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画平行线 画长方形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垂直和平行(画平行线)|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垂直和平行(画平行线)|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使学生能够识别垂直线和平行线,学会用直尺和量角器画出平行线。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2. 垂直线和平行线的认识3. 画平行线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垂直线和平行线的认识,画平行线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学会用直尺和量角器画出平行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实物,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图形。
-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2. 探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模型,讨论它们的特征。
- 教师总结: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梯形有一组对边平行。
- 展示反例,让学生辨别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3. 认识垂直线和平行线- 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垂直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 教师讲解:垂直线是两条相交成90度的直线,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 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垂直线和平行线。
4. 学习画平行线的方法- 教师讲解用直尺和量角器画平行线的方法。
-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动手操作画平行线。
- 学生互相交流画平行线的经验,总结方法。
5. 巩固练习-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垂直线和平行线的概念,画平行线的方法。
- 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学会了画平行线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2 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一)-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2 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一)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垂线、平行线的定义,学会用直尺和圆规画垂线、平行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垂线、平行线的定义,学会用直尺和圆规画垂线、平行线。
2. 教学难点:理解垂线、平行线的性质,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直尺、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实例导入新课,如: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垂线和平行线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垂线、平行线的画法。
2. 探究新知(1)认识垂线①展示垂线的定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垂线的特点。
②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垂线的性质,如:垂线与平行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2)认识平行线①展示平行线的定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平行线的特点。
②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平行线的性质,如: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3. 演示画法(1)教师演示用直尺和圆规画垂线、平行线的方法。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体会画法。
4. 练习巩固(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垂线、平行线的定义及画法。
6. 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数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了垂线、平行线的定义及画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和操作机会,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耐心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四年级数学上册:画出平行线的方法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画出平行线的方法教案一、课堂教学目标:1.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及其性质。
2.学会如何使用尺子和直尺画出平行线。
3.培养学生准确、细致的观察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知识点引入: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直线的概念及其性质,今天我们将学习平行线。
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方向相同但不相交的直线。
请同学们看图,这是一条平行线,我们如何用尺子和直尺将其画出来呢?(出示图片并详细讲解)三、知识点逐步讲解:1.如何使用尺子和直尺画出平行线:老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开始学习如何使用尺子和直尺画出平行线。
请大家看图,这是一个小学生画的两条平行线,请问你们觉得这幅图画得对吗?(让学生逐一回答)老师:不错,这幅图画得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是如何画出这两条平行线的。
他先画出了一条直线,在它的两边各用尺子和直尺分别画出两条线段,并确保两条线段长度相等。
接着,他用直尺将两条线段相连接,这样就得到了一条平行线,再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另一条平行线。
同学们,现在请拿出你们的尺子和直尺,我们来一起练习一下。
2.注意事项:老师:同学们,画平行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用尺子和直尺画出的两条线段长度相等。
(2)在使用直尺将两条线段相连接时,要保持直尺与线段平行。
(3)画出的平行线一定要在同一平面内,不能在不同平面上画。
四、课堂互动:老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看看你们能不能找出以下图中所有的平行线。
(出示图片,并让学生逐一回答)五、示范演练:老师:同学们,现在请看我演示一下如何用尺子和直尺画出平行线。
(老师开始画线段,详细解释每一步骤,直到画出平行线)六、课程总结: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尺子和直尺来画出平行线,你们是否掌握了这一技能呢?请大家自己动手练习一遍,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或者同桌。
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平行线的性质及相关定理,期待你们的积极参与。
画长方形教学设计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画长方形教学设计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画长方形教学设计知识、能力教学目标:1 . 使学生学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平行线。
2 .使学生能利用画平行线、画垂线的方法,正确画出长方形。
3 . 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教学重点:学画平行线教学难点:画已知长与宽的长方形。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会了如何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如何画平行线。
二、自主学习三、画平行线:1 .说明画平行线的工具:直尺和三角尺。
2 . 示范及讲解画增行线的方法、步骤。
(1 )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直尺。
(2 )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3 )按住直尺不动,三角尺紧靠直尺向下(或向上)平移。
(4 )沿三角尺的直角边再画一条直线。
说明这样所画出的两条直线互相平等。
1 . 学生边观察边画平行线。
2 . 让学生试着独立画两条平行线。
3 . 请两位学生上台板演,其它同学观察作画步骤。
直尺、三角尺3 .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 )教师示范。
(2 )要求同桌交换检验刚才所画的平行线是否平平行。
(3 )教师随便画两条平行线,请学生板演检验方法。
要求学生用刚才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同桌所画的平行线是否平行。
直尺、三角尺4 . 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的平行线。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使学生明白作画方法。
学生尝试作画。
学生小组展示交流。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1 . 引导学生在书上画四条垂线。
2 .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 .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见到的这种现象。
1 . 求学生在书上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画三、四条垂线。
2 . 用直尺量出这些垂线的长度。
3 . 小组讨论交流你发现的规律。
4 . 学生举例。
画长方形:我们学过画垂线和画平行线的方法,现在我们要运用这两个知识技能来画一个长方形。
1 . 出示题目的要求。
2 . 讨论:(1 )你知道长方形哪些特征吗?(2 )你认为应该怎样画?3 .教师示范。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行与垂直-人教版 (1)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行与垂直-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现象;掌握平行线的画法,能画出给定直线的平行线;掌握垂直线的画法,能画出两条相交直线的垂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欣赏数学的美,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掌握平行线与垂线的画法。
2.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现象,运用平行与垂直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2. 学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与垂直现象,如火车轨道、电线杆、桌面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现象的特点。
(2)请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见到的平行与垂直现象,并简要阐述其重要性。
2. 探究新知(1)平行线的认识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初步感知平行线的概念。
②请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平行线,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行线的特点。
③教师总结平行线的定义,并引导学生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垂直线的认识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初步感知垂直线的概念。
②请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垂直线,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垂直线的特点。
③教师总结垂直线的定义,并引导学生理解“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平行线与垂线的画法①教师示范如何画出给定直线的平行线,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画法步骤。
②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画平行线的经验。
