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解剖

膝关节解剖

一、概述

膝关节由股骨髁、胫骨平台、髌骨及其周围滑膜、关节囊、韧带、半月板和肌肉构成。

二、组成结构

1.股骨

股骨的下端向两侧和后方扩大形成股骨的内外侧髁,中间以髁间窝相隔,两髁于前方联合形成髌骨滑槽。外侧髁长度及曲率半径比内侧髁大,至使膝关节伸直过程中外侧髁有较大的滑动,产生股骨的内旋运动。内外侧髁的侧面分别有两处高出部分,称为股骨内上髁、外上髁。

股骨内外上髁之间的连线称为Insall线,手术中进行股骨髁截骨时Insall线是一个重要的标志线,尤其是当股骨髁发生畸形时,平行Install线进行截骨可以保证假体的正确位置。

与Install线相垂直的髌骨滑槽中线(在解剖轴和重力轴之间)-Whitesite线也是一条重要的截骨标志线,并且手术中容易被确认。

2.胫骨

胫骨平台对应股骨内外侧髁的部分称为胫骨内外侧髁,与股骨髁相似的是胫骨内外侧髁的形态和大小也不相等。相对于胫骨干轴线胫骨平台后倾约7°左右,有利于膝关节的屈曲。胫骨平台的中央部分是

髁间隆起,其前后分别有前后交叉韧带的止点,髁间隆起有利于膝关节的侧方稳定。

胫骨上端前方中央的骨性隆起为胫骨结节是髌腱的止点,同时也可以作为胫骨截骨时重要的髓外定位标志。

3.髌骨

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位于股四头肌肌腱中,近端与股四头肌相连,远端与髌腱相连,两侧与关节囊移行部分称为髌旁腱膜。髌骨由于没有骨膜所以其血运较差。

4.韧带

膝关节的韧带系统对于膝关节的平衡和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膝关节的韧带系统是否稳定是选择膝关节假体类型的重要依据之一。

5.伸膝装置

股四头肌腱、髌骨和髌韧带全体,构成了膝关节的伸膝装置。

髌韧带位于关节囊前方,起自髌骨下端及其后方的粗面,止于胫骨结节,长6-8cm,两侧与髌内外侧支持带相交织,上端与股四头肌的远端相延续。髌韧带深面与关节滑膜、胫骨之间有髌下脂肪垫相隔。

6.内侧结构

三层:包裹缝匠肌的深筋膜、内侧副韧带、内侧关节囊。

7.深浅两层

深层较短,构成关节囊的一部分,即内侧关节囊韧带,浅层较长,起于股骨内上髁,构成膝关节内侧支持结构的第二层。其前部纤维纵形向前下止于胫骨上端内面.紧挨鹅足止点后方,据关节面4-6cm.后部纤维斜向后下,与下方关节囊及半膜肌键部分纤维交织,止于胫骨内侧髁后缘.同时也附着到内侧半月板后缘,形成所谓的后内侧角。

充分伸膝时,MCL绷紧有助于膝关节的稳定,屈膝过程中,浅层的韧带前部向后推移,盖过深层。

内侧屈肌:缝匠肌,股薄肌,半膜肌,半腱肌

半腱肌,缝匠肌和股薄肌

8.外侧结构

三层:筋膜层、腓侧副韧带\小豆腓骨韧带和腘弓状韧带、关节囊。

第一层增厚为髂胫束,部分纤维向后编入股二头肌筋膜,并在腘窝中线与覆盖膝关节内侧的筋膜层相联合,向前止于髌骨\髌韧带和胫骨外髁

与外侧半月板不连接.在完全伸直时是紧张的

腘斜韧带:半膜肌的反折部,止于股骨外上髁的后方.与关节囊后部融合.可加强后关节囊并制止膝过分伸直.构成腘窝的一部分,表面有腘动脉经过.弓状韧带越过由关节囊穿出的腘肌腱.向上附于股骨外上髁后面,向下附于腓骨小头和胫骨外侧髁边缘.

股二头肌止于腓骨小头,并分出纤维束到髂胫束,外侧副韧带及后关节囊.在膝关节屈曲时,能牵拉这些韧带使之保持紧张,维持膝关节外侧的稳定性.腓肠肌起自股骨内外侧髁的后面.

9.ACL与PCL

1)前交叉韧带(ACL):上端附着在股骨外髁内侧面的后半部分,呈新月形,凸面朝后,下端附着在胫骨髁间前区和内侧髁间结节之间,并与内外侧半月板前角相连接,宽约11mm,长约38mm, 其纤维可分为前内侧和后外侧两部分。屈膝时前交叉韧带前内侧部紧张,而后外侧部分因其股骨,胫骨起止点间距离短反而变得松弛,伸膝时相反。屈曲45度时,前交叉韧带松弛程度最大。膝关节的旋转程度对韧带的张力也有影响,屈膝过程中的胫骨内旋,可使该韧带纤维拉紧。当胫骨外旋时,则趋向于松弛。

