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酯和油脂糖类
合集下载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第3课时油脂糖类

8
6、油脂在体内的变化 消化吸收的场所: 小肠 消化过程的实质: 水解
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水解 酶
高级脂肪酸 + 甘油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9
你知道吗?
油脂是一种饱和或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油脂被人体通过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最终被人体 吸收。在人体中作为直接和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是 人体中其它重要细胞物质的原料,在人体的生理过程中 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对于脂肪人体必须有选择的适当摄 取,特别是含有必须脂肪酸的食物。
分类
特征
代表物
化学式
是否互为 同分异构体
单糖 不能水解
葡萄糖 果糖
C6H12O6
是
低聚糖 1mol双糖水解 麦芽糖
(双糖) 成2mol单糖
蔗糖
C12H22O11
是
1mol多糖水解 多糖
成n mol单糖
淀粉 纤维素 (C6H10O5)n
否
30
3、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CH2OH(CHOH)4CHO+2Cu(OH)2 CH2OH(CHOH)4COOH+Cu2O ↓ + 2H2O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 + 3H2O C17H35COOCH2 RCOOCH2
CH2OH H+ △ 3C17H35COOH + CHOH
CH2OH CH2OH
RCOOCH +3NaOH
3RCOONa + CHOH
RCOOCH2
CH2OH
29
2、糖的分类 能否水解及水解产物的多少
高中化学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第3课时酯和油脂糖类

2.糖类的分类
根据其能否水解及水解产物的不同分为单糖、双糖、多糖。
分类
特征
代表物
化学式
是否互为 同分异构体
单糖
不能再水解成 更小的糖分子
葡萄糖 果糖
C6H12O6
是
低聚糖 1mol双糖水解 麦芽糖
(双糖) 成2mol单糖
蔗糖
C12H22O11
是
1mol多糖水解 淀粉
多糖 成 n mol单糖
纤维素 (C6H10O5)n
否
3.单糖——葡萄糖、果糖(C6H12O6)
(1)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有甜味,能溶于水。
(2)分子结构 实验式(最简式):CH2O 结构简式: CH2OH(CHOH)4CHO (葡萄糖) CH2 — CH — CH — CH — CHCHO OH OH OH OH OH (葡萄糖)
【思考与交流】
(1)要在碱性条件下(NaOH过量)进行实验才能成功。
(2)Cu(OH)2悬浊液要现用现制: 应将少量CuSO4 滴入NaOH溶液中。
你知道吗?
工业上如何制得葡萄糖?葡萄糖在人体内如何提供能量?
工业上通常用淀粉催化水解法制取葡萄糖。
催化剂 (C6H10O5)n+ nH2O
nC6H12O6
在人体内发生缓慢氧化,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O H+ △ CH3-C-OH + H-O-C2H5
O CH3—C—OC2H5 + NaOH
O △ CH3—CONa + C2H5OH
注意:(1)酯在有酸(或碱)存在时,水解生成酸(或盐) 和醇。 (2)酯的水解反应和酸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 (3)在有碱存在时,酯的水解趋于完全。
根据其能否水解及水解产物的不同分为单糖、双糖、多糖。
分类
特征
代表物
化学式
是否互为 同分异构体
单糖
不能再水解成 更小的糖分子
葡萄糖 果糖
C6H12O6
是
低聚糖 1mol双糖水解 麦芽糖
(双糖) 成2mol单糖
蔗糖
C12H22O11
是
1mol多糖水解 淀粉
多糖 成 n mol单糖
纤维素 (C6H10O5)n
否
3.单糖——葡萄糖、果糖(C6H12O6)
(1)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有甜味,能溶于水。
(2)分子结构 实验式(最简式):CH2O 结构简式: CH2OH(CHOH)4CHO (葡萄糖) CH2 — CH — CH — CH — CHCHO OH OH OH OH OH (葡萄糖)
【思考与交流】
(1)要在碱性条件下(NaOH过量)进行实验才能成功。
(2)Cu(OH)2悬浊液要现用现制: 应将少量CuSO4 滴入NaOH溶液中。
你知道吗?
工业上如何制得葡萄糖?葡萄糖在人体内如何提供能量?
