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公因数》同步练习5

合集下载

【分层作业】5.5 最大公因数(同步练习) 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课时练 (北师大版,含答案)

【分层作业】5.5 最大公因数(同步练习) 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课时练 (北师大版,含答案)

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5.5 最大公因数【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顽皮买圆珠笔花了10元,笑笑买圆珠笔花了8元。

假如他们买的圆珠笔的单价是一样的,那么这种圆珠笔的单价最高是()元。

(顽皮和笑笑买圆珠笔的单价和数量都是整数)A.2 B.4 C.20 D.402.假如m=9n(m和n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m和n的最大公因数是()。

A.m B.9 C.n D.mn3.两根绳子分别长48dm和54dm,要将它们剪成同样长的小段而没有剩余,每小段最长()。

A.12dm B.6dm C.3dm D.2dm4.下面()组的公因数只有1。

A.21和14 B.54和42 C.3和39 D.26和275.两根铁丝的长分别为18米,12米,现在把它们截成相等的小段,且每一段必需最长,这样共可截()段。

A.3 B.4 C.5 D.6二、填空题6.有两根竹竿,长度分别是16dm、20dm。

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几段,不许剩余,每段最长是( )dm。

7.18的因数是( ),21的因数是( ),它们的公因数是( )。

8.长24cm、36cm的两根小棒,截成相等小段,正好截完,没有剩余。

每段最长( )cm。

9.互质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

10.男生有36人,女生有48人,各排一个方队,要使每排人数相同,每排最多有( )人。

三、计算题11.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6和10 18和24 34和17【力量提升】四、解答题12.有三根小棒,分别长12cm,44cm,56cm。

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不许有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厘米?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这样的小段?13.把两根分别长32cm和40cm的木条截成同样长的小段,每小段都要求是整厘米数,且没有剩余。

每小段木条最长是多少厘米?一共能剪多少段这么长的木条?【拓展实践】14.李明家买的房子带一间地下室,地下室长24分米,宽12分米,高3米。

(1)地下室的门面积是160平方分米,没有窗户,要粉刷这间地下室的墙壁和天花板,需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2)给地下室的地面铺上防潮砖,为了美观,全家人商量后确定使用的防潮砖必需都是整块的,选择下面哪种规格的防潮砖可以满足他们的要求?请说明你的理由。

北师大版小学五上找最大公因数同步练习附答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上找最大公因数同步练习附答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上找最大公因数同步练习(附答案)北师大版小学五上找最大公因数同步练习(答案)资料介绍:1. 把9和12的因数、公因数分别填在下面的(),再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9的因数()12的因数()9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

2.填空。

1 、2、 3 、4 、5 、6 、7、 8 、9 、104的因数:6的因数:10的因数:(1)4和6的公因数有(),最大公因数是()。

(2)4和10的公因数有(),最大公因数是()。

(3)6和10的公因数有(),最大公因数是()。

3. 找出下面各组数的公因数。

10和12 4和9 22和33()()()9 和36 30和12 24和60()()()4. 写出下列各数的最大公因数。

8和16(), 20和30(),18和19(), 21和33()5. 有两根木棒,分别长24cm和36cm。

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棒,不许剩余,每根小棒最长能有多少厘米?6. 同学们去野餐,把42瓶矿泉水和30瓶可乐平均分给几个小组正好分完。

最多可以分给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得两种饮料各多少瓶?北师大版小学五上找最大公因数同步练习(答案)资料介绍:1. 把9和12的因数、公因数分别填在下面的(),再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9的因数()12的因数()9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

2.填空。

1 、2、 3 、4 、5 、6 、7、 8 、9 、104的因数:6的因数:10的因数:(1)4和6的公因数有(),最大公因数是()。

(2)4和10的公因数有(),最大公因数是()。

(3)6和10的公因数有(),最大公因数是()。

3. 找出下面各组数的公因数。

10和12 4和9 22和33()()()9 和36 30和12 24和60()()()4. 写出下列各数的最大公因数。

8和16(), 20和30(),18和19(), 21和33()5. 有两根木棒,分别长24cm和36cm。

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棒,不许剩余,每根小棒最长能有多少厘米?6. 同学们去野餐,把42瓶矿泉水和30瓶可乐平均分给几个小组正好分完。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五课 最大公因数 同步练习 (I)卷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五课 最大公因数 同步练习 (I)卷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最大公因数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填空题。

(共4题;共9分)1. (2分) (2018五下·云南期末) 17和51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

2. (3分)求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填在括号里。

2和8________ 8 和9________18和32________3. (2分)(2016·浏阳模拟) 如果a=2×3×5×7,b=2×3×3×7,那么a、b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4. (2分) (2019五下·邓州期末) 已知a=2×3×3×5.b=2×2×3×3×5,那么a与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二、判断题。

