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法与广告法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经济法几个案例分析

经济法几个案例分析

经济法几个案例分析引言经济法是指规范市场经济活动中各方行为的法律体系。

作为一门重要的法律学科,经济法对于维护市场秩序、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经济法常常通过案例来解决具体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经验。

本文将通过几个经济法案例分析,探讨其背后蕴含的法律原则和价值。

案例一:巨额虚假广告诈骗案该案中,某公司为了推广一款产品,发布了大量虚假广告宣传,误导消费者购买。

结果导致众多消费者受骗,损失惨重。

经法院判决认定,该公司构成虚假广告诈骗,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广告法》。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几个经济法的原则。

首先,广告宣传应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的原则,不能误导消费者。

其次,虚假广告不仅是一种违法行为,更是对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的破坏。

因此,法律必须对这类行为进行严惩,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市场公平竞争。

案例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在这个案例中,某公司占据市场的垄断地位,将价格定得过高,并且限制其他竞争对手进入市场。

这种行为被认定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这个案例揭示了经济法中反垄断原则的重要性。

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是平等竞争,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滥用自己的市场地位对其他企业进行不公平的限制。

反垄断法的制定旨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案例三:知识产权侵权案在这个案例中,某企业窃取了另一家企业的商业机密,并未经授权使用。

原企业因此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此行为构成知识产权侵权,涉嫌违反《著作权法》和《商业秘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这个案例反映了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知识产权是创新的保护,是激励创造力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只有保护知识产权,才能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

结论以上几个案例分析展示了经济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看到经济法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市场竞争、鼓励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如何准确区分该企业的行为是属于虚假宣传还是虚假广告

如何准确区分该企业的行为是属于虚假宣传还是虚假广告

以案说法如何准确区分该企业的行为是属于虚假宣传还是虚假广告?本刊智库专家团专家王健郑奎亮点提要:当前,互联网发达、电商盛行、新媒体层出不穷,互联网商业宣传模式花样百出,虚假内容大 量存在,严重扰乱网络环境,严重损害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迫切需要整治查处。

《广告法》与《反不 正当竞争法》作为查处虚假宣传的两大利器在这方面一直存在竞合,如何有效区分两部法律中的虚假宣传和虚 假广告常常困扰基层执法人员。

笔者以某企业通过企业网站发布虚假企业简介行为为例,辨析两者的异同及法 律适用。

二、如何对该企业的违法行为定性处 罚呢?如何对该企业定性处罚呢?我们面临两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该企业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的企业简介,借 以提高企业美誉度,间接地介绍自己所生产的产 品。

违反了《广告法》第四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 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广 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的规定, 符合《广告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广告以 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 成虚假广告。

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虚假广 告:……(二)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 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 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 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 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 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的情 形,应认定为虚假广告。

依据《广告法》第五十五 条第一款“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 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 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 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 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一、案情简介:涉案企业在自建网站“公司简介”页面 发布含有“公司被文化部授予‘优秀出口文 化产品和服务项目企业’,是国家AAA 级信 用企业,全国十大文化产业、非遗产品示范 机构,四川省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全国十大 节庆企业”等虚假内容。

违反广告法案例分析及法律合规建议

违反广告法案例分析及法律合规建议

违反广告法案例分析及法律合规建议1. 引言广告作为商业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推动经济发展和品牌营销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一些企业或个人的不规范行为,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给消费者、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违反广告法的案例,探讨其具体违法行为并提供相应的法律合规建议。

2. 案例分析2.1 案例一:虚假宣传某药品公司在广告中标榜其产品具有神奇的疗效,声称能治愈多种顽疾。

然而,经过调查发现,该产品并没有经过临床试验,实际效果并不如广告所述。

这种虚假宣传行为违反了《广告法》中的虚假宣传禁止规定,误导了消费者。

2.2 案例二:暗示保证效果某化妆品公司在广告中使用明星代言,并暗示使用该产品可以令肌肤变得年轻、紧致光滑,并为其挑选了一些肤质良好的模特来展示效果。

然而,实际上,该产品并没有实质性的年轻肌肤效果。

这种暗示确保效果的行为违反了《广告法》的保证效果禁止规定,误导了消费者。

3. 法律合规建议3.1 加强广告监管为了遏制违反广告法的行为,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广告行业的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和监督,严禁虚假、夸大、误导等不合规的广告行为,以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3.2 宣传合规义务企业应深入了解《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并且对其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了解并遵守广告法律法规。

