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4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合集下载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第15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考纲、考情——知考向核心素养——提考能最新考纲1.伴性遗传(Ⅱ)2.人类遗传病的类型(Ⅰ)3.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Ⅰ)4.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5.实验: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生命观念伴性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病的分子基础与结构基础科学思维以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为基础,解释伴性遗传的杂交实验,总结伴性遗传特点及基因传递规律;遗传系谱图分析与概率求解全国卷考情2018·全国卷Ⅱ(32)、2017·全国卷Ⅰ(6)、2016·全国卷Ⅱ(6)、2016·全国卷Ⅰ(32)2015·全国卷Ⅰ(6)科学探究①探究不同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②调查人类常见遗传病考点一摩尔根的果蝇实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1.果蝇的杂交实验——问题的提出2.假设解释——提出假说(1)假说: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2)对杂交实验的解释(如图)3.测交验证:亲本中的白眼雄蝇和F1中的红眼雌蝇交配→子代中雌性红蝇∶雌性白蝇∶雄性红蝇∶雄性白蝇=1∶1∶1∶1。

4.结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如图为果蝇X染色体的部分基因图,请思考:(1)图中显示基因和染色体间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和“位置”关系?(2)l、w、f和m互为基因(等位或非等位),其本质区别是什么?其遗传(遵循,不遵循)孟德尔定律?(3)若该果蝇为雄性,则其X染色体来自哪方亲本?将传向哪种性别的子代?(4)果蝇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是否存在或表达?提示(1)图示表明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2)非等位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不遵循(3)来自母方传向雌性子代(4)存在,可选择性表达巧借基因在染色体上考查科学思维能力1.(2016·全国卷Ⅱ,6)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2.(2021北京)下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对该
家系分析正确的是(D ) A.此病为隐性遗传病
B.III-1和III-4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
C.II-3再生儿子必为患者
D.II-7不会向后代传递该致病基因
3.(2021 湖南)有些人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外貌与正常女性一样,但 无生育能力,原因是其X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a,而Y染色体上没 有相应的等位基因。某女性化患者的家系图谱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C)。 A. II-1的基因型为XaY B. II-2与正常男性婚后所生后代的患病概率为1/4 C. I-1的致病基因来自其父亲或母亲 D. 人群中基因a的频率将会越来越低
因,则遗传方式为: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E
常染色体显性或伴X染 色体显性
F
常染色体显性或常染色 体隐性或伴X染色体显 性或伴X染色体隐性
若母亲无致病基因则为: 常染色体显性或伴X染 色体显性
G
常染色体显性
H
I
H最可能的遗传方式_伴__X_染__色__体_显性遗传 I最可能的遗传方式_伴__X_染__色_体__隐性遗传
五、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的定义?基因治疗的流程? 判断:基因治疗可以治愈所有的遗传病( ×) 基因治疗就是对有遗传缺陷细胞进行基因修复( ×)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议】(2020·山东等级考,4)人体内一些正常或异常细胞脱落破碎后,其 DNA会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称为cfDNA;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也会有细 胞脱落破碎,其DNA进入孕妇血液中,称为cffDNA。近几年,结合DNA测序技 术,cfDNA和cffDNA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可通过检测cfDNA中的相关基因进行癌症的筛查 B.提取cfDNA进行基因修改后直接输回血液可用于治疗遗传病 C.孕妇血液中的cffDNA可能来自脱落后破碎的胎盘细胞 D.孕妇血液中的cffDNA可以用于某些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易错点04 孟德尔定律、伴性遗传及人类遗传病(解析版)

易错点04 孟德尔定律、伴性遗传及人类遗传病(解析版)

易错点04 孟德尔定律、伴性遗传及人类遗传病 易错总结 (1)基因型为Aa 的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或雄配子)有2种,且A∶a=1∶1,但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不相等,一般来说,同一种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

(2)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就会出现特定性状分离比。

∶F 2中3∶1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子代数目较少,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

∶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如隐性致死、纯合致死、显性致死等。

(3)自交不等于自由交配。

∶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的交配,如基因型为AA 、Aa 和aa 的个体的自交,即AA×AA 、Aa×Aa 、aa×aa 。

∶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如在基因型为AA 、Aa 的群体中,自由交配是指AA×AA 、Aa×Aa 、AA(♀)×Aa(♂)、Aa(♀)×AA(♂)。

(4)鉴定某生物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不一定都选测交法。

当被测个体是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当被测个体是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以,但自交法较简单。

(5)看清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不需要分情况讨论,直接写结果或结论,探究性实验需要分情况讨论。

