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下15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件:《埃及的金字塔》课件第二课时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件:《埃及的金字塔》课件第二课时

金字塔难道不是占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下面句子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金字塔高大雄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一读,注意加点部分,谈一谈这样写的好处。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 ﹒ 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 “几千年过去了”说明金字塔历史悠久;“石块的接缝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说明金字塔的精巧与坚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品尝到喜悦、欢乐、幸福, 也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无奈、尴尬……请你运用首
尾呼应的写法,以“成长道路上的感受”为话题写出一
篇作文的开头与结尾。150字左右。 思路点拨:文章开头提到的内容,结尾遥相呼应,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à shà
lún kuò
fén

大 厦
hóng wěi
轮 廓
qì qiáng
坟 墓
chén āi
宏 伟
yì dūn
砌 墙
jié jīnɡ
尘 埃
一 吨

部编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获奖课件 15 埃及的金字塔 第2课时

部编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获奖课件 15 埃及的金字塔 第2课时

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 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 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块 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的勤 劳和智慧。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 然段。
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 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①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 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 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 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塔身之高 周边之长 石块之巨 数量之多 时间之久
默读课文第4、5自然段,思考:
①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 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②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 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 来呢?
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
(2)胡夫金字塔具有哪些特点? ①胡夫金字塔外观上高大且坚固。 ②胡夫金字塔在结构上平整且紧密。
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为了说明胡夫金字塔外形宏伟、 结构精巧的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 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默读课文 第2、3自然段,找出用上述说明方 法的句子。
读一读 这座金字塔高1相46当米于多4。0层高的摩天大厦 。
•苏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四组
(第二课时)
埃及的金字塔远观图
图片资料 阿蒙涅姆霍特三世法老狮身人面石像
图片资料 梅内普塔法老半身像
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
(1)金字塔的外形具有什么独特之处? 为 什么叫“金字塔”?
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 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们的轮廓 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 金字塔。
②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

15埃及的金字塔(第2课时)

15埃及的金字塔(第2课时)

15 埃及的金字塔(第2课时)教学目标:1.整体回顾,复习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重点引导学习第3自然段,懂得作者是怎样写金字塔宏伟与精巧的,领悟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并在实践中内化认识。

3.迁移第3自然段的学法,发现第4、5自然段中的说明特点,领悟选材要取舍得当。

4.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激发对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重点引导学习第3自然段,懂得作者是怎样写金字塔宏伟与精巧的,领悟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实践中内化认识常见的说明方法,并迁移学法学习第3、4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复习,整体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校第15课,一起读题:埃及的金字塔。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介绍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懂得说明文在语言、方法、顺序上的特点,并在实践中内化认识。

我们知道这是一篇说明文。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要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

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第3自然段(同时出示要求):(1)读一读,体会体会胡夫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

(2)想一想,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体会各自的表达效果。

2.交流预设:【列数字】(1)70多座——埃及金字塔多(2)146米高——金字塔高(3)1千米——金字塔底边周长长引导:老师搜集到这样一段资料:胡夫金字塔四条底边的长度各不相同:北壁底边长230.253米,南壁底边长230.5454米,东壁底边长230.391米,西壁底边长230.357米。

(指名读)a.这两句话都是写金字塔底边的周长,都用到了数字,不同在哪儿?(数字多,这些数据都很精准)b.但读着下面这句话,你作为普通读者,有什么感受?c.小结:所以,写文章要考虑阅读对象。

