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关联及其检验方法研究
主要产品与对其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关联性说明

主要产品(服务)与对其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关联性说明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技术创新和行业经验积累,****有限公司为电力设备生产企业和电力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定制化配电自动化产品,在国内配电自动化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是我国当前配电自动化产品系列最为齐全、生产规模前茅的智能配网产品设计商及供应商。
我公司产品所属的高新技术领域为“八、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六)电力系统与设备、3.配电与用电技术--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系统技术”。
公司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产品发挥了主要作用的技术均申请了知识产权。
近年来,公司共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
主要产品与对其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关联性如下:PS01 配电监控终端-K型站本产品运用了“一种分布式配网馈线自动化终端”、“一种分布式FA控制器板卡布局结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布式FA系统软件V1.0”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在k型站配置模式下,智能分布式配电终端通过高速通信网络,与同一供电环路内相邻智能分布式配电终端实现信息交互,根据预设条件自动实现故障定位、故障隔离,非故障区域恢复,可以实现快速故障隔离和自愈,大大减少了无故障线路的连带性事故停电、缩小故障停电范围、缩短用户停电时间。
PS02 FA协调器本产品运用了“一种FA协调器”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对多规约转换”功能,利用内置的丰富的规约转换库可以供用户规范现场的规约解释和布线规划,将各种非标准的工业规约转换为电力规约,并且设计上将交换机和规约转换器合二为一,节省了投资和现场复杂的接线。
PS03 三遥型DTU站所终端本产品运用了“一种自短路交采端子”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智能配电网DA保护方法”发明专利技术,能快速稳定的完成对高压开关的监控。
它集保护、遥测、遥信、遥控、监测、通讯、远动等功能于一体,具有集成度高、配置灵活、界面友好等特点。
广泛应用于辐射型供电及环网供电系统,可以帮助系统识别线路瞬时性故障与永久性故障,可自动消除瞬时故障对线路的影响,又可隔离永久故障段,避免造成长时间的大面积停电,自动恢复非故障区段电网供电。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2019年典型案例裁判摘要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2019年典型案例裁判摘要一、专利民事案件审判01、功能性特征的认定案例要旨:最高人民法院指出,如果专利权利要求的某个技术特征已经限定或者隐含了特定结构、组分、步骤、条件或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等,即使该技术特征同时还限定了其所实现的功能或者效果,亦不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八条所称的功能性特征。
案例文号:(2019)最高法知民终2号02、主题名称所记载效果、功能对权利要求的实质限定作用案例要旨:最高人民法院指出,如果权利要求主题名称记载的效果、功能,不是该权利要求特征部分记载的结构、组分、步骤、条件或其之间的关系等能够实现的效果、功能,却是专利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方案的区别之所在,那么权利要求主题名称所记载的效果、功能对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具有实质限定作用。
案例文号:(2019)最高法知民终657号03、多主体实施方法专利的侵权判定案例要旨:最高人民法院指出,如果被诉侵权行为人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将专利方法的实质内容固化在被诉侵权产品中,该行为或者行为结果对专利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被全面覆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实质性作用,终端用户在正常使用该被诉侵权产品时就能自然再现该专利方法过程,则应认定被诉侵权行为人实施了该专利方法,侵害了专利权人的权利。
案例文号:(2019)最高法知民终147号04、现有技术抗辩认定中的发明点考量案例要旨:最高人民法院指出,涉案专利明确指出其技术方案的发明点,并强调发明点以外的技术特征均为通用部件时,如果该发明点对应的技术特征已经为一项现有技术公开,其余技术特征虽未被该现有技术公开,但该现有技术与通用部件必然结合形成与涉案专利技术方案相对应的整体现有技术方案,则可以认定现有技术抗辩成立。
案例文号:(2019)最高法知民终89号05、先用权抗辩中“主要技术图纸”的认定最高人民法院指出,设计图纸是机械制造领域产品加工、检验的基本依据,在被诉侵权人已经设计出被诉侵权产品关键部件图纸且该产品的其他部件均为通用部件的情况下,可以认定其已经完成了实施发明创造所必需的主要技术图纸,为生产被诉侵权产品做好了必要准备,其先用权抗辩成立。
(25)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管理规定 CCAR-137CA-R4

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管理规定CCAR-137CA-R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管理,保证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的安全适用,保障航空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的检验、使用和安全管理。
本规定所称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以下简称机场设备),是指在民用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内使用,保障机场运行、航空器飞行和地面作业安全的航空器地面服务设备、目视助航及其相关设备和其他地面服务设备等。
机场设备目录见本规定附录。
