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方言的语音特点

合集下载

沂水方言中的三音节词研究

沂水方言中的三音节词研究

沂水方言中的三音节词研究作者:王觅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07期【提要】沂水方言中三音节词占方言词汇的大多数,三音节词与普通话三音节词在构词语素方面关系复杂,既有完全相同的又有部分相同的和完全不同的。

其中单纯词很少,合成词构词方式主要是复合式和附加式。

在造词方法上,沂水方言三音节词在词法学造词、句法学造词、修辞学造词、语音学造词方面都有涉及。

【关键词】沂水方言三音节词构词造词在沂水方言词语里,多音节词语丰富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多音节词在沂水话词汇中的占比远远超过普通话的情况。

对《沂水方言志》中的词汇进行归纳发现,3360 条词语中多音节词语有 1473 条,占总数的 43.8%。

这些多音节词有三个音节的,有四个音节的,有的甚至多达六七个音节。

其中三音节词又占了多音节词的大多数,一共有901个,占了多音节词的61.2%、总词汇量的26.8%。

这些三音节词内部结构大都十分稳定,不能任意更改。

譬如:犯大段严重相克山夼里深山野岭之中沫落头说话时喷出的口水下面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沂水方言三音节词的特点。

一、构词方面1.从构成语素来看李如龙在《汉语方言学》一书中提出:造词法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展示了汉语各方言的词汇差异——“汉语方言间的词汇差异最大的表现就在于采用什么语素、如何合成来表示客观事物的种种观念的。

这就是狭义的‘造词法’的不同”,并且“用什么语素、结成什么关系来表示客观事物的概念,反映了不同地域的人们认知世界的不同方式,反映了不同地域的社会、生活的不同实践基础”。

沂水话与普通话进行对比就可以很好地阐释这一点。

1)构成语素与普通话完全相同的在901个三音节词中,有少数词发音与普通话不同,但是在构词语素与意义上完全相同,例如:三伏天、人影儿、老头子、冤大头、替罪羊、身子骨、娃娃亲。

但这些完全相同的词数量十分有限,只有固定的几个。

2)构成语素与普通话部分相同的还有一些词与普通话三音节词具有部分相同的构词语素(音节数量相同),即沂水方言用与普通话大致相同的语素对同一事物、动作或状态进行表达,形成意义相同但形式不同的词语。

论临沂方言后缀的构词规律与特点

论临沂方言后缀的构词规律与特点

论临沂方言后缀的构词规律与特点摘要:山东临沂方言含有丰富的词缀,其中后缀数量居多。

临沂方言后缀的构词能力很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附着在不同词性的词根上表示附加含义。

临沂方言后缀的使用要受到不同条件的制约,后缀内外部与词根的组合都带有不平衡性。

在语音上,临沂方言后缀呈现出轻音化的趋势,更加符合人们交际的需要。

通过对临沂方言后缀的举例分析,可以归纳出临沂方言后缀构词的基本规律与特点。

关键词:词缀临沂方言后缀构词规律构词特点词缀是表示词附加意义的词素,用来附着在词根上构成附加式合成词,它是本义虚化且有类化作用的定位语素,位于词根前的叫前缀,位于词根后的叫后缀。

