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技巧在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技巧

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技巧摘要:目前,心理护理已成为整体临床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对增强临床疗效发挥着积极作用。
那么对于精神科护理工作而言,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是一项非常复杂且艰巨的任务,这是因为面对着一群毫无自知力、异于常人思维的精神病患者,该如何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并确保效果最佳,则是广大医护人员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接下来我们对其具体探讨。
关键词:精神科;心理障碍;心理护理引言:对于广大精神病患者来说,其在接受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往往还需要接受心理指导。
由此来看,心理护理已成为精神病患者一个人性化的治疗护理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能够使这类患者接受规范化、人性化、全程化的治疗。
对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护理经验,着重探讨了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所需要的心理护理技巧,具体内容如下。
一、心理护理概述(一)心理护理的概念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期间护士按照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以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前提,利用护理人员的行为,诸如温柔的态度、良好的仪表、亲切的语言等来扭转患者的负面心态及行为,由此彰显出医疗护理的最大价值。
(二)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必要性心理障碍是以个体的心理变态为主要表现,属于多种不同的心理及行为异常的一个统称。
对于这一类患者来说,其不仅具有自杀、攻击等无法预测的行为,而且存在质疑、不语等难以理解的表现。
所以对其实施心理护理难度非常大。
结合患者的心理状态、精神问题等,利用疏导、宽慰、按时、改变环境等方法,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信心,配合治疗,协助临床医生第一时间找到问题根源,并对其规范化处理,促使患者能够尽早恢复健康[1]。
二、对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技巧说明(一)焦虑状态患者的心理护理技巧对于这一类患者来说,他们通常存在心烦意燥、食欲减退、失眠多梦等特点,在对其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推进。
首先,需要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尽可能地获得患者的信任,鼓励患者将内心的想法倾吐出来,并对其实施针对性引导与宽慰。
情志护理与心理干预结合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作用

情志护理与心理干预结合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作用发布时间:2021-07-20T11:16:56.017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8期作者:江淼[导读] 目的:研究与分析医院精神科对患者实施相关护理措施期间,对其采用情志护理与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模式的具体应用价值江淼武汉市优抚医院 430000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医院精神科对患者实施相关护理措施期间,对其采用情志护理与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模式的具体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抽选在医院精神科接受相关治疗的患者,共计18例,医院精神科收治患者的诊疗时间为2019年2月-2021年1月之间,将其随机平均的划分成为①组(情志与心理相结合护理干预组)与②组(精神科普通护理干预组),各9例,试探讨分析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后,其神经行为认知评分(NCSE)以及对护理工作依从程度的具体比较情况。
结果:①组(情志与心理相结合护理干预组)患者在采用该护理模式后,其具体的评分情况为:NCSE(43.68±1.54)分、服药依从(89.47±2.14)分、生活依从(90.47±2.64)分,较②组患者总体评价情况更佳,(P<0.05),②组患者具体的评分情况为:NCSE(37.65±1.05)分、服药依从(70.14±3.56)分、生活依从(80.11±2.89)分。
结论:精神科患者由于疾病症状原因会给护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干扰,经研究结果表明,对其采用情志与心理结合的护理措施能提升其护理工作的总体水平质量。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工作;情志与心理护理结合模式;应用价值分析近年来,随着精神科收治的患者人口数量逐渐上升,且患有精神类疾病症状的患者大多属于老年人阶段,老年精神患者由于生理因素及心理因素等各方面综合性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患有精神类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现阶段医学上也正在不断更新完善治疗该疾病症状的方式[1]。
随着医院精神科对护理模式的不断改进与完善,越来越多更加优质化的护理干预被应用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医院精神科现决定对患者采用情志与心理相结合的护理干预模式,其具体的应用价值及研究内容如下。
探讨心理护理技巧在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心理护理技巧在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裴来凤【摘要】目的对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2014年1—12月我院对84例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情况.结果护理前对照组的HAMA平均评分是(18.67±3.11)分,观察组是(18.56±3.21)分,对照组HAMD平均(20.44±2.98)分,观察组平均(20.56±2.78)分,护理后对照组的HAMA平均评分是(16.02±2.98)分,观察组是(12.02±1.11)分,对照组HAMD平均(18.79±2.56)分,观察组(15.23±1.09)分.护理前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护理后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接受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7(008)012【总页数】2页(P182-183)【关键词】心理障碍;心理护理技巧;精神科【作者】裴来凤【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医院精神科,黑龙江大庆 1637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精神科患者由于缺乏对自身疾病的了解,思维、行为、智能等障碍和心理障碍让患者出现了抵触情绪,治疗依从性较差,易有过激行为,甚至会出现自残,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影响,加强精神科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1-2]。
1.1 一般资料2014年1—12月我院对精神科84例心理障碍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2例。
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6~70岁,平均(46.7±13.5)岁;观察组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8~71岁,平均(46.8±13.6)岁。
护理专业中的精神科护理与心理治疗

