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第十二课
浙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12课《我的书包》教学设计

浙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8课《我的书包》教学设计一、单课教材分析本课学习内容对应《课标》第一学段的内容要求:“欣赏日常生活用品”,并且对一件生活用品“提出改进意见进行装饰和美化”。
本课引导学生从外观和功能方面了解书包的特点,并用绘制、剪贴的方式制作一款独一无二的书包,以达成该学段的学业要求。
教材在内容上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本课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学习用品--书包。
课程侧重引导学生从外观和功能方面对书包进行观察、欣赏,感受书包的设计之美,积极交流想法,获得设计灵感;尝试运用手绘或剪贴的方式和多种工具材料,设计一款书包,并进行简单装饰,体会创造的快乐和设计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书包是每个小朋友必不可少的学习用具,古代的学生也有书包,汉代有书箱,后来演变成设有遮阳挡雨功能的书笈,慢慢地又有了布包。
如今书包不仅具有实用性,也迎合人们不同的喜好需求,有的造型独特、充满趣味,有的色彩搭配出彩,有的功能丰富,这些都是美术学习的重要元素。
本课共2页,第1个页面下方出现了4款不同样式的书包,凸显了造型中花纹、图案、色彩等元素的设计,帮助学生发现、理解书包的设计要点。
二、教学目标1.了解书包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书包的外观特点与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
2.学会运用绘画、剪贴的方式,设计制作有创意的书包。
3.体会美化、装饰为生活带来的乐趣,理解许多日常用品都是经过设计的。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手绘、剪贴的方式设计制作一个书包。
教学难点:能够结合书包的外观特点及使用功能对其进行有创意的美化。
四、教学课时1 课时。
五、教学准备教具:课件、白纸、彩纸、画笔等。
学具:彩纸、白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六、教学过程学习活动1:情境导入,分享购买书包的经历教师:情景回顾:“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都会精心准备学习用品,尤其是用来装书本、文具的书包。
说说你购买书包的经历,现在背的这款书包哪里吸引了你?”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达自己对学习用品的看法。
江西版小学美术课本目录贵州用教材

江西版美术课本目录O K 一年级上册:第一课变化的线造第二课涂画的乐趣造第三课心中的太阳造第四课星星和月亮造第五课小餐桌造第六课稀奇古怪的梦造第七课小花衣欣第八课下雨了造第九课课间造第十课小小钟表店设第十一课五彩连环设第十二课小飞碟设第十三课转转轮设第十四课我是设计师设第十五课红星闪闪欣第十六课玩陶泥造第十七课陶泥压纹造第十八课童谣童话合一年级下册:第一课生活多美好第二课鲜艳的花朵第三课漂亮的蝴蝶第四课美丽的孔雀第五课小花扇第六课弹簧宝贝第七课小狐狸第八课小花猫第九课会说话的手第十课有趣的脸第十一课照镜子第十二课贴树叶第十三棵剪彩纸第十四课小小拉拉队第十五课小军号第十六课拨浪鼓第十七课十二生肖第十八课我们是朋友二年级上册:第一课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第二课印印玩玩第三课水中倒影第四课吹吹画画第五课有趣的手指画第六课染纸多奇妙第七课小扎染第八课有趣的纸浆画第九课生日快乐第十课今天我当家第十一课身边的小伙伴第十二课石头变变变第十三课瓶瓶罐罐穿新衣第十四课会漂浮的玩具第十五课井冈山下种南瓜第十六课泥公鸡第十七课花灯第十八课京九小导游二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外卡通故事形象第二课趣味水墨一第三课趣味水墨二第四课神奇的大树第五课昆虫世界第六课动物乐园第七课水族馆第八课勇敢地我第九课幸福一家第十课校园趣事多第十一课回家的路上第十二课大嘴巴朋友第十三课巧扮文具第十四课风向标第十五课红军桥第十六课五月五过端午第十七课画青花第十八课我是小公民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故事配画第二课流动的笔触第三课实用美观的生活用品第四课变幻的色彩第五课生活中的色彩搭配第六课辣椒真辣第七课让我们荡起双桨第八课我的宝盒第九课活动课表第十课迷你剧场第十一课红井水第十二课候鸟的乐园第十三课鄱湖渔歌第十四课中国龙第十五课吉祥虎第十六课健康每一天三年级下册:第一课跨越时空第二课飞向太空第三课瓜果飘香第四课荷花美第五课游乐场第六课有趣的头饰第七课挂饰第八课立体棋第九课军旗升起的地方第十课单色吹塑纸版画第十一课多色吹塑纸版画第十二课捏塑动物第十三课剪剪乐第十四课古老的生活用品第十五课民间绝活第十六课生命的成长四年级上册:第一课幽默的形象第二课永恒的感动第三课快乐丰收忙第四课今天我值日第五课比赛场上第六课我的美术日记第七课巧思妙贴第八课巧镶妙嵌第九课巧编妙织第十课我的留言夹第十一课形态各异的奥林匹克建筑第十二课我编斗笠送亲人第十三课水墨画一第十四课水墨画二第十五课瓶瓶罐罐第十六课瓶花第十七课祥瑞狮每户18课戏曲脸普第19课民族服饰第20课快乐的小乐队第21课古老的面具第22课黄平消哨四年级下册:第一课童心童趣第2课齐白石第3课农家乐第4课新家园第5课看新闻记大事第6课献给母亲节的礼物第7课稻草人第8课机器人第9课会动的玩具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第11课延安颂第12课水墨动物第13课剪纸贴花第14课纸版画第15课捏泥人第16课奇妙的图形第17课年画第18课面具第19课老房子第20课小小商品展示会第21 课迷人风情第22课贵州民居五年级上册:第一课崇敬的人造第二课长长的路设第三课高高低低的房子设第四课未来的交通工具造第五课未来的家用电器造第六课小小桌椅设计师设第七课地球,我的家园第8课热线你我他设第9小书签第10课扎扎糊糊设第11课老矿灯造/设第12课画画美丽的自然景色第13课华秋实第14课四格幽默漫画第15课重复的美第16课渐变的美第17课感悟彩陶之美第18课多姿多彩的风筝第19课感悟青铜之美第20课小小编辑部第21课走进古镇第22课赛头饰五年级下册:第一课雄伟壮丽的古罗马建筑第二课新街古韵第三课风光无限第四课校园新构想第五课我们的小天地第六课能变化的蔬果第七课有生命的金属第八课会传神的木头第九课藏书票第十课门和窗第十一课鲜花送英烈第十二课点线面.