临沂方言中的后缀比较丰富,同一个后缀可以附着在不同词性的词根后表示词的意义或某种语法作用,这体现出临沂方言后缀成词的能产性和规律性。

本文将通过对临沂方言后缀的举例分析,探讨临沂方言后缀构词的基本规律与特点。

一、临沂方言后缀构词的基本规律临沂方言中的后缀比较丰富,同一个后缀可以附着在不同词性的词根后面,表示相同或不同的感情色彩。

(一)名词后缀临沂方言中常见的名词后缀有“头、子”等,多读轻声,主要用于口语交际。

1.后缀“头”“头”作名词后缀,在临沂方言中可以附着在不同词性的词根后面,使名词意义明确化,非名词词性名词化,因此它被定性为名词标识。

“头”作名词后缀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其一,名词词根+“头”。

这种情况与普通话中“头”作后缀的用法大体一致,一般没有明显的附加意义和感情色彩,读作轻声,如“木头、砖头、零头”等。

临沂方言中存在名词词根+“头”的贬义用法,主要用来指具有负面特性的人,含轻视义,如:(1)他年轻时肯定没干好事,不然现在怎么成了绝户头了。

例(1)“绝户头”指没有子女的人。

其二,非名词词根+“头”。

在临沂方言中,动词词根、形容词词根、量词词根、方位词词根等非名词词根后可加后缀“头”,使非名词词性名词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动词词根+“头”在动词词根+“头”的结构中,“头”一般读作轻声,常儿化,主要用于构成抽象名词,表示对事物的主观评价,其中肯定评价可以构成“有~头”结构,否定评价可以构成“没~头”结构,通过这两个结构可以表示说话者对进行词根动作必要性、价值性的主观评价,如:(2)这件事情还有什么谈头(儿)啊,早就结束了。

沂水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比较研究

沂水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比较研究

沂水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比较研究作者:齐佳伟来源:《祖国》2017年第02期摘要:沂水方言在本体上属于北方话系统,它和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一脉相承,同源异流,但也有自己鲜明的地方特色。

本文通过词形、词义、词源以及造词理据四个方面来考察沂水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性和相同性,并分析差异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沂水方言普通话词汇比较一、前言沂水县位于鲁中南地区、沂蒙山腹地。

通过搜寻,发现有关沂水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比较研究较少。

因此,将沂水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异同点以及差异存在的原因便显得极为重要,而且也能为当下的研究提供一些资料,促进对于沂水方言词汇更深层次的研究。

二、沂水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异同比较(一)沂水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性1.词形的差异(1)音节数量的差异沂水方言中为单音节词,普通话中为双音节词,如:坡/山坡,抱/孵化,除/铲除,眼/眼睛等。

(/前为沂水方言词语,/后为普通话词语);沂水方言中为双音节词,普通话中为单音节词,如:冻冻/冰,雾露/雾,腻歪/油,派赖/脏等;沂水方言中为多音节词,普通话中为双音节词,如:扫帚星/彗星,沫落头/水泡,开车的/司机,眼支毛/睫毛等。

(2)构词语素的差异构词语素完全不同的词,如:烧云/霞,麻疙瘩儿/踝骨,皮棰/拳头,巴秋/照顾等;构词语素部分相同的词,如:贼星/流星,薄茬子/薄土地,大盼子/一大会,耳茸/耳屎等。

(3)词缀的差异前缀的差异:沂水方言中经常运用的前缀有“一”、“毛”、“老”和“怪”,如:一满/一共,毛孩/小孩,老妈/爸爸,怪好/很好等。

后缀的差异:在沂水方言中用的最多的后缀是“子”。

如:苗条子/苗条,手脖子/手腕,东头子/东头,酒盅子/酒盅等。

在沂水方言词汇系统中,可以通过加后缀“子”来表示某一类人,多含有贬义的色彩,如:挤巴眼子/经常眨眼的人,豁嘴子/唇破裂的人,死肘子/性格倔强的人等。

(4)语素重叠的差异A/AA,如:爸/爸爸,叔/叔叔,舅/舅舅,哥/哥哥等,可以看出这类词主要为亲属称谓词。

沂水方言总结

沂水方言总结

沂水方言第一章沂水方言概述沂水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胶辽官话青州片,就山东境内方言的分区看,是属于山东东区东潍片。

