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2)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一 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 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金属的通性,能从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角度认识金属的性质。

2、认识钠铝铁等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学会比较它们的差异。

3、通过有关实验及科学探究活动,提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总结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钠的氧化和钠与水的反应教学难点:钠与水的反应的实验现象观察导学过程:【基础盘点】1、金属的通性: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是,应用最广泛的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金属以态存在。

大多数金属具有光泽,具有性、性和性,常温下是液态。

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常作剂,表现出较强的性。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问题情景]1、钠的物理性质如何?化学性质活泼吗?其与氧气的反应受什么条件影响?2、铝能存放在空气中,是不是铝与氧气不反应?[知识归纳]①钠是一种色、有 、质地(能用刀切开)、熔点 、常温下为态的金属。

②用双线桥法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指明生成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常温:Na +O 2===加热时: Na + O 2△③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稳定存在于空气中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 。

大部分金属比较活泼,能与氧气反应。

[针对练习]1、下列关于金属钠物理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 A .质轻 B .能导电 C .熔点低于100℃ D .颜色是灰白色2、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 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 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

描述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④⑤D .④⑤ 3、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铝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 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C. 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D. 在化学反应中,铝容易失去电子,是还原剂 [思维拓展]1、一块金属钠长期存放在空气中会产生哪些变化,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指明最终产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

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金属的通性2.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氧气、水、酸、盐溶液的反应)3.掌握铝的化学性质。

4.掌握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5.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养成规范的解题过程。

【知识链接】1、绝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是以(“游离态”或“化合态”)存在。

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2、金属的通性:(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3、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Na ,Mg ,Al 。

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易,单质表现出性,遇到剂时,就会发生反应。

知识点一、钠与非金属的反应1.钠与O2的反应【实验3-1】——常温下钠在空气中的变化现象:常温下金属钠的切面是色,但很快就。

变化的原因(写化学方程式):【小结】通过观察钠的取用,简单描述钠的物理性质: 。

【实验3-2】现象:钠先,后燃烧,火焰呈色,最后生成色固体。

化学反应方程式:_ 2.与其它非金属反应(如氯气、硫)3.与水反应【教材P49实验3-3】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问题讨论】1、钠既能与氧气反应,又能与水反应,那么钠应该如何保存呢?2、钠着火应该怎么扑灭?用水行吗?【小结】钠的保存方法:4.与酸反应:【讨论】钠比铜活泼,能否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知识点二、钠与盐溶液的反应----钠与硫酸铜溶液现象:钠在水面上,成光亮小球,四处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中有生成。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小结】钠与盐溶液反应:钠首先与反应生成H2和NaOH,再看NaOH能否与盐反应。

钠与酸溶液反应:钠先与酸反应,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

【课堂检测】1.取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燃烧匙中加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①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有黄色火星四射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⑥不能燃烧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2.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煤油和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A.钠浮在烧杯中的液面上B.钠沉在烧杯的底部C.煤油会燃烧起来,产生很浓的黑烟D.钠会在水和煤油的交界面上下浮动,直到反应结束3.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CuSO4溶液中,现象是()A. 置换出金属铜B. 产生气体,置换出金属铜C. 生成蓝色沉淀D. 产生气体,生成蓝色沉淀4.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A.钠的熔点低B. 钠的密度小C. 钠的硬度小D. 有强还原性5.写出下列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教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教高中化学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以活泼金属钠,较活泼金属铝、铁,不活泼金属铜为代表,了解金属的主要性质,并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础实验操作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初步学会实验观察的方法【道德情感目标】1、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钠跟水的反应、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等实验的探究,体验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2、通过对金属钠、铝性质的科学探究,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二、重点与难点【重点】钠的化合物及镁、铝的性质【难点】钠的化合物及镁、铝的性质三、教学器材投影仪、金属钠、蒸馏水、小烧杯、坩埚、火柴、过氧化钠、镁条、铝片四、教学方法与过程:探究式教学,实验总结法〖过渡〗上节课我们运用“观察法”“比较法”来认识物质的性质。

在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中,往往还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

〖板书〗实验法(1)含义: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的方法。

(2)注意的问题: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强、溶液的浓度等条件,这是因为同样的反应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3)实验法的步骤: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等;实验中,要仔细研究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要写好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实例:〖投影〗布置学生阅读、观察、记录并填写活动表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实验目的〗1、学会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的方法。

2、探究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

3、认识条件控制在实验研究中的意义。

〖试剂和仪器〗金属钠,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铁圈。

〖实验步骤〗1.将切好的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

2.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实验记录:〖交流与讨论〗将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和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有什么不同?〖问题思考〗1.这组实验对你有什么启示?理解实验法的意义。

3.1.2金属的化学性质(二)—化学必修1精品导学案(人教版)

3.1.2金属的化学性质(二)—化学必修1精品导学案(人教版)

13.1 金属的化学性质3.1.2 金属的化学性质(二)〖实验探究1〗课本P 50科学探究——Fe 和水蒸气的反应。

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及现象导管口冒出大量气泡,用小试管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听到 声,证明生成了用火柴点燃肥皂液,听到 声,证明生成了 实验结论在高温下,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化学方程式为〖合作交流〗分析将洁净的铁丝插入CuSO 4溶液中产生的现象及固体和溶液质量的变化。

