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综述

常见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综述

摘要:润滑是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正确选择润滑系统能够保证机械

设备的有效运行,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干油集

中润滑系统,对比分析了它们的优点和缺点,并探讨了目前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存

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干油集中润滑系统;解决措施

Review of Common Grease Concentrating Lubrication Systems

Yang Bing

(Gezhouba Shiplock Administration, Three Gorges Navigation Authority, Yichang Hubei 443000, China)

Abstract: Lubrication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Correct selection of lubrication system can ensure the effective running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and prolong its service life. This paper introduced several common grease concentrating lubrication systems, and compare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is paper also enumerated the currently existing problems of grease concentrating lubrication system and discussed the solutions.

Key words: Grease concentrating lubrication system Solutions

机械设备的有效润滑是设备正常运行的根本保证[1]。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可分

为双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单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智能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应当根据现场环境、润滑点数、供油量、系统监控方式等因素,正确选择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1三种典型的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1.1双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双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一般由电动干油泵、加油泵、换向阀、压差开关、

电控箱、管路附件等组成。其核心元件是双线式分配器。双线式干油系统通过双

线式分配器供油活塞的限位螺母能够方便的调节各点的供油量,并且可以通过差

压传感器来检测系统是否出现渗漏。但由于双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管路必须

采用双线布置,导致管接头较多,维护量较大;差压开关发生故障的频率较高;

故障润滑点位置不易查找等。

1.2单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单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由电动干油泵、单线式分配器、管路附件等部件组成。它由一根主油管通过单线式分配器将润滑油一级一级地分配给各个润滑点。

当某一润滑点出现堵塞时,整个系统就无法继续工作,因此采用单线式干油集中

润滑系统能够迅速判断供油口是否出现阻塞。同时由于单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采用单线串联的方式[3],所以其管路比双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短,接头少、

维护量小。单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也有相应的缺点,即在供油系统中单独改变

某个点的供油量比较困难,只能通过控制相应的分配器油口的短接来实现[3]。

1.3智能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智能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型润滑方式,它由上位机、主控

系统、电磁给油器、供油站等部件组成,具备自动控制和计算机远程监控功能,

实现了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具有按需供油、实时监测、故障自诊断等功能。

目前智能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主要采用电磁阀件作为给油器,由于干油具有粘度大、易固化的特点,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因电磁力不足导致阀芯卡死的故障[1]。

智能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主要适用大型机械设备和大型生产线上集中运作的设备,

其在制造和使用方面的成本较高,对运行维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 2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在选择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干油集中润滑具有注油方便、强制润滑等特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干油集

中润滑系统也出现了一些制约生产维修的问题,影响了设备的润滑效果。

2.1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以及运行维护人员的专业程度

我国自上世纪起便已开始使用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但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系统

运营维护工作未能做好,使得其实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主要的原因有,管理

者较为重视主体设备的问题,对机械设备润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关的专业知

识较为欠缺。当系统运行出现故障时,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的维修知识,无法在第

一时间对故障进行排除。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当认识到润滑的重要性,并对运行

维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2.2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给油量的问题

在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中,判断给油量是否适合是其运行中的重要问题。上面

三种干油集中润滑系统都能够检测出各个润滑点是否给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给

油量往往有较大富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浪费和污染。在给油量的问题上,有人

提出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系统理论需油量,并以此来设定系统参数。但是这种方法

难以全面考虑到润滑系统实际运行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因而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因此,关于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给油量的准确确定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3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配管问题

在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中,管路系统的配置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干油集中润滑

系统由于其润滑点多,相应的配管和接头较多,使得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

渗漏故障,增加了维修工作量。因此,在干油集中润滑系统设计时要尽量减少管

路长度和管接头,合理选择密封形式。

2.4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管路路径优化的问题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管路路径应该根据实际工况优化布置,避免不利环境因素。具体布置原则有:⑴消除“暗管”,引出“明管”,便于后期的维护。⑵在选择

路径时,尽量远离高温环境。若环境温度较高,应对各主管路、分支管路、分配

器添加隔温材料,减小温度对系统润滑的不利影响。⑶尽量远离潮湿及腐蚀性物

质的工况。⑷在安装过程中,要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因踩踏而造成管路

接头漏油。

2.5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供油周期设定的问题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应对系统工作周期进行设定,使系统在固

定时间间隔内连续工作,从而保证连续有效地输出润滑油。供油周期是根据润滑

点所需要的润滑油量来设定的。当每次采用小量供油,则供油周期就短;当每次

采用较大量供油时,其供油的周期便长一些。通常情况下企业采用的是“多次小量”的供油原则。

3结语

随着自动化机械设备的普遍使用,使得在机械润滑和维护越来越重要。常见

的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包括双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单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和

智能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在使用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中,要结合机械设备的规模

和结构选择合适的润滑系统,提高润滑系统的使用效率,达到既满足润滑需求,

又方便维护、节约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玉刚,刘新玉,王占军等.采用步进式干油阀的智能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研

究[J].润滑与密封,2015,40(10):92-96.

[2]王建新,盛桂军,李霞等.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特点及选用原则[J].山东冶金,2002,24(1):26-27.

[3]洪建荣.典型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分析及维护[J].南方金属,2006,(150):50-53.

