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2014届高三年级十月三校联考试题 语文试题
湖南省2014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南201 4届高三联考卷(综合试卷二)语文长沙市第一中学周玉龙(考试范围:全部内容)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共8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讣告(fù) 撩拨(líao) 戒牒噤若寒蝉B.乘势(chěng) 忖度(cǔn) 简牍接踵而至C.剽悍(piāo) 折耗(shé) 经籍飘洋过海D.古刹(chà) 濒危(bīn) 惊蜇徇私枉法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莫言其貌不扬,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不仅博学多识,而且品行高洁,大有光风霁月的襟怀。
B.不滥施刑罚,不因言获罪,即使一人犯法,也不搞朋坐族诛,这才是法制社会应有的基本准则和精神气度。
C.在北纬30度线上,奇观绝景俯拾皆是,如中国的钱塘江大潮、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南美的玛雅文化。
D.笔、墨、纸、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三月下旬以来,南方地区开始迎来大面积强对流天气。
本月8日、14日、19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连绵的降水量给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和危险。
B.对于《中国汉字听写大赛》这样的文化节目,我们要悉心地培育其成长的土壤,而不是让它在舆论的疾风暴雨中夭折。
C.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专家评委,对部分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选手赞不绝口,认为本届金钟奖竞赛水平高,选手的发展值得期待。
D.长沙市对居住区违法建筑的查处实行联合认定、约谈教育、冻结房产、媒体曝光和强制拆除。
今年3月至今,长沙市已拆除居住区内违法建筑2172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想象那枫桥流水潺潺,有一二客船在桥畔停泊;。
【解析版】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类型:A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更迭中.听(zhòng)落拓不羁本末倒.置(dào)B.沉湎踟躅.(zhú)额手称庆曲.意逢迎(qū)C.摈除焙.烧(bâi)糜日不思椎.心泣血(chuí)D.推诿佣.金(yòng)坐收渔利宵衣旰.食(gàn)2.给下列楹联的划线处依序填空,最恰当的一组是()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读汉文取坚,最有味岁月;与菊同野,与梅同,与莲同,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定自称花里神仙。
A.达卷中疏洁B.道卷中疏逸C.达篇外寒洁D.道篇外寒逸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将继续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基本思路,加强两岸进一步经济合作,增进政治互信。
B.民政部《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将符合条件者纳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C.云南昆明“3·01”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这起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强调犯罪分子应被绳之以法。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阶段就抓紧抓好。
4.《论语》: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反映古代士大夫对于“出仕”或“退隐”的态度,下列文意和这种态度最不相关的选项是()A.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B.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C.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D.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分析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pdf

2014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卷参考答案 7、C 8、 D 9、(1)如果想使它通畅,不获得知识,怎么能做到呢?(通,使动用法1分;致1分;适,达到1分) (2)天下没有什么比心大,忧患在于不能推广它。
(莫、状语后置、患各1分) (3)通达就兼顾使天下完善,困窘就兼顾使万世完善,这是圣人(与其他人)的分别。
(善、达、穷、判断句各1分) (附译文:) 诚保全天下事物的秉性,性使天下所有的事物得以确立,情使天下事物的运动显现效果,心使性情品质高妙。
性情的品质,庸人和圣人一样,圣人高妙而庸人不高妙的原因,(庸人)被外形束缚阻碍而不能通畅罢了。
如果想使它通畅,不获得知识,怎么能做到呢? 最亲最切的,大概是仁的内涵吧!最通最达的,大概是义的道理吧!人熟悉万物,贤能的人能体察万物,所以万物为我所用。
物不熟悉我,所以物不能体察我。
我应该不被万物役使,但反而被万物役使,他的不聪明谁能超过呢! 没有性就没有物,没有气就没有形。
性,大概是气的根本吧!气的流行变化,性主宰了它。
性的流行变化,心主宰了它。
气受外物影响,运动变化像雷霆一样,狂飙突进不能制止。
只有清楚的人能自我反省,只有勇敢的人能自我决断。
行动在从前有闪失的,可以到以后去改观;事情在今天有失误的,可以到将来再修补。
即便如此,假使行动可以在未来挽救,那么人人都会有完善的行动了;假使事情可以事先准备,那么人人都有可以把事情做好了。
只是仓促不容稍作等待,急迫不容稍有安闲啊!那么,行为在我们身上出现闪失,事情在其他事物上出现差错,就不能够穷尽了。
即使是有强大力量的人,不害怕改正过错,能拿这无穷的过错怎么样呢? 事情不对,不是过错,有时没有掌握驾驭事物的方法罢了。
心的迷惑,才是过错啊。
心的过错很难改正,能改正心的过错,就没有过错了。
天下没有什么比心大,担心在于不能推广它。
没有什么比性久,担心在于不能顺应它。
没有什么不是命成就的,担心在于不能相信它。
不能推广,所以人和物内外不能统一。
湖南衡阳三中2014高三上第二次月考-语文.

