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生物进化emma2013-2-27

合集下载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3篇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3篇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精选3篇(一)生物进化的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知识点:1. 进化论:进化论是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它认为生物种群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进化的推动力是遗传变异和适应性选择。

2.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进化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生物种群中适应环境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生存和繁殖,从而传递其有利基因给下一代。

自然选择可以分为适应性选择和性选择两种类型。

3.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它是指个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差异。

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漂变等方式产生。

4. 淘汰:进化过程中,不能适应环境的个体会被淘汰。

这种淘汰可以是遭受捕食、疾病或环境压力等因素导致的死亡,也可以是繁殖不成功或生育力下降等因素导致的摒弃。

5. 分化:生物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面临不同的选择压力,逐渐分化成不同的亚种和物种,这是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6. 系统发育:通过比较不同物种间的形态、生理和分子特征,可以建立它们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从而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7. 共同祖先: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生物的进化可以追溯到最早的单细胞生物。

这些知识点是理解生物进化历程的基础,通过对它们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精选3篇(二)生物选修三主要包括了生态学、遗传学和进化论。

以下是这些知识点的总结:1. 生态学:-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生物个体等。

- 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等因素,对生态系统的生物相互作用和生物多样性有重要影响。

- 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包括食物链、食物网和共生关系等。

-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生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将能量传递给下一级生物,并进行物质循环。

- 群落演替:生态系统中群落的相继更替,通常是由于环境变化或物种相互作用的结果。

2. 遗传学:- 基因和染色体: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生物进化知识点

生物进化知识点

生物进化知识点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群在时间的推移中逐渐发生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进化的证据以及进化的机制。

一、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生物进化是指在物种内部,由于遗传变异和选择的作用,个体和群体的性状和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进化的基本单位是基因,而进化的结果是物种的形成和多样性的产生。

进化的过程包括遗传变异、选择、遗传漂变和基因流动。

1.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它是指由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重组等原因导致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

这些差异可以是形态上的、生理上的或行为上的差异。

2. 选择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驱动力之一。

它是指环境对个体性状和基因频率的选择性作用。

根据选择的方式,可以分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是指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和繁殖,从而将其有利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

人工选择是指人类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有利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从而改变物种的性状。

3. 遗传漂变遗传漂变是指由于随机事件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它通常发生在小种群中,由于随机抽样效应,某些基因的频率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4. 基因流动基因流动是指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换。

它可以通过迁移、交配和种子扩散等方式发生。

基因流动可以增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减少遗传分化。

二、进化的证据进化的证据主要来自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比较解剖学、胚胎发育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

1. 化石记录化石记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之一。

通过对不同地层的化石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到生物的演化历程和物种的起源。

2. 生物地理分布生物地理分布是指不同物种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

生物地理分布的异质性可以通过生物进化的解释。

例如,大陆漂移可以解释不同大陆上的物种相似性。

3. 比较解剖学比较解剖学是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形态结构来揭示它们的进化关系。

相似的结构可以说明它们有共同的祖先。

4. 胚胎发育胚胎发育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之一。

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胚胎发育过程,可以了解到它们的进化关系。

生物进化理论经典试题(含答案)

生物进化理论经典试题(含答案)

生物进化理论经典试题(含答案)1. 什么是生物进化理论?答案:生物进化理论是指生物在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中,由于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逐渐发展和进化的理论。

它解释了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演化。

2. 什么是适者生存原理?答案:适者生存原理是指自然界中,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

这导致了适应性特征的积累和物种的进化。

3. 描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

答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认为,物种中的个体存在遗传变异,这些变异可以使某些个体对环境更具适应性,从而更有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适应性较差的个体则相对较少繁殖,这导致适应性较好的特征逐渐在种群中累积,物种逐渐进化和改变。

4. 什么是突变?答案:突变是指在遗传物质(如基因或染色体)中发生的变异。

突变可以导致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是进化的基础。

5. 什么是遗传漂变?答案:遗传漂变是指由于随机事件(如自然灾害或种群迁移等)导致的种群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

遗传漂变可以在较小的种群中特别显著,并且可能导致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6. 描述壮大效应的概念。

答案:壮大效应是指在较小的种群中,由于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和遗传漂变的影响,某些个体可能比大种群中的个体更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这可能导致小种群中的某些特征在未来的种群中更为突出。

7. 什么是共生关系?答案:共生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物种彼此之间互利共存的关系。

共生关系可以是互惠的,其中各方从中获益;也可以是互惠性减少的,其中一方对另一方造成伤害,但伤害的程度受到限制。

以上是生物进化理论经典试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生物生物进化复习题集及答案

生物生物进化复习题集及答案

生物生物进化复习题集及答案题1:何为进化?进化的机制有哪些?答案:进化是指物种随时间逐渐发生变化和演化的过程。

进化的机制主要包括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基因流动和突变。

题2:什么是自然选择?请举例说明。

答案:自然选择是指环境中的适应性优势会使得某些个体生存率和繁殖机会更高,从而逐渐改变物种的遗传构成。

例如,在某个群体中,一部分个体具有长脖子的突变,能够更容易获得食物资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脖子个体的比例将逐渐增加,以适应食物资源的需求。