前交叉韧带的功能包括:(1)限制胫骨过度前移;(2)限制膝关节过伸;(3)限制胫骨的旋转;(4)限制伸膝位的侧向活动。

2)后交叉韧带(PCL):上端附着在股骨内髁外侧面,也呈新月

形,凸面朝下。下端附着在髁间隆起的槽沟内,并向下延伸到胫骨髁间窝的后缘中部。部分纤维与外侧半月板后角相连。宽约13mm, 长约38mm。屈膝时,该韧带后部纤维因起止点靠近而松弛,而韧带其余部分保持着紧张状态。屈曲约30度时,大部分纤维均趋紧张。它是膝关节内最强的韧带,是膝关节稳定的重要因素。后交叉韧带可防止胫骨后移。当胫骨内旋时,前,后交叉韧带互相缠绕,韧带趋于紧张。而当胫骨外旋,它们变得松弛,到一定程度时相互间不再缠绕。

后交叉韧带的功能包括:(1)限制胫骨过度后移;(2)限制膝过伸;(3)限制伸膝位的侧方活动;(4)限制膝关节旋转活动。

膝关节解剖(图)详解

膝关节解剖(图)详解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且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的主耍结构含括股骨(femur)下端、胫骨(tibia)上端、及髌骨(patella﹔knee cap)之关节面﹐膝关节之所以能活动自如又不会发生脱位﹐主要是前、后十字韧带(anterior and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s)、内侧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外侧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关节囊(joint capsule)及附着于关节附近的肌腱提供了关节稳定性。此外﹐关节中间内外侧各有一块重要的半月板(meniscus)除了可以吸收部份关节承受的负重外,亦可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另外,藉由位于关节前后肌肉群的拉动,让关节可以弯曲及伸直。 膝关节囊的滑膜层是全身关节中最宽阔最复杂的,附着于该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周缘,覆盖关节内除了关节软骨和半月板以外的所有结构。滑膜在髌骨上缘的上方,向上突起形成深达5cm左右的髌上囊于股四头肌腱和股骨体下部之间。在髌骨下方的中线两侧,部分滑膜层突向关节腔内,形成一对翼状襞alarfolds,襞内含有脂肪组织,充填关节腔内的空隙。还有不与关节腔相同的滑液囊,如位于髌韧带与胫骨上端之间的髌下深囊。整个关节有关节囊包裹成为关节空腔,独立的小环境,正常关节液体很少,一旦受伤可以有血性积液,时间较长变成黄色粘稠的液体;关节内伤病的往往有滑膜炎,活动多了就肿。积液多时浮膑试验阳性,即手指按髌骨有漂浮感并能感到髌骨与下方骨骼碰撞;滑膜有时会在关节缝隙处嵌塞引发疼痛,特点是关节负重时屈曲到某个角度疼痛,需要与髌骨软化症鉴别。 (一)膝关节的主要结构 由股胫关节和股髌关节构成的椭圆屈成关节。 (1)股胫关节:由股骨和胫骨相应的内、外侧髁关节面构成椭圆关节。 (2)股髌关节:由股骨的髌面和髌骨关节面构成屈戍关节。股胫关节头大,关节窝浅使两关节面不相适应,关节囊薄而松弛(图4一26)。 (二)膝关节的辅助结构 (1)半月板:由2个纤维软骨板构成,垫在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上,半月板外缘厚内缘薄。 内侧半月板:呈“C”字形,前端窄后部宽,外缘中部与关节囊纤维层和胫侧副韧带相连。 外侧半月板:呈“O”字形,外缘的后部与腘绳肌腱相连。 作用:有加深关节窝,缓冲震动和保护膝关节的功能。 (2)翼状襞:在关节腔内,位于髌骨下方的两侧,含有脂肪的邹襞,填充关节腔。 作用:增大关节稳固性,有缓冲震动的功能。 (3)髌上囊和髌下深囊:位于股四头肌腱与骨面之间。 作用:具有减少腱与骨面之间相互摩擦。 (4)加固关节的韧带 ①前后交叉韧带:位于关节腔内,分别附着于股骨内,侧髁与胫骨髁间隆起。 作用:防止股骨和胫骨前后移位。 ②腓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外侧稍后方。 起于:股骨外侧髁;止于:腓骨小头。 作用:从外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③胫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内侧偏后方。 起于:股骨内侧髁;止于:胫骨内侧髁。 作用:从内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④髌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前方,为股四头肌腱延续部分。 起于:髌骨;止于:胫骨粗隆。 作用:从前方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度屈。 (三)膝关节的基本运动:屈伸 (四)膝关节的运动特点: (1)当膝关节完全伸直时,胫骨髁间隆起与股骨髁间窝嵌锁,侧副韧带紧张,除屈伸运动外,股胫关节不能完成其他运动。