这篇文章,能够考虑阅读对象,语言表达简洁。

(板书:语言:简洁)(4)230万块、2.5万吨——巨石多,石块重(5)10万、30年——修建金字塔的人数多,时间长,可见工程浩大。

苏教版(新)五下_15.埃及的金字塔 第2课时【优质课件】.pptx

苏教版(新)五下_15.埃及的金字塔 第2课时【优质课件】.pptx

延伸问题
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金字塔“是古埃及 人民智慧的结晶”? 金字塔外观宏伟,建造工程十分浩大;金 字塔结构精巧,时至今日,石缝间仍插不进锋
利的刀片;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中已有四
五千年,仍十分坚固,这在世界上非常罕见。
课文结构
位置概貌 埃 及 的 金 字 塔
外观结构
如何建造 埃及象征
延伸问题
1.作者在介绍金字塔的外形时主要运用了什 么说明方法?
作者在介绍金字塔的外形时主要运用了
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延伸问题
2.在没有先进工具的情况下,古埃及人是怎样 建造金字塔的? 古埃及人把石头放在木橇上,用人或牲畜
来拉,把大石头运到建造金字塔的地点。砌金
字塔时,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 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然后顺着倾料的土坡把 石块拉上第二层,这样一层层砌上去。塔建成 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后人们又把 这座土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谁见白鸥鸟,无心洲渚间。
(《龙门八咏·福公塔》刘长卿)
走进传统文化
【中国著名的皇陵】
秦始皇陵
唐高宗武则天乾陵 清东陵 唐太宗昭陵
汉武帝茂陵
明太祖孝陵 清西陵 明十三陵
同学们,下节课见!
课文理解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 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 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几千过去了”说明金字塔的历史悠久,
“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说明金字塔的精 巧和坚固。
课文理解
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 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 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后人们又把这座土 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理解课文,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与他人讨论、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运用课本中的文字和网络里的资源来理解金字塔的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体会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一般的说明方法带来的好处。

(三)教学难点怎样把网络学习资源和课本文字材料有效地结合起来,有选择地让网络资源服务于课本,培养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

(四)课前准备:网上收集资料制作白板课件。

第二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踏上了探索埃及金字塔的神秘之旅,走近埃及,远远地瞻仰了金字塔。

谁能用这样的语言形容一下你印象中的金字塔?[点击下一页]2、[用教师笔在金字塔左右两边画横线]示例:金字塔;变换一个形式你能说吗?示例:金字塔假如这样呢?示例:金字塔3、同学们满口都是赞美之词,我觉得大家有些言过其实,[点击下一页,出示图片]埃及的金字不就一角锥形的高大石头堆吗?[点击第二幅图,出现图片:泰州电视塔]你们看还不如我们泰州的电视塔呢?高耸入云,灿烂辉煌。

[点击电视塔图片,出现电视塔夜景图]我们泰州电视塔才应该举世闻名,大家同意我的意见吗?请大家再一次走近金字塔,了解埃及的金字塔:它有什么意义呢?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为什么会举世闻名?[点击下一页] 播放课文录音及画面。

二新授1、播放课文录音及画面。

[点击下一页]请大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一下埃及金字塔的为什么能举世闻名2、结合学生回答[点击页面左侧,上、中、下,依次出现:历史悠久、宏伟精巧、建造之谜]3、请大家自读课文并相互交流。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苏教版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要求: 1走进文本,细细咀嚼,感受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宏伟、精巧 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

2、了解金字塔的建造过程, 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懂得尊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难点:走进文本,细细咀嚼,感受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宏伟、 点写具体生动的。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回忆: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金字塔的哪些内容?其中主要介绍了 哪两个方面?3、它的特点书上用了两个词语来概括,是哪两个?师:是的,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埃及金字塔宏伟精巧以及它的建造过程。

伟精巧建造) 二、走进课文,精读感悟:1、那么课文是如何把埃及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及建造过程介绍清楚的呢?这节课,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

2、孩子们,埃及建造的金字塔共有 70多座,让我们一起来参观了解排名 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胡夫金字塔。

(一)感受金字塔的宏伟1、(图片),瞧,这座金字塔是如此宏伟,它高 146米多。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2、出示: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师:这句话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把金字塔的宏伟这个特点介绍清楚的呢? (列数字)哪些数字? ( 146、40)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塔高)同学们,句子中列出的数字让我们对金字 塔的高度有了具体的认识,这种说明方法就是列数字。

