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学校特色建设正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适应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优质

均衡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办学效益,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规范办学中拓展与丰富某

一个性化教育要素的行动。建设学校特色就是为师生进步、学校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对内凝

聚人心,明确方向,挖掘出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巨大潜能,扩展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对外可

以为社会提供个性化服务,主动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先生所说,

要让所有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也就是“人尽其才”,就必须重视学生智能结

构类型的差别,通过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使不同类型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开发,建设

学校特色就是在创造这种适合的教育。

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

学校特色就是一所学校的整体办学思路或在各项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与众不同的东西。通俗地说就是在办学过程中,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学校整体工作

达到良好水平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传统和优势,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并通过学校的活

动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教育管理、课程、师资建设、教学方法以及学校文化、环境、设

施等诸方面综合表现出来的自己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教育特征和风貌。学校特色一般体

现在: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价值取向上的特色;制度、模式、结构等行为方式上的特色;

文化、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的特色;物质环境和校容校貌建设上的特色。

学校特色至少要具有四个特征:创新性、领先性 (学校管理、教改、教学或学生特长培养)、

稳定性、科学性(形成了较完整、系统、科学、创新的办学思想和经验)。它绝不是单靠项目、活动、形式、特点来体现的,而是靠文化来支撑的,渗透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教风、校纪、课改、师生风貌之中,是一种长期内在的深层学校文化的积淀。这种文化是先进的文化,与众不同,并最终生成一种独特的非常适宜学生素质提高和有着显著育人效益的文化氛围。

“特色学校”是整体相较其它学校来说,已形成了十分明显的特色。独特的整体风格和出众的

办学成果是特色学校最本质的内核。特色学校十分明显的特色可以是整体,也可以是局部。任

何“特色学校”都是可以用学校特色去表述的,但“学校特色”则不一定适合用“特色学校”去形容,两者是同质不同层次,学校特色是处于低层的,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转化为特色学校。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最大的差异在于教师学生参与度的不同。比如,某学校管乐队尽管水平

较高、知名度高、获奖多,但毕竟参与人数较少,不可能引起学校“质”的变化,也只能称为

“有特色的学校”。

校长要当好引路人

一个校长对于特色学校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校长要把准特色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特色不是学校的办学目的,学校特色建设追寻的最终目

标是要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脚点是要看学生是否享受到了高质量、高品质的教育,是否获得了全面发展。因此, 校长首先当好思想的引领者。校长不是思想家,但一定要有思想。还一定要有能力,把思想变成大家的共识。面对困惑,要勇于探索,面对

阻力,不言退缩。其次,校长当好文化的引领者。在传统文化认同升学率的精英教育与素质

教育之间,校长必须主动去进行课改,进行文化引领,引领家长支持配合学校特色建设。再次,校长当好研究与创新能力强、有坚定的品格和批判精神的建设者。特色方向看准了,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在教育理念、组织实施和科研上,校长能根据青少年心理成长规律,站

得更高,看得更远,发现新的办学规律、新的适合本校的办学思想、新的模式运转、高水平

高起点的创造特色。

要有步骤地分段推进

学校特色建设一般要经历选择和孕育、组织和发展、完善和巩固三个阶段。

选择和孕育阶段是学校特色建立的初始阶段。

由于学校的办学基础和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教学设备、文化积淀、生源基础等)

的不同,学校的教育资源实际上也各不相同,不同的资源对学校特色的建设有不同的作用。因

此,学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研究学校历史、发展,进而上升到理论和文化层次。校长要分析研究,弄清哪些是自己的优势项目,有什么条件实现,然后组织力量找准切入点实施。

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的“科技特色”,实际是当“环境教育”成为优势项目时提出来的,抓住了“创建绿色学校”、“承办科技创新大赛”的切入口实施,并发展了这个优势。目前,广州市第89中学又正在从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优势出发,彰显学校在数学这个学科领域的特色,并带动学校其它学科的教学质量提高。

要发展自己的优势项目

纵观许多特色学校,往往都是从优势项目开始的。

优势项目体现出来的先进性、独特性、优质性,能够逐渐向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持续扩散,进而不断深化,不断发展,进而上升到理论和文化层次。校长要分析研究,弄清哪些是自己的优势项目,有什么条件实现,然后组织力量找准切入点实施。

