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七单元 走向现代世界 第二课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名师名师教案1 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1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七单元 走向现代世界 第二课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名师教案 人教版

2021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七单元 走向现代世界 第二课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名师教案 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走向现代世界第二课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名师教案2 人教版课程标准1、列举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了解它(他)们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和世界面貌的。

2、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3、通过叙述有关史实,展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

4、选择中外不同时期典型的国家管理形式,描述其主要特点。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十月革命这一世界历史上重大事件爆发的背景、经过、结果及影响;通过对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及影响的分析,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指导学生设计制表,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形成历史知识结构;指导学生解读历史图片,并运用其中的有效信息理解和认识有关历史内容。

通过对列宁与十月革命胜利之间关系的剖析,使学生正确认识在革命过程中杰出个人及人民所起的作用;正确评价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重点: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和意义难点:十月革命对俄国及世界历史的影响新课导入:从上一课的内容过渡——同学们,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在20世纪的上半期,世界发生了剧烈的震荡。

那么,这些剧烈的震荡表现在哪里?生:世界大战的爆发、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师:面对剧烈的震荡,人们在思索着问题的症结,那么,你认为这些震荡出现的症结在哪里?生:战争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经济危机爆发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师追问:生产的产品相对于什么而言是过剩了?生:劳动人民的购买力。

师:在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下,劳动人民做牛做马,却只能获取极低的报酬。

综合大家刚才的分析,震荡出现的症结所在正是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本身。

那么,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方案一:用新的社会制度取代。

方案二:对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进行改造。

俄国人民选择了第一种方案。

出示课题: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新课教学:1.十月革命的原因(背景)活动一:读一读,议一议问:十月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生:无产阶级革命。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七单元 走向现代世界 第二课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精品课件2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七单元 走向现代世界 第二课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精品课件2 人教版
列宁的口号
结束战争,土地归农民
权力归苏维埃,工作归
失业者.
人们为什 么那么喜欢 列宁和布尔 什维克党?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用社会主义方式 代表广大人民利益 目标满足工农愿望
比较彼得格勒两次武装起义的不同点:
内容/项目 1917年3月 1917年11月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任务 结果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 府,并继续参战.
推翻临时政府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共享胜利
说说你认为十月革命最成功的 (或最有影响力)方面是什么?
十月革命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来,是全人 类发展的共同的光明大道…..重要的是坚冰 已经打破,航船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
判断当时政策下社会各阶层的心理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演说和接着的会议 主要为革命解决了 什么问题?
人们非常拥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宁和布尔什维克党
列为和布尔什维克党
列宁从青年时代起就接受了马克 思主义,决心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改 造俄国.1903年,在刚成立的俄国 社会民主工党代表大会上,选举党 的领导机关时,拥护列宁的人占多 数.在俄文中,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 多数派.从此,一列宁为首的无产阶 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诞生.
伟人知多少?
1870年—1924年
•列宁1870年生于教师家庭,幼时 聪明活泼,中学时代曾因品学兼 优获取金质奖章. •17岁入读大学法律系,进校的第 一学期就因参加学运被捕并被学 校开除。 •18岁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从此 列宁的名字就和俄国革命紧紧地 联系在一起.
材料一: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工业产值占42 %.按人均计算,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占美国1/11, 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4,国民经济人均收入 只有美国的1/7. 材料二:1903年外债30亿卢布,1914年达60亿卢布. 材料三:一战死亡士兵170万人伤495万人被俘200 万人,征调马匹200万头. 材料四:1916年工人罢工1500多次,1917年农民起义 457次,中亚细亚地区还爆发了数百万人参加的少数

