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气运动(一)-专题练习有答案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专练:大气运动(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专练:大气运动(附答案解析)【基础篇】一、选择题(2020·山东高三月考)浓雾发生时,有些农民对农田进行地膜覆盖,以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浓雾使()A.太阳辐射增强B.地面辐射增强C.空气能见度降低D.大气逆辐射减弱2.浓雾发生时对农田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地膜()A.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加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减弱了地面辐射【答案】1.C 2.D【解析】1.浓雾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使太阳辐射减弱,A错误;浓雾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减少,地面辐射减弱,B错误。
浓雾产生后,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大气逆辐射增强,D错误,C正确。
故选C。
2.地面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长红外线部分,地膜可阻止红外线能量丧失,将能量保留在地膜内,减弱了地面辐射散失,D正确。
不能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不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太阳辐射的总量没有影响,ABC错误。
故选D。
3.(2019·甘肃武威月考)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如图为我国某大湖东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形成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局部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湖、岸地形高低差异B.湖、岸热力性质差异C.湖、岸太阳辐射差异D.湖、岸植被类型差异【答案】3.B【解析】3.读图大湖和湖岸高空和近地面的风向相反,近地面从湖面吹向湖岸,高空风从湖岸吹向湖面,说明近地面湖面气压高气温低,湖岸气压低气温高,湖面和湖岸之间存在着热力差异,形成热力环流,所以该题选择B。
(2020·河南高三月考)下图示意某一时刻我国部分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A.成都较昆明气压低B.三亚盛行东北风C.北京比上海风力小D.上海出现暴风雪5.此时成都较上海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较低B.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C.海拔较低D.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答案】4.B 5.B【解析】4.读图可知,成都气压在1046~1050之间(hPa),昆明气压在1034~1038(hPa)之间,故成都较昆明气压高,A错误;此时三亚盛行东北风(根据风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为东北风),故B正确;北京附近等压线较上海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上海大,风力比上海大,C错误;此时上海位于高压脊附近,不会出现降雪天气,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
2022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大气运动习题含答案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完成1〜2题。
1 .对流层大气热量直接来源于()A.①B.③C⑤ D.⑥2.图中辐射波长类似的组合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
下图示意2019年8月24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变化。
据此完成3〜5 题。
也依q F FF 公公-nF-n ill । i iOS ]0 12 14 ]d IN 2D ” 24 02 CM 06 制时3.该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谷风出现的时间为()A. 6时前后B. 11时前后C. 18时前后D. 24时前后4.与夏季相比,该气象站冬季谷风()A.出现早,风力大B.出现早,风力小C.出现晚,风力大D.出现晚,风力小5.武夷山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坡地,原因是与谷底相比坡地()A.白天多上升气流B.白天多下沉气流C.夜晚多上升气流D.夜晚多下沉气流下图为2018年12月某日两个时刻我国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受某种常见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区域局部有降水过程。
据此完成6〜8题。
6 .当日14时,下列地点中气压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 ③D.④7 .当日2时至14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小的是( )A.①B.② C ③D.④8 .当日2时至14时,下列地点中阴晴变化最明显的是( )A.①B.② C ③D.④海云是沿海一带一种特有的对流发展较旺盛的积云,形似古代的城墙。
海云的演变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沿海陆地和沿岸海上交替出现,但是维持时间较短;另一种快速 发展,整日或连日维持不散。
下图为海云形态图。
据此完成9〜11题。
A.一小时B.一个白天C.—昼夜D.一年10 .维持时间长且快速发展的海云最可能开始于() A.午夜的陆地上B.黎明前的海上 。
.日出时的陆地上D.午后的海上11 .夏季时我国东南沿海会出现海云几天不散,并且整个云体快速向上发展的情况, 预报概率最高的天气是()B.无风A.晴朗b 2时等隹线 •..J 14时等压绽口城市/ 2时风向./ 14时风向9 .在沿海陆地和沿岸海上交替出现的海云,其循环周期一般是()D.暴雨B.C.丙12 .20时,M 地比丙地风力,主要原因是。
大气运动练习题高三

大气运动练习题高三大气运动是指大气中气体的垂直和水平运动,它对于天气现象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了解和掌握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大气运动的练习题,帮助高三学生巩固和测试相关知识。
练习题一:大气是如何垂直运动的?1. 请简述大气垂直运动的主要形式。
2. 大气垂直运动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简要阐述其作用机制。
练习题二:大气是如何水平运动的?1. 什么是大气的水平运动?请举例说明。
2. 大气水平运动有哪些主要类型?分别简要介绍其特点和影响。