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的“科技特色”,实际是当“环境教育”成为优势项目时提出来的,抓住了“创建绿色学校”、“承办科技创新大赛”的切入口实施,并发展了这个优势。目前,广州市第89中学又正在从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优势出发,彰显学校在数学这个学科领域的特色,并带动学校其它学科的教学质量提高。

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创建特色学校本质上就是一项创新活动过程。

学校的特色建设是一个不断推进,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积淀过程,是在创新中形成,又在创新中发展的。要根据特色建设的基础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当然也不要停滞不前,根据实际确定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不断推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学校任何一个特色项目的建设都与学校原有的教育文化积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即便是移植外来的特色项目进行建设,也不能与本校的办学传统完全割裂开来。学校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创建文化上有自身特色的学校。在学校文化上表现独特风格和个性,那是学校灵魂所在。任何一所学校一旦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就会对学校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成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使学校全体人员在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工作作风影响下,个性化地为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而努力。那些特色显著的学校,往往是许多任校长有继承地持续打造的结果,那些换一任校长就更换一个特色,以显示新校长新思路,甚至一任校长就更换几个特色项目以显示不断创新的学校,往往建不成特色学校。特色需要稳定、固化,但也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学校的发展变化去创新,确保学校特色更独特。

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家教育政策的不断调整,特色学校越来越 受到人们的关注。特色学校打破了传统教育的“铁桶式”管理,注 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然而,特色学校要想在 教育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仍需在文化建设方面下功夫。 一、特色学校文化的内涵 特色学校文化是全校师生基于共同的教育目标和意愿所形成的 一种精神文明和行为规范。它是特定类型学校的共同价值观、共同 语言、共同行动方式和共同文化表现。特色学校文化属于组织文化,它由学校的历史传承、理念理论、教育模式、教育教学方法、课程 设置、管理体制、师资力量、校风学风、品德修养等诸多方面组成。 1.历史传承 特色学校的文化建设离不开历史的传承和积淀。历史传承是其 文化的根基,它使学校有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办学特点。学校可以在 历史沉淀中发现自身的独特优势,减少盲目照搬别人的办学经验, 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2.教育理念 特色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其文化基础。教育理念是教育的灵魂, 是学校师生行为准则的体现。特色学校应根据自身定位和办学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教育理念,确立学校的教育特色和优势。

3.课程设置 特色学校的课程设置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置应 体现学校的特色和办学目标,注重个性化教学,开设具有特色的选 修课程,提高学生素质和竞争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4.管理体制 特色学校的管理体制应符合学校的特点和办学目标,以学生为 中心,注重微观管理,优化管理流程,形成高效的管理体系。 5.师资力量 特色学校的师资力量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队伍是 教育成功的关键,应重视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 和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6.学校风气学风 特色学校的文化建设还需要注重学校风气和学风的建设,形成 讲诚信、勇挑重担、追求卓越的良好学风,营造积极向上、勇攀高 峰的学校精神 二、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 1.塑造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塑造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 观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的灵魂和气质。特色学校

质量兴校、特色强校的思考和探索

质量兴校、特色强校的思考和探索 为更好地办好高中教育,满足广大家长对高中生升学规划的期待,立足学校实际,现对如何质量兴校、特色强校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质量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考 我校依据优势,研究问题,克服困难,保持猛劲的攻势,向教学要质量,拓展办学出路,实现教育教学的新突破。 1.向教学要质量。质量是永恒的话题,高中教育衔接着义务教育,高中学校承担着青少年“正三观”“助成长”“育英才”的重任。让更多的孩子上大学上一本大学,是我校办好高中教育的责任。面对学生相聚在一起的情况,我们向教学要质量就必须思考出更多的办法,坚持更好的做法,创新出更高的妙法。对此,向教学要质量,一是保持一颗恒心搞课改,二是迈出教学与教研两条腿,三是提高教师的凝聚力、执行力、创造力,四是带给教师幸福感和成就感,五是贯彻立德树人培养理念,六是建立起师生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七是营造教学第一的办学氛围,做好环境育人、管理育人、安全育人、文化育人的配套工作。八是重视教学质量的评估和规划,九是加大师生典范人物的挖掘和宣传,十是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充电”强内功。我们把质量定位在学生成长的立德教育上,使其成为利国利民有用之才;定位在升学规划的高目标上,使其走入双一流大学深造成才。