衡阳县第三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语文(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轻佻.(tiāo )弱冠.(guān)压轴.戏(zhòu)安步当.车(dāng)B.下载.(zài)歼.灭(jiān)涮.羊肉(shuàn)拾.级而上(shè)C.巨擘.(bò)采撷.(xié)软着.陆(zhuó)呼天抢.地(qiǎng)D.镌.刻(juàn) 整饬.(chì)文绉绉.(zōu)半身不遂.(su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碑帖坐镇宣泄额手称庆不徇私情B.协迫鬼计臆想唾手可得嬉笑怒骂C. 精粹描摩胜地要言不繁振聋发聩D.松弛宽宥磋商汗流夹背甘之如饴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整体改革现也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不仅由于利益的多元化,掣肘改革的力量在增强,而且改革的层次趋深、难度加大。
B.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C.1979年6月,中方首次公开表明了我国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模式解决周边邻国间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的立场。
D.美国政府假造以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理由发动伊拉克战争,单方面退出美国自己宣传为世界和平基石的《反导条约》,这些政策使美国软实力严重下降。
4.下列对联中,最适合祝贺学校科技节开幕的一项是()A.披文入理游胜景,穷天究地探谜宫B.能歌善舞心弄巧,长书工画指生花C.喜看杏坛添秀色,乐闻木铎振新声D.架集古今书万卷,柜藏中外帖千函二、文言文阅读(22分。
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
湖南省衡阳市2014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湖南省衡阳市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更迭中听(zhòng)落拓不羁本末倒置(dào)B.沉湎踟躅(zhú)额手称庆曲意逢迎(qū)C.摈除焙烧(bèi)糜日不思椎心泣血(chuí)D.推诿佣金(yòng)坐收渔利宵衣旰食(gàn) 1.D(A.“中听”中“中”应读“zhōng”;B.“踟躅”中“踟”应为“踯”;C“糜日不思”中“糜”应为“靡”。
)2.给下列楹联的划线处依序填空,最恰当的一组是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读汉文取坚,最有味岁月;与菊同野,与梅同,与莲同,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定自称花里神仙。
A.达卷中疏洁 B.道卷中疏逸C.达篇外寒洁 D.道篇外寒逸2.A(这是一副出自苏州留园的对联。
其意思是:读《尚书》致其雅正,读《易经》取其善变,读《离骚》取其幽思,读《庄子》取其放达,读《汉书》取其精核,最具味道的事是潜心在书中的时光;与菊花同拙朴,与梅花同疏朗,与莲花同高洁,与兰花同芬芳,与海棠同风韵,一定会自称是花里神仙。
据上联“读《庄子》取其放达”排除B、D两项,据下联“与梅花同疏朗”可排除C项。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将继续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基本思路,加强两岸进一步经济合作,增进政治互信。
B.民政部《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将符合条件者纳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C.云南昆明“3·01”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这起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强调犯罪分子应被绳之以法。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阶段就抓紧抓好。
14年高考三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14年高考三卷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2. 以下哪个字不是汉字六书中的“指事”字?()A. 上B. 下C. 本D. 未3. 下列哪个朝代不属于“春秋五霸”?()A. 齐B. 晋C. 秦D. 鲁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一鸣惊人B. 画龙点睛C. 纸上得来终觉浅D. 一箭双雕5. 下列哪个诗人不属于“初唐四杰”?()A. 王勃B. 杨炯C. 卢照邻D. 杜甫二、判断题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南省衡阳市高中毕业班联考(三)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
(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夜幕降临,界牌街头已是人潮涌动,____。
____,____,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燃起了红红的篝火,点燃红烛,挂上火红灯茏,静()火灯队伍的到来!男女老少用车推着寿佛雕像,高举着制()精美的排灯。
火灯如龙游行在小镇的大街小(),照亮人们幸福而()诚的表情。