(6)看清题目中给定的亲本情况,确定用自交法还是测交法。

自花受粉的植物,自交只需要一个亲本即可,基因型相同的两个同种异性亲本交配,也为自交;而测交则需要两个亲本。

(7)不能用分离定律的结果证明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因为两对等位基因不管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单独研究时都符合分离定律,都会出现3∶1或1∶1的比例,无法确定基因的位置,也就无法证明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8)重组类型的含义:重组类型是指F 2中表现型与亲本不同的个体,而不是基因型与亲本不同的个体。

(9)含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 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并不都是6/16。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通用版)一轮精品试题库:2-4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通用版)一轮精品试题库:2-4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精品题库试题生物1. (南通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右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 3号、4号、5号、6号、7号均为杂合子C. 6号与7号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l/6D. 9号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2[解析] 1.由于3号和4号没病,他们的女儿8号有病,所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3号和4号都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所以7号个体可以是杂合子,也可能是纯合子;由于1号是患者,5号和6号没病,所以5号和6号是杂合子;6号个体为杂合子,7号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是2/3,所以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4×2/3=1/6;9号个体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3+1/6) ÷5/6=3/5。

2.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小鼠的尾弯曲对尾正常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现用自然种群中的一只尾弯曲小鼠和一只尾正常小鼠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尾弯曲: 尾正常= 2: 1。

研究表明: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某种性别的个体为某种基因型时,在胚胎阶段就会死亡。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控制尾弯曲和尾正常的基因可位于X染色体上B. 控制尾弯曲和尾正常的基因可位于常染色体上C. 这对亲本小鼠的基因型可能为X A X a和X a YD. 分析致死个体的性别和基因型时,可提出合理的假设只有2种[解析] 2.由题干中给出的信息不能确定该基因的位置,所以可能在X染色体上,特可能在常染色体上;一只尾弯曲小鼠和一只尾正常小鼠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尾弯曲: 尾正常= 2: 1,所以弯曲尾为显性,这对亲本小鼠的基因型可能为X A X a和X a Y,还可能为Aa×Aa;分析致死个体的性别和基因型时,可提出合理的假设只有2种:当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时显性纯合致死且与性别无关,另一种是当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时,显性纯合致死,与性别有关。

【高考生物】2023高考生物真题汇编——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高考生物】2023高考生物真题汇编——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2023高考生物真题汇编——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一、单选题1.(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鸡的卷羽(F)对片羽(f)为不完全显性,位于常染色体,Ff 表现为半卷羽;体型正常(D)对矮小(d)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

卷羽鸡适应高温环境,矮小鸡饲料利用率高。

为培育耐热节粮型种鸡以实现规模化生产,研究人员拟通过杂交将d基因引入广东特色肉鸡“粤西卷羽鸡”,育种过程见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正交和反交获得F1代个体表型和亲本不一样B.分别从F1代群体I和II中选择亲本可以避免近交衰退C.为缩短育种时间应从F1代群体I中选择父本进行杂交D.F2代中可获得目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的种鸡1.C【分析】根据题意,育种的目标是获得目标性状为卷羽矮小鸡(基因型为FFZ d W和FFZ d Z d的个体)。

【详解】A、由于控制体型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性状与性别相关联。

用♀卷羽正常(FFZ D W)与♂片羽矮小(ffZ d Z d)杂交,F1代是♂FfZ D Z d和♀FfZ d W,子代都是半卷羽;用♀片羽矮小(ffZ d W)与♂卷羽正常(FFZ D Z D)杂交,F1代是♂FfZ D Z d和♀FfZ D W,子代仍然是半卷羽,正交和反交都与亲本表型不同,A正确;B、F1代群体I和II杂交不是近亲繁殖,可以避免近交衰退,B正确;CD、为缩短育种时间应从F1代群体I中选择母本(基因型为FfZ d W),从F1代群体II中选择父本(基因型为FfZ D Z d),可以快速获得基因型为FFZ d W和FFZ d Z d的个体,即在F2代中可获得目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的种鸡,C错误,D正确。

故选C。

2.(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纯合亲本白眼长翅和红眼残翅果蝇进行杂交,结果如图。

F2中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

根据杂交结果,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B.F1雌果蝇只有一种基因型C.F2白眼残翅果蝇间交配,子代表型不变D.上述杂交结果符合自由组合定律2.A【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参件

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参件

4.(2022辽宁大连模拟)某植物可自交或自由交配,在不考虑生物变异和致 死情况下,下列哪种情况可使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交配3次后所得子 三代中Aa所占比例为2/9?( ) A.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个体 B.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个体 C.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个体 D.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个体
(2)基因完全连锁遗传现象(以A、a和B、b两对基因为例)
连锁类型
基因A和基因B在一条染色 基因A和基因b在一条染色体上,
体上,基因a和基因b在另一 基因a和基因B在另一条染色体
条染色体上