(板书:列数字)精巧的特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 《埃及的金字塔》。

(板书:宏师:为了把金字塔的高表现出来, 作者不光列举了具体的数字, 还一一金字塔与摩天大厦进行比较,(板书:作比较)那146米到底有多高呢,我们的教学楼有几层?40层相当于10个我们的教学楼叠在一起,高吗?通过比较,把抽象的数字变得很直观,让我们对金 字塔的高有了真切的感受。

(再读,感受妙处)出示句子比较: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_第四单元第15课-埃及的金字塔第2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_第四单元第15课-埃及的金字塔第2课时

6.这两句话哪句的表达效果好?好在哪 里?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 合得很紧密。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 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 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用 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金字塔的 巧夺天工。第一句没有这个效果。
4.看下面的数字,你有什么感受?
70多座、146米、40层、1千米、230 万块、2.5吨、一周、60万个车皮。 这些说明方法, 让我们深刻领会 到了金字塔的气 势宏伟,这就是 运用这些方法的 好处。
5.感悟“精巧”。
找一找,读一读。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 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 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金字塔很“精巧”? “很平整、很紧密、几千年、锋利的刀片”
.
.
四、课外阅读。
金字塔之谜 胡夫金字塔是埃及最大的一座金字塔, 这座金 字塔的建筑结构中有一系列的神秘数字。金字塔 的底呈正方形,四边正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误差 不超过0.5度;塔的周长正好是362.31库比特单位 (230米),跟地球的一年的天数大体相同。 还有一个更奇妙的现象,由于自转,地球两极轴 心的位置每天都在变化,每隔25827年,它才转回到 原来的位置,而金字塔底的两条对角线的和,竟然是 25826.6厘米。这一切,难道都是一种巧合吗?恐怕 不完全是,那么其中的奥秘又是什么呢?
埃及金字塔不仅存在着数字之谜,还存在着一种超自 然的力量,出现许多奇异的现象。 人们做过这样的试验:鲜菜、瓜果放在塔里半个月,其 水分不蒸发,不萎缩变色,新鲜如初。把一枚锈蚀斑斑的金 属币放进塔里一个月,金属币就变得金光灿灿、明亮如 初。如果头疼的病人在塔里坐上半小时,就会觉得脑清目 明,痛苦就消失了。 还有的人为了进一步证实自己的推测,同时从同一头奶 牛身上挤出等量的两杯牛奶,一杯放入塔内,一杯放在塔外, 过了一段时间,塔外的那杯牛奶已经发酵变质,而塔内的那 杯牛奶仍然很新鲜。 针对这些有趣的试验,科学家虽然经过多年的研究,仍 找不出任何理由来解释这种现象,只是认为金字塔内确实 存在着一种超自然的因素,它产生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 种超自然的因素是什么,目前还是个谜。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模板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模板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模板《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作者/刘国军【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

【设计理念】《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

依据教材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一般写作方法及特点,并在古埃及文化背景的引领下,感受金字塔外形特点及埃及人民的智慧,体会金字塔所蕴含的精神品质及其象征意义,学生就能“言”“意”兼得,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了解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以及建造过程,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2.学习课文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并进行运用训练,体会这些方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金字塔的外形特点及构造,感受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2.作者是怎样把金字塔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预设】一、复习词语,引入文本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去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心灵震撼。

先来看一组词语(出示: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

这些词语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

谁能把这些词语的意思和蕴含的感情用朗读表现出来呢?师:历尽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埃及的金字塔为什么会永远巍然屹立于茫茫的沙漠之上?它凭什么傲对碧空、俯视天下?它又靠什么举世闻名?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走近古老而又神秘的金字塔。

【设计意图:文字塑造的形象就在人的精神世界里,要想深入文字、感悟形象,必须抓住能表现形象特点的关键词,才能从整体上鸟瞰文本,进而深入细致地品味细节,化文字为画面。