[4]张剑等编著.现代润滑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5]汪德涛,林亨耀主编.设备润滑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基金项目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科技项目(KJ2016-02)。

作者简介

杨冰(1990-),女,湖北十堰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液压和润

滑技术工作。

智能干油润滑系统简介

智能干油润滑系统简介 智能干油润滑系统是一种新型润滑系统,其结构由远程监控微机、主控系统、高压润滑泵、压力传感器、自动加油系统、电磁给油器、流量传感器、分配器等组成。与传统的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相比,智能润滑系统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少的故障。 主控系统是整个润滑系统的指挥中心,通过控制油站起停、控制电磁给油器的运行、监控每一个润滑点状态、调节和现实循环时间、调整每一个润滑点供油量、故障报警、现场信息收集和与远程监控微机联锁等功能,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控制和监测。 高压润滑泵是整个系统的心脏,通过管路及电磁给油器,将润滑脂最终送到每一个润滑点。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系统的压力并反馈给主控系统。电磁给油器是整个系统地执行机构,执行主控系统送来的指令,控制油阀开启、关闭,实现控制润滑点的供油。流量传感器实时监测润滑点运行状态,将信息反馈给主控系统。远程监控微机与主控系统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讯信息。

智能润滑系统采用PLC智能控制,有自动和手动两种工 作状态,初始状态时各电磁给油器均关闭。自动状态为按照预先设定的参数(供油量、供油间隔等)和程序供油,手动状态为 直接按照用户当前指令给某点或某些点供油。 智能润滑系统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少的故障,相比于传统的干油集中润滑系统,智能润滑系统能够很好的解决环境污染、润滑材料浪费、设备故障频发等问题。 文章已修正如下: 泵站输出高压润滑脂经单线主管道进入二位二通电磁阀,供送给母分配器,再由支管道供给子分配器,逐级供送给润滑点。该系统的缺点是,只要有一处堵塞,就会导致全线停脂,需要排除故障后才能继续工作。另外,该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差,各润滑点给脂调整量小,精度低。 3.2双线式干油润滑系统的特点

炉顶干油润滑系统工作原理简述

炉顶干油润滑系统工作原理简述 一、主要元件 (一)油泵:用一备一,用9、10、11、12号截止阀进行切换。 (二)管路:共分为两条主油路。分别是45分钟润滑周期支路与4小时润滑周期支路。理解工作原理时,可以把这两条油路分别看成连接于同一油泵上而毫无关联的两套润滑系统。 1、45分钟润滑周期支路,a、气密箱润滑,4个干油分配器,输出22个润滑点;b、下密阀,1个8点输出干油分配器,输出8个润滑点。45分钟润滑周期支路共计输出30个润滑点。 1、4小时润滑周期支路,a、料流调节阀,3个干油分配器,输出18个润滑点;b、上密阀,1个8点输出干油分配器,输出8个润滑点;c、柱塞阀,1个2点输出干油分配器,输出1个润滑点;d、东、西放散阀,2个2点输出干油分配器,输出4个润滑点;e、东、西绳轮,1个8点输出干油分配器,输出4个润滑点;4小时润滑周期支路支路共计输出35个润滑点。 (三)溢流阀:调节泵的出口压力。出厂设定为25MPa,一般情况下,不需调整。 调节方法:把10号或者12号截止阀关断,起动泵,旋转溢流阀的调节螺栓,观察出口压力表,指针到达所需工作压力时,停止。打开截止阀。 (四)3#(或4#)压力继电器:(润滑系统图)用于泵出口压力上限保护。当系统工作不正常,泵的出口压力超过正常工作压力时,此压力继电器触动系统停机。此上限工作压力厂家设定为25MPa。 (五)管路终端压力继电器:系统中,共安装有4个管路终端压力继电器。分别安装在45分钟润滑周期支路与4小时润滑周期支路的A管、B管。用于设定管路压力工作原理:泵开始运转→达到“A”管路压力→压力继电器动作→电机停止运转→间隔时间(22.5分钟或者2小时后)→泵开始运转,向“B”管注油。 (六)二位四通换向阀:用于“A”、“B”换向..当阀芯置于左位时,A管进油. 当阀芯置于右位时,B管进油. (七)干油分配器(图3):此套干油润滑系统,共有八种型号,主要以出油量、出油口数、有无发讯器来区别,工作原理相同。 工作原理:“A”管进油→推动换向活塞向右动作→换向活塞到达最右位→油路向下,进入工作腔左腔→推动工作活塞向向右动作→油从工作腔右腔推出→经换向活塞的环形槽,从2号出油口排出. 二、工作原理 (一)周期性润滑 1、45分钟润滑周期工作原理:“PLC启用”转换开关置于“1”位,选择1号泵,电机开始工作,PLC控制步进电机动作,换向阀阀芯置于右位,换向阀P口进油,A口出油。油脂进入干油分配器左腔,换向活塞与工作活塞依次动作。油脂从2号出油口(右边)排出。完成此干油分配器所润滑的点的一半。间隔时间22.5分钟到,PLC控制步进电机动作,换向阀阀芯置于左位,A管油脂通过换向阀回油口R泄荷,同时,电机启动,油泵开始工作,换向阀P口进油,B口出油。油脂进入干油分配器右腔,换向活塞与工作活塞依次动作。油脂从1号出油口(左边)排出。完成此干油分配器所润滑的点的全部工作。

车辆集中润滑系统介绍

球磨机集中润滑系统 概况 对于球磨机来说,保证良好的润滑是极其重要的。 在矿山,有很多重要的大型设备:如破碎设备、移动设备、选矿设备、研磨设备、工程机械等。这些设备的使用率高,工作中不容抛锚。而矿山的使用工况又都比较恶劣,这就对设备的润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备管理部门为此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其中就包括润滑的管理,常常还进行设备大检查等。但由于种种原因,润滑还是得不到保证,由此而引起的设备损坏时有发生。 目前开式齿轮及轴承(轴瓦)的润滑现状 球磨机的轴承(轴瓦)及开式传动齿轮目前主要是采取人工加油润滑或喷射润滑,所用的润滑油是齿轮油等稀油,它们大致有以下缺点: ◆很难保证润滑油散布均匀,每次加油量靠人工估计,误差大、浪费多还容易欠 润滑,使设备磨损快、使用寿命短、生产成本高。 ◆有的润滑点长时间未加油后,老油脂老化变硬后将油道堵塞,再想加油就加不 进去了,除非及时发现检修,否则轴承(轴瓦)磨损是很快的事情。 ◆喷射润滑开式传动齿轮都是采用稀油,黏附力小、不易产生油膜,泄露大、影 响卫生及设备达标。 ◆人工加油时劳动强度大,设备在旋转、极不安全。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特点 球磨机的干油自动润滑系统是将球磨机上的各个黄油润滑点及开式齿轮润滑点连接起来,通过电动润滑泵、控制器、分配器、高压树脂软管等,准确的向各润滑点定时、定量的供给油脂。具有以下特点: ◆定时润滑:每个供油周期(可调)由控制器设定后自动执行。(也可手动控制) ◆定量润滑:每个润滑点的供油量事先设计好,由分配器精确供给,每次相同。 ◆润滑效果好:每次加油量少但次数多(8小时左右1次),比手工数天一次,每 次加很多效果更好。且润滑在设备运转过程中完成,比静止状态加注效果更好。 ◆无污染:油全部密闭在管路内,和外界不接触,减少了灰尘等的混入、污染。