工业上通常用淀粉催化水解法制取葡萄糖。
催化剂 (C6H10O5)n+ nH2O
nC6H12O6
在人体内发生缓慢氧化,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O H+ △ CH3-C-OH + H-O-C2H5
O CH3—C—OC2H5 + NaOH
O △ CH3—CONa + C2H5OH
注意:(1)酯在有酸(或碱)存在时,水解生成酸(或盐) 和醇。 (2)酯的水解反应和酸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 (3)在有碱存在时,酯的水解趋于完全。
高中化学 3.3.3 酯和油脂课件 鲁科版必修2

第十八页,共39页。
一 酯的性质
典型例题讲解
例1 下列有机物中,刚开始滴入NaOH溶液出现分层现象,用
水浴加热后分层现象逐渐消失的是( )
A.乙酸
B.乙酸乙酯
C.甲苯
D.汽油
第十九页,共39页。
解析 滴入NaOH溶液出现分层现象,说明该物质不溶于水, 常温也不与NaOH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加热后分层现象逐渐消 失,说明加热后物质溶解度增大或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分析选项 中的四种物质,乙酸加入NaOH溶液就发生反应,不会出现分层现 象;汽油、甲苯加入NaOH溶液分层,加热后仍然分层;乙酸乙酯 不溶于水,加入NaOH溶液分层,加热后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乙 酸(被中和为乙酸钠)和乙醇都溶于水,分层现象消失。
第十六页,共39页。
第十七页,共39页。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硬脂酸钠是 肥皂的有效成分,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反应来制造肥皂的。油 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叫皂化反应,或叫油脂的皂化。
说明 ①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如花生油、猪油等都是由 不同的甘油酯分子和其他杂质组成的混合物。
②油脂除具有酯的性质,能发生水解反应外,若有碳碳双 键则还具有烯烃的性质。
第二十一页,共39页。
解析 酯水解时酯分子里断裂的化学键是
中的碳
氧单键,原有机物分子里有2个这样的原子团,故它水解生成3种新
物质:
第二十二页,共39页。
。这3种物质按题意重新酯化有:①与①生 成链状酯,①与①生成环状酯,①与②生成链状酯,①与③生成链 状酯,②与③生成链状酯。水解生成的新物质中①的相对分子质量 最大,并且①与①生成链状酯分子时脱去1个水分子,①与①生成 环状酯分子时脱去2个水分子。
答案 AD
一 酯的性质
典型例题讲解
例1 下列有机物中,刚开始滴入NaOH溶液出现分层现象,用
水浴加热后分层现象逐渐消失的是( )
A.乙酸
B.乙酸乙酯
C.甲苯
D.汽油
第十九页,共39页。
解析 滴入NaOH溶液出现分层现象,说明该物质不溶于水, 常温也不与NaOH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加热后分层现象逐渐消 失,说明加热后物质溶解度增大或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分析选项 中的四种物质,乙酸加入NaOH溶液就发生反应,不会出现分层现 象;汽油、甲苯加入NaOH溶液分层,加热后仍然分层;乙酸乙酯 不溶于水,加入NaOH溶液分层,加热后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乙 酸(被中和为乙酸钠)和乙醇都溶于水,分层现象消失。
第十六页,共39页。
第十七页,共39页。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硬脂酸钠是 肥皂的有效成分,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反应来制造肥皂的。油 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叫皂化反应,或叫油脂的皂化。
说明 ①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如花生油、猪油等都是由 不同的甘油酯分子和其他杂质组成的混合物。
②油脂除具有酯的性质,能发生水解反应外,若有碳碳双 键则还具有烯烃的性质。
第二十一页,共39页。
解析 酯水解时酯分子里断裂的化学键是
中的碳
氧单键,原有机物分子里有2个这样的原子团,故它水解生成3种新
物质:
第二十二页,共39页。
。这3种物质按题意重新酯化有:①与①生 成链状酯,①与①生成环状酯,①与②生成链状酯,①与③生成链 状酯,②与③生成链状酯。水解生成的新物质中①的相对分子质量 最大,并且①与①生成链状酯分子时脱去1个水分子,①与①生成 环状酯分子时脱去2个水分子。
答案 AD
