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力分析常用方法例析

合集下载

受力分析的三种基本方法

受力分析的三种基本方法

受力分析的三种基本方法作者:王瑞来源:《中学生数理化·自主招生》2020年第01期在物理问题中,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是运用力学规律列方程的前提。

下面就正确进行受力分析需要掌握的三种方法逐一分析。

1.基本概念法: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一概念着手,搞清楚研究对象与哪些物体之间有相互作用,分析时可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顺序逐步进行。

例1 如图1所示,光滑小球处于平衡状态,试分析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与小球有相互作用的物体均为三个,它们施于小球的作用力也为三个,力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2.力的性质法:从“不同性质的力其大小和方向的决定因素及产生条件各有不同”的特点出发,依次分析研究對象所受的各个力。

例2如图3a所示,两木块A、B靠在一起,在一水平力F的作用下A、B-起紧靠在竖直墙上。

设A、B的质量分别为m1、m2,试求两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解:按力的性质法,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两物体接触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无相对运动,它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闪此分析静摩擦力时,先要看隔离体与其他物体有无接触,再看两物体有无相对运动趋势。

先分析木块A,在重力m1g的作用下,相对于B有下落趋势,因而它必受到B对它的向上的摩擦力f1',由平衡条件知f1=m1g。

再分析B,B受重力及f1的反作用力f1',这两个力的方向都向下,使B相对于墙必然有下落趋势,因此墙给B的摩擦力应向上。

由平衡条件知,f2=f1'+m2g。

A、B两木块的受力情况如图3b所示。

3.力的效应法:从“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原因”人手,通过对研究对象运动状态及其状态改变的分析来确定它是否受到某个力或某些力。

例3 如图4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放置在质量为M的物体B上,B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振动,振动过程中A、B之间无相对运动。

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机械力学中的受力分析方法

机械力学中的受力分析方法

机械力学中的受力分析方法机械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质和运动规律的学科。

在机械力学中,受力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它能够帮助我们确定物体所受到的外力以及力的作用方向和大小。

本文将介绍机械力学中常用的受力分析方法。

一、受力图法受力图法是机械力学中最常用的受力分析方法之一。

通过画出物体所受的外力以及其作用点、力的方向和大小的标示,可以清晰地表示出力的叠加和平衡情况。

以一个简单的单摆为例,当摆球处于静止状态时,我们可以画出摆球所受的外力图,包括重力和拉力。

通过观察这个受力图,我们可以判断出拉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得摆球保持静止。

受力图法不仅适用于简单的案例,也可用于复杂的结构。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分析设计中的受力情况,并找出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进行优化和改进。

二、平衡力分析法平衡力分析法是机械力学中解决平衡问题的重要方法。

它基于平衡条件,即物体在受到的各个力之间存在力的平衡关系。

平衡力分析法可以用于求解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平衡力分析法中,我们需要将物体所受的各个力进行分解,并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求解未知力的大小和方向。

以一个悬挂物体为例,我们可以将它所受重力进行分解,再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求解悬挂绳的拉力。

平衡力分析法在解决复杂结构的平衡问题时非常有用,它能够帮助我们明确力的作用方向和大小,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三、自由体图法自由体图法是机械力学中一种常用的力分析方法。

它将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分开,将物体看作一个独立的整体,以便更好地分析物体所受的外力和受力情况。

在自由体图法中,我们需要将物体与外界的接触面上的力进行分解,并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来求解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以一个斜面上的物体为例,我们可以将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重力进行分解,并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来求解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

自由体图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所受的外力和运动规律,为求解问题提供了便利。

四、动量法动量法是机械力学中求解力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初中物理力学-受力分析示意图-方法详解与例题精选

初中物理力学-受力分析示意图-方法详解与例题精选

初中物理力学受力分析示意图方法详解与例题精选方法详解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正确画出力的示意图。

采用“三定三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三定”(1)定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面出作用点,压力作用点在接触面中心去,其他力的作用点都可以画在物体重心上。