干油润滑维护手册

目录 1.系统用途及性能 1.1概述 1.2系统组成及性能 1.3润滑原理及配管 2.润滑泵站操作说明 2.1手动 2.2自动 2.3持续 3.集中润滑系统安装、维护、操作说明3.1管道和支管 3.2管道连接 3.3给油器 3.4压差开关 3.5压力表安装 3.6接头安装 3.7系统试运转 3.8润滑剂种类和润滑次数 3.9电气操作 •双线集中润滑系统的故障检查

5 .设备储存 6 .易损件清单 1 .系统用途及性能 1.1 概述 此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为双线终端式系统。供“340连轧管机组从穿孔机区到冷床 区设备近2700点的润滑,共有12个站区,其中有11个站区需要进行干油集中润滑, 每个站区一套干油润滑系统,其中包括:G1穿孔机入口区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共107 点,不含穿孔机主机上润滑点)、G2穿孔机出口区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共118点,不 含SMS 顶头更换装置上润滑点)、G3穿孔机区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共120点,不含 穿孔机主机上润滑点)、G4芯棒冷却区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共286点)、G5芯棒循环 区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共207点)、G6连轧机区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共144点)、G7 连轧脱管机区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共106点)、G8炉前运输设备区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共375点)、G9定径机区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共124点)、G10-1#冷床区干油集中 润滑系统(共465点)和G11-2#冷床区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共638点)。而G12为 限动齿条干油喷射润滑系统,其设备全部由用户自备。 此系统共设有三种润滑周期,第一种润滑周期为6小时,G1、G2、G4、G5、G7、 G8、G9、G10和G11均为此周期的集中润滑系统;第二种润滑周期为30分钟,G3 即为此周期的集中润滑系统;第三种润滑周期为2小时,G6即为此周期的润滑系统。 已经设定的润滑周期时间,用户可视设备运行需要作相应的调整和变更,以达到满 意的润滑效果。 1.2 系统组成及性能 每个站区的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均由干油润滑站、电器控制箱、主管及支管 11 12

润滑油润滑方式

稀油集中润滑 集中润滑系统具有明显的优点,因为压力供油有足够的供量,因此可保证数量众多、分布较广的润滑点及时得到润滑,同时将磨擦副产生的磨擦热带走;磨擦表面的金属磨粒等机械杂质,随着油的流动和循环将杂质带走并冲洗干净,达到润滑良好、减轻磨擦、降低磨损和减少易损件的消耗、减少功率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但是集中润滑系统的维护管理比较复杂,调整也比较有困难 。每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整个润滑系统的失灵,甚至停产。所以还要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 在整个润滑系统中,安装了各种润滑设备及装置,各种控制装置和仪表,以调节和控制润滑系统中的流量、压力、温度、杂质滤清等,使设备润滑更为合理 。为了使整个系统的工作安全可靠,应有以下的自动控制和信号装置。 1.主机启动控制 在主机启动前必须先开动润滑油泵,向主机供油。当油压正常后才能启动主机。如果润滑油泵开动后,油压波动很大或油压上不去,则说明润滑系统不正常。这时,即使按下了操作电钮主机也不能转动,这是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控制联锁的方法很多,一般常采用在压油管路上安装油压继电器,控制主机操作的电气回路。 2.自动启动油泵 在润滑系统中,如果系统油压下降到低于工作压力(0.05MPa),这时备用油泵启动,并在启动的同时发出示警信号,红灯亮、电笛鸣,这时值班人员根据示警信号立即进行检查并采取措施消除故障。待系统油压正常后,备用泵即停止工作。 3.强迫停止主机运行 当备用油泵启动后,如果系统油压仍继续下降(低于工作压力)(0.08~ 1.25MPa)则油泵自动停止运行并发出信号;强迫主机也停止运行,同时发出事故警报信号,红灯亮、电笛鸣。 4.高压信号 当系统的工作压力超过正常的工作压力0.05MPa时,就要发出高压信号,绿灯亮、电笛鸣。值班人员应立即检查并消除故障。 启动备用油泵、强迫主机停转等,常是采用电接触压力计及压力继电器来进行控制的。 5.油箱的油位控制 油箱的油位控制常采用带舌簧管浮子式液位控制器。当油箱油位面不断地下降,降到最低允许油位时,液位控制器触点闭合,发出低液位示警信号,红灯亮、电笛鸣,同时强迫油泵和主机停止运行。当油箱油位面不断升高(可能是水或其他介质进入油箱内),达到最高油液位面时,则发出高液位示警信号,红灯亮、电笛鸣,应立即检查,采限措施,消除故障。 6.油箱加热控制 在寒冷地区或冬季作业时,应加热油箱中的润滑油,润滑油温度一般维持在40°C左右,以保持油的流动性,否则整个系统的控制因温度低、油的黏度增加而发生困难。加热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蒸汽加热,比较缓和;另一种是用电热元件加热。后一种加热方式比较剧烈,有时会使油质发生热裂化反应,降低黏度并生成胶质沉淀。这两种方法都装有自动调节温度的装置,当油温升到规定温度时,即自动断电或断汽。 7.系统自动测温装置 系统中有关部位的温度在运行中都要进行定时测量,以便掌握运行情况。如油箱、排油管、进、出冷却器的油温和水温,都要随时测量。为此,采用了温度自动测量装置。常用的测量装置是热敏元件和电桥温度计,只需扭动操作盘上的转换开关,就可测出各部位的温度。 8.过滤器自动启动 当油流进出过滤器的压差大于0.05~0.06MPa时,过滤器被阻塞。应自动启动过滤器,以清除圆盘式过滤器内滤筒周围的杂质。通常用电接触差式压力计来控制,当压差减小(或恢复到允许压差范围)后,就切断电源自动停止滤筒清刮 稀油集中润滑中还包括以下两种润滑系统: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一、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结构原理 所谓“干油”,就是润滑脂;目前常用的干油集中润滑系统都是开式的,即润滑脂在润滑点消耗掉,不返回油桶。 典型的智能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由电动干油泵、加油泵、过滤器、分配器、控制柜、管路附件组成(见下图),其油路采用一个电磁换向阀控制一个润滑点的方式,管路布置和工作原理简单,故障判断和处理相对于使用单线或双线分配器容易;缺点是分配器体积较大。该系统的突出特点是将传统的集中润滑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采用PLC对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并可实现计算机远程监控。控制柜中的PLC是该系统的核心,它控制系统实现:按设定的循环间隔时间,启动系统,各电磁换向阀依次得电动作,逐点给油;通过设定各电磁换向阀得电时间,控制各点给油量;电磁换向阀得电时,流量传感器检测油流信号并反馈,通过指示灯或在监控电脑画面上显示;系统高、低压、油位低自动保护及报警;系统运行和故障记录功能。采用计算机远程监控,则更可凸显系统控制和维护方便的高科技特点。系统适用于上百个给油点的大型机械设备或生产线的集中润滑,并可与单线式集中润滑系统相结合使用。与这些优点对应的是:系统的维护对电气人员、系统的使用对系统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系统的价格较高。 二、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优点 智能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现场环境温度不同条件及设备润滑部位的不同要求,准确、定时、定量、可靠的满足各种润滑要求。以维克森VICSEN-MX型集中润滑系统为例,该系统采用递进式工作方式,泵设计成可间歇或持续工作,这样可以按照不同的需要来编辑运行程序,一个直联的减速电机驱动泵内凸轮工作,可以同时驱动3个外置泵单元。每个泵单元都配有溢流过压保护阀防止超压损坏。可设置1-200个润滑点,能够准确及时地推送油脂到各个润滑点,还可以显著提高设备寿命,更加节省润滑脂的用量,多个润滑点可以采用统一的一个集中润滑系统,不仅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运营成本,而且维护起来也更加简单。 三、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使用与维护 1.管理者重视与采用专人维护

