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乡一中2009学年第一次月考高三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浙江省桐乡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

浙江省桐乡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

浙江省桐乡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说明:1、考试范围化学1 专题1—2 化学与生活专题1—22、考试时间 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Na-23 K-39 Mn-55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4分)1.2007年10月24日,我国的“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此次探月有四大科学任务:①探测月球组成②拍月球3D照片③探月壤到底多深④空间探测。

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32He,每百吨32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

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2He的形式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2He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32He和42He互为同位素C.32He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D.42He的核外有4个电子2.当一束光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稀硫酸 B.硫酸铜溶液 C.氢氧化铁胶体 D.饱和食盐水3.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Fe + CuSO4= Cu + FeSO4 B.AgNO3+NaCl=AgCl↓ +NaNO3C.3CO+Fe2O32Fe+3CO2 D.MgCl2(熔融) Mg+Cl2 ↑4.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

下列关于“CH3COONa”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氧化物 B.化合物 C.有机物 D.钠盐5.2004年4月16日,某工厂发生了氯气泄漏及爆炸特大事故,喷出的氯气造成了多人伤亡。

作为现场的消防干警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的有关情况;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处理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解毒;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2CO3处理过的口罩(湿润);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2010-2023历年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份月考化学试卷

2010-2023历年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份月考化学试卷

2010-2023历年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份月考化学试卷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核磁共振造影增强剂用于疾病诊断,还可作为药物载体用于疾病的治疗。

为磁性纳米晶体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广泛的前景。

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过程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纳米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作为药物载体用于疾病的治疗B.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6FeOOH+CO=2Fe3O4+3H2O+CO2C.纳米四氧化三铁分散在适当溶剂中,它与溶液分散质直径相当D.在反应②环丙胺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氯化铁水解2.11.6 gFe3O4加到100 mL某浓度的盐酸中,再加入9.8g铁粉,反应停止时,溶液中无固体存在。

向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未见颜色变化,为了中和过量的盐酸(不考虑盐酸的挥发),且使铁完全转化成Fe(OH)2,共消耗5.0mol·L-1NaOH溶液160mL。

则原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2 mol·L-1B.4 mol·L-1C.6 mol·L-1D.8 mol·L-13.金属铜与人体分泌物中的盐酸以及子宫内的空气反应可生成超氧酸:Cu+HCl +O2=CuCl+HO2HO2(超氧酸)不仅是一种弱酸而且也是一种自由基,具有极高的活性。

下列说法或表示正确的是()A.氧化剂是O2B.HO2在碱中能稳定存在C.氧化产物是HO2D.1 mol Cu参加反应有2 mol电子发生转移4.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①位于第二周期第ⅣA族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④>②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⑤>④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③=⑤5.(12分)K2EO4(E代表某种元素)是一种不常见的含氧酸盐,但在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以下是制备该物质的工艺流程图:已知:A和C是由同一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是工业上制D的重要原料。

2025届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5届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5届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铁的氧化物可用于脱除煤气中的H2S,有一步反应为:Fe3O4(s)+3H2S(g)+H2(g) 3 FeS(s)+4 H2O(g),其温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如图所示。

对此反应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A.H2S是还原剂B.脱除H2S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温度越高H2S的脱除率越大D.压强越小H2S的脱除率越高2、已知:苯酚与Fe3+在溶液中存在可逆反应:Fe3+ + 6C6H5OH H3Fe(OC6H5) 6 + 3H+,其中H3Fe(OC6H5) 6显紫色。

实验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是空白对照实验B.向ii中滴加几滴浓盐酸,溶液颜色变浅C.iii、iv中无色层中的溶剂分别为苯和CCl4D.苯酚在苯中的溶解性小于在CCl4中的溶解性3、某课外活动小组,为研究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原理,做了以下实验:将剪下的一块镀锌铁片,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入少量食盐水将其浸湿,再加数滴酚酞试液,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过一段时间后观察。