同时,企业在进行广告宣传时,应确保宣传内容真实、准确,避免夸大和虚假宣传。

3.3 加强法律意识广告从业者应加强对广告法的学习和了解,提高法律意识,遵守广告法律法规。

当发现同行存在违法行为时,应积极举报,维护行业的法纪,共同营造一个合规的广告市场。

4. 结论违反广告法不仅有损企业的形象和信誉,也对消费者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

为了遏制违法行为,政府、企业和从业者都应本着合规遵法的原则,加强对广告法的学习和宣传,共同建设一个诚信、公正、合规的广告环境。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案例和法律合规建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违反竞争法网络广告的法律规制

违反竞争法网络广告的法律规制

了违反竞争法的网络广告 , 考量 了相关法律适用现状, 并提 出了网络广告 法律规制的建议: 在制定完善的法律规制网络广 告 的 同时 , 政府 管理 与行 业 自律 结合起 来 , 弥补 法律 的缺 陷 , 由于 网络广告 的 无 国界 性 , 将 以 且 因此 需要 加 强 网络广告 管理
L g l y t m d S ce y e a S s e An o it
{占 } 缸会 ; I
己1年 月下 口D 曰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违反 竞 法 回 广 铬的 法 律 别
蒙 柳 童 俊
摘 要 随着计 算机 互 联 网技 术的发 展 , 网络 广告 迅速 崛起 但是 , 标签 、 接 、 置甜饼 和 垃圾 邮件 等 网络 技术被 众 多 元 链 放 商 家滥 用 , 假 广告 充 斥 网络 。而我 国 目前的 法律 与 网络 广告 的发 展 不相 适应, 制约 了它 的健 康发 展 。因此 , 丈分析 虚 严重 本
网络 广告 在网络 空问 漫天 飞舞 , 今天 已经成 了 网民司空 见 如 L g We tn s A sem 等 软 体, 确统 计 出每个 客户 的广 在 o 、 br d、 dt a e r 精 惯 的现 象 。 用户 自由决定 自己的 电脑荧 屏上 呈现 什么 东 西的权 “ 多 网络 广 告的 制作 和发 布严 重违 反 了竞 争法等 法律 法 规 , 因此 ,
( ) 标 签 ( t- g ig) 一 元 meat gn a
人 制作 广告 , 后 在 自己的 网站上 发布 , 时其 既是广 告 主又 是 而 此
时其 既是广 告主 又是广 告制 作者 : 可 以 自己制 作广 告并 在 自己 还 的网站上 发 布 , 广告 主 、 告发 布者 、 告制 作者 于一 身 。 集 广 广 2 广 告形 式趋 于 多样化 , 告 手段趋 于技 术化 。如前 所述 , . 广 借助 网络 技术 , 网络 广 告形式 花样 百变 , 作 网络广 告 所借 助 的 制 软 体技术 含量 越来 越 高。

广告法律制度案例分析(3篇)

广告法律制度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告行业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广告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等现象也日益突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为了规范广告市场,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广告法律法规。

本文将以某虚假宣传案为例,对广告法律制度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广告行业的自律意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案情简介2019年,某知名品牌饮料公司(以下简称“饮料公司”)在其官方网站、电商平台及线下实体店等渠道发布了一系列广告宣传,宣称其产品具有“抗疲劳、提神醒脑、增强免疫力”等功能。

然而,经有关部门调查,饮料公司所宣传的产品并不具备上述功效,且其广告宣传存在虚假成分。

消费者因此受到误导,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三、广告法律制度分析1.广告法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是我国广告行业的基本法律,旨在规范广告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

广告法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以及广告内容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2.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根据广告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得发布虚假广告。