沂水方言除具有东潍方言的基本特点以外,还有一些令人注意的特点;因为地处山东方言东西两区之交,部分地区又有西区方言的某些特征。

以下简略介绍沂水方言的主要语音特点及内部差异情况。

(一)主要语音特点1 古知庄章三组字,北京读t、t、的,沂水境内(除王庄等四乡镇外)读t、t、和z、c、s两套:┌─┬────────────────┬──────────────────┐│ │ t t│ z c s │├─┼────────────────┼──────────────────┤│庄│开二沙合二闩开三师合三│ │├─┼────────────────┼──────────────────┤│知│开二茶合三(蟹缀止追通中)│开三知合三(蟹猪山传臻椿) │├─┼────────────────┼──────────────────┤│章│开(止支)合(蟹税止吹通终)│开(止以外遮)合(遇诸山专臻春)│└─┴────────────────┴──────────────────┘2 分尖团,尖音读z、ts●、s,团音读t、t、,精≠经、清≠轻、星≠兴。

3 沂水方言有四组不同部位的塞擦音和擦音声母,北京是三组,两者对应关系如下:┌──┬─────┬─────┬───┬───┬─────┐│例字│资此丝│支齿诗│知耻湿│积妻西│鸡欺希│├──┼─────┼─────┼───┴───┼─────┤│沂水│t θ│t t z ts s │t t├──┼─────┼─────┴───┬───┴─────┤│北京│ts ts s │t t│t t│└──┴─────┴─────────┴─────────┘上表可见,沂水方言除有一套齿间声母、t、以外,另有两个很特殊的声母和z。

这在全山东的方言中是绝无仅有的。

4 古日母字除止摄外,大都读零声母,如:日(=义)、人(=银)、如(=鱼)、软(=远)。

沂水方言跟临沂方言差距大,什么原因造成的,从隋朝开始说起

沂水方言跟临沂方言差距大,什么原因造成的,从隋朝开始说起

沂水方言跟临沂方言差距大,什么原因造成的,从隋朝开始说起方言的形成与行政区划和人口迁移有着很大关系。

沂水方言与临沂市区以及南部方言差异大,分属不同的方言区,沂水、莒南、蒙阴、沂南北部属于胶辽官话,其他区域分属中原官话。

是什么造成了如此的差异。

因古代各地方言与人口流动有着一定的变化,每个区域的方言更多的是在唐以后逐步稳定下来,方言隋唐开始谈,到清末基本定型,所以把时间锁定在隋唐到清之间。

因为行政区划对方言影响大,先从沂水历史上所属的行政区域谈起。

隋朝,开皇初,废东安郡,置东安县(治团城)。

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名沂水县,别置东安县于古盖县。

隋末,废东安县并于沂水县,县属琅琊郡。

沂水县名沿用至今。

唐朝武德五年(622年),沂地属莒州,贞观八年(634年),废莒州,县属河南道沂州琅琊郡(今临沂)。

注:唐朝沂州行政区划五代十国时期,沂水地先后隶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属沂州。

北宋,沂水县属京东东路沂州琅琊郡。

注:北宋沂州行政区划金太宗天会四年(1126年)灭北宋。

淮河以北被金占领,县属山东东路莒州。

注:金朝莒州行政区划元朝,1234年元灭金,此时归元。

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沂水县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莒州。

明朝,明初因之。

洪武九年(1376年),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

注:明代青州府行政区划清朝,清初因之。

雍正八年(1730年)改属莒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属沂州府。

注:清代沂州府行政区划沂水在隋唐、五代十国、北宋、清属于沂州(临沂)区域。

元、金时期属于莒州(莒县)。

明朝属于青州府。

应该说沂水县大部分时间都是与临沂捆绑在一起的,在经济、文化、政治交流频繁,至少临沂和沂水方言的相似度应该很大,而事实上两地方言差异比较大。

清之后沂水大部分时间属临沂辖区,可以确定至少在明朝沂水受到了胶辽官话的影响。

沂水县只有在明朝的时候属于青州府。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元代益都路为青州府,辖潍州、莒州(含莒南)、胶州三个州和益都、临淄、博兴、寿光、昌乐、临朐、安丘、诸城、蒙阴、沂水、日照、昌邑、高密、即墨、高苑、乐安(广饶)16个县。

