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欣赏活动:《劳动号子》说课稿
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教学设计一、准备阶段劳动号子是中国民歌百花园中的一枝瑰丽的奇葩,千百年来,人们在不同的劳动中唱着不同的号子:人们行船时唱着船夫号子、打夯时唱着打夯号子、打麦时唱着打麦号子、搬运时唱搬运号子。
为了激发学生对于劳动号子的探究动机,教师可组织学生初步欣赏几首劳动号子,然后让学生讨论确立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方案,具体包括:1、活动的具体目的和任务:(1)收集我国民歌中优秀的劳动号子曲目和本地民间曾经使用过的劳动号子;(2)劳动号子产生的背景及特点;(3)通过学唱一首自己喜爱的劳动号子进一步领悟劳动号子的特点;(4)劳动号子的简单创作。
2、活动小组的组成及分工,由学生自己组合成学习活动的小组针对上述各项任务进行分工合作。
3、学习活动小组根据分工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教师在准备阶段同样要积极参与学生方案的制定,激励学生进入探究问题的状态,理清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基本思路。
二、体验、解决问题阶段学生确立了研究方案后,就要进入具体的解决问题阶段。
具体过程如下:1、在开放的情境中收集素材。
如在音像商店购买VCD,灌制录音带、寻访民间艺人录音等,以音像资料留存下来供进一步研究的学习创作使用,同时还要收集关于劳动号子的文字材料、图片资料。
2、通过反复视听欣赏,比较所收集的这些劳动号子的异同,进而归纳出劳动号子的歌词特点、节奏特点、旋律特点及其演唱形式等,形成简单的研究报告。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研究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点、点拨与督促,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3、每个小组学唱一首喜欢的劳动号子,小组分析讨论把握演唱的情绪及技巧。
4、小组内成员合作进行一首简单的劳动号子创作,教师可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劳动场景让学生结合不同的劳动场景进行词曲创作,然后学生自己将得意之作灌制录音带。
三、总结交流阶段学习活动小组在完成体验解决问题阶段后,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将研究的资料进行进一步分类整理和加工,教师在掌握了一定情况后,安排一定的时间以不同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总结交流,根据劳动号子的学习活动内容,大致可安排以下总结交流活动:1、劳动号子音乐特点研讨会。
中国传统音乐04(第一章民间歌曲劳动号子教案)(精)

民族音乐(表演)传承与创新资源库建设项目课程建设资源参考样本(3)——电子教案课题第一章 民间歌曲第二节 民间歌曲的类别与艺术特征(劳动号子)学时 2教学 目的 与 要求教学目的:本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劳动号子的界定、类别及其艺术特征。
教学要求:多种多样的劳动方式,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要求学生深入领会搬运号子、农事号子、工程号子、船工号子的特点,进而领会劳动号子的艺术特征。
教材全国艺术职业教育系列教材.高职卷 《中国传统音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9教学 内容 劳动号子(一)劳动号子的定义(二)劳动号子的种类1.搬运号子 2.农事号子 3.工程号子 4.船工号子 (三)劳动号子的艺术特征教学 重点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搬运号子、农事号子、工程号子、船工号子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搬运号子、农事号子、工程号子、船工号子的艺术特征。
教学 方法采用理论课多媒体教学模式,使用讲解、示范、互动等方法进行教学与辅导。
作业与思考 1.搜集相关音、视频资料加强学习。
2.完成课后习题并进行思考和分析。
教学活动设计 备注一、复习旧课民歌的相关知识点复习与巩固。
二、导入新课有关劳动号子的最早记载,出现在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审应览》中,书中云“今举大木者,前乎舆謣,後亦应之”。
西汉《淮南子·道应训》书中亦有“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的记载。
资源调入: 劳动号子图片jpg(一)劳动号子的定义是民歌的一个类别,北方称“吆号子”,南方称“喊号子”“打号子”“叫号子”“吼号子”,它产生并应用于生产劳动,是伴随劳动而歌唱的一种常带有呼号的歌曲。
(二)劳动号子的种类1.搬运号子:就是指在以人力负重(如:搬运、挑担或装卸货物等)的劳动中,特别是在集体性的运输劳动中,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振奋情绪、提高劳动效率所唱的号子。
