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课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是《花的学校》,主要内容是:
1.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比作穿着冲破泥土向上开放的孩子,花朵在地下的学校上学的情景,以及孩子们穿着各色的衣裳,在花海里跳舞、狂欢的情景。
2. 表现了花朵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冲破一切困难奋力开放的精神。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阅读课文,以深入了解其主旨和情感。
在阅读这篇课文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理解和体会:
1. 语言运用:阅读时可以注意作者使用了哪些生动的形容词和动词,如何形象地描绘了花朵的美丽和生命力。
同时,可以关注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如何将花比作孩子,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2. 主题理解:在这篇课文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通过描绘花朵的美丽和生命力,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自由的向往。
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敢面对和奋力突破。
3. 情感体验: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花朵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这种情感可以通过文字传递给读者。
在感受这种情感的同时,也可以思考自己如何更好地珍视生命、热爱大自然。
4. 写作技巧:可以学习作者在文章中使用的写作技巧,如何通过描绘细节和形象来表达情感和主题,如何运用拟人修辞手法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这些技巧可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总之,《花的学校》是一篇富有诗意和生命力的课文,通过阅读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用拟人的手法访写第二自然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用拟人的手法访写第二自然段
《一只小蚂蚁》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的课文,讲述了一只小蚂蚁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故事。
在第二自然段中,可以使用拟人的手法进行描写和访写。
假设小蚂蚁正在努力爬上一颗高高的树,可以使用拟人的手法如下:
小蚂蚁摇摇晃晃地向上爬去,它的小脚像勇士一样,踏踏实实地踩在树干上。
它的小身子摇摇欲坠,但是它始终没有放弃。
小蚂蚁的小眼睛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在说:“我一定能爬
到树顶的!”小蚂蚁的小嘴张得大大的,呼出的气息像一阵热风,似乎在对自己说:“加油!再坚持一会儿就可以成功了!”小蚂蚁下定决心,一寸一寸地爬升,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勇士。
通过使用拟人的手法,让小蚂蚁变得生动起来,赋予了它人的特质和能力,进一步展现了小蚂蚁脚踏实地、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种描写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蚂蚁的努力不懈的品质,并从中汲取他们应该具备的坚持努力的精神。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整理:梅语文、梅学堂教学团队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朗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有新鲜感的词句”是指运用比拟、比照、比喻等等修辞手法的有关词句,使用修饰限定方法写具体形象的有关词句,以及进行细致描述细节的有关词句。
而这样的词句,学生读后感到写得生动有趣、具体形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高高兴兴地朝着一个共同一个地方──学校走去。
这句话描绘出众多的学生由远及近汇集而来的壮观景象了。
句子中用了三个“从……”相似的结构的词语,和“有……有……有……还有……”让我们一读就在脑海里能形成清楚具体的画面,读起来朗朗上口,形成一定的语势,给我们有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样的词句,我们叫它为“有新鲜感的词句”。
2、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是一所民族团结的学校。
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
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过着幸福的学习生活。
“穿戴不同”“鲜艳的服装”“绚丽多彩”形成“绚丽多彩的学校”画面。
3、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一句课文作了提示“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这是想象的句子。
这句话中连续用了三个“向……”,形成“进行各种活动”的画面。
写出了学校的生活的美好,孩子们来到学校时的欢快心情。
4、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原文及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原文及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原文暑假到了,爸爸带聪聪去青岛旅游。
聪聪背着旅行包,戴着太阳帽,一蹦一跳地走在马路上。
爸爸突然问聪聪:“你知道‘骄阳似火’是什么意思吗?”“我知道,就是强烈的太阳像火那样热。
”聪聪像背书似的说。
爸爸笑了笑说:“你这是背词典上的解释。
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好的解释吗?”聪聪和爸爸来到大海边,只见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
爸爸说:“我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语,你看眼前这情景像不像?”“太像了!太像了!”聪聪高兴得嚷起来。
爸爸意味深长地对聪聪说:“看来要城乡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会查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哪!”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教案】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6个生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3、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
4、用“骄阳似火”一词,描写夏日天气的炎热。
二、重点难点: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说说词义。
2、过渡到新课。
3、板书课题:学会查“无字词典”4、设疑:“无字词典”指什么?怎样查“无字词典”?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指名试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无字词典山崩地裂旅游解释烈日当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岩石理解意味深长聪明不断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5、识记词语,描红。