2.拓展办学出路。我校生源基础差,差在学生行为习惯上和知识学习上,但学生自身存在着体育素质高、艺术爱好广、活动参与度高等潜力,我们依据学生的爱好特点,在探索高中生培养出路上,选择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和培养模式,一方面下功夫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用积分管理办法,从文明礼仪、学习行为、纪律行为等方面加以管理;另一方面抓学生的学习,走文化课与艺体发展并重的道路。学校打出组合拳进行艺体发展,利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品牌发展足球教育。沿着创新发展、精准培养的发展之路,采取大规模、高起点、严管理、求实效、大发展的思路,组建机构,精选教师,设计方案,边向先进学习经验,边向艺体要优异成绩,上下同心,全力以赴,打造艺体强校。 二、质量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探索 我校把办学的方向定位在质量兴校、特色强校上,从教学高质量、艺体高水平、管理精细化上迈出办学的大步子,追求教育的高层次,创办一所人民满意的学校。 1.永远跟党走,增学习能力。坚定政治方向,坚守理想信念,坚持政治学习。从学习中获取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激发敢于担当、勇往直前的工作热情,实现党性修养、工作能力、作风建设、履职实干四个提升,推动我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2.领导起表率,强质量意识。学校领导起到顶层设计、谋划发展、践行承诺、表率先行的作用,把精力投入到质量兴校、特色强校上,把行动落实到带领广大教职工奋斗创业上,提高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实践思考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实践思考作者:陈立新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第20期 一直以来,福建省连城县第二中学致力以“打造双育(以德育人、体艺育人)办学特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办学理念,助推学校发展。近年来,学校在特色文化建设方面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氛围营造、考评机制以及校本拓展等特色文化建设方面尚存一些问题 和不足之处。因此,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探讨,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氛围营造不够浓厚。在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学校重视培育优良的正能量 的校园文化,如布置精美的中华传统文化德育墙、“二中人”精神文化墙、个性鲜明的立志格 言等。而隐含在学校宣传标语、口号中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等内在的精神内涵却被忽视,使 得文化氛围的营造不够浓厚。 二是考评机制不够高效。在师资和管理方面,还存在教师积极性不高、管理层级多、 处室与年级的关系不融洽、年级评价方式有待创新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学校各项工作的深入 开展。 三是校本拓展不够宽泛。目前,学校“双育”特色、“二中人”精神的教育,更多依 赖于学校的升国旗仪式、年段集会和班会。学校虽然开展了许多德育活动,但这些活动较单调、浅显,没有纳入校本课程,从而使得教育活动很松散,没有形成系统,教育效果不明显。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考 检视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富有针对性的对策,将有助于学校特色文 化建设和发展。 1.大力营造文化建设浓厚氛围 一是继续推进“三风”建设。“三风”即“尚德志学、求实创新”的校风、“严教善导、全面育人”的教风和“勤学乐思、立志成才”的学风。 二是围绕“双育”特色开展工作。学校的工作要围绕“双育”特色,通过总体谋划和 推进,让学校的生物园、宣传栏、班级板报等文化阵地都洋溢着校园特色文化的芳香,使所有 师生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校园特色文化氛围。 三是在学科教学、科教体艺节、德育实践等活动中传播和倡导“遇到困难不低头,面 对挫折不放弃;敢于挑战强者,勇于超越自我”的“二中人精神”,积极推进和践行“注重双 育(以德育人、体艺育人)、全面发展”为主题的校园特色文化。 2.构建高效的内部管理考评机制 针对教师年龄老化严重、管理层级多等问题,学校要对内部管理进行大胆创新。 一是采用年级负责制,逐步提升年级领导班子的素养。年级主任和年级组长是年段管 理工作的排头兵和骨干力量,在确定这些人选时不能只注重专业能力,更要注重思想素质,以