第三条机场设备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符合安全、适用、节能、环保的原则。
其他未列入机场设备目录,在民用机场内使用,保障机场运行、航空器飞行和地面作业安全的设备,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四条经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认定的机场设备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机场设备,由民航局以通告的形式公布。
未经民航局认定的机场设备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机场设备,不得在民用机场内使用。
本规定所称机场设备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是指经民航局认定,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依法从事机场设备检验的法人或者法人授权组织。
第五条民航局对机场设备的检验、使用实施安全监督管理,制定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认定检验机构,发布机场设备目录和合格的机场设备通告,建立机场设备信息系统。
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区管理局)对辖区内机场设备的使用实施安全监督管理。
第六条检验机构对机场设备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结论负责。
第七条机场设备制造商、使用单位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加强机场设备安全和节能管理,建立、健全机场设备安全和节能责任制度。
本规定所称机场设备制造商(以下简称制造商),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生产机场设备并以其名义颁发产品合格证的企业,以及将生产的机场设备出口销售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
军工企业知识产权能力评估方法与实证

05
CATALOGUE
提升军工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 对策建议
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建设
建立研发团队
定量分析
运用专利指标、创新指数 等定量分析工具,对企业 知识产权能力进行量化和 比较。
实证分析
通过回归分析、结构方程 模型等方法,探究企业知 识产权能力与其经营绩效 之间的关系。
评估结果及其解释
评估结果:经过评估和分析,发现样本企业中知识产权能力较强的企业普遍具有较高的经营 绩效和创新实力。
结果解释:这说明知识产权能力对于军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验证了本 研究的理论模型和评估方法的可靠性。
科学性原则
评估指标的选取应基于科学理论和方 法,能够客观地反映军工企业知识产 权能力的真实状况。
系统性原则
评估指标应涵盖知识产权能力的各个 方面,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 确保评估的全面性。
可操作性原则
评估指标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在实 际评估中得到应用和验证。
动态性原则
评估指标应能够随着时间和外部环境 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更新,以适应发展 需求。
通过实证分析,对三家军工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进行了评估和比较,证明了评估方 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研究不足与展望
虽然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军工企业知识产权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但在指标 选择和权重确定方面仍存在主观因素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实证分析中仅选择了三家军工企业作为样本,样本数量较少,可能影响 评估结果的稳定性和普适性,未来可以扩大样本范围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省2020年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课程考核试题(模拟卷含答案)

23.适用性定义:产品质量就是()。
A.以上都不是。 B.产品符合用户需求的程度 C.服务周到 D.产品适用性 正确答案:B
24.符合性定义:( )就是产品符合技术标准的程度。
A.以上都是。 B.硬件 C.服务 D.产品质量 正确答案:D
25.质量大数据可以说是一个集量化决策思想、行业质量管理经验、合理的工业数 据采集计划、专业的工业数据分析(包括但不限于统计方法组成的( )!
/
A.产品和服务 B.法律法规 C.相关方要求 D.顾客要求 正确答案:A
39.ISO9001:2015标准之“4.3确定管理体系的范围”条款规定:应明确质量管理 体系的边界和 ,以确定管理体系的范围。
A.要求 B.适用性 C.期望 D.目的 正确答案:B
40.CQO在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过程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包括,要识别组织的问 题,与 的差距和潜在风险。
A.赔偿 B.退货 C.更换 D.修理 正确答案:A,B,C,D
48.建立了ISO质量管理体系,使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得到了普遍提升,促进了企 业快速发展,但运用不尽人意,存在很多问题:( )
A.以上都不对 B. 对于质量管理的方式方法缺乏系统性认识。 C.人员质量意识淡薄,全员参与的程度低; D.管理者对质量管理认识理解不够深刻;领导重视不够,执行力度低; 正确答案:B,C,D
32.对于企业标准化战略,不正确的是:。
/
A.企业标准化战略与质量强企没有太多的关联。 B.标准化战略是企业质量提升的重要支撑。 C.企业标准化战略和企业质量战略都是企业的基础性战略,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而存在的。 D.以企业为载体,以生产经营为优化目标,将标准化作为统领性、全局性、长期性、左右企业兴衰成败的手 段、工具、方案与对策。 正确答案:A
专利与研发投入:关联分析与预算规划

性有助于激发
创新活力,推
动创新驱动发
展
优化创新活动
的预算规划有
助于提高创新
绩效,实现创
新发展的目标
加强专利保护
制度建设和创
新政策协调有
助于形成创新
生态,促进创
新成果的转化
和扩散
01
02
03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பைடு நூலகம்cs
指标
⌛️
预算规划模型的优化
