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27张PPT)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精美课件(共27张PPT)

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点大,都 是宝中宝。(打一农作物) 生在山上,卖到山下, 一到水里,就会开花。 (打一农作物)
水稻
茶叶
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面长 白毛,到了秋天桃熟了,只见 白毛不见桃。(打一农作物)
棉花
农业的发展
1、主要原因:
①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 得到发展 ②从唐朝中期晚期至南宋时期,南方的 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 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 耕作技术提高
长江下游——苏州
太湖——湖州
宋朝时,水稻 产量跃居粮食 作物首位。 长江下游和太 湖流域一带成 为丰饶的粮仓 。
秧马
3、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2)经济作物 ①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②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 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中种植区已 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 荣,纺织业、制陶业、造船业的 成就尤为突出
“国家根本,仰给 东南。” ——《宋史》
朝代 项目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 北宋 赋税 35811000 45095000
1045年
44:56
南宋 赋税 60000000 14319000
1196年
81:19
魏晋南北朝 南移的过程 北 方 战 乱 唐代中后期 展南 方 经 济 发 农业发展 商业繁荣
3.纸币的出现
①原因: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 币交易量的增长,金属货币携 带不方便。 ②地位: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 纸币。
③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 铜钱并行的货币。
讨论:
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 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 今天的货币又有了哪些新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28张PPT)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1、南方农业发展原因:
材料:东汉末年,关中地 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 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 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 万增加到620万.
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
材料:五代之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北方 战乱不休。南宋时期,南方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安定的环境。
《货郎图》(局部)
纸币
北宋,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 最早的纸币。
纸北 币宋 交最 子早
的
南宋纸币
会子
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是长期以来市场上流
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 北宋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 ,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3、海外外贸: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 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对比唐都城长安和北宋都城开封有什么不同?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商业日益繁荣,打破了市坊界线,城市中的店铺 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 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集市与市镇的兴盛
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 区,叫做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 重要的商业贸易区。当时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 客商往来不绝,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宋代的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展。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叶的 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宋代王居正《纺车图》
今棉之为用,可以 御寒,可以生暖,盖老 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 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 于蚕桑也。 ——王应奎《柳南续笔》
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 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1、南方农业发展原因:
材料:东汉末年,关中地 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 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 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 万增加到620万.
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
材料:五代之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北方 战乱不休。南宋时期,南方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安定的环境。
《货郎图》(局部)
纸币
北宋,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 最早的纸币。
纸北 币宋 交最 子早
的
南宋纸币
会子
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是长期以来市场上流
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 北宋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 ,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3、海外外贸: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 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对比唐都城长安和北宋都城开封有什么不同?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商业日益繁荣,打破了市坊界线,城市中的店铺 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 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集市与市镇的兴盛
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 区,叫做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 重要的商业贸易区。当时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 客商往来不绝,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宋代的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展。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叶的 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宋代王居正《纺车图》
今棉之为用,可以 御寒,可以生暖,盖老 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 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 于蚕桑也。 ——王应奎《柳南续笔》
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 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内容PPT演示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2)经济作物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
,后我国制瓷业中心。
二、表现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1、农业
(1)粮食作物 ①从越南引进的_______,成熟早,抗旱 力强,北宋推广到东南地区; ②宋朝时,_______ 产量跃居粮食作物 首位。 _______和_______成为重要的粮仓。 谚语:“_______熟,天下足”。
二、表现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2)经济作物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
,后我国制瓷业中心。
二、表现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1、农业
(1)粮食作物 ①从越南引进的_______,成熟早,抗旱 力强,北宋推广到东南地区; ②宋朝时,_______ 产量跃居粮食作物 首位。 _______和_______成为重要的粮仓。 谚语:“_______熟,天下足”。