资源调入: 搬运号子图片1 jpg资源调入: 搬运号子图片2 jpg作品欣赏:《哈腰挂》《哈腰挂》是黑龙江林业伐木工人搬运木头时所唱的号子,在东北林区称为《哈腰挂号》;全曲没有固定的唱词,由指挥者即兴创作,一人领唱,众人应和,时有领、和交迭,形成多声部的歌唱形式;因为领唱者张口就唱“哈腰挂”而得名。
《劳动号子》说课稿

《劳动号子》说课稿
课型:唱歌课
教学模式:情景式教学
教具:多媒体课件、琴
教学目标: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
体验劳动号子特点,用乐观、热烈的情绪演唱《军民大生产》。
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的关系,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编创活动。
教学重点:学习、体验、表现劳动歌曲中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教学难点:歌曲中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
一、教学过程:
导入多媒体播放民工修路打夯实况视频,并一起参与
二、学习新课
1、完整感受歌曲
2、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劳动号子与劳动动作的关系(劳动中产生为劳动服务)
号子声音特点(粗犷有力强弱鲜明)
号子的作用(协调节奏鼓舞干劲调节精神)
介绍劳动号子是我国民歌体裁之一。
3、歌曲学唱学生跟琴演唱歌曲学生分组讨论歌曲分为几个部分,然后请学生回答,找出最具特点句子,模唱:“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啰啰啰太
学唱第一、二两段。
重点结合乐谱中的重音记号,把握“嗬咳”所表现的劳动热情。
自学第三、四、五段。
三、处理歌曲:
教师总结随琴完整演唱全体带着对歌曲的理解、带着欢快的情绪演唱本首歌曲,分小组演唱评分,让学生找代表进行演唱。
四、提高拓展:尝试不同演唱形式表演。
五、即兴创编活动四人小组合作,创编运动或劳动号子。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了解并体验了劳动号子的特点,用乐观、热烈的情绪演唱《军民大生产》。
了解了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的关系,更加热爱我国民族音乐。
音乐教案-劳动号子

音乐教案-劳动号子
教学目标:
1. 了解劳动号子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学习劳动号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3. 能够正确演唱劳动号子。
教学准备:
1. 劳动号子的录音或视频材料。
2. 乐器,如鼓、铃铛等,以及教室中任何其他可用的乐器。
教学过程:
引入:
1. 介绍劳动号子的定义和起源。
解释劳动号子是以歌曲的形式表达劳动的节奏和动作的音乐形式。
2. 播放一段录音或视频材料,让学生们听一听劳动号子的节奏和旋律。
3. 请学生们思考一下在生活中哪些场合可以听到劳动号子的声音。
示范:
1. 选择一首简单的劳动号子,向学生们示范如何演唱。
2. 请学生们注意旋律和节奏,并试着一起跟唱。
练习:
1.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一种乐器。
可以是教室中已有的常见乐器,也可以是自制的简单乐器,如用瓶子装水做成的鼓等。
2. 请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劳动号子,并使用他们分到的乐器来演奏节奏。
3.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喜好,加入一些适当的动作和舞蹈。
表演:
1. 每个小组准备好后,进行表演。
2. 观众可以通过鼓掌和欢呼来给予肯定。
总结:
1. 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们分享他们对劳动号子的理解和体验。
2. 引导学生们思考劳动号子的意义和作用。
拓展练习:
1. 鼓励学生们自行编创一首劳动号子,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劳动技能和经验进行创作。
2. 学生们可以通过录音或视频的方式记录下他们的劳动号子,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劳动号子教案幼儿园

劳动号子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了解劳动号子的概念与意义,理解劳动的重要性。
2.学会唱《劳动号子》,增强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加深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信心。
二、教学准备1.幼儿园室外、室内用品和工具:园枪、铲子、畚箕、扫帚等。
2.音响设备:配合播放劳动号子音乐。
3.音乐文件:《劳动号子》等优秀音乐。
4.教学物品:牌子和口号。
三、教学步骤1.引入1.引导孩子注意周围的环境,指出室外和室内的杂乱无序的情况,让孩子们感到不协调的景象。
2.提出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3.根据孩子们的回答逐渐导入“劳动”的话题。