四、作业:1、练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扩词练习;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⑵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2、细读2——5自然段:集体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笔记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笔记一、课文概述本课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讲述了一个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拼音的故事。
通过这篇课文,学生们可以进一步巩固拼音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生字词学习1. 重点字词:在本课中,学生们需要掌握一些重点字词,如“拼音、卡片、桌子、椅子、嘴巴”等。
这些词语需要学生们正确发音,理解其含义,并在课文中理解其用法。
2. 生字书写:学生们需要学会书写一些生字,如“学、习、鹅、字、纸”等。
这些生字的书写需要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进行,并注意字形的细节。
三、课文理解1. 段落分析:本课共有五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各不相同。
学生们需要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并能够将其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2. 重点句理解:在本课中,有一些重点句需要学生们理解。
例如,“拼音卡片挂在墙上,桌子椅子排成一行,嘴巴张大跟读拼音”等。
这些句子需要学生们能够正确理解其含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四、阅读技巧1. 预测下文:学生们在阅读课文时,可以通过预测下文的内容,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在读到“桌子椅子排成一行”时,可以预测下文会讲述如何排列这些桌子椅子。
2. 联系上下文:学生们在阅读课文时,需要将文中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意。
例如,在读到“鹅”这个字时,可以联想到自己看到的鹅的形象,从而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含义。
五、语言运用1. 拼音拼写:学生们需要运用拼音知识,正确拼写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这需要学生们反复练习拼音拼写,达到正确、快速拼写的要求。
2. 口头表达:在本课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口头表达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可以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或者组织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六、文化背景知识本课涉及到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如拼音的学习方法和课堂上的学习环境等。
学生们可以通过这些知识,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教育文化,同时也可以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公开课课件)三年级上册语文《走进大自然》【第2课时】

2021/8/15
26
参考答案:从“访问”这个词我好像看到了“我们” 彬彬有礼地和花瓣交流的场景,感受到了“我们”对 大自然的喜爱。从“网住”这个词我仿佛看到了一群 可爱的孩子不愿意让斑斓的秋天离开自己,感受到了 “我们”对大自然的眷恋与喜爱之情。
2021/8/15
27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师点拨:(1)首先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几遍,做 到正确朗读课文,然后多读几遍达到流利朗读的 要求。最后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情 感融入进去达到有感情朗读的要求。 (2)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我们可以 这样来做:“我们”是怎样走进大自然的?边回 答边背诵第一节。走进大自然“我们”做了什么? 有什么愿望?边回答边背诵第二节。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 021年8 月26日 星期四 2021/8 /26202 1/8/262 021/8/ 26
•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 1年8月 2021/8 /26202 1/8/262 021/8/ 268/26/ 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8/ 262021 /8/26A ugust 26, 2021
ch__u_í _k_òu
_k_ūn b_ā_n_l_á_n_
体验.
2021/8/15
30
二、小小书法家。
xǐng
叩醒
càn làn
fǎng wèn
访问
shēn chén
mì mì
秘密
kūn chónɡ
灿烂
深沉
昆虫
2021/8/15
31
三、分辨形近字并组词。
培智三年级上册 生活语文 第2课 课外活动

培智三年级上册生活语文第2课课外活
动
本文档将介绍培智三年级上册生活语文课本中的第2课《课外
活动》的内容概要。
课文概述
《课外活动》是三年级上册生活语文课本中的第2课,主要讲
述了学生们在课外参与各种丰富多样的活动,并分享了一些他们的
课外活动经历。
课文内容
第一段
课文开始介绍了学生们在课外活动中的兴趣与爱好,比如运动、绘画、音乐等。
他们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
自己的兴趣爱好。
第二段
课文接着讲述了学生们参加各类比赛的经历。
比如运动比赛、
书法比赛、歌唱比赛等。
每个学生都为自己在比赛中取得的成绩而
骄傲和自豪。
第三段
第三段介绍了学生们在课外活动中互相帮助和合作的情景。
有
的同学在集体活动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比如组织者、领队等。
通
过合作,他们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才能。
第四段
最后一段,学生们讲述了参加一次户外拓展活动的经历。
他们
通过这次活动,体验了大自然的美丽,并学到了不同的知识和技能。
总结
《课外活动》这一篇课文给学生们树立了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的
榜样。
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他们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培养兴趣爱好,还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各
类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描述的花的学校,体验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2.让学生感受到花校长的职责、学生的责任与使命。
3.通过朗读、阅读、理解、写作等多种方式,运用语文知识与思维能力,实现对文本意义的深层解读。
4.自主学习,把自己的思想和实践和课堂所学相融合,能够根据自己的表现调整自学策略。
二、教学重难点1.阅读课文,理解作者借用人格化手法来表现花的学校的情感。
2.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3.学生利用语文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音响设备或者教学投影仪。
2.课文朗读录音或者老师自己的朗读。
3.课件PPT或白板,以充分表现文本。
4.一个与主题相关的实物或图片。
四、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个“神奇的地方”,让学生猜测这个地方在哪里,引导学生猜测这个地方的特点。