特色学校创建的实践与思考

特色学校创建的实践与思考 导语 特色学校是指根据学校的特点,在教育教学、师资、课程设置、办学条件等方面作出突出表现,形成自己独有的品牌,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吸引学生和家长选择学校,并形成竞争优势的学校。特色学校创建是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举措。本文将就特色学校的创建实践和思考进行探讨。 一、特色学校的创建实践 1. 核心理念和目标 打造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核心理念和目标至关重要。特色学校的创建理念必须具有清晰的特色和独特行动目标,同时要切实可行。这需要学校从教育和教学的角度出发,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学校还需要紧密结合学校特色,针对学生教育实际,撰写出具有特色、前瞻可行的创建方案。例如,校园治理、教师培训、家长参与、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有完整的计划和有效的措施。 2. 完善教育教学 特色学校的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优质教育资源为基础,以科技教学手段为支撑,注重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有效关联。同时,要鼓励学生运用现代理论和方法进行实践,培养基本素质和创新精神。在实践过程中,特色学校还需要根据学生特点,细心设计个性化课程,使之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3. 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队伍是特色学校创建的关键,优秀的教师队伍能够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和人格基础,丰富教育教学形式和方法,增强响应能力和竞争力。在特色学校创建的过程中,要高效的运用教师资源,加强教师培训,聚集最优秀的教师,让他们服务于学生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多种层次和各种形式。 4. 课程建设 特色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切合实际,贴近学生需求,强化师生互动,形成创新性和独特性。通过精心设计和实践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水平,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得到均衡、全面和素质的修炼。同时,要强化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

对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对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学校特色建设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旨在通过独特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和育人方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在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中,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学校特色建设应注重优质的师资队伍建设。优秀的教师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基础和关键,他们既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又要拥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供各种专业培训和交流机会,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创新意识,不断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 其次,学校特色建设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学校还应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全面发展的机会。 再次,学校特色建设应注重社会和行业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学校可以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联系和合作,开展实践课程、实习实训和科研项目,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社会和行业环境,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和企业家来进行讲座和交流,让学生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为他们的职业规划提供指导和支持。 最后,学校特色建设还需要注重对学校文化的塑造和传承。学

校应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熟悉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念。同时,学校还应注重创新文化的培养和传播,鼓励学生勇于创新、追求卓越。通过学校文化的塑造和传承,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培养出有品德、有道德的优秀人才。 总之,学校特色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有效手段。在实践中,学校应注重优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行业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以及学校文化的塑造和传承。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学校特色建设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为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学校特色建设正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适应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优质 均衡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办学效益,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规范办学中拓展与丰富某 一个性化教育要素的行动。建设学校特色就是为师生进步、学校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对内凝 聚人心,明确方向,挖掘出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巨大潜能,扩展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对外可 以为社会提供个性化服务,主动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先生所说, 要让所有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也就是“人尽其才”,就必须重视学生智能结 构类型的差别,通过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使不同类型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开发,建设 学校特色就是在创造这种适合的教育。 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 学校特色就是一所学校的整体办学思路或在各项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与众不同的东西。通俗地说就是在办学过程中,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学校整体工作 达到良好水平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传统和优势,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并通过学校的活 动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教育管理、课程、师资建设、教学方法以及学校文化、环境、设 施等诸方面综合表现出来的自己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教育特征和风貌。学校特色一般体 现在: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价值取向上的特色;制度、模式、结构等行为方式上的特色; 文化、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的特色;物质环境和校容校貌建设上的特色。 学校特色至少要具有四个特征:创新性、领先性 (学校管理、教改、教学或学生特长培养)、 稳定性、科学性(形成了较完整、系统、科学、创新的办学思想和经验)。它绝不是单靠项目、活动、形式、特点来体现的,而是靠文化来支撑的,渗透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教风、校纪、课改、师生风貌之中,是一种长期内在的深层学校文化的积淀。这种文化是先进的文化,与众不同,并最终生成一种独特的非常适宜学生素质提高和有着显著育人效益的文化氛围。 “特色学校”是整体相较其它学校来说,已形成了十分明显的特色。独特的整体风格和出众的 办学成果是特色学校最本质的内核。特色学校十分明显的特色可以是整体,也可以是局部。任 何“特色学校”都是可以用学校特色去表述的,但“学校特色”则不一定适合用“特色学校”去形容,两者是同质不同层次,学校特色是处于低层的,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转化为特色学校。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最大的差异在于教师学生参与度的不同。比如,某学校管乐队尽管水平 较高、知名度高、获奖多,但毕竟参与人数较少,不可能引起学校“质”的变化,也只能称为 “有特色的学校”。 校长要当好引路人 一个校长对于特色学校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校长要把准特色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特色不是学校的办学目的,学校特色建设追寻的最终目 标是要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脚点是要看学生是否享受到了高质量、高品质的教育,是否获得了全面发展。因此, 校长首先当好思想的引领者。校长不是思想家,但一定要有思想。还一定要有能力,把思想变成大家的共识。面对困惑,要勇于探索,面对 阻力,不言退缩。其次,校长当好文化的引领者。在传统文化认同升学率的精英教育与素质 教育之间,校长必须主动去进行课改,进行文化引领,引领家长支持配合学校特色建设。再次,校长当好研究与创新能力强、有坚定的品格和批判精神的建设者。特色方向看准了,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在教育理念、组织实施和科研上,校长能根据青少年心理成长规律,站 得更高,看得更远,发现新的办学规律、新的适合本校的办学思想、新的模式运转、高水平 高起点的创造特色。 要有步骤地分段推进 学校特色建设一般要经历选择和孕育、组织和发展、完善和巩固三个阶段。 选择和孕育阶段是学校特色建立的初始阶段。 由于学校的办学基础和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教学设备、文化积淀、生源基础等) 的不同,学校的教育资源实际上也各不相同,不同的资源对学校特色的建设有不同的作用。因