2.学习《劳动号子》1.集体声乐训练:播放《劳动号子》音乐,带领孩子们一起唱。
2.小组练习:让孩子们分成小组,一起训练唱歌和舞蹈。
3.剧场演出1.分组比赛:让小朋友们分成多个小组,分别比赛谁能把房间、园区打扫得最干净,谁能使室外更美。
2.表彰优胜者并颁布奖品。
3.在优胜者的领导下,集体表演《劳动号子》。
4.用牌子和口号宣传劳动的意义。
4.总结1.回顾这次活动的整个过程,详细评价各组人员的表现和成果。
2.强调劳动的意义,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劳动。
3.强调团体精神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环境:全面、卫生、整洁。
2.课程活动:生动,丰富,富有创意。
3.教材:兴趣编排和有趣的音乐有助于孩子们的学习和兴趣。
4.教师:热情,亲切,细心。
5.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表现良好。
五、教学效果劳动对于幼儿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园的小朋友学会了劳动的重要性,增强了团体荣誉感和信心。
他们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明确了日常生活劳动的重要性,更有利于他们的个人发展。
通过唱劳动号子的方式,他们也学会了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而且将来在进入社会后,劳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他们在学习劳动的过程中增强了自己的能力和信心,这将对他们的未来有很大帮助。
《汉族民间音乐之瑰宝——劳动号子》课堂教学设计

《汉族民间音乐之瑰宝——劳动号子》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通过对汉族民歌的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歌,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祖国对家乡的情感。
二、通过观赏、献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和介绍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和分类。
三、能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课堂交流,讨论归纳三种民歌的音乐特点并能通过这些特点判断各个不同作品体裁。
教学内容1、运用比较、分析、教师范唱等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2、设计多种多样的体验活动并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获得对民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升华。
教学重点1.听赏相同地域的民歌,比较优劣2.了解掌握汉族民歌不同体裁的不同特点教学难点1.各种不同民歌体裁的分类,能利用特点分辨各体裁。
2.两地《茉莉花》的异曲合唱,能够比较整齐人与自然地献唱。
学生活动1、与教师合作演出号子,体验节奏和情感,熟识号子特点。
2、学唱江苏民歌和中国民歌《茉莉花》,尝试同时演唱两种曲调不同的《茉莉花》。
3、深入探讨、研究三种民歌体裁的具体内容特点。
4、反馈练习,听赏不同民歌片段,分辨民歌体裁教学过程:过程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1.教师播出课前音乐宋祖英的《望月》。
2.对比欣赏《神农溪纤夫号子》回答:这首作品整体表现了怎样的场面?其中存有哪些献唱形式,整体表现了怎样的情感?与我们课前播出的音乐存有什么差别?回答:劳作场面,源于生活;领唱、齐唱,表现劳动者齐心协力的劳动场面;前者有音乐伴奏而后者是清唱,原汁原味。
3..小结:教师总结刚才的问题引入课题汉族民歌。
a,民歌的定义b,同学们讨厌吗?美在哪?(教师直观了解民歌的艺术特征)学生听赏两首音乐作品,思考交流,回答问题。
播出一首抒情直截了当的歌曲,旨在营造较好的音乐课堂氛围。
通过一首号子激情引趣,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带出整体表现了本课内容。
新课——民歌体裁(一)、号子1.导入:直接介绍我国汉族民歌分为三大类:号子、山歌、小调“早期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如何协同步伐,提升劳动效率的呢?”通过描述提示学生思考由来——劳动。
劳动号子说课稿

劳动号子说课稿
《劳动号子》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
在上课的刚开始我让同学们做扳手腕的游戏,从而引出号子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劳动号子,让学生观看视频《军民大生产》而后学唱《军民大生产》,使学生对劳动号子的定义有所了解。
我考虑到劳动号子唱起来一般简单而重复,有时甚至比较枯燥,所以,特意采用不同题材的劳动号子让学生听唱,这样就能够激起学生对劳动号子的兴趣,同时暗示学生:其实劳动号子也可以唱得很幽默、很诙谐的,而且在人民的劳动中各种各样的劳动号子是无所不在的。