黑白灰第十三课色彩的和谐与对比第十四课鸟语花香第十五课手绘线条的图像表现第十六课吉祥纹样第十七课敦煌壁画第十八课民间陶瓷第十九课陶俑第二十课爱心大行动第二十一课神奇的溶洞世界第二十二百里杜鹃红六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国山水画艺术第二课实用美观的产品设计第三课多样的“世博”建筑第四课有趣的影像第五课多彩的田园风光第六课亮丽的城市风景第7课标志设计第8课字体的变化第9课吉祥物第10课装饰画第11课星火燎原第12课结构素描第13课多样的立体造型第14课会动的人第15课彩塑人物第16课电脑绘画第17课有趣的数码艺术第18课名楼名阁第19课古桥古塔第20课向往和平第21课革命理想高于天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多种多样的建筑第二课绿色山庄第三课城市广场第四课长大后的我第五课环保小卫士第六课画同学第七课巧包装第八课我的留言册第九课框住记忆第十课葵花朵朵第十一课光辉的艺术形象第十二课写意山水第十三课写意人物第十四课有趣的光影第十五课木版画第十六课现代陶艺第十七课形态新颖的装饰艺术第十八课名家名画第十九课肖形记第二十课毕业小展览第二十一课雄关漫道。
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可爱的动物》说课稿

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可爱的动物》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下册、第十二课《可爱的动物》的授课内容,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我确立阶段目标,本课《可爱的动物》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本课的内容是:从认识自然界中的动物入手,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总结、概括动物外形特征和花纹特点,让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结合语文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和展示,构成以美术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创造游戏活动。
本课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折纸知识,完成材料的选择,以及动物形象的设计和制作。
在学习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训练合作能力,培养探究、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参与美术、文化的交流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并促进个性发展。
根据“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或以造型游戏与语文、音乐等学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和展示。
利用各种媒材,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想象,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为了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尝试运用各种折、卷、剪、贴等方法,大胆巧妙地设计制作出可爱的动物。
2.能力目标:运用猜谜、游戏、分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简单的语言评述,并进行艺术创作。
3.情意目标:在分析、了解动物的可爱之处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教学重点是:探索用折、卷、剪、贴等方法,以卡纸为媒材进行制作动物形象。
教学难点是:表现有创意的动物造型,并能综合其他学科知识表现角色。
二、说“学情”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较强,因而在引导学生爱护动物,愿意与动物亲近的同时,需要加强关于如何与动物相处的引导,以及对他们进行自我保护的教育。
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一课:神奇的口袋第二课:大家都来做第三课:彩线连彩点第四课:淅沥的小雨第五课:闪烁的烟花第六课:美丽的印纹第七课:纸风铃第八课:鱼儿游游第九课:我在空中飞第十课:我的新朋友第十一课:鲜花送老师第十二课:我做的文具第十三课:会动的小纸人第十四课:繁忙的交通第十五课:乘上列车去画画第十六课:童话里的小屋第十七课:会滚的玩具第十八课:动物王国第十九课:办年货第二十课:动植物欣赏第一课:魔法口袋课时:l课时研究领域:建模游戏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进入小学首次上美术课,主要是认识一些美术工具和材料,知道它们的不同用途。
用美术用具和材料,大胆、自由地表述自己的各种想法。