虚假广告是指含有虚假内容或者引人误解的广告。

本案例中,饮料公司发布的广告存在虚假成分,属于虚假广告。

3.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承担根据广告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案例中,饮料公司因发布虚假广告,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以罚款,并吊销了营业执照。

4.消费者权益保护广告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承担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

本案例中,消费者可以要求饮料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包括退还购买产品的费用、赔偿损失等。

四、案例分析1.饮料公司发布虚假广告的原因饮料公司发布虚假广告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追求短期利益,通过夸大产品功效吸引消费者购买;二是市场竞争激烈,为了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不惜采取不正当手段;三是法律意识淡薄,对广告法律法规了解不足。

2-6违反广告法事例

2-6违反广告法事例

违反广告法的事例案例一:省工商局移送全国虚假医疗广告第一案浙江杭州华夏医院的广告曾编造了这样一个医学界的“神话”:“香港国际类风湿病研究院独创的‘免疫平衡调节微创手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手术安全可靠、无痛苦,术后无需长期服药。

只需一次手术,还您终身健康。

”在这则医疗广告的狂轰滥炸下,2005年7月至11月,38名患者前往引进该项技术的杭州华夏医院接受手术。

其中有11名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反映病未治好,还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声音嘶哑、咳嗽、恶心等症状。

2006年3月2日,浙江省工商局根据群众举报,对杭州华夏医院发布虚假医疗广告,导致38位患者病情加重的行为进行了查处,并向全省广告媒介单位及工商机关发布《关于禁止发布杭州华夏医院“免疫平衡调节微创手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虚假广告的通告》。

同日,依法将该案移交公安部门追究刑事责任,突破了此类案件移送的“零”记录。

2006年5月,26位患者在浙江省消协的支持下提起民事诉讼,索赔近500万元。

经浙江大学司法鉴定中心鉴定,确认4人均因“免疫平衡调节微创术”,导致右声带麻痹达到九级伤残。

杭州华夏医院面对人财两空的危险,意欲“釜底抽薪”,状告工商局行政违法。

以浙江省工商局认定虚假广告的内容没有事实依据;在杭州市工商局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后再次查处并发布行政通告的行为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违法行政已造成医院严重经济损失的理由,要求法院确认浙江省工商局发布通告认定其虚假广告的行政行为违法,并撤销该认定。

2006年8月31日,杭州西湖区法院驳回杭州华夏医院对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行政诉讼请求,华夏医院提出上诉。

2006年11月1日,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检察院认定杭州华夏医院涉嫌虚假广告罪,其直接责任人杨文秀和杨国坤被批准逮捕。

下午,听到风声的杨元其投案自首。

据悉,检察院将此案认定为一起涉嫌虚假医疗广告罪的单位犯罪,这在全国还是首例。

2006年11月2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驳回杭州华夏医院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

违反广告法案例

违反广告法案例

违反广告法案例案例一:市某厨房设备有限公司为了宣传本公司产品,提高公司知名度,在一批产品宣传样本上印有“ISO9001:2000质量认证证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企业资信等级AAA级”、“全国用户产品质量满意、售后服务满意十佳企业”奖牌等资料。

经调查核实,该公司实际上从未取得上述认证证书和奖牌,属不真实的虚假宣传。

锡山工商局对该公司作出了责令改正,罚款20000元的处罚。

点评:该公司有意在宣传资料上对本公司的产品认证标志和获奖情况作虚假宣传,一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第9条规定,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构成了不正当竞争行为;二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9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和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规定,如消费购买该公司的商品后,就构成了欺诈消费者行为,应负增加赔偿的法律责任。

三是违背了“诚实守信”的基本商业道德,严重损害了该公司的企业形象。

案例二:宜兴市某医院在广告中声称:“本院拥有全国各大医院的著名医疗专家上百名,能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经了解,该医院的规模并不大,根本达不到上述广告所称的实力和医疗能力,为了医院生计,只是外聘了一些退休医生坐诊,由于医疗水平不够等原因,所谓“医疗专家”也不断在变动。