在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完不同劳动场面有不同的劳动号子之后,我便让学生讨论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作用。
鉴赏的升华就是让学生去体验,在这个环节中我本想让学生都动起来,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我想主要是因为我没有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所以,这一点以后我还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用自己的激情去带动学生的热情。
课堂小结我是这样说的:劳动号子作为民歌的一个主要体裁,数千年来,它伴随着劳苦大众在与自然的搏击中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功能,它创造了人类战胜自然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同时,劳动号子又是人类在自然中与劳动相互结合而产生的人类文明中最早的精神、艺术
之花。
因此,它具有永恒的历史文化价值。
同学们听后的感触还是很深刻的。
最后,我还布置了一道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参与收集和编创出朗朗上口的劳动号子,既巩固了教学效果,又娱己娱人。
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我看着同学们自信
的神情,相信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虽不尽人意,但在课后劳动实践中一定能创编出生动、欢快而又贴近生活的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幼儿园教案

劳动号子幼儿园教案教案标题:劳动号子快乐成长一、教学目标:1.了解劳动号子的定义及作用。
2.能够唱出几首常见的劳动号子。
3.培养幼儿劳动意识和团体合作精神。
4.在劳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件或教具:幼儿园劳动号子相关图片、劳动号子歌曲的音频。
2.材料:纸、颜料、毛笔、印章等。
三、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10分钟):教师以游戏的方式引入,选几位幼儿上台做动作,其他幼儿全力配合,模仿幼儿做出相应的行动,并融入歌曲,让幼儿感受劳动的快乐。
2.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劳动号子相关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了解劳动号子的概念和作用,如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加强合作、增进集体凝聚力等。
并引导幼儿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劳动需要劳动号子。
3.欣赏劳动号子(10分钟):播放几首劳动号子歌曲的音频,让幼儿欣赏,边听边观察歌曲中的劳动画面。
引导幼儿感受劳动号子的节奏和力量感。
4.学唱劳动号子(20分钟):教师带领全班幼儿学唱劳动号子,并配合动作。
可选择几首幼儿熟悉的劳动号子,如《劳动号子之种植》、《劳动号子之洗衣》等。
教师可以先段落教唱,在确保每个幼儿都学会后,再逐渐整合成完整的歌曲。
5.劳动活动:画画(3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劳动活动,让幼儿利用毛笔、颜料、纸等材料画画。
引导幼儿在画画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并在画画前、中、后为幼儿唱几句相应的劳动号子,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6.劳动成果展示(15分钟):教师让每位幼儿将自己的画作陈列在教室的墙上,并邀请他们轮流为自己的作品介绍并讲述劳动过程。
其他幼儿可以提出问题或给予表扬和鼓励。
7.收尾活动(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与幼儿一起回顾劳动号子的作用和意义。
最后,给幼儿发放一些小奖品,表扬他们的劳动成果。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活动,幼儿能够了解到劳动号子的概念和作用,学会唱几首劳动号子,感受劳动的快乐。
劳动活动中,幼儿通过画画等形式锻炼了动手能力,提高了合作意识和集体凝聚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音乐欣赏活动:《劳动号子》说课稿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大班音乐欣赏活动《劳动号子》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音乐欣赏活动《劳动号子》。
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说教材
