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3D全彩解剖图谱,值得收藏

膝关节3D全彩解剖图谱,值得收藏

膝关节是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为人体最大且构造最复杂,损伤机会亦较多的关节,对膝关节解剖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

今天,就为大家带来3D全彩膝关节解剖图谱。

②双膝关节解剖关系正常,双膝关节内、外侧髁间隆突及髌骨上缘骨

②双膝关节解剖关系正常,双膝关节内、外侧髁间隆突及髌骨上缘骨质增生变尖;关节面内侧份变白,关节间隙未见明显狭窄征象;余双膝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征象。 ③肘关节解剖关系正常,关节间隙清晰,所属骨质结构连续、完整,未见骨质 吸收及破坏征象,周围软组织未见明显肿胀。 ④骶尾椎生理曲度存在,排列序列正常,未见明显侧弯及滑脱征象;各椎体未见明显骨质增生及骨质吸收破坏征象,椎体附件及周围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韧带 未见钙化。 ⑤骨盆所属诸骨骨皮质连续、完整,未见明显骨质吸收破坏征象,双侧骶髂关 节清晰,双髋关节在位,股骨头形态正常,沈通氏线连续。 ⑥双侧膈下未见明显游离气体影,腹部可见少许肠气及肠内容物投影,未见明显气液平面及 肠管扩张征象,双侧泌尿系走行区未见确切阳性结石影,双侧腹脂线清晰。腹部立位未见明显急 腹症征象,请结合临床。 ⑦右侧跟骨前下缘可见钩状骨性突起,边界清晰。余片内跟骨骨质连续,未见 明显异常征象。 ⑧右手各关节解剖关系正常,诸组成骨骨皮质连续,形态、密度尚可,右手骨 质未见明显骨折征象。 ⑨窦腔密度增高,透过度减低,右侧上颌窦粘膜增厚,窦壁骨质结构未见异常; 余未见异常。 肝脏轮廓光整,形态信号及各叶比例未见明确异常,肝内胆管及胰管未见扩张,胆囊体积大小正常,其内信号均匀,壁未见明确增厚,胰腺,脾脏,双肾形态信号未见明确异常,腹腔内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及积液征象。 双肾轮廓显示清晰,双侧泌尿系行程未见明显阳性结石影,静脉注射76%泛影葡胺20毫升,双肾7分钟时即见显影,15分钟时显影清晰:综合7,20.30分钟各片所见,左侧肾盂,左侧可见积水,双侧输尿管通畅,膀胱内可见数个结石影,余未见明显异常。 MRI平扫示,双侧胫骨平台骨质增生,变尖,骨质信号未见明显异常,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软骨面 连续,前后交叉韧带及侧副韧带信号未见异常。 双侧大.小脑半球及脑干大小.形态及灰白质位置正常,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信号改变,脑室,脑

