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考点专练大气运动、天气与气候

合集下载

2021年高考专题复习之大气运动天气与气候

2021年高考专题复习之大气运动天气与气候

2021年高考专题复习之大气运动、天气与气候能力要求一: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在等压线图中判断天气系统是地理学习能力重点之一。

其基本能力要求如下:(1)根据等压线数值分布特征,判读高压中心、低压中心、高压脊、低压槽、鞍部等气压场名称。

(2)根据气压差异判读风向。

基本方法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高空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与等压线斜交。

(3)根据气压梯度判断风力。

同一等压线图中看等压线疏密情况,不同等压线图中看单位距离上的气压差(既要看气压差的大小,更要注意比例尺的大小)。

(4)不同地点天气状况分析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低压中心因气流上升而多阴雨天气,如台风天气;高压中心因气流下沉而天气晴好;低压槽附近因冷暖气流交汇常伴有阴雨天气(如图1),高压脊控制则为晴朗天气。

【例1】读图2,回答1-3题: 1.M处的气压值可能为A.1020.0、1012.5 B.1017.5、1020.0 C.1017.5、1015.0 D.1015.0、1012.5 2.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A.南风 B.西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3.图示地区4月份因大陆气团与海洋气团交绥而降水较多的地方为 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1C 2D 3D (2002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能力要求二:等温线图的分析判断等温线是反映某一区域气温水平分布特征的统计图,在等温线图上可以判断南北半球、气温差异及其成因等。

基本的判读方法如下。

(1)根据等温线的数值递变规律判断南北半球。

全球气温自低纬向高纬递减,即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2)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判断温差大小并分析原因。

等温线密,区域内温差大;等温疏,区域内温差小。

其温差大小往往与太阳辐射(太阳高度、日照时间)、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差异相关。

(3)根据等温线走向分析影响气温变化的主导因素。

等温线走向大体与纬线平行,说明太阳辐射是影响气温高低的主要因素;与海岸线走向大体平行,说明海洋对气温分布的影响显著;与等高线走向一致,说明影响气温高低的主导因素是地势。

2021高考地理知识清单-专题02 大气的运动规律(原卷+解析版)

2021高考地理知识清单-专题02 大气的运动规律(原卷+解析版)

专题02大气的运动规律专练读我国部分城市某日天气预报表及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3题。

城市天气现象(白天/夜间)最高温/最低温北京28℃/18℃上海25℃/19℃哈尔滨24℃/11℃西宁22℃/3℃1.表中温差最小的城市,其日温差小的原因与图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②④B.②③C.③④D.①③2.该日()A.上海一定受热带气旋的影响,降水较多B.北京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C.寒潮降温使哈尔滨形成大雾天气D.西宁昼夜温差与昼夜长短有直接关系3.表中哈尔滨与上海最高气温相差较小,最低气温相差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天气状况D.海陆位置某国棉花生产在世界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下图示意该国棉花生产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读图,完成4~6题。

4.该棉花产区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地中海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5.该棉花产区最可能位于()A.乌兹别克斯坦B.埃及C.巴西D.阿根廷6.该地区气候特征对棉花生产的有利影响是()A.全年高温,蒸发旺盛B.风调雨顺,不受旱涝灾害影响C.盛夏时光热充足,利于采摘D.棉花生长期高温多雨,利于棉花生长把地面及大气看成一个整体,称为地气系统。

该系统的热量收支差额称为地气系统辐射差额,其中收入部分是地面和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支出部分为发送到宇宙空间中的地面和大气长波辐射。

读非洲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量(单位:卡/厘米2·分钟)统计图,完成7~8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面长波辐射的收入主要来自大气逆辐射B.地面长波辐射的支出多少主要取决于地表植被状况C.云层越厚,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多D.地面温度越高,地面长波辐射越强8.造成甲、乙两地年辐射差额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天气状况C.海拔D.沿岸洋流性质下垫面因素、人为热和温室气体排放是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因素。

同一城市,晴朗、无风时热岛效应非常明显,大风条件下热岛效应微弱。

高考地理 考前三个月 高频考点练三 大气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 考前三个月 高频考点练三 大气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