激发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的过程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明白不同的器具和材料可以做出不同的画。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能用工具和材料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方法:游戏相结合、观察比较法、谈话法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蜡笔、水笔、钢笔、毛笔、油画笔、水彩颜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图画纸、宣纸等美术工具和材料。
2、教师准备一些可用来绘画、雕刻、拓印、拼贴、编织的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教师收集由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如中国画、水彩画、版画、雕塑、剪纸、素描等,包括儿童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生相互认识,教师自我介绍。
“大家好,很高兴认识大家。
从今天开始,就由我来陪大家一起度过我们快乐的美术课,大家高兴吗?”激趣导入:“今天,老师收到一份非常特别的礼物!”(教师提前把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放在一只或几只口袋里,并出示‘口袋’)“里面有什么?现在,让我们一起猜猜,好吗?”(采取猜谜的游戏导入,以便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
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2课《妈妈节日》说课稿人教版

妈妈的节日一、说内容本教学内容是人教版美术教材第二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
二、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妈妈的节日?是一节造型表现课,课前通过了解妈妈的工作与爱好,收集妈妈的照片,帮妈妈做家务等活动,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课上交流妈妈的“节日有哪些〞,“妈妈怎样过节的〞,“我为妈妈做了什么〞等一些情况,增进对妈妈的了解与关心,作业时通过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学习简单的构图方法,鼓励学生用绘画或剪贴的方式把自己想为妈妈做的一件事表现出来。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色及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知识、能力、情感定出以下三大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简单的构图方法,用绘画或剪贴的形式表现画面。
2、能力目标:通过绘画作品表现自己的愿望,敢于在一张画面上使用多种表现手法。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妈妈的辛劳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表现的主题要鲜明,表现手法多样化。
难点:画面上主体与背景的前后层次、色彩搭配的表现。
〔四〕、课前准备:学生了解妈妈的工作与喜好、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收集妈妈生活中的照片;准备水粉、彩色水笔、油画棒、荧光笔、剪刀、胶水、彩纸等工具材料教师收集优秀的学生作品,准备一个关于妈妈的儿歌三、说教法学法教育的成功,莫过于对健康人格的培养。
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根本品质。
通过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对生活的责任感,激起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所以美术教学应努力创设一些美的情境,使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本节课中,我以“母爱〞为突破口,以创作为中心,以绘画为手段,让学生在集体交流、造型的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具体做法有:1、创设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以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
〞针对这一特点我创设了“儿歌——?我的好妈妈?〞这一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到温馨、充满爱的的气氛中,全方位启发、诱导孩子们对妈妈的关心和爱,同时也体验妈妈为养育我们所付出的辛劳。
一年级上美术教案-第12课 卡通明星总动员 ▏人美版

《卡通明星总动员》沙口路小学邵苗萍教材分析卡通形象是最受孩子喜爱的,小朋友们最熟悉的形象。
本课收集了中外著名的卡通形象30个,自由分布在以蓝天草地为背景的空间中。
其中融入了三名小朋友的真实相片。
其目的有二:一是学习方法上的提示,即提示教师、同学,本课可以找来卡通读物来欣赏,更可以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
二是希望同学们在识别卡通形象时能够将卡通造型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作一对比,体会卡通在形与色的夸张。
本课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使学生认识到“原来熟悉的卡通形象也是美术作品”。
以此来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中形与色的感受,以及对真、善、美的认识。