如果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就将重心作为这几个力的作用点。

(2)定方向:以作用点为起点,沿力的方向画线段。

常见力的方向描述,如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趋势方向相反,压力、支持力方向与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物体,拉力方向沿着绳子收缩的方向等。

(3)定长度:尽管长度不能准确的反映力的大小,但在同一图中,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线段的长短要大致表示力的大小,力越大,线段应画得越长。

一对平衡力线段长度相同。

2.“三标”(1)标箭头: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2)标符号: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重力用符号“G”表示。

摩擦力一般用“f”表示。

(3)标数值和单位:若有力的大小,还应该在箭头旁边标上力的数值和单位。

3.画力的示意图需注意的问题(1)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一般情况下,压力的作用点画在接触面上,其他力的作用点均可画在物体重心上(若是摩擦力使物体转动,则摩擦力只能画在接触面上),指定作用点的,只能画在指定作用点上。

当一个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这几个力的作用点都要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2)在画力的示意图时,要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若找不出一个力的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是不存在的。

根据要求画出需要画的力(下一个专题详解)。

(3)受力分析的顺序:先分析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

简记为:重力一定有,弹力看四周,分析摩擦力,再看电磁浮。

类型一:画指定力的示意图1.如图所示是质量为50Kg的小明起跑时2.的情景,请画出小明所受重力(点O为重心)和右脚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结构内力计算分析案例

结构内力计算分析案例

结构内力计算分析案例以下是一个关于结构内力计算分析的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过程。

案例:栋多层住宅楼的楼板结构受力分析和计算。

1.结构描述:该楼为一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多层住宅楼,楼高5层,每层高度为3米。

楼板采用承重梁和板的形式,梁间距为6米,梁宽为0.3米。

2.受力分析:根据力学原理,梁和板在受力作用下会产生内力。

梁的受力情况分为竖向和横向两个方向:-竖向受力:竖向受力主要包括自重、活载和楼层间的等分荷载。

自重一般按照材料密度计算,活载是指居住者的活动荷载,楼层间的等分荷载指的是各个楼层产生的附加荷载。

-横向受力:横向受力主要包括风荷载和地震荷载。

这些荷载会通过墙体和梁传递到结构内部。

3.内力计算:根据受力分析结果,可以进行结构内力的计算。

具体计算方法有两种:静力分析和弹性力学方法。

-静力分析:这是一种通过平衡受力和力矩的方法进行计算的方法。

根据平衡条件,可以得到各个构件的内力。

-弹性力学方法:这是一种通过应力和应变的关系进行计算的方法。

根据材料力学性质和结构的几何形状,可以计算出各个构件的内力。

4.结果分析和验证:计算得到的结构内力结果需要进行分析和验证。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构件强度和位移。

-构件强度:计算得到的内力和构件的截面尺寸一起,可以判断构件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如果内力超过了构件材料的承载力,需要进行加固。

-位移:根据结构内力和材料的弹性模量,可以计算出结构的位移。

结构的位移应该满足设计的要求,如果超过了预定的限值,需要进行刚度调整。

总结:结构内力计算分析是工程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不同构件的受力分析和力学计算,可以得到结构的内力结果,并进行分析和验证。

这样可以确保结构的设计和施工符合规范,并达到预期的使用寿命和性能要求。

杆件受力分析杆件的内力计算和受力平衡

杆件受力分析杆件的内力计算和受力平衡

杆件受力分析杆件的内力计算和受力平衡杆件受力分析是工程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和计算杆件内力以及保证杆件的受力平衡。

本文将介绍杆件受力分析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根据实际例子进行说明和分析。

一、杆件受力分析概述杆件,指的是工程结构中的长条形构件,常用于支撑和传递力量。

在实际应用中,杆件往往会受到多方向的力的作用,因此需要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出杆件内部的力,以保证其受力平衡。

在进行杆件受力分析时,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概念:1. 受力点:指的是外力作用到杆件上的点,也是进行受力分析的起点。