三、大气运动一、选择题常用的温湿年变化图是以标明在坐标上的逐月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或降水量)的12个点,按月顺序连接起来的多角形图。

把生物的生态特征与气候图相结合,就成为生物气候图。

读下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四地的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巴黎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最显著B.安卡拉每个月的相对湿度都比喀土穆高C.喀土穆的气温年较差最小D.12月月均温最高的是火奴鲁鲁2.危害柑桔的地中海蜡实蝇,其生活的最适宜温湿范围是16~32℃和75~85%之间,图中内、中、外三个长方形分别表示其最适宜、适宜和可耐受范围,则该生物气候图表明( ) A.火奴鲁鲁全年温度、湿度都是最适于蜡实蝇生长发育B.巴黎较冷的6个月对蜡实蝇的繁殖不利,但尚未超过其耐受限度C.喀土穆因为太热使这种害虫有9个月无法生存D.安卡拉的气候使其全年都可生长这种害虫答案 1.D 2.B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各地的气温和湿度变化分析,气温年较差越小,气候的海洋性越显著,所以图中火奴鲁鲁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最显著,A错。

读图,根据横轴的数值分析,安卡拉只有冬半年的相对湿度都比喀土穆高,B错。

火奴鲁鲁的气温年较差最小,C错。

根据图中气温月份变化,可以判断,12月月均温最高的是火奴鲁鲁,D对。

第2题,根据材料,图中内、中、外三个长方形分别表示其最适宜、适宜和可耐受范围,所以火奴鲁鲁全年温度、湿度都是适于蜡实蝇生长发育,不是最适于,A错。

巴黎较冷的6个月对蜡实蝇的繁殖不利,但尚未超过其耐受限度,B对。

从图中看,喀土穆因为太干燥使这种害虫有10个月无法生存,C错。

图中安卡拉的气候全年有4个月不能生长这种害虫,D错。

下图为某月30°N附近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单位:hPa)。

读图完成3~5题。

3.乙气压中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海洋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C.气流在高空堆积被迫下沉D.受冷气团顶托暖气团抬升4.此季节( )A.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收割小麦正忙B.美国的新奥尔良与南非的开普敦都处于雨季C.北亚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正值凌汛D.北京市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幅度为一年中最小5.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 B.太阳辐射C.地形地势 D.大气环流答案 3.A 4.B 5.D解析第3题,结合经纬网和气压分布特点知,乙为印度低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高频考点 预测演练)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高频考点 预测演练)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
答案 A
4.图中陆风转湖风的时刻所在时段是(
)
A.5:30—6:30
B.8:30—9:30
C.13:30—14:30 D.17:30—18:30
解析 据上题分析结合岳阳逐时湖陆风风速距平变化曲线图可知:图中 8: 30—9:30 是风速距平由负距平向正距平变化,因此此时为陆风转湖风的时刻; 17:30—18:30 是风速距平由正距平向负距平变化,因此此时为湖风转陆风的时 刻,故本题选 B。
C.⑥至⑦ D.⑨至⑩
(2)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
)
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
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
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
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
【解析】 (1)由材料可知,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 时间间隔相同的相邻两点的距离越远,表明气球漂移的速度越快,即气球受水平 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中③点与④点相距最远,故 A 项正确。(2)首先根 据乙图的经纬网,判断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中心为南极点。然后根据图甲中 ⑦和
2.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3.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3.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4.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
应用体验 (2016·浙江省金华十校高考模拟)读我国 4 月某地不同天气状况下温室内、 外气温的变化图,完成 1—2 题。
1.温室内、外的气温( A.阴天时大致相同 C.晴天时相差不大
) B.温差与天气状况无关 D.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
(1)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
A.1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
【解析】 (1)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画图观察两
个重要时间点(6 点和 12 点前后)的气温变化,并注意月初

