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校史陈列馆快题设计
校史陈列馆

二年级上学期作业1一、教学目的●理解设计过程中功能和形式的关系。
●通过对日常生活的体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理解“设计”的内涵,开始关注环境景观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了解相关的设计理论,掌握一种理性设计方法,即由建筑环境、功能关系推理衍生建筑,使建筑的设计过程具有逻辑与理性,这也是现代建筑最为通常的评判法则。
二、设计要求1、建筑题目及类型:小型校史陈列馆,属展示类建筑。
2、建设用地:可任选本校东校区入口主干道两侧各一块预留地。
本次设计,我们提供的基地面积较大,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定并划定建设用地。
本次基地规模控制在2000 M²以内。
3、建筑规模:建筑面积800~1000 M²左右。
(±10%)4、功能组成:(1)陈列室3~4个,100~120 M²/间;另设珍品陈列室一间,50 M²;(2)门厅:50~100 M²;(3)库房:100 M²;(4)办公室2~3间,20 M²/间;(5)男女卫生间各一间,15 M²/间;(6)休闲茶吧一间(带吧台及服务间),80~100 M²;(7)学校纪念品商店:50 M²。
(8)入口小型广场500~800 M²(不计入建筑面积);5、设计要求:根据所定地形图及对基地的踏勘分析,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套建筑设计方案,其中要有建筑选址、基地分析、建筑构思分析等内容。
设计方案要求合理而又富有创意,要求:(1)所有功能与形式均须包含在用地范围内;(2)建筑层数不得超过3层,必须要有楼层;(3)对基地应尽可能减少改造或破坏,特别是对大树或成规模的植被保护,建筑必须与环境相融合;(4)建筑的容积率(即基地内所有建筑面积之和与基地面积之比)约0.4~0.5,外围环境必须设计表达清楚(道路、绿化、停车等);室外停车位设4~5个;必须考虑商业的外围空间环境的营造和30~40辆自行车停车位;(5)建筑应考虑女儿墙排水或坡屋顶等构造问题,必须有室内外高差;(6)就自己目前所知考虑建筑材料的特殊变化或特殊要求;(7)必须绘制人流分析图、功能组成分析图等,制图尽可能规范。
校史馆设计报告书展示设计

校史馆设计报告书展⽰设计学⽣毕业论⽂云南财经⼤学学⽣毕业设计(论⽂)题⽬:现代设计艺术学院校史馆设计报告书院(系):现代设计艺术学院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班级:环艺12-1学201205000339论⽂作布永芬指导教师:丁鹏指导教师职称:照明设计⽼师2014 年 7⽉云南财经⼤学本科毕业论⽂(设计)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本⼈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设计)是本⼈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
对本论⽂(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和集体,均已在⽂中以明确⽅式标明。
因本毕业论⽂(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承担。
本毕业论⽂(设计)成果归云南财经⼤学所有。
特此声明毕业论⽂(设计)作者签名:布永芬作者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作者学号:2012050003392014 年7 ⽉06 ⽇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Ⅰ)中⽂摘要及关键词 (Ⅱ)英⽂摘要及关键词 (Ⅳ)前⾔(引⾔) (1)⼀、项⽬概述 (1)(⼀)项⽬背景 (1)(⼆)项⽬特点 (2)(三)项⽬意义 (3)⼆、项⽬设计 (4)(⼀)项⽬⽅案设计概念及学术理念 (4)(⼆)项⽬整体规划 (10)(三)项⽬设计⽅案分析 (16)三、项⽬实施 (17)(⼀)市场调查 (17)(⼆)素材的收集与整理 (21)1、(5个案例分析) (21)(三)项⽬制作 (25)四、参阅设计资料情况说明 (28)参考⽂献 (29)致谢 (30)本⽂旨在通过对云南财经⼤学发展史的考察借鉴,来布置⼀个云南财经⼤学校史馆的设计。
此次云南财经⼤学校史馆设计的意义,就是让更多的⼈了解云南财经⼤学的历史⽂化背景校园和云财⼈的教育⽅向和精神,它还有其固有价值。
校史馆从性质上看,属于收藏、研究、陈列和开展教育活动的场所。
具有博物馆的部分属性,也有研究院的部分属性,从本质上看,应是博物馆的⼀种。
它在收藏、研究、陈列、展览的同时,更⼤的作⽤是校园⽂化的建设,是学校研究和产⽣思想、汲取和形成精神、积淀和创造⽂化的摇篮,是激励师⽣共同成长的重要⼟壤,是对师⽣开展德育教育、⼈⽂教育的重要场所。
学校校史展示方式设计