集中润滑系统操作手册

德国福鸟集中润滑系统 KFG、KFGS

1.泵装置---------------------第3页 1.1 综述-----------------------------------------------第3页 1.2 装置外形参数----------------------------------- 第3页 1.3 泵单元----------------------------------------------第4页 1.4 KFG1.40可调型泵单元------------------------ 第4页 1.5溢流阀----------------------------------------------第5页1.6润滑脂要求(非常重要)--第6页 1.7 充填润滑脂----------------------------------------第6页 1.8 脂位检测-------------------------------------------第7页1.9 系统排空(非常重要)----第7页 2.递进式分配器-------------第8页 2.1 综述-------------------------------------------------第8页 2.2 VPKM型递进式分配器------------------------ 第8页 2.3 VPM型递进式分配器----------------------------第10页 2.4 VPBM型递进式分配器------------------------- 第11页3.电控部分-------------------第12页 3.1 润滑装置电参数表------------------------------ 第12页 3.2 KFG型泵用电控器--------------------------------第12页 3.3 KFGS型泵用电控器------------------------------第12页 3.4 KFG、KFGS型电控器设定步骤---------------第14页 4. 管路附件及接头----------第16页 4.1接头---------------------------------------------------第16页 4.2管路附件---------------------------------------------第18页 5. 系统组成与故障检修----第19页 5.1 系统组成--------------------------------------------第19页 5.2 故障检修--------------------------------------------第19页 支持联系--------------------第20页

双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原理与故障诊断

双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原理与故障诊断 摘要:分析双线集中润滑系统原理,总结常见故障,对保证系统内设备正常运行,延长设备寿命,减少维修工时,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安全,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等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双线式;集中润滑;工作原理;故障诊断 1 引言 对于相对运动的机构而言,任何零件之间的相对运动都必然会产生摩擦和磨损,零件与零件之间必然缺少不了润滑,润滑是零件间减小摩擦、降低或延缓磨损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集中自动干油润滑系统是近几年发展比较快的一项技术,集中自动润滑系统避免了人工加注时的各种缺点,能够按照人们预先的设定值定时、定量自动加注润滑脂到各润滑点,使各润滑点时刻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集中自动润滑不受机器运行与否的限制,可随时为通过管线连接在机器上的所有润滑点加注润滑脂,对任何润滑点不会有遗漏。并且在润滑全过程可以真正做到零污染,如果集中自动润滑系统出现了故障,可以通过控制系统中对监测、报警、和状态记忆等功能实现快速诊断。 目前使用的集中干油润滑系统按其分油方式主要可分为单线集中润滑系统和双线式集中润滑系统。由于单线式润滑采用的是递进式,供油管线不宜太长,经递进分配阀逐个动作顺序供油的分配阀的一个润滑点堵塞该分配阀就不工作了,其他所有分配阀都会停止工作,故常应用于工程机械、机床等中小型设备上。相比单线式润滑,双线式润滑可承载更高压力,满足较大数量润滑点,可用于较长管线设备,故常用于冶金、矿山等大型设备上。 2 双线润滑系统的组成、特点及工作原理 2.1 双线润滑系统的组成 双线润滑系统主要由泵、换向阀、双线分配阀、终端压力开关等4大核心部件组成。 2.2 双线式润滑系统概述 双线式润滑系统是集中润滑的一种主要方式。泵通过换向阀的换向作用,对两条主管路交替注油,将润滑脂注入到各分配阀,并通过分支管路将油脂注入到各润滑点。众多的分配阀以并联方式连接在管路上,由于压力在管路的沿程损失,理论上油泵至用户点管路越短的分配阀越先动作,故压差开关应安装在用户点管路最长的分配阀之后。

