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两则教师导学案
傅雷家书两则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精选8篇)

傅雷家书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傅雷家书两则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精选8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傅雷家书两则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傅雷家书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篇1教材分析《傅雷家书》是一本书信集,由傅雷写给儿子的很多信构成。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贯穿本文两则家书的主旋律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傅雷和傅聪,已经超出父子的界限,已成为朋友,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知音。
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后重点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整体感知两封家书中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3、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4、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的交融。
5、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二、教学重点、难点1、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2、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3、认识到个人的成功、事业的胜利和国家的荣誉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课时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略(二)整体感知1、检查“读一读,写一写”2、阅读课文,说说两封家书分别在什么情况下给儿子回信的?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得知?第一封信,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
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要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高峰。
(1)第一封信,从“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
”可以看出,这封家书应该是写在儿子精神消沉时。
傅雷家书两则导学案

7《傅雷家书两则》导学案【呈现目标,明确任务】1.积累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能读准字音,写对字形。
2.会说出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3.会用正确的格式书写书信。
【合作预习,问题导向】1、作者介绍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
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
我知道了傅雷是我国著名的家。
傅聪——早于六十年代已被《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
2、熟悉课文,给下列加粗字正音:庸.(.).碌谀.(.).词扶掖.(.).枘.()凿相契.(.).廓.(.).然无累灰烬.(.).涕.(.).泗横流羲.(.).皇上人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扶掖:枘凿:廓然无累:重蹈覆辙:自知之明:4、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有何作用?第一则第二则【生问师答,定向释疑】1、你认为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2、如何理解“赤子之心”与“孤独”?3、遇到挫折、消沉时要坚强,为什么成功了还要坚强?4、“坚强”一词在词典里的含义是: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
文章却赋予它更多的意义。
你认为该词如何理解?【盘点收获,拓展提升】一、赏读第二封家书,探究问题:1、第二封家书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2、傅雷对对儿子演出的成功进行怎样的评价?3、“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为什么?二、课堂活动——赠言假如你的一位朋友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他向你诉说苦恼,如果让从课文中选取有关语句来开导他,你准备选取哪句话,并说明自己选择这个句子的理由。
【强化训练,当堂达标】1.文学常识填空。
傅雷是________家、________家。
一生译著宏富,翻译作品达34部,他曾翻译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精读课文第一则书信回答下列问题:2.请根据选文内容回答,这封信是针对儿子遇到的什么情况写的?其目的是什么?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安慰儿子的?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小组评价,师生反思】. .。
《傅雷家书两则》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傅雷家书两则》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掌握书信的格式2、反复诵读,感知两封家书的内容与风格,感知作者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3、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浓浓父爱及父子间的感情。
4、尝试用书信与同学、朋友、师长进行友好的交流。
重难点1、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2、对于“坚强”完整而深刻的理解。
知识链接书信的格式书信一般由称呼(顶格)、问候语(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正文(信的主体,可分若干段书写)、祝颂语(既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也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署名和日期(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两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之间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再下一行写日期)构成。
任务一•预习与交流(一)自主预习,攻破字词:请同学们课前自主朗读并识记“新梦想”中本课字词的音形义。
(二)反复诵读,感知内容:1、这两封家书,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而写的?2、作者写这两封家书的目的分别是什么?3、从文中找出能贯穿两封信主旋律的一个词。
4、“坚强”一词在词典里的含义是:坚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
文章却赋予它更多意义。
你认为该词应如何理解?导学一A、对学(2')对子之间互相听读,互相评价,提出指导意见。
B、群学(3')小组长主持:综合组内自研任务一的成果,合作预演,进行评价规范。
C、汇报性展示(10')组与组之间推荐成员进行PK抢答,由教师主持并点评,加组分。
任务二•精读与感悟(一)倾情研读,体悟父子深情:1、阅读课文,说说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2、傅雷在给儿子的另一封信中曾说过:“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从这两封信来看,这种“父子如朋友”的境界体现在哪里?(可在文中做旁注回答)(二)细品妙语,感悟人生哲理:1、第一封书信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找出并体会其含义。
《傅雷家书两则》导学案

《傅雷家书两则》导学案教师寄语:傅雷是伟大的,傅聪是幸运的。
天底下的父亲用他们的深沉之爱,为我们搭建起成长之桥,使我们的人生之路越来越广,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表达吧!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读文章,识记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了解傅雷及其有关知识。
2、整体感知两封信的内容,把握融会贯穿于两封家书中的主旋律——教育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有赤子之心的人。
3、会用正确的格式书写书信。
能力目标1、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2、整体感知两封家书中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情感目标1、理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2、通过对家书的学习,感知作者对儿子的殷殷期望,进而理解对父母对自己的深情。
二、教学重点1、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2、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四、背景知识了解作者简介傅雷(1908-1966),中国著名翻译家,上海南汇人。
曾经留学法国。
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
傅聪——早于六十年代已被《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1957年,傅雷被打成右派,傅聪在国外听说后就没有回国。
于是,父子之间只有通信,这就是家书——百万读者喜爱的经典家书。
但是,家书只有傅雷写寄到国外的信,却不见儿子从国外写寄回的信。
五、基础知识过关二、字词关廓()然无累、谀()词、庸()碌、涕泗( )横流、重蹈( )覆辙( )、舐( )犊之情、扶掖()2、依据课文话傅雷:读着这些语句___,我感觉傅雷是一个___的学者;读着这些语句___,我感觉傅雷是一个___的中国人;读着这些语句___,我感觉傅雷是一个___的父亲;读着这些语句___,我感觉傅雷是一个___的朋友……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扶掖:搀扶;扶助。
枘凿:比喻不调协,格格不入。
《傅雷家书两则》导学案