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化学必修2课件3-4-2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白质含量。因此,发酵后的馒头、面包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比 大饼、面条要高出3~4倍,蛋白质增加近2倍。发酵后的酵母 还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物,可以保护肝脏,有一定的解毒作 用。酵母里的硒、铬等矿物质能抗衰老、抗肿瘤、预防动脉 硬化,并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发酵后,面粉里一种影响钙、 镁、铁等元素吸收的植酸可被分解,从而提高人体对这些营 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经过发酵的面包、馒头有利于消化吸 收,这是因为酵母中的酶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分解。因此,身
体消瘦的人、儿童和老年人等消化功能较弱的人,更适合吃 这类食物。同样,早餐最好吃面包等发酵面食,因为其中的 能量会很快释放出来,让人整个上午都干劲充足;但对于要 减肥的人来说,晚餐最好少吃馒头,以免发胖。发面时,要 使酵母充分发挥作用,可加入少量食糖,但最好不要过量, 否则反而会抑制酵母菌生长繁殖。一般食糖与酵母的比例为 1:1,酵母的使用量为面粉重量的1.5%—2%时,发酵效果最 佳。不要用自发面粉或发酵粉来代替酵母,它们是利用小苏 打来发酵的,不仅不能提高营养价值,反而会破坏面粉中的 B族维生素。
纤维素。纤维素进入人体后的作用是( A.为人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原料 B.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加强胃肠蠕动,具有通便功能
D.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 没有任何作用
【解析】
纤维素是一种多糖,它是人体需要的。
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不能 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其能够加强胃肠蠕动,具 有通便的功能。
【解析】
油脂是一种有机物,易溶于水、有机溶剂,
可以发生水解、加成反应,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储能物质。 A项利用的是相似相溶原理;B项利用的是油脂可水解的 性质;D项说明脂肪是一种重要营养物质;而C项则说明植物 油中含有不饱和双键,可与H2加成制作植物奶油。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苏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课件:专题8 第2单元 第3课时 酯 油脂

+2NaOH―△―→ CH3CH2COONa+CH3COONa+HOCH2—CH2OH
关键 能力
核心突破
探究油脂的结构与性质 (素养养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油脂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是人体中重要的能源物质,被称 为人体的备用油箱。
[问题 1] 酯在水解反应中哪些化学键会断裂?
[提示] 水解反应中,乙酸乙酯分子中断裂的键是
[解析] (1)硬脂酸为 C17H35COOH,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 水解生成硬脂酸。(2)皂化反应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课时 分层 作业
点击右图进入…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项,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
,存
在对称结构,因此硬脂酸甘油酯的一氯代物共有 36 种,错误;C 项, 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都能在 NaOH 溶液中发 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正确;D 项,油酸甘油酯中含有碳碳双键, 容易被氧化变质,将油酸甘油酯氢化为硬脂酸甘油酯可延长保存时 间,正确。]
4.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 B.乙酸乙酯易溶于饱和 Na2CO3 溶液 C.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程度大于酸性条件 D.乙酸乙酯在任何条件下都易水解
C [乙酸乙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A 错误;乙酸乙酯在饱 和 Na2CO3 溶液中溶解度较小,B 错误;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程度较大,C 正确,D 错误。]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油脂属于酯类,难溶于水。
(√ )
(2)油脂的水解反应叫作皂化反应。
(×)
(3)油脂的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 (√ )
关键 能力
核心突破
探究油脂的结构与性质 (素养养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油脂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是人体中重要的能源物质,被称 为人体的备用油箱。
[问题 1] 酯在水解反应中哪些化学键会断裂?
