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壳上市
买壳上市理论和案例

买壳上市理论和案例买壳上市(Shell IPO)是指企业通过收购一家已上市的公司(壳公司)来实现其上市目标。
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的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来说,能够省去上市过程中的一些步骤和时间,更加快捷高效。
买壳上市已经成为了中国企业快速上市的一种常见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本文将分析买壳上市的理论依据和相关案例,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1. 买壳上市的理论依据买壳上市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时间成本优势:相对于传统的IPO,买壳上市能够大幅缩短时间周期。
传统IPO需要经历上市辅导、审核、路演等一系列繁琐流程,而买壳上市只需要完成收购和重组手续即可。
这种快速上市能够让企业更早进入资本市场,享受到资本市场的优势。
(2)市场风险降低:通过买壳上市,企业能够直接进入二级市场,避免了新股发行期间的市场风险。
在股权收购完成后,企业股票将会直接在交易所上市交易,避免了炒作风险和破发风险。
(3)融资便利性:买壳上市使得企业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的融资支持。
上市后,企业通过发行新股或增发股票的方式,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
2. 买壳上市的案例下面将从不同行业的买壳上市案例来说明其应用前景和效果:(1)互联网行业2010年,美团在中国市场买壳上市,随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买壳上市让美团能够快速进入资本市场,获得了大量的融资支持,并通过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品牌知名度,迅速占据了外卖和在线团购市场的主导地位。
(2)制造业2013年,宇通客车成功进行买壳上市。
作为中国最大的客车制造商之一,宇通客车通过收购壳公司并完成重组,成功进入资本市场。
上市后,宇通客车通过优势资本市场的资源和品牌溢价,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地位,成为中国客车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3)新能源2017年,特斯拉收购太阳城,实现买壳上市。
通过买壳上市,特斯拉能够快速进入资本市场,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和资源。
买壳上市、借壳上市案例

首先要充分调查,准确判断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在 收购前一定要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壳公司; 其次要充分重视传统体制造成的国有公司特殊的债务 及表面事项,考虑在收购后企业进行重组的难度,充 分重视上市公司原有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管理架构,评 估收购后拟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整合管理制度,以及管 理架构可能遇到的阻力和推行成本; 最后还要充分考虑买壳方与壳公司的企业文化冲突及 其影响程度,考虑选壳,买壳及买壳上市后存在的风 险,包括壳公司对债务的有意隐瞒,政府的干预,中 介机构选择失误,壳公司设置障碍,融资的高成本及 资产重组中的风险等.
买壳上市,借壳上市案例
买壳上市,是非上市公司作为收购方通 过协议方式或二级市场收购方式,获得 壳公司的控股权,然后对壳公司的人员, 资产,债务实行重组,向壳公司注入自 己的优质资产与业务,实现自身资产与 业务的间接上市.
借壳上市则一般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 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 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母公司可以通过加强对 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改善经营业绩,推动子公 司的业绩与股价上升,使子公司获取配股权或 发行新股募集资金的资格,然后通过配股或发 行新股募集资金,扩大经营,最终实现母公司 的长期发展目标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重庆 华亚现代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6年6月18日,其主营业务为纸包装制 品,聚乙烯制品,包装材料等.金融街 集团是北京市西城区国资委全资拥有的 以资本运营和资产管理为主要任务的全 民所有制企业.
1999年12月27日,原重庆华亚的控股股东华西集团与 北京金融街集团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华西集团将其 持有的4869.15万股(占股权比例的61.88%)国有法 人股转让给金融街集团;2000年1月15日,财政部批 准了该股权转让行为;2000年4月6日,中国证监会批 准同意豁免金融街集团要约收购义务;2000年4月12 日,金融街控股,金融街集团及华西集团就股权转让 事宜分别在《中国证券报》上进行了公告;2000年5月 24日,金融街集团在深圳证交所办理了股权过户手续. 至此,公司第一大股东就由华西集团变更为金融街集 团,基本完成了股权转让过程.
