℃柱温:65-150℃ 氮气流量:30mL/min 空气流量: 400mL/min 氢气流量:40mL/min 4.4样品分析 4.4.1. 插上稳压器电源,启动稳压源,稳定30min。启动载气氮气,使仪器在通有载气的情况下,启动GC-14A气相色谱仪电源; 启动氢气和空气,点火; 4.4.2仪器参数: 按动气相色谱仪面版上的“inj a temp”、键入 120,enter;

盐析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实验室废水中7种苯系物

盐析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实验室废水中7种苯系物左红保;朱霞萍;蓝路梅;白德奎;李铭 【摘要】采用三氯甲烷作为萃取剂,氯化铵作为盐析剂,建立盐析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有机实验室废水中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1,3,5-三甲苯、1,2,4-三甲苯的分析方法.当三氯甲烷用量为25μL,氯化铵用量为0.2 g,5000 r/min下离心分离5 min时,1 mL水样中的苯系物能很好地被三氯甲烷萃取出来,富集倍数为40倍.色谱条件为:DB-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进样口温度220℃,载气为氦气,流量1 mL/min,分流比30:1,进样量1μL,程序升温为:初始45℃保持3 min,3℃/min升温至70℃,再以30℃/min升至200℃保持2 min.质谱条件为:电子轰击离子源(EI),电子能量69.9 eV,离子源温度240℃,四级杆温度150℃,电子倍增器电压1741 V,采样深度1.5 mm,溶剂延迟3.5 min.在优化萃取和测定条件下,各组分的质量浓度在0.4~80μg/L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25,各组分的检出限范围为0.01~0.5μg/L.对成都理工大学有机实验室中废水进行测定,能有效检出所含苯系物,同时做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2.92%~102.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在1.9%~4.5%之间,测定结果令人满意.%Salting out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was developed by using chloroform as extractant and ammonium chloride as salting out agent to determine the amount of toluene, ethylbenzene, o-xylene, m-xylene, p-xylene, 1, 3, 5-trimethylbenzene and 1, 2, 4-trimethylbenzene in organic laboratory wastewater. When the chloroform was 25μL, ammonium chloride was 0.2 g, and centrifugation time was 5 min under 5000 r/min, 1 mL mono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1 mL water sample could be well extracted by chloroform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