2. 内力:指的是杆件内部存在的力,可以是拉力或压力。

3. 受力平衡:指的是杆件上所有受力的合力和合力矩为零的状态,保证了杆件受力的平衡。

二、杆件内力计算方法1. 自由体图法:自由体图法是杆件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通过将杆件与外界切割开来,分析切割面上的受力情况,进而计算出杆件内力。

过程:选择合适的切割面,画出自由体图,分析受力平衡条件,解方程计算内力。

2. 杆件法:杆件法是将整个杆件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利用杆件的几何关系和受力条件进行计算。

过程:根据杆件的几何形状和受力情况,建立方程组求解。

三、杆件受力分析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杆件受力分析的方法,下面以一个实际例子进行说明:假设有一根长度为L的杆件,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

我们需要计算杆件的内力以及保证受力平衡。

首先,我们选择杆件的中点作为切割面,并画出自由体图。

根据受力平衡条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方程:∑Fx = 0: T - F = 0 (水平方向受力平衡)∑Fy = 0: N - mg = 0 (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其中,T代表杆件的张力,F代表杆件所受悬挂物体的重力,N代表杆件与墙壁接触点的支撑力,g代表重力加速度。

通过解以上方程组,我们可以计算出T和N的数值,进而得到杆件内部的力。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通过杆件截面积和材料的力学性质,计算出杆件的应力和变形情况。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
6、用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时,系统以外的 物体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都认为是系统受 到的力,系统内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内力) 不需要画出来。
7、受力分析时,把研究对象当作一个质点 (除轻杆)来处理,所有力都画在同一点上。
F
A
A.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F1 B.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F1
C.若用恒力以2v的速度匀速向左拉动长木板,则弹簧秤 的示数为2F1.
D.若用恒力2F向左拉动长木板.则长木板受到的滑动摩擦 16:1力8 等于F1.
※三、注意事项:
1、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到施力物体,没有 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这是防止“多 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B.10N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
F1
F2
C. 2N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 D. 2N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
F2
F1
Ff
Ff+F2=F1
Ff=F1-F2=10N-2N=8N
16:18
2)撤去F1后:
F2
Ff
F2 = Ff=2N<8N
∴选 D
16:18
例题三:如图,木块A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 上.木块跟水平面的弹簧秤相连,弹簧的右端固定.若用水平向左的恒 力以速度v匀速向左拉动长木板,弹簧秤的示数为F1。则有( BD )。
例2 如图,两物块在水 平拉力作用下作匀速直 线运动,两物块保持相 对静止,分别画出两物受 力分析图。
16:18
二、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即明确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概念 选用原则
注意问题
16:18
整体法
隔离法
将几个物体作为一个整 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
体来分析的方法