2013-2014学年度武鸣县城镇二中九年级(上)语文学科导学案主备人:廖幸宁复备人:课题:《傅雷家书两则》课时 2课时班级:小组:姓名: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分钟)2.预习(分钟)3.探究(分钟)4.展示(分钟)5.小结(分钟)6.测评(分钟)【学习目标】1、通读文章,识记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了解傅雷及其有关知识。
2、整体感知两封信的内容,把握融会贯穿于两封家书中的主旋律——教育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有赤子之心的人。
3、通过对家书的学习,感知作者对儿子的殷殷期望,进而理解对父母对自己的深情。
重点: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难点:对于“坚强”的完整而深刻的理解。
1.知识链接:作者简介: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
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
傅聪——早于六十年代已被《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写作背景:这两封家书是傅雷在1954年和1955年写给他儿子傅聪的。
傅聪当时在国外学习音乐。
傅雷通过家书这种形式,关心和教育儿子,给儿子智慧和鼓舞,同时体现了傅雷对儿子的青春之心和舐犊之情。
课文可选取的两则家书,分虽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风格展现出傅雷对儿子的深情父爱,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写作特色:1.格调统一;2.内涵丰富;3.语言含蓄;4.哲理深刻。
一、预习(轻声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注音释义)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廓.()然无累谀.()词涕泗..( )横流重蹈..( )覆辙.( ) 舐犊..()之情扶掖.()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扶掖:廓然无累:重蹈覆辙:自知之明:涕泗横流:刻骨铭心:3.初步感知①填写资料卡:《傅雷家书》主要内容针对问题提出忠告共同核心第一则1954年10月2日第二则1955年1月26日②你认为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二、探究(一)走进第一封家书:1.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2.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四、课堂检测阅读下面一则《傅雷家书》,完成练习。
傅雷家书两则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傅雷家书两则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1篇)傅雷家书两则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傅雷家书的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傅雷家书的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思路】精选的两封信,就似全书的一个缩影。
两封书信写于两个时期,写作内容不同,写作风格也不同,但表达的主题是相同的,这一点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
本文是书信,书面语色彩较浓,抒情、描写比较细腻,思维严密,作者的态度谦和、语气亲切,许多语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因此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推敲重要语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作品中感人的地方能结合自身的生活,说出自己的体验。
并能从傅雷对儿子的教育中得到启示,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过程参考】第一课时一、从课外阅读“《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导入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两封家书分别针对儿子哪两种情况而写的?从哪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2、两封家书共同表达的主题是什么?3、第一封家书里,作者认为应该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4、在第二封家书里,不仅洋溢着父母对儿子演出成功后的幸福与骄傲,也洋溢着作者对新中国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信心。
这种“热爱”与“信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5、两封家书表达出共同的主题,但在感情的表达上略有区别,请说说区别在哪里?(以上问题在讨论时,最好穿插重要语段或语句的阅读。
如第一封信中的“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而要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如第二封信的第3节。
并由以上语段或语句的阅读中,引导学生对其他它精彩的语句进行体味和推敲。
)第二课时一、由跳读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值得你细细品味,想一想哪些语句你还无法理解,提出来一起讨论二、学生谈学习了本文后的感悟或懂得的道理三、从学生的交谈中抓住“父子如朋友”的境界拓展,延伸到学生自己的生活世界以“父子如朋友”或“母女如姐妹”为话题,说一段亲身经历或一个听来的故事。
7.《傅雷家书两则》导学案

7.《傅雷家书两则》导学案7.《傅雷家书两则》导学案主备人:李玲审核人:黄秀芳薛磊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基础知识,了解傅雷的相关知识,会运用正确的格式写信。
2、通过小组合作、反复诵读品味,体会心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3、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
理解坚强的含义,做真正的强者。
学习重点、难点:1、扎实掌握基础知识,了解傅雷的相关知识,会运用正确的格式写信。
2、通过小组合作、反复诵读品味,体会心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学法指导:1、大声朗读,勾画重点字词,把握课文大意。
2、用红笔勾画出“教材助读”部分的重点并重复记忆。
3、在充分预习自学的前提下,认真完成导学案。
书写认真规范,严禁照抄参考书和他人学案,组长监督组员完成。
4、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注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5、限时完成。
学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导学案,学生利用自习做好预习。
预习案教材助读:一.走进作者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上海市南汇县(现南汇区)人,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傅雷家书》出版十八年来,五次重版,十九次重印,发行已达一百多万册,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1986年),足以证明这本小书影响之大,《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1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从三十年代起,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毕生翻译作品达34部,主要有罗曼·罗兰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弥盖朗琪罗传》,巴尔扎克名著《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二.了解傅聪:傅聪世界著名钢琴家在世界范围内一直被认为是华人最伟大的钢琴家、中国钢琴诗人。
《傅雷家书两则》导学案二