练习题三:大气运动对天气的影响1. 大气运动是天气变化的根本原因,请简述其影响天气变化的机制。
2. 大气运动对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有何影响?请从水汽输送、降水分布等方面进行阐述。
练习题四:整体大气环流1. 大气水平环流主要有哪些环流系统?简要介绍其特点和影响。
2. 大气垂直环流主要有哪几种?请简述其形成机制和影响。
练习题五:利用大气运动预测天气1. 利用风场资料如何判断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和速度?2. 如何利用温度和湿度变化来预测天气的情况?3. 大气运动如何影响云的形成和演变?请简要说明。
练习题六:自然灾害与大气运动1. 暴雨洪涝灾害与大气运动有何关系?请简述其发生与原因。
2. 风暴潮和飓风的形成与大气运动有何关联?请简要说明。
练习题七:全球气候变化与大气运动1. 全球气候变化对大气运动有何影响?请简要说明。
2. 大气运动如何影响全球气候模式的形成和变化?请举例说明。
以上是关于大气运动的一些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高三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供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解答。
在解答过程中,可以参考课堂讲义、教材和其他学习资料,逐一回答练习题并提供详细的解析。
通过练习和思考,相信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会更加深入人心,为应对高考提供有力的支持。
注意:此篇文章用中文书写,遵循整洁美观的排版要求,语句通顺,全文表达流畅,没有影响阅读体验的问题。
高一地理大气运动试题答案及解析

企业财务研究分析的方法企业财务研究分析是指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从中获得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绩效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企业的决策制定、经营管理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企业财务研究分析的方法。
1.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率分析是通过计算和比较财务数据之间的比率,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常用的财务比率包括流动比率、资产负债比率、营业利润率等。
流动比率可以衡量企业偿债能力,资产负债比率可以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而营业利润率可以反映企业的盈利水平。
财务比率分析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企业的财务情况,但需要注意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需要考虑行业特点和企业规模等因素。
2.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是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通过对这些财务报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负债情况、净利润以及现金流入流出情况等。
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经营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3.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是通过比较企业在不同时间段的财务数据,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变化趋势。
趋势分析可以揭示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增长和下降趋势,并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
趋势分析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指标和时间段,并进行合理的比较和分析。
4.相对比较分析相对比较分析是通过将企业的财务数据与行业平均水平或竞争对手的数据进行比较,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相对比较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为制定竞争策略提供指导。
在进行相对比较分析时,需要考虑行业的特点和企业的规模等因素,并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比较。
5.财务风险评估财务风险评估是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和偿债能力。
常用的财务风险指标包括偿债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
财务风险评估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债务负担和偿债能力,为融资决策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地理复习好题专项(大气的运动)练习(附答案)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地理复习好题专项(大气的运动)练习 选择题[2023ꞏ山东临沂高三校考期末]太行山脉是我国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地理分界线,其山麓焚风(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增温形成的一种干热地方性风)较强,焚风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
太行山区有众多河流发源地或流经地区,其东麓地带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
下面图1为太行山东西两侧剖面示意图,图2为太行山山麓焚风季节分布图。
据此完成1~3题。
1.太行山东西两侧焚风效应较强的坡面及焚风多发的季节是()A.东坡 夏季B.东坡 冬季C.西坡 夏季D.西坡 冬季2.研究发现,冬季太行山夜间焚风强度明显大于白天,其主要原因是()A.白天水汽含量高B.冬季风夜晚更强C.山风与焚风叠加D.谷风增强风势3.太行山春季焚风对当地农业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①气温升高,小麦返青提前②热量增加,熟制改变③平原积雪消融,缓解春旱④蒸发增强,加剧干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23ꞏ安徽六校教研会测试]我国幅员辽阔,山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地方性风系十分发达。
天山北坡天池的山谷风相当典型,风速也很大,高山冰川形成的冰川风也对山谷风产生一定影响。
图a示意天山天池气象站周边区域等高线分布(单位:m),图b示意该气象站某年7月27日6时到28日15时的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4~6题。