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A.锌被腐蚀B.金属片剪口变红C.B中导气管里形成一段水柱D.B中导气管产生气泡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足量Zn与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产生22.4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B.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g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4N AC.过量的铁在1mol Cl2中然烧,最终转移电子数为2N AD.由2H和18O所组成的水11 g,其中所含的中子数为4N A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溶液:B.使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C.=1×1014的溶液:D.由水电离的的溶液:6、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

09届高三化学第一次统一考试试题

09届高三化学第一次统一考试试题

09届高三化学第一次统一考试试题化 学 试 卷(选修)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i -28 S -32 Cu -64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 .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 2的量B .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C .pH 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 .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B .HCl 的电子式为:C .NH 3的结构式为:D .Ar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3.将1.12 g 铁粉加入25 mL 2 mol/L FeCl 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A .铁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 -浓度基本不变B .向溶液中滴入无色的KSCN 溶液,显血红色C .Fe 2+和Fe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D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4.1831年英国化学家Graham 通过实验发现:在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的扩散速率(v )与气体的摩尔质量(M )的平方根成反比: =12M M 。

右图玻璃管(有刻度)中A 处棉球沾有浓氨水,C 处棉球沾有浓盐酸,则最先有白烟生成的地方约在A .3刻度处B .4刻度处C .5刻度处D .6刻度处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过量的SO 2通人NaOH 溶液中:SO 2+2OH -=SO 32-+H 2OB .Fe(NO 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 溶液:2Fe 3++2I -=2Fe 2++I 2C .NaNO 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 4溶液:2MnO 4-+5NO 2-+6H +=2Mn 2++5NO 3-+3H 2OD .NaHCO 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2HCO 32-+Ba 2++2OH -=BaCO 3↓+2H 2O +CO 32-6.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有以下反应关系:①KBrO 3能将I -氧化成KIO 3,本身被还原为Br 2;②Br 2能将I -氧化为I 2;③KIO 3能将I -氧化为I 2,也能将Br -氧化为Br 2,本身被还原为I 2。

09届高三化学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09届高三化学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09届高三化学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1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第II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在下列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其中一定相同的是( )A.溶质的质量B.溶质的物质的量C.溶液的质量D.溶液的物质的量2.下列做法中用到物质氧化性的是()A.明矾净化水B.纯碱除去油污C.臭氧消毒餐具D.食醋清洗水垢3.FeCl3溶液、Fe(OH)3 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A.加入饱和的MgSO4溶液都发生聚沉B.分散质的粒子都不能通过半透膜C.都比较稳定,密封保存一段时间也都不会产生沉淀D.加入硫酸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在标准状况下,N A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18mLB. 5.6g铁与足量的硫完全反应,失去电子的数目约为0.2N AC. 1L 0.01mol/L的氯水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大大超过0.01N AD. 含N A个氧原子的O2与含N A个氧原子的O3的质量之比为2:35.将铁和铝的混合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通入足量氯气,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最后所得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 Na+、Fe2+、Cl-、AlO2-B. Na+、Fe3+、Cl-、OH-C. Na+、Fe3+、Cl-、AlO2-D. Na+、OH-、Cl-、AlO2-6.下列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Ca2++CO32-=CaCO3B.NH4HS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NH4++HSO3-+2OH-NH3•+SO32-+2H2OC.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I2:IO3-+5I-+3H2O=3I2+6OH-D.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g++NH3·H2O=AgOH∙+NH4+7.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常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

2009年高考化学真题(Word版)——全国1卷(试题+答案解析)

