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能够准确解释折线统计图的构成和意义。
2.学会制作简单的单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3.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对数据呈现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二、教学重点1.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
2.掌握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难点1.能够根据给定的数据制作简单的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黑板、彩色粉笔、教学实例素材。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单式折线统计图是用来表示统计数据的一种形式,通过折线的连线展现数据的变化趋势。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了解统计图的作用和分类。
第二步:讲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10分钟)1.通过示例向学生展示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组成结构和意义。
2.解释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引导学生注意折线的走向和变化。
第三步: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20分钟)1.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据练习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
第四步:数据分析和讨论(15分钟)1.让学生观察不同数据对应的折线走势,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
2.引导学生讨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思维。
第五步: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折线统计图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数据变化,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六、课后作业1.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巩固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2.选择一个喜欢的主题,根据自己收集的数据制作一个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七、教学反思本堂课主要通过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让学生熟悉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数据分析的基本技巧。
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多的实例训练和课外拓展,增强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折线统计图》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折线统计图,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和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同时为后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统计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统计知识和数据整理方法,能够理解并绘制条形统计图。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和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熟练地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统计图的理解和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
2.难点:让学生能够独立地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绘制折线统计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和解读过程。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数据,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折线统计图模板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天气情况、学生人数等,引入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和解读过程,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折线统计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折线统计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意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折线统计图,能读懂图意,能根据数据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初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方法与能力目标:根据折线统计图发现与回答简单的问题,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合理的推测。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对简单数据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能在有需要的情况下自觉直行统计。
教学重点:认识折线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分析折线统计图。
教学过程:一、引入。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重温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2008年9月27日16时45分17秒,翟志刚在太空迈出了第一步,中国人太空行走由此开始了。
真是太空迈出一小步,中国前进了一大步。
神七的成功,激发了全国人民对科技的热爱,科技馆成为了人们的好去处。
你看,参观的人可谓是人山人海。
为了更好了解和分析这几年的参观人数,老师课前收集了有关数据,并把这些数据制成了一幅这样的统计图。
【设计意图】利用实际例子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复习。
1、你知道这叫做什么统计图吗?2、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1)、()年的人数最多;(2)、()年比()年多了()人;(3)、()年参观人数最少;(4)、()年和()年参观人数一样多。
等3、老师有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帮忙解决:计算:在相邻的两个年份中,()年到()年参观人数增加最快。
同学们动笔算一算吧!4、老师有一个想法,计算有时候也不太方便。
能不能不计算,就可以直观看出结果呢?【设计意图】复习旧知,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新课的学习。
三、新课。
(一)“点”的理解。
1、科技馆的工作人员很聪明,他们想到了一个好方法。
他们是用这样的一个统计图。
这个统计图有点特别,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2、每年参观的人数,都可以在这个统计图中找到吗?谁来找一找?3、学生说出第一年后问:你为什么认为这一个点是表示2003年的4万人?其他年份呢?4、这么一找啊,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统计图是用什么来表示每年的参观人数的?【设计意图】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是一步一步来的,在原来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认识“点”的意义,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分散了学习的难点。
《折线统计图》数学教案15篇

《折线统计图》数学教案《折线统计图》数学教案1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折线统计图》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折线统计图》数学教案1《折线统计图》知识背景和目标定位:《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数据并制成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的一种新的统计图。
基于以上认识,把《折线统计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1、认识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征。
2、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
3、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1、课件出示相山公园图片师:知道这是哪儿吗?看到这些画面你想说点什么?预设生:人多、人山人海………2、由统计表提出问题师:是的,浏览的人真得很多,为了使大家能更清楚地了解和分析这几年浏览相山公园的人数的情况,你认为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示人数?预设生:统计表,条形统计图……仔细观察,你能从统计表中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师:老师这儿还带来了一个问题,在相邻的两个年份()年到()年浏览人数增加最快?(课件出示)质疑:我们能不能不计算,换一种方式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年到()年人数增加最快?出示条形统计图,提问:这幅统计图是用什么表示每年浏览的人数?这也不能很直观的看出哪年到哪年人数增加最快.师:我在公园里还看到这样一幅统计图(出示折线统计图)二、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师:在这幅统计图中,横轴代表什么?纵轴代表什么?每一年的浏览人数在这幅统计图中都能找到吗?这幅统计图是通过什么来表示每年的浏览人数的?(点)师板书:点2、深入探究带着三个问题来研究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折线统计图 第一课时》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单式折线统计图1.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通过学习,掌握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2. 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
3.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通过学习,掌握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难点: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