干式油底壳

干式油底壳 一、干式油底壳润滑系统 干式油底壳润滑系统。其是指专门在发动机外设置一个机油储存箱,而在发动机下端只有一个较浅的接油盘子。为了给发动机提供润滑油,必须配备两个机油泵,一个负责把接油盘中的机油抽到机油存储箱中,另一个负责把机油储存箱的机油抽到发动机内部用于润滑。由于发动机下端的接油盘只存少量的机油,其实它更像个中转站,因此,又称其为干式油底壳。 缺点:需要增加额外的机油泵和储存机油的油箱,所以在机构上就比较复杂,同时也增加了重量,并且制造成本也会相对较高。 优点:采用干式油底壳润滑系统,下端的油底壳比较小,所以发动机主体的位置可以放得更低,这有助于降低发动机的重心,而且更加符合车辆空气动力学的设计,增强行驶稳定性;存储机油的油箱可以设计安装在汽车的任何位置,车辆在转弯、制动、加速时都不用担心机油会聚到发动机的一侧而使润滑油系统暂时“断油”;在湿式润滑系统中,多余的机油可能会附着在曲轴上增加曲轴运转的阻力,因此会降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而改用干式油底壳后,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二、干式油底壳与湿式油底壳的区别 1 .湿式油底壳 这种油底壳同机体连成一体。当柴油机运转时, 位于油底壳内的机油泵将机油压力升至0 .4MPa ~0 .6MPa后,机油经机油滤清器、冷却器、主油道流至各运动件摩擦表面进行润滑,再返回油底壳。这种润滑方式结构简单, 不需另设机油箱, 但机车工作的倾斜度不可过大, 否则会因断油、漏油而引发烧瓦拉缸事故。另外,气缸爆发冲程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会经缸壁窜入油底壳, 致使机油过早地氧化变质。目前,拖拉机、汽车或农业机械上的柴油机均采用这种油底壳。 2 .干式油底壳 这种油底壳存有少量的机油, 而大量的机油是存在机体外另设的1个专用油箱内。机体下部虽然有个小型的贮油室, 但流回的机油即被吸油泵不断地送至油箱, 再由机油泵加压后经机油滤清器、冷却器、主油道到达各运动件的摩擦表面, 润滑后流回贮油室。因此,干式油底壳内的机油是通过2个油泵来循环流动的。这种润滑方式虽然结构复杂一些,但因机油不在贮油室久留, 可避免缸体内高温高压燃气的侵袭与腐蚀, 从而防止了机油的过早氧化变质, 柴油机的体积也可适当缩小。这种结构能满足柴油机在大幅度倾斜的环境中工作。目前这种油底壳应用在强化型柴油机、坦克、轮船和山地拖拉机上, 有些系列的柴油机(例如国产160系列柴油机)也采用这种结构。 (以上摘自徐立汉的《湿式油底壳与干式油底壳de区别》) 三、干式油底壳图片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工作周期设计分析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工作周期设计分析 摘要:为了确保干油集中润滑效果,针对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工作参数设计 的问题,对系统的理论工作周期和实际工作周期进行计算,并以某船闸启闭机干 油润滑系统为例,分析了当设备运行时间固定时的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工作参数 关系,为合理设计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工作周期的运行参数提供参考。 关键词:干油润滑系统;工作周期;供油量;润滑泵 中图分类号:TH17 文献标识码:A 在大型矿山机械、船闸、轧钢机械等重要设备上,设备长期在低速、负载大、有冲击载荷的环境下做往复运动,工作环境恶劣,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长期可靠 运转,良好的润滑是设备运行的重要保障。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因为工作稳定,润 滑脂粘度高,能较好的适应这种环境,故常应用在这些大型机械设备上[1]。 1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介绍 某船闸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为人字门及重要设备提供润滑,系统主要包括电机,润滑泵,压力表,管路及附件,其中双线式干油润滑系统还含有换向阀、分配器、压差开关等元器件。干油集中润滑系统根据管路的不同,可分为双线式干油集中 润滑系统、多线式集中润滑系统和单线式集中润滑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常根据 不同的工作环境与要求选择对应的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2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工作周期设计分析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设计时,常根据润滑点供油量要求,润滑点数量,管路长 度合理设计,同时考虑润滑泵的工作能力,结合设备的运行情况,合计设计运行 参数,确保干油润滑充分、合理、有效。 2.1 系统理论工作周期计算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工作周期即为该系统一次满循环的工作时间[2],可用下式 确定: (1)式中,表示系统中全部双线给油器控制活塞排出的润滑脂总量(ml),对 非双线系统可不计算在内;表示每个出油口排出的润滑脂量总和(ml);表 示主油管内润滑脂的压缩量,一般取管内容量的1.5%,对软管则取管内容量的10%(ml);表示干油泵的给油量,即泵的排量(ml/min)。 系统润滑点的理论需油量,通过查阅机械设计手册[3]可知,在一个工作周 期(每8小时)内滑动轴承润滑脂消耗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2) 其中表示轴孔直径;表示轴承长度;系数与轴承转速有关;系数与 轴承转速有关。 主管路润滑脂的压缩量可用下式确定 (3) 式中,表示管路半径,表示管路长度,代表不同管路的压缩量系数,硬 管取管内容量的1.5%,软管则取10%。 2.2 系统实际工作周期计算 干油润滑系统的实际工作周期与润滑设备的工作情况有关,当设备运行时间 满一个周期时,润滑泵需提供对应量的润滑脂。在实际工作中,设备常处于间歇 运行的工作状态,为了保障设备的润滑效果,润滑泵也需与设备相对应的间断运行。假设润滑泵工作稳定,排量固定,设备单次运行时间为,润滑泵单次工作 时间为,设备运行次数为。每个工作周期内,泵的实际工作时间可用式(4)确定