二、表现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共27张PPT)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黄河、长江及运 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
②代表: 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人 口多达百万
③特点: 街道及宅巷之处可以开设店 铺,经营时间不受限制出现夜市、早市。
北宋东京城
(2)城郊市镇: 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3)乡镇草市: 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做草市。
的经济现象是( D )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西晋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C.江南经济繁荣,出现了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 D.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2、【2019•江苏苏州中考5】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在“通晓不绝”的夜市和
“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
➢ 宋初南方人口是北方人口的两倍。 ➢ “苏湖熟 天下足”,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
的粮仓。 ➢ 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80%来自淮河以南。 ➢ 商业城市南方多于北方。
知识拓展
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宋朝的商业空前发达。由于商业竞争激烈,有的商铺为招揽生意,开始
以广告的方式宣传自己的商品。这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不仅表明
扬场
牛耕
灌溉
收获
插秧
宋代《耕获图》(故宫博物院藏品)
(1)南方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复种技术得到推广,出现 拔秧工具秧马。
品种 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区域 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 在北方也得到较大推广 产量 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粮仓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共27张PPT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兴盛
商业贸易的繁荣
一、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发展的表现
1、粮食作物:水稻
①由越南传入占城稻;
②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③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④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
⑤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粮仓(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
苏湖熟,天下足。 苏常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茶叶和棉花
——李攸《宋朝事实》
四、经济重心南移(补充)
(一)原因分析(宋朝时,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1、北方经常战乱,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①魏晋时期:北方五胡十六国,朝代更替频繁 ②唐中期以后:安史之乱、五代十国 ③北宋:辽宋、金宋战争,偏居江南
2、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工具、资本和充足 的劳动力。(主要原因)
3、造船业:
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 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②南宋沿海造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安装了先进的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城市:
①黄河、长江沿岸兴起商业都市,最大是开封和杭州。 ②店铺随处可开设,辐射到乡镇,出现草市; ③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 ④经商时间、空间不受限制,坊市打破,出现早市和夜市;
(1)原因: ①根本: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交易量增长; ②其他:原有的金属货币太重,携带不方便
(2)表现: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②南宋时,纸币与铜钱并行,叫会子;
(3)影响:便于买卖交易,促进商业的繁荣。
“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 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 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 持。”
①南方普遍种植茶树; ②棉花种植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由两广、福建扩展 到长江流域)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兴盛
商业贸易的繁荣
一、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发展的表现
1、粮食作物:水稻
①由越南传入占城稻;
②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③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④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
⑤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粮仓(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
苏湖熟,天下足。 苏常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茶叶和棉花
——李攸《宋朝事实》
四、经济重心南移(补充)
(一)原因分析(宋朝时,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1、北方经常战乱,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①魏晋时期:北方五胡十六国,朝代更替频繁 ②唐中期以后:安史之乱、五代十国 ③北宋:辽宋、金宋战争,偏居江南
2、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工具、资本和充足 的劳动力。(主要原因)
3、造船业:
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 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②南宋沿海造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安装了先进的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城市:
①黄河、长江沿岸兴起商业都市,最大是开封和杭州。 ②店铺随处可开设,辐射到乡镇,出现草市; ③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 ④经商时间、空间不受限制,坊市打破,出现早市和夜市;
(1)原因: ①根本: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交易量增长; ②其他:原有的金属货币太重,携带不方便
(2)表现: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②南宋时,纸币与铜钱并行,叫会子;
(3)影响:便于买卖交易,促进商业的繁荣。
“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 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 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 持。”
①南方普遍种植茶树; ②棉花种植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由两广、福建扩展 到长江流域)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九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 (共26张PPT)

手 工 业 纺业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1、四川、江浙丝织业发达 2、棉织业:海南岛
制瓷业
造船业
制瓷业中心:江南地区 瓷都:江西景德镇
广州、泉州、明州 1、都市:开封、杭州(早市、夜市、草市); 2、货币:北宋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四川) 1、世界大商港:广州、泉州; 2、贸易范围: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3、在港口设立“市舶司”
一千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中国的城市灯 火辉煌、光明灿烂。
一千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11世纪,欧洲 最大的城市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城 市的规模都不过万人。而中国的首都则有150万人。
一千多年前中国华北的钢铁业年产就达125万吨,这是个什么概念? 公元1788年,欧洲工业革命开始,英国钢铁业年产才有7.6万吨。
妇女使用棉纺车织布
蝴蝶山茶花 湘绣
(宋·王居正《纺车图》局部)
定窑孩儿枕
景德镇瓷
二、手工业的兴盛
2 .制瓷业
宋代五大官窑 钧瓷【河南 禹州 】
哥瓷 官窑葵瓣洗
汝瓷【河南 宝丰 】
官瓷 【河南开封 】
钧窑鼓钉三足洗 汝窑三足洗
哥瓷 【浙江龙泉 】
定瓷 【河北曲阳 】
材料一:“宋瓷成群,举国罕见。……惜哉!彩云易散,宝瓷易碎。 洋人巧弄译笔,瓷器代称中国。 ——魏明伦《遂宁赋》 材料二:“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水稻
棉花
?