投影仪等。
师:同学们喜欢玩机器人吗?你想参加机器人比赛吗?淘气就是个机器人迷,他搜集了从2006年到2012年的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情况,并制成了统计表。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时间/年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参赛队伍/支426394468454489499519师:在相邻的两个年份中,()年到()年的队伍增加最快。
你是怎么得到答案的?能不能更直观地看出队伍支数的变化情况呢?(板书:折线统计图)【设计意图:从学生喜爱的事物入手,设计情境,引出课题,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1. 认识折线统计图。
师:淘气制成了下面的统计图。
师:这是一幅什么统计图?生:条形统计图。
师:从这幅图中你能读出哪些信息?生1:这幅图的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人口数。
生2:1998年,……生3:2021年,…………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请同学想一想,条形图有什么特点?要想直观反映1998~2021年参赛队伍的变化情况,选择什么统计图更合适?请你们试着画一画。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自主探究。
师:淘气还画出了下面的统计图:师:这幅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生: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人口数。
师:每年的人口数在这幅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谁来指着说一说。
生:能。
(学生指出)师:这幅统计图是通过什么来表示出每年的参赛队伍数量的?生:点。
(板书)师:那现在能直观地看出来了吗?哪年到哪年参赛队伍数量增加最快?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的?生:能。
《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

《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
2.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
在中国,自2001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
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
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2006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2011年,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
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
(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二)复习旧知──条形统计图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对折线统计图中显示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预测。
(二)过程与方法1.尝试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经历分析、判断和预测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2.体验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与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参与统计活动,在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氛围中不断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2.使学生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实用性。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难点: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三、教学用具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图例四、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师:同学们,我们学校的选修课有舞蹈课、足球课、书法课、篮球课、象棋课、手工制作课。
老师把我们学校选修课各科人数统计了一下,做了一个我们之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观察这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折线统计图生:学象棋的人数最多,55人,足球和书法的人数一样多,都是50人。
师:也就是我们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的高低可以清楚得看到每一个项目它所对应的人数的多少。
高的说明数量多,低的说明数量少。
师:同学们看这个条形统计图的横轴表示的是什么?纵轴又表示的是什么呢?生:横轴表示的是项目,纵轴表示的是人数。
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够清楚的看到每个项目的数量多少。
同学们,现在老师又对我们学校六学期内打篮球的人数做了一个统计表,请看。
折线统计图师:用什么统计图可以把这个统计表里数据变化情况更直观的表示出来呢?生:条形统计图。
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生:画出条形统计图就可以把它们的数量多少给表示出来。
师:说的有道理,有自己的想法很好,那同学们,除了条形统计图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的变化情况吗?请看老师做得一个统计图。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第一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知识,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简单分析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变化趋势。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和理解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学生能够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简单分析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变化趋势。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2.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发现数据的变化趋势。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折线统计图的实例,用于讲解和展示。
2.准备一些统计数据,用于让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如天气预报的温度变化图,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这是哪一种统计图。
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折线统计图。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折线统计图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1.折线统计图是什么样子的?2.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特点,如线条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等。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统计数据,让学生尝试绘制折线统计图。
在学生绘制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绘制。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统计图,让学生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数据有什么变化趋势?2.图中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多少?通过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8—10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接触画折线统计图,会对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量分析和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在观察、交流、探究、制图、欣赏等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感受数学美的能力等。
教学重点:
认识折线统计图,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折线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课件,问:这是什么地方?你到过这个地方吗?
2.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条形统计图)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它是用什么来表示数量的多少的?(条形)
二、探索新知。
(一)课件演示:
1、让学生初步感知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请同学们给这个统计图取个名字。
2.刚才同学们看了课件,折线统计图是怎样绘制的?同座位的说一说,全班交流。
(二)读图教学
1.从这幅折线统计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折线统计图是用什么来表示数量的多少的?(点)
3.你觉得每两点间的线段都是一样吗?(不一样)你能用手比画一下吗?
4.中小学生参观井冈山的人数有什么变化?(越来越多)呈什么样的变化趋势?(上升)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折线)你有什么感想?
5. 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说出它们的异同?
6. 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7.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折线统计图?
三、自学例1
1、独立完成统计图,
2、回答图后问题。
3、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
说一说你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
白板板书:
折线统计图
特点:不仅表示数量的多少画法:①先描点并标出数量而且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②再依次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