集中润滑系统的原理及维护

集中润滑系统的原理及 维护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集中润滑系统的原理及维护 前言: 什么是润滑? ?理想状态下的润滑:在相互运动的接触表面之间形成一层油膜,使得两表面之间的直接摩擦(干摩擦)转变为油液内部分子间的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润滑:在两个滑动摩擦表面之间,由于润滑剂供应不充足,无法建立液体摩擦,只能依靠润滑剂中的极性分子在摩擦表面上形成一层极薄的(~μm)“绒毛”状油膜润滑。这层油膜能很牢固地吸附在金属的摩擦表面上。 这时,相互接触的不是摩擦表面本身(或有个别点直接接触),而是表面的油膜 ?润滑的定义:在相互运动的接触表面之间形成一层油膜,使得两表面之间的直接摩擦(干摩擦)转变为油液内部分子间的摩擦(液体摩擦)或油膜之间的摩擦 润滑的主要作用 ?减磨抗磨:使运动零件表面之间形成油膜接触,以减少磨损和功率损失?冷却降温:通过润滑油的循环带走热量,防止烧结 ?清洗清洁:利用循环润滑油冲洗零件表面,带走磨损剥落下来的金属细屑 ?密封作用:依靠油膜提高零件的密封效果。

?防锈防蚀:能吸附在零件表面,防止水、空气、酸性物质及有害气体与零件的接触。 设备润滑的重要意义 ?设备上几乎所有相对运动的接触表面都需要润滑,设备润滑是防止和延缓零件磨损和其他形式失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60%以上的设备故障是由润滑不良和油变质引起的 引言: 润滑工作一直是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现代设备的机械故障大部分是由于润滑引起。集中润滑的基本概念是从一个配有润滑剂的油泵装置给各个摩擦副集中提供适量的润滑剂。由于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加油已不能满足各种机械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集中润滑系统被运用到机械设备中并在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润滑劳动强度、减少润滑油量消耗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集中润滑系统分类: 集中润滑系统总体可分为全损耗型系统、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属于专用系统,要求高,润滑点少;全损耗系统涵盖了机床润滑点的绝大部分。全损耗系统按供油方式分为单线阻尼系统、容积式系统、递进式润滑系统 单线阻尼系统特点: ? 1 节流式供油(利用流体阻力 分配润滑剂) ? 2 系统工作压力低(1bar 到 10bar)

常见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综述

常见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综述 摘要:润滑是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正确选择润滑系统能够保证机械 设备的有效运行,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干油集 中润滑系统,对比分析了它们的优点和缺点,并探讨了目前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存 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干油集中润滑系统;解决措施 Review of Common Grease Concentrating Lubrication Systems Yang Bing (Gezhouba Shiplock Administration, Three Gorges Navigation Authority, Yichang Hubei 443000, China) Abstract: Lubrication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Correct selection of lubrication system can ensure the effective running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and prolong its service life. This paper introduced several common grease concentrating lubrication systems, and compare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is paper also enumerated the currently existing problems of grease concentrating lubrication system and discussed the solutions. Key words: Grease concentrating lubrication system Solutions 机械设备的有效润滑是设备正常运行的根本保证[1]。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可分 为双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单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智能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应当根据现场环境、润滑点数、供油量、系统监控方式等因素,正确选择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1三种典型的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1.1双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双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一般由电动干油泵、加油泵、换向阀、压差开关、 电控箱、管路附件等组成。其核心元件是双线式分配器。双线式干油系统通过双 线式分配器供油活塞的限位螺母能够方便的调节各点的供油量,并且可以通过差 压传感器来检测系统是否出现渗漏。但由于双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管路必须 采用双线布置,导致管接头较多,维护量较大;差压开关发生故障的频率较高; 故障润滑点位置不易查找等。 1.2单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单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由电动干油泵、单线式分配器、管路附件等部件组成。它由一根主油管通过单线式分配器将润滑油一级一级地分配给各个润滑点。 当某一润滑点出现堵塞时,整个系统就无法继续工作,因此采用单线式干油集中 润滑系统能够迅速判断供油口是否出现阻塞。同时由于单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采用单线串联的方式[3],所以其管路比双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短,接头少、 维护量小。单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也有相应的缺点,即在供油系统中单独改变 某个点的供油量比较困难,只能通过控制相应的分配器油口的短接来实现[3]。 1.3智能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智能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型润滑方式,它由上位机、主控 系统、电磁给油器、供油站等部件组成,具备自动控制和计算机远程监控功能, 实现了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具有按需供油、实时监测、故障自诊断等功能。 目前智能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主要采用电磁阀件作为给油器,由于干油具有粘度大、易固化的特点,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因电磁力不足导致阀芯卡死的故障[1]。 智能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主要适用大型机械设备和大型生产线上集中运作的设备,

单双线集中润滑

也许有很多朋友不了解什么是单线式集中润滑系统、双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在这里也为朋友简单说一说。 单线式集中润滑系统,是一种高可靠性、自动化监控性能全、先进理想的润滑装置,具有如下特点: 1、从润滑系统的构成上看由双管路循环输油改为单管路保压输油,克服了双线系统在交替输油,管路换向卸压过程中的功率浪费。 2、可根据设备润滑点不同的耗油量,任意组合成最适当的分配器,实现有计划定量地给油。 3、单线集中润滑装置中还带有多种自控保护元件,所组成的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工作可靠耐用。 4、系统配管简单,结构紧凑、用材省、投资小。 双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双线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主要由润滑泵、换向阀、两条主管路、分支管路、双线分配器、压差开关(压力操纵阀)、电控箱及管路附件等组成。 润滑泵输出的润滑经过换向阀交替由两条主管路输送到双线分配器的进口,经过双线分配器定量分配后送往各个润滑点。工作过程中,两条主管路中管Ⅰ供送压力润滑剂,管路Ⅱ向润滑泵的贮油器开放。双线分配器的活塞由供送的润滑剂推动,只要管路Ⅰ内的压力达到分配器动作所需的压力,分配器活塞即动作,将定量的润滑剂挤压到润滑点。分配器动作完成又使管路Ⅰ内的压力继续上升,当管路Ⅰ内各处的压力都超过分配器动作所需的压力时,分配器全部动作,系统完成了一次给油过程。当管路Ⅰ内的压力上升到压差开关(压力操纵阀)动作所需的压力时,压差开关动作,向电控箱发出一个信号,电控箱控制换向阀换向,切换供油管路,管路Ⅰ向贮油器开放,卸荷,管路Ⅱ供送压力润滑剂。随着管路Ⅱ中压力的上升,双线分配器的活塞向上述相反的方向动作,将定量的润滑剂通过分配器的另一给油口挤压到润滑点。当压差开关再次发出信号,换向阀再次切换供油管路时,系统进行了一个完整的给油物质循环。系统中所有润滑点均得到了定量的润滑剂。 双线式润滑系统又可分为终端式和环式两种形式,以上是终端式系统的工作过程,环式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系统中不设压差开关(压力操纵阀),两条供油主管路末端直接和换向阀连接,由主管路的末端压力控制换向阀换向。 以上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还请有资料的朋友帮忙补充! 上海正连液压提供