[膝关节]解剖:膝关节的影像学特征

[膝关节]解剖:膝关节的影像学特征 解剖:膝关节的影像学特征 膝关节是一个高度运动、复杂的活动关节,是机体最大的滑液关节。膝关节的稳定性主要靠复杂的韧带结构,并有损伤的可能性。膝部的解剖知识是进行膝关节检查和了解膝关节损伤生物力学的基本要求。 骨性结构 股骨髁内侧股骨髁(MFC)比外侧髁(LFC)更宽,关节面更大,而LFC的前后位更大。髁的前关节面微凸,有V形沟,叫做滑车槽,与髌骨形成关节。在后面被髁间窝分离,在前面形成髁间切迹,并有交叉韧带穿过。 胫骨平台胫骨邻近关节面形成内侧和外侧凹形平台,内侧较大。平台被内侧和外侧髁间隆起分离,并且胫骨突附着半月板根韧带。 髌骨位于四头肌腱内最大的籽骨。它的远端为一平面,近端为一微凸的三角形平面。后面的关节平面倾斜,形成内侧小关节面和宽的外侧小关节面。内侧和外侧小关节面分别形成滑车平面。 关节 髌股关节(PTFJ) 由髌小关节面关节和股骨髁的V形滑车槽形成的滑囊关节。滑车槽的正常变异深度和髌骨的形态,可能是引起PTKF 不稳定的原因。外侧髌骨的稳定,主要由内侧和外侧关节纤维膜聚集形成的髌支持带来维持。股四头肌和髌韧带保持头尾向的排列。 胫股关节为股骨髁和胫骨平台形成的关节。平台的凹面由于有半月板而加深,凹面位于每个胫股层内周围,因此加强了关节的稳定性。后面,胫股层形成了髁间窝;前面,每个胫股层为PTFJ的延续。 半月板新月形纤维软骨结构,顶端无血管,末端为有血管的三角形结构。每个半月板可分为前角、后角和中央体。半月板的稳定是依靠胫骨粗隆上附着的根韧带和末端的半月板膜的聚集。内侧半月板为宽后角的C形;外侧半月板为同样宽度的4/5个环形,并且比内侧覆盖了更大的区域。外侧半月板膜不能附着后侧面,而是由韧带附着到

膝关节的解剖分析与康复训练

膝关节的解剖分析与康复训练 髌骨的功能 我们可以轻松的坐下、站起、走路、跑步和移动都是依靠我们的[双膝] 我们必须要知道,为了保持良好的膝关节功能,我们应该让膝盖骨在“沟槽”里正常的运作。「也有很多人先天性膝盖骨较小,容易滑出“沟槽”」 [膝盖骨]又称为髌骨。是人体内最大的籽骨。包埋在股四头肌肌腱内,像一块三角形的扁平骨。 现在你可以用手摸一下「在你的膝盖前面」尖头朝下,“平头”朝上。髌骨有很多生物力学的特征,这是负责保护、支持使膝盖的运动。 [膝关节]主要是由股骨、胫骨和髌骨三块骨头组成。 髌骨位于股骨凹槽的下端,并作为四条主要大腿肌肉的连接点「股四头肌(之前已有研究发现股五头肌)」,然后从髌骨部分继续连接至胫骨粗隆。 这些肌肉用力拉着髌骨、髌骨拉着胫骨使膝关节从弯曲的位置伸直。 软骨是在髌骨底部的保护结构,约4-5毫米厚,防止髌骨摩擦,并帮助分散传导至关节的巨大压力「减震器」 为什么髌骨这么重要? 先来看个动态图▼ ▲ 非常形象的模型!!有木有 髌骨的功能类似于滑轮的功能髌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增加股四头肌腱的杠杆作用,避免前膝产生直接的创伤。 股四头肌提供的力就像照片中的男子,髌骨作为一个支点,以提供更多的杠杆作用来抬起石头。 在现实生活中,髌骨更复杂,不仅增加力量,还帮助平衡力量以

及提供力的方向。 可以缓解过度承重的压力由于承重的压力落在我们的膝盖上,髌骨作为垫片,保护肌腱和骨头直接产生摩擦。在当弯曲和伸直腿的时候,髌骨也可以平滑的运动。 ▲ 保持Q角 Q角的测量有2条直线,第一条是由髂前上棘到髌骨的中心划一直线,第二条由髌骨中心到胫骨粗隆划一直线,两条直线的夹角就是“Q角”「正常Q角男性10°-15°,女性12°-18° 」 但是Q角大于15度以上,可能会使髌骨从髌骨槽中移出,这是因为Q角过大,而股四头肌强有力的收缩使髌骨向外移动并可能产生髌骨脱位。 Q角轻微的改变会导致肌肉力量的不平衡造成压迫应力,使膝关节产生疼痛和炎症。「 so...女性膝关节更容易受伤」 与髌骨相关的膝关节疼痛 髌骨脱位/骨折/髌腱炎在运动员中是常见的损伤。随着全民的运动意识越来越强,许多髌骨相关的问题发生在热爱运动和健身的人群中。 日常活动中髌骨、膝关节的常见损伤 1、跑步膝/髌股疼痛综合征 髌骨关节疼痛常见于跑者在跑步或者休息时疼痛,疼痛经常发生在膝关节前部。常见成因包括髌骨关节劳损、创伤及错位。 很难说到底是哪里痛,在上下楼的时候疼痛会加重,做下蹲动作或者登山远足时也会加重,而且更奇怪的是下山会比上山「下楼会比上楼」更疼,因为下山的时候膝关节承受的压力更大。 膝关节大幅度屈曲及进行重复的屈曲或伸展运动时,痛楚便会加剧;患处有时更会发出磨擦声、出现假交锁或脚软的现象。 2、髌骨 软骨软化症运动员和中老年女性患者为多见。膝关节前侧疼痛,