题3:遗传漂变与自然选择有何区别?答案:遗传漂变是指由于随机事件,如自然灾害或种群迁移等原因,导致某些基因频率的变化。

遗传漂变不依赖于个体的适应性,而是随机发生的。

与自然选择不同,遗传漂变的结果无法预测,并且可能对物种的适应性产生不利影响。

题4:什么是基因流动?基因流动对进化有什么影响?答案:基因流动是指不同种群之间基因的交换,包括移民和交配。

基因流动可以引入新的基因组合,增加遗传多样性。

这对于物种的进化具有积极的影响,因为更多的基因组合有助于适应环境的变化。

题5:突变在进化中的作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案:突变是指基因组中的变异点,是进化的原始材料。

通过突变,新的基因型和表型可以产生,并且可能对物种的生存和繁殖产生影响。

例如,在昆虫群体中,某些个体可能经历了突变,使得它们能够抵抗某种杀虫剂。

这些突变个体的数量将逐渐增加,从而导致整个物种对该杀虫剂具有抗性。

题6:简要解释自然选择理论和达尔文的观点之间的关系。

答案:自然选择理论是由查尔斯·达尔文提出的,他认为物种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决定了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

自然选择理论是解释生物进化的核心理论,深刻影响了生物学的发展,并成为现代生物学的基石。

题7:据科学家的研究,人类的智力逐渐提高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据科学家的研究,人类智力的提高与进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有关。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适应环境的需求推动了大脑的发展和进化,从而导致智力的逐步提高。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生物进化是指生物个体和种群在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发生的不可逆转的遗传改变。

以下是生物进化的一些主要知识点总结:1.适者生存: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个体有不同的适应性特征,某些特征使得个体在特定环境中更有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因此,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那些更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下来。

2.遗传变异:生物的基因组具有一定的变异性,这种变异可以是突然的、偶然的或者是遗传的。

这些变异对于生物的进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关键是变异如果对环境更有利,那么这些变异的个体很可能更有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3.随机漂移:遗传漂变指的是在种群中,包括适应性特征的频率随时间的演化而在种群之间随机变化的现象。

这种变异可能是由于机会事件(如天灾、灭绝等)导致的。

4.物种的分化:当一个种群被隔离到不同的环境中,它可能会适应新的环境条件,从而导致物种的分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物种之间的差异会逐渐累积,最终形成新的物种。

5.共同祖先:生物界中的所有物种都可以追溯到共同的祖先。

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不同物种的共同祖先通过生物地理过程、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逐渐发展和分化。

6.证据支持:古生物学家通过化石记录、尸体化石和地层记录等不同的证据来支持生物进化。

这些证据包括过渡化石、同源器官、生物地理分布和分子证据等。

7.进化速率:不同物种的进化速率是不同的。

一些物种可能在数千年或数百万年内发生较大的变化,而其他物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发生显著的变化。

总的来说,生物进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遗传变异、适应性选择、变异遗传漂移等多个因素。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推动着生物种群在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发生遗传改变。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
生物进化的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知识点:
1. 进化论:进化论是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它认为生物种群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进化的推动力是遗传变异和适应性选择。

2.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进化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生物种群中适应环境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生存和繁殖,从而传递其有利基因给下一代。

自然选择可以分为适应性选择和性选择两种类型。

3.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它是指个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差异。

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漂变等方式产生。

4. 淘汰:进化过程中,不能适应环境的个体会被淘汰。

这种淘汰可以是遭受捕食、疾病或环境压力等因素导致的死亡,也可以是繁殖不成功或生育力下降等因素导致的摒弃。

5. 分化:生物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面临不同的选择压力,逐渐分化成不同的亚种和物种,这是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6. 系统发育:通过比较不同物种间的形态、生理和分子特征,可以建立它们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从而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7. 共同祖先: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生物的进化可以追溯到最早的单细胞生物。

这些知识点是理解生物进化历程的基础,通过对它们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

《生物进化》课件

《生物进化》课件

《生物进化》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科学教材第六册第四章《生物的多样性》。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重点学习生物进化的概念、原因和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知道生物进化的原因和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进化的概念、原因和过程。

难点:生物进化的原因和过程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生物进化图谱、生物标本。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生物,思考生物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引出生物进化的概念。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和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意义。

3. 例题讲解:以生物进化图谱为例,讲解生物进化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生物进化的特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一个简单的生物进化树,检验学生对生物进化的理解。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物进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生物进化1. 生物进化的概念2. 生物进化的原因3. 生物进化的过程4.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一个生物进化树,并写出每个阶段的生物特点。