• 采用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先进技术,提高预算规划模型的预测精度
和泛化能力
• 结合专家经验和实际案例,优化预算规划模型的参数和权重
预算规划模型的实例应用与效果评估
实例应用
效果评估
• 以某企业为例,应用基于专利与研发投入的预算规划模
• 采用误差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方法,评估预算规划模型
提高专利意识,
增强专利保护
意识,提高专
利申请和运用
的能力
加强技术研发
能力,提高研
发投入的产出
效益,促进创
新成果的转化
提升创新素质,
培养创新精神,
提高创新活动
的积极性
01
02
03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总结
01
专利与研发投入存在正相关关系,研发投入越高,专利产出越多
02
专利与研发投入的关联性受到行业差异、企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
• 专利为创新提供市场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市场地位
• 专利为创新提供资源集聚,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整合
研发投入在创新中的重要性
• 研发投入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核心动力,为创新活动提供资金、人力和技术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2020年10件技术类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2020年10件技术类知识产权典型案例(2021年2月26日)目录一、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禁诉令”三案二、“香兰素”技术秘密高额判赔案三、“卡波”技术秘密惩罚性赔偿案四、NX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案五、“自拍杆”实用新型专利批量维权系列案六、“二次锂离子电池”发明专利无效案七、“访问门户网站方法”专利民行交叉两案八、“锂电池保护芯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侵权案九、涉“天猫”反向行为保全案十、“砖瓦协会”垄断案一、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禁诉令”三案【案号】(2019)最高法知民终732、733、734号【基本案情】2018年1月,华为公司向南京中院提起本案诉讼,请求确认不侵害康文森公司三项中国专利权并请求确认中国地区标准必要专利的许可费率。
2018年4月,为反制华为公司的本案诉讼,康文森公司向德国杜塞尔多夫法院提起专利侵权诉讼,请求判令华为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2019年9月16日,南京中院作出本案一审判决,确定华为公司及其中国关联公司与康文森公司所涉标准必要专利的许可费率。
康文森公司不服一审判决,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在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期间,2020年8月27日,德国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华为公司及其德国关联公司侵害康文森公司欧洲专利,判令禁止华为公司及其德国关联公司提供、销售、使用或为上述目的进口或持有相关移动终端,销毁并召回侵权产品等。
该判决可在康文森公司提供240万欧元担保后获得临时执行。
当日,华为公司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行为保全申请,请求禁止康文森公司在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判决作出前申请执行德国法院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综合考虑必要性、损益平衡、国际礼让原则等因素,于48小时内作出行为保全裁定:康文森公司不得在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前申请执行上述德国判决;如违反本裁定,自违反之日起,处每日罚款人民币100万元,并按日累计。
康文森公司提起复议,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双方听证后裁定驳回复议请求。
科学知识图谱的发展历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内容摘要
此外,如何建立统一的知识图谱标准规范,以便不同领域的研究者能够进行 有效的知识交流和共享,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最后,如何解决知识图谱的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内容摘要
本次演示总结了科学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应用领域、优点、不足以及未来 研究方向。尽管科学知识图谱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但仍存在诸多挑战 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科学知 识图谱将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内容摘要
在科学知识图谱的研究方法方面,主要包括可视化分析、文本挖掘、语义网 络分析、知识表示学习等方法。这些方法为科学知识图谱的构建和分析提供了强 大的支持,但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问 题进行选择和优化。
内容摘要
对于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的未来方向,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提高自动化生成知识图谱的精度和效率是关键。这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现有的自然语言处理、文本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并探索新的技术手段。其次, 如何将科学知识图谱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尤其是如何将其应用于决策支持 和智能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理论框架
科学知识图谱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基于概念的知识图谱、基于数据的知识图 谱和基于技术的知识图谱等。
二、理论框架
基于概念的知识图谱主要是以概念为基本单位,通过概念之间的关系来组织 知识。这种知识图谱的构建需要依赖于概念抽取和概念关系抽取技术。