〖实验探究2〗将绿豆大小的钠投入到CuSO 4溶液中,观察现象。

现象:; 方程式: 、 。

〖实验探究3〗铝和NaOH 溶液的反应。

铝与盐酸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 操作实验 现象 铝片 ,有无色气泡冒出, 将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有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结论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都产生〖实验验证〗将Al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盛有肥皂水的蒸发皿中,用火柴点燃。

〖实验感悟〗能否用铝制餐具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讨论〗铝与强酸、强碱反应的定量关系2Al+6H+2Al3++3H2↑,2Al+2OH-+2H2O2AlO-2+3H2↑。

(1)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消耗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V HCl(H2)∶V NaOH(H2)=。

(3)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V HCl(H2):V NaOH(H2)=。

(4)一定量的铝分别与一定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若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3<V HCl(H2)∶V NaOH(H2)<1∶1,则必定是①铝与盐酸反应,过量而不足;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足而过量。

〖反思总结〗二、金属的化学性质3、与水反应:。

4、与盐溶液反应:、。

5、与强碱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

三、钠与溶液反应的实质物质类别反应分析酸碱2盐〖课堂检测〗1.(2020·中山高一检测)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足量的下列溶液,既能生成气体,又能生成蓝色沉淀的是()A.MgCl2溶液B.Ba(OH)2稀溶液C.CuSO4溶液D.CaCl2溶液2.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放有两个烧杯,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当分别向两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铝(酸和碱都是足量的)充分反应后()A.天平保持平衡B.左高右低C.左低右高D.无法确定3.(2020·西安高一检测)(1)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V(甲)∶V(乙)=1∶2,求加入铝粉的质量。

3-1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doc

3-1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doc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学性质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学案【课程标准】关注钠、铝、铁、铜在生产、住活小的应用实际,通过对钠、铝、铁、铜等金属性质的实验探究,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教学要求】1.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重要物理性质2.掌握常见金属与氧气、非氧化性酸的反应情况3.掌握钠与水反应【学习目标】1•了解纳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2.了解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现象及产物;【学习重、难点】钠的氧化和钠与水的反应。

【复习回顾】:1 •氧化剂+还原剂------ > 还原产物+氧化产物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売中含量最高的元索是 ,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索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量第二的元索是 ______ ,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含量第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o大多数金属在口然界都是以_________ 存在,因为金属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 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常见的金属:(写出化学式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多数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 等。

4.曲出前20号元素屮金属元素的原了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_ , ____________ o从它们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来看,金属元索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一般 _____________ ,因此容易失去电子,常表现出___________性,作____________ 剂,5.默写金属活动顺序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①越靠前的金属越________ ,越容易失去电子,常作强述原剂,在口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越靠后的金属越 ________ ,在口然界中常以单质形式存在,如Pt、Auo②前而的金属能把后而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Fe能从CuSO4溶液屮将Cu置换出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情况F, H前面的金属能和酸反应主成, H后面的金属则不能。

高一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2

高一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2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2)[课标要求]1.掌握钠,铝,铁等的重要性质,认识钠是一种活泼金属.2.重点掌握钠与水的反应和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2.通过钠、铝的有关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通过铝与酸和碱的反应的的科学探究培养实验探究能力.4.复习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

[重点与难点]钠与水的反应和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知识整理]1、钠与水(加酚酞)反应有5个现象:①(钠比水轻);②(反应放热,钠熔点低)③迅速(产生气体);④溶液使变红(生成物呈碱性);⑤发出_______ 响声(反应生成了可燃性气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把铝片投入到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①开始____________(氧化膜与酸或碱反应) ②后来_________________(铝与酸、碱反应产生了气体) ③试管____________(反应放放热)将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有_____________(生成了氢气)3、金属与氧气、与水、与酸反应时,金属元素的发生变化,它们都从价升为价,被。

即在这些变化中,金属表现出较强的性,所以在自然界中多以存在,只有极少数不活泼的金属以存在,如金。

[课后作业]一、选择题(有一至两个答案)()1. 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存在的是A. NaB. MgC. AlD. Au()2. 金属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金属是A. 铜B. 铁C. 铝D. 钛()3. 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B. 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C. 活泼的金属、或较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D.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4. 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的颜色与其它三种的颜色不同,这种物质是A. NaOHB. Na2OC. Na2O2D. NaHCO3()5. 金属钠着火时,下列物质能用来灭火的是A、水B、湿抹布C、泡沫灭火器D、干燥沙土()6.下列关于金属元素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化合价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化合价一定是不同的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固体()7. 铝能跟下列哪些物质反应A. 氢氧化钾溶液B.硫酸溶液C. 氯化钠溶液D. 硫酸钠溶液()8. 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钛的外观很像钢,也有人说:“21世纪将是钛的世纪。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导学案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导学案