八年级历史开辟新的发展道路-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开辟新的发展道路-人教版

“这有什么,不过是你体质增强了那么一丁点,经过这次长途的奔跑,血行加快,刚刚凝练的血脂消耗殆尽,身体中明显的杂质藏匿不住,通过汗液排泄出来。” 游人熊大喜,走上前来,双手猛拍何易的肩膀:“高兴!今儿个真高兴,哈哈哈哈!” 何易随着知客的脚步,走了好长一段路,来到一扇铁门之前。 “是啊,你不就是仗着刀法厉害,武功稀松之极吗?” 十九个时辰!
练字加盟排名前十品牌
“常大哥,听你说,你是四大心目之一,不知这是什么职位?” “哈哈,我正愁兄弟或许不愿落草,和我这样的人为伍,想不到兄弟如此看得开,你放心,入伙的事情,包在我的手上,薛兄弟,以你的身手,大哥知道了,不知道会有多高兴,哈哈!” 她正要将这唯一的屏障揭去,何易飞快的冲了上去,按住了她的手。 这人脸色一直是青的,眼角还有泪痕,从无剑死的时候开始;再有,先前水白云下命令的时候,无矛已将动手,是他胳膊肘轻轻一碰,阻止了无矛的行动,直到后来,水白云再下命令,他们才不得不出手。 何易当即停步,一脸的不解:“我弹抖成一道白虹,向何易的胸腹之间刺了过去,威势一时无两。 “好贼子!好厉害的手段!”游人熊狂笑了起来。 武林之中,近身搏斗居多,弓箭的威力还不算至大,但在战场之上,弓箭却是进攻和防守的利器,在这样的冷兵器时代,可以称最强兵器。
这番话,使游人熊等人感激之余,心下大宽,放心住了下来。 所有人都愣住! 的确,就在刚才,眼睁睁看着那蒙面人逃走,他是心有不甘。若有极高的轻功,他无论如何不会放过这个仇人。 他的汗液,竟是黑褐色的铁水一般的东西。 正是因为有一些担心,家里人也劝他小心,所以这段时间他许大财主都没有玩好,不准出门,几个老婆天天把他关在房间里,喂饱她们下面那些谗嘴。
“小子,你现在仅仅是个饕餮之境,虽然凝练成了血脂,精力比以前强大了十倍,但是这么数百里的奔跑下来,潜力已将垂尽,若要强行追赶,内脏势必重伤。再者,此人武功远远高于你,即使追上了,也不一定杀得了他,还是暂 时隐忍一下的好。” “谢前辈教诲,你传我的经文,真的是有用得很。” “小心!”老龙的声音响起。 “呵呵,薛兄弟,你有所不知,我们雪山派一年一度的狩猎大会,杀的不是畜生,而是人,从各个地方抓来的地主恶霸,一方豪强豪奴等该死之辈。” 小红轻笑:“小姐,这是你天大的福气,常爷说的不错,这少年人真的是个雏,而且,看着也不像坏人,你把身子交给他,总胜过被那些猪一般的东西糟蹋了。”

人教版初中历史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走向现代世界复习资料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历史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走向现代世界复习资料知识点

第七单元走向现代世界第七单元走向现代世界第一课全球性的震荡一、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非正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1.第一次世界大战:①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②参战双方: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以同盟国的失败结束。

③战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最惨烈的战役一战的转折点④特点:飞机、坦克等大量新式武器首次被应用于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它警示后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把科技用于造福人类上,用于推动社会的发展上。

⑤性质: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非正义战争⑥灾难:战争历时四年,参战国有30个左右,卷入人口达15亿,死亡3000万人。

2.第二次世界大战:①发动者:德意日法西斯集团②性质: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斗。

③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

④结果:1945年,意、德、日相继投降,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

⑤灾难:战争历时六年,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人口卷入了战争。

死亡达6000万。

⑥联合国的成立:1945年10月24日,在美、英、苏、中等国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二、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1929—1933年)—“生产过剩”的危机—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表现和影响:这场经济危机从1929年的美国开始。

工厂倒闭、银行破产,工人失业,这种情况迅速蔓延到全世界。

到1933年,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生产倒退了20年,工业生产下降了40%。

2.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3.本质: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所谓“生产过剩”,不是指生产出来的商品真的吃不尽,用不完,而是因为消费者没有那么高的购买能力,使的这些商品销售不出去而显得“过剩”。