膝关节运动解剖学

第章膝区 膝关节是一个复杂关节,它有三块骨(股骨、胫骨和髌骨),2个运动自由度,3个互相关节的面(内侧胫股关节、外侧胫股关节和髌股关节),这三个互相关节的面均围在同一个关节囊内。从功能上,在站立位时膝具有支持体重而不需要肌肉的收缩;在坐、蹲、攀登等运动中,它参予降低或抬高体重(抬高至0.5m);当在着地脚上膝还允许身体的旋转。在步行时,正常的膝关节通过减少身体重心垂直和侧方的震荡来减少能量的消耗,支撑相当于体重的4~6倍垂直的力。正常膝用一个特异的方式而达到它的多功能(承受巨大的力,提供大的稳定性和较大的运动范围)。运动主要由骨、肌肉提供,而稳定性主要由软组织(韧带、肌和软骨)提供。运动性和工业性损伤这些稳定结构十分常见,常是由于力作用于股骨和胫骨的长杠杆臂而产生较大的力矩造成的 一. 可触及的关节结构 1. 当被检查者坐在诊察台上,膝放松屈90º时,很易摸到膝部的表浅结构。股骨的远端膨大为股骨髁,可在前面髌骨的两侧摸到,自内、外上髁向下至髁下方的凹陷为胫股关节线。在被动旋转或伸膝关节时,可以感觉到胫骨髁在股骨上运动。在胫骨髁的前下方隆起部为胫骨粗隆它是股四头肌髌韧带的止点。 2. 内(胫)侧副韧带位于关节囊的内侧部,沿关节线向内可能摸到该韧带的前缘,此处关节线中断。若将手指放在内侧副韧带的前缘还可能摸到内侧半月板;当被动内旋时,内侧半月板的内侧缘更为明显一些,外旋时退缩。 3. 将小指和中指分别放在股骨外上髁和腓骨头,这就提示外(腓)侧副韧带的附着点,但该韧带较小沿关节线向外不太易触及。但当脚放在对侧的膝上,大腿外旋时容易摸到它,外侧半月板则不能触及。 4.当被检查者仰卧伸膝时,髌骨最容易触及。在胫骨粗隆和髌骨尖之间还可摸到强厚的髌韧带。正常人髌骨易向外侧和远侧移动,压向股骨不会有不舒服感。 二. 不可触及的结构 股骨髁的关节面和髌面;髁间窝;内侧髁上线和外侧髁上线,它们分别从髁后上向近侧延伸并围成面;胫骨髁的关节面(“胫骨平台”),被髁间隆起分开;外侧半月板,几呈环形;内侧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膝横韧带,在前方连接半月板。 三. 膝关节 1. 膝关节的运动膝关节有二个自由度:屈-伸和轴旋转。膝关节的屈曲范围取决于与大腿后面接触的小腿肚肌的大小,通常在120~130度。由于受跨过髋和膝两个关节的股直肌(它起自髂前下棘)的限止,当伸髋时屈膝其运动范围减小。过伸的运动范围较小,正常不超过15度。 正常被动运动的终末感是软的,因为来自小腿肚和大腿软组织的接触,若小腿大腿不接触则来自缩短的股直肌。伸或过伸的终末感是坚硬的,因为来自韧带和关节囊结构的张力;若屈膝90º,伸膝较为自由或被腘绳肌的长度所限制。 (1)屈和伸运动的轴运动轴位于通过两股骨髁中心连线的上方几个厘米处。临床上,膝关节的屈伸轴近似通过股骨内、外侧髁中心的连线。 因为人类膝关节运动轴的变动,因此当使用于机械屈戍关节的装置时如测角器、等速测力计,膝-踝-足矫形器就产生了问题;膝以下假体用到膝部时也发生了问题。当膝关节从伸到屈的运动中,膝关节的解剖轴移动约2cm,而连接装置的机械轴却固定不动。如此机械装置的臂不能保持与大腿和小腿平行,在机械装置和解剖的部分之间就产生运动或压力。为了预防不舒服和擦伤,需要调和与仔细的对线。矫形膝关节的失调能造成在屈膝时套袖对肢体

膝关节解剖高清图解

膝关节解剖高清图解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且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的主要结构包括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髌骨之间关节面;膝关节能活动自如又不会发生脱位,主要是因为前、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关节囊及附着于关节附近的肌腱提供了重要的稳定作用。此外,位于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平台之间的半月板,它们亦可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另外,关节前后肌肉群的拉动,膝关节可以完成弯曲、伸直及小腿的内旋、外旋等动作。今天就为大家详解膝关节解剖高清图解,值得大家学习参考! 一、概述 核心韧带 •前交叉韧带ACL •后交叉韧带PCL 周围韧带 •内侧副韧带MCL •外侧副韧带LCL •后外复合体PLC Knee anatomy 二、前交叉韧带ACL 前交叉韧带由大量的胶原纤维束组成,表面有滑膜包裹,平均长度 38mm(25- 41mm),平均宽度 10mm(7-12mm)。 前交叉韧带位于膝关节的中央,起自股骨外髁内侧面后部,向前、内方向走形,止于两侧胫骨髁间棘的前内区域。 1、ACL股骨止点 股骨附丽区呈椭圆形或半圆形,附丽区长轴与股骨纵轴交角是26度。 胫骨附丽区呈三角形,内侧为胫骨平台内侧关节面,外侧为外侧半月板前角,前方为半月板横韧带。 2、ACL的前内束和后外束