•将实物或图片展示给学生,向学生描述这个实物或图片的特点,并让学生联想到什么。
2.1.阅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
•教师让学生在阅读中注意表现花的学校的特点。
•根据需要,可以播放录音来帮助学生朗读。
2.2.理解课文•通过提问等方式,向学生展示课文的情感色彩,讨论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讨论课文背后的主题思想:人文关怀、美的追求、责任感等。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美学观念。
•可以让学生分角色阅读,感受花校长、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2.3.词语理解•教师将课文中学生不太理解的词语进行解释,并进行搭配例句,让学生理解对应的指代或运用。
•对于比较生僻的词语,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网络搜索来了解相关信息。
3.提高3.1.朗读•让学生在小组内或个人中朗读课文,提高学生语感和语音的表达。
3.2.写作•让学生写一篇与花有关的作文,引领学生思考与情感。
•学生可以围绕花校长的学校、自己种的卉花、自己的热爱等方面进行写作。
3.3.分析•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从语言表述、人物塑造、情感表现等角度分析文本。
•通过小测验或者课堂练习来回顾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课文
《金色的草地》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包括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段。
2、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蒲公英的资料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朗读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
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
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
(教师巡回指导)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2、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近和进、反和返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4、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
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5、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6、教师出示课件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7、本课生字较多,你是用哪些方法进行记忆的。
(要指导读准字音,如蒲、傍,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
)
8、完成语文天地抄一抄2
四、回顾总结
1、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课件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
)
二、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我们带跟着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看看这片金色的草地。
(出示课件)
2、指名读。
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文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感受
3、大家是怎么赞美这片草地的
4、看来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片草地,请大家齐读。
学习第三自然:
1、指名读。
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颜色:板书:(绿、金、绿)
⑴这个发现你是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
⑵你注意了颜色的变化跟什么有关
⑶按时间的顺序说说草地颜色的变化
2、我还有什么新发现
形状:板书(合拢张开)
⑴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
⑵花瓣到底是怎么动的,你想亲眼去看一看吗
出示课件,音乐渐起,教师范读:原来,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
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⑶花瓣是怎么动的,我们再来默读这几句话,把表示花瓣动的词语画下来。
⑷(出示课件)指名说一说画的词语。
⑸谁能看着这几句话加上动作来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他的动作。
⑹我们伸出手来,加上动作再来一起读读这几句话。
一棵小小的蒲公英在草地上有许许多多,不引人注目,可是今天我们却有了这样一个奇妙的发现,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1、指导朗读:同学们请你们就带着这种感情来练习朗读,先自己练着读一读。
2、指名读。
学习二、四自然段:
有了这个新发现,我们有了什么变化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1、指名说我们有了什么变化
2、联系课文说一说我们一开始是怎么玩的
3、现在呢最喜爱
4、发散:你会怎么爱(会说点什么会做点什么)
5、指名读、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看板书,全班交流
2、发散:
其实自然界还有许多花草也有这个特点,有没有发现的,谁来说说你知道的
3、总结:
同学们,大自然就是那么神奇美妙,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处处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
课下请观察你喜欢的花草,下节课说说你的新发现,好吗
《金色的草地》练习题
、看拼音,写词语。
shng kāi wn shuǎ rng mo jiǎ zhuāng dio y
( ) ( ) ( ) ( ) ( )
guān ch huā bn h 1ǒng shǒu zhǎng y běn zhng
jīng
( ) ( ) ( ) ( ) ( )
shǐ jn zh yng yǒu q yǐn rn zh m
( ) ( ) ( ) ( )
二、组词。
耍( ) 装( ) 欠( ) 爱( ) 现( ) 拢( )
要( ) 壮( ) 吹( ) 受( ) 观( ) 笼( )
三、填合适的词。
( ) ( ) ( ) ( )
的花瓣的草地的样子的笑脸
( ) ( ) ( ) ( )
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多么可爱的草地!
1.多么____________的蒲公英!
2.多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下面各组词语用直线恰当地连起来。
可爱的小草│ 住在一吹
有趣的草地│ 一大片观察
金色的时候│ 使劲草地
傍晚的蒲公英│ 仔细乡下
六、多音字组词。
shng( ) zhǎng( ) jio( )
盛长觉
chng( ) chng( ) ju ( )
七、按原文填空。
1.花朵( )时,它是( )的,草地也是( )的;花朵( )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 )的了。
2.多么可爱的( )多么有趣的(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 )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 ),和我们一起( )。
八、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