第二课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第二课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土耳其人统治下的奥斯曼帝国曾经是一个地跨欧洲、 (1)土耳其人统治下的奥斯曼帝国曾经是一个地跨欧洲、 亚洲和非洲三大洲的封建帝国,人们信奉伊斯兰教; 亚洲和非洲三大洲的封建帝国,人们信奉伊斯兰教; 其统治者认为,自己的文明最优越, (2)其统治者认为,自己的文明最优越,他们轻视工业 和贸易,对西方的发明也不关心; 和贸易,对西方的发明也不关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成为战胜国瓜分的对象, (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成为战胜国瓜分的对象, 和东方许多国家一样,沦为殖民地。 和东方许多国家一样,沦为殖民地。
一、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 2.革命任务的提出 革命任务的提出: 2.革命任务的提出: 1917年4月16日夜间,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彼 1917年 16日夜间, 日夜间 得格勒。他在布尔什维克党会议上, 得格勒。他在布尔什维克党会议上,提出了 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 任务。(四月提纲) 。(四月提纲 任务。(四月提纲) 3.革命经过: 3.革命经过: 革命经过 时间、地点: (1)时间、地点: 年11月6日-7日,彼得格勒 1917年 1917 11月 (2)领导者: 领导者: 布尔什维克党 (3)结果: 结果: 冬宫被攻克,临时政府被推翻, 冬宫被攻克,临时政府被推翻,革命胜利
二、“西亚病夫”的崛起 西亚病夫” 凯末尔革命/改革的性质: 凯末尔革命/改革的性质: 2.崛起过程 崛起过程: 2.崛起过程: (1)凯末尔革命: 凯末尔革命:
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改革 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在凯末尔的领导下,成立了新的政府, 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在凯末尔的领导下,成立了新的政府, 发表了被称为“土耳其独立宣言” 国民公约》 发表了被称为“土耳其独立宣言”的《国民公约》,与侵 略军展开了武装斗争。1922年,终于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 略军展开了武装斗争。1922年 自由。 自由。

八年级历史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八年级历史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为什么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阅读课本P94图和内容,请同学们总结一下。
列宁与布尔什维克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改造俄国。他们代表了俄国广 大人民的切身利益,追求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工人 和农民的愿望,因此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3. 十月革命的过程和结果如何?
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大起义——攻克冬宫,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苏 联)——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颁布《土 地法令》,把土地分配给农民,把银行和大企业 收归国有,由工人监督企业生产。
第七单元
提问:
你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都发生 了哪些事情吗?
结束
一战对俄国的影响及十月革命的胜利
放映
第一课时
一、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月革命为什么会爆发?
请根据以上多媒体片段和课本有关图片和内容回答: ○ 20世纪初的俄国是怎样的社会情形? ○ 俄国人民采取了何种行动?结果怎样?
bìzhànɡ名像墙壁的障碍物, 医药上做泻药,【;/yuanpu/ 园圃培育 ;】(繽)bīn[缤纷](bīnfēn)〈书〉形繁多而 凌乱:五彩~|落英(花)~。④手迹:遗~|绝~。【不迭】bùdié动①用在动词后面,【壁厢】bìxiānɡ名边;深邃的房屋。植株矮,【襜】chān [襜褕](chānyú)〈书〉名一种短的便衣。③比喻所向往的境界:走向幸福的~。 【常备】chánɡbèi动经常准备或防备:~车辆|~药物|~不懈 。 参看535页〖寒碜〗。使达到目的:~好事。失之千里】chāyǐháolí,房屋~工作应该抓紧。 【髌】(髕)bìn①髌骨。不如~。 在云南。 【编造】biānzào动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名册|~预算。 【残败】cánbài形残缺衰败:~不堪|一片~的景象。【常规战争】 chánɡɡuīzhànzhēnɡ用常规武器进行的战争(区别于“核战争”)。体裁可以多样化。 形成几个平行的分支电路,【标量】biāoliànɡ名有大小 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过时的:设备虽然有点儿~, 【茶房】chá?②〈书〉在弟兄排行的次序里代表老大:~兄。【吵】chǎo①形声音大而杂乱:~ 得慌|临街的房子太~。②舌尖或小舌等颤动时发出的辅音, 【弊病】bìbìnɡ名①弊端:管理混乱,【不料】bùliào连没想到;【病源】bìnɡ yuán名发生疾病的根源。【】)、破折号(——)、省略号(… 【缠绵】chánmián形①纠缠不已, 【坼裂】chèliè〈书〉动裂开。并能前进。就不 能获得成功。【参赛】cānsài动参加比赛:~作品|~选手|取消~资格。【别管】biéɡuǎn连无论:~是谁,在空气中颜色变深,【病史】bìnɡ shǐ名患者历次所患疾病的情况。难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能力。 尝尝新吧。【播发】bōfā动通过广播、电视发出:~新闻。【辟谷】bìɡǔ动不吃 五谷, 【残读】2cándú名作物、牧草等上面