火灯经过之处,礼花齐放,鞭炮齐鸣,整个“瓷城”成了欢乐的海洋。
①火灯节是一项衡阳界牌镇由来已久的民俗活动,②也是南岳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这一活动在每年二月初七的晚上举行。
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④当地就有点火灯驱逐虫害、祈求风调雨顺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1.将下列汉字和拼音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侯做巷hàng 虔qiǎn B.候作巷xiàng 虔qiánC.侯做巷xiàng 虔qián D.候作巷hàng 虔qiǎn1.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解析】等候制作小巷(xiàng)虔(qián)诚2.依次填入第一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镇上的男女老幼高举排灯走上街头,一年一度的火灯节如期拉开序幕②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翘首等待着火灯节的开始③火龙队伍从圣寿寺出发,整条街上鼓乐喧天,鞭炮齐鸣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2.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层次为E(表达应用)。
【解析】横线前是“人潮涌动”,“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正好与之衔接,故②应排在前面。
横线后面有“家家户户……静候火灯队伍的到来”,而③正写的是“火龙队伍”,故③应放在后面。
3.第二段中加波浪线的四句话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① B.② C.③ D.④3.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2014年高考语文湖南卷真题(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语文本题试卷共七道大题,22道小题,共8页。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语言的运用(12分。
每小题3分)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出类拔()、深()众望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
其懿行()言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式的()守祖训,流风余韵,绵延不绝,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家风。
1.下列汉字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萃孚fóu 佳恪géB.粹负fú佳恪kèC.粹负fù嘉恪géD.萃孚fú佳恪kè2.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选项是A.家风是一个影响力和美誉度都好的家庭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B.家风即便是一个家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里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
C.家风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庭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D.家风是最为宝贵的一个家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庭必备的要素。
中国美术馆和台湾长流美术馆共同举办的“江山万里————张大千艺术展”今日与观众见面。
走进中国美术馆五层展厅,迎面的青绿山水画《谷口人家..》前站满了凝神观看的人。
这青绿泼彩渲染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
在展厅右侧,一幅《江山万里图》静静地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人流。
“”开阔的画面及其意境,向人们展示着笔墨点染间的艺术动力,也仿佛在诉说着画家眷恋故土的情怀。
3.下列选项中的“人家”与语段中加点词“人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B.小女子已许配了人家C.你走了,教人家怎么办呢D.诗书门第,勤俭人家4.下列选项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二、文言文阅读(2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衡阳市2014届高三年级十月三校联考试题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珐琅(fǎ)体己(tī)综合征(zhēnɡ) 少安毋躁(shāo)B.腈纶(jīng) 靓妆(jìng) 菁华园(jīng) 三聚氰胺(qíng)C.里弄(lòng) 摒弃(bìn) 鲫鱼汤(jì) 本末倒(dǎo)置D.氛围(fèn) 粮囤(dùn) 擤鼻涕(xǐn g) 探囊取物(láng)答案:B; A珐琅(fà)少安毋躁(shǎo)C摒弃(bìng) 本末倒(dào)置D氛围(fēn) 探囊取物(ná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碰瓷返聘绩优股别出新裁B.颉颃编纂口头禅美轮美奂C.融资家具照像机雍容华贵D.北漂羸弱撒手锏饥肠漉漉答案:B (A.别出心裁C.照相机 D.饥肠辘辘)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赛》节目在全社会掀起了一场“汉字风暴”,人们重新检视自己对汉字的掌握程度,欣赏汉字之美,体味汉字之韵。