膝关节运动解剖学

第章膝区 膝关节是一个复杂关节,它有三块骨(股骨、胫骨和髌骨),2个运动自由度,3个互相 关节的面(内侧胫股关节、外侧胫股关节和髌股关节),这三个互相关节的面均围在同一个关 节囊内。从功能上,在站立位时膝具有支持体重而不需要肌肉的收缩;在坐、蹲、攀登等运动中,它参予降低或抬高体重(抬高至0.5m);当在着地脚上膝还允许身体的旋转。在步行时,正常的膝关节通过减少身体重心垂直和侧方的震荡来减少能量的消耗,支撑相当于体重的4?6倍垂直的力。正常膝用一个特异的方式而达到它的多功能(承受巨大的力,提供大的稳定性和较大的运动范围)。运动主要由骨、肌肉提供,而稳定性主要由软组织(韧带、肌和软骨)提供。运动性和工业性损伤这些稳定结构十分常见,常是由于力作用于股骨和胫骨的长杠杆臂而产生较大的力矩造成的 一.可触及的关节结构 1. 当被检查者坐在诊察台上,膝放松屈90o时,很易摸到膝部的表浅结构。股骨的远端 膨大为股骨髁,可在前面髌骨的两侧摸到,自内、外上髁向下至髁下方的凹陷为胫股关节线。 在被动旋转或伸膝关节时,可以感觉到胫骨髁在股骨上运动。在胫骨髁的前下方隆起部为胫 骨粗隆它是股四头肌髌韧带的止点。 2. 内(胫)侧副韧带位于关节囊的内侧部,沿关节线向内可能摸到该韧带的前缘,此处关 节线中断。若将手指放在内侧副韧带的前缘还可能摸到内侧半月板;当被动内旋时,内侧半 月板的内侧缘更为明显一些,外旋时退缩。 3. 将小指和中指分别放在股骨外上髁和腓骨头,这就提示外(腓)侧副韧带的附着点,但该韧带较小沿关节线向外不太易触及。但当脚放在对侧的膝上,大腿外旋时容易摸到它,外侧半月板则不能触及。 4. 当被检查者仰卧伸膝时,髌骨最容易触及。在胫骨粗隆和髌骨尖之间还可摸到强厚的髌韧带。正常人髌骨易向外侧和远侧移动,压向股骨不会有不舒服感。 二.不可触及的结构 股骨髁的关节面和髌面;髁间窝;内侧髁上线和外侧髁上线,它们分别从髁后上向近侧延仲井也成111;胫骨删勺关节血L胫骨平台T?被桝间降起分开;外侧半月板,几呈坏形;内侧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膝横韧带,在前方连接半月板。 三.膝关节 1. 膝关节的运动膝关节有二个自由度:屈-伸和轴旋转。膝关节的屈曲范围取决于与 大腿后面接触的小腿肚肌的大小,通常在120?130度。由于受跨过髋和膝两个关节的股直 肌(它起自髂前下棘)的限止,当伸髋时屈膝其运动范围减小。过伸的运动范围较小,正常不超过15度。 正常被动运动的终末感是软的,因为来自小腿肚和大腿软组织的接触,若小腿大腿不接触则来自缩短的股直肌。伸或过伸的终末感是坚硬的,因为来自韧带和关节囊结构的张力;若屈膝90o,伸膝较为自由或被腘绳肌的长度所限制。 (1)屈和伸运动的轴运动轴位于通过两股骨髁中心连线的上方几个厘米处。临床上, 膝关节的屈伸轴近似通过股骨内、外侧髁中心的连线。 因为人类膝关节运动轴的变动,因此当使用于机械屈戍关节的装置时如测角器、等速测力计,膝-踝-足矫形器就产生了问题;膝以下假体用到膝部时也发生了问题。当膝关节从伸 到屈的运动中,膝关节的解剖轴移动约2cm,而连接装置的机械轴却固定不动。如此机械装 置的臂不能保持与大腿和小腿平行,在机械装置和解剖的部分之间就产生运动或压力。为了

艺用人体解剖 试述膝关节的结构和运动

艺用人体解剖试述膝关节的结构和运动膝关节由下股骨,上胫骨和髌骨组成。它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属于滑车关节。 膝关节的关节囊薄而松散。它附着在每个关节面的周边,并通过韧带加强,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主要韧带包括: 1、髌韧带 它是股四头肌肌腱的中央纤维索,从髌骨向下延伸到胫骨转子。髌韧带平坦而结实,其浅表纤维穿过髌骨并连接股四头肌肌腱。 2、腓侧副韧带 它是一种坚韧的纤维索,起源于股骨的外上髁,向下延伸到腓骨的头部。韧带表面多由股二头肌腱覆盖,股骨腱与外侧半月板不直接相连。 3、胫骨副韧带 宽扁平束,位于膝关节的内侧后部。从股骨的内侧上髁,它向下连接到内侧胫骨髁和相邻的骨体,并与关节囊和内侧半月板紧密连接。胫骨副韧带和腓侧副韧带在伸展膝盖时是紧张的,在弯曲膝盖时是松弛的,而当半膝弯曲时最松弛。因此,允许膝关节在半屈曲位置进行一些内旋转和外旋。 4、斜韧带