学生诵读教师出示的三个词语,对金字塔有了整体的把握后,才会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和行动。

】二、品析文本第3自然段,感悟“宏伟、精巧”师:课文中有一句话是过渡句,把上下文巧妙地连接在了一起。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把它找出来。

师:这句话中,有两个词语点出了金字塔的特点。

哪两个词语?(板书:宏伟、精巧)师: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作者是怎样介绍金字塔宏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 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 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 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 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 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 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 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 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 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 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 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 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作业设计: 1、对金字塔、对法老、对奴隶,你有 什么 话想说吗? 2、阅读有关埃及金字塔的课外书。
2300000块 每块2.5吨
3吨
(2300000×2.5)÷3 约等于200万辆
比较句子,体会金字塔的精巧。
1、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 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2、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 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 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 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形象描述
学习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完成填空。 暑假里,我们一家人去爬山。来到山 脚下,看到巍峨的青山,我不由得赞 叹:“这山可真高啊,________。” (列数字)爸爸摸着我的小脑袋说: “是呀,的确是高,____________。” (作比较)妈妈笑着说:“危楼高百 尺,手可摘星辰。我看这山呀, ________________!”(形象描述)
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 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
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 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 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 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 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后,土坡变成 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后人们又把这座 土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请你用简笔画演示一下这种推理。
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 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 的土坡,人们就顺着倾斜的土 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这样一 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 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后,土 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后 人们又把这座土山移走,让金 字塔显露出来。
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
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 人们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 第二层。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 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 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 后人们又把这座土山移走,让金字 塔显露出来。
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 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
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 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 结晶。
① 朗读课文第4、5自然段, 思考:这大段课文主要写了 哪些内容?概括一下。
② 分别找出两个自然段中的设 问句,读一读,从文中找出问 题的答案。
③ 再读这两个自然段,你读出了什 么?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 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想出 了许多科学的方法。他们把石 头放在木橇上,用人或牲畜来 拉。载着很重石块的木橇在不 平整的路上拉不动,于是他们 又专门修了一条石路。
过渡 建造 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 来的呢?
① 默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用 “——”划出文中写金字塔宏 伟的句子,用“~~”划出写 金字塔精巧的句子。 ②读读所划的句子,体会体会。 ③ 为了具体地表现金字塔的宏 伟、精巧,文章采用了哪些说 明方法,请分别举例。
比较句子,体会金字塔的宏伟。 1、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2、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 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3、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 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 一周,差不多要走1000米的路程。
列数字 作比较
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 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 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 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 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 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 需要60万个车皮。
作业设计: 1、阅读有关埃及金字塔的课外书。 2、我国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请同 学们自己收集一些有关长城的资料, 学习本课写法,写一篇介绍长城的文 章。
1、从课文中找出下面的词语的近义 词。
屹立( ) 锐利( )显现(

2、积累词语。
(1)写出表示高耸站立的词语。
(2)写出表示名气很大的词语。
现在,这些金字塔矗 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 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 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 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神奇的金字塔能 当科学家博维在金字塔参 观时,发现一个罐子里面竟放着猫和老鼠的尸 体。但尸体却未腐烂,这么说来,这些动物不 就和木乃伊一样干透了吗 ? 且墓室中岂不是具 有能够使物质脱水之力吗 ? 其实金字塔中一直 传说有一种神奇的金字塔能,假如你把一枚锈 迹斑斑的金属币放进金字塔,不久,就会变得 金光灿灿;假如你把一杯鲜奶放进金字塔,24 小时后取出,仍然鲜美清新;如果你头痛、牙 痛,到金字塔去吧,一小时后,就会消肿止痛, 如释重负;如果你神经衰弱,疲惫不堪,到金 宇塔里去吧,几分钟或几小时后,你就会精神 焕发,气力倍增。千百年来,人们都为这神奇 的传说和现象所惊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