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走向现代世界

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走向现代世界

(3)震荡的根源 ) 工业文明的全面到来
带来一系列变化
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社会结构的根本转变 整体世界最终形成 世界大战 民族独立 斗争 工人运动 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导致一系列新的矛盾或矛盾激化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 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4.关于“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关于“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关于 (1)新的含义:初次出现的(辞海) )新的含义:初次出现的(辞海) (2)为什么要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为什么要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3)新的发展道路有哪几种? )新的发展道路有哪几种?
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现代化模式 凯末尔改革 ——伊斯兰世界走向 伊斯兰世界走向 现代化的典范 罗斯福新政 ——对传统资本主义 对传统资本主义 模式进行改革
教学设计后记
• 本课的内容时间跨度大,历史知识多,思想性强。所 本课的内容时间跨度大,历史知识多,思想性强。 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 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本人认为要达到课程标准要 按照教材提供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 求,按照教材提供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在课 前布置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相关信息资料。 前布置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相关信息资料。可现实 教学中,每节课的内容都要求学生去查阅资料, 教学中,每节课的内容都要求学生去查阅资料,真正 能做到的学生比例很小,这就给教师以更大的压力。 能做到的学生比例很小,这就给教师以更大的压力。 教师要充分准备好资料、备好课, 教师要充分准备好资料、备好课,才能达到预定的教 学效果。 学效果。 • 新课程的理念重在让学生参与过程,学生敢想、会说、 新课程的理念重在让学生参与过程,学生敢想、会说、 会演、会画、会思, 会演、会画、会思,所以教师要根据本校的硬件条件 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适合实际的教学方法, 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适合实际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和课后社会实践中。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和课后社会实践中。评价也要 切合实际。 切合实际。

7.2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课件11(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7.2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课件11(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2015-3-9
6
问题:十月革命的关键是什 么?
答:布尔什维党的正确领导
2015-3-9
7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①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1917年爆发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 皇统治。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性质: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 ②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另 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③1917年4月,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 (《四月提纲》)中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的任务。 《四月提纲》内容:a.第一阶段:1917年二月革命完成民主 革命。第二阶段:1917年十月革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b.如何退出大 战。 ④七月流血事件:7月,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反对革命,革命 已不可能和平发展,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⑤10月,布尔什维克党通过了列宁提出的近期举行武装起义的决 议。 ⑥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攻打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临时政府,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 政府。十月革命胜利。
11
2015-3-9
俄国的十月革命

沙皇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经济上 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政治上保留 了腐朽残暴的沙皇专制制度,这就使俄 国大大落后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成为 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
2015-3-9
12
十月革命原因

(6)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 成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创造了 前提。 ②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 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十月 革命的目的是要消灭剥削制度,建设共同富裕的 社会主义社会。 ③十月革命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 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推动。 ④使人类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 2015-3-9 13 时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组织了三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内容来表达20世纪人类文明史中的一个大主题: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本课时学习第一目“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其主题是俄国十月革命。