点评:该医院以含糊其词的广告语向社会作广告宣传,故意夸大医院的医疗实力和能力,其目的是为招来更多的医疗业务,吸引患者前去就医。

如果患者慕名而去就诊,花了钱,不仅看不好病,还怡误了其他治疗的时机,其后果可想而知。

该医院所做的上述广告,明显违反了《广告法》第四条中“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规定,属虚假广告。

同时违反了《消法》第8条、第19条,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如消费者被误导就医后,根据《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中第3条规定,已构成欺诈消费者行为。

案例三:无锡某家电商店开展促销活动,在广告中声称:“促销活动期间购物,买100送20”。

关于广告法的违法案例

关于广告法的违法案例

广告法是规定商业广告的基本准则和规范的法律,其目的是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公平竞争和确保广告业的健康发展。

然而,违反广告法的行为时有发生,下面是一个关于广告法违法案例的例子。

案例:某化妆品公司违规发布广告被罚款
某化妆品公司为了推广其产品,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广告,声称其产品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皱纹和色斑,并且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好评。

然而,这则广告并没有提供任何科学依据或临床试验结果来支持其声称的效果,也没有标明可能存在的副作用或注意事项。

根据广告法的规定,广告主必须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和科学证据来支持其产品的效果和安全性。

此外,广告中不能使用消费者的名义或形象来证明其效果,也不能误导消费者。

由于这则广告违反了这些规定,引起了监管机构的关注。

经过调查,监管机构认定该化妆品公司的广告为虚假广告,并对公司进行了罚款。

该公司不仅需要立即删除这则广告,还被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

这个案例表明了违反广告法的严重后果。

对于化妆品行业而言,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质,广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尤为重要。

如果广告主不能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和科学证据来支持其产品的效果和安全性,就可能误导消费者并给其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

因此,广告主必须遵守广告法的规定,确保其广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同时,监管机构也应该加强对广告的监管,对违反广告法的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8
【案例4】 “冠中银迪沙”药品广告
违法内容: 张家港市一广告公司在代理西安红项药业有限公司张家港销售商的“冠中银迪沙”药品广告宣传时,大
肆宣传该药品“对银屑病具有99.8%的有效率,91.2%的治愈率,62.3%的完全治愈率” 。
h
9
分析要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四条第(二)项明确规定,禁止发 布含有“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的”药品广告。
h
11
分析要点
该房地产公司的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 四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之规定 ,而且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 属于恶意竞争的行为。
h
12
【案例6】常熟一门诊部虚构医疗机构广告
违法内容: 常熟一门诊部未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擅自以“上海专家会诊中心、妇科诊疗中心、泌尿前
企业的哪些行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h
2
分析要点
(1)第一种行为是正当竞争行为。《反不正当 竞争法》第11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 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甲企业销售产品,利润为零,没有以低于 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2)第二种行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反 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 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 售商品。乙企业销售产品低于成本的价格, 且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
h
5
分析要点
该电视台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 为了吸引更多广告客户(即赚取更多广告利润),电视台需提 高节目收视率。为此,该电视台就运用了答题抽大奖的活动来吸 引观众的注意和参与行为,"推销"自己的节目。实质上是有奖销 售的一种特殊形式。 作为一项创利手段,这一行为本身是可取的。若符合公认的商 业道德可以起到活跃市场促进公平竞争的作用。 但是,作为一种以抽奖决定获奖者的偶然性行为,该电视台设 立的周奖项奖额高达10多万元,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经营者不得
h
14
【案例7】常熟美丽园楼盘广告
违法内容: 常熟某房地产公司在销售美丽园楼盘的广告宣传中,以“风水旺地、梅李福地”、“孕育无限升
值前景、地段升值潜力无限”、“15分钟直达市区”等广告语为内容,以此吸引消费者。
h