4.图b中甲表示的要素以及27日16时风向分别为()A.温度 偏东风B.温度 偏西风C.相对湿度 偏东风D.相对湿度 偏西风5.在观测到山谷风的时日,判断影响气象站山风与谷风时长的主要因素是()A.背景风速B.植被覆盖率C.昼夜长短D.山坡坡度6.冰川风也对山谷风产生一定影响,并且不同季节影响程度不同,推测冰川风对天池气象站附近山谷风影响有()①冰川风加强了山风 ②冰川风加强了谷风 ③冰川风效应冬季最为显著 ④冰川风效应夏季最为显著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2023ꞏ开原市第二中学高三一模]读北半球某地高空气压形式示意图,完成7~8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课后训练·巩固提升会应用必备知识基础练(2021·广东佛山月考)下图示意某一天气系统即将经过济南,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该天气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D)A.暖气团势力强,所以暖气团在冷气团上方B.若济南在①位置,天气晴朗,气压较高C.济南将要经历大风、雨雪天气D.若济南在③位置,可能会出现阴雨天气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济南气压、气温变化的是(C)A.①④B.②③C.④①D.③②1题,读图可知,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故该锋为暖锋。
济南将要受到暖锋影响,若济南在③位置可能会出现阴雨天气,D正确。
第2题,暖锋过境前济南受冷气团影响,气温低、气压高;暖锋过境后,济南受暖气团影响,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C正确。
读某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3~4题。
3.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会出现(D)A.伏旱B.梅雨C.台风D.寒潮4.当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吹(C)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3题,当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时,即亚洲高压强盛的时候,我国为冬季,故D正确。
第4题,当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即上海位于高压的西方时,上海吹东南风。
(2021·广西南宁期中)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天气形成的天气系统与图中甲天气系统相同的是(B)A.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B.夏季控制长江流域的伏旱C.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暴天气D.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6.下列关于图示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C)①A地多连续性降水,B降水多出现在锋后②丙地的风向是西北风③甲、乙、丙、丁四地温度最高的是丁④丁地风力比丙地更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题,读图可知,甲天气系统是高气压(反气旋),伏旱是副热带高压(反气旋)控制下形成的,B正确。
第6题,根据图示信息,A地位于冷锋锋前,不会产生连续性降水,①错误;丙地的风向是西北风,②正确;甲、乙、丙、丁四地温度最高的是丁,③正确;丁地的等压线比丙地的等压线稀疏,丁地风力比丙地更小,④错误。
高一地理大气运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大气运动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华北地区某城市2012年11月13日20时的气温(单位:℃)实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____________效应。
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晚城郊之间风向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2分)A.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释放大量热量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3)一般而言,城区的降水几率________(大于或小于)郊区,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4)在下图中画出城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2分)【答案】(1)热岛从郊区吹向市区(2分)(2)A(2分)(3)大于城区空气对流上升运动;城区凝结核多,水汽容易凝结(4)略【解析】(1)仔细读图,注意图中等温线由郊区向市区数值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断城区气温高于郊区,应该是热岛效应,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而郊区近地面气温低,气压高,空气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即从郊区吹向市区(2) 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生产和生活活动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
它与城市高层建筑的多少基本没有关系,故C错误;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那么地面吸热就少,城市热岛效应就弱,故B错误;城市热岛效应也是雨岛效应,故D错误。
(3) 城区的降水几率一般大于郊区。
形成降水的条件有三个:一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二是要使空气能够抬升并冷却凝结;三是要有较多的凝结核。
市区近地面气温高,在垂直方向上空气做上升运动,城区大气中固体颗粒物等凝结核多,水汽容易凝结形成降水。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2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练习(含解析)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能力1 大气受热过程分析及其应用1.(2019·某某高考改编)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Ⅰ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
图Ⅱ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Ⅱ中( )①增大②增大③减小④减小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选B。
大气受热过程图中,①表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④表示被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地面辐射,②表示大气逆辐射。