地理二轮复习全国专题三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大气的运动

地理二轮复习全国专题三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大气的运动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 高温,降水季节差异 大,主要分布在亚洲 南部和东南部,如印 度半岛、中南半岛等。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 高温干燥,降水稀少,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 线附近的沙漠地区, 如撒哈拉沙漠、澳大 利亚大沙漠等。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 温和湿润,降水季节分 配均匀,主要分布在南 北纬40°-60°的大陆西 岸,如欧洲西部、加拿 大太平洋沿岸等。
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生态保护,恢复生态功能,提高环境自净能力。
大气质量监测与评价
监测目的:及时发现污染源,评估大气质 量状况,为治理提供依据
监测方法:地面监测、遥感监测、在线监 测等
监测指标:PM2.5、PM10、二氧化硫、氮 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浓度
评价标准:根据监测结果,按照国家或 地区标准进行评价,分为优、良、轻度 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 等不同等级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 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干 燥,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北美 大陆内部,如俄罗斯、 中国东北等地区。
全球变暖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影响: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 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
应对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加强国际合作
气象灾害与防治
气象灾害的类型与特点
地理二轮复习全国专题三大气 运动和天气气候大气的运动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大气的运动 3 天气系统 4 气候的形成与变化 5 气象灾害与防治 6 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பைடு நூலகம்
大气的运动
形成原因
大气运动的形成与 地球自转、公转有

2020 高考冲刺 地理 二轮---专题三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

2020 高考冲刺 地理 二轮---专题三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

C.南半球的2月
D.南半球的8月
解析 第(1)题,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内的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的规律,因此P处气温应大于20 ℃或小于16 ℃。第(2)题,根据等温线可判断该区域属 于南半球,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温方向凸出,说明海洋温度低于陆地,那么应该是南 半球的夏季。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材料中提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效 果显著,说明①②为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排除③④。又根据枯雪 年降水少,昼夜温差较大,丰雪年降水多,昼夜温差小,可进一步判断:①为丰雪年 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②为枯雪年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 线,因此答案选B。第(2)题,由图可知,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 的平均气温日变化,不能确定当地最低气温,因此A错;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 化(即平均气温变化状况和昼夜温差)大致相同,因此B错;膜内温度日变化丰雪年小于 枯雪年,主要是由于丰、枯雪年积雪厚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C正确,D错误。第(3) 题,本题考查时间的估算。一般来讲,某地日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当地地方时14时, 而此时北京时间是16时左右,说明该地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左右,相对于120°E偏西30° 左右,当地经度大约为90°E,结合选项只能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因此答案选D。 答案 (1)B (2)C (3)D
运用双层覆膜技术,克服不利自然条件发展农业,体现了人地协调 人地协调观
观 读数据统计图,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判断曲线类型,进而判断 综合思维 气温变化特征和区域位置 通过寒冷期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 区域认知 温度日变化判读区域位置
地理实践力 判读数据统计图,运用所学区域地理知识推测地理位置

高考地理(人教版)二轮专题训练三 大气运动规律(含解析)

高考地理(人教版)二轮专题训练三 大气运动规律(含解析)

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一、选择题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

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题。

1.导致白天沙漠温度远高于绿洲地表温度的主要原因是沙漠( )①蒸发(腾)少②反射率小③比热容小④大气逆辐射强A.①②B.①③C.②③D. ③④答案 B 沙漠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且蒸发(腾)少,热量散失少,故白天沙漠温度远高于绿洲的地表温度。

由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 ℃,黑夜时低至-183 ℃。

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规律。

下图1为“玉兔号”月球车沉睡了一个月夜后首次醒来。

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

“玉兔号”月球车使命大、本领强。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2.(2020河南安阳模拟)材料中提到的“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对应图2中的( )A.①B.⑦C.③D.⑤答案 B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也就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所以“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应为⑦。

3.(2020河南安阳模拟)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 )A.①强,②强B.②强,③弱C.④强,⑤强D.①强,③弱答案 D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而夜晚地面辐射强,没有大气逆辐射,气温低。

故选D。

下图为晴天我国某绿洲与周围沙漠气温日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题。

4.(2020四川仁寿模拟)根据图中虚线、实线的变化特点可判断( )A.虚线表示绿洲,气温日较差较小B.虚线表示沙漠,夜间大气逆辐射强C.实线表示绿洲,白天地面升温慢D.实线表示沙漠,白天地面辐射强答案 C 晴天,绿洲的气温日较差小于沙漠,读图可知,虚线的气温日较差较大,实线的气温日较差较小,故虚线表示沙漠、实线表示绿洲,排除A、D项;晴天,绿洲上空的水汽含量比沙漠大,因此夜晚绿洲大气逆辐射强于沙漠,B项错误;绿洲的比热容大于沙漠,白天地面升温慢于沙漠,故C项正确。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第6讲大气的运动练习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第6讲大气的运动练习