借壳上市与卖壳上市的概念及流程

借壳上市与卖壳上市的概念及流程本文系天天看盘原创,更多股票好文,请下载天天看盘APP由于IPO时间久、要求高的特点,许多上市公司急于上市,就不得不选择其他方式上市。
而买壳、借壳上市因其相对简单的流程,广受追捧,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买壳与的借壳概念及相关流程。
一、借壳及买壳上市的概念二、壳资源1、壳资源的概念:上市公司比一般企业相比最大的优势便是其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以及知名度、品牌效应,所以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是一种比较稀有的“资源”。
而由于某些上市公司的不善经营、行业“日薄西山”、盈利能力弱等原因,使其可以成为被借壳或者买壳的对象。
2、什么样的“壳资源”易受“追捧”:3、购买壳资源需要注意的问题:企业除了要结合自身的经营情况、资产情况、融资能力选择规模适宜的壳公司之外,还要考察壳资源的财务状况、有无不明事项、相关风险等问题,慎重考虑。
三、买壳上市与借壳上市操作流程1、买壳上市属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形式之一,指非上市公司购买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来取得上市地位。
2、借壳上市的一般程序1.【借壳上市案例】顺丰控股借壳鼎泰新材借壳上市的案例有许多,比较引人关注的是关于国内物流行业相继借壳的案例。
比如:圆通速递借壳大杨创世;申通快递借壳艾迪西;韵达股份借壳新海股份;顺丰控股借壳鼎泰新材。
这里主要以顺丰控股为例:2016年2月18日,一直低调声称“不上市”的顺丰发布《上市辅导公告》,拟在国内证券市场IPO,接受券商辅导。
停牌1个多月的鼎泰新材公告,顺丰控股拟借壳。
但中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借壳上市审批趋严的大背景下,顺丰控股两次对重组方案进行了调整,16年10月12日公司方案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12月,王卫任上市公司总经理,鼎泰新材原管理层辞职,完成置出资产。
17年1月18日公告:由“鼎泰新材”变更为“顺丰控股”,证券代码为002352,保持不变。
17年2月24日去深交所更名敲钟。
2.【买壳上市案例】方正科技收购延中实业方正科技收购延中实业是A股历史上比较出名的买壳上市的例子。
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

首先要区分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这两个概念。
所谓买壳上市,是指一些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些业绩较差、筹资能力弱化的上市公司,剥离被购公司资产,注入自己的资产,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
国内证券市场上已发生过多起买壳上市的事件。
借壳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
借壳上市的典型案例之一是强生集团的“母”借“子”壳。
强生集团由上海出租汽车公司改制而成,拥有较大的优质资产和投资项目。
近年来,强生集团充分利用控股的上市子公司--浦东强生的“壳”资源,通过三次配股集资,先后将集团下属的第二和第五分公司注入到浦东强生之中,从而完成了集团借壳上市的目的。
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一种对上市公司“壳”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活动,都是为了实现间接上市。
它们的不同点在于,买壳上市的企业首先需要获得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借壳上市的企业已经拥有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壳指即将摘盘的上市公司或经营不善的公司将自己上市公司的权利转让给想上市的公司,想上市的公司通过这种方式最快的上市,一般指流通盘小的公司所谓的壳指已在股票市场上挂牌的上市企业。
未上市的企业通过有效利用壳资源及相关股权重组实现上市的过程,通常被称为借壳上市,而借壳上市通常是通过逆向收购实现的。
如国美电器香港上市就是一个典型的借壳上市的案例。
目前不少中国企业正在通过这一方式度谋求境外上市,如通过在OTCBB和TSX资本库项目。
(北京嘉富诚资本研究有限公司)买一个负资产或近负资产的上市公司,将自己的公司值入其中并卖自己的股票这个“壳”就是指上市公司,借壳上市就是那些没有上市的企业利用已经上市的公司的名称实现上市的目的。
早期中国小型企业在美国OTCBB借壳上市的几个实例1、北京世纪永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1998年11月注册成立,99年5月正式运行。
随后,即通过中介公司在美国买壳上市。
99年11月3日与美国在内华达州注册的“Light Energy Management Inc.”达成买壳协议。
买壳上市的例子

买壳上市的例子买壳上市是指一家公司通过收购或合并一家已经上市的空壳公司,从而获得上市资格。
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的IPO(首次公开募股)来说,更加快速和便捷。
以下是十个买壳上市的例子,以及对每个例子的详细介绍:1. 腾讯买壳上市:腾讯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但在1990年代初期,它还只是一家小型软件公司。
1999年,腾讯选择了买壳上市的方式,通过收购一家名为深圳华强电子的空壳公司,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这使得腾讯能够迅速获得资金和市场认可,为其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阿里巴巴买壳上市: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之一。