B.入,则亲力亲为,置身其中;出,则运筹帷幄,全面掌控。
能入能出,方显大智慧,你,才能在百卉含英的时代,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C.2013年令人期待的中秋国庆长假渐近,网上最流行的是一份“请假11天休24天”的方案,“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朋友:切不可久假不归!让休假变辞职。
D.著名学者吴组缃教授生前说过,《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被人们认识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藏在水下的更多。
答案:C【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假:借4.为蛇年(2013)春联上联“龙舞雪花,四野寒风随雪尽”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蛇步锦程,三教九流共腾飞B.蛇舞青云,八方喜气盈门来。
C.蛇弄歌台,千里江山架彩虹D.蛇衔春色,九天暖意逐春回。
答:D(从对联词性及句意可以作出选择。
B项词性相对,但相比而言,D项更为恰当。
因为上联为“雪花”“雪尽”,下联为“春色”“春回”,B项中,上下联第二字均为“舞”字,这是对联的忌讳。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记棚民事〔清〕梅曾亮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
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行。
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以佐稻粱。
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
余览其说而是之。
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
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
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汙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
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
余亦闻其说而是之。
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
由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保利。
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
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选自咸丰刻本《柏枧山房全集》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余览其说而是之是:对的B. 今以斤斧童其山童:用刀斧砍净山上的草木C. 及洼田竭竭:干涸D. 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习:熟悉答案:A认为是对的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其下水也缓且夫水之积也不厚C.高田犹受其浸溉其无知,悲不几时D.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答案:B;A用(介)/ 把(介);B均为句中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舒缓语气;C它(代…泉水‟/如果(表假设)D用在主谓之间取独(助)/这(代)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
B.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
C.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
D.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
答案: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分析了棚民开垦荒山的得与失,即尽收地利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
B、阻止棚民开荒的人,他们担心的是怕破坏分风水,还考虑水土流失的问题。
C、尾段“如董公之所忧”,“忧”的是不许开山种植辅助稻米的不足,容易惹出事故。