(共4题;共8分)5. (2分)如果a÷b=2,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

6. (2分)如果一个质数与一个合数不是互质数,那么这个合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7. (2分)最小的合数和最小的质数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8. (2分) (2019五下·苏州期末) 两个非0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

三、选择题。

(共4题;共8分)9. (2分)几个数的公倍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有()个A . 无数B . 1C . 210. (2分) 6是下列()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A . 12和16B . 18和20C . 24和30D . 16和2411. (2分)五年级合唱队的学生,如果每15人排成一队,少4人.如果每12人排成一队,也少4人.则合唱队至少有()人.A . 52B . 56C . 6012. (2分)(2012·成都) 在a与b两个整数中,a的所有质因数2、3、5、7、11,b的所有质因数是2、3、13,那么a与b的最大公因数是()A . 210B . 6C . 55D . 42四、解答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最大公因数_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最大公因数_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最大公因数》同步练习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一、单选题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1.6是下列哪一组数的最大公因数()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分层训练】3.4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 苏教版(含答案)

【分层训练】3.4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 苏教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第4课时: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班级:姓名: 等级:【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李菲家客厅长4.8米,宽4.2米,选用边长()分米的方砖铺地不需要切割。

A.4 B.6 C.8 D.122.若a÷b=c(a、b、c都是非0自然数)。

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A.a B.b C.c D.无法确定3.两个自然数的积是5766,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31,则这两个自然数是()A.31和186 B.62或93C.31和186 或62 和93 D.124 和934.()组的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A.24和18 B.6和9 C.9和10 D.21和355.有两根圆木,一根长12米,另一根长9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而且没有剩余,每一段圆木最长()米.A.12 B.6 C.9 D.3二、填空题6.把24个苹果和16个梨分别平均分给一个组的同学,结果苹果和梨都正好分完,这个组最多有()名同学。

7.有两根圆木,一根长12米,另一根长21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小段圆木最长()米。

8.学校体操队有24名男生和32名女生。

如果男、女生分别排队,要使每排人数相同,每排最多排()人,这时男、女生一共要排成()排。

9.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8,则它们的公因数有()个。

10.A=3×3×2,B=2×2×3×7,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三、判断题11.两个相邻的非零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12.所有非0自然数的公因数是1。

()四、计算题13.写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2和16 13和26【拓展运用】五、解答题14.有两根圆木,一根长12米,另一根长21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小段圆木最长多少米?一共可以截成几段?15.桑老师买来48本笔记本和36支铅笔作“经典诵读”活动的奖品,每样都平均分给每一个获奖同学,而且都正好分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4.1《最大公因数》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4.1《最大公因数》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4.4.1《最大公因数》同步练习基础知识达标一、单选题。

1.24和8的公因数有()个.A. 3B. 4C. 5D. 62.18和32的最大公因数是().A. 2B. 4C. 6D. 83.有两根铁丝,一根长12米,一根长16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若干段,都不许有剩余,每段最长()米。