欣赏《劳动号子》是根据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纳入国民体系实验用书——《幼儿园教学活动指导用书》大班艺术领域欣赏劳动号子一课内容来设计的。
“铁人”王进喜是个秦腔迷,他对音乐的喜爱体现了劳动者的乐观精神,同时“铁人”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也感染了工友们。
在“人拉肩扛”的劳动过程中王进喜就用劳动号子指挥和鼓舞大家完成超乎想象的重体力劳动。
体现了石油工人钢铁般的毅力和乐观团结的创业精神。
本次活动就是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号子带来的感染力和促进团结协作的力量。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具体如下:
.了解什么是劳动号子,以及劳动号子的作用和特点。
2.学习用“一领众和”的方式喊号子,并用肢体语言表达劳动号子节奏和韵律。
3.了解老一代石油工人在艰苦条件下乐观的态度、团结的精神。
三、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受号子一领众和的特点,学习用“一领众和”的方式喊号子。
用即兴表演、肢体语言等亲身体验的形式来突破重点。
难点:感受老一代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过程和乐观团结的精神。
在游戏中感知团结一致的作用和乐趣,来突破难点。
四、说现状分析
5—6岁幼儿脑结构较成熟,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较准确的感知节奏和韵律,他们的大肌肉的迅速发展使幼儿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节奏有力、动作整齐的表演。
五、说教法、学法
通过观看丰富的视频资料、师幼之间的讨论总结、幼儿亲身搬运和喊号子
的体验中,运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实践体验法,
帮助幼儿了解老一辈石油
工人艰苦创业的历史。
六、说活动准备
.活动前幼儿初步了解“人拉肩扛”的历史
2.视频资料
3.小红旗一面
七、说活动过程
活动一历史再现
.《人拉肩扛》的故事导入。
设计意图:老师讲《人拉肩扛》的故事,再现石油大会战时期人拉肩扛的历史事件,加深幼儿对铁人王进喜和老一辈石油工人乐观、团结精神的了解。
2.发现人拉肩扛中的号子。
欣赏“人拉肩扛”的视频。
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享、总结,然后将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答案告诉老师。
我会针对孩子的“我听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引出“劳动号子”。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提问、交流引导幼儿发现铁人王进喜爷爷用号子指挥石油工人团结一致的拉动了重达几十吨的钻机,初步了解“号子”在劳动中的作用。
活动二艺术欣赏
.感受号子的形式。
带领幼儿再次欣赏“人拉肩扛”的视频,引导幼儿尝试用语言和肢体动作去感受“劳动号子”的魅力,(工人干劲大啊!嘿嘿。
困难咱不怕啊!嘿嘿。
咱们一声吼啊!嘿嘿。
地球也发抖啊!嘿嘿。
)亲自感受之后老师抛出,“在劳动中为什么要喊号子”呢?引导孩子进行思考。
根据孩子的不同回答和疑问,师幼共同寻找答案。
)
设计意图:用抛砖引玉的方法,通过模仿、体验、提出问题并回答,引导幼儿加深了解“劳动号子”在劳动中所起到的作用。
2.游戏深化,艺术表现。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设计一个“快乐运输队”的游戏。
我会准备一些较重的袋子请幼儿分成若干组进行两次搬运,第一次搬运只给出目的地。
第二次配以号子指挥“预备,走。
一二、一二”。
让孩子们对比两次搬运哪一次更顺利、更开心。
设计意图:让幼儿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感受。
在游戏中,体会劳动号子在劳动中的作用。
“劳动号子”能够鼓足干劲,高涨情绪,指挥大家步调一致,这样劳动会更顺利更轻松,同时还能感到身心愉快。
3.艺术拓展
让孩子们欣赏几种劳动号子,引导幼儿体会出劳动号子的特点。
设计意图:在孩子们参与的基础上老师总结出劳动号子的特点:运用到多种劳动场面、一领众和、有一定节奏、一定规律、一定起伏等。
各位评委,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本次活动的过程设计我是利用“初步感受”“加深了解”“实践获得真知”的层层递进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的。
以上各环节完成了我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将带领幼儿激情的表演来结束这次活动。
活动三情景再现,激发情感
情境表演:帮助石油工人一起来运管线,播放石油工人的号子的音乐,
选出,一个小朋友拿小旗,做指挥,孩子们排成两队手臂搭着手臂做
抬东西的样子。
感受号子“一领众和”“步伐一致”,“有节奏”的
特点。
设计意图:为幼儿创设情境。
进行表演。
将活动推向高潮。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