专题突破练6大气的运动(2018 •甘肃天水测试)特朗勃墙是一种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仅依靠被动式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某冬季白天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第1~2 题。

2飞眼雜當材料1. 冬季白天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原理是()A. 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B. 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C. 室内空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D. 不同物体的比热容差异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集热墙可能为白色B. 乙气流为下降气流C. 甲气流为冷气流,流出空气隔层D. 丙气流为暖气流,流进空气隔层答案:1.B 2.B解析:第1题,冬季白天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是利用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原理,室内地面的直接热源不是太阳辐射,而是集热墙的热辐射;室内空气的直接热源也是集热墙的热辐射。

第2题,白色吸热效果最差,黑色吸热效果好,所以集热墙可能为黑色;乙气流为下降气流;甲气流为冷气流,流入空气隔层;丙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

(2017 •湖北四地七校联考)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

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图1),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图2)。

据此完成第3~5题。

A. 便于室内空气流出B. 便于采光C. 便于室内热量散发D. 便于室外空气流入4. 室内大厅中央水池的主要作用是()A. 储存生活用水B. 增加室内湿度C. 美化居室环境D. 冷却大气温度5. 室内大厅的空气运动()A. 从四周流向水池B.从水池流向四周C.中央为上升气流D.四周为上升气流答案:3.D 4.D 5.B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伊朗古城的“风塔”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水的热容量较大,气温较低,空气收缩下沉,高层空气由四周向塔中心流,则“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室外空气流入,D项正确。

第4题,水的热容量较大,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相对较低,则室内水池的主要作用是冷却大气温度,D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必考点专练-大气运动、天气与气候必考点专练 - 大气运动、天气与气候(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图1为“世界某区域图”,图2是风力统计曲线,其中两条折线对应图1中甲、乙两地,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 ( )。

A.甲—①、乙—② B.甲—③、乙—②C.甲—②、乙—③ D.甲—②、乙—①2.造成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 ( )。

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②地形起伏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④海陆位置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第1题,据图判断出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区,由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西风控制,夏季受副高控制,故甲、乙两地夏季风速小,只能选择①②,又因甲受地形影响,背风坡风力小,故选D。

第2题,A造成两地风力差别的原因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无关,故选A。

答案 1.D 2.A3.(2019·山东基本能力,58)城市市区的气温比郊区高。

下图为某城市市区轮廓示意图,该城市夏季午后某时刻气温沿图中虚线所示方向的变化曲线可能为 (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热岛效应的有关知识。

图中南北、东西虚线有相交点,对应的气温变化曲线也应有交叉点,故排除C、D两选项;城市轮廓南北短东西长,对应的气温变化曲线也应有长短之分,水平距离较短的应为南北气温曲线,故选A。

答案 A(2019·安徽文综,28~29)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观测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

完成4~5题。

4.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 )。

A.3月12日晴朗 B.6月5日晴朗C.3月22日多云 D.6月20日多云5.该地可能位于 ( )。

A.祁连山地 B.大兴安岭C.南沙群岛 D.帕米尔高原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地面从北京时间6时左右开始接受太阳辐射,即6时左右日出,大约21时左右地面得不到太阳辐射,即大约21时日落,因此该地昼长约为15小时,因此该日日期应为6月5日或6月20日;该地若为晴朗的天气,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当地正午时最多,但图中显示在北京时间13时左右出现下降,应是受多云天气的影响。

第5题,由图可知,该地该日正午北京时间约为13时30分,因此该地应大致位于97.5°E,可能位于祁连山地。

答案 4.D 5.A(2019·全国文综Ⅰ,7~8)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

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

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6~7题。

6.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 )。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7.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 )。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C.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解析第6题,读图知,9日气温最高值达21℃以上,高于8日气温最高值,A项错;9日9时到18时比8日同时段等温线更密集,说明白天气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选B项;一天中,14时前后温度达到最高,故从正午(12时)到午夜(0时)温度不是逐渐降低的,C项错;白天等温线比夜晚密集,说明白天气温变化更快,D项错。