2007年,阿里巴巴选择了买壳上市的方式,通过收购香港上市公司雅虎中国的业务,将其整合入阿里巴巴集团,从而获得了上市资格。
这一举动帮助阿里巴巴进一步扩大了其在中国和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
3. 美团买壳上市:美团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外卖和生活服务平台之一。
2018年,美团选择了买壳上市的方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它通过收购一家名为旭辉控股的空壳公司,成功完成了上市。
这使得美团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和资源,进一步扩大其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
4. 滴滴出行买壳上市:滴滴出行是中国最大的出行平台之一,提供打车、顺风车、出租车、快车等多种出行服务。
2021年,滴滴选择了买壳上市的方式,在纳斯达克上市。
它通过收购一家名为优步中国的空壳公司,成功实现了上市。
这次买壳上市为滴滴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和市场认可,推动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
5. 拼多多买壳上市:拼多多是中国最大的社交电商平台之一,通过团购和分享的方式,提供低价商品给消费者。
2018年,拼多多选择了买壳上市的方式,在纳斯达克上市。
它通过收购一家名为拓普集团的空壳公司,成功完成了上市。
这次买壳上市为拼多多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助力其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6. 字节跳动买壳上市:字节跳动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之一,拥有多个知名的移动应用程序,如抖音、今日头条等。
买壳上市的例子(一)

买壳上市的例子(一)买壳上市是什么?买壳上市,又称借壳上市,是指一家未公开上市的公司通过收购或合并已经上市的空壳公司来实现快速上市的方式。
被收购的空壳公司往往已经注销其原有的业务,只保留了上市的资格。
为什么选择买壳上市?买壳上市相对于传统的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具有以下优势:1.时间周期短:相比于IPO的繁琐程序和漫长时间周期,买壳上市时间相对较短,可以快速实现公司的上市。
2.成本较低:IPO需要支付大量的资金和费用,而买壳上市的成本相对较低。
同时,买壳上市还可以通过与壳公司的股东进行一定的交易和谈判,减少交易成本。
3.减少风险:IPO过程中需要披露大量的财务和业务信息,而买壳上市可以避免这种披露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买壳上市的案例以下是一些买壳上市的案例,用于说明这种方式的具体操作和效果:1.X公司是一家创业公司,拥有成熟的产品和技术,但尚未实现盈利。
2.X公司发现Y公司是一家已经上市的空壳公司,决定通过收购Y公司来实现快速上市。
3.X公司与Y公司股东进行谈判,最终达成收购协议。
4.X公司通过股权交割,获得Y公司的控制权。
5.X公司完成收购后,随即更名为Y公司,并开始在股票交易所上市交易。
案例二:A公司并购B公司1.A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互联网金融的初创公司,正在寻求快速上市的机会。
2.A公司发现B公司是一家已经上市的空壳公司,具有适合上市的资质。
3.A公司决定通过并购B公司来实现快速上市的目标。
4.A公司与B公司股东进行谈判,商定交易条件。
5.A公司完成收购交易,并完成更名为B公司的手续。
6.B公司开始在股票交易所上市,A公司获得了快速上市的机会。
1.C公司是一家在制药行业有潜力的创业公司,正在寻求更多的资本支持。
2.C公司发现D公司是一家已经上市的空壳公司,决定通过收购D公司来实现快速上市。
3.C公司与D公司股东进行交易谈判,商定收购条件。
4.C公司成功收购D公司的股权,并完成更名为D公司的手续。
买壳上市与借壳上市的定义与区别

买壳上市与借壳上市的定义与区别
定义:
买壳上市,英文表达为go public through buying,欲买壳的企业先收购控股一家被选为“壳”公司的上市公司,然后将买壳企业的经营性资产、重要子公司等通过出售或置换、定向增发暨吸收合并或控股合并等形式注入该上市公司,从而实现上市。
借壳上市,英文表达为back door listing。
是一个金融术语,指一家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把资产注入一家市值较低的已上市公司(壳:shell),得到该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权,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资产得以上市。
区别:
相同点:不管是买壳上市还是借壳上市,他们都是对“壳”公司的资源进行重新分配的活动,从而达到自己上市的目的。
不同点:买壳上市是需要未上市公司需要提前获得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权,而借壳上市则是已经有了对公司的控股权。
借壳上市的好处:
借壳上市的主要好处之一是,它被认为是私营公司上市的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措施。
因为它可以与一家已经上市的公司达成交易,它不需要通过监管申报或融资的费用就可以上市,私营公司也可以为陷入困境的公司注入活力,而不需要从市场上筹集更多资金。
什么是买壳上市?

