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物理月考
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A卷(全解全析)【测试范围:第一、二章】(苏科版)

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A卷·基础知识达标测(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前3节(苏科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不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C.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答案】C【详解】A.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反证了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物体的振动,故A不符合题意;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通过转换法证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物体的振动,故B不符合题意;C.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不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故C符合题意;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说明发声的物体正在振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如图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
以上听到的声音,传播介质分别是()A.固体固体B.固体气体C.气体固体D.气体气体【答案】B【详解】声音即能在固体中传播,也能在液体、气体中传播,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这是通过固体传声,不堵塞住耳朵,这是利用空气传声,也能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
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表示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A. 力B. 速度C. 加速度D. 质量2.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最大?A. 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B. 物体在斜面上匀速运动C. 物体在水平面上加速运动D. 物体在斜面上加速运动3. 下列哪种现象可以用惯性来解释?A. 投掷物体时,物体离开手后继续前进B. 汽车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斜C. 摩擦力使物体停止运动D. 重力使物体下落4. 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最大?A. 物体完全浸入水中B. 物体部分浸入水中C. 物体漂浮在水面上D. 物体沉入水底5. 下列哪种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最大?A. 电压不变,电阻增加B. 电压不变,电阻减少C. 电阻不变,电压增加D. 电阻不变,电压减少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
()2.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 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4.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水中的深度有关。
()5. 电阻是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______。
2. 力的单位是______。
3. 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_____。
4.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水的______。
5. 电路中的电流等于电压除以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牛顿第一定律。
2. 请解释什么是摩擦力。
3. 请简述阿基米德原理。
4. 请解释什么是电路。
5. 请简述欧姆定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合力为6N,求该物体的加速度。
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力,摩擦力为5N,求该物体的加速度。
3. 一个物体的密度为0.5g/cm³,体积为100cm³,求该物体在水中的浮力。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机械能的形态?A. 动能B. 势能C. 热能D. 声能答案:C2. 在平视镜中看到的图像是A. 竖直放大的B. 横向放大的C. 跟实物一样大小D. 左右颠倒的答案:D3. 热传递方式包括下列哪几种?A. 对流、传导、辐射B. 浸渍、传导、蒸发C. 对流、冲洗、辐射D. 反射、传导、导热答案:A4. 以下哪种材料是好的导热体?A. 水B. 棉花C. 金属D. 木材答案:C5. 音速取决于哪些因素?A. 声源的频率B. 声源的振幅C. 介质的密度D. 介质的温度答案:D二、填空题1. 加热过程中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分子动能相应地(增大/减小)。
答案:增大2. 机械能守恒是指在一个(封闭/开放)系统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答案:封闭3. 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了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耳朵)。
答案:眼睛4. 长途传输电话采用的是(声纳/光纤)通信原理。
答案:光纤5. 人耳可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200)Hz到(20/200)kHz。
答案:20;20三、解答题1. 请解释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
答案: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当有物体沿着垂直方向上升或下降时,它的势能和动能会相互转化。
当物体向上升时,势能增加,动能减小;当物体向下降时,势能减小,动能增加。
总机械能等于势能和动能的和。
2. 请简要说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
答案: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可以分为振动源、空气振动和声波传播三个过程。
首先,声源振动产生声波,使空气分子发生振动。
振动的空气分子会传递给周围的空气分子,形成一个机械波,即声波。
最后,声波通过空气中的分子碰撞传播,最终到达听者的耳朵,使听者感受到声音。
四、实验题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固体导热性质与材料的导热性质有关。
提示:准备两个不同材料的棒状固体,一端加热,另一端测温,记录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光的传播正确的是?A.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慢C.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慢D. 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颜色有关答案:A2. 下列哪种情况会使物体受到的浮力增大?A. 增大物体的密度B. 减小物体的体积C. 增大液体的密度D. 减小液体的密度答案:C3. 关于电阻,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电阻与电流成正比B. 电阻与电压成正比C. 电阻与电流成反比D. 电阻与电压成反比答案:A4. 下列哪种现象是升华过程?A. 水变成冰B. 冰变成水C. 湿衣服变干D. 干冰消失答案:D5. 关于杠杆原理,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动力臂越长,所需的力越小B. 阻力臂越长,所需的力越小C. 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相等时,所需的力最大D. 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相等时,所需的力最小答案:A二、判断题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正确)2.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变。
(正确)3.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正确)4.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正确)5.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正确)三、填空题1.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______状态或______状态。
答案:静止、匀速直线运动2.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______作用,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有关。
答案:阻碍、材料、长度、横截面积3. 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并联电路中,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的开关控制______电路。
答案:该支路4.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的______两端。