护理专业中的精神科护理与心理治疗精神科护理是护理专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致力于对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和心理治疗。
精神科护理与心理治疗密切相关,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本文将探讨护理专业中的精神科护理与心理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一、精神疾病的高发与患者的需求近年来,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和个体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面临着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专业的护理和治疗。
而精神科护理与心理治疗的目标正是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使他们能够重新融入社会。
二、精神科护理在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精神科护理中,护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和倾听技巧,以帮助患者表达内心的困扰和恢复信心。
护士将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言行举止,为医疗团队提供宝贵的信息,从而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除了日常的护理操作外,精神科护理还注重患者的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
护士会与患者建立起信任和友好的关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并为他们提供安全和安心的环境。
通过倾听和理解,护士能够帮助患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心理治疗在患者康复中的作用除了护士的工作,心理治疗也是精神科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心理治疗,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问题,解决困扰自己的心理障碍。
心理治疗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以及支持性治疗等。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患者调整不健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并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家庭治疗则注重患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通过改善家庭环境来促进患者的康复。
支持性治疗主要是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减轻情绪困扰,增加自我价值感。
四、精神科护理与心理治疗的进展与挑战在精神科护理与心理治疗领域,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精神科临床护理观察

精神科临床护理观察精神科临床护理是一门关于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护理的专业领域。
通过观察患者的行为、情绪以及言语,护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这篇文章将通过观察和记录的方式,探讨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以及观察的技巧和方法。
Ⅰ. 患者行为观察1. 观察静坐或不安的行为表现:静坐可能暗示患者情绪低落,而不安可能是紧张、焦虑的表现。
2. 观察患者的表情和眼神:表情的改变可能反映出患者的情绪状态,眼神的变化可以帮助判断患者的注意力和意识状态。
3. 观察患者的沟通方式:言语的流畅程度和内容可以提供有关患者的信息,如逻辑思维、语速、语调和症状。
4. 观察对刺激的反应:患者的反应可能有时过于敏感或迟钝,观察这些反应有助于评估患者的感知和思考过程。
5. 观察自伤行为:自伤行为可能表明患者存在自杀意念或无法应对压力,护理人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患者安全。
Ⅱ. 情绪观察1. 观察情绪的起伏:记录患者的情绪变化,如愉悦、激动、沮丧、愤怒等,以便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2. 观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表达:情绪表达可以是通过言语、面部表情或身体姿势来展现,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和指导患者的情绪表达。
3. 观察情绪是否与事件相关:患者的情绪反应可能是由于特定事件引起的,通过观察并记录事件与情绪之间的联系,可以提供更深刻的理解。
4. 观察情绪的稳定性:情绪的稳定性可以反映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护理人员应关注情绪是否容易波动或突然改变。
Ⅲ. 思维观察1. 观察思维的连贯性:检查患者的言语和思维是否连贯,是否有跳跃性或冗长性,以评估患者的逻辑思维能力。
2. 观察思维的速度:思维速度过快或过慢可能提示患者的认知异常,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评估和干预。
3. 观察思维内容的主题和幻觉:观察言语中的意识内容,如思维的主题是否存在固定且独特的内容或幻觉的表现。
4. 观察思维的遣词造句:注意患者在表达时的用词和句法是否准确,错误的用词或句法可能暗示患者的认知问题。
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技巧的探讨