第7题,首先明确城市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废热排放,使城区温度明显高于郊区的现象,所以热岛效应最强时段应是城郊温差最大时段,8日22时左右符合要求。

答案 6.B 7.B(2019·福建文综,10~12)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

读图完成8~9题。

8.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9.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解析第8题,依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判定该区域为北极地区,依此时等压线的分布可看出①附近有一高压脊,且其东侧气压低,故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为向东,北半球右偏,则①处的风向为西北风。

第9题,依60°N附近气压分布状况可知,此时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高压切断,使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可判断此时为冬季。

图中显示晨昏线与70°N相切,说明太阳直射20°S;而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S,太阳直射点1个月移动范围大致为8°,则此时为12月或1月,故A项可能成立。

答案 8.C 9.A(2019·北京文综,6~7)右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游牧活动 ( )。

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11.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 )。

A.1月B.4月C.7月D.10月解析第10题,图中游牧路线主要位于维多利亚湖以东的东非高原,尽管路线穿越赤道,但受东非高原地势的影响,赤道附近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依据比例尺可计算出多多马距赤道约600千米,位于6°S附近,离南回归线较远;东非高原地势高,不会受到飓风的侵扰。

游牧活动是随着雨季而移动,且图中基塔莱与多多马的雨季刚好相反。

第11题,图中基塔莱的雨季为4~9月,故在雨季将要结束之前,牧民即开始迁徙,到达甲地大约为10月份。

答案 10.B 11.D(2019·四川文综,8~9)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纬度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12~13题。

12.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 )。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13.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低,蒸发旺盛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解析第12题,根据图示的纬度和年降水量分布信息,并结合所学的区域地理知识,可以判断①②③④曲线应依次表示南美、非洲、北美和澳大利亚大陆。

第13题,南美大陆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直逼赤道附近,主要是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

答案 12.C 13.D(2019·四川文综,7~9)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

读表完成14~16题。

地点纬度气温/℃降水量/mm1月7月1月7月全年①23°08′13.328.440.0210.01614.1②39°48′-4.726.02.6196.6682.9③48°58′3.518.454.353.6647.4④54°17′1.813.4225.0117.02399.014.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 )。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C.③——大兴安岭西侧D.④——西经130度附近15.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 )。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16.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D.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解析根据气温判断四地均位于北半球,结合降水量和降水的月份分配可以判断①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②为温带季风气候,③④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第14题,(130°W,54°17′N)附近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第15题,④地地处北美西海岸附近,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暖湿的西风受山地阻挡,地形雨丰富。

第16题,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易发旱灾;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答案 14.D 15.A 16.B二、综合题17.[2019·山东文综,26(1)~(2)]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

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图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问题。

(10分)(1)说明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8分)(2)2019年春季B地冷锋频繁过境,气温较常年偏低。

试绘出冷锋剖面示意图(要求绘出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

(2分)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A地气温与降水的特点是冬季月均温高于0 ℃,夏季月均温低于20℃,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季节变化小,分配较均匀,故可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其成因是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该气候条件不利于谷物生产的原因是夏季气温较低,日照较少。

第(2)题,绘制冷锋剖面示意图应注意:①锋面倾向冷气团一侧,冷气团位于锋面下方;暖气团位于锋面上方;②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运动(箭头直指暖气团方向),暖气团被迫抬升(箭头斜向上)。

答案 (1)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受暖流的影响,夏季气温较低;日照较少。

(2)18.(2019·上海地理,41)读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回答问题。

(10分)伊比利亚半岛风光迤逦,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区。

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成因。

(10分) A地B地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气候成因解析由图示海陆分布、纬度位置可判断,大陆西岸40°N 以北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30°N~40°N之间为地中海气候,则A、B两地气候类型可知,回忆课本知识比较其气候特征及成因。

答案A地B地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终年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气候成因地处大陆西部,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19.[2019·安徽文综,34(1)]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10分)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

受其影响,2019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

下图表示2019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图示时间银川气温________(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

(10分)解析根据影响气温的因素即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及其相互关系,结合银川与成都进行区域性比较即可。

答案低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