答案:被测用电器5. 滑轮组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答案:定滑轮、动滑轮四、简答题1. 简述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光的反射定律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01【人教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01【人教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 小题,共30 分)1 下列估测中最符合生活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为10m/sB.普通教室的高度为5mC.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m/sD.PM2.5 的颗粒直径约为2.5μm第2 题图第5 题图第7 题图2.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4 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A. 用嘴依次吹瓶口,甲的音调最高B. 用嘴依次吹瓶口,丙的音调最高C. 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甲的音调最高D. 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丁的音调最高3.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理解、解释错误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音调越高,传播得越远C.“闻其声知其人”——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是谁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回声4.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实验误差B.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造成实验的误差C.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测量中的错误D.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在测量中,误差是无法消除的5.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A. 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B. 降低飞机发动机噪声的频率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减少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6.下列关于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A. 经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B. 所用的时间越少,速度越大C.速度大小与路程,时间无关,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D.20km/ℎ的速度大于15m/s的速度7.上图是亚运会期间穿行在运动员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
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地面B. 托盘C. 餐桌D. 墙壁8.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A. 甲、乙的音调和响度都不相同B. 甲、丙的音调和音色都相同C. 甲的音调比丙的高D. 乙是噪声9.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10 秒,如果他在前5 秒内的平均速度为9m/s;冲过终点的时速度达到13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8m/sB. 9m/sC. 10m/sD. 11m/s10.如图,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声B. 图乙可以探究音色与频率的关系C. 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 图丁的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 小题,每空 1 分共25 分)11.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相对性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为参照物的,“人不觉”是以为参照物的.12.口技是民间的一种声音艺术,高超的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语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江苏省兴化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八年级物理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次月度抽测八年级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成绩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一组是()①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真空不能传声”不能通过实验直接证明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能传递信息D.声音在气体中传播得最快3.下列关于乐音三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是因为音调太高B.“闻其声知其人”是因为不同的人的音调不同C.男“高”音歌唱家“高”声歌唱,前一个“高”指音调,后一个“高”指响度D.钢琴上不同的琴键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因为音色不同4.如图所示,用鹤骨制作的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管乐器。
用骨笛吹奏发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出的声音是由鹤骨的振动产生的B.吹奏时用的力越大,音调变高C.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响度无关D.按压骨笛上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发出的声音的音色5.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
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声音()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6.对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折竹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 .“朝来山鸟闹,惊破睡中天”,“山鸟闹”一定是乐音7.站在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李明同学百米赛跑的时间是14.00s ,当时气温是15℃,则这位计时员所记录结果是( )A .准确的B .时间多计了0.29s ,应看到枪冒烟时开始计时C .李明成绩变优异了,应为14.29sD .李明成绩变差了,应为13.71s8.如图,音叉M 、N 完全相同,敲击M 使M 发出440Hz 的声音,原来静止的N 随之振动发出声音,则()A .M 发声时每分钟振动440次B .M 和N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相同C .M 和N 发声时的振幅一定相同D .M 发出的声音无需介质就能传播9.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 .光比声音传播速度慢C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D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10.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 .一叶障目B .水中倒影C .镜中汽车D .空中彩虹11.如图所示,枯井中有青蛙位于井底O 点“坐井观天”,图乙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A .B .C .D .12.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8310m/sA.B.C.D.13.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图中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按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A.1m B.1.5m C.2m D.2.5m14.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纸板NOF可以向前或向后折。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一、填空题:(共26分)1.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观察圆形鱼缸中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这是因为圆形的鱼缸相当于一个 ,看到的是鱼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2. 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语句蕴含了物理知识。
请在下表中填写所列语句涉及到的物理知识。
3.如图所示,平面镜M 和铅笔P 都竖直在桌面上。
若平面镜沿箭头方向转60°,那么铅笔在镜中的像转过的角度是___________。
4.一束光线与水平放置平面镜成40°角,这束光线的反射角为________,入射光线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10°,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
5.一束光从空气射向透明物质,发生反射与折射,若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是16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是110°,则入射角的大小是 ,折射角的大小是 。
6.小刚家有一焦距为50mm 的照相机,他为了研究凸透镜规律做了如下实验:(1)取下镜头,让阳光正对镜头,观察镜头对太阳光的作用,因镜头是一个__________,所以它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作用.(2)用镜头当作放大镜使用,来观察地上的蚂蚁,镜头距蚂蚁的距离__________50mm 时,能看到蚂蚁正立、放大的_________像.(3)把镜头还原装回相机,小刚在拍一颗桃树的像时,桃树在底片上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4)拍完桃树的像后,小刚想拍一朵较大的桃花的像,则小刚应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桃花,并将镜头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底片,即把镜头__________(选填“伸出去”或“缩回来”).(5)小刚想近距离拍摄一张桃花上小蜜蜂的照片时,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 _______.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的范围是 。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及答案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坐在逆流而上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的()A.河岸上的树B.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D.船舱2.2013年6月26日8时7分许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神十的航天英雄王亚平、张晓光、聂海胜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他们与--进行天地对话时,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