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技巧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技巧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220例心理障碍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把220例患者分成常规用药组与心理护理组,各110例。
常规用药组给予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心理护理组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经过6个月的观察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我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表(HAMA)评分情况。
结果:心理护理组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用药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实施心理护理技巧护理心理障碍患者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改善患者SAS、SDS、HAMA等评分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精神科;心理障碍;心理护理技巧【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1-0187-01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应用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得到人性化和整体化的护理,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技巧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220例心理障碍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所选220例心理障碍患者均符合精这刘疾病相关诊断标准[1],排除了严重肝、肾等器质病变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法把220例患者分成常规用药组与心理护理组,各110例。
常规用药组男60例,女50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5.2±2.3)岁;心理护理组男58例,女52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4.5±2.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常规用药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心理护理技巧:①焦虑患者护理。
焦虑患者临床主要表现出易激动、失眠、心烦等症状,所以,对焦虑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展。
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团体心理活动的应用效果研究

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团体心理活动的应用效果研究发表时间:2019-06-11T15:27:25.63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4期作者:杨家莲[导读] 精神科是医院中一项重要科室,多数患者都存在较为明显的精神障碍或心理障碍,所以患者的日常生活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护理湖南怀化 418000【摘要】目的:研究对精神科患者在进行护理时应用团体心理活动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精神科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68例患者的一般资料纳入本次研究。
通过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纳入34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团体心理活动,对比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
结果:治疗完成后,实验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并且实验组患者的社会活动评分和日常交往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不仅应当采用药物,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调控,还应当通过团体心理活动方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精神障碍;临床治疗;团体心理活动;治疗方案精神科是医院中一项重要科室,多数患者都存在较为明显的精神障碍或心理障碍,所以患者的日常生活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如果患者病情较为严重,甚至还有可能完全丧失自主生活能力不仅会影响患者自身的状况,还会对患者家属乃至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1]。
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仅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选择合适的药物,对患者的病症进行控制,还应当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工作,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2]。
本次研究中,研究对精神科患者在进行护理时应用团体心理活动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精神科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68例患者的一般资料纳入本次研究。
心理科实习护士心理疾病患者护理的观察与处理