ACL分为两束:前内束和后外束 •膝关节伸直时后外束拉紧,变得扁平; •膝关节屈曲时前内束拉紧。 •基于这种解剖形态,前交叉韧带可以限制胫骨前移和内旋,另外对限制膝关节内、外翻和过伸也有一定作用。 3、功能解剖 前交叉韧带与髁间窝无碰撞:在膝关节伸直时,前交叉韧带与股骨髁间窝紧密相临平行并列而无碰撞。从三维立体角度看,它位于股骨髁间窝顶部,内外两侧之间的正中,与股骨髁间窝两侧也无碰撞。前交叉韧带相对等长:在膝关节屈伸活动过程中,前交叉韧带两附丽区间距长度变化小于2mm。目前,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等长重建技术正是建立在这种韧带等长概念之上的。 三、后交叉韧带PCL PCL韧带整体长度平均 32~38mm,横截面31.2mm2,是ACL 的1.5倍。胫骨及股骨附丽区面积约为韧带中段横截面的3倍,使得解剖重建非常困难。PCL股骨附丽区呈半月形,跨度很大。韧带最上端与最下端纤维间成角几乎达90°。前部的纤维呈垂直走行,中部纤维距关节软骨边缘1cm。 1、PCL胫骨止点 PCL胫骨附丽区大致呈长方形,位于胫骨正后方,距关节面1.0 - 1.5cm。 2、PCL分为两束:前外束和后内束 PCL由前内束(anterolateral, AL)及后外束(posteromedial, PM)两束组成。AL束的横截面积是PM束的2倍,机械强度(最大强度、刚度)是其1.5倍。所谓的PCL“单束重建”实际就是AL束重建。 •在完全伸直位,PM紧张,AL松弛 •当膝关节屈曲时,AL变紧而PM松弛 PCL 双束示意图 3、半月板股骨韧带 •与PCL伴行的辅助结构称半月板股骨韧带(meniscofemoral

膝关节镜康复锻炼健康图谱

膝关节镜康复锻炼健康图 谱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膝关节镜术后功能锻炼 膝关节解剖图 术后第一天 1、腘绳肌收缩练习:仰卧或坐位,膝关节弯曲大约10度,用足跟向下蹬踩床面,使大腿后面的肌肉紧张。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重复10次。 2、股四头肌收缩练习:俯卧位,小腿前方垫一毛巾卷或枕头。用踝关节向下压毛巾卷或枕头,尽量将腿伸直。保持5秒钟,放松。重复10次 3、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位,健侧膝关节屈曲,患侧膝关节伸直。慢慢抬起患肢,足跟距离床面约12厘米,保持5秒钟。继续抬高12厘米至24厘米,再保持5秒钟。然后与先前的程序相反,放下12厘米,保持5秒钟,再放下12厘米,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4、提臀练习:仰卧位,收紧臀部肌肉。保持5秒钟后放松。重复10次。 5、站立直腿抬高练习:站稳,必要时可抓住扶手,慢慢向前抬腿并保持膝关节伸直,再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术后3-5天 1、终末伸膝练习(仰卧位,膝关节下方垫一毛巾卷或枕头。伸直膝关节并保持5秒钟,然后慢慢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2、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位,健侧膝关节屈曲,患侧股四头肌收缩使膝关节伸直。慢慢抬起患肢至足跟距离床面约12厘米,然后慢慢放回到床面并放松。重复10次,共做5组。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3、半蹲练习:扶住一把结实的椅子或床架,脚距离椅子或床架20厘米左右。背部挺直,慢慢弯曲膝关节向下蹲。不要完全蹲下,也不能超过90度。保持5-10秒钟,慢慢站直并放松。重复10次。 4、股四头肌牵拉练习:站立位,患侧膝关节屈曲,将足跟拉向臀部,要感觉到大腿前面受到牵拉。保持5秒钟。重复10次。 术后2周 1、单腿部分屈膝练习:站立位,扶住椅背支撑身体。健侧膝关节弯曲,患侧足部踩 平,足趾抓地以保持平衡,慢慢屈膝降低身体,然后再站直回到起始位置,放松。 重复10次。注意这项练习不能过度 2、前向踏步练习:站立位,前方放一高15厘米的板凳。患侧迈步踏上板凳,健侧腿 跟上,再以相反顺序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随着锻炼强度的增大增加板凳的高度。