丝织
陶瓷
交易场所调查
重要商业城市
东京(开封) 临安(杭州) 泉州
如果要做生意, 去哪那里好呢?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都市商业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1、四川、江浙丝织业发达 2、棉织业:海南岛
制瓷业
造船业
制瓷业中心:江南地区 瓷都:江西景德镇
广州、泉州、明州 1、都市:开封、杭州(早市、夜市、草市); 2、货币:北宋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四川) 1、世界大商港:广州、泉州; 2、贸易范围: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3、在港口设立“市舶司”
一千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中国的城市灯 火辉煌、光明灿烂。
一千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11世纪,欧洲 最大的城市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城 市的规模都不过万人。而中国的首都则有150万人。
一千多年前中国华北的钢铁业年产就达125万吨,这是个什么概念? 公元1788年,欧洲工业革命开始,英国钢铁业年产才有7.6万吨。
妇女使用棉纺车织布
蝴蝶山茶花 湘绣
(宋·王居正《纺车图》局部)
定窑孩儿枕
景德镇瓷
二、手工业的兴盛
2 .制瓷业
宋代五大官窑 钧瓷【河南 禹州 】
哥瓷 官窑葵瓣洗
汝瓷【河南 宝丰 】
官瓷 【河南开封 】
钧窑鼓钉三足洗 汝窑三足洗
哥瓷 【浙江龙泉 】
定瓷 【河北曲阳 】
材料一:“宋瓷成群,举国罕见。……惜哉!彩云易散,宝瓷易碎。 洋人巧弄译笔,瓷器代称中国。 ——魏明伦《遂宁赋》 材料二:“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水稻
棉花
?
丝织
陶瓷
交易场所调查
重要商业城市
东京(开封) 临安(杭州) 泉州
如果要做生意, 去哪那里好呢?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都市商业
人教2016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共46张PPT)

宋代海船最大载重量可 达万石。设置水密隔舱 、配备有指南针
规模宏大 设计科学、技术先进
1974年8月从福建泉州湾出土了一艘海船,长24.20 米,宽9.15米,深1.92米。全船有13个船舱。该船载重 量有200吨,工艺高超。该船共出土香料木4700多斤和宋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代铜钱,这是一艘航行于南洋的胡椒香料货船。
C
C
3 .宋朝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当时 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在( ) A.洞庭湖流域 B.太湖流域 C.鄱阳湖流域 D.洪湖流域 4 .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江南地区的农业发 展较快,逐渐超过了北方。宋代南方农业经济发展的 表现不包括( ) A.推广种植籼型杂交水稻 B.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代成为丰饶的粮仓 C.棉花的种植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代 D.南方普遍种植茶树
D
D
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资源
课堂小结
类别
农 业 粮食作物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发展成就
1、越南引进占城稻;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苏湖熟天下足); 3、水稻居粮食产量首位;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1、四川、江浙丝织业发达 2、棉织业:海南岛 制瓷业中心:江南地区 瓷都:江西景德镇 广州、泉州、明州
北宋交子
南宋会子
交子
图片展示古今支付方式的变迁,感知社会的发展 两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 的发展,商业竞争激烈。 商家为招揽生意,开始以 广告宣传自己的商号,有 的还设立了商标。
济南刘 家功夫 针铺铜 版标志
三、经济发展的结果: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表现
苏 湖 粮 仓
纺织中心 制瓷中心
世 界 商 港
A
B