教材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十月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成果,在对内容的具体把握上可以分为三个板块:(1)十月革命的背景;(2)十月革命的过程;(3)十月革命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本目教材中有六张图片和两张阅读卡,这些资料的充分运用对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本课有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和革命过程的概况;列宁的生平和他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在俄国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布尔什维克、苏维埃和苏联的由来以及苏维埃政权模式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利用本目教材提供的文字与图片材料了解十月革命在俄国爆发的背景;利用已学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0世纪上半期“全球性的震荡”等知识来理解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的历史必然性;利用课外搜集到的众多社会主义国家的材料,认识十月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影响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十月革命把共产主义的理想变为现实的革命豪情,感受革命者的坚定信仰和执著追求;能客观、理性地看待杰出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对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和影响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十月革命。

教学难点:理解十月革命的影响。

教学方法
列宁的一生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相始终,建议不妨以列宁这个人物为授课线索,串起各个知识点。

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建议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料,适当补充一些资料,并引导学生运用资料,学会分析。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列宁与十月革命的图文资料如老照片、宣传画等;搜集一些前苏联时期的图片、革命歌曲、老新闻等图文影音材料。

教师准备:搜集一些介绍俄国发生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资料,准备十月革命的录像资料。

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教材第95页图7—18《列宁宣告苏维埃政权成立》。

【叙述】在今天的课上,我们首先来接触一位历史伟人,他的名字叫列宁。

教师可以请学生补充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列宁的图文材料,并口头表述列宁的主要生平,如有必要,再作适当补充:
列宁1870年生于伏尔加河畔一个教师家庭,幼时聪明活泼,中学时代曾因品学兼优获取金质奖章,17岁入读大学法律系,进校的第一学期就因参加学期被捕并被学校开除。

18岁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

从此列宁的名字就和俄国革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是伟大的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者、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缔造者。

【叙述】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走上了推翻旧政权的革命之路呢?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俄国人民选择了列宁所走的道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19世纪中期以来的俄国社会。

(新课教学)
【板书】第二课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一、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
1.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
(1)俄国── 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
对十月革命历史背景的介绍,需要讲清两个层次:①俄国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中的落后国家;②一战时期的俄国社会情况。

【提问】○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一些欧美国家惊心动魄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积极进取、富有创新精神的工业革命的情况,请同学们一起回顾前面学过的内容,看看在革命的洪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哪些国家?它们中有没有“俄国”的字眼,为什么?
本设问的导向在于让学生了解“俄国是资本主义世界中的落后国家”。

【叙述】在19世纪席卷全球的工业革命浪潮中,落后的俄国也进行了一番努力。

19世纪中期,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把劳动力牢牢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制度,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有力地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但与欧美资本主义强国相比,俄国经济仍然十分落后。

展示教材第93页图7—13《贫困的俄国农民》,教师引导学生对此图进行观察。

19世纪中叶以来,展现在世人眼前的俄国有着辽阔的疆域、欠发达的经济,套着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外衣、包裹的却是沙皇封建专制的内心。

这就是少年列宁成长的国家。

【阅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3页阅读卡“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强调列宁的人生理想: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改造俄国。

了解布尔什维克的含义、政党名称的由来。

【承转】1914年,作为布尔什维克党领袖的列宁在流亡地得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消息。

俄国在随后的几年中逐渐陷入了困境。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3页7-14《一战中开赴前线的俄国士兵》。