心理科实习护士心理疾病患者护理的观察与处理心理疾病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他们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作为一名心理科实习护士,观察和处理心理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心理科实习护士在观察与处理心理疾病患者护理中的要点。
一、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是心理科实习护士的首要任务。
通过观察,护士能够了解患者的情绪波动、行为表现以及患者与周围环境的互动。
例如,当患者表现出情绪低落、沮丧、易怒等情绪症状时,护士需要及时记录下来,并与医生共同探讨合适的应对策略。
此外,观察患者的沟通能力、认知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护士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二、处理情绪危机在心理疾病患者护理中,情绪危机是常见的情况之一。
当患者表现出剧烈的情绪反应,如自杀意念、极度焦虑或暴力行为时,护士需要迅速应对。
首先,护士需要保持冷静,并与患者建立联系,以了解其深层次的情绪需求。
在处理患者情绪危机时,护士需要运用专业的心理干预技术,如冷静地引导患者表达情绪、提供安全的环境以及与患者进行温和的沟通等。
三、提供积极支持和倾听心理疾病患者通常感到孤独和被疏离,他们需要得到理解和支持。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护士应该将患者视为个体,关心他们的需求,并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倾听。
通过有效的倾听和表达支持,护士可以增强患者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感,增强患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四、教育患者及其家属心理疾病的治疗与康复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参与。
作为心理科实习护士,教育患者及其家属是日常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士应该向他们传授有关心理疾病的知识,包括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通过教育,护士可以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理解并应对心理疾病,提高他们对治疗的依从性。
五、与医疗团队合作心理科实习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
护士应该与医生、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士保持良好的沟通,并互相协作,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 o1.16 No.98
254投稿邮箱:sjzxyx88@
0 引言
大多数精神科疾病患者普遍都不能正确地认识和了解其所患疾病,常会伴发思维、行为、情感和智能等障碍,加之患者大多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非常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与行为,没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还容易导致其过激行为的出现,严重者甚至会自残或自杀,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危害,故十分有必要加强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的护理
干预[1]。
本院在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护理中运用了心理护理技巧,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本中心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80例
心理障碍患者,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4~69岁,平均(45.8±12.9)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2.0±0.9)年;其中精神分裂症15例,抑郁症20例,其他类型精神病5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5~68岁,平均(45.5±13.2)岁,病程7个月~3.5年,平均(2.5±0.8)年;其中精神分裂症18例,抑郁症16例,其他类型精神病6例。
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对症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
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技巧,由于患者的心理障碍程度及其个体情况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故护理方法也应有所不同:(1)焦虑心理护理:具有焦虑心理状态的患者以激动、失眠、哭泣、心烦意乱和饮食减少等症状为主要的临床表现。
对于这类患者,护理人员首先要与其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和理解,鼓励其诉说内心的真实想法,再针对其心理状态,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
(2)恐惧心理护理:具有恐惧心理状态的患者通常以面色苍白、心跳加快、四肢发凉和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主要的临床表现。
因患者出现恐惧心理后会比较依赖医护人员,故护理人员应对刚入院的患者进行热情接待,对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帮助其对医院及病房环境加以熟悉,且在检查及治疗前,向其讲解各项检查的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等,防止其产生恐惧情绪。
还可采用暗示或启迪的方法,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将恐惧情绪消除。
(3)兴奋心理护理:若患者产生了兴奋心理,护理人员应努力为其提供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让其产生安全感,用亲切、关怀、冷静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接触,以缓解他们激动的情绪,且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冲动先兆,一旦其有攻击行为出现,应冷静处理,积极对患者进行安抚,使其情绪保持稳定。
(4)抑郁心理护理:抑郁患者多易产生悲观、自卑、失望和无信心等症状表现,特别是容易出现消极观念或自杀行为。
因此,护理人员应鼓励和支持他们,并告知家属定期来院探视患者,让他们感受到家庭与社会给予的温暖。
心理护理技巧在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化继红
(开滦精神卫生中心,河北 唐山)
摘要: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技巧在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中心接收的80例心理障碍患者,将其均分为
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护理技巧,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 经相应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 及HAMA 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在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的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技巧,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促使护患关系得到缓解,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技巧;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16.98.204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度抑郁量表(HAMD)与汉密度
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的抑郁及焦虑状态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越严重。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和t 分
别表示和检验计量资料,以(%)和x 2
分别表示和检验计数
资料,
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HAMA 评分
干预前对照组的HAMA 评分为(18.70±3.09)分,观察组为
(18.67±3.19)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对照组的HAMA 评分为(15.09±3.01)分,观察组为(11.96±1.08)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HAMD 评分
干预前,对照组的HAMD 评分为(20.39±3.02)分,观
察组为(20.48±2.80)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对照组的HAMD 评分为(18.80±2.49)分,观察组为(15.18±1.02)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心理护理这种工作模式是富于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广大护
理人员在护理患者时对心理知识运用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重视,且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技巧和专业知识与心理护理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密不可分的[2]。
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由于存在明显的思维、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异常,故需要对其实施心理护理,运用鼓励的方式、肯定的语言来改善患者的认知,增强其治疗的信心,从而使其治疗依从性得到提高。
此外,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障碍,对其运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技巧,能够使其心理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让患者早日康复和回归社会[3]。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相应的护理后,观察组的HAMD 及HAMA 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
可见,在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的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技巧,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促使护患关系得到缓解,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民佑,吴虹,容东环,等.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4):6759-6763.
[2] 黄雪花,刘可智,宋小珍.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4-6.
[3] 王春苇.心理护理在精神科的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
刊),2011,24(6):3558.
·临床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