答案:2. 作业题目:请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原因和过程。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生物进化的概念、原因和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和过程的讲解,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辅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物进化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进化的概念、原因和过程。

生物进化

生物进化

生物的进化1现代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统称)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进化的方向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进化的方向,是进化的动力。

3什么是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同一物种个体间能互相交配并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不同物种个体间则不能互相交配,或者在交配后不能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它们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4什么是隔离隔离是指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其作用就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在自然选择中向不同方向发展,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环节。

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5隔离与物种的形成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但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产生。

经过地理隔离,不一定就形成了两个物种。

物种形成的一般过程:地理隔离阻断基因交流不同的突变基因重组和选择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改变种群基因库出现差异差异加大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6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7什么是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特点:种群中的个体不是机械的集合在一起,而是通过种内关系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体间可以彼此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8什么是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每个个体所含的基因只是基因库的一部分。

9什么是基因频率某个等位基因的数目占这个基因可能出现的所有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10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及其相关计算基因频率=An......A3A2A1A1+++ 基因型频率=该种群个体总数该基因型的个体数目 两者联系:(1)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那个性状对环境有很大的适应性
B.该种群的全体成员都是那个性状的纯合子 C.那个变异性状是由环境引起的 D.控制那个性状的基因是隐性的
2.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可以改变基因库的组成
D
B.生物个体总要死亡,但基因库却因个体繁 殖代代相传 C.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 D.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含有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变式:在一个随机交配的中等大小的种群中,经 调查发现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两种:AA基 因型的频率为60%,Aa基因型的频率为40%。 问:自交繁殖一代后AA基因型的个体占( )
当种群自交若干代之后,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变。
在某个人群中,经调查得知,表现型为隐性 性状的人有16%,按AA、Aa、aa顺序,该 性状不同类型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
• aa=1/10000,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1/100 • A+a=1,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99/100 • AA基因型的频率为99x99/10000 • Aa基因型的频率为2x99x1/10000 • aa基因型的频率为1x1/10000
例:人的ABO血型决定于3个等位基因IA、IB、i。 通过抽样调查发现血型频率:A型=0.45,B型 =0.13,AB型=0.06,O型=0.36。试计算IA、IB、 i这3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08山东)3、下列与生物进化有关的描 述,正确的是( B )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4、下图为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进化的模型,A、B、 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回答:
B B B C B D C
甲岛
乙岛
A
C
1、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外部因素是?
地理隔离、 自然选择
2、甲岛上的B物种迁移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 的原因是? B与C之间已经形成生殖隔离。 3、迁移到乙岛的B物种进化为D物种的原因是? 甲乙两岛上的环境条件不同,自然选择作用也不同,再加上地 理隔离使它们基因频率的差别得到积累形成了生殖隔离。
过度繁殖 + 资源有限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 生存斗争 现代进化理论 个体 变异 自然选择 生存斗争 进化单位?进化材料?进化方向?进化动力?
一、进化的原材料
基因突变
突变和重组
复等位基因
B b b1 b2 b3 b4…… 新的等位基因 基因重组 基因座位 多种多样的基因型 二、进化的单位—种群 种群的变异性
色盲(b) 基因频率=
15×XBXb +2×XbXb+14×XbY
200×2+200
某种基因的基因频率=某种基因的纯合子频率+1/2杂合 子频率
=5.17%
例:在桦尺蠖中,浅色(A)对深色(a)是显性, 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p=0.8,a基因频率q=0.2, 该种群中出现AA、Aa、aa概率是多少? 种群中AA×2+Aa P(A)= =0.8 种群个体数×2 种群中1/2AA×2+1/2Aa 雌性个体中P(A)= =0.8 1/2种群个体数×2
达尔文进化论和现代进化论的比较