受力分析的方法及应用实例

受力分析的方法及应用实例

• 42 •理科考试研究•物理版2020年5月10日爰力分祈的方法及启用类例王寅(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黑龙江省哈尔滨150001)摘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力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力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本文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其基本步骤有三个,分别为确定研究对象;利用运动状态与受力的关系初步分析;利用平衡力及相 互作用力具体分析.关键词:平衡状态;非平衡状态;确定研究对象;运动状态与受力的关系;平衡力及相互作用力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力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方 法,如何让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受力分析是力学 学习的基础.它贯穿整个力学学习的过程.如果受力 分析过程思维混乱、无从下手,就会影响整个力学的 学习.因此受力分析是在力学学习之初就必须解决的 主要问题.同时,受力分析方法的学习过程也是进一 步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现就学生 学习过程中非常常见,并且容易出现错误的实例,由 浅入深地说明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过程如下:确定研究对象一►利用运动状态与受力的关系 初步分析一^利用平衡力及相互作用力具体分析,下 面通过具体实例说明.1确定研究对象在学习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识之后.有些同学 会对马将车拉走这一现象产生疑问.因为马拉车的力 和车拉马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么这两个力作 用相互抵消,马车应该保持静止,而不应该被拉走.实 际上产生这种疑问的错误根源在于没有确定清楚研 究对象.分析车被马拉走问题时,首先应确定研究对 象是车,然后再对车进行受力分析.车受到马对它的 拉力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而拉力大于摩擦力•所以 车被拉动了.马拉车的力作用在车上,车拉马的力作 用在马上,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能相互 抵消.也就是说把力进行合成的前提是作用在同一物 体上.弄清这一点,是进行正确受力分析的前提.2利用运动状态与受力的关系初步分析我们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人手点是物体的运 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取决于其受力情况,有 什么样的受力情况就有唯一的运动状态与之对应(如图1),而运动状态是我们可以直接感知的,因此从运 动状态人手分析力是最常用的方法.受力情况与运动 状态的对应关系如下.利用这一关系结合平衡力及相 互作用力的知识可以解决受力分析的问题.图1例1如图2,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摩擦,物体4重10N ,当物体B 重为2N 时,物体4 保持静止•这时4物体受到的摩擦图2力为______N ;当物体S 重3N 时,物体4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当托盘着地后,物体4做 ______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 .此题中以4为研究对象,当物体B 重为2N 时,物 体4保持静止,应该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此时A 受到 的水平方向拉力为2N ,这时4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 为2N .当物体S 重3N 时,物体4向右做勻速直线运 动应该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此时A 受到水平方向的拉 力为3N ,因此,这时4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3N . 当托盘着地后,在水平方向不受拉力,只受到摩擦力 的作用.这时4仍然向右运动,受合力的方向与其运 动方向相反,因此4做减速运动.由于压力和接触面作者简介:王寅(1974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实践.2020年5月10日理科考试研究•物理版• 43 •粗糙程度不变,所以4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仍然为3N.3利用平衡力及相互作用力具体分析例2如图3所示,4两物体叠 JT放在水平桌面上,b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 10N,使—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两物体受到的摩03擦力的大小及方向如何?首先以4为研究对象,物体4向右做匀速直线运 动,它所受重力与支持力已经平衡,/I又不受水平方 向的拉力,因此4物体不受摩擦力,若/I物体受摩擦 力,则无论向左或向右,物体4都无法向右做匀速直 线运动.以B为研究对象,B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拉 力F= 10N,且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应该受到平衡力 的作用,所以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N,方向 水平向左.例3如图4物体甲重10N,受到水平向右的压 力作用,静止在墙面上•则甲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 少牛?方向向哪?以甲为研究对象,甲静止应该受到平衡力的作 用,受力情况如图5,可知甲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N,方向竖直向上.图4图5例4如图6所示,物体甲重10N,物体乙重5N,受到水平向右的压力作用一起静止在墙面上.则甲左右两个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牛?方向向哪?甲解法1以乙为研究对象,乙静止应该受到平衡 力的作用,受力情况如图7所示,可知乙受到的摩擦 力大小为5N,方向竖直向上,所受的摩擦力是甲施加 给它的.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乙也施加给甲一个 大小为5N,方向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以甲为研究对象,甲静止应该受到平衡力的作 用,受力情况如图8所示,可知甲右表面受到的摩擦 力/t=/下+C= 5N+ 10N= 丨5N,方向竖直向上•解法2以甲乙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静止应该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甲乙总重为15N,因此甲右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5N,方向竖直向上,再以甲为研究对象,甲静止应该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受力情况如图8,可知甲左表面受到的摩擦力/T-C= 15N-10N=5N,方向竖直向下.最后请大家利用以上方法思考下题:如图9所示三物体受到水平方向的压力作用一起静止在两个木板间.两个木板与t C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重均为1^图910N则三物体左右两个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牛?方向向哪?参考答案:4左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5N,方向竖直向上;右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方向竖直向下.B左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方向竖直向上;B右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方向竖直向上.C左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方向竖直向下;C右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5N,方向竖直向上.因为初中阶段主要涉及平衡状态问题分析,所以本文对非平衡态不做深人讨论,但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是相同的.通过以上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受力分析方法,这将对后面的浮力及简单机械等力学知识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在列较为复杂的平衡方程时,可以使问题得以清晰简化.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2.[2] 初中物理竞赛研究组.冲刺全国初中物理竞赛[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3] 马如金,韩林,孙胜春.直线物理学习方法探究[M].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14.[4] 赵雪霞.高效教学组织的优化策略[M].重庆:西南师 范大学出版社,2013.(收稿日期:2020-02 -08)。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典型例题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典型例题