【膝痛】腘肌解剖、评估和分析

【膝痛】腘肌解剖、评估和分析 一、解剖 腘肌是形成腘窝底的薄而扁平的肌肉。这是膝关节最深的肌肉,与下肢的其他肌肉不同,它只作用于一个关节。 腘肌起自股骨外侧髁和外侧半月板后角,然后向内侧下降并附着于胫骨。 功能分析 由于腘肌位于胫骨顶部和关节囊的后面,因此它是膝关节中最深的肌肉。 其肌腱穿过关节囊(但不进入其腔内),并与弓状韧带、外侧副韧带和股二头肌肌腱相交。腘肌的一个额外头部可以从腓肠肌的外侧头部形成。 二、神经支配 腘肌受胫神经 (L4-S1) 的纤维支配。这些神经纤维作为第四和第五腰神经以及第一骶神经的一部分进入腘肌。 腘肌损伤可导致胫神经在腘窝的卡压,表现为足跟和足底疼痛和功能障碍。 三、血液供应 腘肌由腘动脉的肌支供血。 四、功能 腘肌协助膝关节的屈曲。 •当膝关节在开链运动时,膝关节弯曲时,腘肌使胫骨向内旋转。 •在闭合运动链的条件下,腘肌向外旋转股骨(在膝关节屈曲的最开始)。 腘肌在膝关节屈曲时将外侧半月板向后拉,从而防止其受伤。腘肌通常与膝关节囊的外侧相连。这使肌肉能够稳定后外侧部分的膝关节。 膝关节伸直时,需一个外旋动作帮助锁定; 膝关节屈曲时,需一个腘肌解锁动作;

因此,腘肌被称为“膝关节的钥匙”。 膝关节大幅度屈曲时,将外侧半月板向后拉出,避免挤压。 五、临床意义 不良的姿势和不合理的运动模式会导致腘肌承受过大的压力,从而导致受伤。 任何膝盖受伤都会影响腘肌。 研究表明,膝关节伸展和下坡步行时腘肌活动增加,因此,它在控制膝关节过度伸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六、诊断 由于腘肌位置较深,其单独肌损伤很少见,但它可能与其他膝关节损伤相关,例如前交叉韧带或半月板损伤。 肌肉损伤的常见症状有肿胀、酸痛、肿胀、出血等。 如果腘肌受损,患者可能会在膝关节屈曲期间尝试将腿(小腿)保持在外旋位置。 要排除腘肌损坏,须检查: 1.疼痛 许多神经血管结构位于肌肉顶部,因此只能触及其末端部分。 腘肌的近端部分在仰卧位时可触及。 膝关节后外侧部分的酸痛可能表明股二头肌肌腱或外侧半月板受损。 2.脱鞋时疼痛 患者试图从健康腿上取下靴子,用受影响腿的脚趾在脚后跟上休息(向内旋转)。当出现疼痛时,该测试被认为是阳性的。 腘肌与后交叉韧带一起在支撑相中,将股骨稳定在胫骨上,尤其是在需要额外的稳定性时,例如下坡跑步时。 因此,下坡跑步和过度内旋会导致腘肌受损,例如腱鞘炎、肌腱病、扭伤或撕裂。

[3D解剖视频]——膝关节

[3D解剖视频]——膝关节 本期,小编将以更为生动的3D解剖视频跟大家一起学习Knee Stability膝关节的稳定。 Factors affecting stability of the tibiofemoral joint 影响关节稳定的因素 •bony configuration: the least important •tension of ligaments or other connective tissues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anteromedial stability •prevent anterior displacement of the tibia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 anterolateral stability •prevent posterior displacement of the tibia •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s (LCL): prevent varus stress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MCL): prevent valgus stress •medial and lateral retinaculum •iliotibial band •passive tension of muscles: •quadriceps femoris •hamstrings •pes anserinus Factors affecting patella stability •bony configuration •Prominent anterolateral aspect of the femoral condyle •ligaments or connective tissue •patellar ligament •medial and lateral retinaculum •iliotibial band •muscles