2009年高考化学真题(Word版)——全国1卷(试题+答案解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Mg 24S 32Cu 64一、选择题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 )A.Ba2+、、、Cl-B.Ca2+、、、C.K+、Ba2+、Cl-、D.Mg2+、、、K+7.将15 mL 2 mol·L-1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40 mL 0.5 mol·L-1MCl n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 n+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 n中n值是( )A.4B.3C.2D.18.下列表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A.2Al+2NaOH+2H2O====2NaAlO2+3H2↑B.2KMnO4+HCOOK+KOH====2K2MnO4+CO2↑+H2OC.MnO2+4HCl(浓)MnCl2+Cl2↑+2H2OD.K2Cr2O7+6FeSO4+7H2SO4====Cr2(SO4)3+3Fe2(SO4)3+K2SO4+7H2O9.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A. B.C. D.10.用0.10 mol·L-1的盐酸滴定0.10 mol·L-1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c()>c(Cl-),c(OH-)>c(H+)B.c()=c(Cl-),c(OH-)=c(H+)C.c(Cl-)>c(),c(OH-)>c(H+)D.c(Cl-)>c(),c(H+)>c(OH-)11.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 B.C. D.12.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B.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13.下图表示反应X(g)4Y(g)+Z(g),Δ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6 min后,反应就终止了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小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B.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C.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二、非选择题27.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O4(浓)+C CO2↑+2H2O+2SO2↑请从下图中选用所需的仪器(可重复选用)组成一套进行该反应并检出反应产物的装置。

09届高三化学第一次考试试卷

09届高三化学第一次考试试卷

09届高三化学第一次考试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K━39 Fe━56 Cu━64 Ag━108姓名:班级: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B、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数值就是原子得失电子的数,失去电子为正价,获得电子为负价C、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D、能电离出H+和酸根离子的物质一定是酸2、天文学家已观察到“百武”慧星上因受阳光照射而发生喷气,气体包括水蒸气、一氧化碳、甲醇、氢氰酸(HCN),从中可知“百武”慧星上肯定存在A、碳、氢、氧、氮元素B、单质和化合物C、气体、液体和固体D、生命现象3、测得某溶液中仅含有Na+、Mg2+、SO42━、Cl━四种离子, 其中Na+与Mg2+的个数比为4∶5, 则Cl━和SO42━的个数比为①8∶3 ②3∶2 ③4∶1 ④1∶3A、只有①B、只有①②④C、只有②④D、①②③④4、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在容量瓶中加入一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B、在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取氢气时加入少许硫酸铜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速度D、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许碳酸钠杂质5、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B、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C、体积相同、密度相等的CO和C2H4D、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H26、下列反应符合“绿色化学”概念,又是一种基本类型的反应是A、2Cu+ O2 +2H2SO4 = 2CuSO4 +H2OB、Cu + 2H 2SO4(浓)CuSO4+ SO2↑+H2O·5H2O CuSO4 + 5H2OC、CuSOO CO +H2D、C(s) +H7、含N 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0 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水稀释至100 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B、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 g氧气,则转移2 N A个电子C、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 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 L,质量为28 gD、一定温度下,1 L 0.50 mol·L━1NH4Cl溶液与2 L0.25mol·L━1NH4Cl溶液NH4+物质的量不同8、在一定温度下,某无水盐R在水中溶解度为23g,向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Bg该无水盐,保持温度不变,析出R 的结晶水合物Wg ,从原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R 的质量为A 、(W ━B)23123gB 、(W ━B)3377 gC 、(W ━B)23100gD 、(W ━7723B)g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1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LB 、1mol 臭氧和1.5mol 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C 、等体积、浓度均为1mol/L 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D 、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10、下列有关物理量相应的单位表达错误的是A 、摩尔质量g/molB 、气体摩尔体积L/molC 、溶解度g/100gD 、密度g/cm 311、Na 2S x 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 氧化为Na 2SO 4,而NaClO 被还原为NaCl ,若反应中Na 2S x 与NaCl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x 值是A 、2B 、3C 、4D 、512、38.4mg 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m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 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 、1.0×10━3molB 、1.6×10━3molC 、2.2×10━3molD 、2.4×10━3mol :13、mg 铁粉和含ngHNO 3,的硝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若m :n=1:3,则起氧化剂作用的HNO 3的质量为A 、2m gB 、4m gC 、2n gD 、4n g 14、铜和镁的合金4.6g 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 的NO 2气体和336mL 的N 2O 4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A 、9.02gB 、8.51gC 、8.26gD 、7.04g15、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uSO 4+5FeS 2+12H 2O ═7Cu 2S+5FeSO 4+12H 2SO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u 2S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 、5molFeS 2发生反应,有10mol 电子转移C 、FeS 2只作还原剂D 、产物中的SO 42━离子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16、有关3BrF 3+5H 2O==HBrO 3+Br 2+9HF+O 2↑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3B 、HBrO 3和HF 是还原产物C 、O 2的氧化性比BrF 3强D 、生成1摩氧气转移了6摩电子17、用0.2mol/LNa 2SO 3溶液32mL ,还原含2×10━3molX 2O 72━的溶液,过量的Na 2SO 3用0.1mol/L KMnO 4酸性溶液氧化(其中KMnO 4被还原成Mn 2+),共消耗KMnO 4溶液1.6mL ,则元素X 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 、+1B 、+2C 、+3D 、+418、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硫、氮气和水。