山东临沂方言大全

山东临沂方言大全

山东临沂方言大全山东临沂方言是山东方言的一种,也是山东省临沂市地区特有的方言。

它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山东临沂方言的特点和一些常用词汇。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山东临沂方言的语音特点。

在山东临沂方言中,有一些普通话中不存在的音素,比如“儿话音”、“喉塞音”等。

此外,山东临沂方言的声调也与普通话有所不同,有的词语的声调会发生变化,需要特别留意。

其次,山东临沂方言在词汇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

比如,“瓜子”在山东临沂方言中称为“瓜儿子”,“鸡蛋”称为“鸡子儿”,“鞋子”称为“鞋儿子”等等。

这些词语的使用给人一种亲切感,也是山东临沂方言的一大特色。

再者,山东临沂方言的语法结构也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在山东临沂方言中,有的句子的语序会与普通话相反,需要特别留意。

此外,山东临沂方言中还有一些特殊的语法结构和句式,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掌握。

除了以上提到的特点外,山东临沂方言还有许多有趣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比如,“吃饭”在山东临沂方言中称为“吃饭饭”,“喝水”称为“喝水水”,“睡觉”称为“睡觉觉”等等。

这些词语的使用不仅增添了方言的魅力,也给人带来了乐趣。

总的来说,山东临沂方言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方言,它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

通过学习和了解山东临沂方言,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也可以感受到方言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喜爱山东临沂方言。

以上就是关于山东临沂方言的一些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这一方言。

如果还有更多想了解的内容,可以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

谢谢大家阅读!。

沂水方言

沂水方言

在沂水,
有一种工具叫饭珠,
有一种昆虫叫接留龟,
有一种害虫叫草鞋底,
有一种超市叫门市部,
有一种跑车叫拥车子,
有一种动物无路柚子,
有一种狂妄叫作业,
有一种动作叫故永
有一种命令叫别乖我,
有一种蝌蚪叫蛤蟆个定子,有一种变化叫焉有了,
有一种感觉叫害卡了,
有一种嘛叫木硬嘛,
有一个关节叫拨了盖,
有一种方法叫扎古扎古,有一种讨厌叫烦弃,
有一种工具叫条住,
有一种时段叫赏午,
有一种野草叫拉拉央,
有一种位置叫当瓤,
有一种女人叫识字班,
有一种夸奖叫爱将银,
有一种态度叫扎沙,
有一种报复叫揣他两厥,有一种爱称叫媳子,
有一种动作叫哈撒,
有一种温度叫方谷夜,
有一种姑娘叫小内儿,
有一种地板叫挡们,
有一种饭叫估着字,
有一种思考叫神思,
有一种可能叫当不住,
有一种额头叫噎啦盖,
有一种关节叫麻疙瘩,
有一种青蛙叫崴子,
有一种土豆叫地豆子,
有一种时间叫也来,
有一种土叫卡了头,
有一种傻瓜叫潮巴,
有一种热水瓶叫喃壶,
有一种脚叫角么丫子,
有一种毛毛虫叫唰沐枷子,有一种感觉叫叶试了,
有一种伤害叫踢蹬人,
有一种动物叫长虫,
有一种天气叫下物了毛,有一种无奈叫木副治,
有一种问候叫你看剩么?有一种分享叫弄你那年起吧。