学校“智慧教育”特色建设的思考与实践-5页精选文档

学校“智慧教育”特色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开展学校特色建设,既可以积聚学校的文化力量,又可以开创学校 内涵发展的新局面。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学校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从彰显学校文化传统与个性的视角,坚持教育创新,适时提出创建“智慧教育”的办学特色,建设和谐校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 深发展。 一、创建目标 我校创建“智慧教育”特色的目标是“六创建一追求”:创建以人为本的教育园、底蕴丰厚的文化园、链接未来的信息园、和谐恬静的交际园、陶冶情操的艺术园、洋溢温馨的生活园,追求“建智慧学校、塑智慧教师、育智慧学生”的办学目标,促进连元教育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智慧园”。 二、主要任务 (一)以“教师发展学校”建设为载体,打造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 1.唤醒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意识。 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教师的主体地位、精神和意识得到了时代的提升。教师开始将教学与自身主动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学校教育的实践和学生的成长中不断学习,不断获得专业的发展。 2.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人文关怀。 对教师来说,无论是专业水平的提高,知识视野的拓展,还是教学技能的掌握,人文素养的提高,都要求教师认真读书。博学才能多才,才能使自己具有渊博的知识,才能使自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人文素养。

3.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制度。 教师发展是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还必须用制度来保证。一方面,我校通过谈心说理、榜样示范、工作锻炼等方式,培育教师的高尚师德,帮助他们拓宽胸襟,强化全局观念和群体意识,优化个性品质,更好地发挥各自专长。在业务能力上,采取理论充实、科研带动、交流提高、岗位实践等方式,落实一系列培养措施。如支持攻读硕士课程、岗位研修,聘请专家来校讲学或进行科研指导,参加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聘请专家来校跟踪听课,逐渐形成教师的教学风格。 4.打造教师专业发展的广阔平台。 学校为教师的持续发展制订多种目标,设计多级阶梯。如,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首席教师→校内优秀教师;对兼任班主任的教师设置骨干班主任→优秀班主任→育人专家;对积极投身教科研的教师设置教科研骨干教师→教科研带头人→科研型教师等阶梯。同时,学校为教师创设各种机会,搭建多种舞台。如对于青年教师,学校要求他们每年都要开展一篇教科研论文、一个课堂教学设计、一份转“差”个案分析、一个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一次说课、一节公开课、一次板书展示(粉笔字)、一次演讲(今天我怎样当教师)、一个多媒体课件、一次定时汉字录入的“十个一”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二)以“行为习惯养成”建设为载体,奠定学生生命成长的根基 1.着眼于道德实践的生成,是连元德育的立足点。 “养成教育”首先是学生的自我养成,是学生作为主体的道德实践。我校的“养成教育”校本建设,是学生追求人生理想的生活实践。也就是