其原因是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噪声太大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3、可能是()A.一个人的高度B.一本书的长度C.一个篮球场的长度D.一座山的高度4、在运动会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若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A.变大B.变小C.不变D.都有可能5.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A.甲车快B.乙车慢C.乙车快D.甲车慢6、人对着远处的高山大喊一声可以听到美妙的回声,一个人对着距离自己1360米远的高山大喊一声,他要听到自己的回声需()(A)1360秒钟(B)680秒钟(C)8秒钟(D)2秒钟7.2013年4月16日,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等海域执行任务,“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8.在敲响大古钟时,同学们发现,停止撞击大钟,大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大钟的回声B.钟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C.大钟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9.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一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10.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自己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东西,防止被别人盗领走,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三者都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如图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12.舞台上,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歌手,(男/女)歌手的音调高,(男/女)歌手的响度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张平为了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A.体温37℃B.质量50g
C.心跳75次/min D.步行速度1.2m/s
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一个人在该公路的便道上向东散步,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则人()
A.向西运动B.向东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
3.锣、鼓等乐器受到打击时产生声音,用力击打是为了()A.改变音色B.降低音调C.增大响度D.减小振幅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日食
B.猴子照镜子
C.彩虹
D.日食
5.某种固态物质从25℃开始变软并熔化,直到55℃还没有完全熔化,则这种物质可能是()
A.汽车轮胎的橡胶B.玻璃
C.海波D.蜡烛
6.1kg的水结冰后()
A.质量不变 B.密度变大 C.体积变小 D.温度升高
7.如图所示的谷歌眼镜相当于一个戴在眼睛上的微型电脑,盯着镜片屏幕,
可上网阅读、观看视频等。
它的推出让人惊叹科技的进步,但长期使用会
导致近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眼镜上的摄像头是凹透镜
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C.近视眼看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前
D.光在眼镜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8.用质量相同的铅、铜、铁、铝制成同体积的四个球(ρ铅>ρ铜>ρ铁>ρ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四球都是实心的 B.四球都是空心的
C.铝球一定是实心的 D.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二.填空题(共30分)
14.如图所示,铅笔斜插入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从侧面看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______现象。
铅笔在水中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上的部分要粗一些,这是因为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
如图所示,烧杯中装有温水,在烧杯上放一装有冰块的玻璃盘,观察到瓶中潮湿而暖和的空气密度变(选填“大”或“小”)而上升,在瓶口附近遇冷时,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雨滴。
17.如果天平的砝码磨损一些,那么用它测出物体的质量将会,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的刻度间隔大一些,那么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长度值将会。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18.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取等体积的两种物质,则________(选填“甲”或“乙”)的质量大;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之比是__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9.一列高速列车以200km/h的速度从大连开往沈阳,用时2h,到站后立即从沈阳到哈尔滨,速度为190km/h,里程为570km。
求:
(1)高速列车从大连到沈阳的路程;
(2)高速列车从大连到哈尔滨的平均速度。
20.一只空瓶的质量为0.1k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0.6kg,若将0.4kg的另一种液体倒入此瓶时恰好装满。
求:
(1)该瓶的容积。
(2)这种液体的密度。
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6分)
食品运输过程中,通常用干冰或冰块来保鲜。
请分别说出这两种方法的物理依据。
如图所示,在《快乐大本营》节目中,杜淳用抽取的“木棒”敲击自己头部来验证这个“木棒”是不是事先折断的。
“木棒”很轻,则与同体积的其他材料相比,制作这个“木棒”的
材料应具有怎样的优点?(请勿模仿)
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共30分)
如图所示刻度尺未标单位,其合理单位应该为。
完成透镜的透镜的光路图。
如图所示,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MN为分界面,试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和折射角α。
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左边的乒乓球会弹起,说明左边的音叉在。
解释其原因是:右边被敲击的音叉作为声源,它的声音在中向外传播时,引起左边音叉的振动,使乒乓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这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26.小峰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实验中不用平面镜而选择玻璃板,是由于用平面镜做实验时,无法观察到平面镜后方的__________(选填“蜡烛A的像”或“蜡烛B”)。
(2)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蜡烛经玻璃板所成的是(选填“实”或“虚”)像。
(3)该实验中取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__________关系。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峰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小峰在组装装置甲时,要分别调节铁圈M、N的高度,其中首先调节的是铁圈(选填“M”或“N”)的高度。
(2)实验中看到“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的状态是(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3)另外两同学也选用相同的装置做该实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丙所示,则a、b 图象中所用水的质量较大的是________。
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
(4)小峰在实验中发现了如图丁中A、B的两种情形,其中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小阳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选填“上”或“下”)调整。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选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像。
生活中的利用这一原理工作。
(4)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应(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凸透镜的焦距。
某环保小组为了对河的水质进行监测,取样测量其密度进行物理分析。
(1)应将天平放在_____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的“0”刻度线处,调节使天平平衡。
(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左侧,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3)他们在测量过程中,首先舀取河水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一只空烧杯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最后将量筒中的河水全部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河水的总质量,测量结果如图丙所示。
则舀取的河水的密度为kg/m3。
(4)为了更准确地测量河水密度,甲、乙、丙三个实验步骤的顺序应调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