学校校史展示方式设计概述学校校史展示是一种重要的方式,能够让师生和来访者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以及取得的成就。
因此,学校校史展示方式的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种全面、生动、具有吸引力的学校校史展示方式。
1.校史展示空间的规划在校史展示方式设计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展示空间的规划。
一个优秀的校史展示空间应该能够容纳足够的展品,并能够在空间布局上体现出学校的特色和历史底蕴。
可以将空间分为不同的区域,包括起源与发展、重要事件与人物、校园风光等。
同时,还应考虑观众的流动性,设置合理的路径引导,确保观众能够有序地参观。
2.展示方式的多样性为了提高校史展示的吸引力,设计时应采用多样的展示方式。
除了传统的图片、文字展示外,还可以结合实物、视频、声音等元素,打造更加生动的展示内容。
例如,可以通过设置互动展示区域,让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按键等方式进行互动,参与到校史的故事中来,增强观看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3.展示内容的丰富性一个完善的校史展示方式应该有丰富的展示内容。
除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里程碑事件外,还应该关注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优秀代表个案,以及他们在学术、艺术、体育等不同领域的突出成就。
同时,也可以将校友的事迹编入展示内容中,让校友们在观展时倍感亲切与认同。
4.历史故事的叙事形式为了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精神文化,展示方式设计时可以采用叙事形式。
通过展品的有机组合和组织,将学校的历史故事进行叙述,从而形成一条有逻辑、有情感的线索。
在叙事的过程中,可以选择适当的背景音乐和解说词,以突出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感人之处。
5.数字技术在展示中的应用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在校史展示中的应用。
通过数字化档案、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可以更准确、更生动地还原过去的场景。
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设备等方式,将校史展示延伸到更广泛的受众范围,让更多人了解学校的历史。
6.展示方式的更新与更新学校校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校史展示方式的设计也应该具有更新和转变的灵活性。
校史展览场地设计方案

校史展览场地设计方案一、场地概述本校校史展览场地设计方案旨在营造一个具有教育意义、富有趣味性的展示空间,以展示学校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历程,并为师生提供一个了解学校发展的平台。
场地总面积为XXX平方米,分为若干个区域,并采用多媒体展示手段,提供互动性的体验。
二、区域设计1. 起源与成立区这一区域展示学校的起源和建校初期的发展历程。
设计采用端庄简洁的风格,配以历史图片和文字,向观众展示学校的初始状态和创建背景。
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增加互动性。
2. 发展与壮大区该区域将突出学校的重要发展阶段和里程碑。
设计灵感源自学校的代表性建筑,通过用大量的文字、图表和照片展示学校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和突破。
通过声光电展示手段,呈现学校的成绩和荣誉。
3. 名人与功勋区在这一区域,将重点展示学校曾经涌现出的杰出人才和他们的贡献。
设计采用艺术装置和肖像画等形式,配以简短的介绍和相关资料,让观众了解到学校在不同领域的影响力。
4. 成果与创新区这一区域将向观众展示学校在科技创新、教育改革等方面的成就。
设计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VR技术、互动投影等,创造出具有科技感的展示环境。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互动体验,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创新成果。
5. 校园文化与精神区这一区域展示学校的校园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设计参考学校的校训和校讲坛等标志性文化场所,通过展示学校的文化活动、学子风采等,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氛围。
6. 展现组织与实践区该区域展示学校组织与实践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等。
设计可采用模型、实物和文化展示品等形式,结合多媒体展示,呈现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丰富多样性。
三、场地装饰与布置在整个场地的装饰与布置中,采用简洁大方、符合学校形象的设计风格。
利用校园特色的图案元素、色彩和字体,使整个场地与学校文化和氛围相协调。
同时,在空间规划上注重流线与导向设计,以便让观众能够有序参观,并在不同区域中获得信息的连贯性。
校史展览馆设计方案