润滑脂(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优质严制)

润滑脂(于油)集中润滑系统 特点: (1)供脂量精确,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供脂时间准确,防止摩擦副润滑不足; (3)自动化程度高,可节省人力和减轻劳动强度; {4)系统工作可靠性高,可避免漏加润滑脂造成的摩擦功耗增加和设备磨损破坏; (5)设备投资较大. 润滑脂润滑特点:粘着性强、润滑持续时间长、流动性差、无法循环使用。 要求:定时间,定消耗量补充. 足够的润滑脂,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避免过量而造成浪费,污染. 必须保证:定时、定量供脂. 第一节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组成:一般由润滑脂泵(于油泵),润滑脂过滤器,压力表、换向装置、输脂主管、给油器,输脂支管等组成, 一、双线非顺序式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1)双线非顺序式给油器工作原理 给油器工作原理如下:Ⅱ管高压一进入给油器配油腔下腔一推动配油柱塞3向上移动一配油腔下腔与下通道接通,将上通道与出脂口A接通一H管经配油腔下腔一下通道进人压油腔下腔一推动压油柱塞2向上移动一将压油腔上腔的润滑脂经上通道、出脂口A送人连接A口的摩擦副支管.

供脂主管压力每交替变化一次,即完成一次供脂动作. 供脂量由压油腔的直径和压油柱塞的行程决定. 指示杆6与压油柱塞2为刚性连接,通过调节螺丝8在护罩7上的位置,可以改变指示杆6的行程,从而改变压油柱塞2的行程,而达到改变供脂量,在护罩7通过视窗观察指示杆6的运动情况,判定给油器的工作情况。 (2)手动干油站工作原理

手动于油站由人工驱动的柱塞式油泵,换向阀,储脂筒,压力计、单向阀、过滤器和手摇柄等组成。、 工作原理如下:干油站的手摇柄与小齿轮1联接,摇动手摇柄一小齿轮带动齿条柱塞2左右往复运动。

油气润滑系统

油气润滑系统 1.简介 油气润滑是一种较新润滑装置. 油气润滑与油雾润滑基本相似,都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将稀油输送到轴承;油气润滑并不将油撞击为细雾,而是利用压缩空气流动把油沿管路输送到轴承,因此不再需要凝缩. 油气润滑定义:润滑剂在压缩空气(de)作用下沿着管壁波浪形地向前移动,并以与压缩空气分离(de)连续精细油滴流喷射到润滑点. 油气润滑(de)工作原理. 气动式油气润滑系统主要由主站、两级油气分配器、PLC电气控制装置、中间连接管道和管道附件等组成.

主站是润滑油供给和分配,压缩空气处理、油气混合和油气流输出以及

PLC电气控制(de)总成.根据受润滑设备(de)需油量和事先设定(de)工作程序接通气动泵. 压缩空气经过压缩空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润滑油经递进式分配器分配后被输送到与压缩空气网络相连接(de)油气混合块中,并在油气混合块中与压缩空气混合形成油气流从油气出口输出进入油气管道.

在油气管道中,由于压缩空气(de)作用,使润滑油沿着管道内壁波浪形地向前移动,并逐渐形成一层薄薄(de)连续油膜.经油气混合块混合而形成(de)油气流通过油气分配器(de)分配,最后以一股极其精细(de)连续油滴流喷射到润滑点.油气分配器可实现油气流(de)多级分配.由于进入了轴承内部(de)压缩空气(de)作用,即使润滑部位得到了冷却,又由于润滑部位保持着一定(de)正压,使外界(de)脏物和水不能侵入,起到了良好(de)密封作用.

2.目前(de)应用情况 德国克虏伯钢厂(de)一套四机架冷带钢连轧机,1—3机架采用正弯辊,第4机架采用正弯辊,轧制速度约1350m/min,弯辊力正弯40t,负弯35t.工作辊轴承采用四列圆锥轴,用脂润滑,轴承寿命平均约1200h. 改为油气润滑,使用一般极压齿轮油(DIN51502),黏度为220mm2/s,每轴承

干油润滑系统使用说明

宁波北仑 DQ4200/堆取料机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技术说明

目录 1 2 STI 2 STI 4 3 FYK STI 6 4 DRB STI 8 5SSP STI 16 6 YCK-M5STI 19 1.系统技术参数及工作原理 宁波北仑 DQ4200/堆取料机干油集中电动润滑系统润滑点部位包括:大 车集中润滑系统和回转集中润滑系统 . 其余润滑系统均采用分油块润滑系统 . 大车集中润滑系统原理图 回转集中润滑系统原理图 电动双线集中润滑系统:整个系统由电动干油润滑泵、双线分配器、连接管路和接头等组成。 2.典型双线系统工作原理 润滑泵开始工作后,泵不断地从贮油桶中吸入油脂,从出油口压出油脂。 泵排出的 压力油脂经液动换向阀进入主管1,送至各分配器。此 时,主管 2 通过 XYDF 型液动换向阀与回油管相连,处 于卸荷状态。主管 1 中的油脂进入各分配器的上部进油 图 A