物体的受力(动态平衡)分析及典型例题受力分析就是分析物体的受力,受力分析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基础,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

受力分析的依据是各种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特点。

一.几种常见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特点。

1.重力。

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只要物体在地球上,物体就会受到重力。

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是高中物理的一个小难点。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弹力。

弹力的产生条件是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判断弹力有无的方法:假设法和运动状态分析法。

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弹力的方向的判断:面面接触垂直于面,点面接触垂直于面,点线接触垂直于线。

【例1】如图1—1所示,判断接触面对球有无弹力,已知球静止,接触面光滑。

图a中接触面对球 无 弹力;图b 中斜面对小球 有 支持力。

【例2】如图1—2所示,判断接触面MO 、ON 对球有无弹力,已知球静止,接触面光滑。

水平面ON 对球 有 支持力,斜面MO 对球 无 弹力。

【例3】如图1—4所示,画出物体A 所受的弹力。

a 图中物体A 静止在斜面上。

b 图中杆A 静止在光滑的半圆形的碗中。

c 图中A 球光滑,O 为圆心,O '为重心。

【例4】如图1—6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弯成α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图1—1a b图1—2 图1—4a b c量为m 的球,试分析下列情况下杆对球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1)小车静止;(2)小车以加速度a 水平向右加速运动;(3)小车以加速度a 水平向左加速运动;(4)加速度满足什么条件时,杆对小球的弹力沿着杆的方向。

3.摩擦力。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为:(1)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接触面粗糙;(2)接触面间有挤压;(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力的方向为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判断摩擦力有无和方向的方法:假设法、运动状态分析法、牛顿第三定律分析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 如图 7 所示 ) , A所受摩擦力是( ) 。 A . A在两图 中都有 . 厂 , 且与 F同向 B . A在两 图中都有 . 厂 , 且与 F反向
解决一些无 法用 常规 方法 进行 受力 分析 的 问题 。但 在 审题 时要注 意一些 细节 , 如不计 摩擦 力 , 这 往往是 能否 正确分析 出运动状态 的关键 。
二、 运用“ 整体法” 和“ 隔离法” 进 行 受 力 分 析
C . A在两 图中都无 厂 D . A在 甲图中无 厂, 在 乙图 中有 厂 , 且与 F同向
解析: 在 图
在受力分 析 时 , 如 果需 要 对 多个 物 体 进 行 受力 分 析, 此时可 以用“ 整体法和隔离法” 进行受力分析 。
【 例 2 】 如 图 3所 示 , A、 B、 C
7甲 中 , 由于 物 体 A 做 匀 速 运 动, 因此 物体 A 甲 乙 受 力 平 衡。因 图 7 为 其 在 水 平 方 向没 有 外 力 作 用, 即得物体 A不 受摩擦 力作用 。在 图 7乙中 , 由于物 体 A做匀速运动 , 因此物体 A受力平衡 。通过受力分析 可知 , 在力 F的方 向上 , 物体 A 上有一个重力 的分力 , 且 方 向是 向下 的 , 此时物体 A要想处于平衡状态, 就必须满 足, 一删; s i 。故本 题 的正确 选项 为 D 。 ( 责任编辑 易志毅 )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受力平衡 , 竖直 方 向受 到 G、 A 对 B 的压 力 F G、 C对 B 的支持力 为 F M一2 G三力作用 ; 水平方 向受 向右 的恒力 F和 C对 B 的静摩擦 力 厂 四一F两力作 用 ,

其受 力图如图 5 所示 。 C受 力 平 衡 , 竖 直 方 向 受 到 G, A、 B对 C 的压 力 F 一2 G, 桌 子对 C的支持 力 F^ B 一3 G三力 作用 ; 水 平 方向受 , 向右的静摩擦力 —F, 桌面对 C的向左 的滑 动摩 擦力 厂 c 桌 -F两力作用 , 其受力 图如图 6 所示 。
图1 所示 , 试 分 析 A、 B受 到 的静摩
擦力 。 解析 : 通 过 审 题 可知 , 本 题 如果 图1
I —] F
: 桌 1 ]