校史展览馆设计方案校史馆展厅空间造型设计。
人性化和理性化是贯穿整个空间的整体理念,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打造美观和视觉一流的展示效果。
设计师利用点、线、面三者灵活结合运用,构造流线和节奏,确保参观者在高效、合理的方式中接受展厅设计的信息,校史馆展厅设计同时能体会到其表达的精神内容。
校史馆展厅空间布局结构。
在空间上打造多处亮点,把学校的文化融入其中,以生动有趣的图片,文字,漫画的手法,通过叙事、生情等启发参观者的兴趣。
校史馆展厅数字展示技术。
利用数字展示技术,如通过相关数字宣传片制作,在5D动感影院播放学校的影视资料,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营造氛围,还有娓娓道来的解说,加深参观者对校史馆展览设计内容的了解。
校史馆往深了说相当于一个学习的灵魂,它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左右。
校史馆展厅的设计其中必须要有学校历史以及它的文化教育在其中,这是不能忽视的根本。
现在看到的很多的校史馆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五花八门的,从其中我们找不到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所以在设计校史馆展厅的时候,最需要注重的就是其中的文化底蕴。
当然了一个校史馆不仅仅只是学校丰硕成果的展示区,它需要的是倡导一些文明的宣传。
校史馆展厅设计看似简单,其实并非想象中那样的单一。
尤其是现在和互联网的互动更应该频繁起来,这就是为何现在我们在很多名校能够看到一些非常丰富多彩的校史馆。
既然是学校历史博物馆,它不仅仅只是告诉大家学校的发展历史,还需要起到很好的教育意义。
所以在设计的时候既不能太过的死板,又不能太过的绚丽了。
这样的一个分寸就需要很好的拿捏了,其实有很多的名学历史博物馆是值得借鉴的。
所以校史馆设计的水平现在也是有目共睹的,一些名校的历史博物馆不仅仅有科技感,同时还有很多是在的内容在里面。
这就是科技与学习历史相结合所创造出来的成果,相信很多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学校历史已经变得丰富多彩了。
学校历史博物馆也是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的窗口,往往在学校和学生以及校际的交流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学校校史陈列与展览方案

学校校史陈列与展览方案一、引言学校的校史陈列与展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有助于向师生们传授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并提高他们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本文将从侧重内容、展示形式、参与方式、宣传策略等方面,为学校的校史陈列与展览提供一个全面周密的方案。
二、内容选择1. 学校起源与发展:将学校的创立背景、历史发展过程、重大里程碑事件等相关资料直观地呈现给观众。
2. 学校名人与校友:展示与学校有重要联系的名人事迹,以及校友的成就,激发观众对于自己发展潜力的认识。
3. 独特教育理念与成果:展示学校的教育特色、创新实践、先进成果等,使观众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更深刻的了解。
三、展示形式1. 主题板块:将校史陈列划分为不同的主题,每个主题都有一个独立的板块进行介绍,并安排在合适的位置,方便观众浏览。
2. 图文展示:可以通过图片、文字和简单图表的形式展示学校的发展历程、成就和特色,以此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3. 实物展示:将与校史相关的实物收藏展示出来,如校徽、校刊、教师手迹、优秀学生作品等,以提供观众直观的感受。
4. 多媒体展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学校历史专题视频短片,以及电子展示屏幕,增强观众对学校历史的感知。
四、参与方式1. 教师协助:学校应组织教师参与校史陈列与展览的策划、撰写和整理工作,使其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提高教师的参与度和责任感。
2. 学生参与: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征集校史相关的资料、照片和作品,以及参与展览的搭建和布置工作,鼓励学生通过参与来学习和了解学校的历史。
3. 社会参与:可以邀请学校的校友、有关专家学者和当地社会机构参与校史陈列与展览,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丰富展览的内容和形式。
五、宣传策略1. 海报宣传:制作校史陈列与展览的海报,张贴在学校的公共场所,宣传活动的时间、地点和主题,吸引更多师生的关注和参与。
2. 学校网站:在学校官方网站上开设校史陈列专栏,发布相关内容和展览信息,提供在线预览和学习机会。
某学校校史展厅初步设计+展板设计(含效果图)