15
分析要点
《房地产广告发布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房地产广告不得含有 风水、占卜等封建迷信内容,对项目情况进行的说明、渲染,不得 有悖社会良好风尚”;第十条规定:“房地产中表现项目位置,应 以从该项目到达某一具体参照物的现有交通干道的实际距离表示, 不得以所需时间来表示距离”;第十六条“房地产广告中不得出现 融资或者变相融资的内容,不得含有升值或者投资回报的承诺”等 规定,上述违法内容明显在扰乱消费者的判断。
从事下列有奖销售: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额超过5千元。
h
6
【案例3】
2005年1月,张先生在中国互联网上注册域名为“www.爱登堡服饰 .cn”的网站。其内容显示其主要为推销个人礼品、商务礼品、赠 品、促销品等。爱登堡公司认为张先生的做法已侵犯其驰名商标专 用权,遂诉至法院。
h
7
分析要点
法院经终审认为爱登堡公司拥有的“爱登堡”商标,经过长时间在休闲服上使 用,并且通过长时间持续的、大范围的、多种方式的广告宣传,其产品销售网 点遍布全国。该商标还获得一系列荣誉,被广大消费者及公众所认知。法院认 定该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
h
4
【案例2】
某省于1998年元旦开通有线电视公共频道,该有线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以吸引 更多的广告客户,推出了集娱乐,休闲,广告抽奖为一体的"缤纷时刻"栏目,开展 "日日送奖,月月送礼"活动,每天向观众出一道简单的问题,猜对的观众通过抽奖 即可获得每日送出的一台VCD或者一部摩托罗拉手机,每月还送出一个超过10万元 的大奖即一套公寓。此举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另外,该省还拥有多家电视台, 电视台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而该有线电视台开展的有奖竞猜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 了招揽广告客户。
h
10
【案例5】“顺利”房地产品牌广告
违法内容: 吴江市顺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名称原本是被收录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编撰出版的《中国知名
房地产企业的楼盘》大型文卷之中的,可是该企业在对外进行广告宣传时,却包装为被国家建设 部评为“中国知名楼盘”,抬高自己的“身价”,以此欺骗消费者,进行不正当竞争。
h
16
【案例8】手机促销印刷品广告
违法内容: 昆山新宇手机市场在促销印刷品宣传广告中称“你购手机,我返现金50%”,实际情况是整个
活动只有1名消费者可通过抽奖获得返还的50%的现金。
h
17
分析要点
《印刷品广告管理办法》第4条和第18条有关规定:印刷品广告 必须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不得含有虚 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h
3
分析要点
(3)第三种行为是正当竞争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3条规定,经营
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①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
式进行有奖销售;②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③抽奖式的有
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丙企业的有奖销售不属于上述行为,是合
法的。
(4)第四种行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3条中规定, 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丁企业的有奖销售最高奖 品是价值10万元的小轿车,而且事实上该奖品根本就不存在。因此是不正当竞 争行为。
法院同时认为,驰名商标应当受到比普通商标更高水平的特殊保护或扩大保护 。张先生注册的中文域名足以导致相关公众误认为该域名的持有者是爱登堡公 司或者与爱登堡公司存在某种联系,显属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观恶意明显 。因此,法院判令张先生立即注销其登记注册的“www.爱登堡服饰.cn”的 中文域名,并赔偿爱登堡公司2万元。
列腺诊疗中心、不孕不育诊疗中心、消化胃肠诊疗中心、皮肤诊疗中心”等名义发布广告,并谎 称该门诊部“聘请有近40年临床经验的皮肤科医生常年坐诊”,欺骗患者前来医治。
h
13
分析要点
该门诊部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广告不 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之规定,违反了《医 疗广告管理办法》第三条“医疗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健康、科学、 准确、不得以任何形式欺骗和误导公众”之规定;同时也违反了《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
h
18
【实训9】
竞争法与广告法案例分析
h
1
【案例1】
为争夺市场,某市甲、乙、丙、丁四家企业通过下列行为展开了 激烈的竞争: (1)甲企业首先降价,利润为零; (2)乙企业自恃财大气粗,不甘落后,产品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 (3)丙企业慌了手脚,忍痛附赠奖品,价值为购货款的5%; (4)丁企业认为甲、乙、丙的做法太笨。该企业声称:凡购买本企业产品的消费 者均抽奖机会,最高奖品是价值10万元的小轿车,事实上该奖品根本就不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