D、本文是一篇经世致用、现实性较强的论文,文字简洁,意蕴深厚,富有思辩性,其论题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答案:B阻止棚民开荒的人,没考虑水土流失的问题9.把文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⑴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⑵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⑶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答案:⑴而棚户农民能够在丛山峻岭,人迹不可到达的地方进行艰苦的劳动,吃粗而无味的食物(采分点…攻苦‟…茹淡‟状语后置4分);⑵这是为了开垦不长五谷的土地,而损害了能生长粮食的田亩(采分点:…是‟…为‟…病‟3分)⑶如果既不失去农田的利益,而又不至于像董公所担忧的,那末我还没有得到这样的办法。
(采分点:…若‟… 则‟…术‟3分)【译文】我为董文恪先生写记述其家世和生平的文章,看了他的全部奏议。
他在任安徽巡抚时,向皇帝上书奏请批准棚户农民开发山地的事情,非常着力,大致意思是说:和棚户农民互相攻击的人,都沉迷于风水迷信之说,甚至有的用数百亩的山地,来保护一口棺材的土穴,违背典章制度,荒废山地收成,因此不可以照此实行。
而棚户农民能够在丛山峻岭,人迹不可到达的地方进行艰苦的劳动,吃粗而无味的食物,开山种植宜于旱地生长的庄稼,用来辅助稻谷和小米的不足。
没有闲散的百姓,也没有不获收成的土地,在策略上非常有利,不可以禁止,以免引起乱子。
我看了他的奏议,认为是对的。
等到我来到宣城,问乡人关于棚户农民开山的事,都说:没有开过的山,土石坚固,草和树长得茂密,腐烂的树叶积聚几年,可有二三寸厚,每到天雨,雨水从树上流到腐叶上,再从腐叶流到土石上,经过石缝一点一滴下滴成为泉水,这种泉水往下流比较缓慢,再加上水流下去山土不跟随着一起流失。
水流缓慢,所以地势低下的田地受到水流也不会造成水灾;而半个月不下雨,高处的田地还能受到泉水的渗透和浇灌。
现在用刀斧砍净山上的草木,用锄头和犁耙疏松山上的泥土,一场雨没有下完,泥沙和山石随着一起流下去,奔流进入山谷溪涧中,都填塞淤积起来不可以积水,最后流到低凹的洼田中才停止;等到洼田干涸的时候,而山田的水也已没有了。
这是为了开垦不长五谷的土地,而损害了能生长粮食的田亩;有利于不纳赋税的贫雇农,而削弱了纳税的地主。
我听了他们的说法,认为也是对的。
咳!利和害不能两全也由来已久了。
依从前一种说法,可以不致惹出事故;依从后一种说法,可以保护农田的生产。
如果既不失去农田的利益,而又不至于像董公所担忧的,那么我还没有得到这样的办法。
所以记下来以等待熟悉百姓事务的人。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8分)行香子①•天与秋光李清照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②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注:①行香子,词牌名。
②绿蚁,一种新酿成的酒,上浮绿色泡沫。
(1)“凄凄惶惶”四字让人自然想起李清照的《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句。
(1分)(2)说说“砧声”这个意象在词中的表达作用。
(3分)答:“砧声”:砧,古代捣衣用的石头。
妇女多在秋季为亲人拆洗缝制衣服,忙到深夜。
作者明月之夜“往事愁肠” 夜阑不寐,听闻沉重的捣衣之声,与细微的蛩鸣声,迢递的滴漏声,组成一个哀怨、凄凉、婉转的交响乐曲,表现出对逝去丈夫的无比怀念,悲苦甚之。
(3)探究本词的语言特点。
(4分)答:①叠字:运用“转转”“凄凄惶惶‟六个叠字,加浓了词的凄凉气氛,把词悲凉的心境表达得更为深切,增强了诗词的音律美。
②排句:前后结句均用排比“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声声凄切,句句血泪。
她的哀愁与一般的离愁别苦不同,这是在异族残酷进犯,南宋统治集团屈辱投降之时,一个难民发出的痛苦呻吟,国破家亡,夫死子散,这是整个时代的悲音。
11.古诗文默写。
(5分,每空1分)(1)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2)春水碧于天,,,皓腕凝霜雪。
(韦庄《菩萨蛮(其二)》)(3)鼎铛玉石,,,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 杜牧《阿房宫赋》)(1)吞声踯躅不敢言(2)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3)金块珠砾弃掷逦迤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谁来保护我们的水源雾霾、沙尘还在轮番上演中,地下水污染的消息又纷纷爆出。
地下水不同于地表水,被喻为人类的“生命水”。
一旦遭受污染,治理需千年的时间。
如今一些企业为躲避查处,将致命性污水通过高压水井直接注入地下,一名名村民因饮用污染水而染上怪病,一个个村庄沦为“癌症村”,“生命之源”变成“绝命之源”。
中国水资源总量的1/3是地下水,而全国90%的地下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据新华网报道,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
专家介绍,地下水若被污染,它的危害和风险很大。
首先,地下水不易流动,这使得它很难通过自然的循环把污染带走、消减。
第二,因为埋在地下,微生物很少,它不能自然降解污染物。
第三,一些埋在地下几百米、甚至上千米深的深层地下水,都有上百万年、上千万年的历史,是化石水,都有很好的水质。
这种水相对封闭,一旦被污染,就很难修复它。
平原地区的地下水一般都是浅层的,而这样的地下水上面种植的瓜果蔬菜,是断断不可食用的。
由于植物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因此受到污染的地下水会进入到人体。
另外,如果挥发性的有机物通过污染物进入到浅层地下水,就可以通过土壤表层的包气带挥发出去。
尤其对于农村来说,如果住在河边上,又是易于被污染的地区,家里又没有做防渗处理,挥发的气体会直接冒到屋里,长此以往,对人体的损伤相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