云海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即④增大,导致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即①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使地表温度较晴天低,地面辐射减弱,即③减弱;云层中的水汽会加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即②增大。
2.(2017·全国卷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B.②C.③D.④(2)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解析】(1)选B,(2)选C。
第(1)题,材料中提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效果显著,说明①②为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排除③④。
又根据枯雪年降水少,昼夜温差较大,丰雪年降水多,昼夜温差小,可进一步判断:①为丰雪年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②为枯雪年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
第(2)题,由图可知,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日变化,不能确定当地最低气温;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即平均气温变化状况和昼夜温差)大致相同;膜内温度日变化丰雪年小于枯雪年,主要是由于丰、枯雪年积雪厚度存在较大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大气运动(一)(2016 •北京海淀区模拟)地球辐射收入是指地球大气系统吸收的短波太阳辐射能,地球辐射支出是指该系统放射并离开大气顶的长波红外辐射能。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 .大气中灰尘数量和颗粒越大,①越多B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越大,②越多C.地球表面的冰雪覆盖量越大,③越少D •如果某地区雾霾天气越严重,④越少2.低纬地区地球辐射收入大于支出,而年平均气温却没有逐年上升,主要影响因素是()A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B .大洋环流、岩石圈物质循环C.大气环流、大洋环流D •海陆间水循环、人类活动(2016 •衡水一中一模)雾霾天气的形成过程中,大气层结(大气中温度、湿度等要素随高度的分布)稳定、风力弱、空气湿度大均起重要作用。
读某地区最冷月平均等温面分布图,完成3~4题。
3•图中最容易出现雾霾天气的是()A.甲地 B .乙地C.丙地 D .丁地4.丁地所在半球及与该地气候类型的形成可能相关的因素分别是()A .南半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 .南半球;东南信风带C.北半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 .北半球;东北信风带公地大敢It大工赵聊禹地我仮射乔肝帖」云疫时1*亠3 M地竦治讨收Z(2016 •河南郑州质检)读东亚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 30C 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 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5.此时,盛行西南风的是( A .哈尔滨 C .青岛6 •与乙地相比,甲地该日( A •气温较高B. 北京 D .重庆)B •气压较低C .降水较多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D •日温差大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米)。
读图,完成7~9题。
7 •图中A 、B 、C 三点气压P 相比较 A . P A >P C >P B B . P A <P C <P B 8.此时A . B 两点近地面的天气特征是( )A . A 近地面晴朗,B 近地面晴朗B . A 近地面阴雨, B 近地面阴雨C . A 近地面阴雨, B 近地面晴朗D . A 近地面晴朗, B 近地面阴雨9. C 点近地面吹()A .西北风 B .偏北风 C . 东南风D . 东北风(2016 •山东泰安 5月模拟)“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 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单位:百帕),回答5~6题。
10~11 题。
)C . P C >P B >P AD . P A = P C = P B10 •“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 •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B •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C. 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 •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11. “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A .年降水量增多 C .水汽蒸发加快D .地面风速增强12 .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图1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 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1) 指出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结合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风向的成因。
(2) 评价甲地作为新疆风力发电基地的条件。
新鲜葡萄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 制成的葡萄干会发酸。
乙地区夏季利用荫房(如图2)晾制的葡萄干享誉世界。
荫房是指状如碉楼的土坯建筑,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
) B .热量交换变缓160天左右,年)和“op*阳示碗叫问頻巴力啦图2(3)从当地气候条件的角度,说明乙地夏季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的理由。
13 . (2016 •宁夏银川一中月考)根据材料和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神秘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
图甲中M地附近有20多万亩沙丘。
2011年11月,位于M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
JJU罔洌LJ抄埋■声山9衬it胡砖擅剖。
城沽‘―蛊疇參」\水葩・啊却艸*Mtt用-J 2QO-第宦水■轨图甲图乙材料二:图乙示意鄱阳湖南部地区,PQ铁路线的建成对该区域的铜矿开采、冶炼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1)湖畔沙丘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分析M地“强劲的风力”和沙丘的成因。