课题: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学习目标1、掌握金属钠在与水发生反应情况及其原因;了解铁与酸和水的反应现象和产物2、通过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钠与水的反应学习难点实验设计--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学法指导预习、实验探究、观察、讨论知识链接写出金属活动顺序表实验室制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自主梳理日常生活可以用铁或铜制的水壶来烧水说明这两种金属在通常情况下是与水不反应的,那么钠与水是否反应?二、金属与水的反应【实验1】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2的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盖上表面皿,观察现象。

【提醒】①钠的取用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②煤油要用滤纸吸干③切割钠在玻璃片上进行④实验中剩余的钠必须放回原瓶★观察时应注意几方面内容:钠在水中的哪个部位反应,形态有何变化,如何运动,发出怎样的声音,溶液颜色有何变化?【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填写下表生成的碱性物质是②生成的气体可能是什么?如何验证?(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这是个氧化还原反应,钠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必定要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要降低,只可能是元素了。

反应方程式【思考与交流】根据金属活泼顺序,钠排在铜的前面,那么金属钠能否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

【实验2】在烧杯中加入约20ml的CuSO4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其中,盖上表面皿,观察现象。

【结论】【问题讨论】1、钠既能与氧气反应,又能与水反应,那么钠应该如何保存呢?2、已知钠和四氯化碳不能反应,四氯化碳的密度比钠大,那么钠能否保存在四氯化碳中?3、钠着火应该怎么扑灭?用水行吗?【转引】钠是活泼金属,能够和水反应,那么铁能否和水反应呢?平常我们何以用铁锅来煮水,说明铁是不能和冷水和热水反应的。

但是能否与水蒸气反应呢?【引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50的内容。

互动探究【活动用品】3支试管、水槽、蒸发皿、胶塞、导管、酒精喷灯等【活动内容】设计实验装置,使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

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人教课标版(优秀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人教课标版(优秀教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本节学习重点】.认识钠、铝的物理性质。

.以、、、为例,掌握金属与等非金属的反响,经过与反响的学习,明确反响条件不一样,反响现象及反应产物也不一样。

.经过与水反响,与水蒸气反响,与溶液反响,开朗金属与酸反响,掌握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响。

.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重难点解说】重难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反响的规律()绝大多半金属都能跟氧气反响,生成金属氧化物。

开朗性强的金属常温下就能被氧化,开朗性较弱的金属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跟发生反响,开朗性很弱的金属(如金、铂等 )不可以被氧化。

()常温下、表面简单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挡金属不被连续氧化,与、有关的实验时,要注意除掉表面的氧化膜。

()部分金属与反响的产物与条件有关。

如:在不一样条件下与能够生成、或。

铁在中焚烧生成。

铁生锈时生成再如:在常温下生成,加热时生成。

.金属与水反响的一般规律()开朗金属如、、可与冷水快速强烈反响(放热反响 )生成。

·。

++↑()较开朗金属与冷水不反响,可与开水或与冷水反响迟缓,但加热水后(或开水() 反响。

),与水的反响加速,+ ()+↑在开水条件下反响迟缓,+() +↑高温下,、、、和水蒸气能够反响生成金属氧化物和。

()氢后金属不可以置换出中的氢。

氢前金属在必定条件下可置换出水中的氢。

特别提示 与反响为置换反响,氧化产物为,而不是。

.金属与酸反响规律金属活动次序表中位于氢以前的金属都可与酸反响放出。

对于极开朗金属(如、等 )与酸反响完后,可再与水反响,故这些金属不会节余。

.金属与盐溶液反响规律一般按照开朗金属置换不开朗金属规律,但、 、等金属投入盐溶液,先与水反响,生成的碱再与盐反响,而不是置换金属。

.金属与碱溶液反响规律、、浸入碱溶液中本质是与水反响,、能与强碱溶液反响生成,绝大多半金属与碱不反响。

重难点二、钠与酸、碱、盐的水溶液反响的规律.钠与水反响钠与水的反响本质是钠与水电离出的.钠与酸溶液反响如与稀盐酸的反响,本质是钠与酸电离出的()酸过度时 +++++↑ (钠与酸电离出的反响 )+()酸不足时,先与酸电离出的 反响,节余的钠再与水反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金属钠与水的反应,会解释钠与水反应的各种现象。

2.掌握有关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学习重点、难点:钠与水的反应
学习过程:
巩固练习:
1. 在进行钠和水的反应实验中,有如下操作和实验现象,请根据钠的性质解释说明。

(1)刚用小刀切开的金属钠断面呈_______色,在空气中放置几分钟后发生的变化为:。

(2)切下来的金属钠块要用滤纸擦净后方可放入水中实验,这是因______。

(3)金属钠块必须用_______夹取,而不能用手拿取,理由是_____________。

(4)金属钠块投入水中后,钠很快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浮于水面上,这是因为___ __。

(5)钠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水中在未加钠之前已滴入酚酞试液,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色,理由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Na的熔点低
B.Na的硬度小
C.Na的密度小
D.有强还原性
3.将一小块Na投入足量的CuSO
溶液中,现象是:()
4
A.置换出金属铜
B.产生气体,置换出金属铜
C.生成蓝色沉淀
D.产生气体,生成蓝色沉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