它从半膜肌腱延伸,从内侧胫骨髁开始,向外倾斜向上,在股骨外侧髁末端,并将一些纤维与关节囊融合,以防止膝关节过度伸展。 5、膝关节的十字韧带 位于膝关节中间,非常结实,坚韧。它由滑膜衬里,可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十字韧带(ACL)起源于小腿的内侧部分并从胫骨髁间区域下降,与外侧半月板的前角愈合。纤维以扇形方式附接到外侧股骨髁的内侧。 后十字韧带比前十字韧带更短,更强壮,更垂直。从胫骨髁间隆起的后侧,向内侧倾斜向上,附着于股骨内侧髁的外侧。 膝关节十字韧带牢固地连接股骨和胫骨,这可以防止胫骨沿着股骨向前和向后移动。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伸展最紧张的,可以防止胫骨向前移动。后十字韧带是膝关节屈曲最紧张的,可以防止胫骨后倾。 一般来说,膝关节只能进行屈曲和伸展,因为此时它是滑车状的。在屈曲位置,髌骨向上移动。此时,膝关节是双髁的,因此它可以进行屈曲和伸展,以及轻微的内旋和外旋运动。由于膝关节两侧存在侧副韧带,因此不能进行牵开和伸展。

精品推荐正常膝关节X线解剖

精品推荐正常膝关节X线解剖 鼎湖影像 医学影像专业平台,影像学习小宝库 1.Femoral shaft.股骨干 2.Distal femoral metaphysis.股骨干骺端 3.Patella.髌骨(相关阅读:髌骨解剖) 4.Adductor tubercle.内收肌结节 5.Medial femoral epicondyle.股骨内上髁 6.Medial condyle.内侧髁 7.Intercondylar notch.髁间窝 https://www.360docs.net/doc/bf19127520.html,teral condyle.外侧髁 9.Popliteal groove.腘肌沟 https://www.360docs.net/doc/bf19127520.html,teral femoral epicondyle.股骨外上髁 11.Medial condyle of tibia.胫骨内侧髁 12.Medial tibial plateau内侧胫骨平台 13.Medial tibial spine.内侧髁间棘 https://www.360docs.net/doc/bf19127520.html,teral tibial spine.外侧髁间棘 15.Intercondylar eminence (Tibial eminence).髁间隆起 https://www.360docs.net/doc/bf19127520.html,teral tibial plateau.外侧胫骨平台 https://www.360docs.net/doc/bf19127520.html,teral condyle of tibia.胫骨外侧髁 18.Fibular styloid process.腓骨茎突 19.Proximal tibiofibular joint.胫腓近侧关节 20.Fibular head.腓骨小头 21.Fibular neck.腓骨颈 22.Tibial shaft.胫骨干 23.Tibial proximal metaphysis.胫骨近端干骺端

膝关节解剖

膝关节MRI序列讲座一--解剖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髌骨与股骨的髌面相接,构成髌股关节;股骨的内、外侧髁分别与胫骨的内、外侧髁相对,组成内、外侧胫股关节,胫股关节内有内外侧半月板,加深关节窝的深度,协助完成膝关节的运动。关节囊薄而松弛,附于各关节面的周缘,周围有韧带加固,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关节囊内衬滑膜,形成滑液,有润滑关节及营养关节软骨的作用。关节囊外有多个肌肉与相应骨连接,完成膝关节的各种运动。 一、骨 股骨的下端有两个向后突出的膨大,为内侧髁和外侧髁,两髁的前面、下面和后面都是光滑的关节面,前方关节面彼此相连,形成髌面,与髌骨相接。两髁后方之间的深窝称为髁间窝。髌骨是人体最大的耔骨,位于股骨下端的前面,在股四头肌腱内,上宽下尖,前面粗糙,后面为关节面,与股骨髌面形成髌股关节。胫骨上端膨大,向两侧突出,形成内侧髁和外侧髁,与股骨内外侧髁形成关节。腓骨虽不参与形成膝关节,但腓骨头的上方与胫骨外侧髁的后下方形成胫腓关节。 二、半月板 半月板是垫在股骨内外侧髁与胫骨内外侧髁之间的两块半月形纤维软骨板,分别称为内外侧半月板。 半月板的功能是扩大胫股关节轴向力量和扭力的传导面积,增加股骨髁活动的接触表面,防止滑膜嵌入关节间隙等诸多功能。同时半月板起着稳定胫股关节活动、调节关节液的分布以润滑胫股关节等作用。半月板的上下缘光滑并略有凹陷,保持与胫股关节面最大面积的接触。板股韧带、板胫韧带、囊韧带和横韧带将半月板相对固定在胫骨平台上,半月板与股骨之间的活动度相对较大。成年人半月板通常无血供;儿童半月板的周边部分可有毛细血管,而中央部分依然无血供。 半月板分为前角、体部和后角三个部分,其截面像呈现低信号三角形结构。半月板内包括了环行纤维束和横行纤维束两个区域,环行纤维束主要位于周边1/3部分,横行纤维从半月板边缘穿越环行纤维直达半月板中部的游离缘。横行纤维分为上下两层,层内存在第二纵向纤维,两层间夹有中间穿越纤维。正常半月板的中间穿越纤维MRI信号与上下两层横行纤维一致,而变性的中间穿越纤维信号升高,矢状面或冠状面MRI显示板中央横行的略高信号线。 外侧半月板活动度较内侧大,其外后侧的腘肌腱穿越1cm裂隙经腘肌腱隐窝进入