图解
配子类型 AB∶ab=1∶1
自交后代 1AABB、
基因型
2AaBb、1aabb
自交后代表型 性状分离比为3∶1
2.(2021湖北卷)甲、乙、丙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纯合白色籽粒玉米,品种
甲分别与乙、丙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结果如表。
组别 杂交组合 F1
1
甲×乙 红色籽粒
F2 901红色籽粒,699白色籽粒
2
甲×丙 红色籽粒 630红色籽粒,490白色籽粒
根据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则F2玉米籽粒性状比为9红色∶7白色 B.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则玉米籽粒颜色可由三对基因控制 C.组1中的F1与甲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3红色∶1白色 D.组2中的F1与丙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1红色∶1白色
答案 B
解析 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个体,则子 三代中Aa所占比例利用公式Aa=(1/2)n=(1/2)3=1/8,A项不符合题意;基因型 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个体,子一代中AA占 1/3,Aa占2/3,子二代中AA占3/5,Aa占2/5,则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为 (2/5×1/2)÷(1-2/5×1/4)=2/9,B项符合题意;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 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个体,子一代中A的基因频率为1/2,a的基因 频率为1/2,自由交配基因频率不变,则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为 1/2×1/2×2=1/2,C项不符合题意;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3次, 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个体,子一代中AA占1/3,Aa占2/3,A的基因频率为 2/3,a的基因频率为1/3;子二代中AA占4/9,Aa占4/9,aa占1/9,去除aa个体 后,AA占1/2,Aa占1/2,此时A的基因频率为3/4,a的基因频率为1/4,则子三代 中Aa所占比例为(3/4×1/4×2)÷(1-1/4×1/4)=2/5,D项不符合题意。

生物高考二轮专题强化训练:专题4 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

生物高考二轮专题强化训练:专题4 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

生物高考二轮专题强化训练专题4 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微专题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及应用1.(多选)(2022·江苏淮安高中校协作体期中)番茄的花色、果色和叶型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红花红果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白花=2∶1、红果∶黄果=3∶1、窄叶∶宽叶=3∶1。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控制红花的基因纯合时会有致死效应B.控制花色、叶型的基因不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控制果色、叶型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控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答案AB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红花红果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白花=2∶1、红果∶黄果=3∶1、窄叶∶宽叶=3∶1,说明这三对都遵循分离定律,由于红花和红花自交,红花∶白花=2∶1,则说明红花植株中有致死现象,A、D正确;由于红花基因纯合致死,但是叶型的基因没受到影响,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和控制花色的基因不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而花色和叶型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控制果色、叶型基因有可能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其遗传不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2.(2022·江苏扬州中学期初)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 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

则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若基因A纯合致死,个体随机交配,F2中不同基因型个体Aa∶aa=2∶1B.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基因频率A∶a=1∶1C.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第一代中只出现了Aa和aa两种基因型,则比例为2∶1D.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1∶2∶1 答案 A解析若基因A纯合致死,个体随机交配,F1中Aa∶aa=2∶1,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1/3A∶2/3a,F2中Aa∶aa=(4/9)∶(4/9)=1∶1,A错误;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该果蝇种群只有Aa一种基因型,基因频率A∶a=1∶1,B正确;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第一代中只出现Aa和aa两种基因型,则比例为2∶1,C正确;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1∶2∶1,D正确。

高频考点04遗传的基本规律(原卷版)

高频考点04遗传的基本规律(原卷版)

高频考点04 遗传的基本规律命题角度主要集中在给予亲代基因型确定子代中不同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计算,以及以伴性遗传为背景,结合遗传规律进行实验设计。

把高中遗传部分的思想作为主要考查对象是当前各地高考命题的大趋势,也是体现高中生物理性思维的重要部分。

1.杂交实验材料的选择豌豆做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花大,便于人工去雄,生长周期短,易于栽培,子粒较多且保留在豆荚中,不会散落种子,便于统计。

但其缺点是需要人工去雄,费时费力。

玉米雌雄同株且是单性花,不用人工去雄,生长周期短,相对性状便于区分,后代数量多且易于统计,也是较好的遗传实验材料。

拟南芥染色体数目少,生长周期短,子代数量多,也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动物材料常用果蝇和小鼠。

2.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观察杂交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子一代矮茎去哪儿了”“子二代矮茎又重新出现说明什么,为什么性状分离比接近3:1”,提出假说:“性状受遗传因子控制,遗传因子成对存在有显隐性之分,”演绎推理验证假说(测交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3.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产生配子时进行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相互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雌雄异体的生物才具有,雌雄同体的生物(如小麦)不存在性别决定问题。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非都决定性别,如色觉基因、血友病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而外耳道多毛基因则位于Y 染色体上。

5.通常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手段:主要包括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只能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概率。