[提示] 水解反应中,乙酸乙酯分子中断裂的键是
[解析] (1)硬脂酸为 C17H35COOH,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 水解生成硬脂酸。(2)皂化反应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课时 分层 作业
点击右图进入…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项,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
,存
在对称结构,因此硬脂酸甘油酯的一氯代物共有 36 种,错误;C 项, 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都能在 NaOH 溶液中发 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正确;D 项,油酸甘油酯中含有碳碳双键, 容易被氧化变质,将油酸甘油酯氢化为硬脂酸甘油酯可延长保存时 间,正确。]
4.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 B.乙酸乙酯易溶于饱和 Na2CO3 溶液 C.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程度大于酸性条件 D.乙酸乙酯在任何条件下都易水解
C [乙酸乙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A 错误;乙酸乙酯在饱 和 Na2CO3 溶液中溶解度较小,B 错误;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程度较大,C 正确,D 错误。]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油脂属于酯类,难溶于水。
(√ )
(2)油脂的水解反应叫作皂化反应。
(×)
(3)油脂的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 (√ )
(教师参考)高中化学 3.3.3 酯和油脂课件1 鲁科版必修2

乙酸乙酯的
气味很浓
向试管内加 入6滴乙酸乙 酯,再加稀 硫酸0.5ml, 蒸馏水5.0ml 。略振有荡乙均酸匀乙
酯的气味
向试管内加 入6滴乙酸乙 酯,再加入 NaOH溶液 0.5ml、蒸馏 水荡5均无 酯.乙 的匀0m酸 气l。乙 味振
实验 步骤
将热乙 发几三酸 生支分乙 水试钟酯 解未管(同一时般乙部放为酸分入5乙已m7酯水i0n大解0为C~宜80)0C乙 全,的酸 部闻水乙 水各浴酯 解试加
R3-C-O-CH2
从结构上油脂属于哪一类的有机物? 能否发生水解反应?
精选ppt
17
R1、R2、R3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当R1、R2、 R3相同为单甘油酯,R1、 R2、R3不同为混甘油酯, 天然油脂大多数为混甘油
酯。R可以是饱和的也可
O R1-OC-O-CH2 R2-OC-O-CH R3-C-O-CH2
浓H2SO4
稀H2SO4或NaOH溶 液
吸水,提高乙酸 和乙醇的转化率
NaOH中和酯水解 生成的乙酸,提高
酯的水解率
酒精灯火焰加热 精选ppt
热水浴加热 12
联想·质疑
很多食物富含油脂。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能向人体提供能量,这是为什么?
油脂和酯之间有什么关系?
精选ppt
13
精选ppt
14
油 (液态,如植物油脂)
(4)油脂是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六大 营养素”之一。油脂在小肠内受酶的催化 作用而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作 为人体营养为肠壁所吸收,同时提供人体 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精选ppt
22
碱性的条件下水解
皂化反应
精选ppt
23
O 酯的一般通式: R—C—O—R’
气味很浓
向试管内加 入6滴乙酸乙 酯,再加稀 硫酸0.5ml, 蒸馏水5.0ml 。略振有荡乙均酸匀乙
酯的气味
向试管内加 入6滴乙酸乙 酯,再加入 NaOH溶液 0.5ml、蒸馏 水荡5均无 酯.乙 的匀0m酸 气l。乙 味振
实验 步骤
将热乙 发几三酸 生支分乙 水试钟酯 解未管(同一时般乙部放为酸分入5乙已m7酯水i0n大解0为C~宜80)0C乙 全,的酸 部闻水乙 水各浴酯 解试加
R3-C-O-CH2
从结构上油脂属于哪一类的有机物? 能否发生水解反应?
精选ppt
17
R1、R2、R3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当R1、R2、 R3相同为单甘油酯,R1、 R2、R3不同为混甘油酯, 天然油脂大多数为混甘油
酯。R可以是饱和的也可
O R1-OC-O-CH2 R2-OC-O-CH R3-C-O-CH2
浓H2SO4
稀H2SO4或NaOH溶 液
吸水,提高乙酸 和乙醇的转化率
NaOH中和酯水解 生成的乙酸,提高
酯的水解率
酒精灯火焰加热 精选ppt
热水浴加热 12
联想·质疑
很多食物富含油脂。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能向人体提供能量,这是为什么?
油脂和酯之间有什么关系?