A. 6B. 5C. 4D. 34.成为互质数的两个数()A. 没有公因数B. 只有公因数1C. 两个数都是质数D. 都是质因数5.下列各组数中,两个数互质的是()A. 17和51B. 52和91C. 24和25D. 11和22二、判断题。

1.两个合数的公因数不可能只有1。

()2.偶数都有因数2,因此两个不同的偶数的公因数一定有1和2。

()3.分子和分母都是偶数,它们就没有公因数。

()4.的分母和分子没有公因数。

()5.a,b是不同的奇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三、填空题。

1.21=3×7,42=2×3×7,21和42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

2.14和17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

3.自然数a除以自然数b,商是16,那么数a和数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

4.A=2×3×5 ,B=2×3×2,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

四、解答题.1.把长120厘米,宽80厘米的铁板裁成面积相等,最大的正方形而且没有剩余,可以裁成多少块?2.两根铁丝分别长65米和91米,用一根绳子分别测量它们,都恰好量完无剩余,这根绳子最多有多长?综合能力运用五、现在有香蕉42千克,苹果112千克,平均分给幼儿园的几个班,每班分到的这三种水果的数量分别相等,那么最多分给了多少个班?每个班至少分到了这两种水果各多少千克?六、五(1)班有36人,五(2)班有32人,现在分别要把两个班的学生平均分成若干个小组,要使两个班的各个小组人数相等,每组最多多少人?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考点】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解析】【解答】解:24的因数有:1,2,3,4,6,8,12,24;8的因数有1,2,4,8,所以24和8的公因数有1,2,4,8,一共有4个.故答案为:B【分析】分别找出24和8的因数,然后从两个数的因数中找出公有的因数并判断公因数的个数即可.2.【答案】A【考点】最大公因数的应用【解析】【解答】解:18的因数有1,2,3,6,9,18;32的因数有1,2,4,8,16,32,18和32的最大公因数是2.故答案为:A【分析】从两个数的因数中找出公有的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3.【答案】C【考点】公因数和公倍数应用题【解析】【解答】解:12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4,所以每段最长是4米. 故答案为:C【分析】有两根铁丝,一根长12米,一根长16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若干段,都不许有剩余,求每段最长多少米,每段的长度既是12的因数,也是16的因数,要想每段米数最长,也就是求12和16的最大公因数. 4.【答案】B【考点】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解析】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为互质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330和360的最大公约数是30,即每盒装30个球,
11+12=23(个);
答:一共要装20个小盒.
【解析】【分析】每个盒子里球的个数相同,装的最多,则每盒球的个数必定是330和360的最大公因数;330和360的最大公因数是:2×3×5=30,即每盒装30个球.那么各自独有的因数就是要装的盒数,然后再把这两个各自的因数加起来,就是一共的盒子数.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因为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而它的因数却是有限的;进而得出结论.此题属于易错题,解答时应明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进行解答即可.
1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7和9已经是互质数,不能再继续除,42和54的最大公因数是2×3=6,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要从最小的质数开始除起,直到两个数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公有的质因数相乘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一、填空。
1、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 ),线段有( )个端点,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 )。
2、1平角=( )直角 1周角=( )平角=( )直角
故答案为:15,6.
【分析】求出30和18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每个正方形的边长;用30和18分别除以正方形边长,得到的数字相乘就是最少可以裁成的正方形个数,因此得解.灵活应用求解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19.【答案】1;2;4;8;16;1;2;3;4;6;8;12;24;1;2;4;8;8
【解析】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这个数是2、3、4、5的共同的倍数,其中4是2的倍数,所以这四个数的最小的倍数是3×4×5=60,故选B
【分析】正确理解题意,2个一拿,3个一拿,4个一拿,5个一拿都正好拿完,说明这个数是2、3、4、5的共同的倍数,其中4是2的倍数,所以这四个数的最小的倍数是3×4×5=60,故选B

【分层训练】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最大公因数》同步练习(含答案)

【分层训练】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最大公因数》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5课时:最大公因数班级:姓名: 等级:【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两个连续非0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是()。

A.1B.小数C.大数D.它们的乘积2.有两根木条,一根长24cm,另一根16cm,同学们将两根木条截成同样长的短木条,不能有剩余,每根短木条最长是()cm。

A.2B.4C.83.如果a÷b=5(a、b是非0自然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A.a B.b C.ab D.54.5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

A.1B.5C.95.下面每组中,()组的最大公因数最小。

A.24和4B.16和18C.20和15二、填空题6.3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15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 )。

7.填上合适的质数。

40=( )+( )=( )+( )8.在1、2、5、15四个数中,质数有( ),合数有( ),( )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9.五(1)班有42人,五(2)班有48人。

如果把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分成若干小组,要使每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同,每组最多有( )人。

10.有一张长方形纸,长60cm,宽40cm,如果要剪成若干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 )。

三、判断题11.两个数是互质数,他们的最大公因数一定是1。

( )12.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6。

( )四、计算题13.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和1318和2720和50【拓展运用】五、解答题14.五年级(1)(2)班要参加学校组织的义务劳动,五(1)班来了48人,五(2)班来了42人。

如果把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分成若干小组,要使两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同,每组最多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个小组?15.有两根钢筋,一根长50米,一根长40米,现在要把这两根钢筋锯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每根钢筋不许有剩余,每小段钢筋最长多少米?一共要锯几次?参考答案1.A2.C3.B4.A5.B7.3 37 11 298.2、5 15 19.610.20cm11.√12.×13.1;9;1014.6人;15个小组48=2×2×2×2×342=2×3×72×3=6(人)(48+42)÷6=90÷6=15(个)答:每组最多有6人,一共有15个小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大公因数》同步练习
1.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8和45 24和7
91和13 33和88
2.五(1)班有54人,五(2)班有45人。

如果把两个班的学生都平均分成若干组,要使两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等,每组最多有多少个人?
3.“花友”鲜花店在母亲节来临之际,用下面两种花搭配成同样的花束(正好用完,没有剩余),最多能扎成多少束?
4.有两根长度分别是24m和18m的绳子,要截成同样长的几段。

每段最长是多少米?一共可以截成几段?
5.把一张长150cm、宽100cm的长方形纸裁成大小一样且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长方形纸无剩余),至少能裁多少张正方形纸?至多能裁成多少张正方形纸?
6.在一个长60米、宽54米的长方形的四周以最大的等距离栽树,并且四个角都要栽种。

一共可以栽种多少棵树?
答案
1.9 1 13 11
2.9个
3.6束
4.因为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6,所以每段最长是6m (24+18)÷6=7(段) 5.150和100的最大公因数是50 至少:(150÷50)×(100÷50)=3×2=6(张) 150和100的最小公因数是1 至多:(150÷1)×(100÷1)=150×100=15000(张) 6.38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