沂水话单字音声调统计分析

沂水话单字音声调统计分析
今 ( 赵敏 ,2 0 0 7 )…。
l 文 献 I 阴 平I 阳 平 I 上声 I 《 山东 方言语音概 况》( 5 0 s ) I 2 1 3 I 4 2 I 5 5 I 《 沂 水方言 语音特点》 ( 2 0 0 7 ) I 2 1 3 I 4 2 I 5 5
东邻 莒县 , 西 与 沂 源 、蒙 阴 两 县 交 界 , 南 与 沂 南 县 毗连 , 北与 安丘 、临朐 两县接 壤 。沂水 县县城 是 一座历 史悠 久的 古城 , 始 建于西汉 , 为东莞 县城 。东 莞城 自两汉 而魏 、晋 , 或 为郡 或为 县治 。南 北朝 时期 东 莞县名 取 消 , 改称 团城 公元 5 9 6年 ( 隋开 皇十 六年 ) , 更 名沂 水 , 城 因县名 延 续至
扰 ( r a o / y a o )热 ( r e / y e )人 ( r e n / y i n )仍 ( r e n g / y i n g )日
( r i / y i )荣 ( r o n g / y o n g )肉 ( r o u J y o u )如 ( r u / y u )软 ( ma n / y u a n )闰 ( m n / y u n )弱 ( r u o / y u e )
调 类 阴 平 调值 2 1 3
去 声
31 31
沂 水 话属 于 汉 语 官 话方 言 大 区 胶 辽 官话 中的 东潍 小 片 。县 区东 部与 西部 的语 音特 点有 差异 , 东 部与 县城 音基 本 一致 , 西 部渐 带 “ 蒙 阴腔 ”。本 文介 绍 的是县 城 内的语 音系 统 。 首 先值得 注 意的是 ,与普 通话 相 比,沂水 方言 最 明显 的一 个特 点之 一 是 r 的发 音 ,沂 水方 言 2 6 个声母 ( 包 括 零 声 母 ) 中,没 有 声母 L 《 现代 汉 语 全 功能 词 典》 l 1 2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 (社会科学版 ) 第 28 卷第 1 期 JOURNAL OF THE GRADUATES VOL. 28 №1 2007 SUN YAT - SEN UN I V ERSITY ( SOC I AL SC IENCES) 2007
沂水方言的语音特点
赵敏
(中山大学中文系 , 广东广州 510275 )
31 42
、 l声母后若是细音韵母时 , 变为相应的洪音韵母 。如楼 l u — 楼儿 ur , 俩 lia — 55 31 31 55 55 俩儿 ar , 页 i — 页儿 r , 影 i — 影儿 r 。 ( 2 ) 读 ts、 ts ‘、 s声母的字在儿化时 , 声母卷舌并带闪音色彩 , 记成 tsr、 ts ‘ r、 sr。 213 213 213 213 如猪 tsu — 猪儿 ts ‘ur , 车 ts ‘ — 车儿 tsr ‘ r 。
(二 ) 韵母 1. 中古果摄一等开口 、合口两类字在今沂水话中不分 , 歌 = 锅 ku 12
213
213
213
55
, 河 =和
沂水方言的语音特点
42
xu
。 2. 普通话中的 ai在沂水话中读为单韵母
3. 普通话中的 au 在沂水话中读为单韵母
, 贺 =货 xu
31
, uai读为 u , 如海 x , iau 读为 i , 如毛 m
55 31 31 55 42 42 55 55 55 55 55
213
55
42
、k ‘
214
, 沂水话读为
韵,
沂水话读 u (蛰读 ts 除外 ) , 如各 ku , 郝 xu , 鹤 xu , 恶 u 。 12. 中古宕摄开口三等入声字在普通话里读 、 i 的 , 在沂水话中读为 u 和 y 。 42 42 31 31 如勺 su , 芍 su , 药 y , 钥 y 等 。 13. 中古曾摄开口一等鹤梗摄开口二等的入声字 , 普通话读 、 o、 ei、 ai四个韵 , 31 55 55 55 沂水话大多读 ei韵 。如墨 mei 、百 pei 、客 k ‘ei 、隔 kei 等 。