图 4
图 5
图 6
直接分析摩擦力会感 觉 无从 下 手 , 此 时可 以运 用 “ 假设 法” 。假设没有摩擦力 , 当 F使物体 A 向右加速时 , 物体 B将保 持 静 止 , 经 一 段 时 间 后它们 的相对位置将发生 变 化, 所 以物体 B相对 于 A 发 生 了向左 的运 动 , 即在 有摩 擦力存 在 的情 况 下 , 物体 B ——— —T—■ / " /  ̄ 目‘ —
三个体体叠 放在水 平 面上 , 恒力 F 作用 在物 体 B 上 , 使 A、 B、 C向右 做 匀速运 动 , 已知 m A —m 一/ T I C — G, 试分析 A、 B、 C三个体 体 的受 力
物理 ・ 解法探研
受 力 分 析 常 用 方 法 例 析
江西赣 州市厚德 外 国语 学校 ( 3 4 1 0 0 0 ) 刘小 剑
[ 摘 要] 在 高中物理 中, 力贯 穿于其 中, 如 重力、 摩擦 力、 向心 力、 安培 力、 洛伦兹 力。由于各类 力常 出现在不 同的物理题 中,
因此 在 解 题 时 , 能 否 正 确 分 析 物 体 的 受 力情 况 , 往往 是 解 题 的 关 键 。
[ 关键词] 高中物理 受力分析 [ 中图分类号] G6 3 3 .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0 5 8 ( 2 0 1 6 ) 3 2 — 0 0 8 3
在受力分析 时 , 学 生经 常会 出现 “ 无 中生 有” “ 张冠 李戴” “ 丢三落 四” 的现象 , 为 了避免这些 现象 , 在 受力 分 析时 , 要注意其 顺序 和 步骤 。受 力分 析 的顺序 为 : 重力 弹力一摩擦力一其他力 。其 一般 步骤为 : 1 . 明确研究 对象 ; 2 . 隔离物体分析 ; 3 . 画 出受 力 图示 。
三、 运用“ 物体 的 运 动 状态 ” 进 行 受 力 分 析
有 向左运动 的趋 向, 所 以 A对 B 的静摩擦 力 向右 , 同理 可知 , B对 A 的静摩擦力 向左 , 如图 2 所示 。
通过例题可 知 , 采 用“ 假 设 法” 进 行受 力 分析 , 可 以
在受力 分析时 , 学生经 常会 漏掉摩擦 力或是错 误分 析力 的方 向。 由于力 和物 体的运动状 态是保持 一致 的, 因此 , 可以根 据物体 的运 动状态 , 即加 速度 的方 向 , 利用 牛顿 第二定 律确定合力 , 分 析出摩擦力 。 【 例3 】 A、 B物 体在 F 作用 下 以相 同速 度匀 速运
F F %

运用“ 假设法” 进 行 受力 分 析
在受力分析时 , 如果遇到不 知某力 是否存 在或不 知 该力 的方 向, 此 时可 以采 用“ 假 设 法” 进 行 受力分 析 , 即 先假设该力存在并假设其方 向 , 然后通 过对 物体 的运 动
状态进行分析 , 最后判断其运 动状态 与假设 的力是否 一 致, 如若一致, 则该力 的方向和假设的方向相同, 反之反 向。 【 例 1 】 物体 B在 物体 A 上 ( 地 面光滑 ) , 外力 F作用于物体A 上 , 如
通过例题可知 , 对 多个 物体的受力分 析 , 可用 “ 隔离 法” , 具体 可 先 易后 难 , 先 从 受 力情 况 较 简单 的 物体 开 始 。因 此 , 在 研 究 一 个 系统 , 且 涉 及 其 内部 力 时 , 往 往 采 用“ 隔离法” , 而“ 整 体法” 则是 不考虑 物体系 内部 的力时 常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