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莫莎琳 来源:《新课程》2022年第07期 基于教育均衡理论推进学校特色发展能够促进区域薄弱学校的改造,使区域内的各级各类学校懂得从学校办学实际出发,探索和制定一条符合学校本身境况的特色发展道路。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对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学生发展三个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对于区域教育实现均衡,缓解区域“择校热”与“千军万马”名校就读期望二者间的矛盾具有正向作用。 一、坚持“因地制宜”的理念 在论述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过程中,本文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区域学校特色办学而言,具体的问题主要是指区域学校如何基于教书育人,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区域特色文化、地理环境等资源的协调配置。一个区域内的学校受师资力量、办学经费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办学的过程中所应用的方法与理论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而从“区域”这一整体的角度考量,若想促进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走在特色发展的道路上,首先应统一区域内各级各类院校坚持“因地制宜”的办学理念。对此提出以下几点措施。第一,区域应引导学校挖掘本校的发展历史,对不同时期的历史进行对比,记录有价值的信息,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辩证地继承优良传统。第二,区域应引导学校结合本地的文化特色。特殊的文化特色是推动学校创新和个性化发展的必要因素,学校方面应该重视这些问题,并且加大文化特色的宣传。如本地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本地人的生活习惯以及民风民俗、优秀传统等。第三,区域应引导学校重视地域特色与学校办学的有机融合,并有意识地将本地的风景、特产、民俗活动、红色文化作为一项教育教学资源引入学科教学实践之中。第四,区域应引导学校结合办学的需求,将师生、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突破口,结合需求配置相应的特色文化资源、地理环境资源,从而使外部教育资源助力学校特色发展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个过程中要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提高整体发展的现代化速度,推动学校个性化和特色发展。 二、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区域应“有差异”地加大对区域学校办学与学校发展的资金投入,保证在硬件设施方面实现区域各级各类学校的合理配置。例如,在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过程中,区域内的两所学校均需要配置电脑室,但目前仅有一批电脑,仅能满足其中一所学校的电脑室配置需求,那么,在硬件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则需考量两所学校的实际情况,优先为拥有高素质计算机任课教师的学校配置。为保证区域教育均衡,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另一所学校中的计算机任课教师进行选调或培训,而后再为这所学校配备电脑。

农村学校艺术特色项目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农村学校艺术特色项目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以及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逐渐受到了重视。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农村学校开始 尝试建设艺术特色项目。在这里,我将对农村学校艺术特色项目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进行一 些探讨。 农村学校艺术特色项目建设需要注重学校实际情况。农村学校的条件和资源相对较为 有限,因此在进行艺术特色项目建设时,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可以结 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优势资源,选取适合农村学生的艺术形式和内容,如民间舞蹈、乡村 话剧等,以满足学生对艺术的需求和感受。 农村学校艺术特色项目建设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艺术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学问,更是一种实践能力的培养。农村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艺术比赛、演出活动,培养学生的演技、口才、舞蹈等实践能力。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并参与到 艺术之中,提高他们的艺术技能和综合素质。 农村学校艺术特色项目建设需要注重合作与交流。不同学校之间的资源和经验存在着 差异性,因此合作与交流成为了促进艺术特色项目建设的重要方式。农村学校可以与城市 或其他农村学校合作举办艺术节、艺术培训班等活动,通过相互交流和借鉴经验,提高学 校的艺术教育水平。还可以邀请专业的艺术家或教师到学校指导,开展艺术讲座和工作坊 等活动,增加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农村学校艺术特色项目建设需要注重实际效果的评估。建设艺术特色项目不仅仅是为 了形式上的好看,更重要的是要达到实际效果。学校可以通过建立艺术教育的评估体系, 对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估,以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改进的措施。还可以邀请 专家进行外部评估,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意见,确保艺术特色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成效。 农村学校艺术特色项目建设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机遇的过程。通过合理规划、注重实践、加强合作与交流以及进行实际效果的评估,农村学校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 素质,为他们的创造力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与思考

