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画平行线画长方形共19页
《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二)》教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3 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二)一课时教学内容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二)。
(教材第60~63页)教学目标1.掌握平行线的画法,并能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平行。
2.能运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3.通过动手画一画,知道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线的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画出平行线,正确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难点:正确运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教具学具课件、直尺、三角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画垂线,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平行线。
你们觉得该用什么工具画呢?学生可能会说:生1:用尺子来画。
生2:用格子来画。
师:同学们都能利用手中现有的工具来画出平行线,但是这样画出的平行线有局限,你们知道局限在哪里吗?生:用直尺画出来的平行线,两条线之间的距离只有直尺那么宽。
师:运用格子线画出来的平行线呢?生:只能跟格子线一样宽。
师:对!这样画出来的平行线受到已有尺子和格子的限制,不能随意地拉开两条直线的距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种更好的画平行线的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直尺和格子线画平行线的方法的局限,进而激发学生探究对平行线画法的兴趣】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平行线画法。
师:你们有没有办法把平行线画得更开些?不受格子线或直尺宽度的限制呢?生:先画一条直线,用直尺的一条边贴住这条直线再往下移,想画多少距离就可以画多少距离。
师:谁来给大家演示一下?生:(边演示边讲解)这样画,要是直尺移歪掉就不平行了。
师:(用三角尺演示)这样画,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是不受限制了,可是尺子移起来容易移歪,画出来的两条直线就不能保证一定平行。
那怎么办呢?学生面面相觑,一下子想不出好的方法来。
师:在黑板边上画一条直线,用三角尺的一条边贴住直线,另一条边靠住黑板的边往下移,这样往下移会移歪吗?为什么?生:不会,因为旁边有黑板边靠着,这样移就不会移歪。
师:那要画黑板中间的这条线的平行线,你能不能也给它找一个依靠呢?生:用一把尺在旁边靠住。
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垂直与平行的概念、画垂线、画平行线及长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

尹集学区教案首页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任课教师:备课日期:2022.10.29
教学设计(续页)
尹集学区教案首页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任课教师:备课日期:2022.10.29
教学设计(续页)
尹集学区教案首页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任课教师:备课日期:2022.10.29
教学设计(续页)
尹集学区教案首页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任课教师:吴栋军备课日期:2022.10.29
教学设计(续页)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一些四边形问:上面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概括: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四边形。
2、说说你发现了哪些四边形?
3、记住了这些四边形,并画下来,引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自主探究
观察平行四边形纸片,看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2.操作学具,拉动它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角,它的形状会改变吗?
师总结: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教师板书:不稳定性]
3.验证结论并说说什么是平行四边形是样的呢?
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4.那么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怎样画高呢?
5、教师总结画法及平行四边形高的定义。
学生修改自己的练习。
6、过一点能做平行四边形的几条高呢?
三、巩固发散
1、做一做选出平行四边形后,过指定的点做平行四边形的高。
2、做一做摆完后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小组内交流
指导: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易变形。
四、拓展延伸:三个小棒摆三角形又会出现几种图形?你又有什么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五、作业。
四年级上册数学画长方形和正方形(19张)人教版标准课件

画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 阅读与理解
知道长方形的__长___、__宽___, 要画出这个长方形。
分析与画图
同样的方法画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你会吗?试一试。 标出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一条宽。 同样的方法画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你会吗?试一试。 画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
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第4课时 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下面图形中是长方形的打“√”,是正方形的画“○”。 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检测四个角是不是直角,用直尺测量长和宽,看是否符合要求。 正方形:对边平行,邻边互相垂直且四条边相等。 画一个长 3厘米、宽 2厘米的长方形。 (1)下面是一个长方形的两 画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 正方形:对边平行,邻边互相垂直且四条边相等。 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检测四个角是不是直角,用直尺测量长和宽,看是否符合要求。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3课时平行线、垂线的性质和画长方形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平行线、垂线的性质和画长方形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行线和垂线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平行线和垂线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行线的性质2. 垂线的性质3. 画长方形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线和垂线的性质,画长方形。
2. 教学难点:运用平行线和垂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平行线和垂线的定义。
(2)提问:平行线和垂线有什么性质呢?2. 探究平行线的性质(1)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平行线,如黑板边的线条、书本的边缘等,引导学生发现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2)教师举例说明: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这些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3)引导学生总结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 探究垂线的性质(1)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垂线,如墙角、书本的边缘等,引导学生发现垂线与平行线之间的角度为90度。
(2)教师举例说明: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几条垂线,这些垂线与平行线之间的角度都为90度。
(3)引导学生总结垂线的性质:垂线与平行线之间的角度为90度。
4. 学习画长方形(1)教师示范如何利用直尺和圆规画长方形。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画长方形,注意每一步的细节。
(3)引导学生总结画长方形的方法:先画一条长直线,再画一条与之平行的长直线,接着画两条与之垂直的短直线,最后连接这四条直线。
5. 巩固练习(1)让学生画几个长方形,加深对画长方形方法的理解。
(2)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行线和垂线的性质解决。
6.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和垂线的性质,以及如何画长方形。
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家里的平行线和垂线,并举例说明它们的性质。
3. 尝试用直尺和圆规画长方形。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5.3平行线、垂线的性质画长方形教学课件