初三语文学科导学案课题:傅雷家书第二则课型:预展编号班级:学习小组:____________ 小主人姓名:___________【抽测】(课文重点词语)(每组8、9号上黑板,其余同学听写在抽测本上)涕泗横流谀词自知之明扶掖相契相抱气吞斗牛生机蓬勃羲皇上人垂手凭吊大惊小怪廓然无累重蹈覆辙【学习目标】1、学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2、能够品析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基础知识】1、整体感知:提示: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了解这封家书写作的背景以及书信的主要内容。
2、雅词(理解、识记)(可以同桌或师徒之间对学)庸碌:形容人平庸,没有志气。
颓废:意志消沉,精神萎靡。
重蹈覆辙: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灰烬:物品燃烧后的灰和烧剩下的东西。
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记。
涕泗横流:鼻涕眼泪交错流淌。
谀词:阿谀奉承的话。
自知之明:了解自己了解得透彻的能力。
扶掖:扶持,提携。
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
赤子:对故土怀有纯真感情的人。
相契:互相情投意合。
滔滔不绝:连续不断。
萧萧:形容马叫声和风声等。
气吞斗牛:形容气势或怒气很盛。
枘凿:“方枘圆凿”的略语。
方榫头,圆榫眼,二者合不到一起,比喻两不相容。
羲皇:指伏羲氏。
垂手:表示无所事事,无为。
日以继夜:日夜不停。
3、生动的比喻句(诵读、识记、领悟比喻义及作用)(小组讨论)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
②音乐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
4、真挚的抒情句(诵读、感悟)(群学、组内展示)②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③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
④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⑤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
⑥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废,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⑦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了,即使孤独也不怕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积累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能读准字音,写对字形。
2.会说出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3.会用正确的格式书写书信。
二、学习重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
会说出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解决措施
通过合作研讨、分析总结解决
五、流程预设:
1、作者介绍
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
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
傅聪——早于六十年代已被《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
2、熟悉课文,给下列字正音:
庸碌谀词扶掖枘凿相契廓然无累灰烬涕泗横流羲皇上人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扶掖:搀扶;扶助。
枘凿:比喻不调协,格格不入。
廓然无累:指心胸开阔,没有牵挂。
重蹈覆辙: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
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
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自知之明: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
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4、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有何作用?
第一则(1954年10月2日):写于儿子消沉苦闷时,劝尉儿子如何正确地面对感情的创伤,战胜挫折,泰然处之。
第二则(1955年1月26日):写于儿子在音乐上取得巨大成功之时,激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正确对待成功。
(1)、你认为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希望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2)、如何理解“赤子之心”与“孤独”?
傅雷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则说过,孤独、寂莫和无聊是三种不同的境界,分别属于精神、感情和事务的层面;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对人间充满挚爱的人,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傅雷对孤独的理解,与之和而不同。
傅雷相信:“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正因为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不含私心杂念,没有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会遭到误解和排斥,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
这心灵的朋友,这精神的世界,足以让他无惧身边的孤独,永远不感精神的孤独!周国平说“孤独产生于爱”,傅雷说“爱让赤子不孤独”,实在是异曲同工。
赤子之心无比纯洁,剔除了纷纭杂念,才可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并以之“打动听众的心灵”。
艺术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便都在这里企及了。
(3)、遇到挫折、消沉时要坚强,为什么成功了还要坚强?
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更是坚强的表现。
(4)、“坚强”一词在词典里的含义是: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
文章却赋予它更多的意义。
你认为该词如何理解?
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得失泰然。
“坚强”的最高境界是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1. 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
明确:(1)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一:泰然处之,保持心理相当平衡。
(2)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二:正视错误,冷静对待,彻底感悟,引为借鉴。
2. 课文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找出并体会其含义。
明确:(1)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
(2)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
)
3. 傅雷在儿子成功时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赞赏,请找出具体的语句,并理解傅雷对儿子的更高的要求。
明确: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快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4. 体会傅雷由儿子的成功演奏表现想到克利斯朵夫,进而想到了新中国“复旦”的黎明时期,更想到了滔滔不绝的中华文明,这些想像表现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些想像激励着儿子在音乐上取得更高的成就,同时也洋溢着他对新中国的殷切的期望和信心,要求儿子在艺术上要有气吞斗牛的表现。
5. 课文最后一段:“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对这一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这是本课学习上的一个难点,首先找到课文中的相关语句:
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
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
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
明确:这是傅雷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解决矛盾后追求艺术更高境界。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