3D膝部动态解剖

3D膝部动态解剖 一个功能良好的膝关节对于某些动作至关重要,包括站立、行走和跑步。为了更好明白会发生的许多问题,弄懂膝关节的一些解剖特点就非常重要了。 膝关节重要的解剖结构会分若干层次,包括骨骼、关节、韧带、肌腱、肌肉、神经和血管。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些与膝关节相似的解剖学术语,这会使得后面我们讨论结构更加清楚。身体有许多部分具有高度相似性,所以可以用一些共同的语言来描述这些部分,并明确与身体的中间相关联的一条假想线在什么地方。例如,“medial(内侧)”这个词指的是靠近中线,所以两个膝关节的内侧离得很近,外侧就离得很远。内侧结构通常也有这部分的名字,比如:内侧半月板。然后,这个词“Anterior”就涉及膝关节的前面;这个词“Posterior”就涉及膝关节的后面。所以,前十字韧带位于后十字韧带的前方。膝关节有股骨、胫骨和髌骨组成,髌骨坐落在关节的前方。 膝关节是一个滑膜关节。滑膜关节被韧带关节囊包裹,里面含有滑液以润滑关节。股骨的末端与胫骨的顶部相连以创造膝关节。两个圆形的骨性突起,称为“股骨髁”——在股骨的末端,它们依靠在胫骨顶部的表面,这个表面称为“胫骨平台”。外侧这一半,也就是离另一只膝关节更远的这部分称为“外侧胫骨平台”;内侧这一半,离另一只膝关节更近的这部分称为“内侧胫骨平台”。髌骨在两个特别的股骨髁形成的一个中间凹槽里滑动,这个凹陷称为“髌股沟”。小腿的这根小小的骨骼——腓骨,没有参与形成膝关节,它位于胫骨的外侧,并与之形成关节,这个关节几乎不能移动。 关节软骨是覆盖在骨骼上的重要物质。在许多较大的关节中,关节软骨的面积约占1/4。它呈橡胶状,十分有光泽。关节软骨是一层光滑的物质,以致一块骨骼在另一块骨骼的表面运动时不造成损坏。关节软骨的功能就是减少相邻两骨的摩擦,缓冲运动时产生的震动。关

系统解剖学完整版

英译汉: Skeleton 骨骼 Vertebra 椎骨 Joint 关节 Knee joi nt 膝关节Esophagus 食管 Stomach 胃 Pancreas 胰 Rectum直肠 Colon结肠 Pharynx 咽 Larynx 喉 Kidney 肾 Ureter输尿管urethra 尿道 Testis 睾丸 Ovary卵巢 Uterus子宫 Heart 心 Artery 动脉 Atrium心房 Ven tricle 心室 Thoracic trunk 胸导管Cornea角膜 Conju nctiva 晶状体 Retina视网膜 Cortex皮质 Nucleus神经核 Neuro n神经元 Ganglion神经节 Sciatic nerve 坐骨神经Cerebellum 小脑Hypothalamus 下丘脑Brain stem 月脑干