膝关节的解剖

膝关节解刨 膝关节的骨由股骨、髌骨、及腓骨构成。上下杠杆长,周围肌肉少,是运动外伤中最易损伤的关节。 膝关节正面观,像一个象头髌骨相当额部,膑腱如象鼻脂肪 垫如象眼,侧方的关节隙似象牙(半月半部)股四头肌的股内外 侧头似象耳。 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髌骨构成,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 是垫在股骨内、外侧髁与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之间的两块半 月形纤维软骨板,分别称为内、外侧半月板。内侧半月板较大, 呈“C”形,前端窄后端宽,。外侧半月板较小近似“O”形。半月板的主要功能有三: 1.半月板使关节面更为相适(填充关节隙使关节吻合) 2.也能缓冲压力(股骨与胫骨间的撞击力),吸收震荡,起弹性垫 的作用。 3.半月板还增大了关节窝的深度,又能连同股骨髁一起对胫骨作旋转运动。(是保护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之一) 膝关节的韧带 外侧副韧带:有防止小腿内收及旋转活动的功能。 内侧副韧带:有防止膝外展及防止膝旋转不稳的作用 前交叉韧带:有防止胫骨向前移位的功能。 后交叉韧带:主要作用是防止胫骨向后移位。 髌韧带:为股四头肌腱的中央部纤维索。 腘斜韧带:可防止膝关节过伸。

膝关节部的肌肉 分前部外侧和内侧的肌肉三组 前部:有股四头肌及其肌腱并参与构成关节囊的前部。股四头肌是全身中体积最大、力量最强的肌。股四头肌的作用是伸膝关节、屈髋关节,是伸膝的主要装置,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因素。 膝外侧肌:主要有,股二头肌、腘肌及髂胫束。 股二头肌:位于股骨后部外侧,作用可屈膝并使小腿外旋。 腘肌:斜位于腘窝底,起自股骨外侧髁。是小腿的内旋肌,有 固定半月板及稳定膝关节的作用。 髂胫束:是伸膝的协助肌。 膝内侧肌:缝匠肌、半腱及股薄肌腱共同构成“鹅足”,与半膜肌一起,共同司小腿内旋。是防止膝外旋不稳的重要因素。 缝匠肌:是全身最长得肌,呈窄长的带状,作用:屈髋关节和 膝关节,并使屈曲的膝关节旋内。 半腱肌:位于股后部的内侧。 半膜肌:在半腱肌的深面。 骨薄肌:呈扁带状,位于大腿最内侧半腱肌、半膜肌及股二头肌合称腘绳肌,是屈膝的重要肌肉。 膝关节部的血管 膝关节附近最主要的血管是腘动脉。它是股动脉通过内收大肌肌管的延续部分。膝关节部的神经 膝关节附近得神经有胫神经与腓总神经,二者均为坐骨神经的分支。

膝关节运动解剖学

第章膝区 膝关节是一个复杂关节,它有三块骨(股骨、胫骨和髌骨),2个运动自由度,3个互相关节的面(内侧胫股关节、外侧胫股关节和髌股关节),这三个互相关节的面均围在同一个关节囊内。从功能上,在站立位时膝具有支持体重而不需要肌肉的收缩;在坐、蹲、攀登等运动中,它参予降低或抬高体重(抬高至0.5m);当在着地脚上膝还允许身体的旋转。在步行时,正常的膝关节通过减少身体重心垂直和侧方的震荡来减少能量的消耗,支撑相当于体重的4~6倍垂直的力。正常膝用一个特异的方式而达到它的多功能(承受巨大的力,提供大的稳定性和较大的运动范围)。运动主要由骨、肌肉提供,而稳定性主要由软组织(韧带、肌和软骨)提供。运动性和工业性损伤这些稳定结构十分常见,常是由于力作用于股骨和胫骨的长杠杆臂而产生较大的力矩造成的 一. 可触及的关节结构 1. 当被检查者坐在诊察台上,膝放松屈90o时,很易摸到膝部的表浅结构。股骨的远端膨大为股骨髁,可在前面髌骨的两侧摸到,自内、外上髁向下至髁下方的凹陷为胫股关节线。在被动旋转或伸膝关节时,可以感觉到胫骨髁在股骨上运动。在胫骨髁的前下方隆起部为胫骨粗隆它是股四头肌髌韧带的止点。 2. 内(胫)侧副韧带位于关节囊的内侧部,沿关节线向内可能摸到该韧带的前缘,此处关节线中断。若将手指放在内侧副韧带的前缘还可能摸到内侧半月板;当被动内旋时,内侧半月板的内侧缘更为明显一些,外旋时退缩。 3. 将小指和中指分别放在股骨外上髁和腓骨头,这就提示外(腓)侧副韧带的附着点,但该韧带较小沿关节线向外不太易触及。但当脚放在对侧的膝上,大腿外旋时容易摸到它,外侧半月板则不能触及。 4.当被检查者仰卧伸膝时,髌骨最容易触及。在胫骨粗隆和髌骨尖之间还可摸到强厚的髌韧带。正常人髌骨易向外侧和远侧移动,压向股骨不会有不舒服感。

早读膝关节局部解剖及手术入路,看这篇就够了!