相同点: 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不同点: 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 理;而现代进化论克服了这个缺点;达尔文的进 化论着重研究生物个体的进化,而现代进化理论 强调种群的进化,认为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1.某一个种群中某种可遗传的变异性状出现 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 A
查理· 达尔文(1809-1882)是英国的 博物学家,是最终建立进化论的人。
达尔文曾随英国海军勘探船“贝格尔” 号,做了历时五年(1831-1836)的 环球航行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 进行了广泛的观察,并采集了大量的生 物标本和矿物标本,经过深入研究,形 成了生物进化的观点。
在一块菜青虫成灾的菜地里,喷了一种新型农药后,约有98% 的菜青虫被杀死了,有2%的菜青虫未死而生存下来,原因 [ C] A.该农药使菜青虫发生了具抗药性的变异 B.未吃到沾有该农药的菜叶 C.菜青虫本身就具有抗药性,农药选择了 抗药性强的个体生 存了下来。 D.有意逃避了此环境
S( 0.8 )
SS ( 0.64 )
子一代基 因型频率
Ss ( 0.32 ) )
ss ( 0.04 )
子一代基 因频率
子二代基 因型频率 子二代基 因频率 子三代 ( ……)
S ( 0.8
s
( 0.2 )
SS Ss ss ( 0.64 ) ( 0.32 ) ( 0.04) S ( 0.8 ) s ( 0.2 )
设p (IA)=p ,q (IB)=q ,r (i)=r
p2+2pr=0.4 5 q2+2qr=0.1 3
2pq=0.0 6 r2=0.36
例1 在一个随机交配的中等大小的种群中,经调 查发现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两种:AA基因 型的频率为60%,Aa基因型的频率为40%。 问: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基因型的个体占(A ) A.64% B. 1/3 C. 60% D. 36%
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AA)
=
×100%
总的个体数 (AA+Aa+aa)
假设某种群中AA个体数为d,Aa个体数为h,aa个体 数为r,种群中d+h+r=N A%=AA%+1/2Aa%
据调查得知,某学校的学生中各血型的 比率如下: IAIA 20% IBIB 10% IAIB 10% I Ai I Bi ii 30% 20% 10%
在某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 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占14%、80%、 6%。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遵循遗传平衡定律的大前提是种群足够大,比如人群
植物中常见的白化苗,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白化苗 由于缺乏叶绿素,不能成活。假定有一株小麦苗表现 正常但携带有白化基因,该株小麦自花授粉共结出第 一代种子100粒,全部种植后自花授粉获得第二代种子。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5 ⑴第一代种子发育的幼苗中,白化苗的株数约为_____, 白化基因频率______。 0.5 1/6 ⑵第二代种子发育的幼苗中,白化苗的比例为______, 1/3 白化基因频率为______。 在世代传递中发生一次选择,就会使白化基因频 率由1/2下降为1/3,如果一直选择下去,白化基因频 率还会继续下降。
2、特征:
同种个体之间能互相交配并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
不同种个体之间不能相互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 有生育能力的后代,即存在生殖隔离。
判断生物个体间是否同一物种的标准: 是否存在生殖隔离
物种的形成 异地物种的形成 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
B
A C C C ①突变和重组②自然选择 ③生殖隔离 B
B
计算IB的基因频率。 25%
基因频率=纯合体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
课堂练习:
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 现,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为15人,女性患者1人,男 性患者14人,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应为( C) 。 A、15% B、3.88% C、5.17% D、10.3%
工业革命后
S(0.2)
s(0.8)
进化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影响遗传平衡
变异是不定向的 自然选择 导致适应 不利变异被淘汰
影响遗传平衡
①突变 ②自然选择 ③遗传漂变 ④非随机交配 ⑤基因迁移
有利变异逐渐积累
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导 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 致
基因频率计算题
例:已知白化病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 1/10000,请问人群中该病致病基因的频率以 及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例. 如果在以下各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 25%,基因型Aa的比例为50%,基因型aa比例占 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和繁殖的能 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 比例为(B)。 A. 1/16 B. 1/9 C. 1/8 D. 1/4 例. 囊性纤维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在欧洲 人群中每2500个人就有一人患此病。如果一对健 康的夫妇有一个患病的儿子,此后该女又与另一 健康男子再婚,则再婚后他们生一个患此病孩子 的概率是()。 A
同地物种的形成 隔离:基因不能交流。
地理隔离
长时
母本(四倍体)
父本(二倍体)
生殖隔离:a杂种不活b杂种不育
生物在模式上具有统一性 结构和功能
(1)生物体层次:关系较近的生物 (2)器官层次
(3)细胞层次
(4)分子层次
遗传物质是DNA或者RNA; 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是蛋白质;
达尔文
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第二节
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 进行性进化是怎么发生的
特创论
特创论的核心内容:认为生物及生物物种均由上 帝创造,且生物物种不会改变,不同物种之间无亲 缘关系。 特创论更多关注的是生物的多样性,没有解释统 一性。
达尔文进化论
自然选择 多个物种 祖先物种 体现 统一性 多样性 多样性:同一物种不同种群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可以发 生性状的变化来适应各自环境。累积性状分歧形成新的 物种或类型。 统一性:共同祖先,遗传起作用
卵子 精子
A 0.8
AA 0.64
Aa 0.16
a 0.2
A 0.8
a 0.2
Aa aa
0.16
0.04
AA= p2
Aa= 2pq
aa=q2
遗传平衡定律
AA= p2
亲代配子 比率(%)
Aa= 2pq
工业革命前
aa=q2
s( 0.2 )
在一个大的随 机交配的种群里, 在没有迁移、突 变、选择的情况 下,基因频率和 基因型频率世代 相传不发生变化, 并且基因型频率 由基因频率所决 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