(2)简述M地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
(3)说出图乙中PQ铁路运输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并指出铜矿开采及冶炼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大气运动(一)答案1~5. DCBAA 6~10. DDDCB 11. B12. (1 )盛行风为西北风。
甲地有大片绿洲分布,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夏季增温较绿洲快,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海平面)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
(2)有利:风能资源丰富;地价低;人口稀少,拆迁费用低;风力开发历史悠久;离北部电力需求地(市场)较近。
不利: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生态环境较脆弱。
(3)该地降水稀少,夏季光照强度大且时间长(或白昼长,太阳高度大),多干热风,荫房四壁的空洞便于通风,又避免阳光照射导致葡萄干发酸。
13.(1)强劲的风力:湖区地势北低南高,易受冬季风影响;地表对风力的削弱作用小;湖口河谷(狭窄)呈瓶颈状(或狭管效应),加大了风力。
沙丘的形成:湖区附近多低山丘陵(或地势起伏较大);雨季,多暴雨且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湖区大量泥沙堆积;(枯水季节,湖内沙滩出露)强风作用促进了湖边M地沙丘的发育形成。
(2)风力资源丰富;沙地地价较低;风力发电较清洁;政策扶持;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等。
(3)自然灾害:洪涝、滑坡、泥石流。
环境问题: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或酸雨)、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大气运动(一)解析1~2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气中灰尘数量和颗粒越大,①越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越大,②越少,地球表面的冰雪覆盖量越大,③越多,如果某地区雾霾天气越严重,④越少,所以D正确。
第2题,大气环流、大洋环流能促进不同纬度之间的热量、能量交换,因此低纬地区地球辐射收入大于支出,而年平均气温却没有逐年上升,所以C正确。
3~4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雾霾的形成需要大气层结稳定、风力弱等条件。
乙地近地面上空,气温随高度从-2C上升到了0C,这种变化与对流层中气温随海拔高度上升而降低的规律相反,即出现了典型的逆温现象,此时大气层结稳定,不利于上升气流形成,加上该区域为盆地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易出现雾霾天气,B项正确。
第4题,仔细读图,注意图中南北方向。
由图可知从丁地至甲地,越向南,气温越低,故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排除C. D两项;由材料可知,此时为最冷月,则图中丁地最低月均温小于15C,大于0C,可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三种气候类型均与信风带无关,排除B项;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A项正确。
5~6•【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哈尔滨盛行西南风,北京盛行偏北风,青岛盛行偏东风,重庆盛行偏东风。
A项正确。
第6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高压中心,乙地位于低压中心;甲地为晴朗天气,乙地可能为阴雨天气,因此甲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D项正确。
7~9•【解析】第7题,根据材料,图示为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所以A .B . C三点位于同一等压面上,P A=PC = P B , D对。
第8题,读图,同一等压面在A点分布的海拔低,B点分布的海拔高。
所以在高空,同一海拔A点是低压,B点是高压。
对应的近地面应是A高压,B低压。
所以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阴雨,D对。
第9题,C地近地面空气受三个力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从A 指向B,风向大致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30°为东南风。
10~11.【解析】第10题,根据材料,“冷岛效应”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所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B对。
该效应大气没有形成环流,A错。
阳光照射强弱绿洲与沙漠相同,C错。
和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差异无关,D错。
第11题,“冷岛效应”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大气结构稳定,会使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缓,B对;气流稳定,年降水量减少,地面风速减弱, A . D错;地面温度低,水汽蒸发减慢,C错。
12•【解析】第(1 )题,结合材料信息,根据绿洲和沙漠热力性质差异对近地面受热状况的影响,进而对气压分布差异影响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并判断风向。
第(2)题,从风能资源丰歉程度、土地价格、拆迁费用、开发历史及市场距离等方面分析有利条件。
从资金供给、技术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说明不利条件。
第(3)题,结合气候的降水和光照条件及荫房的通风特点等进行分析。
13•【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湖区有众多大大小小的支流注入,可以判断湖区附近多低山丘陵,地势起伏较大。
湖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湖区周围低山丘陵上的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在湖区有大量泥沙堆积。
冬季是枯水季节,湖内沙滩露出水面,形成了丰富的沙源,强风的吹动作用,促进了湖边M地沙丘的发育形成。
第(2)题,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要从资源本身的状况、地形、土地成本、市场需求、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分析。
第(3)题,铜矿开采会导致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铜矿冶炼会产生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