浙江省桐乡高级中学09-1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理) 新人教版

浙江省桐乡高级中学09-1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理) 新人教版

浙江省桐乡高级中学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4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一、下列试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3分1.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2.苯的同系物中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溶液褪色,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苯的同系物中碳原子数比苯分子中原子数多B、苯环被KMnO4所氧化而破坏C、侧链受苯环的影响而易被氧化D、苯环和侧链相互影响,同时被氧化3.甲苯分子被溴原子取代一个氢原子后,可能形成同分异构体数目是A、3B、4C、5D、64.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3H7ClB、C2H4OC、C3H8D、C2H6O5.下列分子中所有氢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A、CH3CH2CH=CH2B、CH2=CH-CH=CH-CH3C、C6H5-C≡C-C6H5D、CH3CH=CH26.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只需加入溴水就能一一鉴别的是A、已烷、苯、环已烷B、苯、已炔、已烯C、甲苯、已烷、已烯D、已烯、苯、四氯化碳7.下列物质属于同系物的是A、CH3CH2CH2OH与CH3CH2CH2CH2OHB、C、CH3COOH与HCOOCH3D、CH3CH Cl CH2Cl与CH3CH2CH2CH2Cl8.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最好依次通过盛有哪些试剂的洗气瓶A、澄清的石灰水,浓H2SO4B、浓H2SO4,溴水C、溴水,NaOH,浓H2SO4D、酸性KMnO4溶液,浓H2SO49.1mol 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知四种取代物物质的量相同,则生成的HCl有A、2molB、10molC、2.5molD、6mol10.CaC2和ZnC2,Al4C3,Mg2C3,Li2C2等都同属离子型碳化物。

请通过对CaC2制C2H2反应(CaC2+2H2O →Ca(OH)2+C2H2)的思考,从中得出必要的启示,判断下列反应产物正确的是A、ZnC2水解生成乙烷(C2H6)B、Al4C3水解生成丙烷(C3H12)C、Mg2C3水解生成丙炔(C3H4)D、Li2C2水解生成乙炔(C2H4)11.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 CO2和3.6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混合气体中可能有甲烷B、混合气体一定是甲烷和乙烯C、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乙炔D、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炔12.甲醛,乙酸和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27%B、28%C、54%D、无法计算13.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的实验中,操作步骤合理的是①蒸馏②过滤③静置分液④加入足量钠⑤通入足量CO2⑥加入足量NaOH溶液⑦加入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加热A、④⑤③B、⑦①C、③⑤①②D、⑥①⑤③14.中草药秦皮中含有的七叶树内酯(每个折点表示一个碳原子,氢原子未画出),具有抗菌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
班级
准考证号
姓名__
____
__
______
__
__
____
__
__