题型01 基因的分离定律1.某作物的雄性育性与细胞质基因(P、H)和细胞核基因(D、d)相关。

现有该作物的4个纯合品种:①(P)dd(雄性不育)、②(H)dd(雄性可育)、③(H)DD(雄性可育)、④(P)DD(雄性可育),科研人员利用上述品种进行杂交实验,成功获得生产上可利用的杂交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4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1.(2010·全国卷Ⅱ·T33)人类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某患者家系的系谱图如图甲。

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A显示一个条带,白化基因a则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

用该方法对上述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表示为图乙。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条带1代表①_________ 基因。

个体2~5的基因型分别为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和⑤________。

(2)已知系谱图和图乙的实验结果都是正确的,根据遗传定律分析图甲和图乙,发现该家系中有一个体的条带表现与其父母的不符,该个体与其父母的编号是⑥ ______ 、⑦ ______、和⑧_______,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⑨。

(3)仅根据图乙给出的个体基因型的信息,若不考虑突变因素,则个体9与一个家系外的白化病患者结婚,生出一个白化病子女的概率为⑩,其原因是⑪。

【命题立意】本题以遗传系谱和基因条带为材料,体现知识间的联系性,主要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思路点拨】个体2→既有条带1,又有条带2→个体2含两种不同的基因(等位基因);个体3→只有条带1→个体3只含一种基因A或a→根据图甲,个体3正常→个体3只含A→个体3基因型AA;……
【规范解答】(1)由图甲可知,5号个体为患病女性,则基因型为aa,而图乙中5号个体所显示的条带位于条带2,说明条带2代表a基因,则条带1代表A 基因;个体2~5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AA、aa。

(2)由图乙可知,个体3、4的基因型均为AA,个体10的基因型为Aa;而图甲中,若个体3、4的基因型均为AA,则他们的儿子个体10的基因型也应为AA,之所以产生这种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3)乙图中,个体9的基因型为AA,当其与一白化病患者结婚后,若不考虑突变,后代中不可能出现患白化病的个体。

【参考答案】
(1)A Aa AA AA aa
(2)10 3 4 基因发生了突变
(3)0 个体9的基因型是AA,不可能生出基因型为aa的个体
2.(2010·四川高考·T31Ⅱ)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试验材料。

(1)果蝇对CO2的耐受性有两个品系:敏感型(甲)和耐受型(乙),有人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让甲品系雌蝇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全为敏感型。

实验二将甲品系的卵细胞去核后,移入来自乙品系雌蝇的体细胞核,由此培育成的雌蝇再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仍全为敏感型。

①此人设计实验二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另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替代实验二,该杂交实验的亲本组合为__________。

(2)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 N X N,X N Y等均视为纯合子)。

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

①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
________种。

②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F1代雌蝇基因型为
_________。

③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_。

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以果蝇为实验材料,综合了实验和伴性遗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思路点拨】正、反交实验→正、反交子代性状均与母本相同→为细胞质遗传;正、反交实验→正、反交子代性状与母本不同→为细胞核遗传。

(注:上述为一
般情况,具体实验中也可能有特例)
【规范解答】根据实验一,甲品系(敏感型)雌果蝇与乙品系(耐受型)雄果蝇杂交,后代全为敏感型(母本性状),遗传情况有两种:可能为细胞核遗传,则甲品系为显性纯合体;但也可能是细胞质遗传。

①对比两组实验,此人设计实验二是为了验证该性状的遗传是否为细胞质遗传。

②验证细胞质遗传常用的方法是正反交实验,所以替代实验应和实验一构成正反交。

(2)①根据后代雌雄比例不等(接近2︰1)可知该性状的遗传是伴性遗传。

假设隐性纯合致死,则存活个体的基因型为:X N Y、X N X N和X N X n;假设显性纯合致死,则存活个体的基因型为:X n Y、X n X n和X N X n。

②根据①中分析可知,若F1雌果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为n,F1雌果蝇基因型为X N X N和X N X n。

③根据①中分析可知,若F1雌果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为N,F1果蝇基因型为X n Y、X n X n和X N X n。

由于F1果蝇随机交配,所以交配有两种可能方式:X n Y×X n X n、X n Y×X N X n,且机会均等。

对X n Y×X N X n,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X N Y(致死)︰X n Y︰X N X n︰X n X n=1︰1︰1︰1(这是理论值,实际应为0︰1︰1︰1);对X n Y×X n X n,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X n Y ︰X n X n=1︰1(由于二者的后代理论值应相等,所以也可记为2︰2)。

则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雌性:3 X n X n、X N X n;雄性:3 X n Y,则N的基因频率为:1/(2×4
+1×3) =1/11 。

【参考答案】
(1)①控制CO2耐受性的基因位于细胞质②耐受型(♀)×敏感型(♂)
(2)①X 3 ②n X N X N和X N X n ③N 9.09%(1/11)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