是疑母字 、来母字读儿化时声母的变体 , 比标准的
摩擦弱 , 浊化轻 。
(二 ) 韵母
沂水话韵母共 37 个 。 单韵母 10 个 : 知吃石 /资此四 纸翅师 i齐的力 二儿耳 u铺祖姑 y女序举 a 杀拿茶 婆拨磨 奶债晒 包闹朝 复韵母 12 个 :
ia家牙下 ua 瓜话夸 i 接切写 u 多河棵 y 月药脚 i 界矮鞋 u 快外坏 ei黑塞克 uei累岁坠 i 苗表教 u斗头走 iu 六九牛
3
内容摘要 : 山东沂水方言属于汉语官话方言大区胶辽官话中的东潍小片 , 它
既具有胶辽官话的普遍特点 , 又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本文对沂水方言的语音特 点作了一个概略介绍 , 包括声韵调 、儿化韵以及中古声韵调在今沂水话中的一 些演变特点 。
关键词 : 山东沂水方言 ; 语音特点
沂水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沂山南麓 , 临沂地区北部 。北纬 35 ° 36 ′ ~ 36 ° 13, 东经
14. 韵母读 ei的还有笔 pei , 色 ei , 涩 ei 。 15. 中古通摄合口三等精母字普通话读 u 韵 , 沂水话读 y 韵 。如宿 sy , 足 tsy ,
55 55 55 55 55
俗 sy 。
(三 ) 声调
42
古入声清音声母字在今沂水话中读上声 。 参考文献 :
[ 1 ] 钱曾怡 , 高文达 , 张志静 . 山东方言的分区 [ J ]. 方言 , 1985, ( 4 ) : 243 - 256. [ 2 ] 张树铮 , 山东寿光北部方言的儿化 [ J ]. 方言 , 1996, (4) : 298 - 301.
鼻化韵 8 个 : 单汗安 i 连见眼 u 完酸穿 y 远全旋 跟民进 i 引信人 u 论横孙 y 晕云军 鼻尾韵 7 个 : 方帮忙 i 亮匠香 u 王光框 争省冷 i 耕杏精 u 红冬工 iu 龙松从 韵母说明 : 1. a 在 a、 ia、 ua韵母中 , 开口比标准音略大 , 舌位稍靠后 , 但还不到 i 、 u 中则比 还靠后 。 2. u、 y没有普通话的圆 。
42
42
55
三 、沂水话的语音特点
古声韵调在今沂水话的历史演变 , 与普通话语音相比较 , 大致有以下特点 :
(一 ) 声母 1. 分尖团 。
中古精组字在今洪音前为 t 、 t ‘、 , 如组 t u , 窜 t ‘ua , 扫 , 在细音前 213 213 31 读为 ts、 ts ‘、 s, 如焦 tsi , 秋 ts ‘ iu , si 等 。中古见晓组在今洪音前读为 k、 k ‘、 213 213 42 213 31 x, 如沟 k u , 亏 k ‘uei , 和 x , 在细音前为 t 、 t ‘、 , 如教 t i 、孝 i 等 , 213 213 55 55 213 精组字和见晓组字在今细音前有差别 , 精 tsi ≠ 经 t i , 秋 tsiu ≠ 邱 iu , 修 siu 213 ≠ 休 iu 。 2. 中古知庄章组字分为两种读法 。 庄组字全部 , 知组字开口二等 , 章组止摄开口字和知章两组蟹 、止 、通摄的合口 213 42 55 字 , 读 t 、 t‘、 , 如庄 t u 、锤 t ‘uei 、水 uei ; 知组开口三等字 , 章组除止 213 55 摄外的开口字和知章两组除蟹 、止 、通摄的合口字 , 读 ts、 ts ‘、 s, 如抽 ts u 、闪 s 213 213 42 42 31 31 等 。争 t ≠ 蒸 ts , 愁 t‘ u ≠ 仇 ts ‘ u , 瘦 u ≠ 受 s u 。 55 55 3. 中古日母字除止摄以外读 声母 , 如惹 i , 染 i 。中古日母止摄字读 l声母 , 31 42 55 如二 l , 儿 l , 而 l 。 4. 中古疑母 、影母字有两种读法 、 。开口一等除果摄以外读 , 其余全读 , 55 31 42 42 55 果摄开口一等也读 。如藕 u , 岸 , 牛 iu , 虐 y , 我 u 等 。 42 42 5. 泥母绝大多数读 n, 只有泥为 m i , 嫩为 lu 。