随堂小测
1.下图中,小明如果从A点过马路,怎样走路线最短?为什么? 把最短的路线画出来。
第十一页,共十二页。
2.独立画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
第十二页,共十二页。
B
a
C
D
b
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的长度都( 相等 )。
第四页,共十二页。
画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
阅读与理解
知道长方形的 长 、 宽 , 要画出这个长方形。
第五页,共十二页。
分析与画图
长方形相邻的两 条边互相垂直。
可以用画垂线 的方法来画。
第六页,共十二页。
画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5.3平行线、垂线的性质画长方形教学课件
科 目:数学 适用版本:新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5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5.3 平行线、垂线的性质 画长方形
第一页,共十二页。
学习目标
掌握平行线和垂线的性质及应用。
重点 平行线和垂线的性质。
难点 平行线和垂线的应用。
学习重难点
第二页,共十二页。
回顾复习
从直线外一点A,到这条直线画几条线段。量一量所画线段的长度,哪一 条最短?
垂线段
的线段最短。
第三页,共十二页。
例题解读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 线的距离。
下图中,a∥b。在a上任选几个点,分别向b画垂直的线段。量一量这 些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A
3.最后连接两条宽的端点。
第八页,共十二页。
小结
垂线和平行线的性质 1.从直线外一段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 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利用两条平行线间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长度相等的性质,可 以检验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平行。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画长方形》教学设计

《画长方形》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四上教科书第60页。
学习目标:1.经历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学会运用长方形边的特点规范地画出长方形。
2.在经历画长方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作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与难点:规范地画出指定长、宽的长方形。
学具准备:数学书、三角尺课前思考:《画长方形》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是2013版小学数学教材新增加的内容之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并通过操作直观感知了其特征。
同时,本单元在教学《画长方形》之前学习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
初看教材,容易把这个教学内容简单地定位为一节操作技能课。
仔细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学目标如何定位”、“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便成了重点思考的问题。
教学前测:前测问题:(1)画一个长方形。
(2)说一说长方形的特征。
前测分析:对路桥小学四(3)班进行了前测,共收回有效前测问卷42份,并进行了相关的数据分析。
对于“画一个长方形”这一前测内容,一方面对画图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画图较多地停留在直观认识的层面,所画的只是“像长方形”,而不是符合数学特征的长方形,相对比较接近长方形的有12人,约28.6%。
另一方面观察学生画长方形的过程,也符合我们对于测试结果的分析。
(以下是部分学生所画的长方形)对于“说一说长方形的特征”这一前测内容。
根据长方形边与角的特点,按照对边平行、对边相等、邻边垂直、四个直角四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数据如下:特征对边平行对边相等邻边垂直四个直角人数7 10 8 25从上述的数据可见,学生关注长方形角的特征多于关注长方形边的特征。
另一方面由于直观认识长方形的特征在一年级,学生遗忘较多,而平行与垂直的内容又刚刚接触,学生还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长方形的数学特征。
了解到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我们认为本课时的教学应让学生运用长方形的数学特征来指导学生进行规范作图,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方形边和角的特点,从而经历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体会图形特征对于学习平面图形的意义。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第4课时认识平行四边形

探究新知 知识点3: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叫做平行四边形。
探究新知 知识点4: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高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
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
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
高
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
底
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探究新知
(1)画高的方法
高
高
底
底
画高方法: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
平行四边形对边之间的高长度相等。对边之间的 高互相平行。可以画无数条高。
拓展练习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多少个平行 四边形?
18
3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探究新知
(2)平行四边形底、高的特征
底
高
底高
底
底
平行四边形对边之间的高长度相等。对边之间的高 互相平行。可以画无数条高。
对应练习 (教材第64页“做一做”)
1.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画出每个 平行四边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平行四边形
探究新知 (教材第65页例2) 知识点5: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行四边形有多少条高?
探究新知 知识点2: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研究一下,平行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平行四边形的
对边也相等
对边互相平行。
探究新知
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①边的特点
探究新知
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②角的特点
1
4
2
3
∠1=∠3, ∠2=∠4。
结论: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 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画平行线、画长方形∣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画平行线、画长方形∣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并能正确地画出平行线。
2. 让学生掌握长方形的特征,并能准确地画出长方形。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行线的概念和画法2. 长方形的特征和画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概念和画法,长方形的特征和画法。
2. 教学难点:正确画出平行线和长方形。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直尺、圆规、三角板、量角器。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教具展示平行线和长方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讲解平行线的概念和画法(1)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画法:利用直尺和圆规,先画出一条直线,然后在直线的一侧选择一个点,用圆规画出与直线等距的另一条直线。
3. 讲解长方形的特征和画法(1)特征:长方形是一种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画法:利用直尺和圆规,先画出一条长直线和一条短直线,使它们互相垂直,然后分别以长直线和短直线为边,用圆规画出另外两条边。
4. 示范与指导教师示范平行线和长方形的画法,引导学生观察并跟随操作。
5. 练习与反馈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6.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平行线和长方形的画法。
7. 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平行线和长方形的画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他们正确掌握画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采用更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