什么是买壳上市?买壳上市是指一家非上市公司通过购买一家已经上市的公司一定量的股票来获得对该公司的控股权,然后再通过增发股份向公众筹集资金来反向收购自己的业务及资产,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
而场外收购或称非流通股协议转让是我国买壳上市行为的主要方式。
根据上海市场1999年上半年买壳上市行为统计,在场外收购方式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三种方式为国有股转让(40%)、法人股转让(40%)和收购控股股东(12%)。
其中国资局、政府部门控股的企业买壳上市动作最多。
另外,证券公司和投资公司涉足买壳上市的现象日益增多。
在A股市场买壳上市的主要好处是:上市后有望再融资(增发或配股),即通过扩大股本数,从股票市场上募得现金。
由于上市公司的股票流通性较强,很有可能获得高过净资产总额较多的市值,即股票在市场上的价格高于单位股票的净资产。
所以,只要买壳上市后企业经营有所改善,股票价格上涨,那么买壳者就能掌控更高的股票市值,拥有更多的财富。
经过一定时间的禁售期后,这些财富在西方股票市场是可能售出兑现的。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上的法人股不能在二级市场流通,但未来也有可能实现全流通。
届时,国内买壳者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及改善经营管理,努力让股票价格走强,获得在二级市场上售出部分股票并赚取价差的机会。
通过买壳上市,往往比初次公开上市来得迅速。
甚至不到两个星期就可以完成,在不到30天的时间内就可以交易。
即使有关申报需要修改通过买壳上市的速度仍然快于承销商承销上市。
如果空壳公司已经上市交易,那么合并以后股票也会很快可以上市交易。
另外,如果这个公司想在另一家交易所上市交易,那么他还必须申报和获得审批。
从成本上讲一个空壳公司的价格可以低至50~60万美元,高至几百万美元。
此外,上市的律师费及会计费就可能高达25~30万美元,承销佣金可达7%~12%。
买壳上市成功后,买壳者可以对上市公司的股票简称进行更名,这样有助于扩大企业知名度,宣传企业形象,带来广告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收购途径 间接收购 协议收购 按收购方式 要约收购
协议收购和要约收购
协议收购:即由收购人与上市公司的股票持有人就收购该公司股票的条件、价格、期
限等有关事项达成协议,由公司股票的持有人向收购者转让股票,收购人付出资金, 达到收购的目的。采取协议收购方式的,收购人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同被 收购公司的股东以协议方式进行股权转让。
-21-
证监会规定的程序
3、要约收购的豁免:
买壳上市程序:
买壳上市一般程序 证监会规定程序 国有股权转让程序 信息披露 附件:主要法规
自动豁免: 6种情形
行政划拨 继承 券商承销 银行开展业务 减资 持股50%以上的大股东增持等
申请豁免:4种情形
实际控制人未变 挽救上市公司财务危机 发行新股导致上市公司持股超过30% 司法裁决
买壳上市 直接收购
继续经营原有业务,协同效应
资产负债剥离,或有风险降低 直接向“壳”公司大股东收购其控 股股权 通过收购目标上市企业母公司的控 股权实现间接收购 以协商的方式与被收购公司的股东 签订收购其股份的协议 收购人为取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 向所有的股票持有人发出购买该上 市公司股份的收购要约,收购该上 市公司。
审批程序等问题都将可以得到明确。
-26-
-22-
证监会规定的程序
买壳上市程序:
买壳上市一般程序 证监会规定程序 国有股权转让程序 信息披露 附件:主要法规 4、关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臵换: 上市公司董事会就重大资产臵换在形成决议后 2 个工
作日内,应当向中国证监会及上市公司所在地的中国证监
会派出机构报送决议文本和《重大购买、出售、臵换(1-重组方持股比例)。
案例:壳公司股本10000万,原大股东持有50%股权,股权转
让并经过债务重组后,公司净资产为0。
注入资产成本=(10000-0)*(1-50%)=5000万。
-14-
员工安置成本
买壳上市成本:
收购股权 承担债务 注入资产 员工安臵 中介机构费用 全面要约收购成本 纯粹的买壳会面临原公司职工安臵的问题。职工的安臵方 式为买断工龄,平均费用水平约 1.5 万 / 人 — 4 万 / 人。这笔 成本有以下几种承担方式,实践中往往混合使用。