关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与思 考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推进过程中,围绕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内容,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就是其中之一,强调依托学校现有的资源进行特色课程开发和建设,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的同时为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提供助力。本文围绕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进行分析,探讨特色课程价值及其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具体实践方式,为打造有助于学生成长的课程体系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课程价值;学生综合素养 引言:在国家教育部关于教育改革的规划当中,“深化推进课程改革”“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都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重要阶段任务,而且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必要基础条件。但在实践过程中,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成为游离于学校整体课程教学改革之外的“负担”,偏离了原本的方向。 一、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一环 (一)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应有重点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体系,想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就必须开齐,德智体美劳全面建设,为学生提供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的教育课程。如此一来,才能完成国家教育部门对于教学改革的规划,对于学生实施全面培养。但每个学校自身所拥有的特色资源不同,如果仅追求面面俱到,学校课程建设就失去了特色,也失去了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价值,因此,学校课程建设汇总必须有特色的内容[1]。比如当地非遗名录中有关于制砚的艺术,学校可以美术课程作为基础建设与当地制砚非遗有关的特色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当地非遗的知识、技能,发掘学生群体当中有手工操作天赋和兴趣的学生做重点培养。这样的特色课程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在美术方面的艺术审美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

农村学校艺术特色项目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农村学校艺术特色项目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村学校条件的逐步改善,农村学校艺 术教育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在农村学校中,我们应该如何建设艺术特色项目,提 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关于农村学校艺术特色项目建设的 思考与实践。 一、农村学校艺术特色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艺术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农村学校的学生由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 原因,通常相对缺乏艺术氛围和资源。农村学校有必要开展艺术特色项目建设,以满足学 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需求。艺术特色项目的建设可以帮助学校创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1. 强化学校艺术课程设置,注重艺术素养的培养 农村学校可以在正式课程之外,增设钢琴、舞蹈、书法等特色艺术课程,引导学生在 兴趣培养的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学校也应该在艺术课程中注重对传统文化的 挖掘和传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 组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文艺比赛、艺术展览、演出等艺术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交 流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美术作品展、音乐会 等活动,让学生从中汲取艺术的养分,增强对艺术的热爱与理解。 3. 建设艺术特色教育基地,提供艺术资源和场所 学校可以在校园内设置艺术特色教育基地,如美术馆、音乐厅、戏剧场等,为学生提 供艺术学习和创作的场所和资源。学校还可以邀请艺术家、专家学者来校开展艺术讲座和 指导,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1. 秀美油画小镇计划 在某县某乡,学校规划建设了“秀美油画小镇”艺术项目,通过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油 画师、美术教育家,打造油画创作基地、艺术教育基地和油画作品展销中心,为学生提供 了一个学习、创作、展示的平台。通过该项目的努力,学校的学生艺术修养得到了全面提升,同时也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充分展示,为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 乡村音乐人才培养计划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实践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819013164.html,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实践思考 作者:陈立新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8年第20期 一直以来,福建省连城县第二中学致力以“打造双育(以德育人、体艺育人)办学特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办学理念,助推学校发展。近年来,学校在特色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氛围营造、考评机制以及校本拓展等特色文化建设方面尚存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因此,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探讨,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氛围营造不够浓厚。在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学校重视培育优良的正能量的校园文化,如布置精美的中华传统文化德育墙、“二中人”精神文化墙、个性鲜明的立志格言等。而隐含在学校宣传标语、口号中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等内在的精神内涵却被忽视,使得文化氛围的营造不够浓厚。 二是考评机制不够高效。在师资和管理方面,还存在教师积极性不高、管理层级多、处室与年级的关系不融洽、年级评价方式有待创新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学校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是校本拓展不够宽泛。目前,学校“双育”特色、“二中人”精神的教育,更多依赖于学校的升国旗仪式、年段集会和班会。学校虽然开展了许多德育活动,但这些活动较单调、浅显,没有纳入校本课程,从而使得教育活动很松散,没有形成系统,教育效果不明显。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考 检视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富有针对性的对策,将有助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和发展。 1.大力营造文化建设浓厚氛围 一是继续推进“三风”建设。“三风”即“尚德志学、求实创新”的校风、“严教善导、全面育人”的教风和“勤学乐思、立志成才”的学风。 二是围绕“双育”特色开展工作。学校的工作要围绕“双育”特色,通过总体谋划和推进,让学校的生物园、宣传栏、班级板报等文化阵地都洋溢着校园特色文化的芳香,使所有师生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校园特色文化氛围。