9 .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那时商业都市 很多,最大的是( ) A.洛阳 开封 B.开封 杭州 C.开封 长安 D.洛阳 杭州 10.某影视剧组请你当历史顾问,参加审核剧 组提交的南宋临安城场景布置计划,你会指出下列 哪一项计划是不可行的( ) A.城内客商往来不绝 B.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 C.城内店铺林立,买卖持续昼夜 D.商业区和住宅区分开建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 27张

材料三 长达8年的安史之乱,其主战场基本上都是在北方,而
南4.方政相策对因安素定:。南南宋宋初政年府,重金视兵生虽越产过。长江,但很快北撤,没造成
严重的破坏,南方相对北方比较安定。
以材史料四为鉴南宋:政古府代也经采济取了重许心多南有移利对于我经济们的今措天施的,经包济括建:妥设善
安有置何南启来示人?口,设法使流民得到土地,生产工具、种子等;把生产
(1)农业作物:
①水稻种植面积 迅速增;长②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 ③宋朝时, 水稻 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④长江下游 和太湖流域 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 苏湖熟,天下足”。 ⑤推广 复种 技术;出现拔秧工具 秧马 。
(2)经济作物: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 茶树 ;南宋后期,棉花 种植由南向 北推进。
1.都市商贸
问题:观察下列图片,比较唐宋商业贸易特点有何不同?
材料三:唐长安与北宋东京
唐:市坊分离
宋:市坊结合
宋朝时,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市”,街道以及宅巷之 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时间也不再受到限制,出现 了早市和夜市。
2.海外贸易
宋代海外贸易图
1.观察左图,你发现宋代 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哪些? 贸易中国商船踪迹在哪些 地方?
问题1.材料一是什么货币?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怎 么解决呢? 金属货币;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出现了纸币。
2.最早的纸币叫什么?产生的时间?地点?其作用是?
交子
北宋
四川地区
作用:大大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3.纸币的出现
北宋“交子” 铜版拓片
南宋“会子”铜版拓片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宋史》
二、手工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发展
南4.方政相策对因安素定:。南南宋宋初政年府,重金视兵生虽越产过。长江,但很快北撤,没造成
严重的破坏,南方相对北方比较安定。
以材史料四为鉴南宋:政古府代也经采济取了重许心多南有移利对于我经济们的今措天施的,经包济括建:妥设善
安有置何南启来示人?口,设法使流民得到土地,生产工具、种子等;把生产
(1)农业作物:
①水稻种植面积 迅速增;长②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 ③宋朝时, 水稻 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④长江下游 和太湖流域 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 苏湖熟,天下足”。 ⑤推广 复种 技术;出现拔秧工具 秧马 。
(2)经济作物: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 茶树 ;南宋后期,棉花 种植由南向 北推进。
1.都市商贸
问题:观察下列图片,比较唐宋商业贸易特点有何不同?
材料三:唐长安与北宋东京
唐:市坊分离
宋:市坊结合
宋朝时,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市”,街道以及宅巷之 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时间也不再受到限制,出现 了早市和夜市。
2.海外贸易
宋代海外贸易图
1.观察左图,你发现宋代 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哪些? 贸易中国商船踪迹在哪些 地方?
问题1.材料一是什么货币?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怎 么解决呢? 金属货币;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出现了纸币。
2.最早的纸币叫什么?产生的时间?地点?其作用是?