名词解释: 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的连接处,形成微向前凸的横嵴,可在体表摸到,第2肋恰与胸骨角侧方相连接,因此胸骨角可作为计数肋的标志。 翼点:颞窝底的前下部骨质较薄,最薄弱处在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常构成“H'形的缝,称为翼点,其内面紧邻脑膜中动脉前支。 椎间盘:是连接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第1与第2颈椎之间除外),由两部分构成,中央部为髓核,由柔软并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构成。周围部为纤 维环,由多层纤维软骨按同心圆排列而成,富于坚韧性。椎间盘不仅将相 邻椎体紧密连接在一起,而且可承受压力,缓冲震荡,并允许脊柱作各个 方向的运动。 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愕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为口腔与咽的分界。 肝门:肝的脏面中部有呈似“ H'形的沟,其中位于中间的横沟称肝门,是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的神经、淋巴管等出入肝的部位。 肺门:肺的内侧面中部偏后有一长椭圆形凹陷,称肺门,是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进出肺之处。 肋隔隐窝:为肋胸膜与隔胸膜转折处,呈半环形,是胸膜腔的最低点。 肾门:肾的内侧面中部凹陷称肾门,为肾动脉、肾静脉、神经、淋巴管及肾盂出入之处。 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有一个三角形区域,位于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称膀胱三角。此区粘膜与肌层紧密相连,缺少粘膜下层组织。无论 膀胱处于空虚或充盈时,粘膜都保持平滑状态。该区是膀胱结核和肿瘤 的好发部位。 静脉角:同侧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形成的夹角称为静脉角。是淋巴导管注入静脉的部位。 三尖瓣:在右房室口周缘的纤维环上附有三个近似帆状的瓣膜,称三尖瓣,按其位置分别称前瓣、后瓣和隔侧瓣。每个瓣膜借腔索连于乳头肌上,当心室 收缩时,血液推动瓣膜向上,关闭房室口,由于乳头肌的收缩,牵拉键索 使瓣膜恰好关闭,不致翻向心房,防止血液逆流回右心房。 二尖瓣复合体:二尖瓣复合体在结构和功能上为一整体,包括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和乳头肌。 视神经盘(盲点):在视网膜后部的内侧,视神经起始处的一白色圆形隆起,叫视 神经盘。此处无感光细胞,称生理性盲点,有视网膜中央血管通 过。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佚名 一、应用解剖 半月板由纤维软骨组成,内外各一,位于膝关节的关节间隙,半月板的存在将膝关节分成股-半月板、半月板-胫两组连结,半月板接股骨髁的上面略凹陷,连胫骨髁的下面那么平坦,别离适应于相对骨面。内外侧半月板的前份以膝横韧带相连,半月板的外缘肥厚,内缘锐薄,周边部份的血液供给尚充分,其余部份血供差,缺乏修复再生能力。 内侧半月板呈"C"形,较大,前端窄而后部宽,前角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前方,位于前交叉韧带附着点之前。后角附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后方,后交叉韧带附着点之前的无关节面处,其边缘与关节囊和胫侧副韧带紧密相贴,比较固定,活动范围较小,仅前半部略微松弛,在松弛的前半部与固定的后半部交壤处,易因扭转外力而发生横形破裂。 外侧半月板呈环形,近似"0"形,体积较小。中部稍宽,前后端略窄,其前角起自胫骨髁间隆起前方,前交叉韧带止点的后方,并与股-半月板前韧带相连;后角附着于髁间隆起的后方,内侧半月板后角附着点的前方,外缘与腘肌相连,但与腓侧副韧带并非连接。股-半月板后韧带起源于后角,外侧半月板前角比外侧半月板后角为大。但由于前后角附着点接近,且与侧副韧带不相连接,因此外侧半月板活动度较大。 一样分为三型(图-1),亦有分为四型的。 (1)原始型:软骨板近于圆形,厚而大,中央部与边缘部厚度几乎相等,少数中央部仗有凹陷。此型病例约占2/3弱。 (2)中间型:软骨板近似肾形,比正常半月板宽而厚,内缘稍有凹陷,且比外缘略薄,前、后角一样较宽,此型病例占1/6强。 (3)婴儿型:近似正常婴儿期半月板的形态,中央部宽厚内缘短、但前后角并非增宽,损伤以模型、斜型破裂较多见。此型病例约占1/6弱。 半月板的作用主若是增强了关节的稳固性,并可幸免周围软组织被挤入关节。半月板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册(强生公司)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册(强生公司) 全膝关节置换 第一节膝关节解剖概要与生物力学特点 一、膝关节的构成 (一)骨性结构 膝关节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髌骨共同组成,其中髌骨与股骨滑车组成髌股关节,股骨内、外髁与胫骨内,外髁分别组成内、外侧胫股关节。在关节分类上,膝关节是滑膜关节(synovial joint)。 髌骨是人体内最大的籽骨,它与股四头肌、髌腱共同组成伸肌装置(extensor apparatus)。蘸骨厚度约2~3cm,其中关节软骨最厚处可达5mm。髂骨后表面的上3/4为关节面,由纵向的中央嵴、内侧峭分为外侧关节面、内侧关节面和奇面或称第3面(theoddfacet.thirdfacet);内、外侧关节面又被两条横嵴划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故共计有七个关节面。髌骨后表面的下1/4位于关节外,是髌腱的附着点。 股骨远端的前部称为滑车(trochlea),其正中有一前后方向的切迹将之分为内、外两部分,滑车切迹向后延伸为髁间切迹(intercondylar notch.ICN),向前上延伸止于滑车上隐窝。股骨远端的后部为股骨髁(femoral condylars),由ICN分为股骨内髁和股骨外髁,分别与内、外滑车相延续,构成凸起的股骨关节面。从侧面观,股骨外髁弧度大于内髁且较内髁更突前,而内髁比外髁更加向后延伸。