早读膝关节局部解剖及手术入路,看这篇就够了!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且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的主要结构包括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髌骨之间关节面;膝关节能活动自如又不会发生脱位,主要是因为前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关节囊及附着于关节附近的肌腱提供了重要的稳定作用。此外,位于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平台之间的半月板,它们亦可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另外,关节前后肌肉群的拉动,膝关节可以完成弯曲、伸直及小腿的内旋、外旋等动作。本文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了膝关节的应用解剖及手术入路,值得大家学习参考! (一)基本解剖 1.基本构成 四块骨头: •股骨 •胫骨 •髌骨 •腓骨? 三个间室: •内侧胫股间室 •外侧胫股间室 •髌股间室 2.股骨远端解剖要点 •股骨远端由内侧髁与外侧髁组成,两者在前方相连形成股骨滑车; •冠状面上股骨远端有5~7°外翻; •股骨内、外髁向后延伸,从前到后曲率半径逐渐缩小; •从轴位上看,外侧髁较高,但较为平直;而内侧髁则较大,曲率半径更一致。 前后方:

1收肌结节 2 腘肌沟 3 腓肠肌压迹 4 髁间窝 5 外侧髁 6 外上髁 7 外侧髁上线 8 内侧髁 9 内上髁 10 内侧髁上线 11 髌面 12 腘面内外侧方: 1收肌结节 2 腘肌沟 3 腓肠肌压迹 4 髁间窝 5 外侧髁 6 外上髁 7 外侧髁上线 8 内侧髁 9 内上髁 10 内侧髁上线 11 髌面 12 腘面对应的X线表现:

正位 侧位 图解股骨远端解剖要点

股骨内外髁区别 内侧髁更远内后髁更小 外侧髁更近外后髁更大 3.胫骨近端解剖要点 •胫骨关节面基本与长轴垂直,但生理情况下常表现出3~5°的内翻;并有后倾角度,平均为10°; •内侧胫骨平面凹陷,外侧胫骨平面凸起。 前后方

膝关节解剖高清图解

膝关节解剖高清图解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且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的主要结构包括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髌骨之间关节面;膝关节能活动自如又不会发生脱位,主要是因为前、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关节囊及附着于关节附近的肌腱提供了重要的稳定作用。此外,位于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平台之间的半月板,它们亦可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另外,关节前后肌肉群的拉动,膝关节可以完成弯曲、伸直及小腿的内旋、外旋等动作。今天就为大家详解膝关节解剖高清图解,值得大家学习参考! 一、概述 核心韧带 •前交叉韧带ACL •后交叉韧带PCL 周围韧带 •内侧副韧带MCL •外侧副韧带LCL •后外复合体PLC Knee anatomy

二、前交叉韧带ACL 前交叉韧带由大量的胶原纤维束组成,表面有滑膜包裹,平均长度 38mm(25- 41mm),平均宽度 10mm(7-12mm)。

前交叉韧带位于膝关节的中央,起自股骨外髁内侧面后部,向前、内方向走形,止于两侧胫骨髁间棘的前内区域。 1、ACL股骨止点 股骨附丽区呈椭圆形或半圆形,附丽区长轴与股骨纵轴交角是26度。 胫骨附丽区呈三角形,内侧为胫骨平台内侧关节面,外侧为外侧半月板前角,前方为半月板横韧带。

2、ACL的前内束和后外束 ACL分为两束:前内束和后外束 •膝关节伸直时后外束拉紧,变得扁平;

•膝关节屈曲时前内束拉紧。 •基于这种解剖形态,前交叉韧带可以限制胫骨前移和内旋,另外对限制膝关节内、外翻和过伸也有一定作用。 3、功能解剖 前交叉韧带与髁间窝无碰撞:在膝关节伸直时,前交叉韧带与股骨髁间窝紧密相临平行并列而无碰撞。从三维立体角度看,它位于股骨髁间窝顶部,内外两侧之间的正中,与股骨髁间窝两侧也无碰撞。 前交叉韧带相对等长:在膝关节屈伸活动过程中,前交叉韧带两附丽区间距长度变化小于2mm。目前,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等长重建技术正是建立在这种韧带等长概念之上的。