2010校史陈列馆快题设计

快题设计:校史陈列馆建筑及其场地设计授课班级:建筑071、建筑072、建筑073、景建074、建筑075指导教师:江海涛、邓庆坦、刘伟波、孔亚暐、刘长安王茹、王江、贾颖颖、张菁制定时间:2010.6一教学目的1、将专业知识做阶段性的综合与实践,运用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创造性地解决设计问题。
通过较复杂环境制约下的建筑与场地设计训练,增进对建筑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的认识,加强对场所精神的理解,进一步强化环境制约下的理性设计思维。
2、对展览类建筑有一定的认识和把握,强化对特定空间类型的设计训练。
3、掌握快速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设计规律,培养快速表达的能力和技巧,综合运用图形、文字等手段对设计构思进行准确的表达。
二设计内容为了展示我校风采,让校内外友人及广大师生更好地了解我校光辉的发展历程,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为我校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我校(新校区)拟在校园中适当地段建设一特定的校史风采展示场地,场地内包括校史陈列馆一座(建筑面积1500 M²)。
依据环境要求确定合理的建筑尺度与层数。
基地条件见附图,具体设计内容如下:1、场地设计(50分)以之前做过的大学生活动中心为已知基地环境条件,对所给基地进行场地设计,使之与校史陈列馆共同构成特定的空间场所,体现场所精神。
通过建筑、地形、小品、雕塑、树木、绿化、铺装、道路等元素构筑一个良好的外部空间环境,表现出外部空间的形、序、趣味及其与内部建筑空间的艺术关系。
2、建筑设计(50分)功能设置如下表四设计成果场地设计平面图(含建筑总平面) 1:500建筑平面图(标注主要尺寸及房间名称) 1:200立面图(2个) 1:200剖面图 1:200建筑透视图场地透视图手绘,表达方式不限A2绘图纸,2-4张五设计要点1、场地设计要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有机结合,特别要注意其和毗邻的大学生活动中心、校园景观轴、周边建筑及校园道路交通流线的内在联系。
2、场地设计及校史陈列馆建筑设计应能展现建大风貌,具有一定的性格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题设计:校史陈列馆建筑及其场地设计
授课班级:建筑071、建筑072、建筑073、景建074、建筑075
指导教师:江海涛、邓庆坦、刘伟波、孔亚暐、刘长安
王茹、王江、贾颖颖、张菁
制定时间:2010.6
一教学目的
1、将专业知识做阶段性的综合与实践,运用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创造性地解决设计问题。
通过较复杂环境制约下的建筑与场地设计训练,增进对建筑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的认识,加强对场所精神的理解,进一步强化环境制约下的理性设计思维。
2、对展览类建筑有一定的认识和把握,强化对特定空间类型的设计训练。
3、掌握快速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设计规律,培养快速表达的能力和技巧,综合运用图形、文字等手段对设计构思进行准确的表达。
二设计内容
为了展示我校风采,让校内外友人及广大师生更好地了解我校光辉的发展历程,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为我校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我校(新校区)拟在校园中适当地段建设一特定的校史风采展示场地,场地内包括校史陈列馆一座(建筑面积1500 M²)。
依据环境要求确定合理的建筑尺度与层数。
基地条件见附图,具体设计内容如下:
1、场地设计(50分)
以之前做过的大学生活动中心为已知基地环境条件,对所给基地进行场地设计,使之与校史陈列馆共同构成特定的空间场所,体现场所精神。
通过建筑、地形、小品、雕塑、树木、绿化、铺装、道路等元素构筑一个良好的外部空间环境,表现出外部空间的形、序、趣味及其与内部建筑空间的艺术关系。
2、建筑设计(50分)
功能设置如下表
四设计成果
场地设计平面图(含建筑总平面) 1:500
建筑平面图(标注主要尺寸及房间名称) 1:200
立面图(2个) 1:200
剖面图 1:200
建筑透视图
场地透视图
手绘,表达方式不限
A2绘图纸,2-4张
五设计要点
1、场地设计要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有机结合,特别要注意其和毗邻
的大学生活动中心、校园景观轴、周边建筑及校园道路交通流线的内在联
系。
2、场地设计及校史陈列馆建筑设计应能展现建大风貌,具有一定的性格特征。
3、建筑设计的方案成果表达应体现快速、完整的原则:版面均衡充实;线条
娴熟具有一定的速度感和流畅感;配景活泼适当。
以上是本设计的主要环节,也是最终设计评价的重要依据。
六进度安排
6月28日布置任务书,答疑
6月29日—7月1日快题设计及成果表达
7月2日下午15:00之前,以班为单位将作业交至学院资料室七参考书目
1、《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二版)张文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二版)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建筑设计快题与表现》,李娟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快速建筑设计100例》(第二版),黎志涛,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建筑设计资料集》2,戴念慈等编,中国建工出版社,1997年1月
6、《世界建筑》、《建筑学报》、《建筑师》、《新建筑》、《时代建筑》等
印制份数
院长(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附图:基地地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