从而发展一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本课可采用自主学习方法,使学生在了解问题中主动学习,不是简单地获得认知的结果,使学生始终融入到卡通世界的乐趣中,并以此为动力在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
学情分析:本课利用孩子们对卡通画的喜好,通过欣赏和了解卡通画来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卡通作品中形与色的感受,以及对真、善、美的认识。
从而发展一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欣赏、讨论卡通形象,使学生初步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
2.启发学生大胆设计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并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进行表达。
3、能分辨本课中呈现的中外卡通形象,并说出十个以上卡通明星的名字。
能力目标:学习从美术欣赏的角度观察卡通形象,提高对卡通形象的描述能力,激励学生敢于在班级中表达自己的感悟与想法,提高欣赏评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卡通形象交流与表演性活动,引导学生无拘表达所喜所爱,建立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本课重点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到这些卡通明星的造型与颜色,都是艺术家精心创作而成的,比生活中的真实形象更夸张,色彩更鲜明。
难点:卡通形象的特点及评述的方法。
第12课 我做的文具(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

第12课我做的文具【学习领域】设计应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不同文具的外形和色彩,运用彩泥材料,用捏、搓、按的方法设计制作与众不同的学习用具,了解文具的功能性、实用性、审美性。
提高学生立体造型能力。
2.通过看看、摸摸文具,欣赏多种方法设计制作的文具,了解文具的特征后,运用彩泥设计出造型新颖、功能性强色彩鲜艳的常用工具。
3.学生进行简单的造型练习,体会制作文具的乐趣,感受装饰学习用具的喜悦和成就感。
【教学重点】表现立体造型的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感受表现对象。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作品,范画等。
学生:纸张、美术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今天老师想考考大家---猜谜语,猜对的同学们,老师会有个小礼物送给你,大家准备好了吗?头上两把刀,双脚甩上腰,腰中有个眼,眼中一管萧。
像糖不是糖,有圆也有方,帮你改错字,劳累不怕脏。
(剪刀、橡皮)同学们猜的可真快,接下来就开始发礼物吧!(每组发一个托盘,礼物放在上面,但用画布盖上了)大家用手摸一摸,再来猜一猜,这礼物是什么呀!用什么材料做的呀!(用橡皮泥做的剪子、橡皮、格尺等等)师:看到大家拿着这些橡皮泥做的小文具,爱不释手的样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他们的做法吧!出示课题《我做的文具》二、讲授新课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彩泥,那我们就先来它一起玩一玩吧!1.团圆:彩泥变汤圆。
将彩泥放在手心里,揉成一个圆球。
大团彩泥用手心来揉,小团的彩泥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揉。
2.压:汤圆变大饼,比一比谁的饼大。
3.搓长:汤圆变筷子,比一比谁的筷子长。
4.捏:将橡皮泥条捏出尖,一个橡皮泥铅笔的基本形就完成了让学生自己来变一变,说一说变成了什么。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是让老师刮目相看,你们的快速反应真让老师佩服,我想你们的表现来自于大家日常的锻炼。
大家试着用橡皮泥做一枝铅笔,看谁做得像,请他介绍一下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出示几种造型、花纹独特和不成功的铅笔,通过对比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在橡皮泥做的铅笔上装饰。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 多彩的秋天 ▏人美版 (北京)

《多彩的秋天》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以表现自然景物为题材的课程。
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设计[内容分析]秋天是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节。
由于温度的变化,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颜色上都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树叶从绿色变成黄色或者红色,小草也变成黄色。
除了植物颜色的变化之外,秋天也是丰收的季节。
各种各样的果实也呈现丰富的颜色,比如金黄的水稻、红彤彤的苹果等等。
本课从秋天的色彩入手,通过欣赏中外著名画家表现秋天景物的作品,引导学生初步接触色彩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建立色彩概念的意识,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对大自然的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愿意观察身边环境与事物的变化,更愿意探索其中的奥秘,而利用色彩在纸上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是孩子们经常爱做的事情。