◆◆◆◆◆◆◆◆◆◆◆









◆◆






















线

◆◆
◆◆
◆◆
◆◆
◆◆


◆◆
桐乡一中2009学年第一次月考高三化学试题 考生注意:1、考试范围:无机化学 2、总分100分,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6分,共60分,请将唯一正确答案填入方框内中,填到其它地方不得分)
1、化学与环境、工农业生产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光化学烟雾与大量排放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有关 B .将草木灰和硫铵混合施用,肥效更高 C .棉花、蚕丝和锦纶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 .为了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延长保质期,可在包装袋中放入 生石灰
2、在2KI+O3+H2O=2KOH+I2+O2的反应中,当有2摩尔的KI 被氧化时,被还原的 氧原子为 A .lmol B .1/2mol C .2/3mol D .1/3mol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硫化钠的水解反应:S2-+2H2O H2S+2OH- B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Al3+ + 4OH — == AlO2— + 2H2O C .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O H CO OH HCO 2233+=+--- D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 -
4、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原理、方法、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A .①干燥Cl2 B .②检验K2CO3中的K+ C .③石油的蒸馏 D .④吸收NH3
5、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 .由C(石墨)→C (金刚石);ΔH= +119 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在稀溶液中:H +(aq)+OH -(aq)=H2O(l);ΔH= -57.3 kJ/mol,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 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D .在101kPa 、25℃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
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ΔH= -285.8 kJ/mol
6、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 —、SCN —
B .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
C .在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c(H+) =10—13mol/L 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
D .在pH =1的溶液中:K+、Fe2+、Cl —、NO3—
7、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CHCl3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3NA
B .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足量的Mg 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
C .7gCnH2n 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2NA
D .1 L0.5mol /LNa2CO3溶液中含有的-23CO 数目为0.5N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00℃时,纯水中
mol H c 6101)(-+⨯=·1-L ,pH 小于7,此时纯水显酸性 B .pH=12的烧碱和氢氧化钡溶液,二者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l
C .pH=3的盐酸与pH=11的Ba(OH)2等体积混合,pH=7
D .0. 1 mol·1-L CH3COOH 溶液中,c(CH3COOH)>c(CH3CO -O )
9、A 、B 、C 、D 、E 五种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且均不超过18。

其中A 与C 、B 与E 分别为同族元素。

原子半径A <B <E <D <C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C 、D 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B 、E 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电子层数:A <
B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 <E
C .简单离子半径:E <
D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C <D
10、电瓶车所用电池一般为铅蓄电池,是一种典型的可充电电池,如右图所示。

电池总反应
式为:-++++24224SO H PbO Pb O H PbSO 242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电流方向由
B 到A
B .放电时;正极反应是4242PbSO SO e Pb =+---
C .充电时:铅蓄电池的负极应与充电器电源的正极相连
D .充电时:阳极反应是
+
--++=+-H SO PbO O H e PbSO 42224224 二、非选择题(共4题,总分40分)
11、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
O2、H2CrO4、Cr(OH)3、H2O 、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 O2
(1)(2分)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Na2O2 H2O2 O3 SO2 。

(2)(2分)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 H2CrO4 → Cr(OH)3 。

(3)(4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H2O2 + 2H2CrO4 →2Cr(OH)3、2H2O+ 3 O2 。

(4)(2分)如反应转移了0.3mol 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3.36L 。

12、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将液体A 逐滴加入
到固体B中,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图中D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2)(2分)若A为30%H2O2溶液,B为MnO2,C盛有氢硫酸(H2S)
饱和溶液,旋开E后,C中出现浅黄色浑浊的现象,写出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略。

(3)(4分)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旋开E,
足够长的时间后,C中的现象是▲白色沉淀,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略。

13、(每空2分)在2L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2NO(g)+O2(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NO2(g)体系中,n(NO)
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略________________。

已知:K(300℃)>K(350℃),该反应是__放热______热反应。

(2)右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b_________。

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0.075mol.L-!.S-!_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b C ________。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C_____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14、下图中的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粗框表示初始反应物(反应时加入或生成的水,以及生成沉淀J时的其它产物均已略去)。

填写下列空白:(每空2分)
(1)物质B是 Cl2 ,F是 Fe ,J是 Fe(OH)3 。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略
(3)说明由物质I+D→J↓的原因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