膝关节解剖(图)详解

膝关节解剖(图)详解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且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的主耍结构含括股骨(femur)下端、胫骨(tibia)上端、及髌骨(patella﹔knee cap)之关节面﹐膝关节之所以能活动自如又不会发生脱位﹐主要是前、后十字韧带(anterior and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s)、内侧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外侧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关节囊(joint capsule)及附着于关节附近的肌腱提供了关节稳定性。此外﹐关节中间内外侧各有一块重要的半月板(meniscus)除了可以吸收部份关节承受的负重外,亦可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另外,藉由位于关节前后肌肉群的拉动,让关节可以弯曲及伸直。 膝关节囊的滑膜层是全身关节中最宽阔最复杂的,附着于该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周缘,覆盖关节内除了关节软骨和半月板以外的所有结构。滑膜在髌骨上缘的上方,向上突起形成深达5cm左右的髌上囊于股四头肌腱和股骨体下部之间。在髌骨下方的中线两侧,部分滑膜层突向关节腔内,形成一对翼状襞alarfolds,襞内含有脂肪组织,充填关节腔内的空隙。还有不与关节腔相同的滑液囊,如位于髌韧带与胫骨上端之间的髌下深囊。整个关节有关节囊包裹成为关节空腔,独立的小环境,正常关节液体很少,一旦受伤可以有血性积液,时间较长变成黄色粘稠的液体;关节内伤病的往往有滑膜炎,活动多了就肿。积液多时浮膑试验阳性,即手指按髌骨有漂浮感并能感到髌骨与下方骨骼碰撞;滑膜有时会在关节缝隙处嵌塞引发疼痛,特点是关节负重时屈曲到某个角度疼痛,需要与髌骨软化症鉴别。 (一)膝关节的主要结构 由股胫关节和股髌关节构成的椭圆屈成关节. (1)股胫关节:由股骨和胫骨相应的内、外侧髁关节面构成椭圆关节. (2)股髌关节:由股骨的髌面和髌骨关节面构成屈戍关节.股胫关节头大,关节窝浅使两关节面不相适应,关节囊薄而松弛(图4一26). (二)膝关节的辅助结构 (1)半月板:由2个纤维软骨板构成,垫在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上,半月板外缘厚内缘薄。 内侧半月板:呈“C”字形,前端窄后部宽,外缘中部与关节囊纤维层和胫侧副韧带相连。 外侧半月板:呈“O”字形,外缘的后部与腘绳肌腱相连. 作用:有加深关节窝,缓冲震动和保护膝关节的功能。 (2)翼状襞:在关节腔内,位于髌骨下方的两侧,含有脂肪的邹襞,填充关节腔。 作用:增大关节稳固性,有缓冲震动的功能。 (3)髌上囊和髌下深囊:位于股四头肌腱与骨面之间。 作用:具有减少腱与骨面之间相互摩擦。 (4)加固关节的韧带 ①前后交叉韧带:位于关节腔内,分别附着于股骨内,侧髁与胫骨髁间隆起. 作用:防止股骨和胫骨前后移位。 ②腓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外侧稍后方。 起于:股骨外侧髁; 止于:腓骨小头。 作用:从外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③胫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内侧偏后方。 起于:股骨内侧髁;止于:胫骨内侧髁. 作用:从内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④髌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前方,为股四头肌腱延续部分. 起于:髌骨;止于:胫骨粗隆。 作用:从前方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度屈。 (三)膝关节的基本运动:屈伸 (四)膝关节的运动特点: (1)当膝关节完全伸直时,胫骨髁间隆起与股骨髁间窝嵌锁,侧副韧带紧张,除屈伸运动外,股胫关节不能完成其他运动。

肌骨超声课堂:膝关节解剖特征与超声检查技术

肌骨超声课堂:膝关节解剖特征与超声检查技术 文章链接:肌骨超声在疼痛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为人体最大且构造最复杂,损伤机会亦较多的关节,属于滑车关节。 关节囊的滑膜层广阔,除关节软骨及半月板的表面无滑膜覆盖外,关节内所有的结构都被覆着一层滑膜。 体表神经解剖:腓总神经及其分支

在髌上缘,滑膜向上方呈囊状膨出约4厘米左右。称为髌上囊。于髌下部的两侧,滑膜形成皱襞,突入关节腔内,皱襞内充填以脂肪和血管,叫做翼状襞。 两侧的翼状襞向上方逐渐合成一条带状的皱襞,称为髌滑膜襞,伸至股骨髁间窝的前缘。

加固关节的韧带: ①前后交叉韧带:位于关节腔内,分别附着于股骨内,侧髁与胫骨髁间隆起。 作用:防止股骨和胫骨前后移位。 ②腓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外侧稍后方。 起于:股骨外侧髁;止于:腓骨小头。 作用:从外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③胫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内侧偏后方。 起于:股骨内侧髁;止于:胫骨内侧髁。 作用:从内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④髌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前方,为股四头肌腱延续部分。 起于:髌骨;止于:胫骨粗隆。 作用:从前方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度屈。

半月板是介于股骨髁和胫骨平台之间的半月状软骨,其外侧缘较厚,内侧缘较薄,内侧半月板呈'c'形,外侧半月板近似呈'o'形。

膝关节屈肌群 股二头肌(biceps m.of thigh)长头(long head) 起于坐骨结节,以股二头肌肌腱止于腓骨小头。 功能:膝关节屈曲和外旋。由坐骨神经支配。 股二头肌(biceps m.of thigh)短头(short head) 起于股骨嵴外侧唇,以股二头肌肌腱止于腓骨小头。功能:膝关节屈曲、外旋。由坐骨神经支配。 半腱肌位于大腿后侧,起自坐骨结节,终止于胫骨上端内侧面 功能:伸髋关节、屈膝关节并微旋内。由坐骨神经支配。 半膜肌(semimembranosus muscle) 起于坐骨结节,止于胫骨内侧髁并延续为腘斜韧带附着于关节囊。 功能:使膝关节屈曲、内旋,并能紧张膝关节囊。由坐骨神经支配。 股薄肌(slender m.):在大收肌的内侧起于耻骨下支,止于胫骨粗隆内侧部。功能:膝关节屈曲内旋。由闭孔神经支配。 膝关节伸肌群 股四头肌(quadriceps m.of thigh) 有四个头,分别称为股直肌、股外侧肌、股中间肌及股内侧肌。四个头向下汇成四头肌腱附着于髌骨,往下借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由股神经支配。 股直肌(rectus femoris muscle) 起自髂前下棘和髋臼上缘,止于股骨粗隆。 功能:伸膝关节,屈髋。 股外侧肌(vastus lateralis muscle) 起自大转子和股骨嵴外侧唇,止于股四头肌肌腱。 功能:伸膝关节。 股中间肌(vastus intermedius muscle) 起自股骨前面,止于股四头肌肌腱。 功能:伸膝关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