交子
北宋
四川地区
作用:大大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3.纸币的出现
北宋“交子” 铜版拓片
南宋“会子”铜版拓片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宋史》
二、手工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 瓷
造 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蜀锦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哥窑冰裂纹碗
孩儿枕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景德镇瓷器
史》
课堂小结
东汉末年—东晋初 年 南移的三个时 期 北 方 战 乱 唐代中叶—五代时 期
初步开 发 加速南方经济开 发 南方经济渐超北 方
人口南迁
南 方 经 济 发 展
北宋末年—南宋初 期 农业发 展
商业繁 荣 手工业进 步
南宋:经济重 心南移成为定 局
国家经济,出现纸币的原因及它的 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大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3)表现
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兴盛 3、商业贸易的繁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大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1、农业的发展
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点大,都是宝中宝。 (打一农作物) 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 里,就会开花。(打一农作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3、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城市: (2)海外贸易: (3)纸币的出现:
①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产生: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③发展: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叫会子; ④影响: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 江南地区经济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数郡饥。 ——沈约《宋书》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宋朝时)朝廷时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4、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 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那时中 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 别是东南地区。 “经济重心南移”的含义:全国经 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
随着宋代商业活动发展,金属货 币因沉重不便携带,因此人们发明 了便于携带的纸币。
纸币比金属货币携带方便,可 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 品的流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1、下列粮食作物中,产量居南宋首位的( B ) 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粟
2、中国瓷器史上辉煌时代( D ) A、隋朝 B、唐朝 C、五代 D、宋代 3、宋朝居当时世界首位的手工业部门是( D ) A、丝织业 B、棉织业 C、制瓷业 D、造船业 4、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D ) A、唐朝中后期 B、五代 C、北宋 D、南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5、以下有关纸币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最早出现在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叫“交子” B、纸币的出现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C、纸币的出现是宋朝商业繁荣的结果 D、最早的纸币是国家发行的 6、两宋时期,南方手工业中超过北方的主要有 ( )①丝织业 ②棉纺业 ③制瓷业 ④ 造船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以下材料记录了江南地区怎样的变化?
以上材料记录了江南地区怎样的变化?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 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
水稻
茶叶
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面长白毛, 到了秋天桃熟了,只见白毛不见桃。 (打一农作物) 棉花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1、农业的发展
(1)粮食作物:水稻
①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在江南地区推广; 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得到较大推广; ③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④长江下游和太湖一带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3、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城市:①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 ②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 ③店铺随处可开设,辐射到乡镇,出现草市; ④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 (2)海外贸易 ①外贸港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②外贸范围:朝鲜、日本、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 ③管理机构: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加以管理。
苏湖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 •茶叶: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江淮、川蜀一带。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2、手工业的兴盛
纺 织
北宋: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 业: 丝织业生产发达。 南宋后期:海南岛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 业: 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广州、泉州、明州造船业发达,当时世界领先; 业: 北宋东京 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南宋的海船配有指南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在经济发展水平 看 上,东南沿海地区最发达,内地次之。 图 总体说来,南方好于北方,东部优于 西部,正因为如此,国家才提出了西 识 牛耕 部大开发的号召。这是现在的情况。 农 其实,在中国古代,北方的经济在相 入仓 灌溉 事。 当长一段时间是北方的发展水平高。 那么,后来南方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扬场 《耕 经济重心为什么会出现南移?这种南 获 移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到什么时候完 收获 插秧 成?这都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 图》 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3、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城市:①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 ②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 ③店铺随处可开设,辐射到乡镇,出现草市; ④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
学习目标 1.掌握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
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3.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 成。
新课探究
一、农业的发展
1.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 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南方人口超过北方。南方战乱少,北方人大 量南迁。
2.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1、两宋时期,南方战乱较少, 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 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 加快,逐渐超过北方。 2、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 向湘江以西的西南方向拓展,江西、 福建和两广地区得到很大开发。 3、两宋时期,人口增长,垦田面 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4、南方政权,特别南宋政权政策的支持。 5、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7、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 B、宋朝造船业发达 C、外国人热衷于中国市场 D、沿海地区的人民长期出海经商
)
8、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的 原因是( ) ①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②中原人大量 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带动力 ③南方自然 条件优越 A、①②③都正确 B、①正确 ②③错误 C、②③正确①错误 D、①②③都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