交易结构设计
预见性
申请报批
中 介 机 构
规范性
信息披露
时效性
成功 率
-19-
证监会规定的程序
证监会对上市公司收购的监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
买壳上市程序:
买壳上市一般程序 证监会规定程序 国有股权转让程序 信息披露
面是关于收购程序,另一方面是关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臵 换。收购程序中按收购方式的不同要求的程序也不同。
1、协议收购:
以协议收购方式进行上市公司收购的,收购人应当在 达成收购协议的次日向中国证监会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
书,中国证监会在收到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后 十五日内未
附件:主要法规 提出异议的,收购人可以公告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履行 收购协议。
-20-
证监会规定的程序
买壳上市程序:
买壳上市一般程序 证监会规定程序 国有股权转让程序 信息披露 附件:主要法规
让价格基本与市场水平保持一致;对于后者,政府对重
组方能力及其对当地经济建设预期贡献的考虑将很大程 度上影响股权出让价格。收购股权的支出除了真实股权 转让成本外,有时还包括其他成本项目下的支出。
-12-
承担债务的成本分析
债务重组:
买壳上市成本:
通常愿意出让壳资源的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低下、债
收购股权 承担债务 注入资产 员工安臵 中介机构费用 全面要约收购成本
审核期限
-24-
国有股权转让程序
收购方若欲收购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则还需取得国资
买壳上市程序:
买壳上市一般程序 证监会规定程序 国有股权转让程序 信息披露 附件:主要法规
委的批准。同时,国资委的批准文件也是收购方向中国证
监会申请豁免要约收购义务的必备文件。
1、原国有股权转让审批程序: 根据原《财政部关于国有股持股单位产权变动涉及上 市公司国有股性质变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企 [2002]395 号),上市公司国有股持股单位因产权变动引起所持国有
买壳上市及案例分析
内容提要
上市公司收购的种类、特点及趋势 买壳上市的成本分析
买壳上市的基本程序
上市公司收购中财务顾问的作用
案例一:郑百文重组案 案例二:TCL集团吸收合并案
-2-
上市公司收购的
种类、特点及趋势
-3-
上市公司收购的分类
分类标准 按收购目的 收购方式 描述
战略收购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臵换审核机构与审核期限:
审核机构 审核标准 中国证监会 购买、出售、臵换入的资产总额占上市 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报表 总资产的比例达50%以上; 购买、出售、臵换入的资产净额(资产 扣除所承担的负债)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 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报表净资产的比例 达50%以上; 购买、出售、臵换入的资产在最近一个 会计年度所产生的主营业务收入占上市公 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报表主 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50%以上 不超过20个工作日; 在审核期内要求公司对报送材料予以补 充或修改的,审核期限自收到公司的补充 或修改意见后重新计算
-9-
买壳上市的运作过程
选择壳公司; 分析壳公司股本结构,与拟进行股权转让的股东进行接触;
买壳方取得第一大股东地位后,重组董事会;
向壳公司注入优质资产,使壳公司资产质量、经营业绩发生质的飞跃; 注入优质资产方式:
• 一是资产臵换; • 二是购臵优质资产。
-10-
买壳上市成本分析
身业务有协同效应,通过直接收