通过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及儿童画美术理论的指导,让学生在展现自我的同时逐渐将自己的作品规范化,并养成善于观察大自然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著名画家对大自然秋天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了解国内外画家。
(2)体会生活中的秋季色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秋天不同景物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红、黄、橙等暖色为秋季主色调,学习用颜色表现景物的方法,感受色彩的美。
知识与技能:知识:(1)明确秋季自然界的主要颜色为红色、橙色和黄色。
(2)知道中国著名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秋》,俄国著名画家列维坦及其作品《金色的秋天》。
技能:能够运用红、黄、橙等颜色表现出一幅有疏密关系的秋天景色作品。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秋季的色彩特点,学习用体现画面疏密关系的技法表现出秋季的树木等自然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开学生积极、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学生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对文具的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
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
1、纸盒、废弃的小瓶、橡皮泥、剪刀、双面胶、文具的资料、自制"外星人"展示版2、师生共同收集各种新颖别致的文具。
作
业
设
计
1、根据学生个性能力的差异,引导学生自由选择画,捏、撕、贴等方法,构思设计与众不同的文具。
2、个人或二人、三人结合进行实际制作,锻炼自己动手能力。鼓励创新,使学生在更自由的空间里发展创造思维。
板
书
设
计
我做的文具
课
后
随
笔
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并促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收拾整理根据课堂情境和"外星人"互换礼物。提出新要求,"外星人"喜欢干净,整洁的教室,我们大家一起来进行整理。
学生收拾整理自己的剩余物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后拓展提出希望,课后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多余材料,再设计几种不同的新颖学习用品。利用学生的兴趣延续性把课堂学习转化成持久的学习习惯。
个人或二人、三人结合进行实际制作,锻炼自己动手能力。鼓励创新,使学生在更自由的空间里发展创造思维。
2、课中小结,充分肯定学生大胆自由的设计,并及时予以帮助指导。进行相互欣赏和交流,继续完成更新颖的学习用品。
开拓学生思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发现问题予以纠正。
五、小结:
辅导学生完成完整的作品,并进行课堂展评。把作品展放在"外星人"的展示版上,相互参观自我评价。
2、组织学生相互解决问题。作简要小结,表扬鼓励有创意的设计想法。提出问题相互讨论解决,进行简单制作过程的说明。
完成教学重点的突破,化解难点。
3、出示成品引导学生分析制作材料、方法、优缺点。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设计目标。
四、布置作业:
1、根据学生个性能力的差异,引导学生自由选择画,捏、撕、贴等方法,构思设计与众不同的文具。
说说自己心爱文具并请同学相互欣赏。
利用实物投影仪直观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我,锻炼其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认识文具特点体会造型美、色彩美。
三、讲授新课:
1、情景引申。它有很多小礼物想送给大家,但是他要我们自己做一件独一无二的文具和他交换才行。我们怎么做哪?设疑集思。
相互讨论,如何利用自己所带的弃纸盒或其它的物品制作新颖、别致的文具。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其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第_12_课课题:我做的文具
主备人:黄爱华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我做的文具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在仔细观察常用文具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设计绘制造型新颖、色彩鲜艳的各种常用文具。发挥自己的想象,在生活和艺术的联系和互动中,获得用艺术的方式美化和表现生活的能力。使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
教学流程
教师、学生活动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1、出示教具"外星人"展示板。导入,文具星球来的外星人想和同学们交朋友。创设教学情境。进入教学的特定情境,说出自己的感受。
贴近学生的年龄,激发学习兴趣。
2、想和他交朋友的同学,要和他说一说你最喜欢的一种文具是什么?这种文具有什么作用和特点?它美在哪里?提出课程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