, 合口一等除
一 、沂水话的声韵调
(一 ) 声母
沂水话声母 26 个 , 包括零声母在内 。
3 收稿日期 : 2006 - 12 - 20
作者简介 : 赵敏 , 女 , 中山大学中文系 2004 级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E2 mail: yum izhao@1631 com。
9. 中古山摄开口一等见母的入声字割 、渴普通话读为 k ka 、 k ‘a 。 10. 中古咸摄开口一等的入声字 , 普通话读 A、 两个韵母 , 沂水话绝大部分读为 a, 如合 xa , 蛤 ka , 喝 xa , 磕 k ‘a 等 。 11. 中古宕摄开口一等见 、晓 、影母的入声字 , 如各 、阁 、胳等 , 普通话读
213 42
55
, lu
213
(扔 )
等。
, 表 pi 等。 n、 in、
55
4. 有鼻化元音韵母 、 i 、 u 、 y , 相当于普通话的 an、 i n、 yan、 y n 和 u n、 yn。如安
55
等。 214 214 5. 中古蟹摄开口二等见组字 , 普通话大多读 i 韵母 , 如解 t i =姐 t i , 这类 55 55 字在沂水话中都读为 i 韵母 , 解 t i ≠姐 tsi 。 i 韵母只限于 t 、 、 三个声母 ,
3. 去声是半低降调 , 不似普通话 51 全降 , 记成 31。
二 、儿化韵
沂水话有 28 个儿化韵母 。 下面按儿化韵表的次序分别举例 。 儿化韵 本韵 例词 ar a 号码儿
iar uar r i r u r y r r i r r i r u r y r r i r u r y r ur yr ur iur i u y u y u iu ii uei u y i ei i i u u y ia ua
i
, 闲
42
, 恩
213
, 昏 xu
如街 t i 、矮 i 、鞋 i 等 。 6. 中古蟹摄合口一等和止摄合口三等的来母字 , 普通话读 lei, 沂水话读 luei, 如 累 、类 、泪 、垒等 , 全读为 luei。 42 31 7. 止摄开口三等日母字的韵母读为 , 如儿 l , 二 l 等 。 8. 中古深臻摄开口三等的帮 、来 、精母字 , 在普通话中韵母读为 in, 沂水话读 , 42 42 42 (寻思 ) 等 。 如民 m 、林 l 、寻 s
二 ○○ 七年第一期
r i r u r r i r u r y r
a ia ua i u y
药方儿 响儿 小筐儿 门缝儿 打鸣儿 见红儿 蚕蛹儿
1. 沂水话的 37 个基本韵母 , 除 (韵外 , 都有儿化韵读法 。 2. 两个儿话韵可以连接出现在一个词里 , 如号码儿 x r m ar, 玩牌儿 u r p ‘ r。 3. 部分声母在儿化时会发生变化 , 有的因声母的变化会引起相应的韵母变化 。 ( 1 ) 原来读 、 l声母的字在儿化是声母一律变为 , 由于 不与细音相拼 , 所以原
小虾儿 牙刷儿 打牌儿 , 小盘儿 穿小鞋儿 , 一件儿 一块儿 , 当官儿 花卷儿 小袄儿 麦苗儿 字儿 , 树枝儿 , 小被儿 , 树根儿 鸡儿 , 对襟儿 小鬼儿 , 打滚儿 一寸儿 上坡儿 小碟儿 干活儿 雪儿 小姑儿 (丈夫的妹妹 ) 小鱼儿 小狗儿 足球儿
11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 (社会科学版 )
10
, 在

沂水方言的语音特点
(三 ) 声调
沂水话共 4 个调类 调类 调值 例字 阴平 213 爷梯方支风衣欢 阳平 42 时题房折蓬猫峰 上声 55 使体芳煮捧一反 去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