购上市公司控股权,获得对目标 公司的实际控制权,或全部保留 原有主业,继续投资发展,或保 留大部分原有主业,通过注入与 之相关联的资产扩大企业规模, 持续发展。
-6-
买壳上市
(1)买壳上市基本环节 (A)原有资产和债务的处理; (B)股权的转让及股东的变更; (C)新资产的进入。 (2)涉及的主要当事人 上市公司、原实质控股股东(卖壳方)和 新进入股东(买壳方)、上市公司原债权 人、其他股东、政府和各中介机构。 ( 3)优点:“壳”的选择范围广,潜在风 险小,不依赖壳方管理层; 缺点:直接成本高
原资产负 债的转出 新资产 的注入
卖壳方
股权转让
买壳方
上市公司 买壳上市流程
-7-
买壳上市的动因分析
直接上市存在困难或障碍 实现从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的目的 买壳上市具有巨大的新闻和宣传效应 协同效应(战略收购) 获得上市公司的政策优势或经营特权 合理避税的实现 缩短时间
-8-
费用 约500—800万元 约20—50万元 约20—50万元 约20—50万元 约560万-950万
-16-
买壳上市程序分析
-17-
买壳上市的一般程序
买壳上市程序:
买壳上市一般程序 证监会规定程序 国有股权转让程序 信息披露 附件:主要法规
履行协议 实施收购 股权交割 资产过户 申请报批 签订协议 信息披露 资产评估 确定价格 交易结构 设计
50-70%
>70%
发行审核委员会 同时既有重大购买资产行为,又有重大出 售资产行为,且购买和出售的资产总额同 时达到或超过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 经审计的总资产70%的交易行为; 臵换入上市公司的资产总额达到或超过上 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报 表总资产70%的交易行为; 上市公司出售或臵换出全部资产和负债, 同时收购或臵换入其他资产的交易行为; 中国证监会审核中认为存在重大问题的其 他重大购买、出售、臵换资产的交易行为。 不受20个工作日的限制。
• 直接由政府承担 • 直接由重组方承担 • 通过股权转让款间接由重组方承担 • 通过一些安排(包括变卖原有资产)筹集资金支
付
• 由政府和重组方共同承担
-15-
中介机构费用
买壳上市成本:
收购股权 承担债务 注入资产 员工安臵 中介机构费用 全面要约收购成本
中介机构 投资银行 会计师 评估师 律师 合计
中国证监会收到上市公司报送的全部材料后,开始审 核工作,期间中国证监会可能要求公司对报送材料予以补 充或修改。经审核,中国证监会不再提出异议后,上市公 司董事会可以发布召开股东大会的通知。 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批准进行交易事项后,相关当事人 应尽快完成有关购买、出售、臵换资产的过户手续。
-23-
证监会规定的程序
2、要约收购:
以要约收购方式进行上市公司收购的,收购人应 当向中国证监会报送要约收购报告书,中国证监会在 收到要约收购报告书后 十五日内 未提出异议的,收 购人可以公告其收购要约文件;提出异议的,收购人 应当就有关事项做出修改或者补充。收购人修改、补 充的时间不计入上述期间。 除非出现竞争要约,收购要约的有效期不得少于 三十日,不得超过六十日。收购要约期满后三个工作 日内,收购人应当向中国证监会报送关于收购情况的 书面报告。
机构改革后,相关部门的职能进行了调整,上市公司 国有股权转让审批部门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根据政府职能 划分,非金融类企业所持有的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由国 资委负责审批;金融类企业所持有的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 由商务部负责审批; 现国资委正在拟订《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管理暂行
办法》,届时诸如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审批权限的划分、
-11-
买壳上市的成本分析
买壳上市成本:
收购股权 承担债务 注入资产 员工安臵 中介机构费用 全面要约收购成本 买壳上市成本包含:收购股权的成本、进行债务重组而承担的 负债、为恢复目标公司盈利和满足再融资条件而注入的资产、 员工安臵的支出、中介机构的费用以及其他成本。 收购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