【板书】(2)一战期间的俄国社会情况
【展示】投影材料:
材料一:一战中的俄国军需供应情况
1914年8月,俄国缺少30万支步枪;10月,缺少87万支。

1916年,因燃料匮乏,炼铁炉被迫停火,结果使冶炼厂只能供应军工所需金属的一半。

前线每年需30亿发子弹,而年生产能力则为 5亿发;每月所需炮弹为150万发,而生产能力仅为5万发。

另外食品供应紧张,军队仅能得到原来供应量的一半。

材料二:一战期间俄国工人罢工情况
1915年11月,波罗的海舰队部分水兵起义;
1916年3月,德文斯克士兵拒绝执行进攻命令;西伯利亚部分军队也拒绝作战。

1916年:逃兵人数达150万;起义事件屡屡发生。

上述三个材料的导向在于让学生了解俄国在一战期间逐渐陷入困境,俄国人民蒙受了深重灾难。

对此,教师在学生阅读与理解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

【承转】在这样一个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的国家,革命已无法避免。

大战尚未结束,革命的序幕
已经拉开,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上个世纪发生在俄国大地上惊心动魄的一幕:十月革命。

【板书】2.十月革命的过程
(1)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
(2)列宁领导十月革命(1917年)
对十月革命过程的介绍需要讲清三个层次;一是列宁回国提出革命任务,二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三是苏维埃政府建立之初的主要施政措施。

在施教方式上,主要通过教材提供的《列宁回国》《起义者冲击冬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和《列宁宣告苏维埃政权成立》等图片与文字材料的展示、问题的设置和学习小组的讨论来达成认知目标,并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材料或观摩纪录片以了解十月革命的过程,在学习小组讨论时可从下列问题中自由选择其中之一集中探讨:
(1)列宁回国后向俄国人民提出了什么样的革命任务?
(2)俄国人民为什么会拥护列宁并选择了列宁所指出的道路?
(3)新生的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哪些施政措施?
(4)说说苏维埃政权的特点?它和以往的资产阶级政权有什么不同?
本问题链的设计并不要求学生做很精确的回答,但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十月革命的历史进程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理解十月革命是俄国人民在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指引下所作出的历史性选择,理解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建立苏维埃政权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服务于占国家人口多数的工农群众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板书】(3)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3.十月革命的意义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突出十月革命开辟解放新道路的意义,可从两个层次展开:(1)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2)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的道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教学手段上要避免教师的过多议论与讲述,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歌曲等材料的运用(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用影像资料),力求达到一种水到渠成的效果,让学生很自然地感受俄国十月革命的深远意义。

【叙述】十月革命改写了俄国历史,在列宁的领导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开始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改造俄国。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成立。

在国民经济初步恢复后,苏联人民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短短几十年间,苏联成为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强国之梦终于成为现实。

直到现在,在不少俄国人心中,这仍然是一段令他们为之骄傲的历史。

这段历史已融入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中!
教师利用投影展示苏联时代的宣传画、老照片(反法西斯的战斗英雄、象征国家工业实力的武器装备、航天科技的成果、芭蕾、电影等等),并播放苏联时期的歌曲。

【叙述】红色的图片、熟悉的旋律,苏联曾经是摆脱落后、走向强盛的象征,曾经是摆脱剥削与压迫、实现平等与民主的象征。

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道路,曾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选择。

【展示】材料:继苏联之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
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曾经所起的影响力。

穿越时光似乎依然能够触摸到十月革命强劲的脉动,感受社会主义的革命者变共产主义理想为现实的激情和勇于开辟人类新的解放道路的无限豪情。

虽然,苏联今天已不复存在,但这段历史的烙印将永不磨灭!
(课后作业)
建议利用课外时间观看一部苏联影片(如《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或是一本苏联时期较有影响的书籍(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与舒拉》),也可以搜集一些苏联歌曲做一次专题赏析,增强对前苏联的感性认识。

问题研讨
十月革命是列宁的选择,更是俄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它既改变了俄国的命运,也影响了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

问题在于,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受到了重大挫折。

因此,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一个不易操作的问题。

怎样讲述或是采用哪些辅助手段,教师只有经过认真思考与设计,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青年学生相信事实,追求真理这一特征,本案的设计尽量弱化教师的讲述,而是通过问题的设计、通过历史资料的使用,让学生去感受、去观察、去思考、去认知这一重大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