参与构成膝关节的胫骨平台并非绝对水平,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呈由前向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即所谓胫骨平台后倾角。胫骨平台中央有一前一后两个髁间棘,其周围为半月板和交叉韧带的附着处。外侧胫骨关节面的前l/3为一逐渐上升的凹面,而后2/3则呈逐渐下降的凹面。内侧胫骨关节面则呈一种碗形的凹陷。如此,凸起的股骨关节面和凹陷的胫骨关节面彼此吻合,使膝关节得以在矢状面上作伸屈活动;然而外侧胫骨关节面的特征性凹陷结构又使得外侧胫股关节面并非完全吻合,从而允许膝关节在水平面上有一定的旋转活动。并且膝关节的伸屈活动也不是同轴运动而是具有多个瞬时活动中心的运动。因此,在结构上膝关节是一个不完全的绞链式关节(incongruent or modified hinge joint):正常的膝关节具有约135°的屈曲和5-10°的过伸活动范围,在水平轴面上向内、外有约3°的旋转活动范围,此外,尚存在前后和侧向的小范围活动。 (二)半月板解剖 半月板是关节内唯一没有滑膜覆盖的组织,其冠状断面呈三角形结构,可概括为“三面一缘”:与股骨髁相关的上表面,与胫骨平台相关的下表面,借冠状韧带与关节囊、胫骨平台相连的周围面(又称半月板壁或半月板边缘)及关节腔内凹形的游离缘。除冠状韧带外,半月板的前后角借纤维组织连接固定于髁间棘周围。不仅如此,在前部半月板借半月板髌韧带与髌骨相连,故伸肌装置可惜此调节半月板在关节前部的活动:在后部半月板分别借纤维组织与半膜肌、腘肌相连,使二者得以调节内、外侧半月板在关节后部的活动。

图谱--膝关节外侧疼痛经常被忽视的原因--近端胫腓关节

图谱--膝关节外侧疼痛经常被忽视的原因--近端胫腓关节 近端胫腓关节的正常解剖 近端胫腓关节位于外侧胫骨髁和腓骨头之间,它与大约10%的成年人膝关节相交通,MR关节造影术报道了高达64%[ 1 ]。因为近端胫腓关节可以与膝关节邻接,当关节压力升高时,任一关节都可能受到影响,因此近端胫腓关节被解释为膝关节的“第四间隔”[ 1 ]。 纤维囊围绕近端胫腓关节关节,这由前上下胫腓韧带加强(图1A、1B和2A,2B)。腓总神经沿着腘窝的外侧下行,并在腓骨头部和颈部的前外侧弯曲(图1A),它横向穿过前室肌肉组织,并且相对于腓骨长肌组织深处,在那里它分为浅表和深表层。 图1A:冠状和横向横截面图上所示的近端胫腓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腓骨神经(箭头)在腓骨头周围弯曲,分为浅表和深部。

图1B是冠状和横向横截面图上所示的近端胫腓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显示了胫腓前上韧带和胫腓后韧带(箭头),其加强了近端胫腓关节的纤维囊。 胫腓前上韧带和后上韧带在所有成像序列上具有低信号强度(图2A)。通常可以在近端胫腓关节中存在少量流体(高T2信号)。神经在T1加权图像上是低到中等信号强度(图2B),并且在T2加权图像上的信号强度略高。 图2A - 31岁女性近端胫腓关节的正常MRI解剖。轴向快速自旋回波质子密度加权脂肪饱和图像显示前部和后部近端胫腓韧带为低信

号强度带(箭头)。 图2B- 31岁女性近端胫腓关节的正常MRI解剖。轴向快速自旋回波T1加权图像显示中间信号强度的腓总神经,因为它围绕腓骨头(箭头)。 1、骨性关节炎 近端胫腓关节的退行性关节炎可能伴随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或孤立发生。在计划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未被识别的近端胫腓关节病可能是进行性侧膝关节疼痛的根源,并可能影响临床结果。与其他关节一样,骨赘(图3),软骨下囊肿,软骨下硬化和关节间隙变窄是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