二、理论框架
基于数据的知识图谱主要是以数据为基本单位,通过数据之间的关系来组织 知识。这种知识图谱的构建需要依赖于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学研究第27卷
(3)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
当前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技术标准和知识
产权都具有保护自己并与他人竞争的作用,都是自
主创新能力的体现和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措
施,并且相互关联,互为依托,且关系日益紧密。
2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的关联分析
2.1技术标准与专利权的关联
一项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形
成如图1所示。
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一般是在先技术尤其是在先专利技术尚未覆盖的空隙中的一部分区域。
专利权利要求可以与现有技术共有部分相同的技术特征,范围可以部分重叠,但不能完全相同。
现有技术不仅包括专利技术、著作权技术,而且也可包括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权、专有外观设计专利权,甚至商标权。
专利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也不能落入在先权利保护范围之中。
图1专利权利保护范围
由于专利权是保护创意的知识产权,它是与技术标准有关的知识产权中最重要的一种知识产权。
技术标准与专利权的关联包括有权利影响的关联和无权利影响的关联两种。
专利权与技术标准的关联如图2所示。
(1)有权利影响的关联
有权利影响的关联主要是技术标准的技术要素落入专利独立权利要求必要技术特征构成的保护范围之中,这种关联是实质性的关联。
实质性关联分两种情形,一是专利独立权利要求必要技术特征覆盖了技术标准的全部主要技术要素。
具体而言,如果一项技术标准的全部指标、结构、步骤、参数、流
图2技术标准和专利权的关联
程、规定等技术要素体现了一项保护范围最宽专利技术独立权利要求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是该专利独立权利要求必要技术特征的具体化,则该专利会对技术标准的实施产生影响。
二是专利独立权利要求必要技术特征覆盖了技术标准中可独立实施部分的全部主要技术要素。
具体而言,如果技术标准可独立实施的部分指标、结构、步骤、参数、流程、规定等技术要素体现了一项专利独立权利要求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是这些专利技术特征的具体化,则这些专利也会对技术标准的实施产生影响。
有专利影响的技术标准的制定、修改和实施必须获得所有专利权人的同意。
如果技术标准包含的专利是必不可少的,则为必要专利即基础专利,如果标准包含的专利是具有替代性的,则为竞争性专利。
必要专利一般不会限制竞争,采用竞争性专利时,技术标准实施则会限制竞争,就会导致标准与专利的冲突。
因为将任一竞争性专利加入标准都会将竞争性的他人专利排除在技术标准之外,使竞争性专利的许可受到影响,从而产生市场垄断。
(2)无权利影响的关联
无权利影响的关联分三种情形,一是专利独立权利要求必要技术特征只覆盖技术标准的部分技术要素或该技术标准中可独立实施部分的全部主要技术要素。
具体而言,如果一项技术标准或其可独立实施部分的指标、结构、步骤、规定、参数等技术要素体现了一项或多项专利中每一项独立权利要求的部分必要技术特征,虽然是专利部分技术特征的具体化,但由于不符合全面覆盖原则,技术标准的实施不受这些专利的影响。
二是如果技术标准或其可独立实施部分的指
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关联及其检验方法研究
作者:宋河发, 穆荣平, 曹鸿星, SONG He-fa, MU Rong-ping, CAO Hong-xing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190
刊名:
科学学研究
英文刊名: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年,卷(期):2009,27(2)
1.熊佳新以自主知识产权标准形成核心竞争力[期刊论文]-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05(05)
2.朱玉荣自由贸易的新障碍:知识产权壁垒[期刊论文]-国际经贸探索 2005(03)
3.Hart R;Buttrick P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standards 1995
4.Gary Lea;Peter Hall Standard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an economic and legal perspective 2004(01)
5.Willingmyre G T Considerations in assessing an SDO's IPR policies in advance of participation 2002
6.Willingmyre G T IPRs as a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andards 1998
7.Gary Lea;Peter Hall Standard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an economic and legal perspective 2004(01)
8.Knut Blind;Nikolaus Thumm Interrelation between patenting and standardization strategies:empirical evidenc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外文期刊] 2004(10)
9.GaryLeaandPeterHall StandardsandinteUectualpropertyrights:aneconomicandlegalperspective? 2004(l)
10.查看详情 2008
11.Kamil Idris Wipo Intellectual Property Handbook:Policy,Law and Use 2001
12.周光斌关于标准之争的思考[期刊论文]-通信技术政策研究 2004(04)
13.Rudi Bekkers;Geert Duysters;Bart Verspag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strategic technology agreements and market structure:the case of GSM Research Policy[外文期刊] 2002(07)
本文链接:/Periodical_kxxyj20090201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