精选ppt
13
精选ppt
14
油 (液态,如植物油脂)
(4)油脂是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六大 营养素”之一。油脂在小肠内受酶的催化 作用而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作 为人体营养为肠壁所吸收,同时提供人体 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精选ppt
22
碱性的条件下水解
皂化反应
精选ppt
23
O 酯的一般通式: R—C—O—R’
高中化学酯 油酯、糖类、蛋白质精品PPT课件

淀粉在用酸催化、加热的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是葡 萄糖。淀粉仅加热但无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未水解。
CH2OH
C17H35COOCH+3NaOH
3C17H35COONa+CHOH
C17H35COOCH2
CH2OH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O 酯键
五.酯:R-C-O-R/
存在于水果、 花卉中的香
味物质
O
H+
O
CH3—C—O—CH2CH3 + H2O CH3—C—OH + H—OCH2CH3
1.酯的酸性水解(酯化反应的逆反应)
O
CH3-C-O-CH2 O
CH3-C-O-CH O
CH3-C-O-CH
O
酯的分子结构特点是含有原子团 —C—O—
肥皂的制取原理
肥皂、甘
油脂
NaOH溶液 用蒸汽加热
油、水等
的混和液
固体 加入细食盐 析出 加热、搅拌
皂化
上层固体
成品 加填充剂(松香、硅酸钠等)
压滤、干燥成型
肥皂
下层液体
分离提纯
甘油
四.油脂的化学性质
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皂化反应
油脂的化学性质
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油脂的用途
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得到相应的羧酸和醇
酯
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得到相应的羧酸盐和醇
酯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 酯是有芳香气味的液体, 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 如梨里含有乙酸异戊酯, 苹果和香蕉里含有异戊酸 异戊酯等。酯的密度一般 小于水,并难溶于水,易 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 剂。酯可用作溶剂,也可 用作制备饮料和糖果的香 料。
思路:
酸 淀粉
CH2OH
C17H35COOCH+3NaOH
3C17H35COONa+CHOH
C17H35COOCH2
CH2OH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O 酯键
五.酯:R-C-O-R/
存在于水果、 花卉中的香
味物质
O
H+
O
CH3—C—O—CH2CH3 + H2O CH3—C—OH + H—OCH2CH3
1.酯的酸性水解(酯化反应的逆反应)
O
CH3-C-O-CH2 O
CH3-C-O-CH O
CH3-C-O-CH
O
酯的分子结构特点是含有原子团 —C—O—
肥皂的制取原理
肥皂、甘
油脂
NaOH溶液 用蒸汽加热
油、水等
的混和液
固体 加入细食盐 析出 加热、搅拌
皂化
上层固体
成品 加填充剂(松香、硅酸钠等)
压滤、干燥成型
肥皂
下层液体
分离提纯
甘油
四.油脂的化学性质
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皂化反应
油脂的化学性质
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油脂的用途
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得到相应的羧酸和醇
酯
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得到相应的羧酸盐和醇
酯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 酯是有芳香气味的液体, 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 如梨里含有乙酸异戊酯, 苹果和香蕉里含有异戊酸 异戊酯等。酯的密度一般 小于水,并难溶于水,易 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 剂。酯可用作溶剂,也可 用作制备饮料和糖果的香 料。
思路:
酸 淀粉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3.3.3酯和油脂糖类

【名师点评】讲解本题时应注意以下3点: (1)纤维素和淀粉的相同点和区别是本题讲解的重点,应着重 指出它们都是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但两者组成 不完全相同,不是同分异构体的关系。 (2)淀粉的水解相对更重要一些,应重点讲解,让学生重点掌 握淀粉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 (3)强调纤维素不是人体的营养物质的原因是体内没有能使纤 维素水解的酶。
(2)若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来检验物质时发现变蓝色,能否说明 该物质一定是碘水?试解释原因。 提示:不能。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的物质可以是含碘单质 的物质,如碘水,也有可能是某些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如氯气 等。
三、糖类的水解 1.水解规律:
2.淀粉水解程度的检验: (1)检验流程:
(2)实验现象及结论:
【变式备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油脂、淀粉、纤维素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油脂水解后得到的酸都是高级脂肪酸 D.糖类均能与碱性Cu(OH)2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解析】选C。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 物,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所以水解得到的酸都是高级脂 肪酸。只有含有醛基的糖类才能与碱性Cu(OH)2溶液反应生成 红色沉淀。
三、糖类 1.组成:
C、H、O
Cn(H2O)m
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
2.分类:糖类根据其_能__否__水__解__以及_水__解__产__物__的__不__同__进行分类。
C6H12O6 葡萄糖,果 糖
2mol单糖 C12H22O11 蔗糖,麦芽糖
nmol单糖 (C6H10O5)n 淀粉,纤维素
(2)家庭厨房中,我们经常使用热的纯碱水溶液(显碱性)洗涤 炊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分析:炊具上的油污一般是油脂,它属于酯类物质,不溶于水, 但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易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纯碱水溶液呈碱性,并且温度越高,碱性越强,因此用热的纯 碱溶液洗涤炊具上的油污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