农村学校艺术特色项目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农村学校艺术特色项目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资源匮乏、师资不足、学生家庭经济较差等等。正是在这样的艰难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关注农村学校的艺术特色项目建设,为学生提 供更好的艺术教育机会。 农村学校艺术特色项目的建设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由于资源有限,我们需要做 到更好的规划和管理。通过统筹班级、学校以及区域的资源,可以开展一系列与学生兴趣 和特长相关的艺术教育活动,如音乐、舞蹈、绘画等。我们可以与其他学校和机构合作, 共享资源,互帮互助,共同开展艺术特色项目。 农村学校艺术特色项目的建设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因素。在农村学校中,我们需要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艺术教师队伍。这些教师需要具备 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并开展相关的艺术教育课程。我们也可以邀请专业艺术家、艺术教育专家等前来支持我们的艺术教育工作,与教师 进行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学校艺术特色项目的建设需要注重实践与创新。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固步 自封,应该积极探索,不断实践与创新。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中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如情 景模拟、互动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如学校音乐会、绘画比赛等,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通过实践与创新,可以激发学 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 农村学校艺术特色项目的建设需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 学生的艺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通过艺术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情感、智 力和审美能力。 农村学校艺术特色项目的建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关注多个方面的因素。只 有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实践与创新,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才能够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艺术教育机会,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自信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自信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革,越来越多的特色学校开始涌现出来。以“自信教育”为特色的学校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和青睐。本文将从实践和思考两个方面,探讨“自信教育”特色学校的建设。 一、实践篇 1. 多元化的课程设置 自信教育特色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体现多元化,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除了必修课程外,还可以设置一些选修课程,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 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 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环节。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学校也要注重班主任的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 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自信教育特色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学校可以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和平台,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和探索。在学习过程中,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项目和课题,鼓励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4. 多元评价模式 在自信教育特色学校中,评价模式应该更加多元化,注重个体差异的反映。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外,还可以设置一些小组合作项目的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和分享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二、思考篇 1. 自信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自信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态度,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学校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关注,促进他们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等方面的成长。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自信、自律、积极向上的人格。

“自信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自信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自信教育,是当今教育界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也是教育工作者们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的方向。自信教育强调的是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和关爱,让每个学生都在自信与自尊中茁壮成长。而在特色学校建设中,自信教育更是需要得到特别重视和深入实践。本文将探讨自信教育在特色学校建设中的实践与思考。 一、自信教育的特点与意义 自信教育是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的一种关注和支持。它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自立意识。自信教育的核心是要让学生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无限的潜力和可能性,从而敢于挑战、敢于创新。 自信教育的实施,对学生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自信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一个自信的学生更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更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自信是学生成才的动力和推动力。只有有自信心的学生,才能愿意去尝试、去冒险,才能够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自信是学生终身发展的保障。自信的学生更有可能在社会中取得成功,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在特色学校的建设过程中,自信教育更是需要得到特别的关注和实践。因为特色学校往往有着更高的教育使命和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它们更有条件和更有责任去深入探索自信教育的实践路径。 二、自信教育在特色学校中的实践路径 建立关爱与尊重的教育氛围。特色学校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和民主,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和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决定。给学生更多的支持和关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激发他们的潜能。特色学校要注重培养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元发展。特色学校应该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和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不要让学生过于功利化和应试化,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和自主权,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感。 营造宽松和开放的学习氛围。特色学校不应该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要努力创造一个宽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放松的氛围中学习和探索,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重视教育评价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特色学校要在教育评价上赋予更多的灵活性和个性化。不要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能。要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在评价中有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的闪光点和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