③教师示范如何画出两条相交直线的垂线,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画法步骤。
④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画垂线的经验。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画长方形》教学设计

《画长方形》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四上教科书第60页。
学习目标:1.经历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学会运用长方形边的特点规范地画出长方形。
2.在经历画长方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作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与难点:规范地画出指定长、宽的长方形。
学具准备:数学书、三角尺课前思考:《画长方形》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是2013版小学数学教材新增加的内容之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并通过操作直观感知了其特征。
同时,本单元在教学《画长方形》之前学习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
初看教材,容易把这个教学内容简单地定位为一节操作技能课。
仔细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学目标如何定位”、“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便成了重点思考的问题。
教学前测:前测问题:(1)画一个长方形。
(2)说一说长方形的特征。
前测分析:对路桥小学四(3)班进行了前测,共收回有效前测问卷42份,并进行了相关的数据分析。
对于“画一个长方形”这一前测内容,一方面对画图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画图较多地停留在直观认识的层面,所画的只是“像长方形”,而不是符合数学特征的长方形,相对比较接近长方形的有12人,约28.6%。
另一方面观察学生画长方形的过程,也符合我们对于测试结果的分析。
(以下是部分学生所画的长方形)对于“说一说长方形的特征”这一前测内容。
根据长方形边与角的特点,按照对边平行、对边相等、邻边垂直、四个直角四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数据如下:特征对边平行对边相等邻边垂直四个直角人数7 10 8 25从上述的数据可见,学生关注长方形角的特征多于关注长方形边的特征。
另一方面由于直观认识长方形的特征在一年级,学生遗忘较多,而平行与垂直的内容又刚刚接触,学生还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长方形的数学特征。
了解到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我们认为本课时的教学应让学生运用长方形的数学特征来指导学生进行规范作图,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方形边和角的特点,从而经历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体会图形特征对于学习平面图形的意义。
5.1.1 认识平行(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5.1.1 认识平行(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行线的定义,知道平行线的基本性质。
(2)能够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并能够用直尺和圆规画出平行线。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平行线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平行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以及用直尺和圆规画出平行线。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平行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正确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并能够画出平行线。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用直尺、圆规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平行线。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平行线,并简要说明理由。
2. 探究平行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平行线?平行线有哪些基本性质?(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平行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3)教师总结并板书平行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3. 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1)教师出示一组图形,引导学生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答案,学生对照答案,自我评价。
4. 用直尺和圆规画出平行线(1)教师示范如何用直尺和圆规画出平行线。
(2)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动手画出平行线。
(3)学生分享画平行线的方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出示一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平行线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答案,学生对照答案,自我评价。
6.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行线的定义、基本性质以及识别和画平行线的方法。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3 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二)-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3 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二)-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垂线、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能正确地画出垂线和平行线。
2. 培养学生运用垂线、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垂线的定义和性质2. 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3. 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垂线、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
2. 教学难点: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运用垂线、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垂线、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垂线的定义和性质垂线: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其中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垂线的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上的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
3. 演示垂线、平行线的画法(1)垂线的画法以已知直线为基准线,用直角三角板画出垂线。
(2)平行线的画法以已知直线为基准线,用直角三角板和直尺画出平行线。
4.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垂线、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课堂练习。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垂线、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垂线和平行线现象,举例说明。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在讲解垂线、平行线的性质时,可通过实例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3. 在练习环节,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板书设计1. 垂线的定义和性质2. 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3. 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八、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时画平行线画长方形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P67例3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平行线
2 能利用画平行线、画垂线的方法,正确画出长方形。
3 通过探索发现,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
教学重点:学会画平行线。
教学难点:画已知长与宽的长方形。
准备教具:直尺、三角尺。
教学设计:
一活动1:画平行线
1、导入谈话:
(1)什么样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
(2)找一找,我们生活中有没有一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
的?
(出示一张纸,指出对边平行。
)
2、问题:如果要你们画出两条平行线,你会画吗?
指名板演。
(学生1画,学生2画。
)
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3 课件示范画平行线的方法,步骤。
①用左手固定直尺,用右手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
着直尺,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②将三角尺紧贴着直尺移动位置,再画出一条直线,
这条直线与第一步画出的直线平行。
4、问题:——————
————————
为什么这样画出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
发现: 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是互相
平行的。
5、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的平行线,学生尝试画,指名板演。
6、平行线的检验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平行线,还掌握了平行线的画法,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检验一组直线是不是平行呢?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两点:
1、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2、可以用延伸直线的办法来检验
二、活动2: 探究平行线的性质
1、在你所画的这组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
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全班
汇报
学生: 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一样长。
说明: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就是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2、问题:那么,你从上面的发现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三活动3:画长方形
1观察:长方形有什么特征?
学生:长方形对边平行,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2呈现题目: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问题:你认为应该怎样画?(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尝试小组内画长方形,互相检验。
4汇报:知名板演,说说是怎么画的?
方法一:
(1)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作为长。
(2)以一个端点为起点,画一条垂直于长的宽,再画另一条宽。
(3)宽取2厘米,连接围成一个长方形。
方法二:
(1)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作为长。
(2 )用画平行线的方法向下平移2厘米,再画出一条
3厘米的线段作为另一条长。
(3)连接围成一个长方形。
四、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十一第4题第(2)(3)小题。
五、小结全课
问题:通过今天的思考探究,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