口(图 A 所示),利用上部进油口处的压力油推动分配器中的所有活向下运动, 并将活塞下腔的油经分配器的下出油口 2,定量地送入各润滑点。当所有分配器的 下出油口一次送油结束后(即所有分配器中的供油活塞下行到活塞行程的末端停 止运动后),主管 1 中的压力将迅速上升,当压力达到额定压力后,换向阀换 向。 换向阀换向后,润滑泵输出的压力油进入主管 2,同时主管 1 卸荷,各分配器的下进油口进油(图 B 所示),分配器中的活塞向上运动,将活塞上腔的油 经分配器的上出油口 1,定量地送入各润滑点。当所 有分配器的上出油口一次送油结束后,主管 2 的压力 上升,当压力达到额定压力后,换向阀换向。这样系 图 B 统就完成了一次循环,每个润滑点均得到了一次定量 的润滑油脂。 分油块示意图 型分油块 用途及特点 分油块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补脂方便的特点。FYK 型分油块是我公 司为手动集中供油而设计的一种给油装置。 FYK 型分油块分为两种形式,按出油口数量分,又各有8 种规格。该分油块通常与油枪或移动式加油泵车配合使用,广泛应用在港口机械、冶金设备等手 动集中润滑系统中。 规格型号及技术参数 FYK-A 型FYK-B 型 L2 重量 Kg 安装螺钉规格进、出油口螺纹 D 规格型号出油口数L1 FYK-A-1 1 80 — 1 FYK-A-2 2 110 80 FYK-A-3 3 140 110 GB 70-85 标准产品为 Rc1/4 FYK-A-4 4 170 140 2 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可根据用户要求定FYK-A-5 5 200 170 M10X40 制加工 FYK-A-6 6 230 200 FYK-A-7 7 260 230

干油润滑系统操作、维护检修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轧钢厂干油润滑系统的使用、维护、检修及管理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轧钢厂干油润滑系统的使用、维护、检修。 2干油润滑系统 2.1干油润滑技术介绍 人工加油润滑方式是利用油枪或油杯由人工往润滑点加油,润滑点上有油点或油嘴。这种方式适用与不经常动作和动作幅度较小的部位。例如,杠杆系统的关节处,万向接轴关节等不适合安装管道集中润滑的地方。 集中润滑就是设置一个干油站,经过管道和分配器,把干油送往各个润滑点。轧钢系统集中干油润滑分布功能:分别用于炉前区设备,轧机区设备,冷床区设备(2套),收集区设备。 干油站有手动和自动两种。 手动干油站用于润滑点不多而与其他设备相距较远的单机或经常移动的单机。自动干油站运转时干油经压力送往主管通过给油器。在管路上装有网式过滤器可以定期清洗检查。当系统给油完毕,安装在管路末端的终点阀起作用,也叫做压力操纵阀,使干油自动停车,并使换向阀换向。自动干油站由定时继电器控制,到系统设定时间自动开车供油。往贮油罐内添油应利用电动加油泵进行。揭开上盖往里加油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容易使杂质混入,损坏给油器或其他的器件,也可使空气进入管路系统,造成压力打不上去。 2.2干油系统技术性能参数 2.2.1电动干油润滑泵装置 型号:HA-III3-430/100-CF/PK.2BD 公称压力:40Mpa(0—40Mpa可调) 公称流量:430ml/min 贮油桶容积:100L,电机功率:1.5KW 随供备件:1、保险片10片 2、过滤网2件 3、出口单向阀2套 干油制造厂配完整的电控箱,并向主操作室提供工作正常和故障的信号。 2.2.2YCK-P5型压差开关 公称压力:40Mpa 发讯压差:5Mpa,动作油量0.7ml

干油润滑系统说明书

目录 1.滑系统说明书 2.润滑系统图 3.电控柜使用和维修 4.泵站及其原理图 5.电控原理图(一) 6.电控原理图(二) 7.电控原理图(三) 8.电控柜外形图 9.电控柜内部元件图 10.电控柜JD1和JD2端子排接线图 11.泵站端子接线图

无料钟炉顶集中式干油润滑系统 一、系统构成 系统由2个不同的润滑周期组成。 通过2个自动二位四通阀来分别单独驱动2个润滑周期; ●4小时润滑周期(包括上密阀、料流阀、柱塞阀、及均压阀、放散阀) ●45分钟润滑周期(包括溜槽传动齿轮、行星齿轮箱、下密封阀) 干油润滑系统按双管线原则工作,基本组成如下; ●润滑泵—主泵和备用泵。 ●两位四通换向阀—直流电机控制的两位四通换向阀把泵提供的润滑油送入与干 油分配器连接的主管中。 ●干油分配器—输送一定设定量润滑油到润滑点,这与通过输送管到相应润滑点 的背压无关。 ●终端压力开关—其压力已设定好,此压力开关将使泵停机,其在预定时间结束 后启动两位四通换向阀使其换向。 输送到干油分配器2组相反出口的润滑点的润滑油量可以满足不同润滑需求量。另外,可以通过更多的支管及连接更多的干油分配器来扩大系统。只要泵的压力和润滑油输出量允许这样做。 通过装在同一润滑系统内不同润滑周期的几个换向阀可以随意地把系统分成几个支系统。 1.1带干油箱的集中润滑泵站 泵站装有以下安全装置 1.1.1电液压力开关 压力开关的目的是:当压力到达预定的最大压力时断开润滑泵的电机驱动,从而保护泵和电机。压力开关在预设压力(160—400bar)断开泵的电机。 (目前定为250bar)1.1.2压力表 用于目测工作压力。 1.1.3过滤器 阻止杂质进入主管路 1.1.4安全阀 如果电液压力开关失效,安全阀作为最后防线可保护泵不受太高的压力而损坏,安全阀的设定压力为410bar且是防堵塞的 1.1.5液位控制机构 30升的油箱的高低液位控制是借助于随动板及限位开关完成的。它将油箱的油位正常和低油位的信号反馈到电控柜以及油箱旁的指示灯(红色灯表示油位低) (但我们只采用了油箱的低油位报警控制功能) 油箱的液位被检测,如果达到了报警下线则发出报警信号,泵将被断开。此时需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